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3510A - 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及其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及其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3510A
CN114293510A CN202210059316.2A CN202210059316A CN114293510A CN 114293510 A CN114293510 A CN 114293510A CN 202210059316 A CN202210059316 A CN 202210059316A CN 114293510 A CN114293510 A CN 114293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lope
maintenance
domatic
slop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593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良
程钢波
黎丹
王长新
高锦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 Yuan Chongqing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 Yuan Chongqing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 Yuan Chongqing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 Yuan Chongqing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5931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35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3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35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及其构建方法,涉及生态护岸技术领域,包括铺设在岸体上的第一地基层、第二地基层和坡面层,岸体、第一地基层、第二地基层和坡面层均为阶梯型坡面,阶梯型坡面包括水平坡面和斜坡面,所述坡面层的上坡面设置有第一坡面养护结构和多个第二坡面养护结构,第一坡面养护结构设置在坡面层的斜坡面上,第二坡面养护结构设置在坡面层的水平坡面上。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河岸坍塌,植被覆盖率得到较大的提升,植被能够较好的存活,能够控制岸坡水土流失现象,保障岸坡稳定性,结构服务年限长,经济效益高,提高了岸坡植被覆盖率和有遮蔽水体面积,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区域内的生态效益及景观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护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护岸是遵循再循环、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人为措施,重建或修复河道原有驳岸的水陆生态结构使其恢复成自然河岸或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其具有调节河流水文状态、滤除污染物、营造生物栖息环境、维持水体滨岸带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河流护坡是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一个重要过渡带,能为各种水生生物提供生存和繁衍的主要空间,同时对增加动植物物种种源、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产力、治理水土流失、稳定河岸、调节微气候和美化环境均有重要的现实和潜在意义。生态护岸在体现一定的防洪功能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护岸的生态功能,其一般采用植物或植物与其他土木工程材料相结合的方法来减弱岸坡的潜在破坏,维持河滨带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稳定。
但是传统的生态护岸其稳定性较差,不能有效防止坡岸的水土流失,植草效果普遍不理想,使得岸坡植被覆盖率,甚至造成部分岸坡裸露,影响岸坡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及其构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包括铺设在岸体上的第一地基层、第二地基层和坡面层,所述岸体、第一地基层、第二地基层和坡面层均为阶梯型坡面,阶梯型坡面包括水平坡面和斜坡面,所述坡面层的上坡面设置有第一坡面养护结构和多个第二坡面养护结构,第一坡面养护结构设置在坡面层的斜坡面上,第二坡面养护结构设置在坡面层的水平坡面上,岸体坡脚处设有坡脚防护结构。
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坡面养护结构包括养护罩,养护罩中心处设置有中心柱,中心柱与养护罩内壁之间等距固定有多个分隔板,分隔板之间均形成有养护腔,中心柱底部焊接有插接桩,插接桩插入到第一地基层、第二地基层和坡面层中。
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坡面养护结构包括养护框,养护框上等距固定有多个竖杆,竖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杆,横杆与竖杆垂直设置,且横杆与竖杆之间形成有矩形养护腔,坡面层的斜坡面上等距设置有多个孔洞,孔洞与矩形养护腔一一对应。
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坡脚防护结构包括固定在坡面层坡脚处的防护框,防护框四边上均焊接有固定桩,固定桩插入到第一地基层、第二地基层和坡面层中,防护框与坡面层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上交错设有多个防冲击石块。
