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7089U - 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7089U
CN212877089U CN202021061521.5U CN202021061521U CN212877089U CN 212877089 U CN212877089 U CN 212877089U CN 202021061521 U CN202021061521 U CN 202021061521U CN 212877089 U CN212877089 U CN 212877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floor
air
ventilation
exc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615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igh Germ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igh Germ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igh Germ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igh Germ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615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7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7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7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属于楼房养殖领域。本实用新型每层楼舍的底部均间隔设置有多条排粪地沟,排粪地沟的顶部铺设有与每层楼舍地面平齐的漏粪板,排粪地沟向下延伸至下层楼舍的顶部区域,相邻排粪地沟侧壁之间,以及排粪地沟侧壁与下层楼舍侧壁之间形成通风道,通风道底部设置有封板,封板与排粪地沟底部保持平齐,且封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散风窗口。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中楼房养殖通风系统所需层高较高、增加成产成本的不足,利用楼房基础建设设置通风系统,不占用楼房层高,且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并能够配合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房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养殖业中楼房养殖方式得到广泛应用,每个楼层包括过道、单元圈舍区和集粪暗道等,可以有效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楼房养殖方式房舍楼层较多,内部通风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目前行业内针对楼房养殖,普遍采取在各楼层顶部吊顶,利用吊顶空间作为通风管道,或者在各楼层楼顶单独设置通风管道的形式,此种设计对楼层要求较高,普遍要求楼层层高在4.2-4.5m之间,且加设吊顶或通风管道不仅生产耗时更加重生产成本。如何在保持有效通风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生产成本是行业内不断追求的。
经检索,关于养殖通风技术已有大量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3447567,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多层笼养家禽的地沟式通风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多层笼养家禽的地沟式通风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外空气直接换气通风导致空气质量差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地下恒温空间,地下恒温空间设有入风口;地下通道,由主通道和若干的分通道组成,主通道与地下恒温空间连通,所有的分通道均与主通道连通;风机,设置于地下恒温空间内,为空气从地下恒温空间向主通道单向流通提供动力;禽舍,内设有多个恒温空气出风口,恒温空气出风口与分通道之间一一对应并相互连通。该装置地下的恒温空气可以经过导流板进入禽舍内部,主要通过对流方式,提高空间的空气质量。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8932214,发明创造名称为:便于通风的楼房式动物房舍,该申请案包括楼体,楼体设置有多层养殖层,每层养殖层底部均设置有多组支粪沟,每组支粪沟的两侧均设有与支粪沟相隔离的风道,风道的一端与楼体外部连通,风道的另一端与养殖层的上部连通。该申请案解决了现有养猪舍无法进行温度调节不利于猪的养殖的问题。
