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7371U - 一种手持式面条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式面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7371U
CN212877371U CN202021295670.8U CN202021295670U CN212877371U CN 212877371 U CN212877371 U CN 212877371U CN 202021295670 U CN202021295670 U CN 202021295670U CN 212877371 U CN212877371 U CN 212877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gh
noodle
kneading
push rod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956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陈迪
薛领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956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7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7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7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s For Dough (AREA)
  • Nood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面条机,包括主机及连接于主机前端的挤压组件,主机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内的推杆电机,挤压组件包括挤面筒和压面块,其中,所述推杆电机包括推杆电机和可伸缩的推杆,推杆一端设有所述压面块,压面块在推杆电机的驱动下在挤面筒中前后移动揉压所述挤面筒内的面团,所述压面块前端设有揉压面,所述揉压面对所述面团的有效揉压面积为S,700mm2≤S≤8000mm2,揉压面随着压面块向前推进的同时对面团进行揉压整形,面团在挤面筒内的形态随之发生变化,面团表面逐渐光滑平整,面团表面不易被撕裂,挤压出面时面条也更加光滑连续,不易断裂。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式面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面条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持式面条机一般包括主机和连接于主机的挤面筒,主机内设有推杆电机,虽然体积小且具有便携的属性,但这种面条机使用几次后,挤面筒与主机连接处容易出现变形,挤面筒晃动较大,且安装位置发生移位,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与推杆电机连接的压面块的运行,导致挤压出面效果不理想,出面效率低,且面团受力不均匀,挤出后的面条带有毛刺,面条中间还容易出现不连续和断开。另外,由于手持式面条机体积小,且不具备搅拌功能,因此用户放入到挤面筒内的面团形状和面水混合程度不一,容易出现面条断裂或粘连,甚至出面失败,而且挤面筒的空间利用率也较低。因此,如何在手持式面条机整机工作稳定可靠的基础上,提高制面效率和出面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面效果好且能够制作出筋道好面条的手持式面条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面条机,包括主机及连接于主机前端的挤压组件,主机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内的推杆电机,挤压组件包括挤面筒和压面块,其中,所述推杆电机包括推杆电机和可伸缩的推杆,推杆一端设有所述压面块,压面块在推杆电机的驱动下在挤面筒中前后移动揉压所述挤面筒内的面团,所述压面块前端设有揉压面,所述揉压面对所述面团的有效揉压面积为S,700mm2≤S≤8000mm2
进一步的,挤面筒内单位体积的面团所受的压力F,1000N≤F≤5000N。
进一步的,挤面筒内单位体积的面团所受的压强为P,5×105Pa≤P≤5× 106Pa。
进一步的,挤面筒一端设有模头,所述模头包括出面壁,出面壁上设有出面孔,出面壁的形状与所述揉压面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揉压面为平面,或者向前凸出的弧面,或者平面与弧面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模头与挤面筒一体式制成或分体式设置,所述压面块运行到任意位置时,所述揉压面与所述出面壁之间间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压面块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或长圆形,所述挤面筒的横截面形状与压面块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揉压面上设有辅助对面团进行揉压的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高度为1mm~5mm。
