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53381U - 排渣装置及餐具清洗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排渣装置及餐具清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53381U
CN212853381U CN202020902513.2U CN202020902513U CN212853381U CN 212853381 U CN212853381 U CN 212853381U CN 202020902513 U CN202020902513 U CN 202020902513U CN 212853381 U CN212853381 U CN 212853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collecting groove
wet
port
spiral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025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东
徐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nglu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nglu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nglu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nglu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025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53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53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53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shing And Drying Of Tablewa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渣装置及餐具清洗系统,排渣装置包括污碟筐、集渣槽、螺旋输送部和驱动部,污碟筐用于放置待清洗的餐具,污碟筐的下部具有掉渣口,掉渣口用于通过从餐具上掉落的湿渣;集渣槽设置在污碟筐的下方,集渣槽的开口与掉渣口对应设置,集渣槽用于收集从掉渣口掉落的湿渣,集渣槽的一端具有落料口;螺旋输送部可转动地设置在集渣槽内,螺旋输送部沿集渣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螺旋输送部用于将位于集渣槽内的湿渣输送至落料口;驱动部与驱动部与螺旋输送部驱动连接,以驱动螺旋输送部转动。采用该方案可通过集渣槽收集餐具上的湿渣,然后通过螺旋输送部的转动将集渣槽内的湿渣输送到落料口排出,实现了湿渣的自动输送和集中收集。

Description

排渣装置及餐具清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清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渣装置及餐具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洗碗机在污碟进入洗碗机前有3个步骤是人工操作完成,分别是:污碟除渣、污碟预洗、污碟清洗;经过这3个准备步骤后,污碟才会进行摆筐,进入洗碗机进行清洁。人工在除渣操作中都是一一将污碟中的湿渣倒入垃圾筒中,不便于湿渣的统一收集和处理,并且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渣装置及餐具清洗系统,以实现湿渣的自动收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渣装置,包括:污碟筐,所述污碟筐用于放置待清洗的餐具,所述污碟筐的下部具有掉渣口,所述掉渣口用于通过从所述餐具上掉落的湿渣;集渣槽,所述集渣槽设置在所述污碟筐的下方,所述集渣槽的开口与所述掉渣口对应设置,所述集渣槽用于收集从所述掉渣口掉落的湿渣,所述集渣槽的一端具有落料口;螺旋输送部,所述螺旋输送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集渣槽内,所述螺旋输送部沿所述集渣槽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螺旋输送部用于将位于所述集渣槽内的湿渣输送至所述落料口;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螺旋输送部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螺旋输送部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排渣装置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下边沿与所述集渣槽的开口的边沿连接,所述导向板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以对从所述掉渣口掉落的湿渣进行引导。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的上边沿与所述掉渣口的边沿对接,所述导向板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板与所述集渣槽开口的两个边沿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掉渣口沿所述污碟筐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螺旋输送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掉渣口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输送部包括转轴和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呈螺旋状在所述转轴上延伸,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转轴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集渣槽的内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排渣装置还包括:收集筒,设置在所述落料口的下方,所述收集筒用于收集厨余垃圾。
