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02081U - 一种三联供热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联供热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02081U
CN212902081U CN202021217372.7U CN202021217372U CN212902081U CN 212902081 U CN212902081 U CN 212902081U CN 202021217372 U CN202021217372 U CN 202021217372U CN 212902081 U CN212902081 U CN 212902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port
evaporator
pump system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173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志彪
朱文波
胡书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otech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otech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otech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otech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173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02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02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020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联供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高效罐、四通阀、蒸发器和板式换热器,四通阀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一压缩机的出口和第一高效罐的一端连接,第一高效罐的另一端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连接,四通阀的第二端口和蒸发器的一端连接,蒸发器的另一端和板式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板式换热器的另一端和四通阀的第三端口连接,四通阀的第四端口和第一压缩机的进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联供热泵系统,可单独运行制冷模式、制热水模式以及采暖模式,甚至可以在运行制冷模式时运行制热水模式,或者运行制热水模式时运行制冷模式,即同时兼顾制冷、制热水和采暖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三联供热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联供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前能源供应趋紧、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人们在不断地寻求既节能又环保的新能源,热泵就是新能源的一种。热泵能实现把低温热能输送至高温热能,可大量利用自然资源和余热资源中的热量,有效地节约民用及工业所需的一次能源,三联供热泵系统是其中一种实现能源梯级利用的热泵系统。
常见的热泵系统包括热泵空调系统和热泵热水系统两种,二者属于相互独立的不同设备,功能单一。常规的热泵空调系统只能提供制冷功能或制热功能,而常规的热泵热水系统只提供制热水功能。二者虽然采用的基本原理相同,但前者一般只能适用于空调设备,春秋季节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后者只能用于制造热水,不制热水时处于闲置状态,由此导致二者的设备的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热泵系统功能单一从而导致设备的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联供热泵系统。
一种三联供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高效罐、四通阀、蒸发器和板式换热器,所述四通阀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口和所述第一高效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高效罐的另一端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口和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和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另一端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口和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进口连接,还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所述单向阀和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并联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一端和所述板式换热器连接,所述毛细管的另一端和所述蒸发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压缩机和第二高效罐,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口和所述第二高效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高效罐的另一端和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进口连接,还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第二高效罐和所述蒸发器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化霜旁通电磁阀,所述化霜旁通电磁阀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化霜旁通电磁阀的另一端和所述蒸发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蒸发器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过滤器,所述第二高效罐和所述蒸发器之间设有所述过滤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设有所述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高效罐和所述第二高效罐均为壳管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联供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高效罐、四通阀、蒸发器和板式换热器,系统的冷媒流路为:第一压缩机→第一高效罐→四通阀→蒸发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单向阀→板式换热器→四通阀→第一压缩机,形成一个完整的冷媒流路闭环。