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07250U - 荧光笔 - Google Patents

荧光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07250U
CN213007250U CN202021487538.7U CN202021487538U CN213007250U CN 213007250 U CN213007250 U CN 213007250U CN 202021487538 U CN202021487538 U CN 202021487538U CN 213007250 U CN213007250 U CN 213007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core
barrel
holder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875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荣
苏润宏
陈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Priority to CN2020214875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07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07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07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荧光笔,包括笔杆和笔芯,笔芯设置在笔杆内,笔芯包括笔头和芯体,笔头插设在芯体内,笔头为斜头或平头;其中,笔芯相对于笔杆可转动地设置。通过笔芯相对于笔杆可转动地设置,从而可以在笔头与纸面相贴合的过程中,笔芯相对于笔杆转动,使笔头随意贴合纸面,无需刻意对准,即可以实现笔头的自动调整。

Description

荧光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荧光笔。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荧光笔,在书写时还需要对准笔头,以此保证笔头的端面与纸面完全贴合,此过程不利于拿笔即写的需求。如果笔头未能精确对准,会导致书写效果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荧光笔,以实现笔头的自动调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荧光笔,包括:
笔杆;
笔芯,笔芯设置在笔杆内,笔芯包括笔头和芯体,笔头插设在芯体内,笔头为斜头或平头;
其中,笔芯相对于笔杆可转动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荧光笔还包括:
尾塞,尾塞与笔杆远离笔头的一端相连接,芯体通过尾塞限位在笔杆内;
其中,芯体相对于尾塞可转动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尾塞上设置有顶杆,芯体上设置有凹槽,顶杆插设在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尾塞与笔杆可拆卸地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尾塞与笔杆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芯体上设置有止挡部,止挡部位于笔杆内,止挡部用于与笔杆远离尾塞的一侧相抵接,以防止芯体由笔杆远离尾塞的一端脱离笔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芯体包括:
内杆,内杆设置在笔杆内;
尖套,尖套与内杆相连接,笔头穿设在尖套上;
储水芯,储水芯设置在内杆内,且与尖套相连接,笔头插设在储水芯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尖套远离储水芯的一端位于笔杆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荧光笔还包括:
笔套,笔套可拆卸地套设在笔杆上,笔套内设置有容纳腔,尖套的一端位于容纳腔内,且与容纳腔的腔壁相贴合,以将笔头位于尖套外的一端密封于容纳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尖套与内杆可拆卸地相连接,或,储水芯与尖套可拆卸地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笔通过笔芯相对于笔杆可转动地设置,从而可以在笔头与纸面相贴合的过程中,笔芯相对于笔杆转动,使笔头随意贴合纸面,无需刻意对准,即可以实现笔头的自动调整。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荧光笔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荧光笔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荧光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荧光笔的一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荧光笔的另一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笔杆;20、笔芯;21、笔头;22、芯体;221、内杆;222、尖套;223、储水芯;23、止挡部;24、凹槽;30、尾塞;31、顶杆;40、笔套;41、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荧光笔,请参考图1至图5,荧光笔包括:笔杆10;笔芯20,笔芯20设置在笔杆10内,笔芯20包括笔头21和芯体22,笔头21插设在芯体22内,笔头21为斜头或平头;其中,笔芯20相对于笔杆10可转动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荧光笔通过笔芯20相对于笔杆10可转动地设置,从而可以在笔头21与纸面相贴合的过程中,笔芯20相对于笔杆10转动,使笔头21随意贴合纸面,无需刻意对准,即可以实现笔头21的自动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笔头21为斜头或平头,即笔头21用于书写的端面为一个相对较大的面(即区别于圆头式笔头),从而在与纸面接触时,可能会出现完全对准的问题,此时笔头21会以与纸面相接触的点为旋转点,带动笔芯20相对于笔杆10转动,以此使得笔头21完全贴合纸面。
