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69982U - 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9982U
CN212869982U CN202021578403.1U CN202021578403U CN212869982U CN 212869982 U CN212869982 U CN 212869982U CN 202021578403 U CN202021578403 U CN 202021578403U CN 212869982 U CN212869982 U CN 212869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
air outlet
driving
wind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84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英睿
张家栋
张江
李本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84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9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9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9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室内机包括:主机体、柔风装置以及活动面板,主机体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换热器、风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柔风装置设于主机体的壳体内,柔风装置包括驱动件、柔风屏,其中柔风屏有至少一个柔风出风区,柔风出风区上分布有多个微孔,驱动件适于驱动柔风屏运动,以使柔风出风区可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收纳状态柔风出风区被收起且与所述出风口错开,在展开状态柔风出风区被展开并与所述出风口相对;活动面板可滑动地设于所述主机体外,且被构造成可在遮盖或者敞开所述出风口。这样避免了直吹人,用户体验更好,而且柔风屏使壳体内的空间布置更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

Description

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单贯流风道的柜机的出风口一般处于机身正前侧,出风口的下端离地面高度通常为40cm-60cm,出风口的上端距离地面的高度通常在140-160cm。这样设置出风口,无论用户是站姿还是坐姿,都难以避免被风吹到。在空调制冷时,导风板虽然可以摆动改变风向,但无法很好地解决出风直接吹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主机体、柔风装置、活动面板,所述主机体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换热器、风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所述柔风装置设于所述主机体的壳体内,所述柔风装置包括驱动件、柔风屏,所述柔风屏具有至少一个柔风出风区,所述柔风出风区分布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柔风屏运动,以使所述柔风出风区可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收纳状态所述柔风出风区被收起且与所述出风口错开,在展开状态所述柔风出风区被展开并与所述出风口相对;所述活动面板可滑动地设于所述主机体外或主机体内,且被构造成可遮盖或者敞开所述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通过在主机体内、出风口内侧设置柔风装置,以使从风道吹出的风能够先柔风出风区再从出风口排出,柔风出风区设置使冲击力较大的气流被柔风屏阻挡并得以缓冲,从而使通风孔排出的气流较为柔和,用户体验更好,同时柔风屏设置在无需出柔风时可被收纳的方式,使壳体内的空间布置更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同时,相较于已有的将活动面板设置在壳体内并且与柔风装置集成的结构而言,将活动面板外置,使柔风装置与活动面板各自独立设置,不仅减少了对壳体内空间的占用,而且使柔风装置的控制更自如,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更换、清洗柔风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风屏被构造成可被卷曲收纳,且绕所述主机体的高度方向或者绕垂直于高度方向卷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对应于所述出风口的上边沿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对应于所述出风口的下边沿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的一个适于驱动所述柔风屏从展开状态切换到收纳状态,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的另一个适于驱动所述柔风屏从收纳状态切换到展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相同且两者对称布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箱以及卷轴,所述传动箱包括彼此啮合传动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卷轴连接,所述柔风屏的一端分别被固定且卷绕在相应的卷轴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均包括:安装板,所述卷轴通过轴承、轴承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传动箱的箱体与所述安装板固定,所述卷轴、所述驱动电机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两侧,所述安装板还具有供柔性出风板穿过的长条形的导向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风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卷轴的转动角度的检测件,所述检测件连接在所述卷轴的相背于所述传动箱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设于所述卷轴与所述传动箱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风屏还包括与柔风出风区并列设置的敞开出风区,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敞开出风区与所述出风口相对以使所述出风口完全敞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风出风区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柔风出风区并列排布,多个柔风出风区的通风孔的孔径、分布密度均不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的孔径为1mm-20mm,每个所述柔风出风区的开孔面积≤所述柔风出风区总面积的80%。