以上申请案均涉及对养殖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但实践应用中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行业内也需要更丰富多样的新型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楼房养殖通风系统所需层高较高、增加成产成本的不足,拟提供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利用楼房基础建设设置通风系统,不占用楼房层高,且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并能够配合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每层楼舍的底部均间隔设置有多条排粪地沟,排粪地沟的顶部铺设有与每层楼舍地面平齐的漏粪板,排粪地沟向下延伸至下层楼舍的顶部区域,相邻排粪地沟侧壁之间,以及排粪地沟侧壁与下层楼舍侧壁之间形成通风道,通风道底部设置有封板,封板与排粪地沟底部保持平齐,且封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散风窗口。
更进一步地,散风窗口上设置有多组调风板,调风板的开度可调节,进而控制散风窗口的封闭或打开状态。
更进一步地,散风窗口位置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更进一步地,每层楼舍的养殖栏位入口处还设置有进口风门,进口风门上设置有多组调风板,调风板的开度可调节,进而控制进口风门的封闭或打开状态。
更进一步地,进口风门的调风板打开时呈倾斜状态,调风板朝向栏位内侧的一端高度高于朝向外侧的一端高度。
更进一步地,每层楼舍的出风口位置处设置有风机,入风口位置处设置有湿帘,通风道延伸朝向出风口位置处的端部封闭,通风道朝向湿帘位置处的另一端部保持开口。
更进一步地,每层楼舍的湿帘上方均设置有喷淋区,喷淋区内设置有喷淋管道和喷淋头,湿帘下方设置有积水区,喷淋区和积水区的位置上下对应。
更进一步地,楼舍外部设置有供水管道,每层楼舍的喷淋区内喷淋管道均与该供水管道相连,且每层楼舍的积水区一端均通过回水管道与该供水管道相连,喷淋管道和回水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利用楼房养殖基础建筑原有的排粪地沟结构来对应设置通风道,直接将相邻排粪地沟之间的区域用封板连接封闭底部,通风道本身占据的空间与排粪地沟占据的高度空间保持一致,不额外占据层高,使得每层楼舍的层高可以有效降低,维持在3.6-3.8m即可;且无需整体吊顶或铺设管道,施工成本明显降低。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散风窗口上设置有多组调风板,调风板的开度可调节,进而控制散风窗口的封闭或打开状态。实践应用中能够根据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开度大小,保证对养殖栏位区域的良好通风。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每层楼舍的养殖栏位入口处还设置有进口风门,进口风门的开度可调节,进口风门的设计实现了与通风道的良好配合,能够在不同季节进行选择性通风方式,更有利于保障养殖环境的舒适。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进口风门的调风板打开时呈倾斜状态,调风板朝向栏位内侧的一端高度高于朝向外侧的一端高度,使风流通进入时保持倾斜从上部逐渐进风的方式,防止凉风直接吹至养殖动物身上,避免造成不适疾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的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湿帘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00、上层楼舍;110、下层楼舍;101、漏粪板;102、排粪地沟;103、通风道;104、散风窗口;105、支撑柱;106、封板;120、湿帘;130、进口风门;140、出风口;150、供水管道;160、喷淋区;170、积水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每层楼舍的底部均间隔设置有多条排粪地沟102,排粪地沟102的顶部铺设有与每层楼舍地面平齐的漏粪板101,排粪地沟102向下延伸至下层楼舍的顶部区域,相邻排粪地沟102侧壁之间,以及排粪地沟102侧壁与下层楼舍侧壁之间形成通风道103,通风道103底部设置有封板106,封板106与排粪地沟102底部保持平齐,且封板106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散风窗口104。
本实施例中以图1所示为例,给出了两层楼舍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上层楼舍100和下层楼舍110,每层楼舍中都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柱105;其中上层楼舍100的地面上开设有多条排粪地沟102,每条排粪地沟102的顶部开口上均铺设有与当层地面平齐的漏粪板101,上层楼舍100的排粪地沟102延伸至下层楼舍110的顶部区域。且上层楼舍100的相邻排粪地沟102侧壁之间,以及两端位置的排粪地沟102与下层楼舍110侧壁之间均在底部设置封板106,从而将内部空间围成通风道103,封板106的高度与排粪地沟102底部高度保持平齐,封板106上沿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散风窗口104用于向下方送风。结合图1可知,即上层楼舍100底部的排粪地沟102两侧形成给下层楼舍110通风的通风道103,同理,上层楼舍100所用的通风道103为第三层楼舍底部的排粪地沟102两侧形成。
传统的通风系统设计,往往是将排粪地沟102两侧空间封实,在排粪地沟102的底部一定高度之下对整个楼层空间进行吊顶,然后在吊顶天花板上开设通风;或者在排粪地沟102的底部一定高度之下直接设置大型通风管道进行吹风。如此一来对每层楼舍层高普遍要求4.2m及以上,且整体铺设吊顶或大型通风管道成本较高,施工时间较长。与此相明显对比的是,本实施例利用楼房养殖基础建筑原有的排粪地沟102结构来对应设置通风道103,直接将相邻排粪地沟102之间的区域用封板106连接封闭底部,通风道103本身占据的空间与排粪地沟102占据的高度空间保持一致,不额外占据层高,使得每层楼舍的层高可以有效降低,维持在3.6-3.8m即可;且无需整体吊顶或铺设管道,施工成本明显降低。