需要注意的是,斜头是指笔头21用于书写的一端为类似三角形体。而平头是指笔头21用于书写的一端为类似矩形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笔芯20由笔头21和芯体22组成,芯体22的至少部分位于笔杆10内,且不能脱离笔杆10,但可以相对于笔杆10转动,而笔头21的部分位于笔杆10外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荧光笔还包括:尾塞30,尾塞30与笔杆10远离笔头21的一端相连接,芯体22通过尾塞30限位在笔杆10内;其中,芯体22相对于尾塞30可转动地设置。尾塞30用于防止笔芯20由笔杆10内脱离,笔头21在书写过程中,尾塞30需要与芯体22抵接,以此保证笔头21正常书写,但在笔头21带动笔芯20整体转动时,尾塞30不会妨碍笔芯20相对于笔杆10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尾塞30上设置有顶杆31,芯体22上设置有凹槽24,顶杆31插设在凹槽24内,以此用于止挡芯体22。
在一个实施例中,凹槽24可以是周向封闭的凹槽,也可以是由多个间隔的部件围成,只要保证能够容纳顶杆31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凹槽24的末端具有一个扩口,从而保证顶杆31方便地插入到凹槽24内。其中,顶杆31可以为圆柱杆,当然也可以是方形杆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尾塞30与笔杆10可拆卸地相连接,从而可以在尾塞30由笔杆10拆下时,可以进行笔芯20的更换,即笔芯20是由笔杆10与尾塞30相连接的一端进入。
在一个实施例中,尾塞30与笔杆10固定连接,即在笔芯20安装到笔杆10内后,尾塞30与笔杆10属于固定连接,二者不可以分离,此时笔芯20可以是一次性笔芯,或者可以有笔杆10远离尾塞30的一端拆下,即笔杆10上安装有可拆卸部件,以此打开笔杆10的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尾塞30与笔杆10螺纹连接,部件连接方便,且稳定性较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尾塞30与笔杆10卡接,即通过按压尾塞30实现与笔杆10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芯体22上设置有止挡部23,止挡部23位于笔杆10内,止挡部23用于与笔杆10远离尾塞30的一侧相抵接,以防止芯体22由笔杆10远离尾塞30的一端脱离笔杆10。
具体的,笔杆10是中空件,芯体22位于中空件的内腔内,内腔会有一个阶梯面,止挡部23用于与此阶梯面相抵接,而芯体22的一端又与尾塞30可限位接触,从而将芯体22限位在了阶梯面与尾塞30之间,当然芯体22在阶梯面与尾塞30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余量,以此保证芯体22可以相对于笔杆10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止挡部23为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可以是圆环结构,也可以是多个限位凸起间隔设置在芯体22上,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小凸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芯体22包括:内杆221,内杆221设置在笔杆10内;尖套222,尖套222与内杆221相连接,笔头21穿设在尖套222上;储水芯223,储水芯223设置在内杆221内,且与尖套222相连接,笔头21插设在储水芯223内。
具体的,内杆221、尖套222以及储水芯223组成了芯体22,且内杆221、尖套222以及储水芯223形成了一个固定体,通过将笔头21与芯体22固定,从而在笔头21的带动下,笔芯20可以整体相对于笔杆10进行转动。
内杆221上设置有止挡部23以及凹槽24,即内杆221用于与笔杆10形成相对限位关系,防止笔芯20脱离笔杆10。而尖套222实现了对内杆221、储水芯223以及笔头21的固定,保证笔芯20为一个整体可转动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尖套222远离储水芯223的一端位于笔杆10的外侧。位于外侧的尖套222可以供使用者抓握。
具体的,尖套222位于外侧的部分由锥形段和圆柱段组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荧光笔还包括:笔套40,笔套40可拆卸地套设在笔杆10上,笔套40内设置有容纳腔41,尖套222的一端位于容纳腔41内,且与容纳腔41的腔壁相贴合,以将笔头21位于尖套222外的一端密封于容纳腔41内,以防止笔头21干燥。
结合图1和图2,笔套40具有笔夹,即通过笔夹进行挂接。
结合图3和图4,笔套40的容纳腔41由一个顶塞形成,顶塞与尖套222相接触,以密封笔头21。
在一个实施例中,尖套222与内杆221可拆卸地相连接,或,储水芯223与尖套222可拆卸地相连接,以此实现部件之间的独立设计,且可以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笔是一种笔头21可以旋转贴合纸面的荧光笔。尖套222与内杆221固定,在笔头21贴合纸面的过程中,笔芯20一起转动,使笔头21随意贴合纸面,无需对准。尾塞30固定在笔杆10上,同时挡住内杆221,但可以保证内杆221转动的顺滑性,在书写时无形中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书写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示例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前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荧光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笔杆(10);
