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89873U - 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89873U
CN212889873U CN202021215306.6U CN202021215306U CN212889873U CN 212889873 U CN212889873 U CN 212889873U CN 202021215306 U CN202021215306 U CN 202021215306U CN 212889873 U CN212889873 U CN 212889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m
instrument panel
hat
motormeter dish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153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永富
郭学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153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89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89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89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及汽车,汽车仪表盘呈板状结构,仅在下部设置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一电连接结构,第一安装结构用于与汽车的仪表台的台面上的第二安装结构配合,以使得板状结构立设于仪表台的台面,第一电连接结构用于汽车仪表盘与仪表台内的总控端的电连接,汽车仪表盘还包括帽檐结构,帽檐结构至少沿所述板状结构的顶部边沿向前延伸凸出于所述汽车仪表盘的显示区。由于改变了仪表盘的安装方式,拆装不再受方向盘的限制,从而提高了拆装维修的便捷性,且仪表盘的结构更加简单,避免占用更多的空间,另外,也更加方便驾驶员的观察,降低驾驶员的疲劳感,进而提高驾驶安全性;帽檐结构可以遮挡该汽车仪表盘的斜上方的部分光线,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汽车仪表盘一般都是嵌入汽车仪表台,造成仪表台的台面板的结构比较复杂,且在设置汽车仪表盘的位置拱起较高,使得驾驶员的视野受限。另外,由于汽车仪表盘嵌设在方向盘的前侧,也不利于后期的拆装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及设置有该汽车仪表盘的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方便观察、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不方便安装、拆卸和维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所述汽车仪表盘呈板状结构,所述汽车仪表盘仅在下部设置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一电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用于与汽车的仪表台的台面上的第二安装结构配合,以使得所述板状结构立设于所述仪表台的台面,所述第一电连接结构用于所述汽车仪表盘与所述仪表台内的总控端的电连接,所述汽车仪表盘还包括帽檐结构,所述帽檐结构至少沿所述板状结构的顶部边沿向前延伸凸出于所述汽车仪表盘的显示区。
优选地,所述帽檐结构包括沿所述板状结构的顶部边沿向前延伸的顶檐部以及由所述顶檐部的两端沿所述板状结构的两侧边沿向下延伸的侧檐部。
优选地,所述顶檐部呈中部向上拱起的曲板结构。
优选地,所述侧檐部由所述顶檐部向下宽度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汽车仪表盘包括前盖板,所述前盖板的背侧依次贴合设置有静电玻璃、段码液晶屏、彩色胶片和彩色液晶显示屏,所述彩色液晶显示屏的背侧设置有第一背光源,所述彩色胶片背侧设置有第二背光源,所述前盖板包括玻璃板和设置于所述玻璃板背面的油墨层,所述玻璃板包括与所述段码液晶屏的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区域、与所述彩色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区域、以及除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外的第三区域,所述油墨层仅设置于所述第三区域。
优选地,所述玻璃板为黑色玻璃板且透光率为40%至50%,所述第一背光源的亮度为28000cd/m2至30000cd/m2,所述第二背光源的亮度为900cd/m2至1400cd/m2
优选地,在所述前盖板与所述静电玻璃之间设置有偏光片。
优选地,所述偏光片的角度为15°至30°,所述油墨层的Lab颜色模型中的L值为30至40,所述第一背光源的亮度为19000cd/m2至21000cd/m2,所述第二背光源的亮度为600cd/m2至1000cd/m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帽檐汽车仪表盘,相对于嵌入式的仪表盘,由于改变了仪表盘的安装方式,拆装不再受方向盘的限制,从而提高了拆装维修的便捷性,更加方便仪表盘的安装和拆卸,且仪表盘的结构更加简单,避免占用更多的空间,另外,立式汽车仪表盘也更加方便驾驶员的观察,降低驾驶员的疲劳感,进而提高驾驶安全性,该汽车仪表盘中,由于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一电连接结构均设置于汽车仪表盘的下部,当汽车仪表盘安装于仪表台后,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一电连接结构处于不易看见或者不可见的位置,