进一步的,所述出面壁上设有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凹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压面块前端设有揉压面,所述揉压面对所述面团的有效揉压面积为 S,700mm2≤S≤8000mm2,揉压面随着压面块向前推进的同时对面团进行揉压整形,面团在挤面筒内的形态随之发生变化,面团表面逐渐光滑平整,面团表面不易被撕裂,挤压出面时面条也更加光滑连续,不易断裂。S小于700mm2,面团与揉压面有效接触面积小,揉压不充分,面团中的面筋含量少,S大于8000mm 2时,体积过大,手持手感差,且影响用户手持时出面的稳定性。
2、挤面筒内单位体积的面团所受的压力F,1000N≤F≤5000N,挤面筒内单位体积的面团所受的压强为P,5×105Pa≤P≤5×106Pa,所述的单位体积的面团,是指用户一次放入到挤面筒内的面团的量,也即进行一个完整制面过程的面量,这样设置使得面团不易黏连挤面筒内壁和揉压面,揉压面能够多角度接触面团的不同受力面,从而使得面团充分的被揉压面揉压和整形。
3、模头包括出面壁,出面壁的形状与所述揉压面的形状相匹配,面团在揉压面的作用下不断揉压并向前推进,再从出面壁上的出面孔挤出形成连续光滑的面条,当揉压面随着压面块向前运行到极限位置时将绝大部分的面团从出面孔挤出,避免面团残余浪费,出面壁与揉压面的形状匹配即使挤压出面的最后阶段,揉压面也不会与出面壁接触并发生过度磕碰,从而避免模头和揉压面刮花。所述揉压面为平面,或者向前凸出的弧面,或者平面与弧面的组合,尤其是揉压面为非平面时,在揉压面运行过程中,能够使得接触到揉压面表面的面团不同位置受力发生变化,从而使得面团在被向前推压的过程中相对位置发生周向的微调,以更好的对面团进行整形。
4、模头与挤面筒既可以设置为一体式,减少配件方便拆装,也可以设置为分体式,方便模头和挤面筒的清洗。所述压面块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或长圆形,所述挤面筒的横截面形状与压面块形状相匹配,从而使得挤面筒内部空间设计余量大,面团运行空间和行程更大,揉压更充分。
5、揉压面上设有辅助对面团进行揉压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为1mm~5mm,所述出面壁上设有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凹陷,凸起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从而增大对接触揉压面的面团的揉压力度,面团受到揉压面的力是变化的,从而使得面团中水面分子结合的更加充分和均匀,制作出的面条更加筋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面条机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面条机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面条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00、主机;101、主体;102、握持部;103、推杆电机;104、电机本体;105、推杆;106、第一容纳部;107、第二容纳部;108、安全开关;109、端部;110、按键;111、后盖;200、挤压组件;201、挤面筒;202、模头;203、出面孔; 204、压面块;205、第一连接段;206、第二连接段;207、触发结构;208、台阶;209、揉压面;300、推面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式面条机,包括主机100及连接于主机前端的挤压组件200,主机内设有推杆电机103,推杆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04以及与电机动力连接的推杆105,挤压组件包括挤面筒201、设置于挤面筒端部的模头202及与推杆固定连接的压面块204,本实施例中,模头与挤面筒分体式设置并通过螺纹连接,模头上设有出面孔203,压面块204与推杆105连接,并在推杆电机的驱动下在挤面筒中前后移动,主机100内还设有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蓄电池,其中,所述压面块与挤面筒内壁以及模头之间合围形成推面腔300,压面块20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从而改变所述推面腔300的体积,压面块运动到第一位置时,推面腔的体积与挤面筒的体积比为a,1/3≤a≤1。压面块一挤面筒内壁以及模头之间合围形成推面腔,推面腔的体积是随着压面块的位置而发生变化的,压面块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之间运动,从而将挤面筒内的面团推进并进行揉压,面团在推面腔内的形状因压面块的挤压而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使得面团中面筋混合更加均匀,面团质地更加均匀有韧性。压面块运行到第一位置时,推面腔的体积与挤面筒的体积比为a,1/3≤a≤1,本实施例中,a为4/5,从而使得压面块在挤面筒内的运行更加平稳,运行路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实现面团从模头被挤压出,在出面之前面团还能够在推面腔充分被压面块揉压,面团柔软而有韧性,从而使得挤出的面条均匀连续,不易断裂,且煮熟后口感筋道。