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养护框四边处均等距插接有多个锚钉,锚钉插入到第二地基层和坡面层中,养护框四边等距开设有多个供锚钉穿过的圆孔。
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地基层为碎石与沙瓤土混合层,第二地基层为种植土层,坡面层为营养土层。
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沿着岸体的地势进行土方开挖,将岸体挖呈阶梯型地势,保证铺设第一地基层、第二地基层和坡面层的空间,然后夯实岸体,在岸体上依次铺设第一地基层、第二地基层和坡面层,并按照铺设一层夯实一层的步骤进行铺设;
步骤二:安装第一坡面养护结构,在坡面层的斜坡面上等距挖出多个孔洞,孔洞的深度达到第二底基层中,然后将养护框贴近到斜坡面上,同时使得孔洞与矩形养护腔一一对应,然后将多个锚钉插入到养护框四边上的圆孔中,接着敲击锚钉,锚钉依次插入到坡面层和第二地基层中,然后向孔洞处放入种植土、肥料和水,接着再孔洞内种植黑麦草和/或高羊草;
步骤三:安装第二坡面养护结构,在坡面层的水平坡面上等距挖出多个种植孔,确保种植孔的深度能够达到第一地基层中,然后依次将多个第二坡面养护结构的插接桩埋入到种植孔中,接着向第二坡面养护结构的养护腔中投放种植土、肥料和水,接着向养护腔内种植景观植物;
步骤四:安装坡脚防护结构,将防护框贴近到坡面层的坡脚处,然后沿着防护框四边等距插入多个固定桩,接着将敲击固定桩,使得固定桩插入到第二底基层中,接着将多块防冲击石块交错放置到防护框中,然后向防护框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及其构建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河岸坍塌,植被覆盖率得到较大的提升,植被能够较好的存活,能够控制岸坡水土流失现象,保障岸坡稳定性,结构服务年限长,经济效益高,提高了岸坡植被覆盖率和有遮蔽水体面积,为动物提供了栖息与繁衍的空间,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区域内的生态效益及景观效益,且施工操作简便,实现了保证原有护坡岸防洪安全的同时,使其具有良好的景观效应和出色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还具有节约人力物力、降低工程造价、绿化护坡整体稳定好、抗洪能力强、美化环境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去除岸体后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去除岸体后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坡面养护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坡脚防护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岸体;2、第一地基层;3、第二地基层;4、坡面层;401、水平坡面;5、第一坡面养护结构;501、养护框;502、竖杆;503、横杆;504、锚钉;6、第二坡面养护结构;601、养护罩;602、分隔板;603、中心柱;604、养护腔;605、插接桩;7、坡脚防护结构;701、防护框;702、固定桩;703、混凝土层;704、防冲击石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及其构建方法,包括铺设在岸体1上的第一地基层2、第二地基层3和坡面层4,所述岸体1、第一地基层2、第二地基层3和坡面层4均为阶梯型坡面,阶梯型坡面包括水平坡面401和斜坡面,坡面层4的上坡面设置有第一坡面养护结构5和多个第二坡面养护结构6,第一坡面养护结构5设置在坡面层4的斜坡面上,第二坡面养护结构6设置在坡面层4的水平坡面401上,岸体1坡脚处设有坡脚防护结构7。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第二坡面养护结构6包括养护罩601,养护罩601中心处设置有中心柱603,中心柱603与养护罩601内壁之间等距固定有多个分隔板602,分隔板602之间均形成有养护腔604,中心柱603底部焊接有插接桩605,插接桩605插入到第一地基层2、第二地基层3和坡面层4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坡面养护结构6主要种植一些苗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第一坡面养护结构5包括养护框501,养护框501上等距固定有多个竖杆502,竖杆50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杆503,横杆503与竖杆502垂直设置,且横杆503与竖杆502之间形成有矩形养护腔,坡面层4的斜坡面上等距设置有多个孔洞,孔洞与矩形养护腔一一对应。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坡面养护结构5主要种植一些黑麦草、高羊草和趴地虎等草本植物。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坡脚防护结构7包括固定在坡面层4坡脚处的防护框701,防护框701四边上均焊接有固定桩702,固定桩702插入到第一地基层2、第二地基层3和坡面层4中,防护框701与坡面层4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层703,混凝土层703上交错设有多个防冲击石块704。需要说明的是,在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703后,防冲击石块704是被浇筑到混凝土层703中的,这样能够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此外,当水流冲击时,由于混凝土层703和防冲击石块704的作用,水流直接冲击到混凝土层703和防冲击石块704上,能够较好的保护坡脚,避免泥土和石子被水流冲落。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养护框501四边处均等距插接有多个锚钉504,锚钉504插入到第二地基层3和坡面层4中,养护框501四边等距开设有多个供锚钉504穿过的圆孔。需要说明的是,锚钉504顶部的锚头的直径是大于圆孔的直径的,这样能固位住养护框501。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第一地基层2为碎石与沙瓤土混合层,第二地基层3为种植土层,坡面层4为营养土层。需要说明的是,营养土层为植被提供营养,养护腔604内的景观植物的根部种植在种植土层中,而矩形养护腔内的黑麦草、高羊草等种植在营养层中。
在构建本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时,按照如下具体步骤进行构建:
