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48478U - 液压系统和搅拌车 - Google Patents

液压系统和搅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48478U
CN212948478U CN202021121016.5U CN202021121016U CN212948478U CN 212948478 U CN212948478 U CN 212948478U CN 202021121016 U CN202021121016 U CN 202021121016U CN 212948478 U CN212948478 U CN 212948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port
hydraulic
working
port
st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210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富顺
胡检发
李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210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48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48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48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液压系统和一种搅拌车,其中,液压系统包括:转向系统;驱动系统;第一液压泵,具有第一工作端与第二工作端;第一换向阀,具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工作口与第二工作口,第一进液口与第二工作端相连通,第一工作口接入转向系统,第二工作口接入驱动系统;第二液压泵,具有第三工作端与第四工作端;第二换向阀,具有第二进液口、第三工作口与第四工作口,第二进液口与第四工作端相连通,第三工作口接入驱动系统,第四工作口接入转向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系统,可以为搅拌车提供搅拌筒的应急卸料功能,并且,无须额外增加油泵即可实现搅拌筒应急卸料及应急转向功能,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液压系统和搅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压系统和一种搅拌车。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搅拌车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出现搅拌筒无法转动问题时,应急方式都是通过应急胶管从其他搅拌车的油泵借用动力源,驱动液压马达运转,应急卸料,以避免搅拌筒混凝土凝固结罐,造成混凝土浪费且须清罐,工程量浩大且成本高昂,然而对于搅拌车上装驱动系统油泵失效时,采用应急胶管借力的方式,需要有同型号接口的其他搅拌车来实现救援,否则不能自救。另外,对于混凝土搅拌车这种专用车辆,对行驶安全要求更高,但常规的搅拌车液压转向系统只有一个回路,当转向泵失效时,只能通过手力驱动机械系统来实现临时转向,由于搅拌车运载混凝土,转向桥承载大,特别是对于双转向桥车辆,人力一般满足不了应急转向要求。
此外,相关技术中的应急转向系统一般需要在变速箱输出端(或者驱动桥主减输入端)增加一个应急转向油泵及液压回路,当主转向系统失效时,应急转向泵能在车辆惯性作用下实现临时转向。但是,传统的应急转向系统需要增加一个转向油泵及液压回路,成本高。且在惯性车速较低,传动轴低转速情况下,也难以实现低速临时转向避障。同时,搅拌车发动机带有转向油泵,也有上装油泵PTO取力器口,再增应急转向油泵,势必要增加一套输出齿轮,能耗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或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搅拌车。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液压系统,包括:转向系统;驱动系统;第一液压泵,具有第一工作端与第二工作端;第一换向阀,具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工作口与第二工作口,第一进液口与第二工作端相连通,第一工作口接入转向系统,第二工作口接入驱动系统;第二液压泵,具有第三工作端与第四工作端;第二换向阀,具有第二进液口、第三工作口与第四工作口,第二进液口与第四工作端相连通,第三工作口接入驱动系统,第四工作口接入转向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压系统,具有转向系统、驱动系统、第一液压泵、第一换向阀、第二液压泵、第二换向阀,其中,第一液压泵的第二工作端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一进液口相连接,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工作口接入转向系统,为转向系统提供动力源,第一换向阀的第二工作口接入驱动系统,为驱动系统提供动力源,且第一换向阀具有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工作口相连通的第一工作状态,第一进液口与第二工作口相连通的第二工作状态,进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第一换向阀的连通状态,使第一液压泵为转向系统或驱动系统提供动力;第二液压泵的第四工作端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二进液口相连接,第二换向阀的第三工作口接入驱动系统,为驱动系统提供动力源,第二换向阀的第四工作口接入转向系统,为转向系统提供动力源,且第二换向阀具有第二进液口与第三工作口相连通的第三工作状态,第二进液口与第四工作口相连通的第四工作状态,进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第二换向阀的连通状态,使第二液压泵为转向系统或驱动系统提供动力。