使得该汽车仪表盘的外观呈现的一体性更好,可以降低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一电连接结构对驾驶员视线的干扰,更加方便驾驶员更好地观察该汽车仪表盘,更进一步地提高驾驶安全性;该汽车仪表盘通过设置帽檐结构可以遮挡该汽车仪表盘的斜上方的部分光线,避免该汽车仪表盘的反光,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显示效果,方便驾驶员观察该汽车仪表盘,提高安全性;另外,帽檐结构与汽车仪表盘立设安装方式的配合还可以更好地避免由汽车仪表盘的上方掉落杂物对汽车仪表盘的显示区域造成破坏,影响使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包括仪表台,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所述仪表台的台面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配合,以将所述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立设于所述台面板。
优选地,所述前盖板由上至下向靠近驾驶员侧的方向倾斜,且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台面板之间的夹角为100至11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由于具有上述的汽车仪表盘,因此具有与上述汽车仪表盘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汽车仪表台的一角度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汽车仪表台的另一角度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汽车仪表台的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汽车仪表台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的背壳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汽车仪表盘;11、前盖板;12、帽檐结构;121、顶檐部;122、侧檐部;13、段码液晶屏;14、导光罩;15、彩色液晶显示屏;16、背壳;161、背板部;162、顶板部;163、底板部;17、第一安装结构;171、安装柱;18、第一电连接结构;181、出线口;2、台面板;21、第二安装结构;211、安装槽;212、配合槽/孔;22、第二电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中,朝向驾驶员的方向记为正面,背离驾驶员的方向记为背面。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1以及设置有该汽车仪表盘1 的汽车,参考图1-4和6所示,所述汽车仪表盘1呈板状结构,所述汽车仪表盘1仅在下部设置第一安装结构17和第一电连接结构18,所述第一安装结构 17用于与汽车的仪表台的台面上的第二安装结构21配合,以使得所述板状结构立设于所述仪表台的台面,所述第一电连接结构18用于所述汽车仪表盘1 与所述仪表台内的总控端的电连接,相对于平式的仪表盘,该立设的仪表盘更加方便安装和拆卸,也可以更好地避免反光,另外,汽车仪表盘1也更加方便驾驶员的观察,进而提高安全性。该汽车仪表盘1中,由于第一安装结构17 和第一电连接结构18均设置于汽车仪表盘1的下部,当汽车仪表盘1安装于仪表台后,第一安装结构17和第一电连接结构18处于不易看见或者不可见的位置,使得该汽车仪表盘1的外观呈现的一体性更好,可以降低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一电连接结构18对驾驶员视线的干扰,更加方便驾驶员更好地观察该汽车仪表盘1,更进一步地提高安全性。进一步地,所述汽车仪表盘1还包括帽檐结构12,所述帽檐结构12至少沿所述板状结构的顶部边沿向前延伸凸出于所述汽车仪表盘的显示区,通过设置帽檐结构12可以遮挡该汽车仪表盘1的斜上方的部分光线,避免该汽车仪表盘1的反光,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显示效果,方便驾驶员观察该汽车仪表盘1,提高安全性;另外,帽檐结构12与汽车仪表盘1立设安装方式的配合还可以更好地避免由汽车仪表盘1的上方掉落杂物对汽车仪表盘1的显示区域造成破坏,影响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帽檐结构12的形状并不作限定,只要能够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即可。例如,帽檐结构12可以为由板状结构的顶部边沿向正面方向延伸的方形平板结构、弧形平板结构或者月牙形曲板结构等。
具体的,参考图1、4和6所示,汽车仪表盘1包括有前盖板11和背壳 16形成的外壳,帽檐结构12与背壳16相连,所述背壳16包括顶板部162、背板部161和底板部163,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7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部163 上的安装柱171,该汽车仪表盘1通过安装柱171实现与仪表台的台面板2实现固定连接,例如在台面板2上设置有与安装柱171配合的配合槽/孔212,安装柱171插入配合槽/孔212内实现固定连接,为了提高二者连接的可靠性,安装柱171与配合槽/孔212通过胶水粘接,以更好地提高二者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地,第一电连接结构18包括设置在所述背板部161的靠近所述底板部 163位置的出线口181,在出线口181处设置有电连接器,通过电连接器实现与仪表台内的总控端的电连接。
