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25808U - 一种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25808U
CN212925808U CN202021521965.2U CN202021521965U CN212925808U CN 212925808 U CN212925808 U CN 212925808U CN 202021521965 U CN202021521965 U CN 202021521965U CN 212925808 U CN212925808 U CN 212925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roller group
lower roller
main guide
transmissio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219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吉平
韩洪举
张基进
张子鹏
杨裕成
梁忠周
张勇
袁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219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25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25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25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包括用于与架桥机的中支腿连接的连接基座、用于与架桥机的主导梁下弦杆的上表面接触连接的上滚轮组、用于与主导梁下弦杆的下表面接触连接的下滚轮组、用于防止主导梁滑移的锁梁组件以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上滚轮组和下滚轮组运动;上滚轮组、下滚轮组、锁梁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均安装于连接基座上;上滚轮组用于在中支腿腾空时带动中支腿前移或后退,下滚轮组用于在中支腿支撑主导梁时带动主导梁前移过跨。设置上滚轮组与主导梁下弦杆接触连接,实现了中支腿腾空时中支腿的前移和后退,简化了中支腿前移步骤,加快架桥机过跨速度,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避免了中支腿与主导梁的刚度不匹配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桥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建设属于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道路需要跨越山间峡谷、江河时,多通过架设桥梁的方式辅助完成公路建设。桥梁的形式多为悬索桥、斜拉桥和拱桥等,考虑到桥梁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钢混合梁桥越来越多,此类桥梁的架设多需要架桥机参与。
架桥机属于节段拼接梁调运设备,用于将预制好的提起并运送至安装位置,不仅起到起重吊装的作用,还具备纵向移动、横向调整功能。现有的架桥机设置若干个竖向支腿(或称纵梁)并将承重梁放置于支腿上,通过竖纵连接装置形成整体,因此竖纵连接装置决定了架桥机的稳定性。
目前,架桥机竖纵连接装置普遍存在刚度偏小或刚度偏大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架桥机中支腿上安装架桥机主导梁行走滚轮,通过行走滚轮完成架桥机主导梁的前移过跨,但架桥机中支腿的前移过跨需要通过桥机桁车起吊中支腿前移,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顶升尾支腿使主导梁脱离中支腿;纵行桁车起吊中支腿,前移就位后下方支垫中支腿;尾支腿处千斤顶收起,主导梁支撑于中支腿上。因此,中支腿的前移过跨操作步骤多,辅助人工多,架桥机过跨速度慢。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安全且提高架桥机过跨速度的竖纵连接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解决了主导梁与中支腿的刚度不匹配问题,安全性高,并提高了架桥机过跨速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包括用于与架桥机的中支腿连接的连接基座、用于与所述架桥机的主导梁下弦杆的上表面接触连接的上滚轮组、用于与所述主导梁下弦杆的下表面接触连接的下滚轮组、用于防止主导梁滑移的锁梁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上滚轮组和所述下滚轮组运动;
所述上滚轮组、所述下滚轮组、所述锁梁组件以及所述驱动组件均安装于所述连接基座上;
所述上滚轮组用于在所述中支腿腾空时带动所述中支腿前移或后退,所述下滚轮组用于在所述中支腿支撑所述主导梁时带动所述主导梁前移过跨。
优选的,所述上滚轮组包括至少一对关于所述连接基座的对称面对称分布的上滚轮,所述下滚轮组包括至少一对关于所述连接基座的对称面对称分布的下滚轮,所述上滚轮和所述下滚轮上均设有齿轮面且二者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所述下滚轮组的电机齿轮箱,所述电机齿轮箱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滚轮的数量为两对,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位于所述连接基座同侧的两个所述下滚轮的对称面上;