具体地,在搅拌车的正常运行的过程中,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即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工作口相连通,第一液压泵为转向系统提供动力,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三工作状态,即第二进液口与第三工作口相连通,第二液压泵为驱动系统提供动力。进而在第一液压泵失效时,可以切换第二换向阀的状态,即将第二换向阀由第三工作状态切换为第四工作状态,此时第二进液口与第四工作口相连通,以第二液压泵为转向系统提供动力,进而可以执行转向作业;在第二液压泵失效时,可以切换第一换向阀的状态,即将第一换向阀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为第二工作状态,此时第一进液口与第二工作口相连通,以第一液压泵为驱动系统提供动力,进而可以执行搅拌卸料作业。
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系统,可以为搅拌车提供搅拌筒的应急卸料功能,并且,无须额外增加油泵即可实现搅拌筒应急卸料及应急转向功能,降低成本,且能耗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液压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连接在第一换向阀与驱动系统之间,由第一换向阀至驱动系统的方向导通;和/或第二单向阀,连接在第二换向阀与转向系统之间,由第二换向阀至转向系统的方向导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以第一单向阀连接在第一换向阀与驱动系统之间,进而避免驱动系统的液压油回流至第一换向阀,并且,降低第一换向阀的第二工作口的压力,提升液压系统的稳定性;以第二单向阀连接在第二换向阀与转向动系统之间,进而避免转向系统的液压油回流至第二换向阀,并且,降低第二换向阀的第三工作口的压力,提升液压系统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储液装置,第一液压泵的第一工作端和第二液压泵的第三工作端与储液装置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液压系统还包括储液装置,进而通过一个储液装置为两个液压泵提供液源,降低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转向系统包括:方向机,具有第三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五工作口与第六工作口,第三进液口与第一工作口相连通,第一出液口与储液装置相连通;动力油缸,具有有杆腔与无杆腔,有杆腔和无杆腔分别与第五工作口和第六工作口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向系统包括方向机与动力油缸,方向机的第三进液口与第一工作口相连通,第一出液口与储液装置相连通,第五工作口与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一个相连接,第六工作口与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另一个相连接,进而组成回路,并可控制动力油缸工作,以实现转向功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一安全阀,具有第四进液口、第二出液口,第四进液口连接在方向机的第三进液口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工作口之间的流路上,第二出液口与储液装置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向系统中还包括第一安全阀,连接在方向机的第三进液口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工作口之间的流路上,第二出液口和储液装置相连通,进而确保转向系统中压力的稳定,保证液压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液压泵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二液压泵的转向。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液压泵为双向液压泵,由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二液压泵的转向,进而实现驱动系统的正向运行与反向运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驱动系统包括:液压马达,具有第七工作口与第八工作口,第七工作口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三工作口相连通,第八工作口与第二液压泵的第三工作端相连接;第二安全阀,具有第九工作口、第十工作口、第十一工作口、第一控制口、第二控制口,第九工作口与第一控制口连接在第二换向阀的第三工作口与液压马达的第七工作口之间的流路上,第十工作口与第二控制口连接在第二液压泵的第三工作端与液压马达的第八工作口之间的流路上,第十一工作口与储液装置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系统包括液压马达与第二安全阀,液压马达第七工作口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三工作口相连通,第八工作口与第二液压泵的第三工作端相连接,第二安全阀的第九工作口与第一控制口连接在第二换向阀的第三工作口与液压马达的第七工作口之间的流路上,第十工作口与第二控制口连接,在第二液压泵的第三工作端与液压马达的第八工作口之间的流路上,第十一工作口与储液装置相连通,进而在第二液压泵向液压马达的第七工作口泵油时,第一控制口受液压油的压力,当第一控制口所受的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第九工作口与第十一工作口相连通,实现泄压,提升驱动系统的安全性,而第二控制口不受压力,第十工作口与第十一工作口断开;在第二液压泵向液压马达的第八工作口泵油时,第二控制口受液压油的压力,当第二控制口所受的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第十工作口与第十一工作口相连通,实现泄压,提升驱动系统的安全性,而第一控制口不受压力,第九工作口与第十一工作口断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驱动系统还包括:溢流阀,连接在第二安全阀的第十一工作口与储液装置之间的流路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系统还包括:溢流阀,连接在第二安全阀的第十一工作口与储液装置之间的流路上,进而增加驱动系统的泄压压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器,与第二换向阀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二换向阀的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可控制第二换向阀的连通状态,即在第二进液口与第三工作口相连通的第三工作状态和第二进液口与第四工作口相连通的第四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搅拌车,包括:车体;搅拌筒,可转动地设于车体;转向装置,设于车体;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用于驱动搅拌筒与转向装置;其中,液压系统中的第一液压泵可驱动搅拌筒反转。