该三联供热泵系统可单独运行制冷模式、制热水模式以及采暖模式,甚至可以在运行制冷模式时运行制热水模式,或者运行制热水模式时运行制冷模式,即同时兼顾制冷、制热水和采暖的功能。同时,整体系统布置简单,管路布局采取了优化的设置,有效节省了管道材料,降低了其制造成本,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联供热泵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压缩机;2、第一高效罐;3、四通阀;4、蒸发器;5、板式换热器;6、第一电子膨胀阀;7、单向阀;8、毛细管;9、第二压缩机;10、第二高效罐;11、第二电子膨胀阀;12、化霜旁通电磁阀;13、风机;14、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联供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1、第一高效罐2、四通阀3、蒸发器4、第一电子膨胀阀6和板式换热器5,四通阀3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其中,第一压缩机1的出口和第一高效罐2的一端连接,第一高效罐2的另一端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连接,四通阀3的第二端口和蒸发器4的一端连接,蒸发器4的另一端和板式换热器5的一端连接,板式换热器5的另一端和四通阀3的第三端口连接,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和第一压缩机1的进口连接。此外,还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6,第一电子膨胀阀6的一端和蒸发器4连接,另一端和和板式换热器5连接,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冷媒流路闭环循环。
当三联供热泵系统运行制冷模式时,第一压缩机1开启,制冷剂从第一压缩机1的出口流出,依次经过第一高效罐2、四通阀3、蒸发器4、第一电子膨胀阀6和板式换热器5,也即:第一压缩机1→第一高效罐2→四通阀3→蒸发器4→第一6电子膨胀阀→板式换热器5→四通阀3→第一压缩机1,最终制冷剂从第一压缩机1的进口重新回到第一压缩机1内。蒸发器4内的低温制冷剂和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制冷目的,第一压缩机1将低压气态的制冷剂提升为高压气态止制冷剂,以此重复循环,最终实现三联供热泵系统的制冷运行功能。
此外,由于四通阀3的换向作用,当系统制冷剂反向流动时,运行三联供热泵系统的采暖模式,此时第一压缩机1开启,制冷剂从第一压缩机1的出口流出,其具体流路为:第一压缩机1→第一高效罐2→四通阀3→板式换热器5→第二电子膨胀阀6→蒸发器4→四通阀3→第一压缩机1,流经蒸发器4的高温制冷剂和空气换热,从而使外界空气温度变高,实现制热采暖的效果。第一压缩机1将低压气态的制冷剂提升为高压气态止制冷剂,以此重复循环,最终实现三联供热泵系统的采暖运行功能。
进一步地,三联供热泵系统还包括单向阀7,单向阀7设置在蒸发器4和板式换热器5之间,单向阀7和第一电子膨胀阀6并联设置。具体地,单向阀7又称止回阀,单向阀7设置在蒸发器4和板式换热器5之间,使从蒸发器4流经板式换热器5之间的制冷剂不会出现倒流现象,保证仅通过四通阀3实现系统的制冷剂流动方向。
进一步地,还包括毛细管8,毛细管8的一端和板式换热器5连接,毛细管8的另一端和蒸发器4连接。具体的,毛细管8由直径较细的铜管组成,其功能为将第一高效罐2中的流出的高压制冷剂通过节流作用降压成为低压制冷剂,而后到蒸发器4中吸热,实现制冷过程。其产生的具体压力降受毛细管8的长度、内径和内壁粗糙度等影响,一般而言,毛细管8越长、内径越细和内壁越粗糙,则产生的压力降越大。
进一步的,三联供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二压缩机9和第二高效罐10,第二压缩机9的出口和第二高效罐10的一端连接,第二高效罐10的另一端和蒸发器4的一端连接,蒸发器4的另一端和第二压缩机9的进口连接,还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11,第二电子膨胀阀11设置在第二高效罐10和蒸发器4之间,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冷媒流路闭环循环。
当三联供热泵系统运行制热水模式时,第一压缩机1关闭,第二压缩机9开启,制冷剂从第二压缩机9的出口流出,依次经过第二高效罐10、第二电子膨胀阀11、蒸发器4,也即:第二压缩机9→第二高效罐10→第一电子膨胀阀11→蒸发器4→第二压缩机9,最终制冷剂从第二压缩机9的进口重新回到第二压缩机9内。此时,流经第二高效罐10内的高温制冷剂和第二高效罐10内的常温水换热,使其变成预设温度的热水,从而达到制热水的目的,第二压缩机9将低压气态的制冷剂提升为高压气态止制冷剂,以此重复循环,最终实现三联供热泵系统的制热水运行功能。
进一步地,还包括化霜旁通电磁阀12,化霜旁通电磁阀12的一端和第二压缩机9的出口连接,化霜旁通电磁阀12的另一端和蒸发器4连接。化霜旁通电磁阀12所在的支路为系统运行化霜模式时的制冷剂流路,具体地,当三联供热泵系统运行化霜模式时,第一压缩机1关闭,第二压缩机9开启,化霜旁通电磁阀12打开,制冷剂从第二压缩机9的出口流出,依次经过化霜旁通电磁阀12和蒸发器4,也即:第二压缩机9→化霜旁通电磁阀12→蒸发器4→第二压缩机9,最终制冷剂从第二压缩机9的进口重新回到第二压缩机9内。此时,从第二压缩机9流出的高温制冷剂通过化霜旁通电磁阀12所在的支路直接流入蒸发器4中,将蒸发器4的冰霜融化,从而起到化霜作用,第二压缩机9将低压气态的制冷剂提升为高压气态止制冷剂,以此重复循环,最终实现三联供热泵系统的化霜运行功能。
进一步地,还包括风机13,风机13设置在蒸发器4上。在蒸发器4上设置风机13,可以通过风机13的引力作用,加快蒸发器4内外的空气流通,从而加强蒸发器4的换热效果,使三联供热泵系统更好的运行制冷或者采暖模式。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过滤器14,第二高效罐10和蒸发器4之间设有过滤器,板式换热器5和蒸发器4之间设有过滤器14。制冷剂在各个换热器之间换热时容易混杂杂质,在系统管道内设置过滤器14,可有效阻挡系统管道中的各种杂质。需要清洗时,直接将过滤器14拆出清洗,处理后重新放入即可,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第一高效罐2和第二高效罐10均为壳管换热器。壳管换热器的结构简单、流通截面较宽、易于清洗水垢,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适宜用作热泵系统的储水箱。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联供热泵系统,可单独运行制冷模式、制热水模式以及采暖模式,甚至可以在运行制冷模式时运行制热水模式,或者运行制热水模式时运行制冷模式,即同时兼顾制冷、制热水和采暖的功能。同时,整体系统布置简单,管路布局采取了优化的设置,有效节省了管道材料,降低了其制造成本,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实用性。
