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50152U - 悬浮牵引装置及具有其的磁浮轨道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悬浮牵引装置及具有其的磁浮轨道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50152U
CN212950152U CN202021746939.XU CN202021746939U CN212950152U CN 212950152 U CN212950152 U CN 212950152U CN 202021746939 U CN202021746939 U CN 202021746939U CN 212950152 U CN212950152 U CN 212950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block
suspension
assembly
levi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469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文武
肖力
刘文强
袁伟
张兴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Lingxiang Maglev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Lingxiang Magle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Lingxiang Maglev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Lingxiang Magle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469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50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50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501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hicles With Linear Motors And Vehicles That Are Magnetically Levitate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浮牵引装置及具有其的磁浮轨道检测装置。悬浮牵引装置,包括:悬浮架;牵引电机总成,与所述悬浮架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悬浮架沿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电磁铁单元,与所述悬浮架连接,用于将所述悬浮架悬浮于轨道上;及制动机构,与所述悬浮架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悬浮架的行进方向的前方,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组件以及清扫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基座、与所述基座连接的车轮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用于对所述车轮进行制动,所述清扫组件与所述基座连接,并设置于所述车轮的前方,所述清扫组件用于使被清扫物朝所述清扫组件的左右两侧移动。

Description

悬浮牵引装置及具有其的磁浮轨道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悬浮牵引装置及具有其的磁浮轨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中低速磁浮列车通过悬浮牵引装置进行悬浮和驱动牵引,其可以克服传统轮轨车辆无法避免的车轨接触磨损现象,使得列车在目标悬浮间隙下进行稳定悬浮运行。
在现有磁浮轨道检测装置中,大多数是采用电机驱动或人工手持,并基于轮式结构和搭载相关检测仪器来对轨道进行检测的,这跟实际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原理有很大的差异,会导致检测到的轨道几何参数精度大受影响。
而制约磁浮轨道检测装置使用悬浮牵引装置进行悬浮和驱动牵引的方式主要有,轨道上可能会存在石头等杂物,致使磁浮轨道检测装置无法正常通行,妨碍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制约磁浮轨道检测装置使用悬浮牵引装置进行悬浮和驱动牵引的方式问题,提供一种悬浮牵引装置及具有其的磁浮轨道检测装置。
一种悬浮牵引装置,包括:悬浮架;牵引电机总成,与所述悬浮架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悬浮架沿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电磁铁单元,与所述悬浮架连接,用于将所述悬浮架悬浮于轨道上;及制动机构,与所述悬浮架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悬浮架的行进方向的前方,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组件以及清扫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基座、与所述基座连接的车轮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用于对所述车轮进行制动,所述清扫组件与所述基座连接,并设置于所述车轮的前方,所述清扫组件用于使被清扫物朝所述清扫组件的左右两侧移动。
一种磁浮轨道检测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悬浮牵引装置。
在悬浮牵引装置牵引磁浮轨道检测装置在轨道上行进、检测时,清扫组件可以将磁浮轨道检测装置前方的杂物扫向所述清扫组件的左右两侧,避免杂物影响磁浮轨道检测装置正常通行,使得悬浮牵引装置成功应用到磁浮轨道检测装置上。且上述的磁浮轨道检测装置应用悬浮牵引装置进行悬浮和驱动牵引,这跟实际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原理接近,可以避免检测到的轨道几何参数精度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悬浮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悬浮牵引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悬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图形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制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制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横梁与牵引电机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横梁与牵引电机总成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电磁