所述压面块前端设有揉压面209,所述揉压面209对所述面团的有效揉压面积为S,700mm2≤S≤8000mm2,本实施例中,所述揉压面为平面,揉压面对所述面团的有效揉压面积S为1960mm2,揉压面随着压面块向前推进的同时对面团进行揉压整形,面团在挤面筒201内的形态随之发生变化,面团表面逐渐光滑平整,面团表面不易被撕裂,挤压出面时面条也更加光滑连续,不易断裂。挤面筒内单位体积的面团所受的压力F,1000N≤F≤5000N,挤面筒内单位体积的面团所受的压强为P,5×105Pa≤P≤5×106Pa,所述的单位体积的面团,是指用户一次放入到挤面筒内的面团的量,也即进行一个完整制面过程的面量,这样设置使得面团不易黏连挤面筒内壁和揉压面,揉压面209能够多角度接触面团的不同受力面,从而使得面团充分的被揉压面揉压和整形,本实施例中,可选用200g面粉加适量水进行和面,形成面团并放入挤面筒,F为3000N,P为 1.5×106Pa。
挤面筒一端设有所述模头202,所述模头包括圆形出面壁和设置于出面壁外围的环形围边,围边设有连接螺纹,出面壁上设有出面孔,出面壁的形状与所述揉压面的形状相匹配,面团在揉压面的作用下不断揉压并向前推进,再从出面壁上的出面孔挤出形成连续光滑的面条,所述压面块运行到任意位置时,出面壁与揉压面之间间隙设置,当揉压面209随着压面块向前运行到极限位置时将绝大部分的面团从出面孔挤出,避免面团残余浪费,而且即使挤压出面的最后阶段,揉压面也不会与出面壁接触并发生过度磕碰,从而避免模头和揉压面刮花。
所述揉压面为平面,或者向前凸出的弧面,或者平面与弧面的组合,尤其是揉压面为非平面时,在揉压面运行过程中,能够使得接触到揉压面表面的面团不同位置受力发生变化,从而使得面团在被向前推压的过程中相对位置发生周向的微调,以更好的对面团进行整形。本实施例中,揉压面209为光滑平面,出面壁也为平面,从而简化整体结构,易于清洗和制造。
所述压面块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或长圆形,所述挤面筒的横截面形状与压面块形状相匹配,从而使得挤面筒内部空间设计余量大,面团运行空间和行程更大,揉压更充分。本实施例中,压面块为圆形,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压面块的厚度为2mm。
压面块运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推面腔的体积为e,压面块运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推面腔的体积为f,15≤e/f≤190,本实施例中,e/f为60,这样设置使得面团有足够的空间与推面腔内的空气接触,在压面块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面团与空气接触并不断被空气和压面块整形揉压,从而使得面筋更加均匀,面团韧性更好。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为压面块在一个工作进程中的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也就是说,压面块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对推面腔内的面团进行揉压推进,然后再进行挤压出面,压面块位于第二位置时,相当于挤压出面完成,或者完成了一个推进出面循环。压面块位于第一位置时,压面块与主机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为S1,10mm≤S1≤45mm,本实施例中,S1为25mm,压面块其实位置距离主机前端面25mm,也相当于压面块从第二位置回退到第一位置时的极限位置,由于压面块的推进力大,这样设置能够避免压面块回退的过程中,用户将手指意外夹在主机前端面和压面块后端面之间,保证用户使用安全。压面块位于第二位置时,为压面块向前推进出面的终止位置,此时压面块与主机前端面的距离为S2,60mm≤S2≤170mm,本实施例中,S2为85mm,面团在挤面筒推面腔内具有充分的运行行程和空间,从而保证面团在出面前和出面过程中,都能够在压面块的作用下进行挤压,挤出的面条更加筋道,而且既能够满足一人食的需求,又能够满足多个家庭成员及朋友的日常食用需求或户外野炊需求。
