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64779U - 一种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64779U
CN206164779U CN201621088040.7U CN201621088040U CN206164779U CN 206164779 U CN206164779 U CN 206164779U CN 201621088040 U CN201621088040 U CN 201621088040U CN 206164779 U CN206164779 U CN 206164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hanger
ear
wire
barrel m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880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升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AL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AL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AL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AL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880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64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64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647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包括左耳机主体、右耳机主体以及耳机线,耳机线包括导线、用于定型的金属线和硅胶管,导线和金属线并排设置在硅胶管内,金属线和硅胶管的两端分别与左耳挂部、右耳挂部固定连接,导线的一端穿过左耳挂部后与左发声喇叭连接,导线的另一端穿过右耳挂部后与右发声喇叭连接;左发声喇叭和右发声喇叭均设有听筒座,听筒座的端面上设有听筒柱,听筒柱上设有耳帽,听筒柱的轴线与听筒座的端面呈45度夹角。当听筒柱直接塞进耳朵内时,采用听筒柱的轴线与听筒座的端面呈45度夹角的设计结构,配戴耳机时听筒柱可以更好的适应耳道口,适应不同用户耳廓形状,佩戴舒适度大大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尤其涉及一种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身处于信息多媒体时代,不论在工作、运动、娱乐休闲甚至空闲时,常常可以看到人们带着耳机,聆听音乐所带来的放松享受。而为了避免音乐的播放造成旁人的困扰,一般接会通过耳机来达到传送音乐的目的。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消费者需求的增加,各种多元化的耳机有上百种,一般耳机大致可分为悬挂式耳机与后挂式耳机,由于蓝牙耳机可以不需要直接与手机等音乐播放设备连接,所以通常采用后挂式设计,后挂式耳机通过左、右耳机体之间的一根带有耳机线的骨架设计,利用骨架跨置于使用者头部后,左、右耳机体即可贴合于耳朵上,由于蓝牙耳机的左、右耳机体上集成了电池、蓝牙模块等部件,在运动时,贴合于耳朵上的左、右耳机体容易移位,影响传音效果,在此基础上,为了避免这个弊端,通常会在左、右耳机体上设计听筒柱,将听筒柱直接塞进耳朵内起到定位的效果。可是在现有技术中,如上所说,由于蓝牙耳机的左、右耳机体上集成了电池、蓝牙模块等部件,其表面积比较大,左、右耳机体佩戴后,在耳朵上会形成一贴合面,而听筒柱通常是垂直于贴合面的方向固定设置在左、右耳机体上,当听筒柱直接塞进耳朵内时,由于耳孔是弯曲的形状,同时不同用户的耳廓形状不一,左、右耳机体会与耳廓产生不同的干涉,采用听筒柱直接垂直于贴合面的方向固定设置在左、右耳机体上的设计结构,会导致佩戴非常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不仅结构更加牢固,而且能适应不同用户耳廓形状,佩戴舒适度大大提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包括:左耳机主体,所述左耳机主体包括左耳机壳体,左耳机壳体内部安装有带电池的转接线路板和左发声喇叭,转接线路板与左发声喇叭连接;左耳机壳体的一端用于安装电池和左发声喇叭,左耳机壳体的另一端为用于辅助悬挂的呈弧形状的左耳挂部,左耳挂部为中空结构,配戴耳机时左耳挂部悬挂在人体的耳背沟内;
右耳机主体,所述右耳机主体包括右耳机壳体,右耳机壳体内部安装有带芯片的主控PCB板和右发声喇叭,主控PCB板与右发声喇叭连接;右耳机壳体的一端用于安装主控PCB板和右发声喇叭的右发声端,右耳机壳体的另一端为用于辅助悬挂的呈弧形状的右耳挂部,右耳挂部为中空结构,配戴耳机时右耳挂部悬挂在人体的耳背沟内;
耳机线,所述耳机线包括导线、用于定型的金属线和硅胶管,所述导线和所述金属线并排设置在所述硅胶管内,所述金属线和硅胶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耳挂部、右耳挂部固定连接,所述导线的一端穿过左耳挂部后与左发声喇叭连接,导线的另一端穿过右耳挂部后与右发声喇叭连接;
