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04768U - 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04768U
CN213004768U CN202020948249.6U CN202020948249U CN213004768U CN 213004768 U CN213004768 U CN 213004768U CN 202020948249 U CN202020948249 U CN 202020948249U CN 213004768 U CN213004768 U CN 213004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workpiece
positioning
detected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482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化新
曹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482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04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04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04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定位装置,用于定位待检工件,待检工件设有凸出部;该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座、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第一定位机构包括限位组件和夹持组件,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固定于安装座,第一限位件滑动地设于第二限位件上,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紧件,两个夹紧件滑动地设于第一限位件上,用于夹持待检工件的凸出部;第二定位机构包括支撑件、第一动力件及至少一抵压件,支撑件设置在限位组件一侧,第一动力件设置在支撑件上,抵压件与第一动力件转动连接;第一动力件可带动抵压件朝向安装座运动以抵压待检工件,并驱动两个夹紧件朝向第二限位件运动,使两个夹紧件抵持第一限位件相向运动,以夹持待检工件的凸出部。

Description

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工件在进行检测前,需要对其进行定位以保证检测效果。目前,工件加工及检测时,需要找到工件的基准,现有的工件定位方式通常采用在平台上安装多个定位块,由多个定位块构成工件固定定位机构,当工件在相应的平台上加工或检测时,将工件放置于定位块之间,工件的基准面被定位块抵持,使工件固定于定位块之间,达到工件定位的效果。这种定位方式有以下缺陷:(1)对于不同形态尺寸的工件,仅采用定位块来实现多种工件的定位,会导致工件表面的不贴合,从而影响工件加工及检测的精度和稳定性;(2)利用定位块抵持固定工件,无法快速找到工件的基准。现有的工件定位方式还采用CCD校正或是利用其他量测手段对工件进行测量定位,但是该方式增加机构复杂度和操作困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对工件进行精确定位,快速找到工件基准的定位装置。
一种定位装置,用于定位待检工件,待检工件设有凸出部;该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待检工件的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限位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限位件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上,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紧件,所述两个夹紧件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上,用于夹持待检工件的凸出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支撑件、第一动力件及至少一抵压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限位组件一侧,所述第一动力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抵压件与所述第一动力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件可带动所述抵压件朝向所述安装座运动以抵压待检工件,并驱动所述两个夹紧件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运动,使所述两个夹紧件抵持所述第一限位件相向运动,以夹持待检工件的凸出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槽,所述两个夹紧件滑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两个夹紧件分别呈楔形,所述第一限位槽包括两个相对称且与所述两个夹紧件的外侧面相楔合的楔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还包括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持所述第一限位件和两个夹紧件,以推动所述两个夹紧件远离所述第一限位件运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持两个所述夹紧件,以将两个所述夹紧件分别抵持于楔形面;所述第三弹性件两端分别弹性抵持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以推动所述第一限位件远离所述第二限位件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与两个夹紧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个夹紧件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运动的位置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限位件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运动的位置的第二限位杆。
