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9643U - 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9643U
CN212899643U CN202021094269.8U CN202021094269U CN212899643U CN 212899643 U CN212899643 U CN 212899643U CN 202021094269 U CN202021094269 U CN 202021094269U CN 212899643 U CN212899643 U CN 212899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
density
hole
valve core
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42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国辉
李小庆
余浩
李贺
张峰
冒薛军
李后乐
张平
赵德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ru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Yuanj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Yuanj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942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9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9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9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于变速器外壳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并于通气孔外侧浮动安装有一低密度阀芯,低密度阀芯受浮力作用上升后抵顶并封闭通气孔,低密度阀芯下降后开放通气孔。非涉水状态下,低密度阀芯处于下降位置并开放通气孔,当变速器工作导致温度升高时,膨胀的内部空气可通过通气孔排出,避免温度、压力过大而影响组件性能。当车辆经过涉水路面时,低密度阀芯受浮力作用上升后抵顶并封闭通气孔,形成类似单向阀的密封结构,泥水不会大量进入变速器,保护内部零件不会被浸蚀。与现有的通气结构相比,本通气结构能够兼顾变速器外壳密闭性需求与通气性需求,同时因为零件少、结构简单而具有经济性,利于普遍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器一般由变速器部分和离合器部分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变速器部分内布置了变速器的主要变速和传动机构,如齿轮、传动轴等部件,离合器部分与发动机相连接,并通过布置在离合器壳体内的动力传递组件将动力从发动机曲轴传递到变速器的传动轴上去,该动力传递组件一般为离合器、液力变矩器、飞轮及连接盘等。
在变速器工作时内部元件高速运转并发热,使得变速器外壳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空气膨胀导致的内压升高会影响输入轴油封的密封性能,同时,热量的持续累积也会加速动力传递组件的疲劳。因此,变速器的外壳上需开设一通气结构以便于热空气排出。
现有的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如图1所示,是在离合器壳体的底部设计两个上下位置错开但相互连通的孔H。在动力传递组件工作产生高热引起内部空气膨胀时,通过两个孔H排出空气,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孔位交错可避免泥沙直接进入到变速器内部。虽然在涉水时无法避免水的进入,但在离开涉水路面时,水可从通孔自然流出,避免在离壳内部形成长期积聚,对传递组件形成长期浸蚀,加速内部零件的腐蚀。
然而,现有的这种通气结构对外部泥沙粉尘的防御性能不佳,长期工作后依然可能导致沙尘积聚,而且在经过深水路面时泥水会大量进入变速器内部,对传递组件形成冲刷浸蚀,对油封等高速运转部件造成损伤,加速组件老化。
因此,丞需一种新型的通气结构,以解决变速器外壳对于密闭性需求和通气性需求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变速器外壳密闭性需求与通气性需求的新型通气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于变速器外壳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并于通气孔外侧浮动安装有一低密度阀芯,低密度阀芯受浮力作用上升后抵顶并封闭通气孔,低密度阀芯下降后开放通气孔。
车辆非涉水状态下,低密度阀芯处于下降位置并开放通气孔,当变速器内部动力传递组件工作导致温度升高时,受热膨胀的内部空气可通过底部的通气孔排出,避免内部温度、压力过大而影响组件性能与输入轴油封密封性。当车辆经过涉水路面时,低密度阀芯受浮力作用上升后抵顶并封闭通气孔,形成类似单向阀的密封结构,以使泥水不会大量进入变速器外壳内,保护内部零件不会被浸蚀。因此可见,与现有的通气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通气结构能够兼顾变速器外壳密闭性需求与通气性需求,同时因为零件少、结构简单而具有经济性,利于普遍推广应用。
较佳地,低密度阀芯为空心结构。空心结构有利于降低低密度阀芯的密度,在遇水时更容易浮起。
较佳地,通气孔为圆形孔,低密度阀芯为球形或圆柱形结构。球形或圆柱形结构的低密度阀芯能够与圆形的通气孔匹配,在上浮后能够更贴合通气孔边缘,密封效果更好。
较佳地,变速器外壳的底部还设有一连通于通气孔下方的容置孔,容置孔的孔径大于通气孔从而与通气孔形成台阶结构,低密度阀芯浮动安装于容置孔中。设置容置孔一是方便低密度阀芯的安装,二是能够与通气孔形成下宽上窄的台阶结构,从而使外界进入的沙尘积聚在台阶面处,在低密度阀芯上移时能够冲击该台阶面而使沙尘掉落,避免沙尘积聚过多后进入变速器外壳内部损伤部件。因此,通气孔、容置孔与低密度阀芯结合的新设计,能够解决现有通气结构对外部泥沙粉尘防御性能不佳的问题。
