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83104U - 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83104U
CN212983104U CN202021443342.8U CN202021443342U CN212983104U CN 212983104 U CN212983104 U CN 212983104U CN 202021443342 U CN202021443342 U CN 202021443342U CN 212983104 U CN212983104 U CN 212983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elt wheel
electrostatic spinning
wall
spin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433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志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ji Huahai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zh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zha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zh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433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83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83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83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设有高压电源箱,高压电源箱的一侧设有两个出线孔,出线孔内均设有电源线,其中一个电源线的一端连接有电极夹,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极片,电极片与电源线相连接,且壳体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隔板,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双轴伸电机,双轴伸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带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解决高压电源箱裸露在外部的问题,减少人员触碰,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其次,增大了溶液与收集滚筒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静电丝的生产效率,机械化程度高,方便对产生的静电纺丝进行收集。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纺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就是高分子流体静电雾化的特殊形式,此时雾化分裂出的物质不是微小液滴,而是聚合物微小射流,可以运行相当长的距离,最终固化成纤维,静电纺丝是一种特殊的纤维制造工艺,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强电场中进行喷射纺丝,在电场作用下,针头处的液滴会由球形变为圆锥形,并从圆锥尖端延展得到纤维细丝,这种方式可以生产出纳米级直径的聚合物细丝。
经检索,授权公开号为CN20830901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装置。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上述高压电源箱裸露在外部,存在安全隐患,容易造成生产事故的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设有高压电源箱,高压电源箱的一侧设有两个出线孔,出线孔内均设有电源线,其中一个电源线的一端连接有电极夹,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极片,电极片与电源线相连接,且壳体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隔板。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双轴伸电机,双轴伸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的一侧绕接有第一皮带,且壳体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轴承嵌接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转盘,转盘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摆动杆,摆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且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滑道,第一滑道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板,连接杆与安装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气缸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推板,且安装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第二滑道,第二滑道与推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转动架,转动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注射器,注射器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推杆,推杆与推板相卡接,注射器的另一端焊接有针管,针管与电极夹相夹持,针管的一侧焊接有注液管,注液管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单向阀,针管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单向阀,且壳体内设有溶液室,壳体的顶部外壁设有溶液补充口,溶液室的底部设有出液孔,出液孔与注液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双轴伸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壳体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侧键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固定杆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带轮,第三带轮的一侧绕接有第二皮带,且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收集滚筒,收集滚筒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四带轮,第四带轮与第三带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安全门,安全门的一侧设有观察窗,且壳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绝缘橡胶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高压电源箱位于壳体内的设置能够避免高压电源箱的外露,减少人员触碰,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2.通过双轴伸电机的设置能够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从而在皮带的配合下带动第四带轮转动,从而带动收集滚筒转动,机械化程度高,方便对产生的静电纺丝进行收集。