进一步地,所述抵压件为由抵压部和延伸部组成的L形结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动力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件可带动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安装座运动,并带动所述抵压部朝向安装座运动,以抵压待检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五弹性件,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可动地穿设于所述支撑件和安装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五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持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通过第一连接件弹性驱动所述延伸部朝向安装座运动,使所述抵压部压紧待检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三定位机构,所述第三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组件两侧的定位件及与所述定位件连接的第二动力件;所述定位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二动力件可带动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支撑件运动,以抵推待检工件移动至基准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主体及凸出部,所述主体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主体靠近支撑件的一端设有用于接触待检工件的所述凸出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二动力件可带动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支撑件运动,以使所述凸出部抵推待检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三限位件和第四弹性件,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件和第四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持所述第三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壁,以通过所述第三限位件弹性驱动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支撑件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至少一穿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检测销及套设在所述检测销上第六弹性件。
定位装置通过第一动力件可带动抵压件将工件抵压于安装座;同时,工件受压后带动夹持组件移动,夹持组件移动过程中,受第一限位件抵持在第一方向分中夹紧待检工件中心位置的凸出部,以定位待检工件的中心。上述检测过程只需通过第一动力件驱动即可完成第二方向的定位及第一方向的分中定位,操作简便。
定位装置的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和第三定位机构均设置于安装座上,结构紧凑、合理,通过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和第三定位机构的复合运动,快速实现工件的精确中心定位,通过检测组件对工件的加工孔位置进行检测。定位装置实现对产品的中心定位及检测,能够快速找到产品的基准,提高了检测效率,节约了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定位装置沿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定位装置的第一定位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定位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定位装置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定位装置 1
安装座 10
装置槽 101
第三滑槽 11
第二限位槽 12
第一定位机构 20
限位组件 21
第一限位件 211
楔形面 2110
第一限位槽 2112
第一滑槽 2114
第二限位件 212
第二滑槽 2121
夹持组件 22
夹紧件 221
外侧面 2210
支撑面 2212
夹持部 2214
第一弹性件 23
第二弹性件 24
第三弹性件 25
第一限位杆 26
第二限位杆 27
第二定位机构 30
支撑件 31
第一动力件 32
第一接触面 321
第二接触面 322
抵压件 33
抵压部 331
延伸部 332
第一连接件 34
第五弹性件 35
检测组件 37
检测销 371
第六弹性件 372
第三定位机构 40
定位件 41
主体 411
凸出部 412
第二动力件 42
第三接触面 421
第四接触面 422
连接块 423