关于所述连接基座的对称面对称分布的一对所述下滚轮通过下滚轮连接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齿轮箱的输出轴上套接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下方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下滚轮之间设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下滚轮的齿轮面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均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关于所述连接基座的对称面对称分布,且两个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通过传动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基座的底面上设有用于与所述中支腿连接的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通过高强螺栓与所述中支腿连接。
优选的,所述锁梁组件包括与所述连接基座连接的下夹板、与所述主导梁下弦杆上表面接触的上夹板以及拉杆,所述拉杆连接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在中支腿悬空时,驱动组件驱动上滚轮组在主导梁下弦杆上行走,由于上滚轮组安装于连接基座上、连接基座与中支腿连接,因此带动中支腿在主导梁下弦杆的延伸方向上前移或后退。
在中支腿支撑时,驱动组件驱动下滚轮组在主导梁下弦杆下转动,从而带动主导梁下弦杆前移过跨。
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基座与中支腿连接并与主导梁通过上、下滚轮组接触连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竖纵连接装置直接与二者刚接造成的结构刚度不匹配问题;设置上滚轮组与主导梁下弦杆接触连接,实现了中支腿腾空时中支腿的前移和后退,简化了中支腿前移步骤,加快架桥机过跨速度,节约了施工成本。
此外,通过驱动组件控制中支腿和主导梁的前移,有利于架桥机操作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上滚轮组、下滚轮组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
1为连接基座、2为上滚轮组、21为上滚轮、3为下滚轮组、31为下滚轮、32为下滚轮连接轴、4为驱动组件、41为驱动电机、42为电机齿轮箱、43为传动轮、44为传动轴、5为锁梁组件、51为下夹板、52为上夹板、53为拉杆、6为主导梁下弦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解决了主导梁与中支腿的刚度不匹配问题,安全性高,并提高了架桥机过跨速度。
请参考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上滚轮组、下滚轮组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包括用于与架桥机的中支腿连接的连接基座1、用于与架桥机的主导梁下弦杆6的上表面接触连接的上滚轮组2、用于与主导梁下弦杆6的下表面接触连接的下滚轮组3、用于防止主导梁滑移的锁梁组件5以及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上滚轮组2和下滚轮组3运动;上滚轮组2、下滚轮组3、锁梁组件5以及驱动组件4均安装于连接基座1上;上滚轮组2用于在中支腿腾空时带动中支腿前移或后退,下滚轮组3用于在中支腿支撑主导梁时带动主导梁前移过跨。
连接基座1用于连接中支腿和主导梁,同时为上滚轮组2、下滚轮组 3、驱动组件4和锁梁组件5提供安装空间。优选的,连接基座1的底面上可以设有用于与中支腿连接的安装法兰,安装法兰通过高强螺栓与中支腿连接。
优选的,请参考图1,连接基座1可以通过不同厚度的钢板焊接而成,连接强度高且生产成本较低。选用钢板的厚度根据中支腿的刚度和主导梁的刚度确定。
上滚轮组2可转动连接于连接基座1的侧壁上,并与主导梁下弦杆6 的上表面接触连接,用于带动中支腿前移和后退。
下滚轮组3可转动连接于连接基座1的侧壁上,并与主导梁下弦杆6 的下表面接触连接,用于带动主导梁前移。
优选的,为了简化驱动组件4的结构,上滚轮组2包括至少一对关于连接基座1的对称面对称分布的上滚轮21,下滚轮组3包括至少一对关于连接基座1的对称面对称分布的下滚轮31,上滚轮21和下滚轮31上均设有齿轮面且二者啮合连接。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此处的连接基座1的对称面指的是与主导梁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对称面。
由于上滚轮21和下滚轮31啮合连接,因此驱动组件4只需驱动上滚轮组2或下滚轮组3,即可完成对二者的驱动,避免了驱动组件4分别驱动上滚轮组2和下滚轮组3,大幅简化了驱动组件4的结构。
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上滚轮组2和下滚轮组3,优选的,驱动组件4 可以与控制装置连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驱动组件4的工作状态、进而控制中支腿和主导梁的移动,进一步地提高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控制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操作指令的输入输出单元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驱动组件4连接以控制驱动组件4的通断,同时控制单元与中支腿的姿态控制组件连接以控制中支腿处于悬空或支撑状态。
