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35579U -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35579U
CN212935579U CN202021752419.XU CN202021752419U CN212935579U CN 212935579 U CN212935579 U CN 212935579U CN 202021752419 U CN202021752419 U CN 202021752419U CN 212935579 U CN212935579 U CN 212935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ireless
charging
funct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524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祖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mingyu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ming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mingyu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ming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524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35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35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35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依次包括基材层、纹理层、镀膜层、胶合层、无线充电层和注塑层。所述的无线充电层包括片材和嵌入片材的无线充电线圈。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使电子产品无需连接充电线即可完成充电,解决了无法连接线缆进行充电带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外壳,无线充电功能由外壳实现,使产品具有两种充电方式。在无法通过线缆充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充电,保证产品的连续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的外壳,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用户对这些电子产品的外壳除了质量、美观程度的要求外,对外壳的其他功能也有要求。传统的外壳体本身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对产品充电一般通过充电器的线缆连接产品的充电接口来完成。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比如出门忘带充电器、公共场所没有电源插头、办公室电源插头不够用等等。在这些情况下,就无法通过有线缆的充电器对产品进行充电。造成产品使用者的极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无法通过有线缆的充电器对产品进行充电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依次包括基材层、纹理层、镀膜层、胶合层、无线充电层和注塑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无线充电层包括片材和嵌入片材的无线充电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的片材的材质是PET、PC、TPU、PVC、PMMA、木头、皮革、玄武岩纤维或碳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的材质是PET、PC、TPU、PVC或PMMA。
进一步地,所述的纹理层设置在基材层上,通过将UV胶水倒在带有纹理的模具上,再经过固化后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镀膜层设置在纹理层上,通过在纹理层上真空镀膜形成镀膜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胶合层用于胶接镀膜层和无线充电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注塑层的材质为注塑料米。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将无线充电线圈嵌入片材里,使外壳本身具有无线充电功能,有利于使用该外壳的电子产品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充电,弥补了无法通过有线缆的充电器进行充电的缺陷,保证产品的连续使用,为电子产品的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便利,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用于说明外壳的结构,不能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也不用于限定外壳的各层的具体尺寸。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基材层,2:纹理层,3:镀膜层,4:胶合层,5:无线充电层,51:片材,52:无线充电线圈,6:注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垂直”、“水平”、“内”、“外”、“正面”、“背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依次包括基材层1、纹理层2、镀膜层3、胶合层4、无线充电层5和注塑层6。所述的无线充电层5包括片材51和嵌入片材51的无线充电线圈52。
基材层1的材质可以是PET、PC、TPU、PVC或PMMA。
所述的纹理层2设置在基材层1上,通过将UV胶水倒在带有纹理的模具上,再经过固化后形成。目的是为了使外壳呈现纹理效果。
所述的镀膜层3设置在纹理层2上,在纹理层2上进行真空镀膜,形成镀膜层3。目的保护纹理层的效果。
胶合层4用于胶接镀膜层3和无线充电层5。
无线充电层5通过将无线充电线圈52嵌入片材51内形成。无线充电层用来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及抗注塑冲击。
所述片材51的材质可以是PET、PC、TPU、PVC、PMMA、木头、皮革、玄武岩纤维或碳纤维。
注塑层6设置在无线充电层5上,基材层至无线充电层这5层结构通过注塑后形成注塑层6。注塑层6用来实现壳体的结构形状。
注塑层6的材质为注塑料米。
本实用新型中,纹理层2的制作过程为:将UV胶水倒在带有纹理的模具上;将基壳放在模具里,基壳的一面与UV胶水接触,使用辊压机将基壳的一面均匀地涂上一层UV胶水;使用金属卤素灯或者LED进行曝光固化后将基壳与模具分离,UV胶水纹理转印到基壳的一面上,形成纹理层。卤素灯或者LED的主光谱在350nm-450nm之间,曝光时间为3-5秒。