第三限位件 43
第四弹性件 44
第四限位件 45
定位销 46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定位装置,用于对待检工件(图未示)进行精确定位,快速找到工件的基准,从而进行工件尺寸的检测。待检工件设有凸出部,定位装置可实现对待检工件的凸出部自动精确定位,该凸出部可为BOSS柱,也可为其他凸起结构,其中,BOSS柱为工件上的柱状实心结构,主要起到自攻螺丝的紧固安装或支撑定位的作用。该凸出部设置在待检工件的特定位置,待检工件的特定位置可以为中心,也可以为其他位置。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本申请,下面以待检工件的特定位置为中心,待检工件的中心设有凸出部为例来说明。
请参见图1,定位装置1包括安装座10、第一定位机构20及第二定位机构30。安装座10用于承载待检工件,以及安装第一定位机构20及第二定位机构30等。第一定位机构20用于在第一方向定位待检工件的凸出部。第二定位机构30用于将待检工件抵压于安装座10以在第二方向定位待检工件。在图示实施例中,定位装置1还包括第三定位机构40。第三定位机构40用于在第三方向定位待检工件。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可以为X、Y、Z中的任一方向。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本申请,下面以第一方向为X、第二方向为Z、第三方向为Y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也可以为其他组合。
第一定位机构20用于在第一方向X上对待检工件中心位置的凸出部进行定位。请参见图2,第一定位机构20包括限位组件21和夹持组件22。限位组件21包括第一限位件211和第二限位件212。安装座10上设有装置槽101,用于收容第一限位件211。第二限位件212固定于安装座10的底部。装置槽101位于第二定位机构30的一侧,第一限位件211位于装置槽101内,且滑动地设于第二限位件212上。夹持组件2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紧件221,两个夹紧件221滑动地设于第一限位件211上,用于夹持待检工件中心位置的凸出部。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二定位机构30给两个夹紧件221提供一个第二方向Z上的外力,两个夹紧件221受第二方向Z上的外力作用朝向第二限位件212运动,以夹持待检工件中心位置的凸出部。
将待检工件置于安装座10上,待检工件中心位置的凸出部位于夹持组件22上。当两个夹紧件221受到一个沿第二方向Z上的外力,该外力驱动两个夹紧件221沿第二方向Z朝向第二限位件212运动,并使两个夹紧件221抵持第一限位件211相向运动,从而使两个夹紧件221合拢,来夹紧待检工件中心位置的凸出部,以定位待检工件的中心。
第一定位机构20和第二定位机构30配合使用的工作方式为:第二定位机构30在第二方向Z抵压待检工件,待检工件受压后带动两个夹紧件221朝向第二限位件212运动,两个夹紧件221移动过程中,两个夹紧件221的外侧面受到第一限位件211抵持并相向运动,从而在第一方向X夹紧待检工件的凸出部,以定位待检工件的中心。
请参见图3,第一限位件211包括第一限位槽2112,用于实现第一限位件211和夹持组件22更好地配合。两个夹紧件221滑动设于第一限位槽2112内,两个夹紧件221分别呈楔形,第一限位槽2112包括两个相对称且与两个夹紧件221的外侧面2210相楔合的楔形面2110,用于在两个夹紧件221朝向第二限位件212运动过程中,抵持两个夹紧件221的外侧面,使两个夹紧件221在第一方向X上相向运动,从而使两个夹紧件221合拢。夹紧件221包括支撑面2212及设于支撑面2212上的夹持部2214,支撑面2212用于承载待检工件中心位置的凸出部,两夹持部2214用于夹持待检工件中心位置的凸出部,以对待检工件中心定位。
第二定位机构30沿第二方向Z移动并抵压待检工件,待检工件中心位置的凸出部抵压夹持组件22沿第二方向Z移动,两楔形面2110分别作用于相应的两个夹紧件221的外侧面2210以驱动两个夹紧件221在第一方向X相互靠近以夹紧待检工件中心位置的凸出部,实现待检工件中心定位。
在至少一实施例中,两个夹持部2214夹持工件时,两个夹紧件221之间存在间隙,间隙取值范围为0mm至0.5mm。间隙需要大于零以适应工件的公差,防止工件过小而难以夹持;间隙过大容易出现重复性不好。
第二定位机构30还包括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23、第二弹性件24和第三弹性件25,来实现两个夹紧件221在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Z上复位以及第一限位件211在第二方向Z上复位。第一弹性件23套设在两个夹紧件221的下部,且第一弹性件23的一端弹性抵持两个夹紧件221,另一端弹性抵持第一限位件211,以推动所述两个夹紧件221远离第一限位件211运动,实现两个夹紧件221在第二方向Z上复位。第二弹性件24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持两个夹紧件221,以将两个夹紧件221分别抵持于楔形面2110,实现两个夹紧件221在第一方向X复位。第三弹性件25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持第一限位件211与第二限位件212,以推动第一限位件211远离第二限位件212运动,实现第一限位件211在第二方向Z上复位。
当两个夹紧件221不再受到来自第二方向Z上的外力作用后,第一弹性件23驱动两个夹紧件221远离第二限位件212运动以复位;第二定位机构30可在第二方向Z抵压待检工件,使第二弹性件24和第三弹性件25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定位机构30不再抵压待检工件,两个夹紧件221不再受到来自第二方向Z上的外力作用后,第二弹性件24可驱动两个夹紧件221相远离,从而实现两个夹紧件221在第一方向X上复位;第三弹性件25可推抵第一限位件211远离第二限位件212运动,从而实现第一限位件211在第二方向Z上复位。第二弹性件24能够使两个夹紧件221分别抵持于楔形面2110,以保证楔形面2110能够作用于夹紧件221。