挤面筒包括第一连接段205,挤面筒通过第一连接段205与主机连接,当推面腔的体积与挤面筒体积相同时,第一连接段设置在挤面筒201的外壁上,从而使得推面腔的可变体积更大,对面团的揉压更加充分,面团在推面腔内也具有充分的形状变化空间,利于面筋的形成和均匀分布。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将连接段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体积与挤面筒的体积比为b,1/50≤b≤1/4,优选值b为1/5,挤面筒与主机连接可靠不易变形,而且压面块与挤面筒内壁间距控制精准,避免压面块相对于挤面筒内壁偏置而影响推进和出面效果。挤面筒还包括与模头连接的第二连接段206,第二连接段的体积与挤面筒的体积比为c, 1/6≤c≤1/5,本实施例优选c也为1/5,第二连接段用于紧固模头,模头内壁和挤面筒内壁光滑连接,使得面团在推面腔内运行顺畅不易卡料或残留,而且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可互换通用,提高用户安装的便利性。
本实施例与主机结构进一步优化,主机包括主体101和设置于主体101上的握持部102,所述推杆电机包括推杆105和电机本体104,所述主体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推杆的第一容纳部106,以及用于容纳所述电机本体的第二容纳部107,握持部102与第二容纳部连接。将主体进行功能区域化设置,从而使得推杆电机安装稳固且主体强度好,面条机握持更加省力。第一容纳部106和第二容纳部107集中承载面条机的主要重量,而第二容纳部则主要承载了推杆电机的重量,握持部与第二容纳部连接,使得用户通过握持部握持时更加靠近重心,从而握持和操作都更加省力,大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第二容纳部前端与所述第一容纳部连接处设有台阶208,从而对电机本体进行更好的限位,同时利于整机小型化,提升整机的便携性,所述台阶208的前端面与第一容纳部106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0,30mm≤L0≤80mm,本实施例中,L0为35mm,用户操作握持部时,拇指和食指抵靠在所述台阶的下端,虎口抵接在握持部根部和第二容纳部上,从而使得手持式面条机握持轻松省力,推面腔的位置更加合理,手腕稍加控制即可使得推面腔和模头的位置和角度发生适应变化,使得挤出面条能够迅速入锅,大大改善面条挤出后粘连的问题。
本实施例还对面条机的制面稳定性和用户使用体验进一步优化,所述主机包括主体101以及与主体连接的握持部102,主体后端设有端部109,当面条机通过端部109竖置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时,所述面条机的重心落入所述端部的竖直投影范围内,从而提高运输过程中整机的包装运输效率,运输过程中挤压组件不易损坏或相对于主机移位,另外还大大优化了用户使用时的握持手感。本实施例中,面条机包括通过端部竖直放置于水平桌面的放置状态,模头出面方向朝上,此时可用于面条机的携带状态或者收纳状态,当面条机处于放置状态时,面条机的重心落入端部的竖直投影范围内,挤面筒及推杆配重平衡,且推杆不仅利于平稳放置,而且用户握持整机时,手指握持握持部,虎口抵在握持部与主体连接处,可轻松将模头朝上调整握持姿势,尤其模头至少部分朝下进行推面操作时,重心更加靠近握持部,用户握持轻松省力,可随时调整模头出面孔相对于烹饪容器的角度,从而将挤出的面条快速煮入水或汤中,有效避免粘连,从而使得面条口感更好。
重心相对于水平桌面的高度为h,4mm≤h≤15mm,当挤面筒放入面团后,增加挤面筒的配重,此时重心既然聚集在主体101内,而且在手握持的可控范围内,模头出面孔角度控制自如,面条不黏连,用户握持轻松自如。本实施例中,h为7mm。所述重心与挤面筒的中心轴线不重合,这样设置使得挤面筒内放置面团后增加了挤面筒的配重,从而使重心靠近挤面筒的中心轴线,用户握持径向挤压推面的过程更加省力,出面稳定,尤其是模头不易晃动,挤出的面条不易粘连。
所述握持部上设有按键110,所述按键110与重心的距离为L1,5mm≤L1 ≤15mm,所述握持部为手柄,手柄的根部与重心之间的距离为L2,3mm≤L2 ≤7mm,本实施例中,L1为5mm,L2为4mm,用户在握持面条机的同时操作按键使推杆前进对面团进行揉压和推进,或者操作按键110使推杆倒退并通过推杆上的压面块对挤面筒内壁的残面进行清理时,均能够保持模头出面孔方向稳定不易摆动,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面条粘连。
所述挤面筒201的轴向长度与所述面条机的轴向长度比为A,1/5≤A≤3/5,本实施例中A为1/2,整机轴向长度利用率最高,且压面块随推杆电机的推杆在挤面筒内行程能够使得面团得到更充分的揉压,挤面时压面块受力更加均匀,面团质地均匀,挤出的面条均匀光滑。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端部包括设置于主机后端的放置平面。具体的,所述主机包括壳体组件和设置于壳体后端的后盖111,所述后盖包括所述平面和围绕平面边缘设置的环形围边。用户无需手扶或者依靠其他物件,即可使得面条机通过所述平面独立的将模头出面孔向上的竖直放置到水平桌面上,占用水平桌面面积小,更易收纳和使用过程中的放置。主体的重心与所述握持部的重心在水平方向上不重合,从而减轻握持时用户手部虎口的压力,提升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手持式面条机制作面食的方法,具体包括:
