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51072U - 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51072U
CN212951072U CN202021855392.7U CN202021855392U CN212951072U CN 212951072 U CN212951072 U CN 212951072U CN 202021855392 U CN202021855392 U CN 202021855392U CN 212951072 U CN212951072 U CN 212951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eller
battery compartment
compartment
hydrofoil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553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恭差
侯梦溪
于仕超
赵大刚
李森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Bomaide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Bomaide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Bomaide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Bomaide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553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51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51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51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包括推进器、水翼板及电源系统:所述推进器包括壳体、电机及螺旋桨;所述壳体形成容置腔,电机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输出轴经容置腔伸出;所述螺旋桨设置在容置腔的外侧,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源系统包括电池舱,所述电池舱包括舱主体及沿舱主体开设的舱腔,舱腔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舱经水翼板与推进器壳体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机电连接。该推进装置将电源设置在推进器顶部的舱体内,舱体与推进器经水翼连接。相比较与传统的推进器,减小了推进器的体积和重量,提高了推进器整体的集成度,方便携带、安装和拆卸。

Description

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推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下推进系统的动力机构主要包括供电系统和推进器主体,其中,推进型主体作为运行系统的主要动力,供电系统为推进器提供所需能量。
现有技术中,水下推进器供电系统与推进器主体为分离的两套系统。以在船舶上的应用为例,通常船舶上配有单独的推进器供电单元或供电接口,使用时,与推进器对接,为其供电。还存在将电源置于推进器内部的结构,与电机等部件集成置于推进器的舱体内,对舱体容积要求高。
目前存在的水下推进器存在很多技术缺陷:
(1)电源供给系统和推进器主体分离,整体的重量大,体积大,使得携带、安装和拆卸不方便,结构复杂冗余,不便与制造与安装使用。
(2)能源供应不稳定,能源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为推进器提供稳定的能量,造成推进器航行速度下降,不能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电源与动力机构一体式的水下推进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包括推进器、水翼板及电源系统:
所述推进器包括壳体、电机及螺旋桨;所述壳体形成容置腔,电机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输出轴经容置腔伸出;所述螺旋桨设置在容置腔的外侧,与电机输出轴连接;
所述电源系统包括电池舱,所述电池舱包括舱主体及沿舱主体开设的舱腔,舱腔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舱经水翼板与推进器壳体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水翼板板体的内部设置有线孔,所述线孔沿电池舱向推进器的方向设置,一端与推进器壳体连通,另一端与电池舱连通;连接电池及电机的电连接线通过所述线孔。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舱主体呈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及位于主体部两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延伸方向为壳体的轴线方向;所述水翼板的宽度方向沿壳体轴线方向上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舱与所述水翼板经过渡段连接;所述水翼板包括第一端面板和第二端面板,所述过渡段包括连接电池舱和水翼板第一端面板的第一过渡部,和连接电池舱和水翼板第二端面板的第二过渡部。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渡部沿电池舱向水翼板的方向呈径向收缩;所述第二过渡部沿电池舱向水翼板的方向呈径向收缩。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沿电池舱向推进器的方向为推进装置轴线方向,所述第一过渡部和第二过渡部沿推进装置轴线方向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段的内部也设置有线孔,过渡段线孔的一端连通至电池舱,另一端与水翼板中的线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呈等水滴型。