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9818B - 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9818B
CN107079818B CN201710161700.2A CN201710161700A CN107079818B CN 107079818 B CN107079818 B CN 107079818B CN 201710161700 A CN201710161700 A CN 201710161700A CN 107079818 B CN107079818 B CN 1070798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entilation
house body
breeding
breeding 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617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9818A (zh
Inventor
余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 Pi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1617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798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79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9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9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98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00Housing animal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K1/0047Air-conditioning, e.g. ventilation, of animal hous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00Housing animal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K1/0047Air-conditioning, e.g. ventilation, of animal housings
    • A01K1/0052Arrangement of fans or blow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00Housing animal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K1/0047Air-conditioning, e.g. ventilation, of animal housings
    • A01K1/0064Construction of air inlets or outlets in wa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畜牧养殖领域内的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通过在动物房舍的底部设置并排的风道和粪沟,在风道内设置排气管,将排气管与粪沟的侧壁连通,动物房舍的两端建设通风楼,风道与通风楼连通,排气管与外界连通,这样通过排气管从动物房舍的底部将废气抽离排出,同时排气管与风道内的气体进行热交换,能对进入动物房舍的气体进行预热或预冷,一方面解决现有动物房舍通风排气时受到浊气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使得进入动物房舍的空气温度更适宜动物的活动。