3.通过双轴伸电机带动第一带轮转动的设置,在第一皮带的配合下带动第二带轮转动,从而在转动轴的配合下带动转盘转动,在摆动杆和连接杆的配合下带动安装板,在滑块和第一滑道的配合下带动安装板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得针注射器内的溶液通过针管均匀的射向收集滚筒,增大了溶液与收集滚筒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静电丝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的上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溶液补充口;2、壳体;3、观察窗;4、安全门;5、绝缘橡胶座;6、高压电源箱;7、溶液室;8、收集滚筒;9、隔板;10、电极片;11、转盘;12、连接杆;13、摆动杆;14、推杆;15、注液管;16、第一单向阀;17、第二单向阀;18、针管;19、电极夹;20、注射器;21、推板;22、气缸;23、滑块;24、安装架;25、双轴伸电机;26、第一锥齿轮;27、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壳体2,壳体2的底部内壁设有高压电源箱6,通过高压电源箱6位于壳体2内的设计能够避免高压电源箱6的外露,减少人员触碰,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高压电源箱6的一侧设有两个出线孔,出线孔内均设有电源线,其中一个电源线的一端连接有电极夹19,壳体2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极片10,在电极夹19与电极片10的配合作用下产生磁场,从而产生静电,电极片10与电源线相连接,且壳体2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隔板9。
本实用新型中,壳体2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双轴伸电机25,双轴伸电机25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的一侧绕接有第一皮带,且壳体2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轴承嵌接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转盘11,在双轴伸电机25的带动下第一带轮转动,在第一皮带的配合下带动第二带轮转动,从而在转动轴的配合下带动转盘11转动,转盘1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摆动杆13,摆动杆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2,且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架24,安装架24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滑道,第一滑道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23,在摆动杆13和连接杆12的配合下带动安装板,在滑块23和第一滑道的配合下带动安装板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安装板往复运动,滑块2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板,连接杆12与安装板转动连接。
尤其的,安装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22,气缸22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推板21,且安装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第二滑道,第二滑道与推板21滑动连接,在气缸22的作用下推动推板21在第二滑道的一侧滑动,安装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转动架,转动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注射器20,注射器20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推杆14,在推板21的配合下,使得推杆14在注射器20内滑动,推杆14与推板21相卡接,注射器20的另一端焊接有针管18,在安装板往复运动的同时,使得针注射器20内的溶液通过针管18均匀的射出,针管18与电极夹19相夹持,针管18的一侧焊接有注液管15,注液管15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单向阀16,在第一单向阀16的作用下避免流出的溶液再次倒流回去,针管18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单向阀17,在第二单向阀17的作用下避免针管18内的溶液倒流至注射器20内,且壳体2内设有溶液室7,壳体2的顶部外壁设有溶液补充口1,溶液室7的底部设有出液孔,出液孔与注液管15相连通,双轴伸电机25输出轴的另一端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6,在双轴伸电机25另一输出轴的带动下使得第一锥齿轮26转动,壳体2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侧键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7,第一锥齿轮26与第二锥齿轮27相啮合,固定杆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带轮,第三带轮的一侧绕接有第二皮带,由于第一锥齿轮26与第二锥齿轮27相啮合,故而带动第三带轮转动,且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收集滚筒8,在电极夹19与电极片10的作用下对收集滚筒8产生磁场,从而使得被射向收集滚筒8的溶液产生静电纺丝,收集滚筒8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四带轮,从而在皮带的配合下带动第四带轮转动,从而带动收集滚筒8转动,方便对产生的静电纺丝进行收集,第四带轮与第三带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壳体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安全门4,安全门4的一侧设有观察窗3,观察窗3方便观察静电纺丝的生产情况,且壳体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绝缘橡胶座5,绝缘橡胶座5起到导电绝缘的作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在气缸22的作用下推动推板21在第二滑道的一侧滑动,从而使得推杆14在注射器20内滑动,从而使得注射器20内的溶液通过针管18射向收集滚筒8,由于高压电源箱6内的电源给电极夹19和电极片10供电,从而在电极夹19与电极片10的作用下对收集滚筒8产生磁场,从而使得被射向收集滚筒8的溶液产生静电纺丝,当需要大面的生产静电纺丝时,启动双轴伸电机25,在双轴伸电机25的带动下第一带轮转动,在第一皮带的配合下带动第二带轮转动,从而在转动轴的配合下带动转盘11转动,在摆动杆13和连接杆12的配合下带动安装板,在滑块23和第一滑道的配合下带动安装板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得针注射器20内的溶液通过针管18均匀的射向收集滚筒8,然后在双轴伸电机25另一输出轴的带动下使得第一锥齿轮26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26与第二锥齿轮27相啮合,从而带动第三带轮转动,从而在皮带的配合下带动第四带轮转动,从而带动收集滚筒8转动,方便对产生的静电纺丝进行收集,当注射器20内的溶液不足时,通过溶液补充口1往溶液室7内注入溶液,然后溶液通过出液孔流向注液管15内,然后流向注射器20内,在第一单向阀16的作用下避免流出的溶液再次倒流回去,在第二单向阀17的作用下避免针管18内的溶液倒流至注射器20内,由于电极片10位于壳体2内,由隔板9隔开,增大了安全性,同时高压电源箱6位于壳体2内,避免高压电源箱6的外露,减少人员触碰,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底部内壁设有高压电源箱(6),高压电源箱(6)的一侧设有两个出线孔,出线孔内均设有电源线,其中一个电源线的一端连接有电极夹(19),所述壳体(2)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极片(10),电极片(10)与电源线相连接,且壳体(2)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双轴伸电机(25),双轴伸电机(25)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皮带,且壳体(2)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1),转盘(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