本实施例中散风窗口104上设置有多组调风板,调风板的开度可调节,进而控制散风窗口104的封闭或打开状态。实践应用中能够根据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开度大小,保证对养殖栏位区域的良好通风。具体可将调风板铰接在散风窗口104上,并将调风板与推送动力如电动推杆或气缸等相连,通过推送动力驱动调风板不同程度的倾斜翻转,即可实现散风窗口104的不同开度大小,散风窗口104亦可采用目前市场上各种常见的开度可调节的风门结构,属于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详述。本实施例中散风窗口104位置处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实时对当层楼舍内部温度进行监测,以便控制散风窗口104的开度大小。当温度较高时,则增大开度,加强通风;当温度较低时,则减小开度,时刻保持养殖区域温度适宜。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每层楼舍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风口和出风口140,其中出风口140位置处设置有风机,入风口位置处设置有湿帘120,通风道103延伸朝向出风口140位置处的端部封闭,通风道103朝向湿帘120位置处的另一端部保持开口。如图2中箭头流向所示,即经湿帘120引入的风经通风道103、散风窗口104流入养殖栏位区域,最后经出风口140排出,实现从顶部通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基本同实施例1,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每层楼舍的养殖栏位入口处还设置有进口风门130,进口风门130上设置有多组调风板,调风板的开度可调节,进而控制进口风门130的封闭或打开状态。进口风门130的设计实现了与通风道103的良好配合,能够在不同季节进行选择性通风方式,更有利于保障养殖环境的舒适。当进口风门130处于封闭状态时,散风窗口104处于打开状态,如图2所示,风进入楼舍内部后直接经通风道103和散风窗口104流通送风;当进口风门130处于打开状态时,散风窗口104处于封闭状态,如图3所示,风进入楼舍内部后直接经进口风门130进入内部流通送风,同理,可以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进口风门130的开度大小。实际使用时,夏季温度较高时节,关闭散风窗口104,开启进口风门130,直接将风引入内部养殖区域,流通更加充分,保证养殖环境的凉爽通畅;冬季温度较低时节,关闭进口风门130,开启散风窗口104,风不会直接进入内部养殖区域,而是经空间相对较小的通风道103、散风窗口104进行顶部通风,较长的通风道103具有一定预热效果,防止凉风直接吹拂,保障送风温度适宜。
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进口风门130的调风板打开时呈倾斜状态,调风板朝向栏位内侧的一端高度高于朝向外侧的一端高度。即如图3中箭头所示,使风流通进入时保持倾斜从上部逐渐进风的方式,防止凉风直接吹至养殖动物身上,避免造成不适疾病。同理,进口风门130可以采用将调风板铰接在进口风门130上,并将调风板与推送动力如电动推杆或气缸等相连,通过推送动力驱动调风板不同程度的倾斜翻转,即可实现进口风门130的不同开度大小,进口风门130亦可采用目前市场上各种常见的开度可调节的风门结构,属于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详述。进口风门130位置处亦可设置温度传感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基本同上述实施例,更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每层楼舍的湿帘120上方均设置有喷淋区160,喷淋区160内设置有喷淋管道和喷淋头,湿帘120下方设置有积水区170,喷淋区160和积水区170的位置上下对应,且楼舍外部设置有供水管道150,每层楼舍的喷淋区160内喷淋管道均与该供水管道150相连,且每层楼舍的积水区170一端均通过回水管道与该供水管道150相连,喷淋管道和回水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
本实施例中湿帘120即是进风位置,通过设置喷淋区160能够向下直接对湿帘120进行喷淋,夏季温度较高时节,保持对湿帘120的有效喷淋,有助于在进风位置实现对风冷却,保持内部楼舍环境适宜。喷淋残留的水分对应汇集在积水区170,当需要排水时可通过回水管道直接回流至供水管道150,实现对水分的充分回收利用。
本实施例的楼房养殖系统,楼舍初期进风利用湿帘120的喷淋设置,实现降温控制,楼舍内部通过排粪地沟102两侧空间设置通风道103,有效降低层高和施工成本,并将通风道103和进口风门130配合进行选择性通风,并均设置为开度可调式结构,便于灵活调整使用,充分保障楼舍内部的空气流通环境适宜,实践应用具有明显的施工优势。