和面阶段,用户将面粉、水和/或鸡蛋放入和面袋中进行充分混合,当然,此阶段中,用户还可以将上述物料放入挤面筒中并手动进行混合,形成面团或者面絮。
启动步骤,将混合后的面水混合物放入挤面筒中,将模头旋合到位后,手持握持部并启动面条机。
揉压阶段,所述压面块向前推进并揉压挤面筒201内的面团,所述推面腔的体积不小于所述面团的体积,此阶段面团不被挤出,而是在压面块的推动下进行揉压,面团随着压面块的运动而发生适应性的形状变化,使得面团中的面筋也发生变化,面团被充分揉压,避免直接挤出而导致面条毛刺的问题。所述揉压持续时间为t1,3s≤t1≤15s,从而使得出面前面团更加均匀有韧性。本实施例中,t1为5s。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对所述方法进行进一步优化:
所述揉压阶段具体包括:预压步骤,所述压面块匀速向前推进并揉压挤面筒内的面团,所述推面腔300的体积大于所述面团的体积。压面块均匀向前推进并对面团进行揉压,压面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并逐渐减小推面腔中除面团以外的空间,而面团则在推面腔内在压面块的作用下变换形状,同时逐渐被压缩且面团的压缩比逐渐增大,尤其是在预压步骤即将结束,也就是说推面腔300 内即将被面团全部填充满时,面团的压缩比达到最大,压面块的推进速度为V1, 2mm/s≤V1≤15mm/s,本实施例中V1具体为3mm/s,面团被充分挤压,面团中的水分子和面粉混合揉压更加充分,韧性明显增强,同时还能够避免面团出现断层或开裂,使得面团能够形成质地均匀的整体。
预压步骤中,压面块的推进行程为L,75mm≤L≤180mm,本实施例中,L 为90mm,从而给面团充分的揉压整形时间,面团被充分揉压整形,使得出面阶段挤出的面条更加筋道均匀。所述预压步骤中包括空气揉压,面团放入推面腔后,推面腔内面团周围的空气在压面块的推动下,体积和形态不断发生变化,而面团至少部分的封闭模头,从而使得空气变化的过程中对面团表面形成作用力,不断对面团进行揉压整形,使得面团表面更加光滑平整,面筋分布均匀稳定,在推面腔内的空气对面团进行揉压整形。所述预压步骤中包括压面块整形,面团在压面块的推动下不断并揉压和整形,面团形态变化的过程中面筋的形成更加充分。本实施例中,空气揉压和压面块揉压同时存在,且至少部分同时进行或者交替进行,从而对面团进行不同力度和不容揉压方式进行多方位揉压整形,使得面团中面水混合更加均匀,出面阶段中面条更加筋道有韧性,且大大降低粘连现象。
所述揉压阶段还包括:压缩步骤,压面块向前推动并压缩面团和推面腔300 的体积,所述面团的体积压缩速度与所述推面腔的体积压缩速度相同;所述压缩步骤在预压步骤之后进行,此时面团完全将推面腔填满,推面腔的体积和面团的体积相同且体积压缩速度相同,此时面团进一步被压缩,相当于在出面前对面团分子间距进行压缩,而出面阶段才进行压力释放,这样挤出的面条均匀致密且不会轻易断裂开。
所述预压步骤中压面块的推进速度不小于所述压缩步骤中压面块的推进速度,在预压步骤中,主要为推面腔内除面团以外的空间被压缩,而在压缩步骤中,压面块的位移导致面团的体积随推面腔的体积减小而减小,压面块的推进速度为V2,2mm/s≤V2≤10mm/s,所述压缩步骤中压面块的推进速度为匀速或非加速,本实施例中为匀速,具体也为3mm/s,这样设置对面团进行保护,防止面团被压缩过快而破坏面团的完整性,面团表面光滑不易出现断层。
出面阶段,所述压面块推动面团从所述模头出面。揉压阶段之后,再执行出面阶段,经过揉压的面团再从模头挤出,出面均匀面条光滑。所述出面阶段还包括:防护步骤:当所述压面块推动面团或干粉前进的压力超过预设值F0时,推杆电机停止工作,2000N≤F0≤5000N,本实施例中,F0为3500N,这样设置保证推进面团的高效和出面效果,同时防止用户将干粉放入挤面筒进行挤压而崩裂模头,避免发生机械伤害。
清理阶段:压面块204向后倒退并刮擦附着在所述挤面筒201内壁上的残余面,使得挤面完成后挤面筒残面少,为彻底清洗挤面筒提供便利,经过压面块的刮擦后,挤面筒内壁残留很少,用户可将刮擦下来的面团进行再次制面,从而避免物料浪费。清理阶段中,压面块的倒退速度大于揉压及出面阶段的速度,从而提高清理速度,节省制面的方法所用的总时间,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所述主机后端的端部包括围边或凸台或凹槽。
可以理解的,所述压面块前端设有揉压面,揉压面还可以设置为弧面或球面,模头内壁与揉压面形成一致。
可以理解的,揉压面上设有辅助对面团进行揉压的一个或多个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为1mm~5mm,优选设有多个凸起,且凸起的高度为1mm~2mm不等,所述出面壁上设有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凹陷,凸起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从而增大对接触揉压面的面团的揉压力度,面团受到揉压面的力是变化的,从而使得面团中水面分子结合的更加充分和均匀,制作出的面条更加筋道。
可以理解的,所述揉压面上还设有球状凸起或块状凸起,所述模头设有出面孔,出面孔设置模头侧壁上,且模头与挤面筒侧壁形状一致。