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电磁铁单元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图形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电磁铁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悬浮架、承载组件级牵引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一;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悬浮架、承载组件及牵引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二;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承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牵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牵引组件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所示图形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悬浮牵引装置,包括悬浮架100、牵引电机总成200、电磁铁单元300以及制动机构400。
如图3所示,所述悬浮架100包括横梁110、托臂120以及防滚梁单元130。
如图3所示,托臂120与所述横梁110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托臂120具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形成有第一插槽,且所述第一插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横梁110的长度方向垂直;如图4所示,防滚梁单元130包括防滚梁主体132以及与所述防滚梁主体132的端部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架131,所述第一连接架131远离所述防滚梁主体132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块1311,所述第一定位块1311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中,并与所述第一插槽定位配合。
如图3所示,上述的悬浮架100中,托臂120与横梁110固定连接,用于起承载作用;第一连接架131与防滚梁主体132转动连接,用于起连接作用。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架131与托臂120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先通过将第一定位块1311插入到第一定位槽中,实现第一连接架131与托臂120的定位,然后再进行固定,可以使得第一连接架131与托臂120的连接更加简单方便,节省装配时间。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部还包括第二定位块1312以及第三定位块1313,所述第二定位块1312、所述第一定位块1311以及所述第三定位块1313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定位块1312与所述第一定位块1311之间形成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三定位块1313与所述第一定位块1311之间形成有第三插槽,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四定位块121以及第五定位块122,所述第四定位块121以及所述第五定位块122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四定位块121与所述第五定位块122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四定位块121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槽内,所述第五定位块122插设于所述第三插槽内。
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与所述横梁110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横梁110的长度方向平行。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定位块1312、所述第一定位块1311以及所述第三定位块1313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使得第二插槽的深度方向与第三插槽的深度方向与横梁110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四定位块121以及所述第五定位块122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使得第一插槽的深度方向与横梁110的长度方向垂直。如此,在第一定位块1311插设于第一定位槽,所述第四定位块121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槽,所述第五定位块122插设于所述第三插槽后,横梁110与防滚梁主体132呈垂直设置,方便安放在轨道10上。另外,通过第一定位块1311插设于第一定位槽,所述第四定位块121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槽,所述第五定位块122插设于所述第三插槽,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架131与托臂120的定位精度,为后续装配提供便利。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定位块121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定位块1312以及所述第一定位块1311贴合,所述第五定位块122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块1311以及所述第三定位块1313贴合。如此,可以实现第一连接架131在第一预设方向的限位,避免磁浮轨道检测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第一连接架131与托臂120之间出现松动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的悬浮架10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123,第一紧固件123用于将第一连接架131与托臂120固定连接。
具体地,第一紧固件123为螺栓。
上述的悬浮架100中,在托臂120与防滚梁单元130进行装配时,先通过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进行定位,然后再通过第一紧固件123进行固定,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大大提高装配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制动机构400与所述悬浮架100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悬浮架100的行进方向的前方。