步骤一:沿着岸体1的地势进行土方开挖,将岸体1挖呈阶梯型地势,保证铺设第一地基层2、第二地基层3和坡面层4的空间,然后夯实岸体1,在岸体1上依次铺设第一地基层2、第二地基层3和坡面层4,并按照铺设一层夯实一层的步骤进行铺设;
步骤二:安装第一坡面养护结构5,在坡面层4的斜坡面上等距挖出多个孔洞,孔洞的深度达到第二地基层3中,然后将养护框501贴近到斜坡面上,同时使得孔洞与矩形养护腔一一对应,然后将多个锚钉504插入到养护框501四边上的圆孔中,接着敲击锚钉504,锚钉504依次插入到坡面层4和第二地基层3中,然后向孔洞处放入种植土、肥料和水,接着再孔洞内种植黑麦草和/或高羊草;
步骤三:安装第二坡面养护结构6,在坡面层4的水平坡面401上等距挖出多个种植孔,确保种植孔的深度能够达到第一地基层2中,然后依次将多个第二坡面养护结构6的插接桩605埋入到种植孔中,接着向第二坡面养护结构6的养护腔604中投放种植土、肥料和水,接着向养护腔604内种植景观植物;
步骤四:安装坡脚防护结构7,将防护框701贴近到坡面层4的坡脚处,然后沿着防护框701四边等距插入多个固定桩702,接着将敲击固定桩702,使得固定桩702插入到第二地基层3中,接着将多块防冲击石块704交错放置到防护框701中,然后向防护框701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70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岸体(1)上的第一地基层(2)、第二地基层(3)和坡面层(4),所述岸体(1)、第一地基层(2)、第二地基层(3)和坡面层(4)均为阶梯型坡面,阶梯型坡面包括水平坡面(401)和斜坡面,所述坡面层(4)的上坡面设置有第一坡面养护结构(5)和多个第二坡面养护结构(6),所述第一坡面养护结构(5)设置在坡面层(4)的斜坡面上,所述第二坡面养护结构(6)设置在坡面层(4)的水平坡面(401)上,所述岸体(1)坡脚处设有坡脚防护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坡面养护结构(6)包括养护罩(601),所述养护罩(601)中心处设置有中心柱(603),所述中心柱(603)与养护罩(601)内壁之间等距固定有多个分隔板(602),相邻分隔板(602)之间均形成有养护腔(604),所述中心柱(603)底部焊接有插接桩(605),插接桩(605)插入到第一地基层(2)、第二地基层(3)和坡面层(4)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面养护结构(5)包括养护框(501),所述养护框(501)上等距固定有多个竖杆(502),所述竖杆(50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杆(503),横杆(503)与竖杆(502)垂直设置,且横杆(503)与竖杆(502)之间形成有矩形养护腔,所述坡面层(4)的斜坡面上等距设置有多个孔洞,且孔洞与矩形养护腔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坡脚防护结构(7)包括固定在坡面层(4)坡脚处的防护框(701),所述防护框(701)四边上均焊接有固定桩(702),所述固定桩(702)插入到第一地基层(2)、第二地基层(3)和坡面层(4)中,所述防护框(701)与坡面层(4)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层(703),所述混凝土层(703)上交错设有多个防冲击石块(70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框(501)四边处均等距插接有多个锚钉(504),所述锚钉(504)插入到第二地基层(3)和坡面层(4)中,所述养护框(501)四边等距开设有多个供锚钉(504)穿过的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基层(2)为碎石与沙瓤土混合层,所述第二地基层(3)为种植土层,所述坡面层(4)为营养土层。
7.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且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沿着岸体(1)的地势进行土方开挖,将岸体(1)挖呈阶梯型地势,保证铺设第一地基层(2)、第二地基层(3)和坡面层(4)的空间,然后夯实岸体(1),在岸体(1)上依次铺设第一地基层(2)、第二地基层(3)和坡面层(4),并按照铺设一层夯实一层的步骤进行铺设;
步骤二:安装第一坡面养护结构(5),在坡面层(4)的斜坡面上等距挖出多个孔洞,孔洞的深度达到第二地基层(3)中,然后将养护框(501)贴近到斜坡面上,同时使得孔洞与矩形养护腔一一对应,然后将多个锚钉(504)插入到养护框(501)四边上的圆孔中,接着敲击锚钉(504),锚钉(504)依次插入到坡面层(4)和第二地基层(3)中,然后向孔洞处放入种植土、肥料和水,接着再孔洞内种植黑麦草和/或高羊草;
步骤三:安装第二坡面养护结构(6),在坡面层(4)的水平坡面(401)上等距挖出多个种植孔,确保种植孔的深度能够达到第一地基层(2)中,然后依次将多个第二坡面养护结构(6)的插接桩(605)埋入到种植孔中,接着向第二坡面养护结构(6)的养护腔(604)中投放种植土、肥料和水,接着向养护腔(604)内种植景观植物;
步骤四:安装坡脚防护结构(7),将防护框(701)贴近到坡面层(4)的坡脚处,然后沿着防护框(701)四边等距插入多个固定桩(702),接着将敲击固定桩(702),使得固定桩(702)插入到第二地基层(3)中,接着将多块防冲击石块(704)交错放置到防护框(701)中,然后向防护框(701)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703)。
CN202210059316.2A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及其构建方法 Pending CN1142935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9316.2A CN114293510A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及其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9316.2A CN114293510A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及其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3510A true CN114293510A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77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9316.2A Pending CN114293510A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及其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35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0170A (zh) * 2022-09-29 2022-12-09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拼装式河堤边坡生态环境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12931A (ja) * 2001-01-16 2002-07-31 Taiyo Kogyo Corp 護岸被覆工
