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56649U -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56649U
CN212956649U CN202021396344.6U CN202021396344U CN212956649U CN 212956649 U CN212956649 U CN 212956649U CN 202021396344 U CN202021396344 U CN 202021396344U CN 212956649 U CN212956649 U CN 212956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groove
frame portio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63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军
刘艳
文志强
符镇彬
王金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lu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lu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lu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lu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963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566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56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566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其包括基板及固定于基板顶面的若干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顶部均固定有用于承载楼板的分板。本申请具有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目前的装配式建筑发展主要在于装配稳定性方面,而在抗震方面的效果不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目前的装配式建筑存在有缺乏抗震性能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包括基板及固定于基板顶面的若干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顶部均固定有用于承载楼板的分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板顶面固定设置若干弹性件,每个弹性件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分板,所有分板共同承载楼板。分板受弹性件支撑,在环境产生振动的时候,弹性件能够产生弹性形变以削弱振动能量,减少传导至楼板的振动能量,使得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效果。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选用为压缩弹簧,若干所述压缩弹簧阵列分布于所述基板顶面,若干所述分板位于同一水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选用压缩弹簧,压缩弹簧阵列分布于基板顶面,分板位于同一水平面,由此使得分板对楼板的承载效果更加稳定,并且压缩弹簧对楼板整体的抗震效果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基板顶面固定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数量与所述压缩弹簧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板顶面固定设置基座,基座的数量与压缩弹簧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设置,基座对底板下沉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即对压缩弹簧的压缩量具有限制作用,避免在巨大振幅下压缩弹簧产生过多的压缩量,提高压缩弹簧的寿命及抗震作用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基板顶面设置有若干用于分担所述压缩弹簧的压力的垫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块分担压缩弹簧的压力并可以产生弹性形变以提高抗震效果,一方面减少压缩弹簧的负担,另一方面提高对楼板的抗震作用面积,提高抗震效果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垫块开设有让位分槽,若干所述垫块排布于所述基板顶面,相邻垫块的让位分槽拼合形成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数量与所述压缩弹簧的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块开设让位分槽,相邻的让位分槽形成让位槽以对压缩弹簧进行让位,避免垫块对压缩弹簧的干涉,垫块在基板顶面排布,使得垫块能够承载分板,提高整体的抗震效果。