所述左发声喇叭和右发声喇叭均设有听筒座,所述听筒座的端面上设有听筒柱,所述听筒柱上设有耳帽,所述听筒柱的轴线与听筒座的端面呈45度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左耳挂部、右耳挂部的内壁上均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侧壁与金属线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左发声喇叭和右发声喇叭均设有听筒座,所述听筒座的端面上设有听筒柱,所述听筒柱上设有耳帽,所述听筒柱的轴线与听筒座的端面呈45度夹角,所述耳帽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呈球面状,其中,所述本体中部轴向设有一通孔,所述本体外表侧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通孔平行的柱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柱形槽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形柱形槽的半径为2.0mm-2.5mm。
进一步地,所述柱形槽等间隔的设于本体外表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左耳挂部、右耳挂部的内壁上均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右耳机壳体的外表面还设有功能键,该功能键包括开关键和音量调节键。
进一步地,所述右耳机壳体的外表面上还设有与主控PCB板连接的充电接口。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左发声喇叭和右发声喇叭均设有听筒座,在听筒座的端面上设有听筒柱,在听筒柱上设有耳帽,听筒柱的轴线与听筒座的端面呈45度夹角。当听筒柱直接塞进耳朵内时,由于耳孔是弯曲的形状,同时不同用户的耳廓形状不一,左、右耳机体会与耳廓产生不同的干涉,采用听筒柱的轴线与听筒座的端面呈45度夹角的设计结构,配戴耳机时听筒柱可以更好的适应耳道口,能适应不同用户耳廓形状,佩戴舒适度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结构示意图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结构示意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结构示意图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中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中耳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中耳帽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中耳帽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包括左耳机主体1、右耳机主体2以及连接与左耳机主体1、右耳机主体2之间的耳机线3,其中, 左耳机主体1包括左耳机壳体11,在左耳机壳体11内部安装有带电池12的转接线路板13和左发声喇叭14,转接线路板13与左发声喇叭14连接;左耳机壳体11的一端为用于安装电池12和左发声喇叭14的左发声端,左耳机壳体11的另一端为用于辅助悬挂的中空且呈弧形状的左耳挂部15,配戴耳机时左耳挂部15悬挂在人体的耳背沟内;右耳机主体2包括右耳机壳体21,右耳机壳体21内部安装有带芯片22的主控PCB板23和右发声喇叭24,主控PCB板23与右发声喇叭24连接;右耳机壳体21的一端为用于安装主控PCB板23和右发声喇叭24的右发声端,右耳机壳体21的另一端为用于辅助悬挂的中空且呈弧形状的右耳挂部25,配戴耳机时右耳挂部25悬挂在人体的耳背沟内;如图2、图3所示,耳机线3包括导线31、用于定型的金属线32和硅胶管33,导线31和金属线32并排设置在硅胶管33内,金属线32和硅胶管33的两端分别与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固定连接,导线31的一端穿过中空的左耳挂部15后与左发声喇叭14连接,导线31的另一端穿过中空的右耳挂部25后与右发声喇叭24连接;如图4所示,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上均设有封盖20,封盖20通过螺钉201安装在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上。
如图2所示,左发声喇叭14和右发声喇叭24均设有听筒座10,听筒座10的端面上设有听筒柱101,听筒柱101上设有耳帽4,听筒柱101的轴线与听筒座10的端面呈45度夹角。当听筒柱101直接塞进耳朵内时,由于耳孔是弯曲的形状,同时不同用户的耳廓形状不一,左、右耳机体会与耳廓产生不同的干涉,采用听筒柱101的轴线与听筒座10的端面呈45度夹角的设计结构,配戴耳机时听筒柱101可以更好的适应耳道口,不仅能适应不同用户耳廓形状,佩戴舒适度大大提升。
如图6所示,耳帽4包括一本体41,该本体41采用硅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该本体41的主体呈柱体状,本体41的一端呈球面状,另外一端为平面。其中,本体41中部轴向设有一通孔42,本体41外表侧壁上设有若干与通孔42平行柱形槽43。
如图4所示,封盖20与硅胶管33连接端的端部设有一弧面体202,当封盖20通过螺钉201安装在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上之后,弧面体202可以更好的适应硅胶管33的弧面结构,佩戴耳机时,不仅可以避免硅胶管33与封盖20之间产生缝隙,容易导致灰尘等杂质进入,特别是人们在运动时,可以防止汗水流入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内,防止细菌的滋生,还可以将硅胶管33牢固的固定在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上,避免硅胶管33与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脱落。