具体地,还包括一上端开口的堵塞,堵塞装配于容置孔,低密度阀芯上下浮动的容纳于堵塞中。设计堵塞来容纳低密度阀芯可低密度阀芯在容置孔中的安装、拆卸更加便捷,同时也不会影响低密度阀芯实现其功能。
进一步地,堵塞具有一承托低密度阀芯的底壁,且底壁为多孔的镂空结构。承托低密度阀芯的底壁由于是镂空结构,因此不会影响变速器内部的热气排出,也不会阻碍水漫入堵塞中而托起低密度阀芯。
进一步地,堵塞上端内壁具有向内凸伸的将低密度阀芯限位于堵塞中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可将低密度阀芯限位于堵塞中,防止低密度阀芯在上浮后完全脱离堵塞。
进一步地,容置孔的孔壁设置螺纹或卡固结构,堵塞螺纹连接或卡接于容置孔中。螺纹连接或卡接都是便于拆装的快拆结构,方便将堵塞装入固定或拆除清理。
较佳地,变速器外壳包括对接固定的变速器壳体与离合器壳体,通气孔与低密度阀芯设于离合器壳体。变速器中高速运转的动力传递组件具体是位于离合器壳体内,因此通气孔是设于离合器壳体,便于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方案中通气结构在变速器外壳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低密度阀芯装于堵塞中时的示意图。
图5是堵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如图2、图3所示,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用于将变速器的内部与外界连通以使内部热空气得以排出,同时需具备一定密封性,以防止外部泥沙灰尘以及水的大量直接进入。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包括设于变速器外壳1底部的通气孔2以及浮动安装于通气孔2外侧的一尺寸大于通气孔2的低密度阀芯3,低密度阀芯3受自重作用而下降至低位时开放通气孔2,当低密度阀芯3遇水而受浮力作用时则上升后抵顶并封闭通气孔2。
通气孔2的作用是将变速器外壳1的内外连通,其形状并不影响连通效果,但低密度阀芯3的结构与通气孔2的形状匹配,则可以加强密封效果,比如,在本实施例中,通气孔2是圆形孔,而低密度阀芯3为球形结构。当球形结构的低密度阀芯3上升后可凭借自身球面与圆形的通气孔2形成良好接触,从而对通气孔2进行密封。低密度阀芯3由橡胶或塑料等密度小于水的材料制成,确保遇水时可浮起,当其是塑料等较硬的材质时,可在其表面包覆一层较软的材料以使其与通气孔2的边缘充分接触。较佳的,将低密度阀芯3做成空心结构,则可进一步使得低密度阀芯3保持较低密度,增加浮力。除此之外,低密度阀芯3也可以是圆柱形等其他结构。
具体的,本方案的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还包括容置孔4与堵塞5。容置孔4也开设于变速器外壳1的底部,并且是连通在通气孔2的下方,即,变速器外壳1内部的空气是经过通气孔2、容置孔4而排出到外部。容置孔4 的孔径大于通气孔2从而与通气孔2共同形成上窄下宽的台阶结构,在两者的中间还可以设置一圈斜面6进行过度连接。这种台阶结构与现有通气结构的错位孔有相似作用,从外界进入容置孔4中的泥沙灰尘基本会积聚在两个孔的连接处,只有极少量会通过通气孔2直接进入到变速器外壳1内部。
参照图4,图5,堵塞5是上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结构,其下端具有一底壁50,底壁50为多孔的镂空结构。低密度阀芯3容纳于堵塞5中,底壁50 可承托低密度阀芯3,低密度阀芯3的外径小于堵塞5内部空间的高度,因此低密度阀芯3能够在堵塞5中上下浮动,当低密度阀芯3置于底壁50上时是处于前文所述的开放通气孔2的低位。由于底壁50是镂空结构,在经过涉水路面时水能够从堵塞5下端进入并将低密度阀芯3浮起。具体的,于本实施例中,底壁50包括一位于中间的环形结构以及将环形结构与堵塞5周壁连接固定的若干条形结构,此若干条形结构可围绕环形结构均匀分布。底壁50 的形状不以此为限,还可以是格栅等结构,只要能够起到承托作用并可供水浸入均可。
堵塞5装配于容置孔4中从而使低密度阀芯3被浮动地安装于容置孔4,由于堵塞5上端开口,因此并不影响低密度阀芯3在上浮后与通气孔2接触。详细地,可在容置孔4的孔壁设置内螺纹而在堵塞5的周壁设置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堵塞5安装在容置孔4中。或者,亦可在容置孔4中以及堵塞5上设置相匹配的卡固结构,以将堵塞5卡接固定于容置孔4中。
堵塞5上端内壁还具有向内凸伸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可以为对称分布的四个突触51,这四个突触51的厚度较薄因此具有一定弹性,低密度阀芯3 从上端开口处装入堵塞5中时挤压突触51使突触51变形。当低密度阀芯3 装入后,突触51可对低密度阀芯3起到一定限位作用,避免低密度阀芯3轻易地从堵塞5中完全脱出。
由以上内容已知从外界进入的泥沙灰尘会积聚在容置孔4与通气孔2的交接处,而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造成车辆颠簸时,低密度阀芯 3将会在堵塞5中跳动而往上撞击容置孔4与通气孔2交接处从而将积聚的灰尘震落,可有效防止灰尘积聚过多。
以上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容置孔4,相当于是将低密度阀芯3内置在了变速器外壳1的底壁50中,除此之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容置孔 4而将堵塞5通过其他卡接结构对接在变速器外壳1的底面,只需确保低密度阀芯3能够对于通气孔2即可。
已知变速器由变速器部分和离合器部分两部分组成,上文提及的变速器外壳1也包括对接固定的变速器壳体与离合器壳体,本实施例中的通气孔2 与低密度阀芯3、堵塞5是设于离合器壳体,当然,根据实际需求,通气结构也可能是设于变速器壳体。