第一定位机构20结构紧凑,通过第一限位件211、第二限位件212与第一弹性件23、第二弹性件24和第三弹性件25配合,驱动两个夹紧件221合拢,实现对待件工件中心位置的凸出部的精确定位,同时方便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在至少一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25、第二弹性件24及第一弹性件23的弹力依次变小。如果第一弹性件23的弹力大于第三弹性件25的弹力,则待检工件先贴合至安装座10,而两个夹紧件221还未夹紧待检工件。待检工件先贴合至安装座10后,不利于待检工件再调整位置。如果第二弹性件24、第三弹性件25及第一弹性件23的弹力依次减小,则两个夹紧件221分别抵持于楔形面2110并不会相向移动,两个夹紧件221无法夹紧产品来进行中心定位。
第一限位件211与两个夹紧件221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杆26,用于限制两个夹紧件221相对第一限位件211移动的位置。第一限位件211与第二限位件212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杆27,用于限制第一限位件211相对第二限位件212移动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211为由水平部和竖直部组成的T形结构。第一限位槽2112设于第一限位件211的水平部,第一限位件211的竖直部滑动设于第二限位件212,便于两个夹紧件221、第一限位件211及第二限位件212相互配合移动。
第一限位件211设有沿第二方向Z的第一滑槽2114。第一限位杆26沿第一方向X设置,且第一限位杆26穿设于两个夹紧件221并伸入第一滑槽2114中,第一弹性件24套设在第一限位杆26上,且两端分别抵持两个夹紧件221。两个夹紧件221沿第二方向Z移动,可带动第一限位杆26能够在第一滑槽2114中沿第二方向Z移动。两个夹紧件221能够在第一限位杆26上沿第一方向X相向滑动,使第一弹性件24压缩。第一限位杆26限定两个夹紧件221在第二方向Z同步移动的距离,从而保证两个夹紧件221能够夹紧待件工件的中心位置。第一限位杆26还止挡两个夹紧件221在第三方向Y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212的两端通过螺栓与安装座10底部固定连接。第二限位件212设有沿第二方向Z的第二滑槽2121。第二限位杆27穿设于第一限位件211并伸入第二滑槽2121中,第二限位杆27限定第一限位件211在第二方向Z移动的距离。
第二定位机构30用于在第二方向Z对待检工件定位,使待检工件紧贴安装座10的上表面,并给第一定位机构20提供来自第二方向Z上的外力。请参阅图4,第二定位机构30包括支撑件31、第一动力件32及至少一抵压件33。支撑件31固定于安装座10上,且位于第一定位机构20一侧。第一动力件32设置在支撑件31上,抵压件33与第一动力件32转动连接。第一动力件32可带动抵压件33在第二方向Z朝向安装座10运动,以抵压待检工件,从而给第一定位机构20提供第二方向Z上的外力。
待检工件未放置在安装座10上时,不转动第一动力件32,第二定位机构30处于松开状态。将待检工件放置在安装座10上,转动第一动力件32,带动抵压件33在第二方向Z移动以靠近或远离安装座10。抵压件33朝向安装座10运动后,抵压待检工件,并给第一定位机构20提供在第二方向Z上的外力;抵压件33远离安装座10运动后,释放待检工件,不再给第一定位机构20提供外力。
抵压件33用于在第二方向Z对待检工件定位。抵压件33为由抵压部331和延伸部332组成的L形结构,延伸部332与第一动力件32转动连接,第一动力件32可带动延伸部332朝向支撑件31运动,并带动抵压部331朝向支撑件31运动,以抵压位于支撑件31附近的待检工件。
延伸部332沿第二方向Z可动地穿设于支撑件31,从而带动抵压部331沿第二方向Z朝向或背离安装座10运动,以抵压或释放待检工件。在本实施例中,抵压部331和延伸部332分别呈杆状结构。
抵压件33的数量与待检工件的形状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待检工件呈长条形结构,采用三个抵压件33来抵压待检工件,三个抵压件33均匀布置在支撑件31上,且其中一抵压件33与第一动力件32转动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抵压件33也可为其他数量,具体可根据待检工件的不同形状来调整。
第二定位机构3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4及第五弹性件35,用于使三个抵压件33同步移动,并弹性驱动抵压件33在第二方向Z上移动。第一连接件34用于使三个抵压件33连接在一起,能够同步移动;第五弹性件35用于弹性驱动抵压件33朝向安装座10运动。
三个抵压件33的延伸部332的一端均可动地穿设于支撑件31和安装座10并与第一连接件34连接,通过第一连接件34可使三个抵压件33同时朝向或背离安装座10运动。每个抵压件33上分别套设有第五弹性件35,第五弹性件35两端分别抵持安装座10的下表面和第一连接件34,以弹性驱动抵压部331压紧待检工件。第一动力件32可带动延伸部332背离安装座10运动,使第五弹性件35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动力件32可带动延伸部332朝向安装座10运动,使第五弹性件35弹性驱动延伸部332朝向安装座10运动,使抵压部331压紧待检工件。
在至少一实施例中,第一动力件32可以为手柄。第一动力件32包括第一接触面321及第二接触面322。第一动力件32转动使第一接触面321接触支撑件31,延伸部332被抬高,抵压部331远离支撑件31。第一动力件32转动使第二接触面322接触支撑件31,延伸部332下降,以使抵压部331压紧待检工件。通过转动第一动力件32,使其不同表面接触支撑件31,即可调节抵压件33在第二方向Z抵压或释放工件。