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6所示,所述帽檐结构12包括沿所述板状结构的顶部边沿向前延伸的顶檐部121以及由所述顶檐部121的两端沿所述板状结构的两侧边沿向下延伸的侧檐部122,顶檐部121与背壳16的顶板部162相连,侧檐部122与背壳16的背板部161相连,顶檐部121可以避免上方的光线照射到汽车仪表盘1的显示部分,侧檐部122可以避免侧上方的光线照射到汽车仪表盘1的显示部分,通过设置顶檐部121和侧檐部122可以更好地对汽车仪表盘1的显示区域进行遮挡,更好地避免反光,更加方便驾驶员观察;同时,也可以对汽车仪表盘1的显示区域起到更好地保护作用。具体地,顶檐部121 呈中部向上拱起的曲板结构,曲板结构可以提高整个汽车仪表盘1的整体结构强度,并且,顶檐部121的中部向上拱起,更加方便落在顶檐部121上的杂物 (例如液体)沿着曲板结构从顶檐部121滚落,另外,这样设置也能够扩大驾驶员的观察视野。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驾驶员的观察,参考图1-4和6所示,该汽车仪表盘 1的板状结构倾斜设置,具体地,前盖板11由上至下向靠近驾驶员侧的方向倾斜,且所述前盖板11与所述台面板2之间的夹角为100至110°,由于设置了帽檐结构12,因此,即使倾斜设置也不会产生较多的反光影响观察。更进一步地,由于整个汽车仪表盘1相对于台面板2倾斜设置,为了更好地避免反光,因此设置顶檐部121超出板状结构的部分面积较大,以更好地适应倾斜设置的汽车仪表盘1;再进一步地,侧檐部122由所述顶檐部121向下宽度逐渐减小,以与顶檐部121更好地配合,更好地避免产生反光,提高安全性。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5所示,所述前盖板11的背侧依次贴合设置有静电玻璃、段码液晶屏13、彩色胶片和彩色液晶显示屏15,彩色液晶显示屏15的背侧设置有第一背光源,用于向彩色液晶显示屏15提供背光,所述彩色胶片背侧设置有第二背光源,用于向段码液晶屏13提供背光。该汽车仪表盘1还包括导光罩14,段码液晶屏13和彩色液晶显示屏15均安装于导光罩14,所述前盖板11包括玻璃板和设置于所述玻璃板背面的油墨层,所述玻璃板包括与所述段码液晶屏13的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区域、与所述彩色液晶显示屏15的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区域、以及除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外的第三区域,所述油墨层仅设置于所述第三区域,所述玻璃板为黑色玻璃,如此,通过黑色玻璃来降低盖板的透光率以提高息屏状态时的一体黑效果。
显然,黑色玻璃的透光率越低,呈现出来的一体黑效果会越好,但同时会带来亮度的牺牲,透光率越低,亮度牺牲就会越大,因此需要提高背光源的亮度来进行亮度的补偿,但同时又要兼顾背光源的发热量问题。本申请中,所述黑色玻璃的透光率为40%至50%,背光源的亮度为28000cd/m2至30000cd/m2,由于段码屏3的透光率高于彩色液晶显示屏的透光率,且第一背光源的光线既需要透过彩色液晶显示屏又要透过段码屏3,因此第二背光源的亮度设置为低于第一背光源的亮度,如此,通过两者的亮度配合实现更加一致的显示效果,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光源的亮度为28000cd/m2至30000cd/m2,第二背光源的亮度为900cd/m2至1400cd/m2。当黑色玻璃的透光率较大时,例如为55%,此时,在息屏状态下整个汽车仪表盘1的黑色显示会比较浅,一体黑的整体效果较差;当黑色玻璃的透光率较低时,例如为35%,此时,虽然在息屏状态下的显示更黑,一体黑效果较好,但是,由于其透光率较低,汽车仪表盘1在使用状态时的显示比较不清晰,显示效果较差,影响用户的使用。另外,背光源的亮度较小时,也会影响使用状态的显示效果,但是,如果背光源亮度过大,则会提高成本,对电源要求也会提高,并且产生的热量也会增多,不利于该汽车仪表盘1的长期使用。本申请提出的汽车仪表盘1中,由于设置了帽檐结构12,因此可以适当降低对背光源的亮度的要求,通过对黑色玻璃透光率和背光源亮度的综合限定,既可以更好地保证该汽车仪表盘1在显示状态时显示清晰度,优化驾驶员的使用体验,保证驾驶安全,又可以更好地保证当该汽车仪表盘1处于息屏状态时呈现一体黑效果。通过将黑色玻璃的透光率设置为40%至50%,背光源亮度设置为28000cd/m2至30000cd/m2,更好地保证了在使用状态时,显示的清晰度,方便驾驶员的观察,提高安全性;同时,也能够更好确保在该汽车仪表盘1处于息屏状态时呈现一体黑效果,提高该汽车仪表盘1的档次。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5所示,形成前盖板11的玻璃板为透明白玻璃板,其透光率大于94%,在前盖板11与静电玻璃之间还设置有偏光片(图中未示出),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仪表盘在息屏状态下能看到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分界线的问题,本申请的申请人发现通过限定偏光片的角度配合黑色油墨层的L值能够使得肉眼难以分辨仪表盘两区域之间的分界线,具体地,偏光片的角度为15°至30°,通过设置偏光片能够弱化仪表盘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界限,提高仪表盘的息屏一体黑效果。此时,可将形成盖板1的玻璃的透光率设置得较高,以保证仪表盘的显示效果。所述油墨层的 Lab颜色模型中的L值为30至40,通过上述黑色油墨层以及偏光片的配合,既能够保证在使用状态时的清晰显示,又能实现真正的一体黑效果,提升息屏状态时的用户观感;另外,偏光片的设置也可以滤掉部分杂光,进一步提升显示效果,提高安全性。进一步地,背光源的亮度为19000cd/m2至21000cd/m2,同样的,第二背光源的亮度优选设置为低于第一背光源的亮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光源的亮度为19000cd/m2至21000cd/m2,第二背光源的亮度为600cd/m2至1000cd/m2,由于上述油墨层和偏光片的设置,以及帽檐结构12的设置,即使采用上述亮度的背光源也可以确保良好的显示效果,并且,上述亮度的背光源的成本较低,一定程度上降低该一体黑式汽车仪表盘1的成本。