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7454U - 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7454U
CN212877454U CN202021981212.XU CN202021981212U CN212877454U CN 212877454 U CN212877454 U CN 212877454U CN 202021981212 U CN202021981212 U CN 202021981212U CN 212877454 U CN212877454 U CN 212877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lical gear
twisting
fixed
kneading
transmiss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812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Qingqianb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Qingqian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Qingqianb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Qingqian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812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7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7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74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包括支撑桌,支撑桌上固定有揉捻盘,揉捻盘上方设置有揉捻筒,支撑桌上端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上方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下方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外端转动连接有固定于支撑柱的第一斜齿轮,第一斜齿轮外沿设置有第二斜齿轮,且第二斜齿轮的外径小于第一斜齿轮的外径;第二斜齿轮下端固定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揉捻筒固定连接,第一转轴下端套接固定有传动板,传动板的另一端套接固定于传动轴,传动轴中段固定有球形导向块,导向块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柱;其具有使揉捻盘内的茶叶均能得到充分揉捻,避免二次揉捻,提高揉捻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
背景技术
揉捻是茶叶的一种塑形工艺,通过搓揉、捻条的方法,使茶叶的组织细胞组织被破坏,挤出的茶汁会粘附在茶叶表面,并使叶片索紧成条且成品茶易于冲泡的茶叶初制工序,茶叶的揉捻主要有三个目的:首先,使茶叶细胞组织破碎,茶汁容易泡出,利于茶汤滋味的形成;其次,将茶叶揉压,降低茶叶间的间隙,索紧成条,提高茶叶的容重;最后,溢出的茶汁可以与空气相接触,发生氧化,促使化学变化,增添茶叶的香味。
传统的揉捻方式是通过手工对茶叶进行揉捻,此种方式的人工劳动强度较大,且不适用于大批量的揉捻,效率较低;现有的,有通过揉捻机械装置对茶叶进行揉捻,通过揉捻筒对揉捻盘内的茶叶经揉捻,然而简单的直接通过电机驱动揉捻筒进行揉捻会导致揉捻盘边缘一些茶叶揉捻效果较差,揉捻盘内的茶叶整体揉捻不均匀,边缘的茶叶有些需进行二次揉捻,整体揉捻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包括支撑桌,支撑桌上固定有揉捻盘,揉捻盘上方设置有揉捻筒,支撑桌上端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与揉捻筒和揉捻盘共轴线,第一电机下方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外端转动连接有固定于支撑柱上的第一斜齿轮,第一斜齿轮外沿设置有与第一斜齿轮相配合的第二斜齿轮,第二斜齿轮相对第一斜齿轮向下倾斜设置,且第二斜齿轮的外径小于第一斜齿轮的外径;第二斜齿轮下端固定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揉捻筒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下端套接固定有传动板,传动板的另一端套接固定于传动轴,传动轴中段固定有球形导向块,导向块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柱。
进一步的,揉捻盘的上表面设有棱骨,棱骨包括散料环,散料环外侧设有若干个环状的外棱骨条,散料环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环状的内棱骨条。
进一步的,外棱骨条和内棱骨条均为等速螺线状环条,多个外棱骨条和多个内棱骨条等间隔分布,且外棱骨条和内棱骨条的弧条旋向相反。
进一步的,揉捻筒的外径为揉捻盘内径的一半,且揉捻筒外沿滑动抵接与揉捻盘的内壁。
进一步的,支撑桌的桌腿下端外周开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安装有减振套,减振套底部固定有减振弹簧,减振弹簧底部固定有垫板。
进一步的,揉捻盘底部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穿过支撑桌与第二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经传动板使第二斜齿轮绕第一斜齿轮偏心转动,经传动轴带动揉捻筒转动,通过球形的导向块的限位作用,使得揉捻筒沿揉捻盘内壁周转,揉捻筒运动范围无死角的覆盖揉捻盘整个上表面,揉捻盘内的茶叶在揉捻筒的周转下均能得到充分的揉捻,有效避免对部分茶叶的二次揉捻,整体的揉捻效率高。
2、设置合理布置的棱骨,各棱骨条间互不干扰,使棱骨能够充分起到揉捻茶叶的效果,外棱骨条和内棱骨条反向设置,以增强茶叶的翻滚效果,揉捻过程有规律的运作,使得茶叶的成条率更高;设置第二电机和第二转轴使揉捻盘与揉捻筒反向转动,进一步提升揉捻的效率。
3、使用时将减振套旋转至底部使垫板与地面抵接,利用减振弹簧和垫板的缓冲作用有效减振,增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图1中棱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支撑桌;2、揉捻盘;3、揉捻筒;4、支撑柱;5、第一电机;6、第一转轴;7、第一斜齿轮;8、第二斜齿轮;9、传动轴;10、传动板;11、导向块;12、连接板;13、棱骨;131、散料环;132、外棱骨条;133、内棱骨条;14、减振套;15、减振弹簧;16、垫板;17、第二转轴;18、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包括支撑桌1,支撑桌1上固定有揉捻盘2,揉捻盘2上方设置有揉捻筒3,支撑桌1上端固定有支撑柱4,支撑柱4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5,且第一电机5与揉捻筒3和揉捻盘2共轴线,第一电机5下方连接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外转动连接有固定于支撑柱4上的第一斜齿轮7,第一斜齿轮7外沿设置有与第一斜齿轮7相配合的第二斜齿轮8,第二斜齿轮8相对第一斜齿轮7向下倾斜设置,且第二斜齿轮8的外径小于第一斜齿轮7的外径;第二斜齿轮8下端固定有传动轴9,传动轴9的另一端与揉捻筒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6下端套接固定有传动板10,传动板10的另一端套接固定于传动轴9,传动轴9中段固定有球形的导向块11,导向块11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柱4。