第一定位机构20和第二定位机构30配合使用的工作方式为:通过第一动力件32可带动抵压件33将待检工件抵压于安装座10;同时,待检工件受压后带动夹持组件22朝向第二限位件212运动,夹持组件22移动过程中,受第一限位件211抵持在第二方向X夹紧待检工件的凸出部,以定位待检工件的中心。上述定位过程只需通过第一动力件32驱动即可完成第二方向Z的定位及第一方向X的中心定位,操作简便。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定位装置1还可用于对待检工件的检测。如定位装置1可用于对待检工件上的加工螺纹孔位置检测。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装置1还可实现对待检工件进行其他功能检测。下面以定位装置1对待检工件的加工螺纹孔位置检测为例进行说明。
第二定位机构30还包括检测组件37,用于检测待检工件的加工螺纹孔位置;检测组件37包括至少一穿设于支撑件31上的检测销371及套设在检测销371上第六弹性件372。检测销371与第六弹性件372配合,以检测待检工件;检测销371的数量与待检工件的加工螺纹孔的数量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待检工件上加工有九个螺纹孔,采用九个检测销371来检测待检工件的加工螺纹孔位置。
第六弹性件372的两端抵持支撑件31与检测销371,以使检测销371远离待检工件。待第一定位机构20在第一方向X上定位到待检工件的凸出部后,沿第三方向Y移动检测销371依据其能否伸入待检工件相应的加工孔中来判断加工孔是否合格。
定位装置1检测待检工件的加工螺纹孔位置时存在稳定性问题,需要在第三方向Y上对待检工件进行定位,避免影响检测稳定性。在另一实施例中,定位装置1还包括第三定位机构40,利用第三定位机构40在第三方向Y上定位待检工件,提高检测组件37检测待检工件的加工螺纹孔位置的稳定性。请参见图5,第三定位机构40包括设置在第一定位机构20两侧的定位件41及与定位件41连接的第二动力件42。定位件41可滑动地设于安装座10,第二动力件42可带动定位件41远离支撑件31运动,以抵推待检工件移动至基准位置。
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动力件42可带动定位件41沿第三方向Y远离支撑件31运动,并带动待检工件移动至第三方向Y的基准位置。
定位件41包括主体411及凸出部412。主体411可滑动地设于安装座10。主体411靠近支撑件31的一端设有用于接触工件的凸出部412,另一端连接第二动力件42。第二动力件42可带动主体411远离支撑件31运动,以使凸出部412抵推待检工件。
在图示实施例中,定位件41包括两个,沿第三方向Y平行设置。第三定位机构40还包括连接杆413,连接杆413连接两个定位件41的主体411,以带动两个定位件41沿第三方向Y同步移动。
安装座10还设有两个第三滑槽11,便于两个定位件41在安装座上的移动。第三滑槽11沿平行第三方向Y设置,主体411可动地设于相应的第三滑槽11中,凸出部412凸出于第三滑槽11以接触待检工件。
第三定位机构40还包括第三限位件43和第四弹性件44,用于限制主体411在第三方向Y上的移动位置以及弹性驱动定位件41。安装座10上设有第二限位槽12,第三限位件43和第四弹性件44置于第二限位槽12内,第三限位件43的一端与主体411固定连接。第四弹性件44两端分别抵持第三限位件43的侧壁和第二限位槽12内壁。当第二动力件带动定位件41朝向支撑件31运动时,第三限位件43抵压第四弹性件44,使第四弹性件44处于压缩状态,以限制定位件41的移动位置;当第二动力件带动定位件41远离支撑件31运动时,第四弹性件44可弹性驱动定位件41在第三方向Y上移动,以抵推待检工件移动至基准位置。
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动力件42可以为手柄。第二动力件42通过连接块423与安装座10连接,第二动力件42可转动地连接连接块423,且与连接杆413相抵触。第二动力件42包括第三接触面421及第四接触面422。第二动力件42转动使第三接触面421接触连接杆413,驱动定位件41远离基准位置,第四弹性件44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动力件42转动使第四接触面422接触连接杆413,第四弹性件44通过第三限位件43弹性推动定位件41移动,定位件41带动工件移动至第三方向Y上的基准位置。通过转动第二动力件42,使其不同表面接触连接杆413,即可调节定位件41使移动至或离开基准位置。
第三定位机构40还包括第四限位件45,用于限制凸出部412在第三方向Y上的移动位置。第四限位件45罩设于主体411并固定于安装座10。主体411带动凸出部412远离支撑件31移动,第四限位件45可限制凸出部4121的位置。
安装座10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定位销46,用于限制待检工件第三方向Y的移动位置,第二动力件42可带动定位件41远离支撑件31运动,以抵推待检工件靠近定位销46移动,使待检工件移动至基准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销4包括两个,分别布置在两个定位件41的一侧。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定位销46也可为一个或三个,但不限于此。
定位装置1的工作过程为:将待检工件放置于安装座10上,且待检工件中心位置的凸出部位于两个夹紧件221上。转动第二动力件42,使第四接触面422接触连接杆413,第四弹性件44推动第三限位件43移动,定位件41的凸出部412带动待检工件移动至第三方向Y的基准位置,以对待检工件在第三方向Y上定位。转动第一动力件32,使第二接触面322接触支撑件31,延伸部332下降,抵压部331压紧待检工件以对待检工件在第二方向Z上定位。抵压部331在压紧待检工件过程中,待检工件下压两个夹紧件221,驱动两个夹紧件221沿第二方向Z移动,两楔形面2110分别作用于相应的两个夹紧件221的外侧面2210,以使两个夹紧件221相向移动并夹紧待检工件,从而对待检工件在第一方向X上进行分中定位。在其他实施例中,待检工件上加工有螺纹孔,还可以推动检测销371通过其能否伸入待检工件相应的加工孔中来判断加工孔是否合格。
定位装置1通过第一动力件32可带动抵压件33将工件抵压于安装座10;同时,工件受压后带动夹持组件22移动,夹持组件22移动过程中,受第一限位件211抵持在第一方向X夹紧待检工件中心位置的凸出部,以定位待检工件的中心。上述检测过程只需通过第一动力件32驱动即可完成第二方向Z的定位及第一方向X的中心定位,操作简便。