Description

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房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
背景技术
动物房舍是饲养动物的场所,利用动物生态学的原理,研究适于动物生存的环境与条件,通常,动物房舍的环境条件需要做到通风条件好,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适宜,在众多条件中,由于现有的动物房舍均为密闭的环境,通风系统要么使用风扇、空调等现代设备,造价昂贵,要么通风效果差,因此,本发明人之前研发了一种中央集中管理动物房舍,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546846U,包括养殖舍本体,所述养殖舍本体上方相对的两端上均设有通风楼,通风楼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排风装置,所述养殖舍本体中部设有室内进风口,所述室内进风口处设有中央处理系统,所述中央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内进风口中部的分离隔板和分别设置在分离隔板两侧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水帘和保温装置。但是该方案的动物房舍在排气时是从通风楼的侧壁排出,排气时排风扇将房舍内部的空气抽离,房舍底部的浊气也会被抽吸起来再从出风口排出,使得房舍内的空气始终受到浊气的污染,不利于动物房舍的通风换气,不利于房舍内动物的饲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以解决现有动物房舍通风排气时受到浊气污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
A1、养殖舍本体内的浊气进入到底部的排粪道内;
A2、排粪道内的浊气经过第二通风道排出到养殖舍本体外。
本方案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包括养殖舍本体;养殖舍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排粪道和第二通风道,第二通风道一端与养殖舍本体外部连通、另一端的侧壁与排粪道连通。
本方案的原理是:实际应用时,养殖舍本体底部设第二通风道和排粪道,第二通风道和排粪道的上方为养殖舍本体的地板。第二通风道作为排气通道,将第二通风道和排粪道连通,排气时养殖舍本体内动物活动产生的浊气从养殖舍本体底部的排粪道通过抽吸泵或风扇进入到第二通风道内再排出到养殖舍本体外,这样第二通风道从养殖舍本体底部排气,在养殖舍本体内形成从上向下的气流,防止底部动物活动产生的浊气和排粪道内的浊气在排气时翻腾逸散到养殖舍本体各处,影响整体空气环境。
由于动物在养殖舍本体地面活动,产生的臭气、浊气等废气积存在养殖舍本体的下部,将第二通风道设置在第一通风道内,将第二通风道与排粪道连通,这样在排气时是从位于养殖舍本体底部的排粪道处将废气直接抽离,不会在养殖舍本体内造成废气和新鲜空气的混合污染,使养殖舍本体内始终保有流动的新鲜空气。
本方案的优点是:1、从养殖舍本体的底部排出废气,避免了现有技术排气时造成的废气对新鲜空气的混合污染,使养殖舍本体内始终保有流动的新鲜空气,更利于动物的饲养。2、排气结构位于养殖舍本体的底部,对养殖舍本体内的空间占用小。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
B1、养殖舍本体外的空气先进入养殖舍本体底部的第一通风道;
B2、对第一通风道内的空气进行调温处理;
B3、第一通风道内经过调温处理的空气进入养殖舍本体内部。
本方案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养殖舍本体设有室内进风口,养殖舍本体底部还设有第一通风道,第一通风道一端与养殖舍本体外部连通、另一端与室内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风道位于第一通风道内部。第一通风道作为进气通道一端与养殖舍本体外部连通,另一端与室内进风口连通,能够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导进入养殖舍本体内,第二通风道设置在第一通风道内能够通过两者之间的热交换对进入养殖舍本体内的空气进行预先的温度调节处理,使得进入养殖舍本体的新鲜空气更贴合动物活动需要。
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A2步骤中,第二通风道内的浊气通过排风装置排出到动物房舍外。养殖舍本体外侧设有排风装置,第二通风道与排风装置固定连接,设置排风装置可在第二通风道内形成较大的抽吸力,能够进一步促进、加快浊气的排出。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一种改进,所述B2步骤中,第二通风道与第一通风道上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B3步骤中,第一通风道内的空气从地下进入室内进风口,再从室内进风口进入养殖舍本体内部。第一通风道位于地下,第二通风道位于第一通风道的上部,第二通风道远离排风装置的一端封闭设置,第二通风道的侧壁与排粪道连通。这样设置便于第一通风道内的空气通过地热调节温度,位于第一通风道底部的空气充分与土地进行热交换,位于第一通风道上部的空气充分与第二通风道进行热交换,也便于第二通风道与第三通风道的连接。封闭设置能避免第二通风道将第一通风道送入养殖舍本体内的新鲜空气直接抽离,同时减小了第二通风道的进气端面积,使第二通风道内的负压保持稳定。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一种改进,所述B1步骤中,养殖舍本体外的空气先进入通风楼,再从通风楼进入第一通风道内,所述A2步骤中浊气从通风楼的上部排出。通风楼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排风装置固定在出风口内,第一通风道与通风楼连通。设置通风楼便于对动物房舍的进、出风端口进行统一管理,通风楼内部封闭的环境还能使新进入的空气能够与第二通道内的废气进行初步的热交换;还能对养殖舍本体上的进、出风端口进行保护,降低外界环境变化对动物房舍通风换气的影响。
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的四种改进,所述A2步骤中室外的空气进入通风楼的方向与B1步骤中第二通风道内的浊气排出通风楼的方向相反。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通风楼相对的两侧壁上,出风口位于通风楼侧壁的上部。进风口和出风口相对设置能够避免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避免出风口排出的废气被再次吸入到进风口内;出风口设置在通风楼侧壁的上部使得排出的废气能够直接排放到较高的气流层,不会对底面附近的空气造成污染,不会影响周边的生活环境。
优选方案六,作为优选方案五的一种改进,所述B1步骤中,夏季时室外的空气从通风楼下部的第一进风口进入,冬季时室外的空气从通风楼上部的第二进风口进入。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位于通风楼侧壁的下部,第二进风口位于通风楼侧壁的上部。设置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便于根据不同的季节选用,春、秋季节室内外温差较小可直接从第一进风口进风,夏、冬季节室内外温差较大可通过第二进风口进风,此时进入通风楼的空气能够与通风楼内的第二通风道进行初步的热交换,使进入养殖舍本体的新鲜空气温度更适宜。
优选方案七,作为优选方案六的一种改进,所述A2步骤中在养殖舍本体的一端排出浊气、B3步骤中调温处理后的空气从养殖舍本体相对的另一端进入。通风楼位于养殖舍本体的一端,室内进风口位于养殖舍本体上与通风楼相对的另一端。这样设置能够在养殖舍本体内形成单个的气流循环,对单边设置通风楼的养殖舍本体内进行全面的换气。
优选方案八,作为优选方案六的一种改进,所述A2步骤中在养殖舍本体相对的两端排出浊气,所述B3步骤中调温处理后的空气从养殖舍本体中部进入。室内进风口位于养殖舍本体的中部,所述通风楼位于养殖舍本体相对的两端。这样设置能够从两端向养殖舍本体内部换气、排气,在养殖舍本体内形成两个气流循环,能够满足更大规模的换气、排气需求。
优选方案九,作为基础方案至优选方案八的一种改进,所述A2步骤中,浊气从排粪道侧壁上部的第三通风道进入第二通风道内。第二通风道与排粪道之间通过第三通风道连通,第三通风道与排粪道连通的一端位于排粪道侧壁的上部。这样设置能够避免排粪道内粪便堆积过多时堵塞第三通风道或者第三通风道内负压过大将粪便抽吸进第二通风道内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横向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纵向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排风扇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养殖舍本体1、室内进风口2、第一通风道3、第二通风道4、第三通风道5、排粪道6、通风楼7、出风口8、第一进风口9、第二进风口10、排风扇11。
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图4所示: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包括养殖舍本体1,养殖舍本体1中部设有室内进风口2;如图2所示,养殖舍本体1的底部间隔设置有第一通风道3和排粪道6,第一通风道3内设有第二通风道4,第二通风道4与排粪道6之间连通有第三通风道5,第三通风道5与排粪道6连通的一端位于排粪道6侧壁的上部。养殖舍本体1的左、右两端上均设有通风楼7,通风楼7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8,如图3所示,出风口8内通过螺栓安装有排风扇11。第一通风道3左端与通风楼7底部右侧连通,另一端与室内进风口2连通;第二通风道4与排风扇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通风道4远离排风装置的一端封闭设置。进风口位于通风楼7的左侧壁上,出风口8位于通风楼7右侧壁的上部。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9和第二进风口10,第一进风口9位于通风楼7左侧壁的下部,第二进风口10位于通风楼7左侧壁的上部。第一通风道3位于地下,第二通风道4位于第一通风道3的上部。
本实施例中,实际应用时,第一通风道3为在地下挖掘形成的风道,第二通风道4为铺设在风道内部的不锈钢管,第三通风道5为焊接在第二通风道4上的不锈钢管。
第二通风道4在通风楼7内可竖直、螺旋盘绕等形式设置,能够增加第二通风道4与进入通风楼7内的新鲜空气进行热交换,对新进入的空气进行预热或预冷。
养殖舍本体1底部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风道3和排粪道6能够使每一条排粪道6均有对应的通风道使排气效果更好,第一通风道3和排粪道6的上方为养殖舍本体1的地板。第一通风道3作为进气通道,一端与养殖舍本体1外部连通,另一端与室内进风口2连通,能够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导进入养殖舍本体1内。第二通风道4和第三通风道5作为排气通道,第二通风道4与排风扇11连接,排风扇11工作时在第二通风道4内形成负压,第三通风道5将第二通风道4和排粪道6连通,使得排粪道6内也形成负压,负压将养殖舍本体1内动物活动产生的浊气通过漏缝地板、排粪道6、第三通风道5吸入到第二通风道4内再通过排风扇11排出到养殖舍本体1外,这样第一通风道3进风,第二通风道4排风,在养殖舍本体1内形成流动换气。
第一通风道3设置在养殖舍本体1底部一方面能够利用养殖舍本体1底部土壤的温度对进入养殖舍本体1的空气进行预热或预冷,使得进入养殖舍本体1内部的空气更适于动物活动;另一方面避免了在养殖舍本体1内搭设进风道的操作,空间利用更加合理,养殖舍本体1搭建成本更低。由于动物在养殖舍本体1地面活动,产生的臭气、浊气等废气积存在养殖舍本体1的下部,将第二通风道4设置在第一通风道3内,通过第三通风道5将第二通风道4与排粪道6连通,这样在排气时是从位于养殖舍本体1底部的排粪道6处将废气直接抽离,不会在养殖舍本体1内造成废气和新鲜空气的混合污染,使养殖舍本体1内始终保有流动的新鲜空气;同时第二通气道内的废气还能与第一通气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第一通气道内空气的温度更适于养殖舍本体1内动物活动。设置通风楼7便于对动物房舍的进、出风端口进行统一管理,通风楼7内部封闭的环境还能使新进入的空气能够与第二通道内的废气进行初步的热交换;还能对养殖舍本体1上的进、出风端口进行保护,降低外界环境变化对动物房舍通风换气的影响。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室内进风口2位于养殖舍本体1的右端,通风楼7位于养殖舍本体1的左端,排粪道6的底部为V形,第一通风道3的底部比排粪道6的底部低,第二通风道4和第三通风道5均为塑料管,第三通风道5一端通过三通管连接在第二通风道4上、另一端通过混凝土固定在排粪道6的侧壁上。第二通风道4在通风楼7内呈蛇形管状排布,这样能增加浊气在通风楼7内的停留时间,使进入通风楼7内的室外空气充分与第二通风道4内的浊气进行热交换,调温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5)

