CN213019920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19920U
CN213019920U CN202021499337.9U CN202021499337U CN213019920U CN 213019920 U CN213019920 U CN 213019920U CN 202021499337 U CN202021499337 U CN 202021499337U CN 213019920 U CN213019920 U CN 213019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rotary
shell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993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合庆
别清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993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19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19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199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连通形成风道,所述出风口包括前出风口,以及侧出风口和上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前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前面板上,所述侧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侧板上,所述上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顶板上;旋转导风圈组件,设于所述风道内且位于所述前出风口处,所述旋转导风圈组件旋转将经过所述出风口的空气切割打散;通过在前出风口设置旋转导风圈组件,使得前出风口出风柔和,避免风直吹人,设置侧出风口和上出风口,能够弥补旋转带风圈组件带来的制冷量损失,且侧出风口和上出风口不会直吹人,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调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之一。目前,柜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一般设于机身的正前侧,这样设置出风口,无论用户是站姿还是坐姿,都难以避免被风直吹,使得用户感受到的风比较硬,也易使得用户得空调病,通过现有的导风板虽然可以改变风向,但无法很好地解决风直吹人的问题,使得用户体验较差,通常会在面板上设置孔,使得出风柔和,但出风效果较差,且易对空气形成阻碍,影响室内制冷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连通形成风道,所述出风口包括前出风口,以及侧出风口和上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前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前面板上,所述侧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侧板上,所述上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顶板上;
旋转导风圈组件,设于所述风道内且位于所述前出风口处,所述旋转导风圈组件旋转将经过所述出风口的空气切割打散。
通过在前出风口设置旋转导风圈组件,使得前出风口出风柔和,避免风直吹人,设置侧出风口和上出风口,能够弥补旋转带风圈组件带来的制冷量损失,且侧出风口和上出风口不会直吹人,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设于所述上出风口和/或所述侧出风口处,用于改变出风角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设有多边形孔,所述第二导风板具有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
第三电机,设于所述壳体上;
棱柱,与所述多边形孔适配,所述棱柱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棱柱带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旋转导风圈组件包括:
旋转运动机构,设于所述壳体上;
旋转导风圈,与所述旋转导风圈连接,所述旋转导风圈的外端设有格栅或第一导风板,所述旋转运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导风圈转动以带动所述格栅或第一导风板旋转。
通过设置格栅或第一导风板,使得格栅或第一导风板对吹出的空气进行切割打散,避免风直吹,实现出风柔和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摆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旋转导风圈组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具有至少一个,每个连杆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导风板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旋转运动机构包括:
安装座,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二限位部;
齿圈,其一端与所述旋转导风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安装座与齿圈两者中,其中一者上设置第一导向部,另一者上设置与第一导向部适配的第一导向槽;
压板,设于所述安装座内侧且与所述齿圈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适配的第一限位部;
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壳体上,设于所述壳体上,驱动所述齿圈转动以带动所述旋转导风圈转动。