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搅拌车,因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液压系统,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液压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中的方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中的动力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中的第一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中的第一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中的第二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中的第一液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中的第一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中的第二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中的第二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中的溢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中的第二液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中的液压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液压系统,112方向机,1122第三进液口,1124第一出液口,1126第五工作口,1128第六工作口,114动力油缸,1142有杆腔,1144无杆腔,116第一安全阀,1162第四进液口,1164第二出液口,122液压马达,1222第七工作口,1224第八工作口,124第二安全阀,1240第九工作口,1242第十工作口,1244第一控制口,1246第二控制口,1248第十一工作口,126溢流阀,130第一液压泵,132第一工作端,134第二工作端,140第一换向阀,142第一进液口,144第一工作口,146第二工作口,150第二液压泵,152第三工作端,154第四工作端,160第二换向阀,162第二进液口,164第三工作口,166第四工作口,170第一单向阀,180第二单向阀,190储液装置,200第一控制器,210第二控制器,220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3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100与搅拌车。
实施例1:
如图1、图4、图7、图9与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100,包括:转向系统、驱动系统、第一液压泵130、第一换向阀140、第二液压泵150、第二换向阀160。其中,第一液压泵130具有第一工作端132与第二工作端134;第一换向阀140具有第一进液口142、第一工作口144与第二工作口146,第一进液口142与第二工作端134相连通,第一工作口144接入转向系统,第二工作口146接入驱动系统;第二液压泵150具有第三工作端152与第四工作端154;第二换向阀160具有第二进液口162、第三工作口164与第四工作口166,第二进液口162与第四工作端154相连通,第三工作口164接入驱动系统,第四工作口166接入转向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系统100,具有转向系统、驱动系统、第一液压泵130、第一换向阀140、第二液压泵150、第二换向阀160,其中,第一液压泵130的第二工作端134与第一换向阀140的第一进液口142相连接,第一换向阀140的第一工作口144接入转向系统,为转向系统提供动力源,第一换向阀140的第二工作口146接入驱动系统,为驱动系统提供动力源,且第一换向阀140具有第一进液口142与第一工作口144相连通的第一工作状态,第一进液口142与第二工作口146相连通的第二工作状态,进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第一换向阀140的连通状态,使第一液压泵130为转向系统或驱动系统提供动力;第二液压泵150的第四工作端154与第二换向阀160的第二进液口162相连接,第二换向阀160的第三工作口164接入驱动系统,为驱动系统提供动力源,第二换向阀160的第四工作口166接入转向系统,为转向系统提供动力源,且第二换向阀160具有第二进液口162与第三工作口164相连通的第三工作状态,第二进液口162与第四工作口166相连通的第四工作状态,进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第二换向阀160的连通状态,使第二液压泵150为转向系统或驱动系统提供动力。
具体地,在搅拌车的正常运行的过程中,第一换向阀14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即第一进液口142与第一工作口144相连通,第一液压泵130为转向系统提供动力,第二换向阀160处于第三工作状态,即第二进液口162与第三工作口164相连通,第二液压泵150为驱动系统提供动力,并根据需要驱动驱动系统的正向运行或反向运行。进而在第一液压泵130失效时,可以切换第二换向阀160的状态,即将第二换向阀160由第三工作状态切换为第四工作状态,此时第二进液口162与第四工作口166相连通,以第二液压泵150为转向系统提供动力,进而可以执行转向作业;在第二液压泵150失效时,可以切换第一换向阀140的状态,即将第一换向阀140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为第二工作状态,此时第一进液口142与第二工作口146相连通,以第一液压泵130为驱动系统提供反向运行的动力,进而可以执行搅拌卸料作业。
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系统100,可以为搅拌车提供搅拌筒的应急卸料功能,并且,无须额外增加油泵即可实现搅拌筒应急卸料及应急转向功能,降低成本,且能耗低。
其中,第一换向阀140为手动换向阀。