定位装置1的第一定位机构20、第二定位机构30和第三定位机构40均设置于安装座10上,结构紧凑、合理,通过第一定位机构20、第二定位机构30和第三定位机构40的复合运动,快速实现工件的精确中心定位,通过检测组件37对工件的加工孔位置进行检测。定位装置1实现对产品的中心定位及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节约了检测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定位装置,用于定位待检工件,待检工件设有凸出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待检工件的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
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限位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限位件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上,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紧件,所述两个夹紧件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上,用于夹持待检工件的凸出部;
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支撑件、第一动力件及至少一抵压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限位组件一侧,所述第一动力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抵压件与所述第一动力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件可带动所述抵压件朝向所述安装座运动以抵压待检工件,并驱动所述两个夹紧件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运动,使所述两个夹紧件抵持所述第一限位件相向运动,以夹持待检工件的凸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槽,所述两个夹紧件滑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两个夹紧件分别呈楔形,所述第一限位槽包括两个相对称且与所述两个夹紧件的外侧面相楔合的楔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还包括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持所述第一限位件和两个夹紧件,以推动所述两个夹紧件远离所述第一限位件运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持两个所述夹紧件,以将两个所述夹紧件分别抵持于楔形面;所述第三弹性件两端分别弹性抵持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以推动所述第一限位件远离所述第二限位件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两个夹紧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个夹紧件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运动的位置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限位件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运动的位置的第二限位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为由抵压部和延伸部组成的L形结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动力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件可带动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安装座运动,并带动所述抵压部朝向安装座运动,以抵压待检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五弹性件,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可动地穿设于所述支撑件和安装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五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持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通过第一连接件弹性驱动所述延伸部朝向安装座运动,使所述抵压部压紧待检工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三定位机构,所述第三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组件两侧的定位件及与所述定位件连接的第二动力件;所述定位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二动力件可带动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支撑件运动,以抵推待检工件移动至基准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主体及凸出部,所述主体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主体靠近支撑件的一端设有用于接触待检工件的所述凸出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二动力件可带动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