进一步地,所述排渣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驱动部及所述集渣槽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为电机,所述排渣装置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螺旋输送部穿过所述轴承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餐具清洗系统,所述餐具清洗系统包括上述的排渣装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排渣装置,排渣装置包括污碟筐、集渣槽、螺旋输送部和驱动部,其中,污碟筐用于放置待清洗的餐具,污碟筐的下部具有掉渣口,掉渣口用于通过从餐具上掉落的湿渣;集渣槽设置在污碟筐的下方,集渣槽的开口与掉渣口对应设置,集渣槽用于收集从掉渣口掉落的湿渣,集渣槽的一端具有落料口;螺旋输送部可转动地设置在集渣槽内,螺旋输送部沿集渣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螺旋输送部用于将位于集渣槽内的湿渣输送至落料口;驱动部与驱动部与螺旋输送部驱动连接,以驱动螺旋输送部转动。采用该方案可通过集渣槽收集餐具上的从掉渣口掉落的湿渣,然后通过螺旋输送部的转动将集渣槽内的湿渣输送到落料口排出。因此该方案实现了湿渣的自动输送和集中收集,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排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排渣装置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排渣装置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餐具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餐具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污碟筐;20、集渣槽;30、螺旋输送部;40、驱动部;50、导向板;60、收集筒;7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渣装置,包括:污碟筐10,污碟筐10用于放置待清洗的餐具,污碟筐10的下部具有掉渣口,掉渣口用于通过从餐具上掉落的湿渣;集渣槽20,集渣槽20设置在污碟筐10的下方,集渣槽20的开口与掉渣口对应设置,集渣槽20用于收集从掉渣口掉落的湿渣,集渣槽20的一端具有落料口;螺旋输送部30,螺旋输送部30可转动地设置在集渣槽20内,螺旋输送部30沿集渣槽20的长度方向延伸,螺旋输送部30用于将位于集渣槽20内的湿渣输送至落料口;驱动部40,驱动部40与驱动部40与螺旋输送部30驱动连接,以驱动螺旋输送部30转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排渣装置,排渣装置包括污碟筐10、集渣槽20、螺旋输送部30和驱动部40,其中,污碟筐10用于放置待清洗的餐具,污碟筐10的下部具有掉渣口,掉渣口用于通过从餐具上掉落的湿渣;集渣槽20设置在污碟筐10的下方,集渣槽20的开口与掉渣口对应设置,集渣槽20用于收集从掉渣口掉落的湿渣,集渣槽20的一端具有落料口;螺旋输送部30可转动地设置在集渣槽20内,螺旋输送部30沿集渣槽20的长度方向延伸,螺旋输送部30用于将位于集渣槽20内的湿渣输送至落料口;驱动部40与驱动部40与螺旋输送部30驱动连接,以驱动螺旋输送部30转动。采用该方案可通过集渣槽20收集餐具上的从掉渣口掉落的湿渣,然后通过螺旋输送部30的转动将集渣槽20内的湿渣输送到落料口排出。因此该方案实现了湿渣的自动输送和集中收集,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输送过程中,螺旋输送部3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食物湿渣进一步挤压、粉碎,有利于减小体积以及挤出湿渣中的液体。
在本实施例中,排渣装置还包括:导向板50,导向板50的下边沿与集渣槽20的开口的边沿连接,导向板50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以对从掉渣口掉落的湿渣进行引导。通过设置导向板50,便于湿渣掉落到集渣槽20内,避免湿渣散落,有利于湿渣的收集。
具体地,导向板50的上边沿与掉渣口的边沿对接,导向板50为两个,两个导向板50与集渣槽20开口的两个边沿一一对应设置。这样两个导向板50可形成V形结构,便于对湿渣进行引导。
在本实施例中,掉渣口沿污碟筐10的长度方向延伸,螺旋输送部30的延伸方向与掉渣口相同。这样污碟筐10内不同位置的餐具上的湿渣均可直接掉落到集渣槽20内并通过螺旋输送部30输送,便于收集。
可选地,集渣槽20和螺旋输送部30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或者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当集渣槽20和螺旋输送部30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时,落料口位于集渣槽20的位置低的一端。这样湿渣可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自身重力移动,从而便于湿渣的输送和集中收集。在本实施例中,湿渣包括食物残渣、油以及水的混合物。
具体地,螺旋输送部30包括转轴和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呈螺旋状在转轴上延伸,驱动部40与转轴驱动连接。这样可通过转轴的转动实现螺旋叶片的转动,螺旋叶片的转动可推动湿渣按照预定方向移动,以移动到落料口处。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叶片与集渣槽20的内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这样可避免螺旋叶片与集渣槽20的内壁干涉。螺旋叶片与集渣槽2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5mm左右。
在本实施例中,排渣装置还包括:收集筒60,设置在落料口的下方,收集筒60用于收集从落料口掉落的湿渣。通过收集筒60可以对从落料口掉落的湿渣进行集中收集,便于后续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排渣装置还包括:支架70,驱动部40及集渣槽20设置在支架70上。通过设置支架70,便于驱动部40及集渣槽20的安装和布置。
具体地,驱动部40为电机,排渣装置还包括轴承,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70上,螺旋输送部30穿过轴承设置。轴承可对螺旋输送部30起到支撑和减少磨损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污碟筐10内的腔体划分为多个隔槽,以放置多个餐具。
该排渣装置可有效地将从餐具上清掉的湿渣进行统一收集,节省人力成本和节能环保。并且该装置日常维护也较为方便,只需检查螺旋叶片转动是否有异响、螺旋叶片是否破损等。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餐具清洗系统,餐具清洗系统包括上述的排渣装置。采用该方案可通过集渣槽20收集餐具上的从掉渣口掉落的湿渣,然后通过螺旋输送部30的转动将集渣槽20内的湿渣输送到落料口排出。因此该方案实现了湿渣的自动输送和集中收集,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输送过程中,螺旋输送部3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食物湿渣进一步挤压、粉碎,有利于减小体积以及挤出湿渣中的液体。该餐具清洗系统可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员操作,提高卫生程度。
在本方案中,可以使餐具掉落湿渣的方式不仅限于高压水喷淋或者气液两项喷头等方式,还可以是超声波震荡,也可以是机械手臂清理等。
具体地,如图4所示,集渣槽20和螺旋输送部30沿水平方向延伸,落料口位于集渣槽20的靠近驱动部40的一端。或者,如图5所示,集渣槽20和螺旋输送部30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落料口位于集渣槽20的远离驱动部40的一端。落料口的下方可以设置容器以收集或过滤湿渣。