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端盖,电机输出轴经第二端盖穿出,所述螺旋桨安装在第二端盖上。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提供了一种电源动力一体式结构推进装置,电源设置在推进器顶部的舱体内,舱体与推进器经水翼连接。相比较与传统的推进器,减小了推进器的体积和重量,提高了推进器整体的集成度,方便携带、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推进器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进器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进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1-壳体,101-容置腔,102-第一端盖,103-第二端盖;
2-电机,201-电机输出轴;
3-螺旋桨,
4-水翼板,401-线孔,402-第一板面,403-第二板面;
501-电池舱,502-电池;
6-水封结构;
7-过渡段,701-第一过渡部,702-第二过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连接”等,即可以指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直接通信,也可以指部件间的间接连接,间接通信。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用于暗指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推进装置,可用于为水面航行机构提供动力。
一种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结构参考图1至图3,包括推进器、水翼板4及电源系统:
推进器包括壳体1、电机2及螺旋桨3;壳体1形成容置腔101,电机2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01内,电机的输出轴经容置腔101伸出;螺旋桨3设置在容置腔101的外侧,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电机2可驱动螺旋桨3转动。
水翼板4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为常用的水上部件,可被搭配在船舶、冲浪板上使用,通常呈板状,具有流线型的结构,具有较小的水下运行阻力,不再赘述。
电源系统包括电池舱501,电池舱包括舱主体及沿舱主体开设的舱腔,舱腔内设置有电池502;电池舱501经水翼板4与推进器壳体1连接;电池502与电机2电连接,用于为电机2供电。舱主体的外周呈圆柱状,有利于减小流体阻力。
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使电池502独立于推进器主体,同时又实现了电池与推进器主体的一体化设计,可减小推进器主体的体积。
为解决电池502和电机2之间电连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水翼板4板体的内部设置有线孔401,线孔401沿电池舱501向推进器的方向设置,一端与推进器壳体1连通,另一端与电池舱501连通;连接电池502及电机2的电连接线通过线孔401。线孔401为沿推进机构高度方向延伸的具有一定长度的通孔,贯通水翼板4高度方向的两端,同时,需要在电池仓501的底部也开设贯通结构,与与水翼板4上的线孔401连通。线孔401其设置在水翼板4的内部,可以保证电连接线处于水密封的环境,避免遇水。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水翼板4、螺旋桨3等部件的安装结构如下。壳体包括主体部,及位于主体部两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延伸方向为壳体的轴线方向。
所述水翼板4的宽度方向沿推进器壳体1轴线方向上设置。这种安装方式有利保证水翼板4受到的水阻力最小,进而减小推进器的航行阻力。
壳体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端盖102,第一端盖102呈等水滴型。推进器运行时,第一端部为迎流侧,第一端盖102为整个推进机构最先与水流接触的一侧,水滴型的结构可以减小水流阻力。第一端盖102为可拆卸结构,使可以对壳体1内部部件进行维护。
壳体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端盖103,电机输出轴经第二端盖103穿出,螺旋桨3安装在第二端盖103上。推进器运行时,第二端部为背流侧,电机输出轴经第二端端盖103的伸出侧设置有水封结构6,以保证壳体1的密封性。第二端盖103也为可拆卸结构,以对电机2或其他壳体1内部部件进行维护。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电池舱501、水翼板4,以及推进器壳体1设计为一体化的结构,也可将各部分设计为可拆卸的结构。更进一步的,由于电池舱501的宽度较水翼板4的宽度要大很多,二者结合位置容易形成水流阻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池舱501与所述水翼板4经过渡段7连接;所述水翼板4包括第一端面板402和第二端面板403,所述过渡段包括连接电池舱和水翼板第一端面板402的第一过渡部701,和连接电池舱501和水翼板4第二端面板403的第二过渡部702。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第一过渡部701和第二过渡部702的引流效果,减小水流阻力,第一过渡部701沿电池舱501向水翼板4第一端面板402的方向呈径向收缩;第二过渡部702沿电池舱01向水翼板4第二端面板403的方向呈径向收缩。
