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36166U - 一种入耳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入耳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36166U
CN212936166U CN202022338223.2U CN202022338223U CN212936166U CN 212936166 U CN212936166 U CN 212936166U CN 202022338223 U CN202022338223 U CN 202022338223U CN 212936166 U CN212936166 U CN 212936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cavity
earphone
ear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382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建山
黄国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ural Sound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ural Sound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ural Sound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ural Sound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382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36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36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36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上的出音嘴,所述耳机本体内灌胶成型有用于安装发音装置的空腔,所述发音装置包括发音器和电连接所述发音器的发音控制主板,所述发音器通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出音道与所述出音嘴密封连接;所述耳机本体上开设有充电针安装孔,充电针的一端与安装在所述空腔内的可充电电池电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充电针安装孔作为所述入耳式耳机的外露充电触点;所述可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发音器和所述发音控制主板。本实用新型降低了耳机零部件的装配复杂度,并且提升了耳机的出音音效。

Description

一种入耳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耳机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入耳式耳机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耳机零部件,耳机壳体通常又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与下壳一般通过螺丝或粘接方式相互固定以围合形成耳机壳体。但上壳与下壳的螺丝或粘接固定方式密封效果不佳,耳机在播放音乐过程中由于壳体密封欠佳会出现音损,影响耳机出音效果。
另外,耳机零部件在壳体中的装配方式同样多采用螺纹连接固定方式,由于耳机零部件较小,这种固定方式导致耳机装配过程复杂,影响装配效率。而且安装在壳体中的发音器由于缺乏密封良好地出音道,导致发音器所发声音存在“飘散”现象,严重影响耳机音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通过灌胶方式在一体成型的耳机本体中灌注多个专门用于安装不同的耳机零部件的腔体,装配人员仅需要将耳机零部件置于相对应的腔体中即可完成零部件安装,大幅降低了耳机装配的复杂度。另外,同样通过灌注方式在耳机本体中灌注成型一密封良好地出音道,将发音器所发出的声音通过出音道扩散到出音嘴上,大幅提升了耳机的出音音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上的出音嘴,所述耳机本体内灌胶成型有用于安装发音装置的空腔,所述发音装置包括发音器和电连接所述发音器的发音控制主板,所述发音器通过在所述空腔内灌注成型的出音道与所述出音嘴密封连接;所述耳机本体上开设有充电针安装孔,充电针的一端与安装在所述空腔内的可充电电池电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充电针安装孔作为所述入耳式耳机的外露充电触点;所述可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发音器和所述发音控制主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音器包括动圈喇叭、和/或动铁喇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铁喇叭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的所述空腔中的动铁喇叭设置腔体内,所述动圈喇叭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的所述空腔中的动圈喇叭设置腔体内;所述动铁喇叭设置腔体设置在所述动圈喇叭设置腔体的下方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充电电池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的所述空腔中的电池设置腔体内,所述电池设置腔体设置在所述动铁喇叭设置腔体的上方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音控制主板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的所述空腔中的主板设置腔体内,所述主板设置腔体设置在所述电池设置腔体的上方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音控制主板上设置有蓝牙信号收发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连接所述发音器和所述出音嘴的所述出音道中设置有导音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音管为由一导音管主体管道和多个子导音管道连接形成的多合一导音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音嘴套设有软胶耳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机本体的顶部通过灌注树脂以成型密封面板将所述耳机本体密封住。