通过对黑色油墨层的L值、偏光片角度以及背光源的亮度的综合限定,更好地保证了在使用状态时,保证显示的清晰度,方便驾驶员的观察,提高安全性;同时,也能够更好确保在该汽车仪表盘1处于息屏状态时呈现一体黑效果,提高该汽车仪表盘1的档次。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汽车,参考图1-4和6所示,包括仪表台,仪表台的台面板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21,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7配合,以将所述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1立设于所述台面板2。当第一安装结构17包括安装柱171时,第二安装结构21例如包括与安装柱171配合的配合槽/孔212,通过安装柱171插入配合槽/孔212实现二者的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1包括由所述台面板2下凹形成的安装槽211,配合槽/孔212设置于安装槽211的槽底,所述汽车仪表盘1的下端插入所述安装槽211中,所述安装槽2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电连接结构22,所述第二电连接结构22与所述第一电连接结构18位置对应,以方便汽车仪表盘1与仪表台内的总控端的电连接。通过设置安装槽211,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汽车仪表盘1与台面板 2的安装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电连接结构18和第二电连接结构22的隐蔽性,既能避免其对驾驶员视线的干扰,又能降低第一电连接结构18和第二电连接结构22裸露在外面的安全隐患。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电连接结构18和第二电连接结构22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即插即用式的连接方式,这样便可以实现汽车仪表盘1的即插即用,当不需要使用该汽车仪表盘 1时,可以将其拆卸后收纳起来,以更好地保护该汽车仪表盘1。
进一步地,参考图1-4所示,所述前盖板11由上至下向靠近驾驶员侧的方向倾斜,且所述前盖板11与所述台面板2之间的夹角为100至110°,进一步方便驾驶员的观察,提高安全性。具体的,背壳16的底板部163与所述前盖板11垂直,所述安装槽211的槽底相对所述台面板2倾斜设置,以使得所述前盖板11相对所述台面板2倾斜,通过设置倾斜的安装槽211的槽底实现前盖板11与台面板2之间的上述夹角,倾斜设置的槽底与底板部163接触面积更大,可以更好地确保汽车仪表盘1与台面板2的连接的稳定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仪表盘呈板状结构,所述汽车仪表盘仅在下部设置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一电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用于与汽车的仪表台的台面上的第二安装结构配合,以使得所述板状结构立设于所述仪表台的台面,所述第一电连接结构用于所述汽车仪表盘与所述仪表台内的总控端的电连接,所述汽车仪表盘还包括帽檐结构,所述帽檐结构至少沿所述板状结构的顶部边沿向前延伸凸出于所述汽车仪表盘的显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檐结构包括沿所述板状结构的顶部边沿向前延伸的顶檐部以及由所述顶檐部的两端沿所述板状结构的两侧边沿向下延伸的侧檐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檐部呈中部向上拱起的曲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檐部由所述顶檐部向下宽度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仪表盘包括前盖板,所述前盖板的背侧依次贴合设置有静电玻璃、段码液晶屏、彩色胶片和彩色液晶显示屏,所述彩色液晶显示屏的背侧设置有第一背光源,所述彩色胶片背侧设置有第二背光源,所述前盖板包括玻璃板和设置于所述玻璃板背面的油墨层,所述玻璃板包括与所述段码液晶屏的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区域、与所述彩色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区域、以及除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外的第三区域,所述油墨层仅设置于所述第三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为黑色玻璃板且透光率为40%至50%,所述第一背光源的亮度为28000cd/m2至30000cd/m2,所述第二背光源的亮度为900cd/m2至1400cd/m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盖板与所述静电玻璃之间设置有偏光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的角度为15°至30°,所述油墨层的Lab颜色模型中的L值为30至40,所述第一背光源的亮度为19000cd/m2至21000cd/m2,所述第二背光源的亮度为600cd/m2至1000cd/m2
9.一种汽车,包括仪表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所述仪表台的台面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配合,以将所述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立设于所述台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仪表盘的前盖板由上至下向靠近驾驶员侧的方向倾斜,且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台面板之间的夹角为100至110°。