如图3所示,所述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的内壁上均设有固定柱60,固定柱60的顶端设有螺纹孔601,金属线32的端部设有固定钩30,固定钩30安装在固定柱60上并通过螺丝70与螺纹孔601螺合固定,在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柱100。采用固定钩30的结构设计,金属线32加工更加简单,当耳机受到挤压,金属线32的两端与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之间在金属线32的轴向方向发生相对运动时,限位柱100可以挡住金属线32从固定柱60上脱落,增加结构的稳定性。限位柱100与固定柱60之间的距离大于金属线32的直径,限位柱100与固定柱60之间缝隙方便固定钩30直接插入,勾住固定柱60,方便安装。
如图3所示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的内壁上均设有加强板80,加强板80的侧壁与金属线32平行设置,当佩戴耳机时,金属线32需要拉伸,金属线32经常产生弹性形变,这样金属线会在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的内壁上施加一个挤压力,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长期受到挤压力,由于可以较薄,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上容易产生裂痕,导致破裂。因此设计加强板80结构,金属线32产生弹性形变时,挤压力直接作用在加强板80上,避免金属线32直接对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的内壁产生挤压力,提升耳机的质量,延长壳体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在弧面体202上设有按压块50,安装后,按压块50可以嵌入硅胶管33内,将硅胶管33卡住,避免硅胶管33与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脱落,结构更加牢固。
如图5所示,封盖20与硅胶管33连接端的相对端设有一定位片90,在安装时,先将封盖20上的定位片90先插入左耳机壳体11/右耳机壳体21内,再将封盖20另一端的弧面体202压合在硅胶管33上,最后通过螺钉201安装在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上,定位片90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快速定位,提高安装效率。
如图7所示,本体41与球面状相对的端部的外直径R1为11mm-13mm。在这个尺寸范围之类,基本满足大多数的用户耳廓。
更具体的,柱形槽43为圆柱形。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柱形槽43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其用于连通外部和耳廓内部,用于声音传输通道。其中,所述圆柱形柱形槽43的半径R2为2.0mm-2.5mm。
其中,柱形槽43等间隔的设于本体41外表侧壁上。更具体的,柱形槽43的数目为6个。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柱形槽43的数目至少设有一个。
如图2所示,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的内壁上均设有限位块5,当导线31的一端穿过中空的左耳挂部15后与左发声喇叭14连接,导线31的另一端穿过中空的右耳挂部25后与右发声喇叭24连接时,限位块5对导线31起到限位作用,特别是运动中佩戴耳机时,避免导线31在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内晃动,避免导线31敲击左耳挂部15/右耳挂部25内壁,产生杂音。
如图4所示,右耳机壳体21的外表面还设有功能键6,该功能键6包括开关键61和音量调节键62,右耳机壳体21的外表面上还设有与主控PCB板23连接的充电接口7,功能多样,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耳机主体,所述左耳机主体包括左耳机壳体,左耳机壳体内部安装有带电池的转接线路板和左发声喇叭,转接线路板与左发声喇叭连接;左耳机壳体的一端用于安装电池和左发声喇叭,左耳机壳体的另一端为用于辅助悬挂的呈弧形状的左耳挂部,左耳挂部为中空结构,配戴耳机时左耳挂部悬挂在人体的耳背沟内;
右耳机主体,所述右耳机主体包括右耳机壳体,右耳机壳体内部安装有带芯片的主控PCB板和右发声喇叭,主控PCB板与右发声喇叭连接;右耳机壳体的一端用于安装主控PCB板和右发声喇叭的右发声端,右耳机壳体的另一端为用于辅助悬挂的呈弧形状的右耳挂部,右耳挂部为中空结构,配戴耳机时右耳挂部悬挂在人体的耳背沟内;
耳机线,所述耳机线包括导线、用于定型的金属线和硅胶管,所述导线和所述金属线并排设置在所述硅胶管内,所述金属线和硅胶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耳挂部、右耳挂部固定连接,所述导线的一端穿过左耳挂部后与左发声喇叭连接,导线的另一端穿过右耳挂部后与右发声喇叭连接;