笔芯(20),所述笔芯(20)设置在所述笔杆(10)内,所述笔芯(20)包括笔头(21)和芯体(22),所述笔头(21)插设在所述芯体(22)内,所述笔头(21)为斜头或平头;
其中,所述笔芯(20)相对于所述笔杆(10)可转动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笔还包括:
尾塞(30),所述尾塞(30)与所述笔杆(10)远离所述笔头(2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芯体(22)通过所述尾塞(30)限位在所述笔杆(10)内;
其中,所述芯体(22)相对于所述尾塞(30)可转动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塞(30)上设置有顶杆(31),所述芯体(22)上设置有凹槽(24),所述顶杆(31)插设在所述凹槽(24)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塞(30)与所述笔杆(10)可拆卸地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荧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塞(30)与所述笔杆(10)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22)上设置有止挡部(23),所述止挡部(23)位于所述笔杆(10)内,所述止挡部(23)用于与所述笔杆(10)远离所述尾塞(30)的一侧相抵接,以防止所述芯体(22)由所述笔杆(10)远离所述尾塞(30)的一端脱离所述笔杆(1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22)包括:
内杆(221),所述内杆(221)设置在所述笔杆(10)内;
尖套(222),所述尖套(222)与所述内杆(221)相连接,所述笔头(21)穿设在所述尖套(222)上;
储水芯(223),所述储水芯(223)设置在所述内杆(221)内,且与所述尖套(222)相连接,所述笔头(21)插设在所述储水芯(22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荧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套(222)远离所述储水芯(223)的一端位于所述笔杆(10)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荧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笔还包括:
笔套(40),所述笔套(40)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笔杆(10)上,所述笔套(40)内设置有容纳腔(41),所述尖套(222)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41)内,且与所述容纳腔(41)的腔壁相贴合,以将所述笔头(21)位于所述尖套(222)外的一端密封于所述容纳腔(4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荧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套(222)与所述内杆(221)可拆卸地相连接,或,所述储水芯(223)与所述尖套(222)可拆卸地相连接。
CN202021487538.7U 2020-07-24 2020-07-24 荧光笔 Active CN213007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7538.7U CN213007250U (zh) 2020-07-24 2020-07-24 荧光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7538.7U CN213007250U (zh) 2020-07-24 2020-07-24 荧光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07250U true CN213007250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518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87538.7U Active CN213007250U (zh) 2020-07-24 2020-07-24 荧光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07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04983B2 (en) Combination writing instrument
TWI635967B (zh) ball-point pen
US4711592A (en) Capless retractable marking pen
EP2581234B1 (en) Writing instrument
CN213007250U (zh) 荧光笔
CN212148120U (zh) 一种笔帽防丢笔
CN212636981U (zh) 旋转式机芯和笔
JP2005313404A (ja) 筆記具
CN210062473U (zh) 一种白板笔
JP2017124544A (ja) 筆記具
JP2009029028A (ja) ノック式筆記具
CN212289286U (zh) 一种环保型无尘教学的板书笔
JP2009034879A (ja) ボールペン
CN211747610U (zh) 一种笔
CN217835197U (zh) 一种按动静音笔夹插入口袋自动退芯结构
CN203888442U (zh) 一种活动铅笔的笔尖套组件
JPS63201792U (zh)
JP4848544B2 (ja) インキ補充用具
CN210851777U (zh) 磁吸式笔
CN214775029U (zh) 一种组合笔
EP0394511A1 (en) Multi-lead writing apparatus
JPS6026891U (ja) 筆記具
CN218399984U (zh) 一种可替换式线条书写笔
CN211684319U (zh) 一种带有笔尖密封结构的马克笔
CN211994851U (zh) 一种可加墨型白板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