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0596U - 一种汽车及其前机舱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及其前机舱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0596U
CN212890596U CN202020804929.0U CN202020804929U CN212890596U CN 212890596 U CN212890596 U CN 212890596U CN 202020804929 U CN202020804929 U CN 202020804929U CN 212890596 U CN212890596 U CN 212890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eams
frame structure
assembly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049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小春
胡金花
刘向征
赵永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049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0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0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0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前机舱框架结构,包括前框架、后框架、顶盖边梁、A柱和门槛梁,所述前框架包括第一吸能组件和位于所述第一吸能组件后方的第二吸能组件,所述后框架包括上框架组件和位于所述上框架组件下方的下框架组件。通过设于前框架的吸能组件和设于后框架的分散传力组件的相互作用,将来自正面的冲击能量可以首先通过前框架的吸能组件吸收部分能量,之后通过后框架的分散传力组件分散载荷,减小碰撞力,最大限度的保护乘员舱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及其前机舱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及其前机舱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行业中,汽车产品具有良好的碰撞安全性能,不仅是法规和市场准入的基本要求,也是竞争市场的重要途径,另外,对于大幅度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伤亡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而车身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可以使车身刚度提高,受力分布均匀合理,材料利用率高,使汽车产品具有节油、减排、提升驾驶乐趣的意义。因此,碰撞安全性和轻量化设计是目前车身设计的重要课题,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市面上的车身设计中,碰撞安全性和轻量化设计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无法平衡两者,做到最优。
目前,汽车发动机舱的结构主要是根据底盘、发动机、各种电器件等需要而设计的结构、布置的空间,力的传递路径和载荷传递方式普遍不合理,重点区域划分也不明确,为达到比较好的碰撞效果,很多结构设计的过于冗余,轻量化效果不明显。
因此,设计一种既能满足轻量化设计又能达到碰撞安全性要求的汽车及其前机舱框架结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及其前机舱框架结构,能够分散载荷、减小碰撞力,最大限度保护乘员舱的安全,且能够实现车辆的轻量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机舱框架结构,包括前框架、后框架、顶盖边梁、A柱和门槛梁,所述顶盖边梁通过所述A柱与所述门槛梁连接;
所述前框架包括第一吸能组件和位于所述第一吸能组件后方的第二吸能组件,所述第二吸能组件包括上下布置的上环形框和下环形框,所述上环形框通过支撑梁与所述下环形框连接,所述下环形框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吸能组件的后端连接;
所述后框架包括上框架组件和位于所述上框架组件下方的下框架组件,所述上环形框的后端与所述上框架组件连接,所述下环形框的后端与所述下框架组件连接,所述顶盖边梁的前端与所述上框架组件的后端连接,所述门槛梁的前端与所述下框架组件的后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能组件包括防撞梁和吸能盒,所述防撞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吸能盒,所述下环形框的前端与所述吸能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环形框的前端通过前支撑梁与所述下环形框的前端连接,所述上环形框的后端通过后支撑梁与所述下环形框的后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环形框与所述上框架组件连接,所述下环形框与所述下框架组件连接;
所述上环形框包括前连接梁、前横梁、前边梁和后横梁,所述前连边梁位于所述前横梁的两端,所述前连接梁远离所述前横梁的一端与所述前边梁的一端连接,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边梁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下环形框包括主纵梁,所述主纵梁与所述吸能盒连接,所述主纵梁通过所述前支撑梁与所述前连接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框架组件包括前风窗横梁和上连接梁单元,所述前风窗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盖边梁连接,所述后横梁和所述前风窗横梁相对设置;