优选的,驱动组件4可以包括驱动电机41和驱动下滚轮组3的电机齿轮箱42,电机齿轮箱42与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
驱动电机41用于为上滚轮组2和下滚轮组3提供动力,其功率根据实际生产中的需要确定。优选的,为了减小桥机净宽,驱动电机41立置设置于连接基座1。
优选的,下滚轮31的数量为可以两对,驱动电机41设置于位于连接基座1同侧的两个下滚轮31的对称面上;关于连接基座1的对称面对称分布的一对下滚轮31通过下滚轮连接轴32连接。
下滚轮31可以通过联轴器安装于下滚轮连接轴32的两端,也可以将下滚轮31和下滚轮联轴器32设计为一体结构。
因此,驱动电机41转动时,带动电机齿轮箱42转动,进而带动与电机齿轮箱42同侧的下滚轮31转动,由于下滚轮31安装于下滚轮连接轴 32上,带动下滚轮连接轴32以及与电机齿轮箱42不同侧的下滚轮31转动,进而带动与上述下滚轮31啮合的一对上滚轮21转动。
电机齿轮箱42用于降低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转速,其具体结构请根据实际生产中安装位置及所需的传动方向确定,如在驱动电机41立置时,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与下滚轮31的转轴方向垂直,电机齿轮箱42可以选择蜗轮蜗杆减速器等。
电机齿轮箱42驱动下滚轮31,可以是下滚轮31套接于电机齿轮箱42的输出轴上,也可以是二者间设有动力传递结构。
优选的,请参考图2,电机齿轮箱42的输出轴上可以套接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的下方设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下滚轮31 之间设有第三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下滚轮31 的齿轮面和第二传动齿轮均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可以合称为传动轮43。
电机齿轮箱42的减速比、第一传动齿轮的直径、第二传动齿轮的直径、第三传动齿轮的直径以及下滚轮31的直径决定了传动过程中的减速比,需要根据实际生产中的需要合理设计上述零件的尺寸。
因此,在驱动电机41带动电机齿轮箱42的输出轴转动时,第一传动齿轮转动并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三传动齿轮转动,最终带动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的下滚轮31转动。
优选的,请参考图2,第二传动齿轮可以关于连接基座1的对称面对称分布,且两个第二传动齿轮通过传动轴44连接。
第二传动齿轮可以通过联轴器安装于传动轴44的两端,也可以将第二传动齿轮和传动轴44设置为一体结构。
锁梁组件5用于锁死上、下滚轮组和主导梁,避免主导梁滑移,以确保架桥机的架设安全。优选的,锁梁组件5可以包括与连接基座1连接的下夹板51、与主导梁下弦杆6上表面接触的上夹板52以及拉杆53,拉杆 53连接上夹板52和下夹板51。
下夹板51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焊接等方式与连接基座1连接,当然也可以将下夹板51与连接基座1设置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拉杆53可以为精轧螺纹钢拉杆,以保证拉杆53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
在中支腿悬空时,驱动组件4驱动上滚轮组2在主导梁下弦杆6上行走,由于上滚轮组2安装于连接基座1上、连接基座1与中支腿连接,因此带动中支腿在主导梁下弦杆6的延伸方向上前移或后退。
在中支腿支撑时,驱动组件4驱动下滚轮组3在主导梁下弦杆6下转动,从而带动主导梁下弦杆6前移过跨。
在实施例中,连接基座1与中支腿连接并与主导梁通过上、下滚轮组接触连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竖纵连接装置直接与二者刚接造成的结构刚度不匹配问题;设置上滚轮组1与主导梁下弦杆6接触连接,实现了中支腿腾空时中支腿的前移和后退,简化了中支腿前移步骤,加快架桥机过跨速度,节约了施工成本。
此外,通过驱动组件控制中支腿和主导梁的前移,有利于架桥机操作的自动化。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提到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区分位置的不同,而不含对顺序的限定。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架桥机的中支腿连接的连接基座(1)、用于与所述架桥机的主导梁下弦杆(6)的上表面接触连接的上滚轮组(2)、用于与所述主导梁下弦杆(6)的下表面接触连接的下滚轮组(3)、用于防止主导梁滑移的锁梁组件(5)以及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所述上滚轮组(2)和所述下滚轮组(3)运动;
所述上滚轮组(2)、所述下滚轮组(3)、所述锁梁组件(5)以及所述驱动组件(4)均安装于所述连接基座(1)上;