本实用新型降低了耳机零部件的装配复杂度,并且提升了耳机的出音音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将所述发音装置和所述可充电电池安装到所述耳机本体中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导音管安装在所述耳机本体空腔中的示意图;
图4是二合一导音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三合一导音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四合一导音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五合一导音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六合一导音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七合一导音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八合一导音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将发音装置和可充电电池安装到入耳式耳机的耳机本体中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导音管安装在耳机本体空腔中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和设置在耳机本体1上的出音嘴2,耳机本体1内采用灌注胶灌胶成型有用于安装发音装置的空腔100,发音装置包括发音器3和电连接发音器3的发音控制主板4,发音器3通过在空腔100内灌注成型的出音道5与出音嘴2密封连接;耳机本体1上开设有充电针安装孔6,充电针的一端与安装在空腔100内的可充电电池7电连接,另一端伸出充电针安装孔6作为入耳式耳机的外露充电触点,外接电源通过接触该外露充电触点为入耳式耳机充电;可充电电池7电连接发音器3和发音控制主板4,为发音器3和发音控制主板4提供工作电源。发音器3则在发音控制主板4的控制下发音或调节发音音量、发音效果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发音器3包括动圈喇叭或动铁喇叭。为了提升耳机的发音效果,优选地,发音器包括动圈喇叭和动铁喇叭。动圈喇叭负责耳机发音的中低音部分,动铁喇叭负责高音发音部分,动圈+动铁喇叭组合能够让耳机所发出的高中低音划分清晰利落,保留丰富的音乐细节,大幅提升了耳机音效。
将发音装置和可充电电池7合理布局到耳机本体1的空腔100内对于提升耳机本体内部容纳空间,降低因外部振动可能导致耳机受损的风险以及提升耳机发音音效而言至关重要,如图2和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将动铁喇叭设置在耳机本体1的空腔100中的动铁喇叭设置腔体内,将动圈喇叭设置在耳机本体空腔中的动圈喇叭设置腔体内,动铁喇叭设置腔体优选设置在动圈喇叭设置腔体的下方位置处。
为了满足市场对高保真耳机的需求,发音器可以为三个动铁发音器的组合,三个动铁发音器分别为双高音组合动铁发音器31(负责高频和极高频声道)、单中音动铁发音器32(负责中频声道)和双低音组合动铁发音器33(负责低频和极低频声道)。如图3所示,优选地,双高音组合动铁发音器31设置在单中音动铁发音器32和双低音组合动铁发音器33的下方位置处,双高音组合动铁发音器31、单中音动铁发音器32和双低音组合动铁发音器33设置在耳机本体1空腔100中的同个发音器设置腔体或单独专属的发音器设置腔体内。
由于入耳式耳机的顶部(非入耳部分)内的腔体空间大于入耳部分内的腔体空间,为了增大可充电电池7的容量(通常情况下,可充电电池容量越大体积越大)以提升耳机的续航时间,如图1所示,可充电电池7设置在耳机本体1空腔100中的电池设置腔体内,电池设置腔体优选设置在发音器设置腔体的上方位置处。
请继续参照图1,发音控制主板4优选设置在耳机本体1空腔100中的主板设置腔体内,为便于维修,主板设置腔体优选设置在电池设置腔体的上方位置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需要强调的是,主板设置腔体、电池设置腔体、发音器设置腔体均为单独的独立腔体。安装时,先将发音器3置于发音器设置腔体中,然后将可充电电池7置于电池设置腔体中,最后将发音控制主板4置于主板设置腔体中完成安装。显然,固定形状的腔体结构大幅简化了耳机零部件的安装复杂度,并且解决了以往安装耳机零部件因线路凌乱增加了耳机易损风险和有损耳机音效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与音乐外放设备(比如手机)的无线连接,发音控制主板4上设置有蓝牙信号收发器,入耳式耳机通过该蓝牙信号收发器实现与音乐外放设备的蓝牙连接。
为了提高耳机的出音音效,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在连接发音器3和出音嘴2的出音道5中设置有导音管8。图4-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多合一导音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10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的导音管8为由一导音管主体管道81和多个子导音管道82连接形成的多合一导音管。根据用于对耳机的音效需求,导音管可采用二合一导音管(包含一个导音管主体管道81和两个子导音管道82)、三合一导音管(包含一个导音管主体管道81和三个子导音管道82)、三合一导音管、四合一导音管、五合一导音管、六合一导音管、七合一导音管和八合一导音管。一般情况下,多合一导音管的子导音管道的数量越多,导音效果更佳,耳机的出音音效越好。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的佩戴舒适度,优选地,如图1所示,出音嘴2上套设有软胶耳帽21。
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到出音嘴2中,优选地,在出音嘴2上设置有防尘网。
将所有耳机零部件安装于耳机本体1的空腔100内后,最后通过在耳机本体1的顶部灌注树脂以成型密封面板9将耳机本体1密封住。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灌胶方式在耳机本体1内部的空腔100内灌胶成型用于安装发音装置、可充电电池7的腔体,在安装耳机零部件时,只需要将耳机零部件置于相对应的腔体中,大幅简化了耳机零部件的装配流程,降低了以往通过螺丝固定或粘胶安装零部件容易脱落,增加耳机受损概率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连接发音器3和出音嘴2的出音道5上设置导音管8,减小了耳机的出音损失,提升了耳机音效。