所述上连接梁单元位于所述后横梁和所述前风窗横梁之间,且所述上连接梁单元分别与所述后横梁、所述前风窗横梁相交。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梁单元包括两根第一上连接梁、两根第二上连接梁和至少两根第三上连接梁,至少两根所述第三上连接梁设于两根所述第二上连接梁之间,相邻所述第二上连接梁和所述第三上连接梁之间、相邻两根所述第三上连接梁之间呈V字形布置;
所述第一上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顶盖边梁连接,所述第一上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横梁连接;
所述第二上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二上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前风窗横梁连接;
所述第三上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后横梁连接,所述第三上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前风窗横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框架组件包括底横梁、中主梁和下连接梁单元,所述底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门槛梁连接,所述中主梁的前端连接至所述底横梁的后端,所述下连接梁单元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门槛梁,所述下连接梁单元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底横梁的中间位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框架组件还包括两根底纵梁和两根辅纵梁,所述底纵梁的一端与所述辅纵梁的一端相交,所述底纵梁的另一端靠近所述中主梁的后端,所述辅纵梁的另一端靠近所述门槛梁的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梁单元包括两根第一下连接梁、两根第二下连接梁和两根第三下连接梁,所述第一下连接梁的一端、所述第二下连接梁的一端、所述第三下连接梁的一端均与所述主纵梁连接,所述第一下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所述门槛梁连接,所述第二下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横梁连接,所述底纵梁的一端、所述辅纵梁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三下连接梁的另一端相交于所述底横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框架组件还包括侧连接梁,所述侧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顶盖边梁连接,所述侧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所述A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A柱包括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支柱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柱的顶端与所述顶盖边梁连接,所述第二支柱的底端与所述门槛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连接梁与所述第一下连接梁之间设有侧支撑梁。
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梁呈斜线状,所述后横梁呈直线状,所述前风窗横梁呈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前连接梁、所述前横梁、所述前边梁和所述顶盖边梁围成的框架结构整体的投影面呈倒U型。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边梁的一端与所述前边梁连接,所述顶盖边梁的另一端与水平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顶盖边梁的一端与水平地面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前横梁在水平地面的投影落入所述防撞梁在水平地面的投影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纵梁和所述前支撑梁、所述前支撑梁和所述前连接梁、所述前连接梁和所述前横梁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激光拼焊。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及其前机舱框架结构,通过设于前框架的吸能组件和设于后框架的分散传力组件的相互作用,将来自正面的冲击能量可以首先通过前框架的吸能组件吸收部分能量,之后通过后框架的分散传力组件分散载荷,减小碰撞力,最大限度的保护乘员舱的安全,从而满足轻量化设计和碰撞安全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机舱框架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机舱框架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机舱框架结构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机舱框架结构的侧视图。