所述上滚轮组(2)用于在所述中支腿腾空时带动所述中支腿前移或后退,所述下滚轮组(3)用于在所述中支腿支撑所述主导梁时带动所述主导梁前移过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轮组(2)包括至少一对关于所述连接基座(1)的对称面对称分布的上滚轮(21),所述下滚轮组(3)包括至少一对关于所述连接基座(1)的对称面对称分布的下滚轮(31),所述上滚轮(21)和所述下滚轮(31)上均设有齿轮面且二者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1)和驱动所述下滚轮组(3)的电机齿轮箱(42),所述电机齿轮箱(42)与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滚轮(31)的数量为两对,所述驱动电机(41)设置于位于所述连接基座(1)同侧的两个所述下滚轮(31)的对称面上;
关于所述连接基座(1)的对称面对称分布的一对所述下滚轮(31)通过下滚轮连接轴(3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齿轮箱(42)的输出轴上套接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下方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下滚轮(31)之间设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下滚轮(31)的齿轮面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均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关于所述连接基座(1)的对称面对称分布,且两个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通过传动轴(4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座(1)的底面上设有用于与所述中支腿连接的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通过高强螺栓与所述中支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梁组件(5)包括与所述连接基座(1)连接的下夹板(51)、与所述主导梁下弦杆(6)上表面接触的上夹板(52)以及拉杆(53),所述拉杆(53)连接所述上夹板(52)和所述下夹板(51)。
CN202021521965.2U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 Active CN212925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1965.2U CN212925808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1965.2U CN212925808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25808U true CN212925808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32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21965.2U Active CN212925808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25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2441B (zh) Dj180架桥机架设大跨度公路箱梁过孔方法
CN105648916B (zh) 一种架桥机及该架桥机的架设方法
CN2793147Y (zh) 多跨悬索桥无索区钢箱吊梁
CN102182147A (zh) 一种钢箱梁架设方法
CN111852521B (zh) 大断面盾构隧道内部结构施工用口字件拼装台车及同步施工方法
CN110847062A (zh) 80米跨宽幅钢箱梁厂内整孔拼装双幅架设施工方法
CN110820602A (zh) 一种单台节段箱梁架桥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01284462Y (zh) 公铁两用架桥机
CN101967798B (zh) 公路双导梁架桥机及调头方法
CN114808747A (zh) 一种多功能架桥机及架桥施工方法
JP4962252B2 (ja) 橋梁の架設工法および架設装置
CN112030777B (zh) 一种下行式移动模架支撑托架跨越式转运施工方法
JP2001146716A (ja) 橋桁の架設方法
CN212925808U (zh) 一种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
CN108130864B (zh) 整体装配式桥梁整跨梁运输架设装备
CN201801817U (zh) 公路双导梁架桥机
CN214613613U (zh) 桥面板吊装设备
CN111764301A (zh) 一种架桥机用竖纵连接装置
CN110700098B (zh) 一种双导梁式架桥机安全过跨的方法
CN114508052A (zh) 一种墩梁装配式一体化施工方法
CN107747280A (zh) 整孔架设钢管混凝土桁架梁的架桥机
CN113931068A (zh) 钢与混凝土叠合梁安装的桥面吊机及其架梁方法
CN101942811B (zh) 架桥机辅助走行装置
CN218371324U (zh) 一种桥面系钢混施工辅助台车
CN114277688B (zh) 架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