优选的,所述基座呈圆柱状,所述让位槽的轮廓也呈圆柱状,所述压缩弹簧位于对应的基座和让位槽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呈圆柱状,让位槽的轮廓也呈圆柱状,压缩弹簧位于对应的基座和让位槽之间,即压缩弹簧位于基座与让位槽形成的环状空间中,由此使得压缩弹簧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基板包括顶板、底板及应力板,所述应力板夹设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应力板夹设于顶板与底板之间,在顶板上方产生振动能量而向下传导或底板下方产生振动能量而向上传导的过程中,应力板能够产生一定的应力形变以削弱经过应力板传导的振动能量,提高基板的抗震效果。
优选的,所述顶板底面固定设置有上框部,所述底板顶面固定设置有下框部,所述应力板的顶部固定于所述上框部中且底部固定于所述下框部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应力板的顶部固定于上框部中且底部固定于下框部中,由此使得应力板的位置稳定,使得基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使得基板的抗震效果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上框部与所述下框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的顶部固定于所述上框部且底部固定于所述下框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框部与下框部之间固定设置连接钢筋,提高上框部与下框部的连接稳定性,即提高顶板与底板的连接稳定性,进而使得基板的结构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分板受弹性件和垫块支撑,在环境产生振动能量的时候,弹性件能够产生弹性形变以削弱振动能量,减少传导至楼板的振动能量,使得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2.基座对底板下沉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即对压缩弹簧的压缩量具有限制作用,避免在巨大振幅下压缩弹簧产生过多的压缩量,提高压缩弹簧的寿命及抗震作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基板部分的结构视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图3中D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板;11、顶板;111、上框部;12、应力板;13、底板;131、下框部;14、连接钢筋;21、压缩弹簧;211、分板;22、基座;23、垫块;231、让位分槽;3、楼板;4、围墙;41、分墙构件;42、注浆腔;421、注浆顶槽;422、注浆底槽;43、注浆孔;511、第一内固定槽;512、第一内固定板;521、第一外固定槽;522、第一外固定板;531、第二内固定槽;532、第二内固定板;541、第二外固定槽;542、第二外固定板;551、第三内固定槽;552、第三内固定板;561、第三外固定槽;562、第三外固定板;61、沉头孔;62、螺钉;63、密封胶;64、密封垫;65、底漆;66、面漆;7、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参照图,包括基板1、楼板3、围墙4及屋板7,基板1固定设置于建筑基坑中,基板1上方依次设置楼板3、围墙4及屋板7。
参照图2和图3,基板1包括顶板11、底板13及应力板12,应力板12夹设于顶板11及底板13之间。底板13固定设置于建筑基坑的坑底,底板13呈方形,底板13顶面边缘位置固定设置有下框部131,下框部131呈对应的方框状;顶板11轮廓形状大小与底板13轮廓形状大小相同,顶板11底面边缘位置固定设置有上框部111,上框部111也呈对应的方框状,上框部111与下框部131之间存在间隙,应力板12呈方形,且应力板12轮廓形状大小与上框部111的内框的轮廓形状大小一致,应力板12的顶部固定于上框部111内,应力板12的底部固定于下框部131内。本实施例中,底板13与下框部131采用混凝土一体浇注成型,顶板11与上框部111采用混凝土一体浇注成型。上框部111与下框部131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筋14,连接钢筋14的顶部插设于上框部111中,连接钢筋14的底部插设与下框部131中,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钢筋14的顶部也可插设至顶板11中,连接钢筋14的底部也可插设至底板13中。
参照图3和图4,顶板11顶面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优选为压缩弹簧21,每个压缩弹簧21顶部均设置有一个分板211,压缩弹簧21底部固定于顶板11顶面且顶部与对应的分板211固定连接。所有压缩弹簧21阵列分布于顶板11顶面,所有分板21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顶板11顶面设置压缩弹簧21的位置均对应固定设置有基座22,基座22呈圆柱状,基座22位于对应位置处的压缩弹簧21内,基座22的直径近似于压缩弹簧21的内径。顶板11顶面还固定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垫块23,垫块23呈方形且垫块23的四角处设置有让位分槽231,让位分槽231的横截面呈四分之一的圆形,所有垫块23相互拼接,相邻的四个垫块23的让位分槽231形成一个横截面为圆形的让位槽,且每个让位槽均对应一个压缩弹簧21,压缩弹簧21位于对应位置的让位槽中,让位槽的直径近似于压缩弹簧21的外径。
参照图2和图3,楼板3固定设置于分板211上方,每一块分板211均固定于楼板3底面。分板211在楼板3的压力下而抵压于垫块23顶面。围墙4固定于楼板3顶面,围墙4包括若干轮廓形状大小相同的分墙构件41,若干分墙构件41上下层叠固定形成围墙4。