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的一个示意图(处于开机常规模式)。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另一个示意图(处于开机柔风感模式)。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的柔风装置的一个示意图(柔风屏的柔风出风区处于展开状态)。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的柔风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柔风屏的柔风出风区处于收起状态)。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的柔风装置的一个示意图(柔风屏具有多个柔风出风区)。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
主机体10;壳体11;出风口12;
柔风装置20;柔风屏21;通风孔211;柔风出风区212;敞开出风区213;边框214;驱动件22;第一驱动机构22a;第二驱动机构22b;驱动电机221;传动箱222;主动齿轮2221;从动齿轮2222;箱体2223;卷轴223;安装板224;导向孔2241;检测件23;
活动面板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100。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100包括主机体10、柔风装置20、活动面板30。
主机体10包括壳体11以及设于壳体11内的换热器、风道(图中未示出),壳体11具有出风口12。被加热或冷却后的气流经出风口12排出壳体11外,出风口12处通常设置有控制左右扫风的纵向导风板和控制上下扫风的横向导风板,导风板通常位于壳体11内。
如图2、图3所示,柔风装置20包括驱动件22、柔风屏21,柔风屏21上有至少一个柔风出风区212,柔风出风区212上有多个通风孔211,驱动件22适于驱动柔风屏21运动,以使柔风出风区212可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收纳状态柔风出风区212被收起且与出风口12错开,在展开状态柔风出风区212被展开并与出风口12相对。
当选择柔风模式时,驱动件22带动柔风屏21运动,使柔风屏21的柔风出风区212被展开至与出风口12相对,从风道出来的风经过柔风屏21的柔风出风区212后从出风口12排出,进而使经过柔风出风区212的通风孔211吹出的风更柔和。
当处于常规制冷、制热模式、初始开机时或者退出柔风模式时,柔风屏21的柔风出风区212与出风口12错开,室内机按100照常规模式出风。
活动面板30可以设置在主机体10的外侧或主机体10内,主机体10的外侧或内侧可以设置相应的滑槽或滑轨,以为活动面板30的滑动提供导向,活动面板30的滑动轨迹围绕着主机体10。
在室内机100不工作时,推动活动面板30移动到与出风口12相对的位置,从而对出风口12进行遮盖,在增加外观美观度的同时,能够避免外界灰尘或者不良物经出风口12进入主机体10内。开启空调后,推动活动面板30移动到使出风口12完全露出的位置,从而使出风口12能够顺畅出风、不受遮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100,通过在主机体10内、出风口12内侧设置柔风装置20,以使从风道吹出的风能够先柔风出风区212再从出风口12排出,柔风出风区212设置使冲击力较大的气流被柔风屏21阻挡并得以缓冲,从而使通风孔211排出的气流较为柔和,解决室内机出风吹人的问题,同时柔风屏21设置在无需出柔风时可被收纳的方式,使壳体11内的空间布置更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同时,相较于已有的将活动面板设置在壳体内并且与柔风装置集成的结构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活动面板30外置,使柔风装置20与活动面板30各自独立设置,不仅减少了对壳体11内空间的占用,而且使柔风装置20的控制更自如,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更换、清洗柔风屏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风屏21被构造成可被卷曲收纳,且绕主机体10的高度方向或者绕垂直于主机体10的高度方向进行卷曲。
也就是说,柔风屏21可以是柔性材料,柔风屏21被收纳的方式不局限于卷曲收纳,还可以是折叠收纳。在图2、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驱动件20具有卷轴223,柔风屏21绕卷轴223卷绕,绕主机体10的高度方向进行卷曲指的是卷轴223可以是沿主机体10的高度方向设置、被展开的柔风屏21可以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绕垂直于高度方向进行卷曲指的是卷轴223可以沿主机体10的左右方向,此时被展开的柔风屏21可以在上下方向移动。
这样,上述柔风屏21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减少实际环境中周边的事物对其卷曲工作时的影响。而且,柔风出风区212还可以停留在一部分收起、一部分展开的状态,以实现对出风柔和度的多级控制,从而针对用户的舒适需求调节出风柔和度。
此外,考虑到柔风屏21上可能会产生凝露,因此柔风屏21可以采用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耐水性的柔性材料,使凝露水可快速流下至接水装置。柔风屏21也可以考虑使用健康材料,比如使用有抑菌性能的材料,可以防止吹出的风受污染。
如图4所示,柔风屏21上的通风孔211为微孔,微孔形状不限于正方形,可以是圆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通风孔211的孔径可以为1mm-20mm,每个柔风出风区212的开孔面积≤柔风出风区212总面积的80%,由此,出风的柔风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22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驱动机构22a和第二驱动机构22b,第一驱动机构22a与第二驱动机构22b既可以上下相对设置,也可以是左右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是上下相对的布置方式。
具体而言,第一驱动机构22a对应于出风口12的上边沿设置,第二驱动机构22b对应于出风口12的下边沿设置,第一驱动机构22a和第二驱动机构22b中的一个适于驱动柔风屏21从展开状态切换到收纳状态,第一驱动机构22a和第二驱动机构22b中的另一个适于驱动柔风屏21从收纳状态切换到展开状态。由此,由于出风口12为高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的结构,将第一驱动机构22a、第二驱动机构22b采用上下对称的布置形式,使驱动机构与柔风屏21的连接区域更小,布置更紧凑、节约空间。