1.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其特征在于,
A1、在养殖舍本体的底部间隔设置第一通风道和排粪道,第一通风道内设置第二通风道,养殖舍本体内的浊气进入到底部的排粪道内;
A2、排粪道外侧均对应设有第二通风道,排粪道与对应的第二通风道之间连通有多个沿排粪道长度方向排列分布的第三通风道,排粪道内的浊气从其侧壁上部的若干第三通风道进入对应的第二通风道内,第二通风道内的浊气通过排风装置排出到动物房舍外;
还包括有调温步骤,调温步骤为:
B1、养殖舍本体外的空气先进入通风楼,再从通风楼进入第一通风道内;
B2、对第一通风道内的空气进行调温处理,第二通风道与第一通风道上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B3、第一通风道内经过调温处理的空气进入养殖舍本体内部;
所述A2步骤中浊气从通风楼的上部排出;
所述B3步骤中,第一通风道内的空气从地下进入室内进风口,再从室内进风口进入养殖舍本体内部;
第二通风道在通风楼内呈蛇形管状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1步骤中室外的空气进入通风楼的方向与A2步骤中第二通风道内的浊气排出通风楼的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1步骤中,夏季时室外的空气从通风楼下部的第一进风口进入,冬季时室外的空气从通风楼上部的第二进风口进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2步骤中在养殖舍本体的一端排出浊气、B3步骤中调温处理后的空气从养殖舍本体相对的另一端进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2步骤中在养殖舍本体相对的两端排出浊气,所述B3步骤中调温处理后的空气从养殖舍本体中部进入。
CN201710161700.2A 2017-03-17 2017-03-17 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 Active CN1070798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61700.2A CN107079818B (zh) 2017-03-17 2017-03-17 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61700.2A CN107079818B (zh) 2017-03-17 2017-03-17 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9818A CN107079818A (zh) 2017-08-22
CN107079818B true CN107079818B (zh) 2021-05-07