揉捻盘2的上表面设有棱骨13,棱骨13包括散料环131,散料环131外侧设有若干个环状的外棱骨条132,散料环131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环状的内棱骨条133;外棱骨条132和内棱骨条133均为等速螺线状环条,多个外棱骨条132和多个内棱骨条133等间隔分布,且外棱骨条132和内棱骨条133的弧条旋向相反;揉捻筒3的外径为揉捻盘2内径的一半,且揉捻筒3外沿滑动抵接与揉捻盘2的内壁;支撑桌1的桌腿下端外周开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安装有减振套14,减振套14底部固定有减振弹簧15,减振弹簧15底部固定有垫板16;揉捻盘2底部设置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穿过支撑桌1与第二电机18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需对茶叶进行揉捻时,将需进行揉捻的茶叶均匀置于揉捻盘2内,启动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8,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转轴6转动,进而带动倾斜设置的传动板10转动,固定于传动板10另一端的传动轴9也随之运动,进而牵引倾斜设置的第二斜齿轮8沿第一斜齿轮7的外沿偏心滚动,传动轴9中段的球形导向块11于连接板12内转动,导向块11的位置相对限定,使得传动轴9能带动其底部的揉捻筒3沿揉捻盘2的内壁周向转动,揉捻筒3的的外径为揉捻盘2内径的一半,随着揉捻筒3的运动,揉捻筒3的运动范围能无死角运动于揉捻盘2的整个上表面,茶叶经揉捻筒3的转动逐渐被揉捻成条,通过棱骨13模拟人工揉捻的效果,茶叶经过棱骨13进一步翻滚成条;第二电机18带动第二转轴17转动,进而驱使揉捻盘2相对揉捻筒3反向转动,配合揉捻筒3的转动,揉捻盘2上的棱骨13进一步的带动茶叶的运动,进一步增强茶叶的翻滚效果,进一步提升揉捻的效率;旋转减振套14使垫板16与地面抵接,减振弹簧15的缓冲作用有效缓解装置整体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增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包括支撑桌,所述支撑桌上固定有揉捻盘,所述揉捻盘上方设置有揉捻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桌上端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揉捻筒和所述揉捻盘共轴线,所述第一电机下方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端转动连接有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的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外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齿轮相配合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相对所述第一斜齿轮向下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斜齿轮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斜齿轮的外径;所述第二斜齿轮下端固定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揉捻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下端套接固定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另一端套接固定于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中段固定有球形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盘的上表面设有棱骨,所述棱骨包括散料环,所述散料环外侧设有若干个环状的外棱骨条,所述散料环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环状的内棱骨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棱骨条和所述内棱骨条均为等速螺线状环条,多个所述外棱骨条和多个所述内棱骨条等间隔分布,且所述外棱骨条和所述内棱骨条的弧条旋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筒的外径为所述揉捻盘内径的一半,且所述揉捻筒外沿滑动抵接与所述揉捻盘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桌的桌腿下端外周开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安装有减振套,所述减振套底部固定有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底部固定有垫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盘底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支撑桌与第二电机连接。
CN202021981212.XU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 Active CN212877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81212.XU CN212877454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81212.XU CN212877454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7454U true CN212877454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57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81212.XU Active CN212877454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74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12636U (zh) 一种茶叶揉捻机
CN109550428B (zh) 一种乳化机
US6997597B2 (en) Kneading machine for food doughs, particularly for bakery products
CN214973574U (zh) 一种低温热溶胶材料加工搅拌装置
CN206242557U (zh) 一种煤球自动加工机
CN212877454U (zh) 一种茶叶的揉捻装置
CN103169369B (zh) 面包馒头一体机
CN117065624B (zh) 一种鲜花饼馅料搅拌系统及方法
CN110338244A (zh) 一种茶叶持续加工揉捻设备
CN211672261U (zh) 一种茶叶揉捻机
CN211133903U (zh) 一种农药加工用反应釜
CN105494499B (zh) 中式面点机移动式输馅系统
CN208610673U (zh) 一种便捷式食品加工用搅拌机
CN214431525U (zh) 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
CN213246716U (zh) 揉捻装置及自动揉捻系统
CN215913129U (zh) 一种双压成形装置
CN206746432U (zh) 可升降调节的小型混料机
CN111937985A (zh) 一种用于茶叶制备的高效揉捻系统及其揉捻方法
CN114027371A (zh) 一种具有快速上料结构的茶叶加工用揉搓装置
CN208908983U (zh) 一种新型抿尖面加工设备
CN112167398A (zh) 一种茶叶快捷揉捻设备
CN111280272A (zh) 一种新型高效的茶叶揉捻机
CN220023995U (zh) 一种高品质高添加杂粮挂面加工和面装置
CN220458500U (zh) 一种茶叶连续揉捻装置
CN107624913B (zh) 一种茶叶连续自动初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