设置旋转运动机构包括安装座、齿圈、压板和第一驱动机构,齿圈与旋转导风圈连接,使得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齿圈带动旋转导风圈转动,结构稳定。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
光栅齿,位于所述齿圈上;
光电开关,设于安装座上,与所述光栅齿配合;
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电开关传回的感应信号并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工作。
设置光栅齿、光电开关与控制器,能够检测旋转导风圈的转动情况,实时的控制旋转导风圈的转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导向槽底壁和导向槽侧壁,所述旋转运动机构还包括:
钢珠支架,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且位于所述导向槽底壁和第一导向部之间,所述钢珠支架上设有钢珠通槽;
钢珠,设于所述钢珠通槽内,且与所述导向槽底壁和第一导向部相抵。
通过设置钢珠支架和设于钢珠支架上的钢珠,将齿圈与安装座的滑动摩擦转换成滚动摩擦,减小摩擦阻力,降低能量损耗,保护结构降低磨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
换热器,设于所述风道内且位于空调室内机上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壳体后面板成夹角设置,用于与室内空气换热;
蜗壳风机,设于所述风道内且位于所述换热器下方,所述蜗壳风机包括排风口,所述排风口朝向所述换热器;
接水盘组件,所述接水盘组件设于所述换热器下方,用于承接从换热器上流下的冷凝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去除前面板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旋转导风圈组件的结构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旋转运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旋转导风圈组件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旋转运动机构的局部结构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旋转运动机构的局部结构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钢珠支架和钢珠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旋转导风圈组件的后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旋转导风圈和格栅的结构图。
以上各图中:空调室内机100;壳体1;进风口11;前出风口121;侧出风口122;上出风口123;风道13;插接片14;接水盘组件15;导流板151;密封板16;换热器2;蜗壳风机3;排风口31;旋转导风圈4;增压集风段41;插槽42;格栅5;旋转运动机构6;齿圈61;旋转齿611;第一导向槽612;导向槽底壁6121;导向槽侧壁6122;第一钢珠滑道6123;第一挡板滑道6124;光栅齿613;宽齿6131;窄齿6132;第一间隔6133;第二间隔6134;第三间隔 6135;第四间隔6136;安装座62;第一导向部621;第二限位部6211;第二钢珠滑道6212;第二挡板滑道6213;压板63;第一限位部631;第一驱动机构64;第一电机641;第一齿轮642;钢珠支架65;钢珠通槽651;钢珠支撑板652;挡板653;钢珠66;防护网67;光电开关7;第一导风板81;连杆82;第二驱动机构83;第二导风板9;多边形孔91;凸耳92;旋转柱93;第三驱动机构 10;第三电机101;棱柱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下面参考图1-17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为柜机形式,图1和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图5中的箭头方向指示的是空气流动的方向。
参考图1-图6,空调室内机100可包括壳体1,壳体1可以大致呈方柱形,壳体1上形成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通常情况下,进风口11设在后侧,出风口设置在前侧。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的形状还可以大致为圆柱形或椭圆柱形;前侧为空调室内机在使用时面向用户的一侧,与其相反的一侧为后侧;进风口11还可设置在壳体1的上侧或左右两侧或前侧,出风口还可设置在左右两侧或上侧。
进风口11与出风口之间连通形成风道13,风道13内设有换热器2,换热器2位于进风口11与出风口之间,风道13内还可设置蜗壳风机3,蜗壳风机3 将室内气流从进风口11引入空调室内机,后经换热器2由出风口送出,从而实现空调的制冷/制热功能。
具体的,壳体1包括前面板、后面板、侧板、顶板和底板。进风口11位于壳体1的侧板上,且位于侧板下方,换热器2位于空调室内机上部,且与壳体后面板成夹角设置,以增大换热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果,蜗壳风机3位于风道13内,且位于换热器2的下方,蜗壳风机3具有排风口31,排风口31朝向换热器,空气从进风口11处进入空调室内机,被蜗壳风机引至换热器处,换热后的空气经出风口排出。
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组件15,接水盘组件位于换热器2的下方,以承接从换热器上留下的冷凝水。
为了避免风道内的空气不经过换热器直接从出风口排出,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密封板16,密封板连接在换热器的四周,将换热器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封堵,使得从出风口排出的空气均经过换热器。
出风口包括前出风口121,其中前出风口位于壳体1的前面板上。前出风口121处设有旋转导风圈组件,使得空调室内机出风柔和,达到空调室内机出风凉而不冷的效果,旋转导风圈组件包括旋转导风圈4、格栅5、旋转运动机构 6。
