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46277U -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46277U
CN212846277U CN202022117146.8U CN202022117146U CN212846277U CN 212846277 U CN212846277 U CN 212846277U CN 202022117146 U CN202022117146 U CN 202022117146U CN 212846277 U CN212846277 U CN 212846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installation
diffuser plate
display device
bac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171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171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46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46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46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板上具有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相对设置在背板的两侧;扩散板设置的天侧端设置在第一安装部上,扩散板的地侧端设置在第二安装部上,扩散板的天侧端到第一安装部的端部之间设有膨胀空间,扩散板的地侧端到第二安装部的端部之间具有安装间隙,安装间隙内设有第一缓冲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扩散板的地侧端与翻边之间设置第一缓冲件,当扩散板受热膨胀时,预留的膨胀空间不足,则扩散板能够通过挤压第一缓冲件以弥补扩散板的膨胀空间,避免扩散板将膜片和/或液晶屏顶起造成产品功能损伤或整机损坏,从而提高可靠性及稳定性。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设备逐步往超薄、越窄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外观的需求。然而将显示设备的边框做的越薄、越窄时会压缩扩散板的膨胀空间,导致膨胀空间不够,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或者显示设备使用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引起显示设备内高温的情况时,扩散板受热鼓起,由于膨胀空间不够则会导致扩散板将膜片和/或液晶屏顶起,或者将支撑件顶起,从而造成产品功能损伤或整机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的膨胀空间不够导致功能损伤或整机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扩散板以及背板,所述背板上具有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两侧;所述扩散板的天侧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扩散板的地侧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其中,所述扩散板的天侧端到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端部之间设有膨胀空间,所述扩散板的地侧端到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端部之间具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内设有第一缓冲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其包括扩散板以及背板,所述背板上具有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两侧;
所述扩散板的天侧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扩散板的地侧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其中,所述扩散板的天侧端到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端部之间设有膨胀空间,所述扩散板的地侧端到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端部之间具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内设有第一缓冲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端部设有翻边,所述第一缓冲件一端抵接在所述翻边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扩散板的地侧端。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包括连接部以及延伸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翻边连接,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扩散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前框以及液晶屏,所述前框的一端与所述胶框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延伸部背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以使所述前框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安装层,所述液晶屏的边沿安装在所述安装层内。
可选地,所述液晶屏与所述延伸部之间设有第二缓冲件;和/或所述液晶屏与所述前框之间设有第二缓冲件。
可选地,所述扩散板上朝向所述液晶屏的一侧设有膜片。
可选地,所述扩散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设有粘接件。
可选地,所述粘接件为柔性材质,所述粘接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粘接件具有弹性,所述扩散板膨胀时拉扯所述粘接件可使所述粘接件发生形变。
可选地,所述背板上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支撑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扩散板的地侧端与所述翻边之间设置所述第一缓冲件,当所述扩散板受热膨胀时,预留的所述膨胀空间不足,则所述扩散板能够通过挤压所述第一缓冲件以弥补所述扩散板所需的膨胀空间,避免所述扩散板将膜片和/或液晶屏顶起造成产品功能损伤或整机损坏,从而提高可靠性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中扩散板膨胀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扩散板 11 膜片
20 背板 21 翻边
22 安装腔 23 第一安装部
24 第二安装部 30 第一缓冲件
40 胶框 41 连接部
42 延伸部 50 前框
60 液晶屏 70 粘接件
80 支撑件 90 安装层
91 第二缓冲件 100 膨胀空间
110 安装间隙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20及所述扩散板10,所述背板20上具有第一安装部23及第二安装部24,所述第一安装部23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4相对设置在所述背板20的两侧,所述扩散板10的天侧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23上,所述扩散板10的地侧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24上,其中,所述扩散板10的天侧端到所述第一安装部23的端部之间设有膨胀空间100,所述扩散板10的地侧端到所述第二安装部24的端部之间具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内设有第一缓冲件3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天侧端以及所述地侧端表示所述扩散板10的位置,具体的,当所述背板20正常安装时,所述天侧端表示所述扩散板10朝向所述显示装置顶部的一端,如图2中A方向所示,而所述地侧端则表示所述扩散板10朝向所述显示装置底部的一端,如图2中B方向所示。其中,所述背板20的顶部延伸出所述第一安装部23,所述第一安装部23位于所述背板的顶部,也即所述第一安装部23的位置与所述扩散板10的天侧端对应;所述背板20的底部延伸出所述第二安装部24,所述第二安装部24位于所述背板的底部,也即所述第二安装部24的位置与所述扩散板10的地侧端对应。当所述扩散板10安装在所述背板20上之后,所述扩散板10的天侧端到所述第一安装部23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空隙,也即所述扩散板10的天侧端到所述第一安装部23朝A方向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空隙,该空隙则作为所述膨胀空间100,所述膨胀空间100用于为所述扩散板10膨胀时提供容纳空间,以保证所述扩散板10的正常使用;所述扩散板10的地侧端则朝向所述第二安装部24之间也具有一定空隙,也即所述扩散板10的地侧端到所述第二安装部24朝B方向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空隙,该空隙则作为所述安装间隙110,所述安装间隙110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缓冲件30,所述第一缓冲件30具有能形变的特性,例如橡胶块、海绵等,也即在所述扩散板10膨胀时同时会挤压所述第一缓冲件30,间接增大所述膨胀空间100,从而补齐所述膨胀空间100的不足。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扩散板10膨胀时的稳定性,还能够同时在所述膨胀空间100中设置所述第一缓冲件30,当所述扩散板10膨胀时则同时对两侧的所述第一缓冲件30进行挤压。