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树脂灌注方式成型耳机顶部的密封面板,密封效果更好,抗摔性更强,提升了产品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包括无线入耳式耳机和有线入耳式耳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上的出音嘴,所述耳机本体内灌胶成型有用于安装发音装置的空腔,所述发音装置包括发音器和电连接所述发音器的发音控制主板,所述发音器通过在所述空腔内灌注成型的出音道与所述出音嘴密封连接;所述耳机本体上开设有充电针安装孔,充电针的一端与安装在所述空腔内的可充电电池电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充电针安装孔作为所述入耳式耳机的外露充电触点;所述可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发音器和所述发音控制主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音器包括动圈喇叭、和/或动铁喇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喇叭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的所述空腔中的动铁喇叭设置腔体内,所述动圈喇叭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的所述空腔中的动圈喇叭设置腔体内;所述动铁喇叭设置腔体设置在所述动圈喇叭设置腔体的下方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电池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的所述空腔中的电池设置腔体内,所述电池设置腔体设置在所述动铁喇叭设置腔体的上方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音控制主板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的所述空腔中的主板设置腔体内,所述主板设置腔体设置在所述电池设置腔体的上方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音控制主板上设置有蓝牙信号收发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发音器和所述出音嘴的所述出音道中设置有导音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管为由一导音管主体管道和多个子导音管道连接形成的多合一导音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嘴套设有软胶耳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本体的顶部通过灌注树脂以成型密封面板将所述耳机本体密封住。
CN202022338223.2U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入耳式耳机 Active CN212936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8223.2U CN212936166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入耳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8223.2U CN212936166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入耳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36166U true CN212936166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11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38223.2U Active CN212936166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入耳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361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9124A (zh) * 2021-04-15 2021-06-15 深圳市勤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圈铁耳机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9124A (zh) * 2021-04-15 2021-06-15 深圳市勤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圈铁耳机制作方法
CN112969124B (zh) * 2021-04-15 2023-01-13 深圳市勤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圈铁耳机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0689A (zh) 免提耳机
CN104853278A (zh) 一种微型音箱
CN212936166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WO2024179389A1 (zh) 扬声器模组和耳机
CN204598287U (zh) 一种微型音箱
CN206596167U (zh) 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219780340U (zh) 一种耳夹式耳机结构
CN210225716U (zh) 一种增大声腔空间的tws耳机
CN208724160U (zh) 蓝牙耳机
CN116471524A (zh) 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
CN217335874U (zh) 一种高保真蓝牙降噪耳机
CN216930315U (zh) 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N215187292U (zh) 耳机
CN206164779U (zh) 一种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
CN213403471U (zh) 具有防尘功能的无线耳机
CN205912225U (zh) 多发声单元耳机
CN214045941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的导音结构
CN212519361U (zh) 耳挂式耳机及非入耳式耳机
CN212086465U (zh) 一种可主动降噪的tws耳机
CN212086464U (zh) 一种主动降噪tws耳机
CN211457344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219395039U (zh) 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
CN213073031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tws耳机
CN216217464U (zh) 多喇叭耳机
CN208754553U (zh) 一种高频解析力强悍的圈铁式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