如图5所示,所述制动机构400包括制动组件410以及清扫组件420。所述制动组件410包括基座411、与所述基座411连接的车轮412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座411上的制动器413,所述制动器413用于对所述车轮412进行制动;所述清扫组件420与所述基座411连接,并设置于所述车轮412的前方,所述清扫组件420包括第一清扫板421以及第二清扫板422,所述第一清扫板421与所述第二清扫板422呈夹角布置,所述清扫组件420用于使被清扫物朝所述清扫组件420的左右两侧移动。
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制动机构400设置于悬浮架100的行进方向的前方,包括了以下几种情况:(1)悬浮架100在牵引电机总成200的作用下能够沿轨道10进行双向行驶,即,悬浮架100的两头都设置有制动机构400;(2)悬浮架100在牵引电机总成200的作用下只能够沿轨道10进行单向行驶,即悬浮架100的前方设置有制动机构400。
如图1所示,上述的制动机构400设置在悬浮架100的前方,且该悬浮牵引装置应用在磁浮轨道检测装置后,磁浮轨道检测装置可以利用悬浮牵引装置进行悬浮和驱动牵引。
如图1、图5所示,在悬浮牵引装置牵引磁浮轨道检测装置在轨道10上行进、检测时,清扫组件420中的第一清扫板421与第二清扫板422可以将磁浮轨道检测装置前方的杂物扫向所述清扫组件420的左右两侧,避免杂物影响磁浮轨道检测装置正常通行,使得悬浮牵引装置成功应用到磁浮轨道检测装置上。且上述的磁浮轨道检测装置应用悬浮牵引装置进行悬浮和驱动牵引,这跟实际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原理接近,可以避免检测到的轨道10几何参数精度受到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制动器413对车轮412进行制动的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次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清扫板421与所述车轮412的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清扫板422与所述车轮412的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需要说明的是,当悬浮牵引装置驱动磁浮轨道检测装置在行进、检测的过程中,车轮412同样处于悬浮状态,不与轨道10直接接触,而在悬浮牵引装置进行制动时后,车轮412才会落到轨道10上。一方面,落在轨道10上的车轮412可以为磁浮轨道检测装置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在悬浮牵引装置进行制动后,检测装置会进入低速运行状态,此时可以通过制动器413制动车轮412,使得磁浮轨道检测装置停止运行。
所述的车轮412的速度方向包括了两种状态:其中一种为,车轮412未落到轨道10上,车轮412在悬浮牵引装置的作用下产生的速度的方向;另一种为,车轮412落到轨道10上,其自身在轨道10上进行滚动的速度的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清扫板421与所述车轮412的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清扫板422与所述车轮412的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换而言之,第一清扫板421与第二清扫板422配合形成“>”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清扫板421与所述第二清扫板422呈钝角设置。如此,当磁浮轨道检测装置行进的前方的轨道10上存在杂物时,第一清扫板421与第二清扫板422在接触杂物时能够将杂物扫向两侧,避免杂物影响磁浮轨道检测装置的正常通行。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动机构400还包括第二连接架430,所述第二连接架430设置于所述基座411的前方,所述清扫组件420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架430的前方。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架430包括第一连接板431及第二连接板432,所述第一连接板431包括固定部4311以及与所述固定部4311连接的连接部4312,所述连接部4312与所述固定部4311呈直角设置,所述固定部4311固定于所述基座411的前方,所述连接部4312远离所述固定部4311的一侧连接有所述第二连接板432,所述第二连接板43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31间隔且相对设置,所述清扫组件420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432上。第二连接架430主要包括第一连接板431以及第二连接板432,第一连接板431以及第二连接板432围成的形状近似“n”,一方面,所用材料少,另一方面,整个第二连接架430的重量更轻,能够在避免轨道10被压损的同时减少能源损耗。
可选地,第一清扫板421以及第二清扫板422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二连接板432上,也可以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于第二连接板432上,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6所示,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架430还包括加强板433,所述加强板433的前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32连接,后侧与所述固定部4311连接,上侧与所述连接部4312连接。加强板433用于提升整个第二连接架430的强度,避免第二连接架430出现变形等情况。
如图5、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41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车轮412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能够随所述车轮412转动至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供止动销440插入。
具体地,车轮412通过转轴安装在基座411上,车轮412相对于基座411可转动。当磁浮轨道检测装置制动并完全静止后,可以通过自动或手动的方式转动车轮412,使得车轮412上的第二安装孔与基座411上的第一安装孔对齐,然后再将止动销440插入到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中,使得车轮412被固定,防止车轮412滚动,避免其带动磁浮轨道检测装置移动,提高安全性。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座411为一侧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车轮412设置于基座411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基座411为中空结构,可以减轻基座411的重量,且基座411远离车轮412的一侧开口,为插拔止动销440提供了操作空间。