CN206245284U (zh) * 2016-11-28 2017-06-13 星景生态建设投资(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斜坡式生态护岸模块结构
CN212223769U (zh) * 2020-03-14 2020-12-25 浙江锦华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软体柴排抛石结构护岸基础
KR102226656B1 (ko) * 2020-07-30 2021-03-10 한남수 목본류 식생이 가능한 사면 녹화공법
CN212896398U (zh) * 2020-07-11 2021-04-06 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护坡
CN214497391U (zh) * 2021-01-29 2021-10-26 张家港市天源水利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城区生态护坡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12931A (ja) * 2001-01-16 2002-07-31 Taiyo Kogyo Corp 護岸被覆工
CN206245284U (zh) * 2016-11-28 2017-06-13 星景生态建设投资(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斜坡式生态护岸模块结构
CN212223769U (zh) * 2020-03-14 2020-12-25 浙江锦华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软体柴排抛石结构护岸基础
CN212896398U (zh) * 2020-07-11 2021-04-06 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护坡
KR102226656B1 (ko) * 2020-07-30 2021-03-10 한남수 목본류 식생이 가능한 사면 녹화공법
CN214497391U (zh) * 2021-01-29 2021-10-26 张家港市天源水利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城区生态护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0170A (zh) * 2022-09-29 2022-12-09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拼装式河堤边坡生态环境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450170B (zh) * 2022-09-29 2023-11-24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拼装式河堤边坡生态环境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9104B (zh) 生态型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KR100917790B1 (ko) 제방 생태복원용 격자형 중공블록 및 그것들을 이용한 제방의 구축공법
CN108221861A (zh)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1649608B (zh) 一种生态护坡结构
CN105756073B (zh) 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山生态护坡砌块及其生态护坡系统
CN108130888B (zh) 一种软质生态护岸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114293510A (zh) 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及其构建方法
CN216474804U (zh) 一种新型板桩式护岸结构
CN110725277A (zh) 一种抗冲刷的河岸消落带生态治理方法
CN114182686B (zh) 原木框体与资源化混凝土组合结构生态护坡及其构建方法
CN215252656U (zh)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
CN215105078U (zh) 生态修复护岸
CN110073852B (zh) 土质陡边坡乔木种植坑结构及种植乔木的方法
CN208379542U (zh) 一种低水位护岸砌块构筑结构
CN206418460U (zh) 生态型护坡结构
CN221072459U (zh) 装配式生态友好型护岸组合结构
CN220079884U (zh) 一种堤岸防护结构
CN217629708U (zh) 一种河道崩岸生态治理的防护结构
CN214497393U (zh) 一种紧邻绿道的湖岸边坡塌方治理支护结构
CN217678882U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的多功能直立生态护岸结构
CN217419490U (zh) 一种用于河道的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
CN218405533U (zh) 挡墙用节水绿化结构
CN214832336U (zh) 一种防冲护岸
CN219604376U (zh) 一种可快速施工的淤泥堆土结构
CN220598332U (zh) 柔性生态驳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