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6828U - 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36828U
CN212436828U CN202021061385.XU CN202021061385U CN212436828U CN 212436828 U CN212436828 U CN 212436828U CN 202021061385 U CN202021061385 U CN 202021061385U CN 212436828 U CN212436828 U CN 212436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excrement
air
feces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613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igh Germ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igh Germ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igh Germ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igh Germ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613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36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36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36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属于楼房养殖领域。本实用新型包含通风单元和排粪单元,排粪单元包括独立总管、设置于楼舍底部的漏粪板和排粪地沟,排粪地沟的一端底部设置有相通的集粪斗,集粪斗底部通过排粪分管与独立总管相连通,且各层的集粪斗底部均设置有密封塞;通风单元包括通风道和散风窗口,通风道为相邻排粪地沟侧壁之间、排粪地沟侧壁与下层楼舍侧壁之间形成的通道,通风道底部设置有封板,散风窗口在封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中楼房养殖通风和排粪方式不佳的不足,利用楼房基础建设设置通风系统,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改善排粪环境和卫生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房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养殖业中楼房养殖方式得到广泛应用,每个楼层包括过道、单元圈舍区和集粪暗道等,可以有效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楼房养殖方式房舍楼层较多,养殖动物聚集,内部养殖环境的舒适度和卫生情况是尤为重要的,其中又以房舍内部通风结构设计和排粪结构设计是直接影响养殖卫生环境的两大方面,行业内对于楼房养殖的通风方式和排粪方式改进始终是不断追求的目标。
行业内常见的楼房养殖通风方式普遍采用吊顶式或管道式通风,排粪则采用各层粪斗集粪后逐级下落的方式,均存在明显隐患,通风设计成本较高,对楼层层高要求较高,排粪设计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卫生情况不佳。目前各种针对性优化建设结构已层出不穷。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3447567,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多层笼养家禽的地沟式通风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多层笼养家禽的地沟式通风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外空气直接换气通风导致空气质量差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地下恒温空间,地下恒温空间设有入风口;地下通道,由主通道和若干的分通道组成,主通道与地下恒温空间连通,所有的分通道均与主通道连通;风机,设置于地下恒温空间内,为空气从地下恒温空间向主通道单向流通提供动力;禽舍,内设有多个恒温空气出风口,恒温空气出风口与分通道之间一一对应并相互连通。该装置地下的恒温空气可以经过导流板进入禽舍内部,主要通过对流方式,提高空间的空气质量。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2484012,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猪舍多层刮板式清粪系统,该申请案包括多层饲养室及位于底层的集粪沟,各饲养室内均设有多排的栅栏组,各栅栏组下方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粪沟及第二粪沟,第一粪沟及第二粪沟的同一端均设有接粪斗,各层饲养室竖直方向、位置相对应的多个接粪斗均与同一条漏粪管连通,漏粪管的输出口位于集粪沟的上方、且朝向集粪沟;可对不同层次的饲养区域内的粪便进行自动化清理、并且将粪便进行统一收集处理,明显的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申请案分别涉及对养殖通风系统和排粪系统的优化设计,但实践应用中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行业内也需要更丰富多样的新型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楼房养殖通风和排粪方式不佳的问题,拟提供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利用楼房基础建设设置通风系统,不占用楼房层高,且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并突破传统排粪方式设计,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改善排粪环境和卫生情况。