如图9所示,悬浮架100还包括均设置在横梁110下方的第一传力件111以及第二传力件112,所述第一传力件111与所述第二传力件112横梁110的长度方向间隔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传力件111与所述第二传力件112之间形成有限位槽114。
如图7、8、9所示,牵引电机总成200包括电机本体210、以及固定于所述电机本体210上的推动件220;所述推动件220穿设于所述限位槽114,且所述推动件220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力件111以及所述第二传力件112限位配合;其中,所述电机本体210用于通过所述推动件220与所述悬浮架100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悬浮架100沿轨道10的长度方向移动。
具体地,所述的电机本体210为直线感应电机,其用于通过推动件220驱动悬浮架100沿轨道10的长度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以直线感应电机驱动悬浮架100沿轨道10的长度方向移动属于现有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CN203984219U、CN204179785U中所公开的直线感应电机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的悬浮牵引装置中,通过在悬浮架100的横梁110上设置第一传力件111以及第二传力件112,在电机本体210上设置推动件220,且推动件220穿设于第一传力件111与第二传力件112之间,当电机本体210启动时,电机本体210产生的牵引力通过推动件220传递到第一传力件111或第二传力件112上,从而通过带动悬浮架100移动,以带动磁浮轨道检测装置移动。在上述的磁浮牵引装置中,在牵引电机总成200与横梁110的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推动件220穿入第一传力件111以及第二传力件112之间的限位槽114中,实现牵引电机总成200的初步限位(前后方向的限位),方便后续的装配操作。
如图8、9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推动件220卡持于所述第一传力件111与所述第二传力件112之间。如此,在推动件220穿入第一传力件111与第二传力件112之间后,推动件220被第一传力件111以及第二传力件112卡住,使得整个牵引电机总成200相对于横梁110处于静止状态,进一步方便后续的装配操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传力件111与第二传力件112也可以仅仅与推动件220的两侧接触,而不对推动件220产生夹持力。
如图8、9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力件111与所述推动件220贴合,且所述第一传力件111与所述推动件220接触的一面为平面,所述推动件220与所述第一传力件111接触的一面为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力件112与所述推动件220贴合,且所述第二传力件112与所述推动件220接触的一面为平面,所述推动件220与所述第二传力件112接触的一面为平面。
具体地,所述第一传力件111靠近所述第二传力件112的一侧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二传力件112靠近所述第一传力件111的一侧为平面结构,且所述推动件220的两侧均为平面结构。如此,推动件220与第一传力件111以及第二传力件112的接触面积足够大,使得第一传力件111以及第二传力件112与推动件220之间的压强更小,降低了第一传力件111、第二传力件112以及推动件220被压损的风险。
更具体地,所述推动件220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推动件220焊接于所述电机本体210的顶部,所述所述第一传力件111以及所述第二传力件112均为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传力件111以及所述第二传力件112焊接于所述横梁110的底部。
如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悬浮牵引装置还包括定位件242,所述牵引电机总成2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本体210上的定位板230,所述横梁110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板230相对的第六定位块113,所述定位板230设有第一定位孔231,所述第六定位块113定位块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31相对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件242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231以及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定位件242用于对牵引电机总成200与横梁110起到定位作用。具体地,在推动件220穿设到第一传力件111与第二传力件112之间后,牵引电机总成200与横梁110进行初步限位(前后方向的限位),之后通过将定位件242穿设于第一定位孔231以及第二定位孔中,使得牵引电机总成200与横梁110进一步定位(前后以及左右方向的定位),以方便后续的装配操作。
如图8所示,具体地,所述第六定位块113设置于所述横梁110的外侧方,所述定位板230设置于所述电机本体210的上方,且所述定位板230包括与所述第六定位块113相对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有所述第一定位孔231。通过将第六定位块113设置在横梁110的外侧面,可以更加方便装配人员进行操作
更具体的,定位件242为定位销,第一定位孔231以及第二定位孔均为销孔。
如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悬浮牵引装置还包括第二紧固件243,所述牵引电机总成200设置于所述横梁110的下方,且所述横梁110设有贯穿所述横梁110上下两侧的第一装配孔,所述定位板230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的第二装配孔232,所述第二紧固件243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以及所述第二装配孔232。
第二紧固件243用于将牵引电机总成200与横梁110固定。具体地,在推动件220穿设到第一传力件111与第二传力件112之间后,牵引电机总成200与横梁110进行初步定位,之后通过将定位件242穿设于第一定位孔231以及第二定位孔中,使得牵引电机总成200与横梁110进一步定位,以提高牵引电机总成200与横梁110的装配精度,之后再通过第二紧固件243将牵引电机总成200与横梁110固定,可以有效防止牵引电机总成200与横梁110之间出现松动现象。
具体地,第二紧固件243为螺栓,第一装配孔为通孔,第二装配孔232为螺纹孔。
进一步地,悬浮牵引装置还包括第三紧固件244,电机本体210上还设有固定板240,且所述横梁110设有贯穿所述横梁110上下两侧的第三装配孔,所述固定板240设有与所述第三装配孔相对的第四装配孔241,所述第三紧固件244穿设于所述第三装配孔以及所述第四装配孔241。
具体地,第三紧固件244为螺栓,第三装配孔为通孔,第四装配孔241为螺纹孔。