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1、前框架;2、后框架;3、顶盖边梁;4、A柱;41、第一支柱;42、第二支柱;5、门槛梁;6、第一吸能组件;61、防撞梁;62、吸能盒;7、第二吸能组件;8、上框架组件;81、前风窗横梁;82、第一上连接梁;83、第二上连接梁;84、第三上连接梁;85、侧连接梁;9、下框架组件;91、底横梁;92、中主梁;93、第一下连接梁;94、第二下连接梁;95、第三下连接梁;96、底纵梁;97、辅纵梁;10、前支撑梁;11、后支撑梁;12、前连接梁;13、前横梁;14、前边梁;15、后横梁;16、主纵梁;17、侧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前机舱框架结构,包括前框架1、后框架2、顶盖边梁3、A柱4和门槛梁5,顶盖边梁3通过A柱4与门槛梁5连接。其中,前框架1包括第一吸能组件6和位于第一吸能组件6后方的第二吸能组件7;后框架2包括上框架组件8和位于上框架组件8下方的下框架组件9,上环形框的后端与上框架组件8连接,下环形框的后端与下框架组件9连接,顶盖边梁3的前端与上框架组件8的后端连接,门槛梁5的前端与下框架组件9的后端连接。此外,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既能满足轻量化设计又能满足碰撞安全性要求,将发动机舱框架分成由前端吸能框架和后端分散传力框架组成,框架之间互相连接,多点支撑,来自于正面的冲击能量可以首先通过前框架1的吸能组件吸收部分能量,继而将剩余能量分别通过上框架组件和下框架组件的分散传力组件分散传递出去,使得正面载荷得到有效分解,成功避免了多通道之间关联性较差、乘员舱安全性差以及整个机舱的结构力的传递路径、方式欠合理等问题。
具体的,第一吸能组件6包括防撞梁61和吸能盒62,吸能盒62的数量为两个,且防撞梁61的两端均设置有吸能盒62,而下环形框的前端与吸能盒62连接。防撞梁61和吸能盒62均是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薄壁梁,防撞梁61在车辆低速的时候可以抵抗变形,高速的时候能够溃缩、折弯吸能;而吸能盒62能够溃缩吸能与防撞梁61形成第一道吸能区。第二吸能组件7包括上下布置的上环形框和下环形框,上环形框通过支撑梁与下环形框连接,下环形框的前端与第一吸能组件6的后端连接。上环形框的前端通过前支撑梁10与下环形框的前端连接,上环形框的后端通过后支撑梁11与下环形框的后端连接。第二吸能组件7由上下两层环形框架结构以及四根支撑梁组成,形成类似立方结构的吸能框架。为了更好的传递载荷,分散能量,上环形框还与上框架组件8连接,下环形框还与下框架组件9连接。
当车辆前端发生碰撞时:首先,前框架1前部的第一吸能组件6中的防撞梁61折弯,吸能盒62压溃吸能;当吸能盒62压溃后,位于前框架1后部的第二吸能组件7组成的立方体结构整体变形吸能;之后,第二吸能组件7的上环形框部分的剩余能量将通过上框架组件8分别分散传递到A柱4以及顶盖边梁3;接着,第二吸能组件7的下环形框部分的剩余能量将通过下框架组件9将载荷传递至门槛梁5等部件。在此过程中,吸能盒62压溃以后使得前框架1的立方结构的吸能框架可以最大程度地将能量分散,同时,保证结构整体折弯吸能。而上框架组件8与下框架组件9的相互作用,将前端部件的载荷分别向后传递,尽可能将载荷分散,减小碰撞力,最大限度保护乘员舱的安全。
如图2所示,上环形框包括前连接梁12、前横梁13、前边梁14和后横梁15,前连接梁1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前连接梁12均位于前横梁13的两端,前连接梁12远离前横梁13的一端与前边梁14的一端连接,后横梁15的两端分别与前边梁14的另一端连接。
下环形框包括主纵梁16,主纵梁16与吸能盒62连接,主纵梁16通过前支撑梁10与前连接梁1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主纵梁16可以是能够传递和分散碰撞能量的任意截面形状、尺寸的薄壁梁结构,并且可以适当开诱导缺口,压溃折弯吸能。同理,上环形框和下环形框的各个部件可以是能够传递碰撞能量的任意截面形状、尺寸的薄壁梁结构,可以折弯吸能,与主纵梁16形成上辅下主的第二道吸能区。
上框架组件8包括前风窗横梁81、上连接梁单元,前风窗横梁81的两端分别与顶盖边梁3连接,后横梁15和前风窗横梁81相对设置。上连接梁单元位于后横梁15和前风窗横梁81之间,且上连接梁单元分别与后横梁15、前风窗横梁81相交。此外,上框架组件8还包括侧连接梁85,侧连接梁85的一端与顶盖边梁3连接,侧连接梁85的另一端与A柱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上框架组件8的各个部件可以是能够传递和分散碰撞能量的任意截面形状,组成上部分散传力框架。
上连接梁单元包括两根第一上连接梁82、两根第二上连接梁83和至少两根第三上连接梁84;至少两根第三上连接梁84设于两根第二上连接梁83之间,相邻第二上连接梁83和第三上连接梁84之间、相邻两根第三上连接梁84之间呈V字形布置。具体的,第一上连接梁82的一端与顶盖边梁3连接,第一上连接梁82的另一端与后横梁15连接;第二上连接梁83的一端与第一上连接梁82连接,第二上连接梁83的另一端与前风窗横梁81连接;第三上连接梁84的一端与后横梁15连接,第三上连接梁84的另一端与前风窗横梁8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上连接梁82、第二上连接梁83和第三上连接梁84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上连接梁82分别位于上连接梁单元的两端,由外向内依次为第二上连接梁83、第三上连接梁84。因而,两个第三上连接梁84构成一个倒V字型,倒V字型两侧则是由第一上连接梁82、第二上连接梁83和第三上连接梁84构成的正V字型。采用多个V字型结构设计,可以保证乘员舱刚度的同时,将载荷分散传递至A柱4以及顶盖边梁3。而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的较强的框口结构,往往溃缩空间受到限制,难以较好的吸能。此外,为了保证布置空间,满足轻量化设计,上连接梁单元各个部件的截面尺寸可以适当做小。
