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6398U - 一种生态护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护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6398U
CN212896398U CN202021370486.5U CN202021370486U CN212896398U CN 212896398 U CN212896398 U CN 212896398U CN 202021370486 U CN202021370486 U CN 202021370486U CN 212896398 U CN212896398 U CN 212896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
soil
frame
pla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704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劼
苏克非
魏桂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ill & Moon Park Garde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ill & Moon Park Garde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ill & Moon Park Garde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ill & Moon Park Garde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704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6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6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6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护坡,其包括包括人工开挖的土质边坡;所述土质边坡表面上开设有垂直于坡面且往坡内延伸的灌注孔,所述土质边坡表面上设有一层覆盖所述土质边坡的加固层,所述加固层表面设有与所述加固层贴合的种植框架;所述种植框架包括沿着所述土质边坡延伸方向延伸的横架以及由坡顶延伸至坡底的竖架,所述横架和所述竖架的连接处设有内部空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种植框架至所述灌注孔内,所述种植框架的横架与竖架形成的空格内设有一层由营养土铺设而成的种植层,所述种植层上种植植物。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边坡且恢复生态环境的作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护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防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目前,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使国内经济水平稳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然而却形成了大量无法恢复植被的岩土边坡,传统的边坡工程加固措施,大多采用砌石及喷混泥土等灰色工程,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和谐。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及经济实力的增强,生态护坡技术逐渐应用到工程建设中。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生态护坡都是直接利用原生土壤,不考虑水文地质条件时,有研究表明浅表植被虽然能稳固表层土,但是其作用范围极其有限,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容易造成土壤的流失以及植被的破坏,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
为此亟需一种生态护坡,该生态护坡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生态护坡,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生态护坡,包括人工开挖的土质边坡;所述土质边坡表面上开设有垂直于坡面且往坡内延伸的灌注孔,所述土质边坡表面上设有一层覆盖所述土质边坡的加固层,所述加固层表面设有与所述加固层贴合的种植框架;所述种植框架包括沿着所述土质边坡延伸方向延伸的横架以及由坡顶延伸至坡底的竖架,所述横架和所述竖架的连接处设有内部空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种植框架至所述灌注孔内,所述支撑杆内与所述灌注孔内均浇筑混凝土,所述种植框架的横架与竖架形成的空格内设有一层由营养土铺设而成的种植层,所述种植层上种植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态护坡施工时,在压实好的土质边坡上开设多个灌注孔,灌注孔内固定插接多根支撑杆,支撑杆固定后在土质边坡表面设置一层加固层,在加固层的表面安装种植框架,在安装完成后向支撑杆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填满灌注孔硬化使护坡结构固定,紧接着在种植框架内铺设一层营养土,营养土上种植植物,使得种植植物与营养土均处于种植框架的防护中,从而起到稳定边坡防止营养土流失的作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土质边坡的坡底设有与地面固定的砌块坡脚,所述砌块坡脚与所述土质边坡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土质边坡表面承载压力时,压力会顺着坡面向下产生分力,而在坡底设置砌块坡脚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从而稳固土质边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砌块坡脚底面固定有穿入地面内的插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砌块坡脚受到土质边坡施加的压力时,砌块坡脚的插块固定在地面内,将砌块坡脚受到的压力传导至地面内,提供稳定的支持力,从而可以增大砌块坡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固层包括设置于所述土质边坡表面上的泥浆护壁以及埋设于所述泥浆护壁内的钢丝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杆在土质边坡上固定好位置后,在土质边坡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钢丝网,支撑杆穿过钢丝网的网口,在钢丝网上喷射一层泥浆,