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4690U -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4690U
CN212874690U CN202021855322.1U CN202021855322U CN212874690U CN 212874690 U CN212874690 U CN 212874690U CN 202021855322 U CN202021855322 U CN 202021855322U CN 212874690 U CN212874690 U CN 212874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wire
battery pack
battery
ap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553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诚
阎明瀚
蔡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v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v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553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4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4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4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电池包箱体包括底壳、盖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底壳的一侧开口,盖板用于封盖底壳的开口侧,第一连接件设置在底壳上,第二连接件设置在盖板上,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第一导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二导线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另一端均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底壳和盖板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使电池包箱体与电池管理系统构成检测回路,当电池包箱体内的电芯热失控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会冲击盖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离,从而使回路断开,产生信号,实现对电芯热失控的检测。

Description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为满足新国标关于电池包热失控预警的要求,需要电池系统在电芯发生热失控的时候尽快预警上报热失控信号。为合理检测热失控信号,一般会根据温度、电压信号,耦合压力传感器或烟雾传感器等特征信号,进行预警。现有技术采取在电芯防爆阀上方的绝缘板上增加导线组成回路的方法,电芯发生热失控时产生的高温气体使导线熔断,根据电路信号的变化检测出电芯是否发生热失控。
然而,这种技术方案需要采用熔点较低的材料制作绝缘板,而从电池包系统来看,为满足热失控的防护要求,电池包的壳体需要很高的防火防冲击性能,绝缘板因而倾向于使用云母板或陶瓷橡胶等防火材料,在这种情况下,高温气体较难熔断导线。此外,由于需要针对防爆阀的位置布设导线,且为了保证导线能熔断,还需要使导线位于防爆阀的正上方,布设过程繁琐,难度较大,对于没有设置防爆阀的电芯,上述布设导线的技术方案也存在不适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电池包箱体的盖板与底壳构成回路,电芯发生热失控产生的高压气体会冲击盖板,使盖板与底壳分离,从而断开回路,实现对热失控的检测,使电池包满足对热失控预警的要求。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箱体,包括底壳、盖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底壳的一侧开口,所述盖板用于封盖所述底壳的开口侧,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导体,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均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采用卡扣连接或磁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呈柱状,包括柱本体和凸设在所述柱本体表面的若干凸出部,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若干所述凸出部可通过发生形变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以使所述底壳和所述盖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出部呈三角形,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第一分段与所述柱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分段与所述第三分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限位板和空心柱,所述限位板呈圆环状,所述空心柱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垂直连接,所述空心柱可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内,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盖板表面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包箱体内设置有若干电芯,所述盖板设置在若干所述电芯的泄压面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芯为方形电池或软包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板上除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其他区域与所述底壳粘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焊接,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焊接。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包含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池包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箱体在底壳和盖板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由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导体,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第一导线以及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的第二导线使电池包箱体与电池管理系统构成一个检测回路,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当于此回路的开关部分,当电池包内的电芯热失控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会冲击盖板,使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离,从而使回路断开,产生信号,从而实现对电芯热失控的检测,具有结构简单、方便设置和成本低的特点,由于并不需要依赖防爆阀进行设置,对于没有设置防爆阀的电芯也同样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包箱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的第一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第二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池包箱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爆炸图;
图7为图5中的第一连接件及第一导线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的第二连接件及第二导线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
1、底壳;2、盖板;21、第一通孔;3、第一连接件;31、柱本体;32、凸出部;321、第一分段;322、第二分段;323、第三分段;4、第二连接件;40、第二通孔;41、限位板;42、空心柱;5、第一导线;6、第二导线;100、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包箱体包括底壳1、盖板2、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底壳1的一侧开口,盖板2用于封盖底壳1的开口侧,第一连接件3设置在底壳1上,第二连接件4设置在盖板2上,第一连接件3与第二连接件4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均为导体,第一导线5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3连接,第二导线6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4连接,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的另一端均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
本实施例的电池包箱体在底壳1和盖板2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由于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均为导体,与第一连接件3连接的第一导线5以及与第二连接件4连接的第二导线6使电池包箱体与电池管理系统构成一个检测回路,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相当于此回路的开关部分,当电池包箱体内的电芯100热失控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会冲击盖板2,使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分离,从而使回路断开,产生信号,从而实现对电芯100热失控的检测,具有结构简单、方便设置和成本低的特点,由于并不需要依赖防爆阀进行设置,对于没有设置防爆阀的电芯100也同样适用。
优选的,第一连接件3与第二连接件4采用卡扣连接或磁吸连接,卡扣连接和磁吸连接的结构都十分简单、体积小巧,成本低且对于设置位置的空间要求低,可满足电池包对体积的较为严格的要求。