如图3所示,下框架组件9包括底横梁91、中主梁92和下连接梁单元,底横梁9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门槛梁5连接,中主梁92的前端连接至底横梁91的后端,下连接梁单元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至门槛梁5,下连接梁单元的中间位置与底横梁91的中间位置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下框架组件9的各个部件可以是能够抵抗变形和冲击的任意截面形状。
另外,下框架组件9还包括两根底纵梁96和两根辅纵梁97,底纵梁96的一端与辅纵梁97的一端相交,底纵梁96的另一端靠近中主梁92的后端,辅纵梁97的另一端靠近门槛梁5的后端。
下连接梁单元包括两根第一下连接梁93、两根第二下连接梁94和两根第三下连接梁95,第一下连接梁93的一端、第二下连接梁94的一端、第三下连接梁95的一端均与主纵梁16连接,第一下连接梁93的另一端与门槛梁5连接,第二下连接梁94的另一端与底横梁91连接,底纵梁96的一端、辅纵梁97的一端均与第三下连接梁95的另一端相交于底横梁91上。而下连接梁单元构成了木字型框架结构,采用该种木字型结构设计,可以将前框架1底部的主纵梁16载荷传递至底横梁91、中主梁92和门槛梁5,整体框架通过将载荷吸收并分散向后传递,为防火墙解压,能够有效提高机舱结构的安全性。而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的将主要的纵梁尾端向里缩的结构设计,虽然形成了倒梯形结构,但是,当受到较大的正面冲击时,很大一部分载荷会向防火墙的中间汇聚,对防火墙造成集中伤害,进而出现较大的变形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A柱4包括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第一支柱41的底端与第二支柱42的顶端连接,第一支柱41的顶端与顶盖边梁3连接,第二支柱42的底端与门槛梁5连接。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组成A柱4的主体结构,是能够抵抗变形和冲击的任意截面形状,特别对车身高度方向的折弯性能要求较高。
如图4所示,侧连接梁85与第一下连接梁93之间设有侧支撑梁17,采用该种设计,可以增强前机舱整体结构框架的稳定性。
从轻量化、安全性和美观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将前支撑梁10设计为斜线状,后横梁15设计为直线状,前风窗横梁81设计为弧形。而前连接梁12、前横梁13、前边梁14和顶盖边梁3围成的框架结构整体的投影面呈倒U型。另外,前横梁13在水平地面的投影落入防撞梁61在水平地面的投影范围内,因而满足前框架1在受力时,先由第一吸能组件6产生作用的原理。此外,顶盖边梁3的一端与前边梁14连接,顶盖边梁3的另一端与水平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顶盖边梁3的一端与水平地面的垂直距离。
针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机舱,各个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进行如下阐述:防撞梁61与吸能盒62之间、吸能盒62与主纵梁16之间均可以采用焊接、铆接或者螺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主纵梁16和前支撑梁10、前支撑梁10和前连接梁12、前连接梁12和前横梁13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优选为激光拼焊,当然,也可以采用普通焊接的方式。而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机舱中的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则可以采用焊接、铆接或者螺接等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强弱合理的整体结构框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机舱,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首先,由防撞梁61折弯和吸能盒62压溃吸能;然后,防撞梁61、吸能盒62与主纵梁16、前支撑梁10、前连接梁12、前横梁13、前边梁14、后横梁15形成立方体结构整体吸能并传递载荷;而下端的传力框架作为主传力框架,通过由第一下连接梁93、第二下连接梁94和第三下连接梁95组成的木字型结构框架,将载荷分散传递至门槛梁5、底横梁91、中主梁92、底纵梁96,将正面载荷得到有效分散;同理,上端辅助传力框架一方面通过顶盖边梁3、侧连接梁85将正面载荷传递至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另一方面,由第一上连接梁82、第二上连接梁83和第三上连接梁84组成的V字型结构将正面载荷传递至前风窗横梁81;之后,载荷通过顶盖边梁3向两侧分散。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及其前机舱框架结构,包括前框架1、后框架2、顶盖边梁3、A柱4和门槛梁5,前框架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吸能组件6和第二吸能组件7,后框架2包括上框架组件8和下框架组件9,上框架组件8包括V字型框架结构,下框架组件9包括木字型框架结构,各个元件之间相互作用,层层递进,组成前机舱整体分散传力框架。从上述图中可以看出,在满足轻量化设计的基础上,车身长度方向由前向后,位于底部的纵梁结构逐渐增强,有效的将绝大部分冲击动能转化为变形能释放出来,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乘员舱的安全性。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框架(1)、后框架(2)、顶盖边梁(3)、A柱(4)和门槛梁(5),所述顶盖边梁(3)通过所述A柱(4)与所述门槛梁(5)连接;