结合图3、图5所示,第一驱动机构22a和第二驱动机构22b分别设置在柔风屏21的两端,第一驱动机构22a与柔风屏21的上边沿连接,第二驱动机构22b与柔风屏21的下边沿连接。
也就是说,如果第一驱动机构22a带动柔风屏21朝上移动,从而使柔风出风区212被卷绕并收纳起来,那么此时第二驱动机构22b可以不工作也可以辅助带动柔风屏21向上移动。当第二驱动机构22b向下抻拉柔风屏21时,第一驱动机构22a可以不工作也可以辅助柔风屏21向下移动,柔风屏21的柔风出风区212逐渐向下运动并被展开,直至完全展开至与出风口12相对,此时柔风屏21从收纳状态切换到展开状态。同样的,如果第一驱动机构22a带动柔风屏21朝上移动,使柔风出风区212展开,那么此时第二驱动机构22b可以不工作也可以辅助带动柔风屏21向上移动。当第二驱动机构22b向下抻拉柔风屏21时,第一驱动机构22a可以不工作也可以辅助柔风屏21向下移动,柔风屏21的柔风出风区212逐渐向下运动并被卷绕收纳,直至完全展开至与出风口12相对,此时柔风屏21从展开状态切换到收纳状态。由此,通过对两个驱动机构22的控制,能够实现柔风出风和常规出风之间的自由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22a和第二驱动机构22b的结构相同且两者对称布置,第一驱动机构22a包括:驱动电机221、传动箱222以及卷轴223,传动箱222包括彼此啮合传动的主动齿轮2221、从动齿轮2222,驱动电机221的电机轴与主动齿轮2221连接,从动齿轮2222与卷轴223连接,柔风屏21的一端分别被固定且卷绕在相应的卷轴223上。具体而言,驱动电机221可以是步进电机,主动齿轮2221为大齿轮、从动齿轮2222为小齿轮,传动箱222的传动比小于1,以起到使卷轴223加速的作用。
由此,驱动电机221与卷轴223通过传动箱222传动,且传动比小于1,一方面可以提高卷轴223的运转速度,另一方面,由于卷轴223常常设置在出风口12附近,安装空间较紧凑,通过齿轮传动可以将步进电机的安装位置后置,节省了卷轴223的安装空间。
在图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22a和第二驱动机构22b还均包括:安装板224,卷轴223通过轴承、轴承座安装于安装板224,传动箱222的箱体2223与安装板224固定,卷轴223、驱动电机221分别位于箱体2223的两侧,安装板224还具有供柔风屏21穿过的长条形的导向孔2241。
由此,将卷轴223、电机221通过传动箱222固定在安装板224上,增加了驱动件22的稳定性,安装板224上的长方形的导向孔2241能够对柔风屏21的移动提供导向,能够预防柔风屏21运动过程中的偏移,同时还能提升柔风屏21运动过程中的平整度、避免出现褶皱,也使柔风出风区212的展开和收起更加地流畅。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风装置20还包括用于检测卷轴223的转动角度的检测件23,检测件23连接在卷轴223的相背于传动箱222的一端。具体而言,检测件23可以是编码器等传感器,能够向系统反馈卷轴223当前角位移信息。
这样,检测件23能够实时检测卷轴的角位移,以便确认当前柔风屏21的状态。
为防止卷轴223在长时间的工作中的累积位移误差导致柔风屏21过松或过紧,可选地,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阻尼机构(图中未示出),阻尼机构位于卷轴223和传动箱222之间。足迹机构可以是阻尼器或者张力器。由此,阻尼机构的设置能够为两个驱动电机221提供转动位移补偿,从而使柔风屏21能够始终保持一定的张紧力,使柔性的柔风屏21在面对出风气流冲击时更不易发生变形。
在图6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柔风屏21还包括与柔风出风区212并列设置的敞开出风区213,在收纳状态,敞开出风区213与出风口12相对以使出风口12完全敞开。
这样,当柔风屏21未开启时,敞开出风213区域出风口12相对,敞开出风区213的两侧边框214保留,且边框可隐藏地位于出风口12外侧,以提升常规模式下出风的顺畅性以及外观的美观性。当需要开启柔风模式时,第一驱动机构22a的驱动电机221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第二驱动机构22b的驱动电机221按与第一驱动机构22a的驱动电机221相同的方向同步转动,驱动柔风屏21在两个驱动机构22的卷轴223之间运动,切换预先设置好的不同透风程度的柔风屏21。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柔风出风区212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柔风出风区212(如图7所示的212a、212b)并列排布,多个柔风出风区212的通风孔的孔径、分布密度均不相同。也就是说,可以在卷轴223上预先放置多种类型的柔风屏21,多个柔风屏21彼此连接并按顺序排列、集成到一起。也可以在同一个块柔风屏21上开设不同的通风孔211,以形成多个气流通过率不同的柔风出风区212。
这样,通过控制驱动件22运动,使不同的柔风出风区212与出风口12相对,从而在能够实现柔风屏21在出风口12产生不同形状或密度的过风孔,进而实现分区的柔风控制。
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换热器、风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
柔风装置,所述柔风装置设于所述主机体的壳体内,所述柔风装置包括驱动件、柔风屏,所述柔风屏具有至少一个柔风出风区,所述柔风出风区分布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柔风屏运动,以使所述柔风出风区可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收纳状态所述柔风出风区被收起且与所述出风口错开,在展开状态所述柔风出风区被展开并与所述出风口相对;以及
活动面板,所述活动面板可滑动地设于所述主机体外或主机体内,且被构造成可遮盖或者敞开所述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风屏被构造成可被卷曲收纳,且绕所述主机体的高度方向或者绕垂直于高度方向卷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对应于所述出风口的上边沿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对应于所述出风口的下边沿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的一个适于驱动所述柔风屏从展开状态切换到收纳状态,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的另一个适于驱动所述柔风屏从收纳状态切换到展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相同且两者对称布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箱以及卷轴,所述传动箱包括彼此啮合传动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卷轴连接,所述柔风屏的一端分别被固定且卷绕在相应的卷