泥浆硬化形成泥浆护壁,泥浆护壁对土质边坡提供保护的作用,钢丝网的设置会增加泥浆护壁的韧性,从而起到稳固土质边坡且抗压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架和竖架的连接处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插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种植框架时,通过将种植框架上的插接孔套设在支撑杆上直接安装种植框架整体,不需要再将种植框架一根一根的搭接固定,从而方便种植框架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杆为空心圆管,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位置在所述灌注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灌注孔内插接支撑杆,再向支撑杆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通过第一连通孔流入灌注孔内,混凝土硬化后将支撑杆与灌注孔内部固定胶结,从而使支撑杆固定插接在边坡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杆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位置在插接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种植框架安装好后,往支撑杆内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到第二连通孔位置时,会从第二连通孔溢出至插接孔内,直至插接孔被混凝土填满,从而使得种植框架固定安装在坡体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在生态护坡施工时,在压实好的土质边坡上开设多个灌注孔,灌注孔内固定插接多根支撑杆,支撑杆固定后在土质边坡表面设置一层加固层,在加固层的表面安装种植框架,在安装完成后向支撑杆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填满灌注孔硬化使护坡结构固定,紧接着在种植框架内铺设一层营养土,营养土上种植植物,使得种植植物与营养土均处于种植框架的防护中,从而起到稳定边坡且恢复生态环境的作用;
当支撑杆在土质边坡上固定好位置后,在土质边坡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钢丝网,支撑杆穿过钢丝网的网口,在钢丝网上喷射一层泥浆,泥浆硬化形成泥浆护壁,泥浆护壁对土质边坡提供保护的作用,钢丝网的设置会增加泥浆护壁的韧性,从而起到稳固土质边坡且抗压的作用;
当种植框架安装好后,在灌注孔内插接支撑杆,再向支撑杆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通过第一连通孔流入灌注孔内,混凝土硬化后将支撑杆与灌注孔内部固定胶结,从而使支撑杆固定插接在边坡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种植框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土质边坡;11、灌注孔;2、支撑杆;21、第一连通孔;22、第二连通孔;3、加固层;31、泥浆护壁;32、钢丝网;4、种植框架;41、横架;42、竖架;43、插接孔;5、砌块坡脚;51、插块;6、种植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生态护坡,包括土质边坡1、支撑杆2、加固层3、种植框架4以及砌块坡脚5。结合图2所示,土质边坡1为人工开挖的坡体,土质边坡1为倾斜的土坡,且土质边坡1沿水平方向延伸。土质边坡1表面上开设有灌注孔11,灌注孔11截面为圆形,且灌注孔11向坡内延伸,灌注孔11开设有多个,灌注孔11于土质边坡1的坡面上均匀排列,顺着土质边坡1的水平延伸方向和坡顶延伸至坡脚的方向相邻两个灌注孔11圆心的距离为2m。支撑杆2为圆管状,由不锈钢制成,支撑杆2垂直于土质边坡1的坡面设置。支撑杆2一端插入灌注孔11内,另一端伸出土质边坡1的坡面,支撑杆2在灌注孔11内的长度大于支撑杆2伸出坡面的长度,且支撑杆2设有多根。
参照图2,加固层3包括泥浆护壁31以及钢丝网32。钢丝网32是由钢丝制成的网状,钢丝网32的网口口径大于支撑杆2的圆面直径,且钢丝网32铺设于土质边坡1的坡面上,使得支撑杆2穿过钢丝网32的网孔。泥浆护壁31由泥浆喷射在土质边坡1的坡面上硬化而成,泥浆护壁31平铺在土质边坡1的坡面上,且使得钢丝网32埋设于泥浆护壁31内并与泥浆护壁31固定。当降雨或坡顶受压时,泥浆护壁31的设置会防止土壤被冲刷流失,且在泥浆护壁31受到压力时,内部的钢丝网32会增加泥浆护壁31的韧性,从而稳固土质边坡1。
参照图1,砌块坡脚5截面为矩形,砌块坡脚5由混凝土和石块浇筑而成,砌块坡脚5沿着土质边坡1的坡底水平延伸方向设置,且砌块坡脚5靠近土质边坡1的侧壁与土质边坡1的坡底相抵。砌块坡脚5的底部设有插块51,插块51为矩形块状,由石料切割而成,插块51水平设置,且插块51的长度方向与砌块坡脚5延伸方向一致。插块51的顶面与砌块坡脚5的底面固定连接,插块51的底面与侧壁插入地面内,插块51设有多个且两两分为一组,同一组内的两个插块51沿着土质边坡1坡顶延伸至坡脚的方向水平设置。
参照图3,种植框架4为预制砼构件,种植框架4为矩形网框状,种植框架4铺设在加固层3上并与加固层3表面贴合设置。种植框架4包括横架41以及竖架42,横架41与土质边坡1的坡底延伸方向平行设置,横架41截面为矩形。横架41设置多根,每根横架41沿着由坡顶延伸至坡底的方向平行排列,每两根横架41之间间隔2m。竖架42沿着由坡顶延伸至坡底的方向设置,竖架42截面为矩形,竖架42设置多根,每根竖架42沿着土质边坡1的坡底水平延伸方向平行排列,每两根竖架42之间间隔2m。种植框架4上远离加固层3的表面开设有插接孔43,插接孔43为圆孔,插接孔43开设在横架41与竖架42的连接处。结合图2所示,插接孔43的内径大于支撑杆2的外径,支撑杆2贯穿插接孔43至灌注孔11内。当安装种植框架4时,将种植框架4通过插接孔43套设于支撑杆2上,不需要一根一根的搭接,从而方便生态护坡的施工安装。种植框架4的横架41和竖架42形成的矩形空格内设有一层种植层6,种植层6由营养土于泥浆护壁31上铺设而成,种植层6分别与种植框架4的四周内壁压实抵紧,种植层6表面上种植有高羊茅、果岭草等耐寒性、耐践踏性较强的植物。