所述前框架(1)包括第一吸能组件(6)和位于所述第一吸能组件(6)后方的第二吸能组件(7),所述第二吸能组件(7)包括上下布置的上环形框和下环形框,所述上环形框通过支撑梁与所述下环形框连接,所述下环形框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吸能组件(6)的后端连接;
所述后框架(2)包括上框架组件(8)和位于所述上框架组件(8)下方的下框架组件(9),所述上环形框的后端与所述上框架组件(8)连接,所述下环形框的后端与所述下框架组件(9)连接,所述顶盖边梁(3)的前端与所述上框架组件(8)的后端连接,所述门槛梁(5)的前端与所述下框架组件(9)的后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组件(6)包括防撞梁(61)和吸能盒(62),所述防撞梁(61)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吸能盒(62),所述下环形框的前端与所述吸能盒(6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形框的前端通过前支撑梁(10)与所述下环形框的前端连接,所述上环形框的后端通过后支撑梁(11)与所述下环形框的后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形框与所述上框架组件(8)连接,所述下环形框与所述下框架组件(9)连接;
所述上环形框包括前连接梁(12)、前横梁(13)、前边梁(14)和后横梁(15),所述前连接梁(12)位于所述前横梁(13)的两端,所述前连接梁(12)远离所述前横梁(13)的一端与所述前边梁(14)的一端连接,所述后横梁(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边梁(14)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下环形框包括主纵梁(16),所述主纵梁(16)与所述吸能盒(62) 连接,所述主纵梁(16)通过所述前支撑梁(10)与所述前连接梁(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组件(8)包括前风窗横梁(81)和上连接梁单元,所述前风窗横梁(8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盖边梁(3)连接,所述后横梁(15)和所述前风窗横梁(81)相对设置;
所述上连接梁单元位于所述后横梁(15)和所述前风窗横梁(81)之间,且所述上连接梁单元分别与所述后横梁(15)、所述前风窗横梁(81)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梁单元包括两根第一上连接梁(82)、两根第二上连接梁(83)和至少两根第三上连接梁(84),至少两根所述第三上连接梁(84)设于两根所述第二上连接梁(83)之间,相邻所述第二上连接梁(83)和所述第三上连接梁(84)之间、相邻两根所述第三上连接梁(84)之间呈V字形布置;
所述第一上连接梁(82)的一端与所述顶盖边梁(3)连接,所述第一上连接梁(82)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横梁(15)连接;
所述第二上连接梁(8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连接梁(82)连接,所述第二上连接梁(83)的另一端与所述前风窗横梁(81)连接;
所述第三上连接梁(84)的一端与所述后横梁(15)连接,所述第三上连接梁(84)的另一端与所述前风窗横梁(8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组件包括底横梁(91)、中主梁(92)和下连接梁单元,所述底横梁(9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门槛梁(5)连接,所述中主梁(92)的前端连接至所述底横梁(91)的后端,所述下连接梁单元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门槛梁(5),所述下连接梁单元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底横梁(91)的中间位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组件(9)还包括两根底纵梁(96)和两根辅纵梁(97),所述底纵梁(96)的一端与所述辅纵梁(97)的一端相交,所述底纵梁(96)的另一端靠近所述中主梁(92) 的后端,所述辅纵梁(97)的另一端靠近所述门槛梁(5)的后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梁单元包括两根第一下连接梁(93)、两根第二下连接梁(94)和两根第三下连接梁(95),所述第一下连接梁(93)的一端、所述第二下连接梁(94)的一端、所述第三下连接梁(95)的一端均与所述主纵梁(16)连接,所述第一下连接梁(93)的另一端与所述门槛梁(5)连接,所述第二下连接梁(94)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横梁(91)连接,所述底纵梁(96)的一端、所述辅纵梁(97)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三下连接梁(95)的另一端相交于所述底横梁(9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组件(8)还包括侧连接梁(85),所述侧连接梁(85)的一端与所述顶盖边梁(3)连接,所述侧连接梁(85)的另一端与所述A柱(4)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4)包括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所述第一支柱(41)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支柱(42)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柱(41)的顶端与所述顶盖边梁(3)连接,所述第二支柱(42)的底端与所述门槛梁(5)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连接梁(85)与所述第一下连接梁(93)之间设有侧支撑梁(17)。