CN202021215306.6U 2020-06-28 2020-06-28 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Active CN212889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5306.6U CN212889873U (zh) 2020-06-28 2020-06-28 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5306.6U CN212889873U (zh) 2020-06-28 2020-06-28 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89873U true CN212889873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80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15306.6U Active CN212889873U (zh) 2020-06-28 2020-06-28 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89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0810B (zh) 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US9096162B2 (en)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for vehicle,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for vehicle, vehicle and mounting member
US2021031661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a self-illuminated screen element,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 display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operating method
JP2009063757A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CN104111529B (zh) 平视显示器的盖以及包含盖的外壳
CN105301773B (zh) 车辆用显示装置和车辆
CN212889873U (zh) 带帽檐的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CN212422834U (zh) 立式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US5448406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inimizing initial surface reflections in a display screen
CN212529322U (zh) 全贴合式汽车仪表盘及汽车
JP2008132915A (ja) 高視認性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CN218287584U (zh) 一种车辆辅助显示屏及车辆
JP2008195123A (ja) 車両用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JP4949133B2 (ja) 車両用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JP2008302847A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EP0560773B1 (en) Reflection minimiz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display unit of a vehicle dashboard
CN202541332U (zh) 一种用在挡风玻璃上的使用透明el显示面板的仪表
CN221406191U (zh) 一种phud全景抬头显示结构及汽车
CN216285979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的hud及其显示系统
CN212724509U (zh) 一体色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汽车
CN212060816U (zh) 一种紧凑型的fpc拼板、车载背光源模组及车载显示屏
CN205468806U (zh) 一种带荧光圈后视镜系统
CN216733911U (zh) 一种分离式车载多媒体机
CN221378875U (zh) 一种光波导显示屏遮阳板和车辆
CN216002401U (zh) 一种消除盲区和可以取消后视镜的汽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52000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eilin District, Suihua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152000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eilin District, Suihua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