如图1、图3所示,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悬浮架100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两根横梁110、间隔相对设置的两根防滚梁单元130、以及设置于每根横梁110两端的托臂120,两根横梁110、两根防滚梁单元130以及四个托臂120组成方形结构。牵引电机总成200为两个,每个横梁110上均设置有一个牵引电机总成200。
如图1、2所示,电磁铁单元300与托臂120固定连接。
如图10所示,电磁铁单元300包括电磁铁组件310以及限位组件320。
电磁铁组件310包括第一极板312、与所述第一极板312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极板31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极板312与所述第二极板313之间的线圈311。
如图11所示,限位组件320包括第一限位件321以及第二限位件322,所述第一限位件321以及所述第二限位件32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极板312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限位件321与所述第二限位件322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321、所述第二限位件322以及所述第一极板312的上表面配合形成供轨道10伸入的限位槽。
上述的电磁铁单元300在应用于悬浮牵引装置并装在轨道10上后,第一极板312与第二极板313分别与轨道10的两个向下延伸的部分相对,且轨道10中的其中一个向下延伸的部分伸入到第一限位件321、第二限位件322以及第一极板312的上表面形成的限位槽中。如此,在配置有上述的悬浮牵引装置的设备在沿轨道10的长度方向行进时,即使经过拐弯处,电磁铁单元300也能够在第一限位件321、第二限位件322以及轨道10的作用下保持在预定的位置范围,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电磁铁组件310还包括铁芯,线圈311包裹在铁芯外,电磁铁组件310的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2、13、1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321包括第一外壳3211以及第一限位块3212,第一外壳3211与第二限位件32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外壳3211靠近所述第二限位件322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槽32111,所述第一限位块321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32111内,且所述第一限位块3212可操作地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限位件322。
具体地,第一外壳3211与第一极板312的内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321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安装槽32111内,且第一限位块3212与第二限位件322相对设置,第一限位块3212用于与轨道10限位配合,以限制电磁铁单元300的右极限位置。
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第一限位块3212被配置为可以通过操作来改变其与第二限位件322的距离,从而调整电磁铁单元300的右极限位置。
如图13、14所示,具体地,所述第一限位件321还包括第一调整片3213,所述第一调整片3213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3211与所述第一限位块3212之间,所述第一调整片3213的数量可改变,以使所述第一限位块3212与所述第二限位件322的距离改变。
更具体的,第一限位块3212与第一外壳3211通过螺栓或卡扣的方式可拆卸连接,第一调整片3213设置在第一安装槽32111并位于第一安装槽32111的槽壁与第一限位块3212之间,且第一调整片3213与第一限位块3212沿第一限位件321与第二限位件322的间隔方向排布。通过改变第一调整片3213的数量,可以改变第一限位块3212与所述第二限位件322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块3212为铜质构件,铜质构件不会被磁化,避免电磁铁组件310通电时第一限位块3212具备磁性而与轨道10产生相互作用力。或者,所述第一限位块3212为弹性橡胶构件,一方面,弹性橡胶构件不会被磁化,避免电磁铁组件310通电时第一限位块3212具备磁性而与轨道10产生相互作用力,另一方面,弹性橡胶构件还具备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第一限位块3212与轨道10相撞时被损坏。
如图1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件322包括第二外壳3221以及第二限位块3222,第二外壳3221与第一外壳32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外壳3221靠近所述第一外壳3211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限位块322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第二限位块3222与第一限位块3212相对,且所述第二限位块3222可操作地靠近或远离第一限位块3212。
具体地,第二外壳3221与第一极板312的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322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且第二限位块3222与第一限位块3212相对设置,第二限位块3222用于与轨道10限位配合,以限制电磁铁单元300的左极限位置。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块3222被配置为可以通过操作来改变其与第一限位件321的距离,从而调整电磁铁单元300的左极限位置。
可参照图13、14中第一限位件321的结构,具体地,所述第二限位件322还包括第二调整片,所述第二调整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3221与所述第二限位块3222之间,所述第二调整片的数量可改变,以使所述第二限位块3222与所述第一限位件321的距离改变。
更具体的,第二限位块3222与第二外壳3221通过螺栓或卡扣的方式可拆卸连接,第二调整片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并位于第二安装槽的槽壁与第二限位块3222之间,且第二调整片与第二限位块3222沿第二限位件322与第一限位件321的间隔方向排布。通过改变第二调整片的数量,可以改变第二限位块3222与所述第一限位件321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块3222为铜质构件,铜质构件不会被磁化,避免电磁铁组件310通电时第二限位块3222具备磁性而与轨道10产生相互作用力。或者,所述第二限位块3222为弹性橡胶构件,一方面,弹性橡胶构件不会被磁化,避免电磁铁组件310通电时第二限位块3222具备磁性而与轨道10产生相互作用力,另一方面,弹性橡胶构件还具备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第二限位块3222与轨道10相撞时被损坏。