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包含通风单元和排粪单元,其中排粪单元包括独立总管,以及设置于各层楼舍底部的漏粪板和排粪地沟,排粪地沟的一端底部设置有与排粪地沟相通的集粪斗,各层的集粪斗底部分别通过排粪分管与独立总管相连通,且各层的集粪斗底部均设置有密封塞;通风单元包括通风道和散风窗口,其中通风道为相邻排粪地沟侧壁之间,以及排粪地沟侧壁与下层楼舍侧壁之间形成的间隙通道,通风道底部设置有封板,封板与排粪地沟底部保持平齐,散风窗口在封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
更进一步地,散风窗口上设置有多组调风板,调风板的开度可调节;散风窗口位置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更进一步地,通风单元还包括在每层楼舍的养殖栏位入口处设置的进口风门,进口风门上设置有多组调风板,调风板的开度可调节。
更进一步地,进口风门的调风板打开时呈倾斜状态,调风板朝向栏位内侧的一端高度高于朝向外侧的一端高度。
更进一步地,每层楼舍的出风口位置处设置有风机,入风口位置处设置有湿帘,通风道延伸朝向出风口位置处的端部封闭,通风道朝向湿帘位置处的另一端部保持开口。
更进一步地,每层楼舍的湿帘上方均设置有喷淋区,喷淋区内设置有喷淋管道和喷淋头,湿帘下方设置有积水区,喷淋区和积水区的位置上下对应。
更进一步地,楼舍外部设置有供水管道,每层楼舍的喷淋区内喷淋管道均与该供水管道相连,且每层楼舍的积水区一端均通过回水管道与该供水管道相连,喷淋管道和回水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
更进一步地,各层楼舍的排粪地沟底壁为水平延伸的光滑平面,排粪地沟内设置有刮粪板,刮粪板与推送动力相连,推送动力驱动刮粪板沿排粪地沟长度方向往返运动,且刮粪板底部紧贴在排粪地沟底壁上,刮粪板底部设置有橡胶耐磨层。
更进一步地,排粪分管倾斜延伸与独立总管相连,沿靠近独立总管的方向,排粪分管的高度逐渐降低。
更进一步地,排粪地沟内设置有推送器,该推送器的推送端与密封塞顶部相连,推送器驱动密封塞上下运动,以打开或封闭集粪斗底部。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利用楼房养殖基础建筑原有的排粪地沟结构来对应设置通风道,直接将相邻排粪地沟之间的区域用封板连接封闭底部,通风道本身占据的空间与排粪地沟占据的高度空间保持一致,不额外占据层高,使得每层楼舍的层高可以有效降低,维持在3.6-3.8m即可;且无需整体吊顶或铺设管道,施工成本明显降低。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采用排粪分管和独立总管相配合,将各层楼舍的粪便处理分开,各层集粪斗底部均设置有密封塞,避免层与层之间出现粪便通道互通的情况,完全实现各层粪便通道隔绝封闭式管理,避免出现交叉感染,也避免出现气味互串,养殖安全性和卫生都有明显改善。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每层楼舍的养殖栏位入口处还设置有进口风门,进口风门的开度可调节,进口风门的设计实现了与通风道的良好配合,能够在不同季节进行选择性通风方式,更有利于保障养殖环境的舒适。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进口风门的调风板打开时呈倾斜状态,调风板朝向栏位内侧的一端高度高于朝向外侧的一端高度,使风流通进入时保持倾斜从上部逐渐进风的方式,防止凉风直接吹至养殖动物身上,避免造成不适疾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通风单元的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通风单元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通风单元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湿帘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排粪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00、上层楼舍;110、下层楼舍;101、漏粪板;102、排粪地沟;103、通风道;104、散风窗口;105、支撑柱;106、封板;120、湿帘;130、进口风门;140、出风口;150、供水管道;160、喷淋区;170、积水区;
200、独立总管;210、集粪斗;211、密封塞;220、排粪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包含通风单元和排粪单元,其中每层楼舍的底部均间隔设置有多条排粪地沟102,排粪地沟102的顶部铺设有与每层楼舍地面平齐的漏粪板101,排粪地沟102向下延伸至下层楼舍的顶部区域,通风单元包括通风道103和散风窗口104,其中通风道103为相邻排粪地沟102侧壁之间,以及排粪地沟102侧壁与下层楼舍侧壁之间形成的间隙通道,通风道103底部设置有封板106,封板106与排粪地沟102底部保持平齐,散风窗口104在封板106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如图5和图6所示,排粪单元包括独立总管200,以及设置于各层楼舍底部的漏粪板101和排粪地沟102,排粪地沟102的一端底部设置有与排粪地沟102相通的集粪斗210,各层的集粪斗210底部分别通过排粪分管220与独立总管200相连通,且各层的集粪斗210底部均设置有密封塞211;密封塞211控制集粪斗210与排粪分管220之间的连通或封闭状态。