实施例2:
如图1、图5与图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液压系统10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170和/或第二单向阀180,第一单向阀170连接在第一换向阀140与驱动系统之间,由第一换向阀140至驱动系统的方向1导通;第二单向阀180,连接在第二换向阀160与转向系统之间,由第二换向阀160至转向系统的方向导通。
在该实施例案中,以第一单向阀170连接在第一换向阀140与驱动系统之间,进而避免驱动系统的液压油回流至第一换向阀140,并且,降低第一换向阀140的第二工作口146的压力,提升液压系统100的稳定性;以第二单向阀180连接在第二换向阀160与转向动系统之间,进而避免转向系统的液压油回流至第二换向阀160,并且,降低第二换向阀160的第三工作口164的压力,提升液压系统100的稳定性。
其中,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储液装置190,第一液压泵130的第一工作端132和第二液压泵150的第三工作端152与储液装置190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液压系统100还包括储液装置190,进而通过一个储液装置190为两个液压泵提供液源,降低成本。
具体地,储液装置190为储液箱。
实施例4: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转向系统包括:方向机112和动力油缸114,方向机112具有第三进液口1122、第一出液口1124、第五工作口1126与第六工作口1128,第三进液口1122与第一工作口144相连通,第一出液口1124与储液装置190相连通;动力油缸114具有有杆腔1142与无杆腔1144,有杆腔1142和无杆腔1144分别与第五工作口1126和第六工作口1128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转向系统包括方向机112与动力油缸114,方向机112的第三进液口1122与第一工作口144相连通,第一出液口1124与储液装置190相连通,第五工作口1126与有杆腔1142和无杆腔1144中的一个相连接,第六工作口1128与有杆腔1142和无杆腔1144中的另一个相连接,进而组成回路,并可控制动力油缸114工作,以实现转向功能。
实施例5:
如图1与图8所示,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一安全阀116,具有第四进液口1162、第二出液口1164,第四进液口1162连接在方向机112的第三进液口1122与第一换向阀140的第一工作口144之间的流路上,第二出液口1164与储液装置190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转向系统中还包括第一安全阀116,连接在方向机112的第三进液口1122与第一换向阀140的第一工作口144之间的流路上,第二出液口1164和储液装置190相连通,进而确保转向系统中压力的稳定,保证液压系统100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一安全阀116在压力超过预设值时开启,实现泄压保证液压系统100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任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液压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控制器200,与第二液压泵150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二液压泵150的转向。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液压泵150为双向液压泵,由第一控制器200控制第二液压泵150的转向,进而实现驱动系统的正向运行或反向运行。
实施例7:
图1、图10与图13所示,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任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驱动系统包括:液压马达122与第二安全阀124,其中,液压马达122具有第七工作口1222与第八工作口1224,第七工作口1222与第二换向阀160的第三工作口164相连通,第八工作口1224与第二液压泵150的第三工作端152相连接;第二安全阀124具有第九工作口1240、第十工作口1242、第十一工作口1248、第一控制口1244、第二控制口1246,第九工作口1240与第一控制口1244连接在第二换向阀160的第三工作口164与液压马达122的第七工作口1222之间的流路上,第十工作口1242与第二控制口1246连接在第二液压泵150的第三工作端152与液压马达122的第八工作口1224之间的流路上,第十一工作口1248与储液装置190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系统包括液压马达122与第二安全阀124,液压马达122第七工作口1222与第二换向阀160的第三工作口164相连通,第八工作口1224与第二液压泵150的第三工作端152相连接,第二安全阀124的第九工作口1240与第一控制口1244连接在第二换向阀160的第三工作口164与液压马达122的第七工作口1222之间的流路上,第十工作口1242与第二控制口1246连接,在第二液压泵150的第三工作端152与液压马达122的第八工作口1224之间的流路上,第十一工作口1248与储液装置190相连通,进而在第二液压泵150向液压马达122的第七工作口1222泵油时,第一控制口1244受液压油的压力,当第一控制口1244所受的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第九工作口1240与第十一工作口1248相连通,实现泄压,提升驱动系统的安全性,而第二控制口1246不受压力,第十工作口1242与第十一工作口1248断开;在第二液压泵150向液压马达122的第八工作口1224泵油时,第二控制口1246受液压油的压力,当第二控制口1246所受的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第十工作口1242与第十一工作口1248相连通,实现泄压,提升驱动系统的安全性,而第一控制口1244不受压力,第九工作口1240与第十一工作口1248断开从而实现驱动系统的正向运行或反向运行的双向泄压,提升驱动系统的安全性。
具体地,第一换向阀140的第二工作口146连接在第二液压泵150的第三工作端152和液压马达122第八工作口1224之间的流路之间;第二换向阀160的第四工作口166连接在第一换向阀140的第一工作口144与方向机112之间。
实施例8:
如图1与图11所示,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驱动系统还包括:溢流阀126,连接在第二安全阀124的第十一工作口1248与储液装置190之间的流路上。
在该实施例案中,驱动系统还包括:溢流阀126,连接在第二安全阀124的第十一工作口1248与储液装置190之间的流路上,进而确保驱动系统中油压,保证驱动力。
具体地,溢流阀126具有泄压压力,第二安全阀124也具有泄压压力,进而系统的总泄压压力等于溢流阀126的泄压压力和第二安全阀124的泄压压力之和。
实施例9: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8中任一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液压系统100还包括:第二控制器210,与第二换向阀160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二换向阀160的连通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液压系统100还包括第二控制器210,第二控制器210可控制第二换向阀160的状态,即在第二进液口162与第三工作口164相连通的第三工作状态和第二进液口162与第四工作口166相连通的第四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地,第二控制器210检测搅拌转动方向盘的力矩,在转动方向盘超过设定阈值时,自动切换方向,使第二液压泵150为转向系统提供动力。
实施例10: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系统100具有两个回路,一是转向回路,二是驱动回路。转向回路在正常情况下手动控制阀(第一换向阀140)位于左位,转向油泵(第一液压泵130)提供的液压油进入方向机112的第三进液口1122,动力油缸114的有杆腔1142与无杆腔1144分别与方向机112的上腔(第五工作口1126设于上腔)和下腔(第六工作口1128设于下腔)相连,在方向机112转阀的控制下实现左右转向。
驱动回路在正常情况下,第二换向阀160位于右位,第二控制器210为阻断状态,搅拌筒驱动油泵(第二液压泵150)在底盘发动机PTO(POWER-TAKE-OFF,动力输出装置)带动下高速旋转,提供液压能,通过搅拌筒正反转控制器(第一控制器200)来控制液压油的流出方向,第二液压泵150的驱动马达,带动液压马达122实现搅拌筒正反转。
当第二液压泵150失效时,搅拌筒无法反转卸料,此时可通过手动操作第一换向阀140切换第一液压泵130的液压油,阻断第一液压泵130向方向机112的流向,使其流入搅拌筒反转卸料油路,实现搅拌筒应急卸料功能。同样,当第一液压泵130失效无法助力时,第一控制器200通过识别转动方向盘的扭矩是否超过设定阈值,自动切换方向,把搅拌筒与第二液压泵150的正向转动回路液压油导入方向机112的输入口,实现应急转向。进而提供了搅拌筒应急卸料功能;且无须额外增加油泵即可实现搅拌筒应急卸料及应急转向功能。
实施例11: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搅拌车,包括:车体;搅拌筒,可转动地设于车体;转向装置,设于车体;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100,液压系统100用于驱动搅拌筒与转向装置;其中,在搅拌车处于停止状态时,液压系统100中的第一液压泵130可驱动搅拌筒反转。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搅拌车,因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100,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系统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具体地,液压系统100中的液压马达122与减速机220相连接,减速机220与搅拌筒相连接,以驱动搅拌筒,在正常状态下,第一液压泵130驱动转向装置,第二液压泵150驱动搅拌筒正转,在搅拌车处于停止状态时,利用第一液压泵130驱动搅拌筒反转,为应急卸料提供动力,使液压油流入搅拌筒反转卸料油路,实现搅拌筒应急卸料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系统100与搅拌车,利用供上装搅拌筒转动的第二液压泵150为应急转向提供动力;在搅拌车停止状态,利用第一液压泵130为搅拌筒反转应急卸料提供动力;转向系统与驱动系统,共用一个散热液压油箱。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向系统;
驱动系统;
第一液压泵,具有第一工作端与第二工作端;
第一换向阀,具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工作口与第二工作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工作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工作口接入所述转向系统,所述第二工作口接入所述驱动系统;
第二液压泵,具有第三工作端与第四工作端;
第二换向阀,具有第二进液口、第三工作口与第四工作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四工作端相连通,所述第三工作口接入所述驱动系统,所述第四工作口接入所述转向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单向阀,连接在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驱动系统之间,由所述第一换向阀至所述驱动系统的方向导通;和/或
第二单向阀,连接在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转向系统之间,由所述第二换向阀至所述转向系统的方向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储液装置,所述第一液压泵的所述第一工作端和所述第二液压泵的所述第三工作端与所述储液装置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系统包括:
方向机,具有第三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五工作口与第六工作口,所述第三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工作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储液装置相连通;
动力油缸,具有有杆腔与无杆腔,所述有杆腔和所述无杆腔分别与所述第五工作口和所述第六工作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系统还包括:
第一安全阀,具有第四进液口、第二出液口,所述第四进液口连接在所述方向机的所述第三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所述第一工作口之间的流路上,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储液装置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液压泵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液压泵的转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系统包括:
液压马达,具有第七工作口与第八工作口,所述第七工作口与所述第二换向阀的所述第三工作口相连通,所述第八工作口与所述第二液压泵的所述第三工作端相连接;
第二安全阀,具有第九工作口、第十工作口、第十一工作口、第一控制口、第二控制口,所述第九工作口与所述第一控制口连接在所述第二换向阀的所述第三工作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所述第七工作口之间的流路上,所述第十工作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口连接在所述第二液压泵的所述第三工作端与所述液压马达的所述第八工作口之间的流路上,所述第十一工作口与所述储液装置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系统还包括:
溢流阀,连接在所述第二安全阀的所述第十一工作口与所述储液装置之间的流路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换向阀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状态。
10.一种搅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
搅拌筒,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车体;
转向装置,设于所述车体;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用于驱动所述搅拌筒与所述转向装置;
其中,所述液压系统中的第一液压泵可驱动所述搅拌筒反转。
CN202021121016.5U 2020-06-16 2020-06-16 液压系统和搅拌车 Active CN212948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21016.5U CN212948478U (zh) 2020-06-16 2020-06-16 液压系统和搅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21016.5U CN212948478U (zh) 2020-06-16 2020-06-16 液压系统和搅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48478U true CN212948478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87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21016.5U Active CN212948478U (zh) 2020-06-16 2020-06-16 液压系统和搅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48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43546B1 (en) Crane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and crane
EP3212446B1 (en) Hydraulic hybrid propel circuit with hydrostatic option and method of powering an accessory function of a hydraulic system for a mobile work vehicle
JP6161630B2 (ja) 作業機用の推進回路と作業回路の組み合わせ
US6971463B2 (en) Energy recovery system for work vehicle including hydraulic drive circuit and method of recovering energy
CN104203644B (zh) 搅拌筒驱动装置
CN102275223B (zh) 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筒转动驱动系统
EP3140463B1 (en) Hydraulic hybrid propel circuit with hydrostatic op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110435757B (zh) 一种转向桥的电控转向系统
CN114179906B (zh) 应急转向系统及作业车辆
US20220307595A1 (en) Hydraulic circuit architecture with enhanced operation efficency
CN212948478U (zh) 液压系统和搅拌车
CN113928981B (zh) 工程车辆及其液压驱动系统
CN113135223B (zh) 一种转向驱动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04728012A (zh) 特别是用于自行式建筑机械、尤其是压路机的驱动系统
CN112983906B (zh) 一种节能搅拌装置及节能方法
CN210454946U (zh) 一种转向桥的电控转向系统
JPH06301Y2 (ja) 車両系建設機械の油圧回路
CN110667698A (zh) 应急转向系统以及搅拌车
CN218493910U (zh) 液压转向系统、整车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
CN203214462U (zh) 一种搅拌车及其液压系统
CN111806188A (zh) 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和高空作业平台
CN111188798A (zh) 工程车辆的行走液压系统及工程车辆
CN204661153U (zh) 侧装卸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
CN218968690U (zh) 合流多路阀和双泵液压系统
JP3070386B2 (ja) 荷役車両の流体圧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