可以理解的,所述模头与挤面筒一体式制成,既可以为一体式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为一体式塑胶注塑成型。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主机包括主体和设置于主体上的握持部,所述推杆电机包括推杆和电机本体,所述主体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推杆的第一容纳部106,以及用于容纳所述电机本体的第二容纳部107,握持部与第二容纳部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容纳部内还设有安全开关108,挤面筒上设有触发所述安全开关的触发结构207。所述安全开关包括微动开关,所述触发结构为挤面筒。本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结构即为挤面筒第一连接段的后端面,挤面筒安装到位后触发所述安全开关导通,从而增加面条机的使用安全性,挤面筒没有安装时无法触发安全开关,面条机不启动,避免出现压面块夹手的现象。
可以理解的,所述安全开关包括磁控开关,所述触发结构为嵌设于挤面筒端部的磁铁,从而使得主机密封性更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作为优选,推面腔的体积与挤面筒的体积比为a,3/5≤a≤6/7本实施例中,a为3/5,这样设置能够使得挤面筒推面腔更大,压面块的行程相对加长,在推进过程中对面团的揉压更加充分,从而进一步提高出面质量。
本实施例中,压面块位于第一位置时,与主机之间的距离为0~7mm,进一步增大推面腔的空间。主体内设有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检测装置,当压面块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行时,检测装置检测到推杆超过预设压力,则控制装置控制推杆电机停止工作,从而起到防夹手的作用,确保用户使用安全。
所述挤面筒包括与主机前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体积与挤面筒的体积比为b,优选1/20≤b≤1/4,所述挤面筒包括与模头连接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体积与挤面筒的体积比为c,优选c为1/5。第二容纳部前端与所述第一容纳部连接处设有台阶,所述台阶的前端面与第一容纳部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0,40mm≤L0≤70mm,本实施例中,L0为55mm。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一中制作面食的方法进行优化,在所述揉压阶段中,压面块边向前运动边旋转以对挤面筒内的面团进行更加充分的揉压。压面块既可以一致沿着一个方向转动,或者沿着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从而大大优化对面团的揉压效果。本实施例具体为沿着顺时针转动揉压,面团在揉压阶段的效果更好,面团在被推进的同时还至少部分的做旋转运动,提升面团中面筋分部的均匀性。所述压面块做旋转运动的动力既可以来自于电机本体,还可以设置第二动力源,为所述压面块提供旋转运动的动力。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机内设有感应开关,当模头向下倾斜角度α时,所述推杆电机启动并向前推进,20°≤α≤90°,用户只需将模头倾斜向下角度α即可实现自动启动进行推面,从而进一步提升手持式面条机运行的稳定性,用户无需用额外的力操作机器启动,仅需要握持稳定对使得模头上的出面孔与烹饪容器内的水达到最佳角度避免面条粘连即可,用户体验更佳。当然,回退时,将模头上扬,也可通过感应开关实现压面块自动回退到位。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所述用手持式面条机制作面食的方法进一步改进。
所述揉压阶段还包括:
暂停步骤:所述压面块暂停推进,暂停时间为t,1s≤t≤5s,所述暂停步骤在预压步骤之后进行,从而在揉压阶段后为面团提供充分的混合调整时间,使得面筋经过压面块的揉压后韧性更好。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式面条机,包括主机及连接于主机前端的挤压组件,主机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内的推杆电机,挤压组件包括挤面筒和压面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电机包括推杆电机和可伸缩的推杆,推杆一端设有所述压面块,压面块在推杆电机的驱动下在挤面筒中前后移动揉压所述挤面筒内的面团,所述压面块前端设有揉压面,所述揉压面对所述面团的有效揉压面积为S,700mm2≤S≤8000m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挤面筒内单位体积的面团所受的压力F,1000N≤F≤5000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挤面筒内单位体积的面团所受的压强为P,5×105Pa≤P≤5×106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挤