可选地,餐具清洗系统还包括柜体,柜体内具有清洗区,排渣装置设置在清洗区内的下部,清洗区内设置有喷淋臂,喷淋臂可转动地设置以向不同的位置喷射清洗水。餐具清洗系统还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用于输送污碟筐10。餐具清洗系统还包括垃圾处理装置,垃圾处理装置设置在排渣装置的下方,以接收和处理排渣装置收集的湿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污碟筐(10),所述污碟筐(10)用于放置待清洗的餐具,所述污碟筐(10)的下部具有掉渣口,所述掉渣口用于通过从所述餐具上掉落的湿渣;
集渣槽(20),所述集渣槽(20)设置在所述污碟筐(10)的下方,所述集渣槽(20)的开口与所述掉渣口对应设置,所述集渣槽(20)用于收集从所述掉渣口掉落的湿渣,所述集渣槽(20)的一端具有落料口;
螺旋输送部(30),所述螺旋输送部(3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集渣槽(20)内,所述螺旋输送部(30)沿所述集渣槽(2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螺旋输送部(30)用于将位于所述集渣槽(20)内的湿渣输送至所述落料口;
驱动部(40),所述驱动部(40)与所述驱动部(40)与所述螺旋输送部(3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螺旋输送部(3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装置还包括:
导向板(50),所述导向板(50)的下边沿与所述集渣槽(20)的开口的边沿连接,所述导向板(50)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以对从所述掉渣口掉落的湿渣进行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50)的上边沿与所述掉渣口的边沿对接,所述导向板(50)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板(50)与所述集渣槽(20)开口的两个边沿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掉渣口沿所述污碟筐(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螺旋输送部(3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掉渣口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部(30)包括转轴和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呈螺旋状在所述转轴上延伸,所述驱动部(40)与所述转轴驱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集渣槽(20)的内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装置还包括:
收集筒(60),设置在所述落料口的下方,所述收集筒(60)用于收集厨余垃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装置还包括:
支架(70),所述驱动部(40)及所述集渣槽(20)设置在所述支架(7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40)为电机,所述排渣装置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70)上,所述螺旋输送部(30)穿过所述轴承设置。
10.一种餐具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具清洗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渣装置。
CN202020902513.2U 2020-05-25 2020-05-25 排渣装置及餐具清洗系统 Active CN212853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2513.2U CN212853381U (zh) 2020-05-25 2020-05-25 排渣装置及餐具清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2513.2U CN212853381U (zh) 2020-05-25 2020-05-25 排渣装置及餐具清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53381U true CN212853381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05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02513.2U Active CN212853381U (zh) 2020-05-25 2020-05-25 排渣装置及餐具清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53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15433B (zh) 一种用于厨余垃圾处理的设备
CN107199094B (zh)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CN205518951U (zh) 一种餐厨垃圾原料大料预分选装置
CN113082832A (zh) 生活垃圾高效清洁减量化处理设备
CN113235704B (zh) 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和垃圾处理系统
CN212853381U (zh) 排渣装置及餐具清洗系统
CN109629646A (zh) 一种便于清理垃圾的餐厨垃圾处理机
CN216419634U (zh) 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筛分装置
CN214813540U (zh) 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CN113814253B (zh) 一种便于生活垃圾快速收集的分拣装置
CN211368908U (zh) 厨余垃圾处理器
CN213256173U (zh) 一种集尘过滤箱自动排废料装置
CN113020214A (zh) 一种可降解垃圾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12875101A (zh)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CN208050028U (zh) 一种smd载带生产过程中废料收集装置
CN221092583U (zh) 一种食品调味料加工用输送机构
CN113681739B (zh) 一种加工废料清理机构
CN220899759U (zh) 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
CN213836885U (zh) 商用厨房餐具清洗及餐余垃圾处理机
CN220879012U (zh) 一种防止异味溢出的厨余垃圾处理用破碎机
CN213001777U (zh) 一种废旧集成电路板用收集装置
CN215152121U (zh) 皮带式餐厨垃圾除渣脱水装置
CN220174333U (zh) 一种全自动切鱼机
CN220861287U (zh) 一种清洗剂生产分段投料装置
CN218307770U (zh) 一种用于清洁液加工用的清洁液加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