参照图2,支撑杆2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21和第二连通孔22,第一连通孔21和第二连通孔22都为圆孔。第一连通孔21开设在支撑管插入灌注孔11内的一端,第一连通孔21开设有两个,两个第一连通孔21的轴线重合。第二连通孔22开设在支撑杆2伸出土质边坡1的一端,且第二连通孔22设置于插接孔43内。第二连通孔22开设有两个,两个第二连通孔22的轴线重合。当种植框架4安装好后,向支撑杆2内浇筑细石抗渗砼,支撑杆2内的砼会从第一连通孔21流出至灌注孔11内,从第二连通孔22流出至插接孔43内,直至填满孔隙,从而固定种植框架4,稳固坡体。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生态护坡施工时,在压实好的土质边坡1上开设多个灌注孔11,灌注孔11内固定插接多根支撑杆2,支撑杆2固定后在土质边坡1表面设置一层加固层3,在加固层3的表面安装种植框架4,在安装完成后向支撑杆2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填满灌注孔11硬化使护坡结构固定,紧接着在种植框架4内铺设一层营养土,营养土上种植植物,从而起到稳定边坡且恢复生态环境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生态护坡,包括人工开挖的土质边坡(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质边坡(1)表面上开设有垂直于坡面且往坡内延伸的灌注孔(11),所述土质边坡(1)表面上设有一层覆盖所述土质边坡(1)的加固层(3),所述加固层(3)表面设有与所述加固层(3)贴合的种植框架(4);所述种植框架(4)包括沿着所述土质边坡(1)延伸方向延伸的横架(41)以及由坡顶延伸至坡底的竖架(42),所述横架(41)和所述竖架(42)的连接处设有内部空心的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贯穿所述种植框架(4)至所述灌注孔(11)内,所述支撑杆(2)内与所述灌注孔(11)内均浇筑混凝土,所述种植框架(4)的横架(41)与竖架(42)形成的空格内设有一层由营养土铺设而成的种植层(6),所述种植层(6)上种植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质边坡(1)的坡底设有与地面固定的砌块坡脚(5),所述砌块坡脚(5)与所述土质边坡(1)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坡脚(5)底面固定有穿入地面内的插块(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3)包括设置于所述土质边坡(1)表面上的泥浆护壁(31)以及埋设于所述泥浆护壁(31)内的钢丝网(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41)和竖架(42)的连接处开设有插接孔(43),所述支撑杆(2)穿过所述插接孔(4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为空心圆管,所述支撑杆(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21),所述第一连通孔(21)位置在所述灌注孔(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孔(22),所述第二连通孔(22)位置在插接孔(43)内。
CN202021370486.5U 2020-07-11 2020-07-11 一种生态护坡 Active CN212896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0486.5U CN212896398U (zh) 2020-07-11 2020-07-11 一种生态护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0486.5U CN212896398U (zh) 2020-07-11 2020-07-11 一种生态护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6398U true CN212896398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85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70486.5U Active CN212896398U (zh) 2020-07-11 2020-07-11 一种生态护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63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3510A (zh) * 2022-01-19 2022-04-08 重庆江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及其构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3510A (zh) * 2022-01-19 2022-04-08 重庆江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及其构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1470B (zh) 装配式锚杆拱形骨架复合式生态护坡施工方法
CN107190836B (zh) 一种公园u型排水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703044B (zh) 一种流塑状冲填土软弱地层放坡组合支护方法
CN110080254A (zh) 用于斜边坡加固的排水抗滑桩-导水涵洞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193066A (zh) 一种基于生态修复的黄土崩塌治理方法
CN112431213B (zh) 人工边坡半刚性支护生态综合处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1718098B (zh) 一种微型桩联合掏挖复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212896398U (zh) 一种生态护坡
CN111676989A (zh) 一种膨胀土路堑边坡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9555948U (zh) 一种拼装式生态桩间挡土板构造
CN103334450B (zh) 一种带排水沟的桩柱预制板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CN109440812B (zh) 一种挡土墙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CN110144931A (zh) 一种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的施工方法
CN211547768U (zh) 公路路基防护装置
CN112854260A (zh) 一种生态混凝土岩土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589747A (zh) Eps轻质路堤拓宽结合植生袋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646424U (zh) 矿场边坡生态修复加固结构
CN101793027A (zh) 一种桩心注浆静压锚杆桩
CN108222030A (zh) 一种横向不等间距的渣土边坡的格构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031903U (zh) 一种基于浆砌片石的挡土墙结构
CN114059566B (zh) 一种软岩边坡半刚性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295942A (zh) 生态景观型灌溉渠及其施工方法
CN213329058U (zh) 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的防渗水结构
CN208293589U (zh) 一种eps轻质路堤拓宽结合植生袋护坡结构
CN212316949U (zh) 边坡的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