如图1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磁铁单元300还包括第一防吸件330以及第二防吸件340,所述第一防吸件330设置于所述第一极板312上,且所述第一防吸件330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极板312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防吸件340设置于所述第二极板313上,且所述第二防吸件340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极板313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线圈311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第一极板31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极板313的上表面。
上述的电磁铁单元300在应用于悬浮牵引装置并装在轨道10上后,第一极板312与第二极板313分别与轨道10的两个向下延伸的部分相对,第一极板312以及第二极板313与轨道10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力(吸引力),使得悬浮牵引装置悬浮于轨道10上。在上述的悬浮牵引装置调试或运行过程中,由于通过电磁铁组件310的电流会变化,当电流突然变大,使得电磁铁组件310对轨道10的吸力加大时,通过设置第一防吸件330与第二防吸件340,可以避免电磁铁组件310直接吸住轨道10,保证装置的正常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板312形成有贯穿所述第一极板312的上表面的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防吸件330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和/或所述第二极板313形成有贯穿所述第二极板313的上表面的第四安装槽,所述第二防吸件340固定于所述第四安装槽。
具体地,第一防吸件330以及第二防吸件340均为非磁性构件,且不会被磁化。
可选地,第一防吸件330以及第二防吸件340均为铜质构件或弹性橡胶构件。
如图16所示,悬浮牵引装置还包括承载组件500以及牵引组件600,承载组件500设置于所述悬浮架100上。
如图17、18所示,所述承载组件500包括一端与所述悬浮架100连接的弹性支撑件510、以及与所述弹性支撑件510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件520。
如图17、19所示,牵引组件600设置于所述悬浮架100上,所述牵引组件600包括底座620、拉杆610以及第二连接件630,所述底座620与所述悬浮架100固定连接,所述拉杆61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62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630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52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630均用于与工作平台700固定连接。
承载组件500主要对工作平台700起到承载作用,牵引组件600主要是将驱动机构传递给悬浮架100的作用力传递给工作平台700,使得工作平台700沿轨道10的长度方向移动。在上述的承载牵引机构中,若是悬浮架100在移动过程中,由于轨道10高度的变化而上下移动,可以通过承载组件500中的弹性支撑件510为工作平台700提供缓冲,且通过牵引组件600的拉杆610进行机械解耦,使得工作平台700平稳地过渡,避免工作平台700产生剧烈运动而影响设置在工作平台700上的仪器的工作精度。
如图1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500还包括与所述悬浮架固定连接的底盘530、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520的底部连接的顶盘540,所述弹性支撑件510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盘530以及所述顶盘540连接。
具体地,承载组件500通过底盘530固定于悬浮架的上方,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顶盘540以及底盘530,第一连接件520固定于顶盘540上。在工作平台700固定在第一连接件520上后,弹簧受工作平台700的压力而压缩,若是悬浮架100在移动过程中,由于轨道10高度的变化而上下移动,弹簧能够为工作平台700提供缓冲,避免工作平台700快速的上下移动,使得工作平台700上的仪器以较小的加速度进行上下移动,避免了仪器的工作精度受到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520远离所述弹性支撑件510的一侧形成有连接耳。连接耳上设有装配孔,该装配孔用于供螺栓穿过,以使工作平台700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件520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520设有减重槽521。通过在第一连接件520上开设减重槽521,可以减轻第一连接件520的重量。
如图19所示,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牵引组件600包括底座620、拉杆610以及第二连接件630,所述底座620与所述悬浮架100固定连接,所述拉杆61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62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630转动连接,且所述拉杆610用于使所述底座620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630的正前方。底座620用于将牵引组件600固定于悬浮架100上,第二连接件630用于与工作平台700固定连接,通过拉杆610与底座620转动连接,可以使得第二连接件630上下移动,如此,若是悬浮架100在移动过程中,由于轨道10高度的变化而上下移动,工作平台700也能够相对于悬浮架100上下移动。
如图20、2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组件600还包括第一连接轴640以及第一轴承650,所述拉杆610的一端设有第一轴孔,所述底座620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相对,所述第一连接轴640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孔以及所述第二轴孔中,所述第一轴承650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640并位于所述第一轴孔内。如此,可以实现拉杆610与底座620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组件600还包括第一弹性套660,所述第一弹性套660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650与所述第一轴孔的孔壁之间。