更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双侧作用效果对称,设定沿电池舱向推进器的方向为推进装置轴线方向(也即整个推进装置的高度方向,水翼板4设置在这个轴线方向上),第一过渡部701和第二过渡部702沿推进装置轴线方向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过渡段7的内部也设置有线孔,过渡段线孔的一端连通至电池舱501,另一端与水翼板4中的线孔401连通。电池502与电机2之间的电连接线经过渡段7、水翼板4延伸至推进器壳体1。
该推进机构通过改进供电机构与推进器的配合形式,减小了推进装置的体积和重量,提高了推进器整体的集成度,方便携带、安装和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进器、水翼板及电源系统:
所述推进器包括壳体、电机及螺旋桨;所述壳体形成容置腔,电机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输出轴经容置腔伸出;所述螺旋桨设置在容置腔的外侧,与电机输出轴连接;
所述电源系统包括电池舱,所述电池舱包括舱主体及沿舱主体开设的舱腔,舱腔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舱经水翼板与推进器壳体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翼板板体的内部设置有线孔,所述线孔沿电池舱向推进器的方向设置,一端与推进器壳体连通,另一端与电池舱连通;连接电池及电机的电连接线通过所述线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主体呈圆柱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及位于主体部两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延伸方向为壳体的轴线方向;所述水翼板的宽度方向沿壳体轴线方向上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舱与所述水翼板经过渡段连接;所述水翼板包括第一端面板和第二端面板,所述过渡段包括连接电池舱和水翼板第一端面板的第一过渡部,和连接电池舱和水翼板第二端面板的第二过渡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部沿电池舱向水翼板的方向呈径向收缩;所述第二过渡部沿电池舱向水翼板的方向呈径向收缩。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电池舱向推进器的方向为推进装置轴线方向,所述第一过渡部和第二过渡部沿推进装置轴线方向对称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电池舱向推进器的方向为推进装置轴线方向,所述第一过渡部和第二过渡部沿推进装置轴线方向对称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的内部也设置有线孔,过渡段线孔的一端连通至电池舱,另一端与水翼板中的线孔连通。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呈等水滴型。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端盖,电机输出轴经第二端盖穿出,所述螺旋桨安装在第二端盖上。
CN202021855392.7U 2020-08-31 2020-08-31 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 Active CN212951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5392.7U CN212951072U (zh) 2020-08-31 2020-08-31 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5392.7U CN212951072U (zh) 2020-08-31 2020-08-31 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51072U true CN212951072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61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55392.7U Active CN212951072U (zh) 2020-08-31 2020-08-31 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51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97224U (zh) 动力冲浪板用发动机舱直流电动泵水位检测自动排水系统
CN111699132B (zh) 动力水翼系统
CN205131588U (zh) 一种机械转向操控的水喷射电动冲浪板
CN109733580B (zh) 一种船用吊舱推进装置
CN204197257U (zh) 动力冲浪板用喷水推进泵
CN107444593B (zh) 一种紧凑型高推动比水下机器人
CN212797269U (zh) 水下推进器
CN204197225U (zh) 动力冲浪板用发动机舱直流电动泵间歇式排水系统
CN212951072U (zh) 电推一体式推进装置
CN205574249U (zh) 外挂式船舶电动喷水动力推进引擎
CN210912843U (zh) 一种电动喷水推进器
CN104229063A (zh) 动力冲浪板用发动机舱直流电动泵水位检测自动排水系统
CN209972750U (zh) 一种多用途模块化三层密封潜水推进器
CN111824326A (zh) 一种与喷水推进装置深度耦合的船体构型
CN207809743U (zh) 推进器涵道及推进器
CN211442705U (zh) 一种救援梭
CN211669183U (zh) 一种自主便携式湖泊水质监测装置
CN202138498U (zh) 一种船舶及水下航行体的减阻节能装置
CN110539868A (zh) 一种电动喷水推进器
CN207191366U (zh) 一种吊舱式电动螺旋桨推进装置
CN213384670U (zh) 一种带矢量喷口管道推进器
CN216762123U (zh) 一种带驱动电调的推进器
CN113277045B (zh) 一种辐流式水下推进器
CN213800131U (zh) 一种可以提升水动力性能的吊舱推进器及其布置结构
CN205131606U (zh) 一种船舶用双级推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