具体的,所述第二安装部24的端部设有翻边21,所述第一缓冲件30一端抵接在所述翻边21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扩散板10的地侧端。所述翻边21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24朝B方向的端部上,所述翻边21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4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缓冲件30则卡接在所述扩散板10的地侧端与所述翻边21之间,从而防止所述第一缓冲件30移动,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背光模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同理,所述第一安装部23的端部也能够设置翻边,从而当所述扩散板10膨胀时能够对其进行限位,防止所述扩散板10从所述第一安装部23上扩散出去。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扩散板10的地侧端与所述翻边21之间设置所述第一缓冲件30,当所述扩散板10受热膨胀时,预留的所述膨胀空间不足,则所述扩散板10能够通过挤压所述第一缓冲件30以弥补所述扩散板10所需的膨胀空间,避免所述扩散板10将膜片和/或液晶屏顶起造成产品功能损伤或整机损坏,从而提高可靠性及稳定性。
具体的,请参照图1,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40,所述胶框40包括连接部41以及延伸部42,所述连接部41与所述翻边21连接,所述延伸部4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41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扩散板10背离所述背板20的一侧。所述延伸部42通过所述连接部41固定在所述背板20上,并延伸至所述扩散板10上方,从而将所述扩散板10以及所述扩散板10上的膜片11与所述液晶屏60隔离开,以保证显示效果。同时所述延伸部42还能够实现对所述显示装置第一缓冲件30的定位,防止所述第一缓冲件30脱落,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显示装置的可靠性。
具体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前框50以及液晶屏60,所述前框50的一端与所述胶框40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延伸部42背离所述扩散板10的一侧以在所述前框50与所述延伸部42之间形成安装层90,所述液晶屏60的边沿安装在所述安装层90内。所述前框50呈L形设置,一端连接在所述胶框40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延伸部42上方,所述液晶屏60夹在所述延伸部42与所述前框50之间,从而保证所述液晶屏60的稳定性,防止所述液晶屏60脱落。其中,所述液晶屏60与所述延伸部42之间以及所述液晶屏60与所述前框50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二缓冲件91,通过所述第二缓冲件91以缓冲所述液晶屏60与所述所述前框50或者所述胶框40之间的摩擦或者碰撞产生的冲击力,从而防止对所述液晶屏60造成的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液晶屏60的显示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板10上朝向所述液晶屏60的一侧还设有膜片11,例如扩散膜等,从而使得光线透过所述扩散板10后亮度更加均匀,以达到提高所述液晶屏60显示效果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板10与所述背板20之间设有粘接件70,在所述扩散板10的地侧端贴设有所述粘接件70,通过所述粘接件70将所述扩散板10粘接在所述背板20上,从而提高所述扩散板10的稳定性,以防止所述扩散板10在做跌落或者振动等结构实验时窜动出现碰伤或磨伤等失效问题;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所述扩散板10不会因为由于所述粘接件70而出现无法实现挤压所述第一缓冲件30的情况,所述粘接件70采用柔性材质,例如采用泡棉胶等,泡棉胶在发生形变时具有一定的偏移量,也即剪切错位量,所述粘接件7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背板20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扩散板10上,所述扩散板10膨胀时拉扯所述粘接件70使所述粘接件70形变,从而产生形变量允许所述扩散板10继续向所述第一缓冲件30膨胀。请参照图2,在所述扩散板10膨胀后,所述泡棉胶随所述扩散板10移动,而泡棉胶又不会脱落,从而保证所述扩散板10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所述背板20上具有安装腔22,所述安装腔22内设有支撑件80。所述背板20为不规则形状,在所述背板20内部具有安装腔22,以用于安装显示设备所需的电路、电路板、光源以及其他功能性元件等。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腔22内设有所述支撑件80,所述支撑件80的数量可根据所述背板20以及所述扩散板10的面积进行调整,所述支撑件8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背板20上,另一端靠近所述扩散板10设置,当所述扩散板10膨胀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时,便抵接倚靠在所述支撑件80上,从而防止所述扩散板10进一步偏移,保证本实用新型所述显示装置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天侧端以及所述地侧端表示所述扩散板10的位置,具体的,当所述背板20正常安装时,所述天侧端表示所述扩散板10朝向所述显示装置顶部的一端,如图2中A方向所示,而所述地侧端则表示所述扩散板10朝向所述显示装置底部的一端,如图2中B方向所示。其中,所述背板20的顶部延伸出所述第一安装部23,所述第一安装部23位于所述背板的顶部,也即所述第一安装部23的位置与所述扩散板10的天侧端对应;所述背板20的底部延伸出所述第二安装部24,所述第二安装部24位于所述背板的底部,也即所述第二安装部24的位置与所述扩散板10的地侧端对应。当所述扩散板10安装在所述背板20上之后,所述扩散板10的天侧端到所述第一安装部23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空隙,也即所述扩散板10的天侧端到所述第一安装部23朝A方向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空隙,该空隙则作为所述膨胀空间100,所述膨胀空间100用于为所述扩散板10膨胀时提供容纳空间,以保证所述扩散板10的正常使用;所述扩散板10的地侧端则朝向所述第二安装部24之间也具有一定空隙,也即所述扩散板10的地侧端到所述第二安装部24朝B方向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空隙,该空隙则作为所述安装间隙110,所述安装间隙110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缓冲件30,所述第一缓冲件30具有能形变的特性,例如橡胶块、海绵等,也即在所述扩散板10膨胀时同时会挤压所述第一缓冲件30,间接增大所述膨胀空间100,从而补齐所述膨胀空间100的不足。
具体的,所述第二安装部24的端部设有翻边21,所述第一缓冲件30一端抵接在所述翻边21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扩散板10的地侧端。所述翻边21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24朝B方向的端部上,所述翻边21与所述第二安装部24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缓冲件30则卡接在所述扩散板10的地侧端与所述翻边21之间,从而防止所述第一缓冲件30移动,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显示装置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同理,所述第一安装部23的端部也能够设置翻边,从而当所述扩散板10膨胀时能够对其进行限位,防止所述扩散板10从所述第一安装部23上扩散出去。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扩散板10的地侧端与所述翻边21之间设置所述第一缓冲件30,当所述扩散板10受热膨胀时,预留的所述膨胀空间不足,则所述扩散板10能够通过挤压所述第一缓冲件30以弥补所述扩散板10所需的膨胀空间,避免所述扩散板10将膜片和/或液晶屏顶起造成产品功能损伤或整机损坏,从而提高可靠性及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扩散板以及背板,所述背板上具有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两侧;