可选地,第一弹性套660为橡胶套。第一弹性套660不仅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也可以防止拉杆610过快的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组件600还包括第二连接轴670以及第二轴承680,所述拉杆610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轴孔,所述底座620设有第四轴孔,所述第三轴孔与所述第四轴孔相对,所述第二连接轴670穿设于所述第三轴孔以及所述第四轴孔中,所述第二轴承680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670并位于所述第三轴孔内。如此,可以实现拉杆610与第二连接件630的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组件600还包括第二弹性套690,所述第二弹性套690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680与所述第三轴孔的孔壁之间。
可选地,第二弹性套690为橡胶套。第二弹性套690不仅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也可以使防止拉杆610过快的磨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630的上方形成有连接耳,连接耳用于通过螺栓固定工作平台700。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630上设有减重孔631。
如图1所示,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500为四个,四个所述承载组件500分别设置于所述悬浮架100四角的托臂120上,所述牵引组件600为两个,两个所述牵引组件600分别设置于所述悬浮架100两侧的横梁110上。如此,可以为工作平台700提供稳定的支撑。
一实施例还涉及一种磁浮轨道检测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悬浮牵引装置。
上述的磁浮轨道检测装置具备上述的悬浮牵引装置,其具有上述悬浮牵引装置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悬浮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牵引装置包括:
悬浮架;
牵引电机总成,与所述悬浮架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悬浮架沿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
电磁铁单元,与所述悬浮架连接,用于将所述悬浮架悬浮于轨道上;及
制动机构,与所述悬浮架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悬浮架的行进方向的前方,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组件以及清扫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基座、与所述基座连接的车轮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用于对所述车轮进行制动,所述清扫组件与所述基座连接,并设置于所述车轮的前方,所述清扫组件用于使被清扫物朝所述清扫组件的左右两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组件包括第一清扫板以及第二清扫板,所述第一清扫板与所述第二清扫板呈夹角布置,且所述第一清扫板与所述车轮的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清扫板与所述车轮的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架包括横梁、托臂以及防滚梁单元;
所述托臂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托臂具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形成有第一插槽,且所述第一插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防滚梁单元包括防滚梁主体以及与所述防滚梁主体的端部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远离所述防滚梁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中,并与所述第一插槽定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浮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还包括第二定位块以及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以及所述第三定位块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块之间形成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三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块之间形成有第三插槽;
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四定位块以及第五定位块,所述第四定位块以及所述第五定位块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四定位块与所述第五定位块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四定位块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槽内,所述第五定位块插设于所述第三插槽内;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件;
所述牵引电机总成包括电机本体、固定于所述电机本体上的推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机本体上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有第一定位孔;
所述悬浮架包括横梁、第一传力件、第二传力件以及第六定位块,所述第一传力件以及所述第二传力件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且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横梁,所述推动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力件以及所述第二传力件限位配合,所述第六定位块设置于所述横梁上,并与所述定位板相对设置,所述第六定位块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的第二定位孔;
所述定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以及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单元包括电磁铁组件及限位组件;