具体的,参考图17,旋转导风圈4设于风道13内且位于前出风口121处,旋转导风圈4的外端连接有格栅5,风道13中的气流经旋转导风圈4和格栅5 流出,格栅5上形成多个小的通风孔,能够弱化风直吹,实现柔风效果。
参考图9-图12,旋转导风圈4与旋转运动机构6连接,旋转运动机构6驱动旋转导风圈4转动,使得格栅5旋转,格栅5对经过前出风口121的空气切割打散,避免风直吹,实现出风柔和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格栅5的形式不限,可以是如图所示的圆环状格栅,也可以是横竖筋形成的格栅,可以是具有对流经的出风口风切割打散作用的一切其他形式。
具体的,参考图9-图12,旋转运动机构6包括齿圈61、安装座62、压板 63和第一驱动机构64,齿圈61、安装座62和压板62为环状,安装座62与壳体1连接,使得安装座62固定在壳体1上。
第一驱动机构64驱动齿圈61转动,具体的,齿圈61上设有旋转齿611,旋转齿611可为环绕齿圈外周的一圈,第一驱动机构64包括第一电机641和第一齿轮642,第一电机641固定在壳体1上,第一齿轮642设于第一电机641的输出轴上,第一齿轮642与旋转齿611啮合,第一电机641驱动第一齿轮642 转动以带动旋转齿611转动,旋转齿611带动齿圈61转动。
齿圈61的一端与旋转导风圈4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齿圈转动以带动旋转导风圈转动,旋转导风圈转动带动格栅旋转,具体的,齿圈61与旋转导风圈4远离出风口12的一端连接,可在齿圈61内侧和旋转导风圈内侧设置连接耳,通过螺钉将连接耳连接。
参考图13,齿圈61的另一端与安装座62滑动连接,齿圈61与安装座62 两者中,其中一者上设置第一导向部,另一者上设置与第一导向部配合的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部位于第一导向槽内,齿圈61与安装座62通过第一导向槽与第一导向部滑动连接,具体的,齿圈61靠近安装座62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槽612,安装座62靠近齿圈61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导向槽612适配的第一导向部 621,第一导向部621位于第一导向槽612内,第一导向槽612包括导向槽底壁 6121和导向槽侧壁6122,导向槽侧壁6122与第一导向部621配合以限制齿圈61垂直于齿圈旋转轴方向的位移,在第一驱动机构64的驱动下,第一导向槽 612相对第一导向部621滑动。
通过设置包括安装座、齿圈和第一驱动机构的旋转运动机构,齿圈与带有格栅的旋转导风圈连接,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齿圈转动带动格栅旋转,使得格栅对经过出风口的空气切割打散,避免风直吹,实现出风柔和的效果。
但是,齿圈61易从安装座62上脱出,在安装座62内侧设置压板63,压板63与齿圈61固定连接,压板63上设有第一限位部631,第一导向部621上设有与第一限位部对应的第二限位部6211,第二限位部6211与第一限位部631 配合限制齿圈61沿齿圈旋转轴方向的位移,使得齿圈61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从安装座62上脱离,稳定性好。
具体的,可在压板63和齿圈61的内侧设置连接耳,通过螺钉将连接耳连接,压板63和齿圈61还可设置插接结构,起到固定与导向的作用,便于压板 63与齿圈61连接,齿圈61上可设置凹槽,压板上可设置凸起,或者齿圈上设置插孔,压板上设置插头,插接结构可设置在压板与齿圈的内侧。
当第一驱动机构64工作时,第一驱动机构64驱动齿圈61和压板63相对安装座62滑动,在齿圈61与安装座62之间和压板63与安装座62之间会产生滑动摩擦,摩擦力较大,不仅对齿圈61与安装座62和压板63与安装座62的接触处产生较大损害,也会消耗较大的能量,使得对第一驱动机构的要求较高。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0-图11和图15,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钢珠支架65和钢珠66,钢珠支架65为环形架,钢珠支架65上设有钢珠通槽651,可以是钢珠通槽651均匀的设于钢珠支架65上,钢珠66设于钢珠通槽621内,钢珠支架65设于第一导向槽612内且位于导向槽底壁6121 和第一导向部621之间,导向槽底壁6121上设有与钢珠相抵的第一钢珠滑道 6123,第一导向部621靠近第一导向槽612的端部设有与钢珠66相抵的第二钢珠滑道6212,使得齿圈61在转动时,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降低运动阻力,降低能量损耗,保护结构降低磨损,提高运动的稳定性。
在空调室内机工作时,气流可从旋转导风组件中漏出,为了防止气流的漏出,可将钢珠支架65设计成H型,具体的,钢珠支架65可包括钢珠支撑板652 和连接于钢珠支撑板两端的挡板653,钢珠通槽设于钢珠支撑板652上,两个挡板653和钢珠支撑板652形成H型钢珠支架,相应的,导向槽底壁6121上设有与挡板652配合的第一挡板滑道6124,其中第一挡板滑道6124可具有两个,两个第一挡板滑道6124位于第一钢珠滑道6123两侧,相应的,第一导向部621 上设有与挡板653配合的第二挡板滑道6213,其中,第二挡板滑道6213可具有两个,两个第二挡板滑道6213位于第二钢珠滑道6212两侧,设置H型钢珠支架,使得气流漏出的路径曲折,能够减少旋转运动机构内气流的漏出。
参考图6,旋转导风圈4的外周上还设有插槽42,壳体1上设有与插槽设配的插接片14,插接片14插接在插槽42内,使得气流漏出空调室内机的路径曲折,能够减少气流从壳体1与旋转导风圈4的缝隙处流出,起到防漏风的作用,使得气流更好的从出风口12处流出。其中,插槽42可为环绕在旋转导风圈外周上的一圈,插槽42可朝向出风口侧,对应的,插接片14可由出风口边缘处向空调室内机内侧延伸形成,插接片14可设置成一圈,插接片14可垂直于前面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4-图16,空调室内机100还可包括光电开关7和控制器,用于检测旋转导风圈4的位置,光电开关7设于安装座62上,齿圈61还包括与光电开关7适配的光栅齿613,用于光电开关配合以检测旋转导风圈4的位置,光电开关7横跨光栅齿613,当光电开关7检测到光栅齿613并形成感应信号,将感应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收到感应信号后,根据感应信号显示旋转导风圈的位置信息,并能够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一驱动机构64的启动与停止,第一驱动机构64与控制器电信连接,以接收控制器发出的信号。设置光栅齿、光电开关与控制器,能够检测旋转导风圈的转动情况,实时的控制旋转导风圈的转动。