车辆非涉水状态下,低密度阀芯3处于下降位置并开放通气孔2,当变速器内部动力传递组件工作导致温度升高时,受热膨胀的内部空气可通过底部的通气孔2排出,避免内部温度、压力过大而影响组件性能与输入轴油封密封性。当车辆经过涉水路面时,低密度阀芯3受浮力作用上升后抵顶并封闭通气孔2,形成类似单向阀的密封结构,以使泥水不会大量进入变速器外壳1内,保护内部零件不会被浸蚀。因此可见,与现有的通气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通气结构能够兼顾变速器外壳1密闭性需求与通气性需求,同时因为零件少、结构简单而具有经济性,利于普遍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变速器外壳(1)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2),并于所述通气孔外侧浮动安装有一低密度阀芯(3),所述低密度阀芯(3)受浮力作用上升后抵顶并封闭所述通气孔(2),所述低密度阀芯(3)下降后开放所述通气孔(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阀芯(3)为空心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2)为圆形孔,所述低密度阀芯(3)为球形或圆柱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外壳(1)的底部还设有一连通于所述通气孔(2)下方的容置孔(4),所述容置孔(4)的孔径大于所述通气孔(2)从而与所述通气孔(2)形成台阶结构,所述低密度阀芯(3)浮动安装于所述容置孔(4)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上端开口的堵塞(5),所述堵塞(5)装配于所述容置孔(4),所述低密度阀芯(3)上下浮动的容纳于所述堵塞(5)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5)具有一承托所述低密度阀芯(3)的底壁(50),且所述底壁(50)为多孔的镂空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5)上端内壁具有向内凸伸的将所述低密度阀芯(3)限位于所述堵塞(5)中的限位结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孔(4)的孔壁设置螺纹或卡固结构,所述堵塞(5)螺纹连接或卡接于所述容置孔(4)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外壳(1)包括对接固定的变速器壳体与离合器壳体,所述通气孔(2)与低密度阀芯(3)设于所述离合器壳体。
CN202021094269.8U 2020-06-13 2020-06-13 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 Active CN212899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4269.8U CN212899643U (zh) 2020-06-13 2020-06-13 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4269.8U CN212899643U (zh) 2020-06-13 2020-06-13 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9643U true CN212899643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76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4269.8U Active CN212899643U (zh) 2020-06-13 2020-06-13 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9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PI0820717B1 (pt) Filtro tendo placa de base com localização de gaxeta interna
CN212899643U (zh) 变速器外壳通气结构
CN205516837U (zh) 一种含特殊排气结构的过滤器
CN208397378U (zh) 一种减压阀
CN210397823U (zh) 一种液压油输送系统的排水排气阀
JPS595262Y2 (ja) 凍結破損防止型空気弁
CN211314812U (zh) 汽车控制室盖板的密封机构
CN209604649U (zh) 一种流体系统洁净微压阻断装置
CN220706521U (zh) 一种微量排气阀
CN214331585U (zh) 一种重力垂芯止回阀门
CN215764560U (zh) 自动排水汽水分离器
CN111734862A (zh) 一种用于变速箱或驱动桥的换气塞
CN213502140U (zh) 发动机防进水装置
CN106438129B (zh) 一种空滤器下壳体总成
KR200418742Y1 (ko) 선박용 에어벤트의 패킹
CN115823334A (zh) 排气排水阀、电机、新能源车
CN209990991U (zh) 一种船用浮球控制阀
CN215258034U (zh) 一种抽芯式减压阀
CN109941260B (zh) 汽车用新型储液灌盖带阻油通气机构总成
CN110446384B (zh) 一种hdpe浮式网箱的数据采集箱防潮系统
CN218953967U (zh) 装载机变速箱挡油透气结构
CN220060674U (zh) 一种新型的排液防爆阀
CN218992493U (zh) 一种高密封性自动排气阀
CN110486454B (zh) 变速箱的排气装置
CN212132004U (zh) 倒吊桶式疏水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6

Address after: 315300 No. 818 Binhai Second Road, Hangzhou Bay New Area,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Jirun Automobile Part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818 Binhai 2nd Road, Hangzhou Bay New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YUANJING AUTO PART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