面筒一端设有模头,所述模头包括出面壁,出面壁上设有出面孔,出面壁的形状与所述揉压面的形状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压面为平面,或者向前凸出的弧面,或者平面与弧面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头与挤面筒一体式制成或分体式设置,所述压面块运行到任意位置时,所述揉压面与所述出面壁之间间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面块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或长圆形,所述挤面筒的横截面形状与压面块形状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揉压面上设有辅助对面团进行揉压的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高度为1mm~5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面壁上设有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凹陷。
CN202021295670.8U 2020-07-04 2020-07-04 一种手持式面条机 Active CN212877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5670.8U CN212877371U (zh) 2020-07-04 2020-07-04 一种手持式面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5670.8U CN212877371U (zh) 2020-07-04 2020-07-04 一种手持式面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7371U true CN212877371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82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95670.8U Active CN212877371U (zh) 2020-07-04 2020-07-04 一种手持式面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73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2212A (zh) * 2022-08-02 2022-10-18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厨师机和面参数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2212A (zh) * 2022-08-02 2022-10-18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厨师机和面参数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77371U (zh) 一种手持式面条机
CN212877372U (zh) 一种手持式面条机
CN213153699U (zh) 一种手持式面条机
CN113875790A (zh) 一种用手持式面条机制作面食的方法
CN110604143A (zh) 一种包合式仿手工饺子机
CN107212038B (zh) 一种面食一体机
CN215075078U (zh) 一种电动小型多功能包馅机
CN109434921A (zh) 一种用于面食生产的切片装置
KR20200015130A (ko) 또띠아용 반죽볼 성형기의 롤링 유니트
CN212545338U (zh) 一种包心肉丸成型装置
CN207768733U (zh) 麦粒灸制作器
CN107006554A (zh) 新型多用途压面装置
US677701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of making dough mixed with cooking oil, fruit and vegetable filling
EP2494869A1 (en) Extrusion type noodle making machine
CN114586808B (zh) 一种无残留面食机
CN215302676U (zh) 一种面食成型机
CN214801989U (zh) 一种全自动压面机
CN114600920B (zh) 一种多功能面食机
CN210406878U (zh) 一种安全出料的压面机
CN212116863U (zh) 一种带搓圆及发酵功能的切面机
CN210960265U (zh) 一种新型的榨粉煮粉机移动结构
CN213230223U (zh) 一种面团分割滚圆设备机组
CN203897982U (zh) 压榨装置
CN113207932A (zh) 一种一体化鱼丸加工设备
CN211746537U (zh) 一种便携式面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