参照图3和图5,分墙构件41呈方框状,分墙构件41的底面开设有注浆顶槽421,注浆顶槽421轮廓形状呈方框性且注浆顶槽421具有向下的方框形开口;分墙构件41的顶面开设有注浆底槽422,注浆底槽422的轮廓形状大小与注浆顶槽421的轮廓形状大小一致且具有向上的方框形开口。上下相邻的两个分墙构件41中,上方分墙构件41的注浆顶槽421与下方分墙构件41的注浆底槽422形成一个注浆腔42。分墙构件41底部还开设有注浆孔43,分墙构件41的注浆孔43水平设置,同一分墙构件41的注浆孔43连通于注浆顶槽421,同一分墙构件41的注浆孔43侧壁的最高位置与注浆顶槽421的槽底位于同一水平面,由此使得分墙构件41的注浆孔43侧壁的最高位置与对应的拼注浆腔42内壁的最高位置位于同一水平面。
参照图6和图7,楼板3顶面连接围墙4的位置也开设有注浆底槽422,楼板3顶面的注浆底槽422与楼板3上方的第一个分墙构件41底部的注浆顶槽421形成注浆腔42。屋板7固定于围墙4顶面,屋板7底面也开设有注浆顶槽421,屋板7底面的注浆顶槽421与最上方的分墙构件41的注浆底槽422形成注浆腔42,屋板7顶面对应屋板7开设注浆顶槽421的位置开设有注浆孔43,屋板7的注浆孔43竖直设置且连通于屋板的注浆顶槽421。
参照图3和图5,分墙构件41底部开设有两个固定上槽,两个固定上槽分别位于方框状分墙构件41的内框面与外框面;分墙构件4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固定下槽,两个固定下槽分别位于方框状分墙构件41的内框面与外框面。上下相邻的两个分墙构件41中,上方分墙构件41的固定上槽与下方分墙构件41的固定下槽形成第一内固定槽511和第一外固定槽521,第一内固定槽511位于分墙构件41的内框面,第一外固定槽521位于分墙构件41的外框面。第一内固定槽511中通过螺钉62固定设置有第一内固定板512,第一内固定板512顶部通过螺钉62固定于对应第一内固定槽511的固定上槽中,第一内固定板512底部通过螺钉62固定于对应第一内固定槽511的固定下槽中;第一外固定槽521中通过螺钉62固定设置有第一外固定板522,第一外固定板522顶部通过螺钉62固定于对应第一外固定槽521的固定上槽中,第一外固定板522底部通过螺钉62固定于对应第一外固定槽521的固定下槽中。
参照图3和图6,楼板3顶面开设有固定平槽,楼板3顶面的注浆底槽422由楼板3顶面的固定平槽的槽底向下开设,楼板3顶面的固定平槽与楼板3上方的第一个分墙构件41的两个固定上槽分别形成第二内固定槽531和第二外固定槽541,第二内固定槽531位于分墙构件41内框面,第二外固定槽541位于分墙构件41外框面。第二内固定槽531中通过螺钉62固定设置有第二内固定板532,第二内固定板532优选为角钢板,第二内固定板532一侧固定于对应第二内固定槽531的固定上槽中且另一侧固定于对应第二内固定槽531的固定平槽中;第二外固定槽541中通过螺钉62固定设置有第二外固定板542,第二外固定板542优选为角钢板,第二外固定板542一侧通过螺钉62固定于对应第二外固定槽541的固定上槽中且另一侧通过螺钉62固定于对应第二外固定槽541的固定平槽中。
参照图3和图7,屋板7底面也开设有固定平槽,屋板7底面的注浆顶槽421由屋板7底面的固定平槽的槽底向上开设,屋板7底面的固定平槽与最上方的分墙构件41的两个固定下槽形成第三内固定槽551和第三外固定槽561,第三内固定槽551位于分墙构件41内框面,第三外固定槽561位于分墙构件41外框面。第三内固定槽551中通过螺钉62固定设置有第三内固定板552,第三内固定板552优选为角钢板,第三内固定板552一侧固定于对应第三内固定槽551的固定下槽中且另一侧固定于对应第三内固定槽551的固定平槽中;第三外固定槽561中通过螺钉62固定设置有第三外固定板562,第三外固定板562优选为角钢板,第三外固定板562一侧通过螺钉62固定于对应第三外固定槽561的固定下槽中且另一侧通过螺钉62固定于对应第三外固定槽561的固定平槽中。
参照图3和图5,第一内固定槽511的槽底设置有密封垫64,第一内固定板512抵压于密封垫64,密封垫64具有弹性,本实施例中,密封垫64的材质选用橡胶,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垫64的材质也可以选用塑料。密封垫64在第一固定板的抵压作用下固定于第一内固定槽511中且产生弹性应变以将对应的两个分墙构件41的连接处密封。第一内固定板512设置螺钉62的位置均开设有沉头孔61,第一内固定板512上的螺钉62的螺帽位于沉头孔61中,并且第一内固定板512上的螺钉62固定时设置有垫片,垫片具有弹性,垫片受对应的螺钉62的螺帽的抵压而固定于对应的沉头孔61中。第一内固定板512与第一内固定槽511的槽壁接触的位置填充有密封胶63,即第一内固定板512的四周与固定槽之间填充有密封胶63。
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固定板522在第一外固定槽521中的设置方式、第二内固定板532在第二内固定槽531中的设置方式、第二外固定板542在第二外固定槽541中的设置方式、第三外固定板562在第三外固定槽561中的设置方式、第三内固定板552在第三内固定槽551中的设置方式均与第一内固定板512在第一内固定槽511中的设置方式相同。
参照图3和图5,围墙4的内墙面涂刷有底漆65及面漆66,底漆65直接涂刷于围墙4的内墙面,面漆66涂刷于底漆65的表面,面漆66使用防水涂料以提高围墙4的内墙面的防水性能。围墙4的外墙面也涂刷有底漆65和面漆66,围墙4的外墙面上的底漆65和面漆66的设置方式与围墙4的内墙面上的底漆65和面漆66的设置方式相同。
本实施例中,注浆底槽422及注浆顶槽421的槽壁均设为凿毛面以使得注浆后注浆腔42中的浆料凝固时与注浆腔42的墙壁粘结强度更高。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在环境产生振动能量并传导至基板1时,在基板1上传导的振动能量受应力板12的削弱后向上传导。分板221受楼板3及楼板3上方建筑构件的压力而抵压于垫块23并同时受压缩弹簧21的支撑力,振动能量在由顶板11向上传导的过程中经过垫块23及压缩弹簧21,垫块23和压缩弹簧21产生弹性形变以对振动能量进一步削弱,由此减少传导至楼板3及建筑整体受到的振动能量以产生较好的抗震效果。