光栅齿613包括多个连续设置的宽齿6131和多个连续设置的窄齿6132,两宽齿之间设有第一间隔6133,两窄齿之间设有第二间隔6134,宽齿与窄齿的连接处设有第三间隔6135和第四间隔6136,其中第三间隔和第四间隔的宽度不同,第四间隔和第三间隔可相对设置,第四间隔和第三间隔的中间位置将一圈光栅齿分割为两半,其中一半设置有宽齿,另一半设置为窄齿。可设定第三间隔处为初始位置,位于初始位置时,光电开关与第三间隔相对,在旋转导风圈旋转后,可先检测到宽齿或者先检测到窄齿,通过检测齿的宽度和个数,以及间隔的宽度和个数可得到旋转导风圈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1,旋转导风圈4还可包括增压集风段41,增压集风段41由旋转导风圈4内端沿旋转导风圈的旋转轴线方向延伸形成,用于提高送风距离,提高用户体验,其中,增压集风段41与齿圈6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9和图11,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导风板81,第一导风板81可具有多个,第一导风板81设于旋转导风圈4外端,用于导风,可将第一导风板81固定在旋转导风圈上,使得第一导风板81随旋转导风圈转动,第一导风板81对经过前出风口12的空气切割打散,避免风直吹,实现出风柔和的效果。还可将第一导风板81与旋转导风圈转动连接,在随旋转导风圈转动的同时摆动,空调室内机还可包括第二驱动机构83,第二驱动机构83与第一导风板81连接,以驱动第一导风板81摆动,具体的,可在旋转导风圈4上设置通孔,第一导风板81端部从通孔穿出,第二驱动机构83与第一导风板81端部连接,以驱动第一导风板81转动,第二驱动机构83可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与第一导风板81端部连接,第二风机可固设于壳体1 上或旋转导风圈4上。
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连杆82,连杆82具有至少一个,每个连杆82与至少两个第一导风板81连接,以实现多个第一导风板81的同步摆动。具体的,连杆 81可具有一个,连杆82与每个第一导风板81均连接,使全部第一导风板81同步摆动,或者连杆具有多个,每个连杆与至少两个第一导风板81连接,使得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导风板81同步摆动,其中,第一导风板81的摆动情况可具有多种。
在旋转导风圈4上设置第一导风板81,第一导风板81可摆动,能够切割气流实现柔风的同时,还能够搅动室内空气,实现室内空气对流,增大送风角度作用,使室内各个角落温度均匀,提升用户体验。当第一导风板81斜向上,旋转导风圈不旋转时,对应的送风范围为斜向上的柱状体。当第一导风板81斜向上,旋转导风圈旋转时,柱状体送风也跟着旋转,具有搅动空气,促进室内空气流动的作用,同时给人以阵风、柔风的体验。当第一导风板81摆动且导风圈转动时,其搅动空气的作用更加明显。
为了防止用户的手穿过第一导风板81伸入空调室内机内,可设置防护网 67,其中防护网67可设置在旋转导风圈4上,或旋转运动机构上,可以是齿圈 61上或安装座62上,将防护网设置在安装座62上,能够避免防护网随旋转导风圈和齿圈61转动,可减少能耗。
当在前出风口处设置旋转导风圈组件时,能够实现柔风效果,但是对风量或者制冷量有一定损失,为了弥补制冷量损失,需要额外增加出风口。
因此,参考图1-图2,出风口12还包括侧出风口122和上出风口123,其中,侧出风口位于壳体1的侧板上,上出风口位于壳体1的顶板上,能够弥补旋转带风圈组件带来的制冷量损失,提高用户体验,又能避免风直接吹人。
参考图2和图7-图8,侧出风口122和上出风口123处设有第二导风板9,以改变侧出风口和上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第二导风板9具有第三驱动机构10,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导风板转动,第三驱动机构10设于壳体1上,第三驱动机构10包括第三电机101和棱柱102,棱柱102连接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三电机驱动棱柱转动。导风板9的一端设有与棱柱102适配的多边形孔91,导风板的另一端与壳体1转动连接,棱柱102转动带动导风板9摆动以改变出风角度。具体的,第二导风板的两端设有凸耳92,多边形孔91设于凸耳上,另一端的凸耳上设有旋转柱93,壳体1上设有与旋转柱对应的旋转孔,导风板通过旋转柱与旋转柱与壳体1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连通形成风道,所述出风口包括前出风口,以及侧出风口和上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前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前面板上,所述侧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侧板上,所述上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顶板上;
旋转导风圈组件,设于所述风道内且位于所述前出风口处,所述旋转导风圈组件旋转将经过所述出风口的空气切割打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设于所述上出风口和/或所述侧出风口处,用于改变出风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设有多边形孔,所述第二导风板具有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
第三电机,设于所述壳体上;
棱柱,与所述多边形孔适配,所述棱柱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棱柱带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导风圈组件包括:
旋转运动机构,设于所述壳体上;
