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31077U - 一种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31077U
CN212931077U CN202021715739.8U CN202021715739U CN212931077U CN 212931077 U CN212931077 U CN 212931077U CN 202021715739 U CN202021715739 U CN 202021715739U CN 212931077 U CN212931077 U CN 212931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edium
heat exchanger
shell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157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xi Lang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anchun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anchun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anchun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157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31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31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31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包括承压壳体(2)、设置在承压壳体(2)内的多头螺旋盘管(7)以及与多头螺旋盘管(7)相连的进水管(8)和出水管(9),所述螺旋盘管(7)的外部设置一导流管(4),导流管(4)与盘管之间设置一介质通道;本实用新型的盘管外套导流管是提高交换能力的结构,其可以使壳管式换热器卧式使用也不会影响使用能效。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同轴套管式换热器和壳管式换热器,前者同轴套式换热器(又称套管式换热器)是将一种金属多头螺旋管放置在一根钢管内,然后根据要求绕制成环形盘管或其他形状,外套钢管两端分别缩口与多头螺旋管相焊接;另外,外套钢管两端还分别设介质端口各一个,多头螺旋管两端分别焊接可与水管相连接的联接件(如水管接头等),盘管用固定支架将其盘管固定焊接牢固。其工作原理是:多头螺旋管内为水侧,即下端口为进水口,上端口为出水口,多头螺旋管外侧与钢管内侧为介质侧,即:上端口为介质进口,下端口为介质出口;工作时,正好与水侧流动方向成逆向状态,从而达到冷热交换的目的。
上述同轴式换热器的缺点是:没有介质储液功能,在热泵应用中,除直热式热泵系统外,使用该同轴式换热器还需在系统的高压侧再加装一套储液器,这无疑增加了热泵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制造成本。
壳管式换热器(又称水泡或高效罐),是将一根或多根(外径带翅片的)铜管绕制成环形盘管状,然后套在耐压的钢管上,然后将铜管及钢管密封在一个耐压的壳体内,壳体上端设有介质进口一个,下端设有介质出口一个,盘管两端端口分别伸出壳体外,下端口为水侧进口,上端口为水侧出口。工作时,介质由上端口进,下端口出,而水侧则由盘管的下端口进,上端口出,与介质形成逆向流程状态,从而达到冷热交换的目的。
上述壳管式换热器的缺点是:
1、该壳管式换热器只能垂直(即立式)安装使用,如果卧式使用会影响交换效果;
2、该壳管式换热器的水侧盘管因是直接嵌入在一个密闭的壳体内的,介质因没有导流装置,很容易在交换时形成短路流经,即:介质尚未与盘管形成充分的逆向行程交换就由进口直接流向出口了,从而影响了换热效果;
3、水侧盘管内侧是光管,没有螺旋通径状,无发形成紊流的冲刷,也是该壳管式换热器易结水垢的个根源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制造成本低,可满足立式和卧式两种安装方式,能够提高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包括承压壳体、设置在承压壳体内的多头螺旋盘管以及与多头螺旋盘管相连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盘管的外部设置一导流管,导流管与盘管之间设置一介质通道,介质入口管设置在承压壳体上端的外侧,该介质入口管与导流管连通,介质出口管设置在承压壳体的下端,承压壳体内部构成介质储罐,介质沿着螺旋盘管外侧面上形成的螺旋结构流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管上端与盘管封闭连接,导流管出口端与盘管之间设置为开口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导流管的出口端还设置有介质回流管,介质回流管与介质储罐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压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固定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盘管外套引导管是提高交换能力的结构,其可以使小壳管式换热器卧式使用也不会影响使用能效,具体可以代替同轴套管式、板式、壳管式换热器(又称水泡或高效罐),放置方式横竖可以自由选择,同时又有良好的蒸发或者冷凝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进水口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引导管与盘管套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包括承压壳体2、设置在承压壳体2内的多头螺旋盘管7以及与多头螺旋盘管7相连的进水管8和出水管9,所述螺旋盘管7的外部设置一导流管4,导流管4与盘管之间设置一介质通道;
介质入口管1设置在承压壳体2上端的外侧,该介质入口管1与导流管4 连通,介质出口管10设置在承压壳体2的下端,承压壳体2内部构成介质储罐 3,介质12沿着螺旋盘管7外侧面上形成的螺旋结构流动。