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三联供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高效罐、四通阀、蒸发器和板式换热器,所述四通阀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口和所述第一高效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高效罐的另一端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口和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和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另一端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口和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进口连接,还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供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所述单向阀和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并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供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一端和所述板式换热器连接,所述毛细管的另一端和所述蒸发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供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缩机和第二高效罐,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口和所述第二高效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高效罐的另一端和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进口连接,还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第二高效罐和所述蒸发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联供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化霜旁通电磁阀,所述化霜旁通电磁阀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化霜旁通电磁阀的另一端和所述蒸发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供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蒸发器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联供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过滤器,所述第二高效罐和所述蒸发器之间设有所述过滤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设有所述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联供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效罐和所述第二高效罐均为壳管换热器。
CN202021217372.7U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三联供热泵系统 Active CN212902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7372.7U CN212902081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三联供热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7372.7U CN212902081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三联供热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02081U true CN212902081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80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17372.7U Active CN212902081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三联供热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0208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0038A (zh) * 2021-08-24 2021-11-30 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热源冷源下的分布式冷暖热三联供水控中心
CN114294851A (zh) * 2022-01-17 2022-04-08 山东绿泉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双级直流变频覆叠极寒机组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0038A (zh) * 2021-08-24 2021-11-30 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热源冷源下的分布式冷暖热三联供水控中心
CN113720038B (zh) * 2021-08-24 2022-09-27 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热源冷源下的分布式冷暖热三联供水控中心
CN114294851A (zh) * 2022-01-17 2022-04-08 山东绿泉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双级直流变频覆叠极寒机组系统
CN114294851B (zh) * 2022-01-17 2024-03-26 山东绿泉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双级直流变频覆叠极寒机组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5060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1498518B (zh) 多功能蓄冰空调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2902081U (zh) 一种三联供热泵系统
CN203045166U (zh) 激光焊接机冷却装置
CN203642549U (zh) 压缩机组系统及热泵系统
CN201488418U (zh)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除霜结构
WO2020082740A1 (zh) 两管制喷气增焓室外机及多联机系统
CN111336721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空调与热泵热水器的联合运行系统
CN111271893A (zh) 一种空调热泵热水系统及其操控方法
CN201866995U (zh) 热水空调系统
CN102435006B (zh) 一机三体空调热水器系统
CN209165778U (zh) 一种新型热泵系统
CN216977220U (zh) 换热系统及热水器
CN203771792U (zh) 蒸发式空气源三联供热泵
CN214223467U (zh) 回热储液器及机房制冷系统
CN201876008U (zh) 空调热水装置
CN211782077U (zh) 一种空调热泵热水系统
CN104697245A (zh) 耦合热泵系统
CN212408833U (zh) 一种可移动式空气源热泵能源站
CN201463408U (zh) 热水空调器
CN211953309U (zh) 一种复叠式热泵机组
CN203323448U (zh) 冷媒多支路全热回收空调机组
CN209763568U (zh) 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的空气源热泵极速除霜系统
CN208519996U (zh) 一种具有水路防冻系统的直热循环式热泵热水器
CN201803523U (zh) 全热回收五工况热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