优选的,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连接件3呈柱状,包括柱本体31和凸设在柱本体31表面的若干凸出部32,盖板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第二连接件4 设置在第一通孔21内,第二连接件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0,若干凸出部32可通过发生形变穿过第二通孔40以使底壳1和盖板2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采用卡扣连接的形式,若干凸出部32发挥限位的作用,使盖板2需要受到一定大小的冲击力后才能与第一连接件3脱离。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凸出部32呈三角形,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分段321、第二分段322和第三分段323,第一分段321与柱本体31连接,第二分段322与第三分段32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凸出部32可设为空心结构,因而具有较强的形变能力,第二分段322与第三分段32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使盖板2在与第一连接件3连接及脱离时都不会发生被卡住的情况,保证电芯100 热失控后盖板1可以正常从底壳2上脱离。
优选的,第二连接件4包括限位板41和空心柱42,限位板41呈圆环状,空心柱42的一端与限位板41垂直连接,空心柱42可插入第一通孔21内,使限位板41与盖板2表面抵接。限位板41提供定位作用,方便了第二连接件4 的安装,还可以在限位板41及空心柱42的外壁上涂抹粘合剂,采用粘接的形式将第二连接件4安装到盖板2上。
优选的,电池包箱体内设置有若干电芯100,盖板2设置在若干电芯100的泄压面一侧,因而当电芯100发生热失控后,从电芯100内喷射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可以直接作用于盖板2上,防止高温高压气体无法冲开盖板2的情况。
进一步的,电芯100为方形电池或软包电池。方形电池通常具有防爆阀,而软包电池通常没有防爆阀结构,但由于盖板2的开启并不依赖于防爆阀,无论电芯100有没有防爆阀,均能够实现对电芯100热失控的检测。如图5和图6 所示,图中的电芯100即为软包电池,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仍采用卡扣连接的形式。
优选的,盖板2上除去第二连接件4的其他区域与底壳1粘接。为了保证盖板2能够被电芯100热失控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冲开,盖板2上除去第二连接件4的其他区域也需要与底壳1连接,而粘接的连接形式除了方便应用外还能提供一定的密闭性,即高温高压气体不容易发生从较大的空隙处直接泄露的情况,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冲开盖板2。
优选的,第一导线5与第一连接件3焊接,第二导线6与第二连接件4焊接。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均为导体,一般采用铁等磁性金属制作,因而可以采用方便省事的焊接形式直接将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连接在上面,从而形成检测回路。
优选的,第二连接件4靠近盖板2的边缘。为了节省材料,盖板2的面积通常仅比底壳1上的开口面积略大,将第二连接件4靠近盖板2的边缘设置,使第二连接件4即使体积较小也可直接与底壳1上的第一连接件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含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池包箱体,因而能满足相关标准对电池包热失控预警的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的”、“进一步的”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方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案,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案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盖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底壳的一侧开口,所述盖板用于封盖所述底壳的开口侧,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导体,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均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采用卡扣连接或磁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呈柱状,包括柱本体和凸设在所述柱本体表面的若干凸出部,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若干所述凸出部可通过发生形变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以使所述底壳和所述盖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呈三角形,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第一分段与所述柱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分段与所述第三分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限位板和空心柱,所述限位板呈圆环状,所述空心柱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垂直连接,所述空心柱可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内,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盖板表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箱体内设置有若干电芯,所述盖板设置在若干所述电芯的泄压面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方形电池或软包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除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其他区域与所述底壳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焊接,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焊接。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箱体。
CN202021855322.1U 2020-08-28 2020-08-28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Active CN212874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5322.1U CN212874690U (zh) 2020-08-28 2020-08-28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5322.1U CN212874690U (zh) 2020-08-28 2020-08-28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4690U true CN212874690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194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55322.1U Active CN212874690U (zh) 2020-08-28 2020-08-28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46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4125A (zh) * 2021-12-13 2022-04-2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热失控喷射压力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4125A (zh) * 2021-12-13 2022-04-2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热失控喷射压力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20331B2 (ja) 二次電池用安全装置とそれを備えた二次電池
JP4608456B2 (ja) 二次電池
JP4187685B2 (ja) 二次電池
EP4050689A1 (en) Battery,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01404325B (zh) 盖组件及使用该盖组件的二次电池
EP4160778A1 (en) Pole and electrode current collecting disc assembly structure, and battery
US20070202364A1 (en) Secondary battery
CN101145624A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WO2021068436A1 (zh) 电池壳体组件及具有所述电池壳体组件的电池
JP2005285761A (ja) 二次電池
EP2395575B1 (en) Battery pack
US7662511B2 (en)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an enlarged electrolytic solution inlet
US20120070697A1 (en) Prismatic secondary battery
CN212874690U (zh)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JP2006012809A (ja) 二次電池
CN108428820A (zh) 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
CN216015456U (zh) 具有补强结构的外壳组件及其扣式电池
JP2006108096A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KR100795681B1 (ko) 이차전지
WO2021237776A1 (zh) 纽扣电池
CN215988886U (zh) 电池
CN212323083U (zh) 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KR100778978B1 (ko) 리튬 이차전지의 캔 및 이를 이용한 리튬 이차전지
KR101243556B1 (ko) 리튬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264422B1 (ko) 전극조립체와 이를 이용한 리튬 이차전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