本实用新型中,镀膜层的具体制作过程为:使用镀膜设备在真空下通过将电镀液蒸发或者溅射方式在纹理层表面实现沉积形成镀膜层。
本实用新型中,将无线充电线圈52嵌入片材51内的方法包括超声波嵌入法、激光切割嵌入法或CNC嵌入法。
使用超声波嵌入法将无线充电线圈嵌入片材的具体过程为:
利用超声波发生器将50/60赫兹的电流转换成15、20、30或40 KHz的高频电能,通过换能器将高频电能再转换成为同等频率的机械振动。随后机械振动通过一套可以改变振幅的变幅杆装置传递到焊头。焊头将接收到的振动能量传递到待嵌入无线充电线圈的片材的接合部,在该结合部,振动能量被通过摩擦方式转换成热能,热能将片材的结合部熔化,将无线充电线圈沉入其中。熔化结合部的温度约150-180度。
使用激光切割嵌入法将无线充电线圈嵌入片材的具体过程为:
将激光束能量通过聚焦镜聚集成很小的光点投射到片材的待嵌入无线充电线圈的结合部,焦点处达到很高的功率密度,这时结合部被照射很快加热至汽化温度,蒸发形成孔洞。随着光点在片材上移动,形成切缝,从而达到切割片材的目的。以此方式在片材上切出无线充电线圈最大外型,再以人工方式植入无线充电线圈,并以耐高温胶水固定。激光束能量的功率为30W,波长930nm,频率为1000-4000Mhz。
CNC加工是指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使用CNC嵌入法将无线充电线圈嵌入片材的具体过程为:
CNC加工中心的控制系统按照数字程序指令控制机床结束主轴自动启停、换向和变速,能自动控制进给速度、方向和加工路途,进行加工,能选择刀具并依据刀具尺度调整吃刀量及行走轨迹,能结束加工中所需求的各种辅佐动作,进而完成片材切削。以此方式在片材上切出无线充电线圈最大外型,再以人工方式植入无线充电线圈,并以耐高温胶水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注塑层6形成的方式为:将基材层至无线充电层这5层放入注塑模具型腔内,基材层的一侧贴合模具型腔放置。注入液体塑料,经冷却后在无线充电层5上形成注塑层6。
制作注塑层的具体过程包括:塑料颗粒以螺杆加热液压方式注入注塑模具型腔内,(螺杆温度在230度至360度之间)。操作顺序为:放入无线充电层→合模→预塑→倒缩→喷嘴前进→注射→保压→喷嘴后退→冷却→开模→顶出→开门→取工件→下一个壳体注塑。
注塑过程中需要冷却的原因是因为无线充电线圈怕高温,温度高于60度会爆开。注塑料的温度为320度,到注塑模具型腔内部至少有150度,因此需要在注塑模具结构中增加水冷系统,冷却无线充电线圈周围的温度。
以上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基材层、纹理层、镀膜层、胶合层、无线充电层和注塑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充电层包括片材和嵌入片材的无线充电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材的材质是PET、PC、TPU、PVC、PMMA、木头、皮革、玄武岩纤维或碳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材质是PET、PC、TPU、PVC或PMM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纹理层设置在基材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镀膜层设置在纹理层上,通过在纹理层上真空镀膜形成镀膜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合层用于胶接镀膜层和无线充电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塑层的材质为注塑料米。
CN202021752419.XU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 Active CN212935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2419.XU CN212935579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2419.XU CN212935579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35579U true CN212935579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299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52419.XU Active CN212935579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35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39708B2 (ja) Smc多層構成部品の製造方法
CN102609052B (zh) 一种碳纤维笔记本电脑外壳及其制造方法及其制造工具
CN212936368U (zh)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外壳
CN109278242A (zh) 一种树脂塑件上一体化成形热塑性复合结构的方法
CN107283727A (zh) 盖板组件、盖板组件加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241474A (zh) 弧形电芯及弧形锂电池
CN212935579U (zh)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
CN104085086A (zh) 一种超声波直接作用于聚合物熔体的注塑成型模具
CN113085098A (zh) 一种塑封二极管生产用成型固化模具及其实施方法
CN212936367U (zh)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外壳
CN108621346A (zh) 模具制备方法、手机副摄像头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7697B (zh) 一种复合材料多旋翼无人机机臂的成型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CN104465171B (zh) 一种超薄型轻触开关制造方法
CN101462337B (zh) 模制品的制造方法
JP2020183109A (ja) 樹脂成形方法
JP2018118431A (ja) 樹脂成形装置および樹脂成形方法
CN115464901A (zh) 纤维复合材料外壳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4179295A (zh) 壳体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EP3936299A1 (en) Resin molding method
CN215819123U (zh) 一种散热外壳
CN100406228C (zh) 内沟型凸轮筒的制造方法
CN112060647A (zh)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壳的制作工艺
CN212936369U (zh) 一种带有天线功能的外壳
JPS61125825A (ja) 薄肉部を有する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207337283U (zh) 一种笔记本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