所述扩散板的天侧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扩散板的地侧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其中,所述扩散板的天侧端到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端部之间设有膨胀空间,所述扩散板的地侧端到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端部之间具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内设有第一缓冲件。
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扩散板以及背板,所述背板上具有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两侧;
所述扩散板的天侧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扩散板的地侧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其中,所述扩散板的天侧端到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端部之间设有膨胀空间,所述扩散板的地侧端到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端部之间具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内设有第一缓冲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端部设有翻边,所述第一缓冲件一端抵接在所述翻边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扩散板的地侧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包括连接部以及延伸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翻边连接,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扩散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前框以及液晶屏,所述前框的一端与所述胶框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延伸部背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以使所述前框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安装层,所述液晶屏的边沿安装在所述安装层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屏与所述延伸部之间设有第二缓冲件;和/或
所述液晶屏与所述前框之间设有第二缓冲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上朝向所述液晶屏的一侧设有膜片。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设有粘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件为柔性材质,所述粘接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背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扩散板上;所述粘接件具有弹性,所述扩散板膨胀时拉扯所述粘接件可使所述粘接件发生形变。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支撑件。
CN202022117146.8U 2020-09-23 2020-09-23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2846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7146.8U CN212846277U (zh) 2020-09-23 2020-09-23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7146.8U CN212846277U (zh) 2020-09-23 2020-09-23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46277U true CN212846277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50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17146.8U Active CN212846277U (zh) 2020-09-23 2020-09-23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462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9558A (zh) * 2021-11-30 2022-02-25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4104175A1 (zh) * 2022-11-15 2024-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与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9558A (zh) * 2021-11-30 2022-02-25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4104175A1 (zh) * 2022-11-15 2024-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与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46277U (zh)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6366264B1 (e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driver module of flat panel display
CN11314015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161753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09210883A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212727086U (zh) 终端
US20060083901A1 (en) Double sided tape for attach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1738753B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14170915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
CN114613270B (zh) 显示模组及保护支架
CN110379328B (zh) 显示装置
CN103091876A (zh) 平面显示器
CN107533818B (zh) 显示装置
CN110221469A (zh) 车载触摸显示装置
JP421905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16450311U (zh) 一种曲面显示模组
CN212255963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220796184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5770324U (zh) 拼接屏
CN216351653U (zh) 一种模组结构及显示设备
CN216351652U (zh) 全面屏安装支架以及全面屏显示器
CN215067639U (zh) 背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JPH045682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12846275U (zh) 支撑组件、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
CN219676414U (zh) 一种胶铁结构、背光源、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