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层楼舍的底部均间隔设置有多条排粪地沟(102),排粪地沟(102)的顶部铺设有与每层楼舍地面平齐的漏粪板(101),排粪地沟(102)向下延伸至下层楼舍的顶部区域,相邻排粪地沟(102)侧壁之间,以及排粪地沟(102)侧壁与下层楼舍侧壁之间形成通风道(103),通风道(103)底部设置有封板(106),封板(106)与排粪地沟(102)底部保持平齐,且封板(106)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散风窗口(104);散风窗口(104)上设置有多组调风板,调风板的开度可调节,进而控制散风窗口(104)的封闭或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散风窗口(104)位置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层楼舍的养殖栏位入口处还设置有进口风门(130),进口风门(130)上设置有多组调风板,调风板的开度可调节,进而控制进口风门(130)的封闭或打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进口风门(130)的调风板打开时呈倾斜状态,调风板朝向栏位内侧的一端高度高于朝向外侧的一端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层楼舍的出风口(140)位置处设置有风机,入风口位置处设置有湿帘(120),通风道(103)延伸朝向出风口(140)位置处的端部封闭,通风道(103)朝向湿帘(120)位置处的另一端部保持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层楼舍的湿帘(120)上方均设置有喷淋区(160),喷淋区(160)内设置有喷淋管道和喷淋头,湿帘(120)下方设置有积水区(170),喷淋区(160)和积水区(170)的位置上下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楼舍外部设置有供水管道(150),每层楼舍的喷淋区(160)内喷淋管道均与该供水管道(150)相连,且每层楼舍的积水区(170)一端均通过回水管道与该供水管道(150)相连,喷淋管道和回水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
CN202021061521.5U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 Active CN212877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1521.5U CN212877089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1521.5U CN212877089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7089U true CN212877089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77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61521.5U Active CN212877089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70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5526A (zh) 一种新风置换与内循环二合一的房间新风系统及全屋新风系统
CN112931234A (zh) 一种新型畜禽多层建筑通风系统
CN104082156B (zh) 一种大型连栋式牛舍
CN215500826U (zh) 一种楼房禽畜舍通风系统
CN212877089U (zh) 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
CN108782267A (zh) 环保通风动物房舍
CN204860488U (zh) 塑料大棚肉猪肥育舍
CN106912386A (zh) 动物房舍的排气结构
CN204598922U (zh) 一种发酵床猪舍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CN212436828U (zh) 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
CN203206886U (zh) 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
CN210538051U (zh) 猪舍及其通风系统
CN205623684U (zh) 改良式春、秋、冬季通风猪舍
KR20180044239A (ko) 축사용 채널 환기장치
CN211298032U (zh) 一种地下生物养猪环控系统
CN113100078A (zh) 一种节能生态一体化畜牧舍
CN208908807U (zh) 环保通风动物房舍
CN107079818B (zh) 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
CN206323936U (zh) 一种带有通风设备的生猪养殖场
CN112042544A (zh) 一种养殖场内空间的空气净化系统
WO1989000003A1 (en) Piggery management system
CN216292512U (zh) 一种防疫型育肥猪舍
CN206602990U (zh) 一种生态养牛场
CN213784683U (zh) 一种寒区猪舍节能精准换风系统
CN110959549A (zh) 一种鸡舍及其空气环境调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low rise and high wind building aquaculture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6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Wuhu Jinqiao Branch

Pledgor: ANHUI HIGH GERM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479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