摆动杆(13),摆动杆(1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2),且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4),安装架(24)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滑道,第一滑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块(23),滑块(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连接杆(12)与安装板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22),气缸(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21),且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滑道,第二滑道与推板(21)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架,转动架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注射器(20),注射器(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14),推杆(14)与推板(21)相卡接,注射器(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针管(18),针管(18)与电极夹(19)相夹持,针管(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注液管(15),注液管(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16),针管(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17),且壳体(2)内设有溶液室(7),壳体(2)的顶部外壁设有溶液补充口(1),溶液室(7)的底部设有出液孔,出液孔与注液管(15)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伸电机(25)输出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6),壳体(2)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7),第一锥齿轮(26)与第二锥齿轮(27)相啮合,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第三带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皮带,且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收集滚筒(8),收集滚筒(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带轮,第四带轮与第三带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安全门(4),安全门(4)的一侧设有观察窗(3),且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绝缘橡胶座(5)。
CN202021443342.8U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 Active CN212983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3342.8U CN212983104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3342.8U CN212983104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83104U true CN212983104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28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43342.8U Active CN212983104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8310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5583A (zh) * 2022-07-28 2022-11-08 金凤 一种熔融静电纺丝设备
CN115559004A (zh) * 2022-10-14 2023-01-03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静电纺丝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CN115559004B (zh) * 2022-10-14 2024-06-04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静电纺丝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5583A (zh) * 2022-07-28 2022-11-08 金凤 一种熔融静电纺丝设备
CN115559004A (zh) * 2022-10-14 2023-01-03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静电纺丝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CN115559004B (zh) * 2022-10-14 2024-06-04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静电纺丝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72730A (zh) 一种纺织面料上纺织尘去除装置
CN212983104U (zh) 一种安全性好的静电纺丝装置
CN208261213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的自动筛沙器
CN213267237U (zh) 一种面料印染清洁装置
CN114657696A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棉纱加工用揉棉机
CN212077421U (zh) 纺织面料上纺织尘去除装置
CN112098152B (zh) 一种铅酸电池电解液提取装置
CN217854577U (zh) 酸碱回收装置
CN207891485U (zh) 一种可移动的纺纱机吸尘装置
CN207310848U (zh) 一种印刷机粉尘收集装置
CN215652877U (zh) 一种肿瘤科护理用积液排放装置
CN11537024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发电功能的智能锁
CN215587105U (zh) 一种用于药物研发的新型过滤装置
CN215428052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工地除尘装置
CN214938263U (zh) 一种无纺布高速针刺机
CN214193795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纺布烫平装置
CN111173064B (zh) 一种湖泊淤泥清理设备
CN212753309U (zh) 一种秸秆还田用粉碎装置
CN213494112U (zh) 一种皮革加工用的废旧皮革回收池
CN114887781A (zh) 一种竹沥干溜提取用高澄清度的离心制备装置
CN213113845U (zh) 一种纺织生产用布料染色装置
CN210657672U (zh) 一种具备供料装置的纺织设备
CN206630918U (zh) 一种兽药注射剂用无菌过滤装置
CN214764176U (zh) 一种土工布高速倒刺机
CN2434446Y (zh) 一种抽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7

Address after: 311800 No. 56, Tangsan Road, Taozhu Street, Zhuji City,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ji Huahai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800 Huahai Road, Taozhu street,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uazhan New Materi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