支撑件运动,以使所述凸出部抵推待检工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三限位件和第四弹性件,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件和第四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持所述第三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壁,以通过所述第三限位件弹性驱动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支撑件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至少一穿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检测销及套设在所述检测销上第六弹性件。
CN202020948249.6U 2020-05-29 2020-05-29 定位装置 Active CN213004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8249.6U CN213004768U (zh) 2020-05-29 2020-05-29 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8249.6U CN213004768U (zh) 2020-05-29 2020-05-29 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04768U true CN213004768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89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48249.6U Active CN213004768U (zh) 2020-05-29 2020-05-29 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047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16251A (zh) * 2023-05-10 2023-06-0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治具及运输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16251A (zh) * 2023-05-10 2023-06-0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治具及运输系统
CN116216251B (zh) * 2023-05-10 2023-12-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治具及运输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19671U (zh) 一种维氏显微硬度仪试样夹持装置
CN213004768U (zh) 定位装置
CN104191293A (zh) 一种气动凸轮快速夹紧器
CN111015541B (zh) 定位装置
JP2006231455A (ja) 浮き上がり防止機構付き口金
CN218051454U (zh) 一种龙门铣床用夹具
CN214173988U (zh) 一种适用于密闭环境下的快速夹具
CN109397137B (zh) 定心装置
CN215588273U (zh) 定位机构及定位装置
CN112857168A (zh) 一种定位检测机构及标准板尺寸公差的快速检测装置
CN211651511U (zh) 测量装置
CN208902550U (zh) 一种高效金属材料硬度检测装置
CN114290105A (zh) 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277470U (zh) 一种直角加工治具
CN210818528U (zh) 一种完全定位夹具
CN219416036U (zh) 间隙量测量治具
CN113790654A (zh) 汽车门槛件检测用定位装置及检具
CN108544264B (zh) 一种工件夹具和加工设备
CN114251995A (zh) 检测装置
CN215847833U (zh) 一种专用门板检测治具
CN210802436U (zh) 异形滚子粗糙度测量用夹具
CN211783379U (zh) 测量装置
CN219284190U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侧板检测工装
CN216386261U (zh) 一种增加检查效率的工装
CN219319228U (zh) 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09 Foxconn H5 plant 101, No. 2, Donghuan 2nd Road, Fukang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lant 5, building C09, 4th floor, building C07, 2nd floor, building C08, 3rd floor, 4th floor, building C04, zone B, Foxconn Hongg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Fucheng Dasan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Guangzhou Guanlan Foxconn Hongguan Science Park B workshop 5 C09 buildings 4 floors, C07 buildings 2 floors, C08 buildings 3 floors 4 floors, C04 buildings 1 floors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