针对通风单元而言,本实施例中以图1所示为例,给出了两层楼舍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上层楼舍100和下层楼舍110,每层楼舍中都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柱105;其中上层楼舍100的地面上开设有多条排粪地沟102,每条排粪地沟102的顶部开口上均铺设有与当层地面平齐的漏粪板101,上层楼舍100的排粪地沟102延伸至下层楼舍110的顶部区域。且上层楼舍100的相邻排粪地沟102侧壁之间,以及两端位置的排粪地沟102与下层楼舍110侧壁之间均在底部设置封板106,从而将内部空间围成通风道103,封板106的高度与排粪地沟102底部高度保持平齐,封板106上沿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散风窗口104用于向下方送风。结合图1可知,即上层楼舍100底部的排粪地沟102两侧形成给下层楼舍110通风的通风道103,同理,上层楼舍100所用的通风道103为第三层楼舍底部的排粪地沟102两侧形成。
传统的通风系统设计,往往是将排粪地沟102两侧空间封实,在排粪地沟102的底部一定高度之下对整个楼层空间进行吊顶,然后在吊顶天花板上开设通风;或者在排粪地沟102的底部一定高度之下直接设置大型通风管道进行吹风。如此一来对每层楼舍层高普遍要求4.2m及以上,且整体铺设吊顶或大型通风管道成本较高,施工时间较长。与此相明显对比的是,本实施例利用楼房养殖基础建筑原有的排粪地沟102结构来对应设置通风道103,直接将相邻排粪地沟102之间的区域用封板106连接封闭底部,通风道103本身占据的空间与排粪地沟102占据的高度空间保持一致,不额外占据层高,使得每层楼舍的层高可以有效降低,维持在3.6-3.8m即可;且无需整体吊顶或铺设管道,施工成本明显降低。
本实施例中散风窗口104上设置有多组调风板,调风板的开度可调节,进而控制散风窗口104的封闭或打开状态。实践应用中能够根据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开度大小,保证对养殖栏位区域的良好通风。具体可将调风板铰接在散风窗口104上,并将调风板与推送动力如电动推杆或气缸等相连,通过推送动力驱动调风板不同程度的倾斜翻转,即可实现散风窗口104的不同开度大小,散风窗口104亦可采用目前市场上各种常见的开度可调节的风门结构,属于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详述。本实施例中散风窗口104位置处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实时对当层楼舍内部温度进行监测,以便控制散风窗口104的开度大小。当温度较高时,则增大开度,加强通风;当温度较低时,则减小开度,时刻保持养殖区域温度适宜。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每层楼舍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风口和出风口140,其中出风口140位置处设置有风机,入风口位置处设置有湿帘120,通风道103延伸朝向出风口140位置处的端部封闭,通风道103朝向湿帘120位置处的另一端部保持开口。如图2中箭头流向所示,即经湿帘120引入的风经通风道103、散风窗口104流入养殖栏位区域,最后经出风口140排出,实现从顶部通风。
针对排粪系统而言,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各层楼舍的排粪地沟102底壁为水平延伸的光滑平面,排粪分管220倾斜延伸与独立总管200相连,沿靠近独立总管200的方向,排粪分管220的高度逐渐降低。集粪斗210为向下开口渐缩的漏斗状结构。排粪地沟102内设置有刮粪板,刮粪板与推送动力相连,推送动力驱动刮粪板沿排粪地沟102长度方向往返运动,且刮粪板底部紧贴在排粪地沟102底壁上,刮粪板底部设置有橡胶耐磨层。推送动力可选用行业内各种常规推送动力装置,如电动推杆、推送气缸、电机链条等等,属于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漏粪板101上方还设置有喷淋水枪。
本实施例中排粪地沟102底壁沿水平面铺设,刮粪板对应也设为平板结构,与传统的V形地沟结构相比,水平铺设施工更加便捷,成本更低,且可以直接进行平面推送刮粪,通过底部设置橡胶耐磨层,不仅充分保障与排粪地沟102底壁的贴紧,保证刮粪彻底,又可以减缓磨损。本实施例中在漏粪板101上方设置喷淋水枪,与漏粪板101相配合保障粪便的全部下落,部分残留在漏粪板101上的粪便定时采用喷淋水枪进行喷淋冲洗,使其经漏粪板101间隙落入排粪地沟102内,保持楼舍内部清洁,干净卫生。