在受到较大振幅的振动能量时,压缩弹簧21及垫块23产生较大的形变,此时分板221下沉接触到基座22并受到基座22的支撑而不会继续下降,由此对压缩弹簧21和垫块23产生保护作用,避免压缩弹簧21和垫块23产生超过其自身最大形变量的形变,提高整体抗震效果的稳定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及固定于基板(1)顶面的若干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顶部均固定有用于承载楼板(3)的分板(221),所述弹性件选用为压缩弹簧(21),若干所述压缩弹簧(21)阵列分布于所述基板(1)顶面,若干所述分板(221)位于同一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顶面固定设置有基座(22),所述基座(22)的数量与所述压缩弹簧(21)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顶面设置有若干用于分担所述压缩弹簧(21)的压力的垫块(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23)开设有让位分槽(231),若干所述垫块(23)排布于所述基板(1)顶面,相邻垫块(23)的让位分槽(231)拼合形成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数量与所述压缩弹簧(21)的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2)呈圆柱状,所述让位槽的轮廓也呈圆柱状,所述压缩弹簧(21)位于对应的基座(22)与让位槽的槽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包括顶板(11)、底板(13)及应力板(12),所述应力板(12)夹设于所述顶板(11)与底板(1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底面固定设置有上框部(111),所述底板(13)顶面固定设置有下框部(131),所述应力板(12)的顶部固定于所述上框部(111)中且底部固定于所述下框部(131)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部(111)与所述下框部(131)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筋(14),所述连接钢筋(14)的顶部固定于所述上框部(111)且底部固定于所述下框部(131)。
CN202021396344.6U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 Active CN2129566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6344.6U CN212956649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6344.6U CN212956649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56649U true CN212956649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93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6344.6U Active CN212956649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566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4911B (zh) 一种装配式架空地板、装配式空间分隔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1801987U (zh) 高抗震可更换铝挂件组合式石材幕墙
CN105908870A (zh) 一种新型抗震预制装配式隔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295664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抗震结构
CN206245469U (zh) 装配式梁架结构
CN209779925U (zh) 装配式建筑的减震抗震结构
CN214362927U (zh) 一种简易高空大吨位钢拱肋精调装置
KR102073372B1 (ko) 태양광 패널 시공 방법
CN210395996U (zh) 免共振的隔振地面结构
CN212772797U (zh) 一种基于bim的底层建筑一体化装配式系统
CN212772890U (zh) 一种建筑楼房施工缝防水结构
CN206034850U (zh) 一种装配式架空地板及装配式空间分隔系统
CN112663828A (zh) 一种钢骨架混凝土隔墙的隐藏式嵌缝设计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1714170U (zh) 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CN201924442U (zh) 一种可调坡度的缝隙式地沟
CN111910793A (zh)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抗裂防渗漏建筑墙板及安装方法
CN214658028U (zh) 一种钢骨架混凝土隔墙的隐藏式嵌缝设计结构
JP2007132125A (ja) 小規模建築物の制振方法
CN215290953U (zh) 高强度高粘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US20200308862A1 (en) Anti-falling prefabricated floor slab unit
CN110700602A (zh) 一种装配式内墙定位顶升装置
CN205329985U (zh) 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预制墙板
CN21233651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角梁
CN212835472U (zh) 一种用于地基中的建筑钢构件
CN216810425U (zh) 一种便于定位安装的剪力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