旋转导风圈,与所述旋转导风圈连接,所述旋转导风圈的外端设有格栅或第一导风板,所述旋转运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导风圈转动以带动所述格栅或第一导风板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导风圈组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具有至少一个,每个连杆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导风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运动机构包括:
安装座,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二限位部;
齿圈,其一端与所述旋转导风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安装座与齿圈两者中,其中一者上设置第一导向部,另一者上设置与第一导向部适配的第一导向槽;
压板,设于所述安装座内侧且与所述齿圈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适配的第一限位部;
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壳体上,设于所述壳体上,驱动所述齿圈转动以带动所述旋转导风圈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光栅齿,位于所述齿圈上;
光电开关,设于安装座上,与所述光栅齿配合;
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电开关传回的感应信号并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导向槽底壁和导向槽侧壁,所述旋转运动机构还包括:
钢珠支架,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且位于所述导向槽底壁和第一导向部之间,所述钢珠支架上设有钢珠通槽;
钢珠,设于所述钢珠通槽内,且与所述导向槽底壁和第一导向部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换热器,设于所述风道内且位于空调室内机上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壳体后面板成夹角设置,用于与室内空气换热;
蜗壳风机,设于所述风道内且位于所述换热器下方,所述蜗壳风机包括排风口,所述排风口朝向所述换热器;
接水盘组件,所述接水盘组件设于所述换热器下方。
CN202021499337.9U 2020-07-24 2020-07-24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3019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9337.9U CN213019920U (zh) 2020-07-24 2020-07-24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9337.9U CN213019920U (zh) 2020-07-24 2020-07-24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19920U true CN213019920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518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99337.9U Active CN213019920U (zh) 2020-07-24 2020-07-24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199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52290B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41052B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EP1607693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6152463A (zh) 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02202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152465A (zh) 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65848B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WO2022247206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01991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059627A (zh) 挂墙式空调柜机
CN213019920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853938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796048B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3019917U (zh) 空调室内机
JP2015059704A (ja) 空気調和機
JP6032413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6247587B (zh)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6814355U (zh) 风管机
CN211177348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1290291U (zh) 一种导风板组件及无风感空调器
CN110486798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2413870A (zh) 空调导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6744843U (zh) 用于空调器的挡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17357099U (zh) 空调器
CN213040641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