本实施例中独立总管200可以设置于养殖楼舍内部,也可以设置为楼舍建筑外部,单独设置独立总管200,独立总管200最终排出口与养殖场的粪便处理池相连,使用时各层产生的粪便经刮粪板刮除全部汇集端部的集粪斗210中,然后经排粪分管220汇流至独立总管200进行排出,与传统方式相比,采用排粪分管220和独立总管200相配合,将各层楼舍的粪便处理分开,避免粪便层层下落累积,减缓排粪压力,更重要的是,各层集粪斗210底部均设置有密封塞211,当需要排粪时,将密封塞211打开,排粪结束后及时将密封塞211复位堵塞集粪斗210,避免层与层之间出现粪便通道互通的情况,完全实现各层粪便通道隔绝封闭式管理,一旦某一层出现疾病时,避免出现交叉感染,也避免出现气味互串,养殖安全性和卫生都有明显改善;且通过对各层密封塞211的控制,也能根据实际需求实现多层之间错开分别排粪,应用更加灵活。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基本同实施例1,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每层楼舍的养殖栏位入口处还设置有进口风门130,进口风门130上设置有多组调风板,调风板的开度可调节,进而控制进口风门130的封闭或打开状态。进口风门130的设计实现了与通风道103的良好配合,能够在不同季节进行选择性通风方式,更有利于保障养殖环境的舒适。当进口风门130处于封闭状态时,散风窗口104处于打开状态,如图2所示,风进入楼舍内部后直接经通风道103和散风窗口104流通送风;当进口风门130处于打开状态时,散风窗口104处于封闭状态,如图3所示,风进入楼舍内部后直接经进口风门130进入内部流通送风,同理,可以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进口风门130的开度大小。实际使用时,夏季温度较高时节,关闭散风窗口104,开启进口风门130,直接将风引入内部养殖区域,流通更加充分,保证养殖环境的凉爽通畅;冬季温度较低时节,关闭进口风门130,开启散风窗口104,风不会直接进入内部养殖区域,而是经空间相对较小的通风道103、散风窗口104进行顶部通风,较长的通风道103具有一定预热效果,防止凉风直接吹拂,保障送风温度适宜。
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进口风门130的调风板打开时呈倾斜状态,调风板朝向栏位内侧的一端高度高于朝向外侧的一端高度。即如图3中箭头所示,使风流通进入时保持倾斜从上部逐渐进风的方式,防止凉风直接吹至养殖动物身上,避免造成不适疾病。同理,进口风门130可以采用将调风板铰接在进口风门130上,并将调风板与推送动力如电动推杆或气缸等相连,通过推送动力驱动调风板不同程度的倾斜翻转,即可实现进口风门130的不同开度大小,进口风门130亦可采用目前市场上各种常见的开度可调节的风门结构,属于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详述。进口风门130位置处亦可设置温度传感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基本同上述实施例,更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每层楼舍的湿帘120上方均设置有喷淋区160,喷淋区160内设置有喷淋管道和喷淋头,湿帘120下方设置有积水区170,喷淋区160和积水区170的位置上下对应,且楼舍外部设置有供水管道150,每层楼舍的喷淋区160内喷淋管道均与该供水管道150相连,且每层楼舍的积水区170一端均通过回水管道与该供水管道150相连,喷淋管道和回水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
本实施例中湿帘120即是进风位置,通过设置喷淋区160能够向下直接对湿帘120进行喷淋,夏季温度较高时节,保持对湿帘120的有效喷淋,有助于在进风位置实现对风冷却,保持内部楼舍环境适宜。喷淋残留的水分对应汇集在积水区170,当需要排水时可通过回水管道直接回流至供水管道150,实现对水分的充分回收利用。
本实施例楼舍初期进风利用湿帘120的喷淋设置,实现降温控制,楼舍内部通过排粪地沟102两侧空间设置通风道103,有效降低层高和施工成本,并将通风道103和进口风门130配合进行选择性通风,并均设置为开度可调式结构,便于灵活调整使用,充分保障楼舍内部的空气流通环境适宜,实践应用具有明显的施工优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基本同上述实施例,更进一步地,密封塞211为电动插板阀开关结构,即通过电动插板阀开关控制集粪斗210与排粪分管220之间的连通或封闭状态,需要排粪时打开阀门,排粪结束后及时关闭阀门,能够实现整体自动控制,操作便利。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基本同上述实施例,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排粪地沟102内设置有推送器,该推送器的推送端与密封塞211顶部相连,推送器驱动密封塞211上下运动,以打开或封闭集粪斗210底部。该推送器可选用行业内各种常规的推送装置,如电动推杆或气缸等,属于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利用推送器控制密封塞211的打开或封闭状态,能实现定时自动控制,同样操作便利。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通风单元和排粪单元,其中排粪单元包括独立总管(200),以及设置于各层楼舍底部的漏粪板(101)和排粪地沟(102),排粪地沟(102)的一端底部设置有与排粪地沟(102)相通的集粪斗(210),各层的集粪斗(210)底部分别通过排粪分管(220)与独立总管(200)相连通,且各层的集粪斗(210)底部均设置有密封塞(211);通风单元包括通风道(103)和散风窗口(104),其中通风道(103)为相邻排粪地沟(102)侧壁之间,以及排粪地沟(102)侧壁与下层楼舍侧壁之间形成的间隙通道,通风道(103)底部设置有封板(106),封板(106)与排粪地沟(102)底部保持平齐,散风窗口(104)在封板(106)上间隔设置有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散风窗口(104)上设置有多组调风板,调风板的开度可调节;散风窗口(104)位置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