所述电磁铁组件包括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一极板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极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二极板之间的线圈;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以及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极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以及所述第一极板的上表面配合形成供轨道伸入的限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浮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吸件以及第二防吸件,所述第一防吸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极板上,且所述第一防吸件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极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防吸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极板上,且所述第二防吸件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极板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线圈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第一极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极板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组件及牵引组件;
所述承载组件设置于所述悬浮架上,所述承载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悬浮架连接的弹性支撑件、以及与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件;
所述牵引组件设置于所述悬浮架上,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底座、拉杆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底座与所述悬浮架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位于所述悬浮架的上方,并用于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浮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悬浮架固定连接的底盘、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部连接的顶盘,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盘以及所述顶盘连接。
10.一种磁浮轨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悬浮牵引装置。
CN202021746939.XU 2020-08-19 2020-08-19 悬浮牵引装置及具有其的磁浮轨道检测装置 Active CN212950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6939.XU CN212950152U (zh) 2020-08-19 2020-08-19 悬浮牵引装置及具有其的磁浮轨道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6939.XU CN212950152U (zh) 2020-08-19 2020-08-19 悬浮牵引装置及具有其的磁浮轨道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50152U true CN212950152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56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46939.XU Active CN212950152U (zh) 2020-08-19 2020-08-19 悬浮牵引装置及具有其的磁浮轨道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501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62350A (en) Braking system for an amusement device
CN110304089B (zh) 一种磁悬浮转向架及列车
WO2017195493A1 (ja) 無人搬送車の牽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無人搬送車
EP1729622A2 (en) Simplified rear squeegee linkage for surface cleaning equipment
JPH05319254A (ja) チェーン使用の駆動装置
CN212950152U (zh) 悬浮牵引装置及具有其的磁浮轨道检测装置
CN110316217B (zh) 转向架构架、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JP2009255631A (ja) 常電導吸引型磁気浮上式車両
JP2009255604A (ja) 常電導吸引型磁気浮上式車両
CN220072502U (zh) 一种煤矿运输系统的单轨吊轨道清污除湿装置
CN110304093B (zh) 一种磁悬浮转向架及列车
CN111942429A (zh) 磁浮轨道检测系统
CN112551155A (zh) 激光与视觉融合型垫板搬运关节机器人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10576879B (zh) 转向架
CN111942428B (zh) 磁浮轨道检测装置
JP2009255632A (ja) 常電導吸引型磁気浮上式車両の組み立て用治具
CN212765729U (zh) 悬浮牵引装置及磁浮轨道检测装置
CN212947865U (zh) 匀速皮带线上抓取制动盘的机械手夹具
CN212556264U (zh) 一种用于黏着力调节和磁轨制动的装置
CN110341742B (zh) 一种磁悬浮转向架及列车
CN210390800U (zh) 一种用于悬挂式磁浮列车的分离式单轨悬浮与驱动系统
KR20140122232A (ko) 용접용 대차
CN212766268U (zh) 制动机构、悬浮牵引装置及磁浮轨道检测装置
CN207826254U (zh) 轨道车辆防倾覆装置及轨道车辆转向架
CN215204887U (zh) 一种悬挂式磁浮列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Suspension traction device and magnetic levitation track detection device thereof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3

Pledg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Ltd. Changsha Xiangjiang Branch

Pledgor: HUNAN LINGXIANG MAGNETIC LEVIT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43000009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