Family

ID=59614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61700.2A Active CN107079818B (zh) 2017-03-17 2017-03-17 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798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2305B (zh) * 2017-11-15 2019-09-03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寒地猪舍通风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4145B (zh) * 2013-12-11 2015-08-19 李学杰 动物圈舍用通风控温系统
CN203762012U (zh) * 2014-01-21 2014-08-13 浙江布莱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储粪池猪舍的换气供暖系统
CN204653266U (zh) * 2015-03-17 2015-09-23 王现忠 一种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畜禽舍
CN205546846U (zh) * 2016-04-08 2016-09-07 余平 中央集中管理动物房舍
CN205511423U (zh) * 2016-04-15 2016-08-31 余平 改良式春、秋、冬季通风猪用养殖舍
CN205623724U (zh) * 2016-04-15 2016-10-12 余平 改良式春、秋、冬季猪用养殖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9818A (zh) 2017-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8913A (zh) 一种规模化猪场冬季猪舍通风系统
CN112931234A (zh) 一种新型畜禽多层建筑通风系统
CN104082156B (zh) 一种大型连栋式牛舍
KR20080111739A (ko) 돈사의 환기방법과 그 시스템
WO2020029759A1 (zh) 一种楼房式动物房舍
CN107079818B (zh) 动物房舍的排气方法
CN86103719A (zh) 更新建筑物室内空气的一种方法与系统
CN106912386A (zh) 动物房舍的排气结构
CN203968891U (zh) 一种大型连栋式牛舍
CN111837966B (zh) 畜禽养殖用通风系统
CN108566891A (zh) 动物圈舍的通风方法及通风装置
CN207561079U (zh) 动物圈舍的通风装置
CN214758467U (zh) 一种新型畜禽多层建筑通风系统
CN105387553A (zh) 一种卫生间换新风装置及换新风的方法
CN210538051U (zh) 猪舍及其通风系统
CN206821590U (zh) 动物房舍的排气结构
CN205546846U (zh) 中央集中管理动物房舍
CN207692644U (zh) 一种立体养猪猪舍的通风系统
CN215935861U (zh) 一种冬季废气热量回收利用的多层畜禽舍
CN207561076U (zh) 动物圈舍出风机构
CN112385549A (zh) 一种用于生猪和种猪健康养殖的环保型节能猪舍
CN107047326B (zh) 动物房舍内的温度调节方法
CN218353896U (zh) 一种畜禽养殖舍热交换装置及其养殖舍
CN213784683U (zh) 一种寒区猪舍节能精准换风系统
CN215269955U (zh) 一种超低能耗楼房猪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01

Address after: 401120 Chongq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of Yubei District high tech park, mercury (Jupiter technology building workshop two District 4 Building No. 3)

Applicant after: Yu Ping

Address before: 401120 Chongq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of Yubei District high tech park, mercury (Jupiter technology building workshop two District 4 Building No. 2)

Applicant before: Chongqing Yu Ping Livestock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