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均包括:安装板,所述卷轴通过轴承、轴承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传动箱的箱体与所述安装板固定,所述卷轴、所述驱动电机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两侧,所述安装板还具有供柔性出风板穿过的长条形的导向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风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卷轴的转动角度的检测件,所述检测件连接在所述卷轴的相背于所述传动箱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设于所述卷轴与所述传动箱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风屏还包括与柔风出风区并列设置的敞开出风区,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敞开出风区与所述出风口相对以使所述出风口完全敞开。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风出风区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柔风出风区并列排布,多个柔风出风区的通风孔的孔径、分布密度均不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的孔径为1mm-20mm,每个所述柔风出风区的开孔面积≤所述柔风出风区总面积的80%。
CN202021578403.1U 2020-07-31 2020-07-31 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Active CN212869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8403.1U CN212869982U (zh) 2020-07-31 2020-07-31 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8403.1U CN212869982U (zh) 2020-07-31 2020-07-31 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9982U true CN212869982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19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8403.1U Active CN212869982U (zh) 2020-07-31 2020-07-31 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99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9590A (zh) * 2021-05-07 2021-08-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432255A (zh) * 2021-06-22 2021-09-24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定频空调及其防凝露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9590A (zh) * 2021-05-07 2021-08-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329590B (zh) * 2021-05-07 2022-10-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432255A (zh) * 2021-06-22 2021-09-24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定频空调及其防凝露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2010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3372907B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12869982U (zh) 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US10823433B2 (en) Air conditioner
US9347700B2 (en) Low ambient cooling kit for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heat pump
JP2004012060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機
CN212673372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EP3514459A1 (en) Air conditioner
JP5272360B2 (ja) 換気空調装置
JPH05178068A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US20120036878A1 (en) Low ambient cooling kit for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heat pump
JP5228344B2 (ja) 換気空調装置
CN21494939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300241A (zh) 带有净化功能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5490019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4949390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8920513U (zh) 空调器
CN212673370U (zh) 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JP3945301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216203739U (zh) 一种双回风口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9868176U (zh) 挂式空调
CN21943337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591979U (zh) 空调器
WO2024098092A1 (en) Outflow assembly and localised air-conditioning device
CN115654572A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