所述左发声喇叭和右发声喇叭均设有听筒座,所述听筒座的端面上设有听筒柱,所述听筒柱上设有耳帽,所述听筒柱的轴线与听筒座的端面呈45度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帽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呈球面状,其中,所述本体中部轴向设有一通孔,所述本体外表侧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通孔平行的柱形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槽为圆柱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柱形槽的半径为2.0mm-2.5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槽等间隔的设于本体外表侧壁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耳挂部、右耳挂部的内壁上均设有限位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耳机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功能键,该功能键包括开关键和音量调节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耳机壳体的外表面上还设有与主控PCB板连接的充电接口。
CN201621088040.7U 2016-09-28 2016-09-28 一种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64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8040.7U CN206164779U (zh) 2016-09-28 2016-09-28 一种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8040.7U CN206164779U (zh) 2016-09-28 2016-09-28 一种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64779U true CN206164779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2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8804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64779U (zh) 2016-09-28 2016-09-28 一种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647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1621A (zh) * 2017-05-15 2017-08-18 深圳市鑫精盟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入耳式耳塞外壳
CN107454492A (zh) * 2017-08-18 2017-12-08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骨传导耳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1621A (zh) * 2017-05-15 2017-08-18 深圳市鑫精盟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入耳式耳塞外壳
CN107454492A (zh) * 2017-08-18 2017-12-08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107454492B (zh) * 2017-08-18 2024-04-05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骨传导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15512A1 (en) Bone Conduction-based Bluetooth Wireless Riding Helmet
CN206164779U (zh) 一种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
CN206294320U (zh) 一种半入耳式运动型蓝牙耳机
CN206164784U (zh) 一种蓝牙耳机
CN206164786U (zh) 一种结构牢固的蓝牙耳机
CN206164780U (zh) 一种后挂式蓝牙耳机
CN206164782U (zh)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CN205670830U (zh) 一种蓝牙耳机
CN205726296U (zh) 一种耳机
CN204929194U (zh) 一种喇叭音室结构
CN206164781U (zh) 一种防掉落的蓝牙耳机
CN207939697U (zh) 一种脖戴式蓝牙耳机
CN207802308U (zh) 一种防脱落无线隔音降噪耳塞
CN206136209U (zh) 一种适配于头戴设备的耳机
CN206024043U (zh) 耳机
CN204906656U (zh) 一种耳机壳体结构
CN206136207U (zh) 一种支撑式耳机
CN207691999U (zh) 一种入耳式硅橡胶耳塞
CN205071277U (zh) 一种蓝牙耳机
CN201928417U (zh) 一种迷你型入耳式耳机
CN217883774U (zh) 一种舒适度高的颈戴式耳机
CN216795260U (zh) 一种新型的颈带式蓝牙耳机
CN205491037U (zh) 一种可防跌落的蓝牙耳机
CN205265889U (zh) 一种可变形穿戴的蓝牙耳机
CN218387834U (zh) 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