本实施例中,导流管4上端与盘管7封闭连接,导流管4出口端与盘管7 之间设置为开口结构11。
本实施例中,导流管4的出口端还设置有介质回流管5,所述介质回流管5 与介质储罐3连通。
其中,承压壳体2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固定脚6。
工作过程如下:
介质由介质入口管进入,顺着盘管和导流管流动,目的是储气功能,这样的结构能提高介质在导流管内与螺旋波纹管内的水流体22产生充分的逆向行程和交换换热,杜绝了传统壳管式换热器介质尚未充分换热冷凝就由介质出口管流出的浪费现象。
该结构最大的优点是;介质会在螺旋波纹管外形成螺旋结构流动,无分层现象,形成螺旋状流动,而水侧流体又在螺旋波纹管的内侧与介质也形成逆向螺旋流动,一是可以降低水侧在螺旋波纹管内的结垢概率;二是可以使水侧的流体得到充分与介质侧产生冷热交换,以提高换热效果,当系统介质换向工作时,介质回流管将起到换热器内的回流作用,以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压壳体(2)、设置在承压壳体(2)内的多头螺旋盘管(7)以及与多头螺旋盘管(7)相连的进水管(8)和出水管(9),所述螺旋盘管(7)的外部设置一导流管(4),导流管(4)与盘管之间设置一介质通道;
介质入口管(1)设置在承压壳体(2)上端的外侧,该介质入口管(1)与导流管(4)连通,介质出口管(10)设置在承压壳体(2)的下端,承压壳体(2)内部构成介质储罐(3),介质(12)沿着螺旋盘管(7)外侧面上形成的螺旋结构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4)上端与盘管(7)封闭连接,导流管(4)出口端与盘管(7)之间设置为开口结构(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导流管(4)的出口端还设置有介质回流管(5),所述介质回流管(5)与介质储罐(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壳体(2)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固定脚(6)。
CN202021715739.8U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 Active CN212931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5739.8U CN212931077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5739.8U CN212931077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31077U true CN212931077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298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15739.8U Active CN212931077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310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7136B (zh) 一种立式管壳式换热器
CN202018225U (zh) 一种圆形板壳式换热器
CN207006929U (zh) 管壳式换热器
CN102374799A (zh) 壳管式换热器
CN111457763A (zh) 用于变物性流体冷却的毛细管换热器
EP2515062B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coil
CN212931077U (zh) 一种新型小壳管式换热器
CN201917256U (zh) 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及其列管式换热器
CN202328931U (zh) 带有过冷管的高能效干式壳管冷凝换热器
CN202221265U (zh) 管壳式换热器
CN207299987U (zh) 一种管翅壳式换热器
CN202866976U (zh) 扩口式冷却管及汽车散热器
CN210321312U (zh) 一种多管盘绕式换热器
CN202660940U (zh) 螺旋强化传热管式换热器
CN201122065Y (zh) 高效换热水箱
CN200993547Y (zh) 带有异型孔的折流板
CN109842243B (zh) 内定子电机冷却装置、电机以及内定子电机冷却方法
CN202630745U (zh) 管壳式换热器
CN206399249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213208705U (zh) 一种闭式玻璃钢冷却水塔
CN218916010U (zh) 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CN201407929Y (zh) 大孔板缩放管高效换热器
CN220083784U (zh) 一种改进型螺旋板换热器
CN214581942U (zh) 一种回热器
CN214407086U (zh) 一种变径石墨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5

Address after: 321100 Yantou Administrative Village, Yunshan Street, Lanxi Ci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within Zhejiang Wanshengda Industrial Co., Ltd.)

Patentee after: Lanxi Lang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000 406, 4th floor, 1-1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Xianhua base, No. 589 Longtan Road, Wuche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JIANCHUN HEAT EXCHANGE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