通风单元还包括在每层楼舍的养殖栏位入口处设置的进口风门(130),进口风门(130)上设置有多组调风板,调风板的开度可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口风门(130)的调风板打开时呈倾斜状态,调风板朝向栏位内侧的一端高度高于朝向外侧的一端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层楼舍的出风口(140)位置处设置有风机,入风口位置处设置有湿帘(120),通风道(103)延伸朝向出风口(140)位置处的端部封闭,通风道(103)朝向湿帘(120)位置处的另一端部保持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层楼舍的湿帘(120)上方均设置有喷淋区(160),喷淋区(160)内设置有喷淋管道和喷淋头,湿帘(120)下方设置有积水区(170),喷淋区(160)和积水区(170)的位置上下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楼舍外部设置有供水管道(150),每层楼舍的喷淋区(160)内喷淋管道均与该供水管道(150)相连,且每层楼舍的积水区(170)一端均通过回水管道与该供水管道(150)相连,喷淋管道和回水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层楼舍的排粪地沟(102)底壁为水平延伸的光滑平面,排粪地沟(102)内设置有刮粪板,刮粪板与推送动力相连,推送动力驱动刮粪板沿排粪地沟(102)长度方向往返运动,且刮粪板底部紧贴在排粪地沟(102)底壁上,刮粪板底部设置有橡胶耐磨层。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排粪分管(220)倾斜延伸与独立总管(200)相连,沿靠近独立总管(200)的方向,排粪分管(220)的高度逐渐降低。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排粪地沟(102)内设置有推送器,该推送器的推送端与密封塞(211)顶部相连,推送器驱动密封塞(211)上下运动,以打开或封闭集粪斗(210)底部。
CN202021061385.XU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 Active CN212436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1385.XU CN212436828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1385.XU CN212436828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36828U true CN212436828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91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61385.XU Active CN212436828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36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2305B (zh) 一种寒地猪舍通风系统
CN112931234A (zh) 一种新型畜禽多层建筑通风系统
CN104082156B (zh) 一种大型连栋式牛舍
CN110050702B (zh) 一种低能耗且可降低舍内有害气体浓度的养殖系统及通风方法
CN215500826U (zh) 一种楼房禽畜舍通风系统
CN113016627A (zh) 一种多层楼房养猪系统
CN212436828U (zh) 一种楼房养殖房舍建设结构系统
CN204860488U (zh) 塑料大棚肉猪肥育舍
CN215223767U (zh) 一种多层养猪楼舍
CN212877089U (zh) 一种低层高通风的楼房养殖系统
CN212436842U (zh) 一种楼房养殖用隔绝式排粪系统
CN210538051U (zh) 猪舍及其通风系统
CN108782267A (zh) 环保通风动物房舍
CN108770701A (zh) 一种双层网床生态猪舍
CN212993693U (zh) 一种基于空气能热泵的环保生态养殖猪舍
CN206602990U (zh) 一种生态养牛场
CN112042544A (zh) 一种养殖场内空间的空气净化系统
CN112385549A (zh) 一种用于生猪和种猪健康养殖的环保型节能猪舍
CN213029429U (zh) 一种新型网床环保猪舍
CN215223769U (zh) 一种多层养猪楼舍
CN215223768U (zh) 一种多层养猪系统
CN107079818B (zh) 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
CN216292512U (zh) 一种防疫型育肥猪舍
CN217241959U (zh) 一种正压通风防疫型智能养猪系统
CN110959549A (zh) 一种鸡舍及其空气环境调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structural system for building aquaculture building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Wuhu Jinqiao Branch

Pledgor: ANHUI HIGH GERM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479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