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梁(10)呈斜线状,所述后横梁(15)呈直线状,所述前风窗横梁(81)呈弧形。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梁(12)、所述前横梁(13)、所述前边梁(14)和所述顶盖边梁(3)围成的框架结构整体的投影面呈倒U型。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边梁(3)的一端与所述前边梁(14)连接,所述顶盖边梁(3)的另一端与水平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顶盖边梁(3)的一端与水平地面的垂直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13) 在水平地面的投影落入所述防撞梁(61)在水平地面的投影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纵梁(16)和所述前支撑梁(10)、所述前支撑梁(10)和所述前连接梁(12)、所述前连接梁(12)和所述前横梁(13)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激光拼焊。
1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7所述的前机舱框架结构。
CN202020804929.0U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汽车及其前机舱框架结构 Active CN212890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4929.0U CN212890596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汽车及其前机舱框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4929.0U CN212890596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汽车及其前机舱框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0596U true CN212890596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63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04929.0U Active CN212890596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汽车及其前机舱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0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73623U (zh) 前机舱框架总成
CN201165250Y (zh) 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
CN209888947U (zh) 一种前地板总成结构
CN209667213U (zh) 一种前机舱总成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13954970A (zh) 一种车身前部框架结构
CN109204460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4985640U (zh) 防撞车身结构
CN109941351B (zh) 发动机舱结构及车辆
CN103786791A (zh) 一种整体式汽车前纵梁
CN212890596U (zh) 一种汽车及其前机舱框架结构
CN109204485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14954676B (zh) 车辆前舱结构及车辆
CN102975770B (zh) 汽车地板
CN215883812U (zh) 机舱前纵梁及汽车
CN215244716U (zh) 前防撞梁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920450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7022680U (zh) 一种汽车机舱框架结构、汽车
CN113665680A (zh) 一种汽车及其前机舱框架结构
CN114802485A (zh) 一种车身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1196369U (zh) 一种蝶形副车架前纵横梁结构及蝶形副车架
CN210191599U (zh) 一种乘用车前纵梁结构
CN10920448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22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6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