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33061U -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33061U
CN212833061U CN202020892585.3U CN202020892585U CN212833061U CN 212833061 U CN212833061 U CN 212833061U CN 202020892585 U CN202020892585 U CN 202020892585U CN 212833061 U CN212833061 U CN 212833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aeration
treatment device
sewage treatment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925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伟贺
张世伟
王伟伟
白玉娟
李凯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chuan Industrial Park Branch of Qinghai Jiesh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Qinghai Jiesh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chuan Industrial Park Branch Of Qinghai Jieshen Environmental Energy Industry Co ltd
QINGHAI JIESHEN ENVIRONMENT ENER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chuan Industrial Park Branch Of Qinghai Jieshen Environmental Energy Industry Co ltd, QINGHAI JIESHEN ENVIRONMENT ENERG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chuan Industrial Park Branch Of Qinghai Jieshen Environmental Ener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925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33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33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33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架体、混合槽、BBR生化处理装置、曝气池、沉淀池和清水池;架体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上平台上安装有混合槽及BBR生化处理装置,下平台安装有曝气池、沉淀池和清水池;混合槽的进口连接有原水泵用于输入经过预处理的污水,混合槽的出口与BBR生化处理装置连接,BBR生化处理装置、曝气池、沉淀池和清水池依次进行连通;曝气池的末部通过混合液回流泵与混合槽的进口连接,沉淀池的底部通过污泥回流泵与混合槽的进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以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的生物反应器BBR污水处理工艺的小型试验,也可用于小型单位污水处理之用。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危机及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资源环境制约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
目前,新建污水处理项目和原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项目如雨后春笋,各个环保企业竞争激烈。我国城镇污水常用的处理技术主要有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AB工艺、A2/O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膜法等,还有许多引进开发的新工艺如:HYBCS复合式活性污泥系统、以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的生物反应器BBR污水处理工艺等。
在如此众多的污水处理工艺中选择高效低成本的工艺对业主来说是艰难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业主在做出选择前就看到所选污水处理工艺的实际效果。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是最佳选择,用较小的成本验证污水处理工艺对处理污水的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包括架体、混合槽、BBR生化处理装置、曝气池、沉淀池和清水池;所述架体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上安装有所述混合槽及所述BBR生化处理装置,所述下平台安装有所述曝气池、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清水池;所述混合槽的进口连接有原水泵用于输入经过预处理的污水,所述混合槽的出口与所述BBR生化处理装置连接,所述BBR生化处理装置、所述曝气池、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清水池依次进行连通;所述曝气池的末部通过混合液回流泵与所述混合槽的进口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底部通过污泥回流泵与所述混合槽的进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架体采用SUS304不锈钢材质的型材焊接而成;所述上平台、下平台之间通过多根立柱进行连接,所述架体的一侧设置有踏步及扶手;所述架体的底部设置有木质底座,所述木质底座的底部均布有四条方木。
优选的,所述BBR生化处理装置通过螺栓组固定于所述上平台上,所述BBR生化处理装置包括水箱焊合件和上护罩合件,所述上护罩合件的一侧与所述水箱焊合件的一侧铰接;所述水箱焊合件内安装有旋转体总成,所述旋转体总成转动安装于所述水箱焊合件内,所述旋转体总成的主动端安装有减速机;所述旋转体总成包括旋转体主轴总成和生物接触体;
所述水箱焊合件还连接有曝气管路,所述曝气管路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安装于所述下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生物接触体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生物接触体分别安装于所述旋转体主轴总成的上下两侧,每组所述生物接触体均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所述生物接触体;所述生物接触体为半圆形立体网状体。
优选的,所述生物接触体的表面附着有芽孢杆菌。
优选的,所述曝气池包括曝气池焊合件,所述曝气池焊合件内分为四格,分别为第一曝气池、第二曝气池、第三曝气池和第四曝气池,每个曝气池内均连接有曝气装置,所述第一曝气池以及所述第四曝气池内设置有立式搅拌机,所述第四曝气池通过所述混合液回流泵与所述混合槽的进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并联设置有两个,所述沉淀池包括沉淀池焊合件,所述沉淀池焊合件内设置有搅拌轴合件,所述沉淀池的底部通过污泥回流泵与所述混合槽的进口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还设置有排空口。
优选的,所述混合槽采用不锈钢型材焊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清水池包括清水池焊合件,所述清水池焊合件内设置有清水池隔板,用于将所述清水池焊合件分为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清水池隔板上设置有过水口,所述第二池体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均连接有PVC曝气管。
优选的,所述架体的下平台上还安装有电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用途不同,主要用于以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的生物反应器BBR污水处理工艺的小型试验,也可用于小型单位污水处理之用;
本实用新型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为BBR以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的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等比例缩小版,各处理单元的停留时间比例与实际污水处理工艺比例相同,各控制参数与实际污水处理工艺相同,可进行小水量调试,在预期时间内调试达标;
本实用新型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主要材料均选用不锈钢材质制作,集成程度高,转运方便,通电即可运行,拥有卓越的结构强度、刚度、耐腐蚀性,配合高性能传动设计,其性能优越、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等轴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架体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架体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架体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架体等轴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BBR生化处理装置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BBR生化处理装置左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BBR生化处理装置右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BBR生化处理装置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体总成主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旋转体总成左视图;
图16为图14中Ⅰ处放大图;
图17为图14中Ⅱ处放大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旋转体主轴总成主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旋转体主轴总成左视图;
图20为图19中局部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水箱焊合件等轴侧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水箱焊合件主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水箱焊合件左视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水箱焊合件右视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水箱焊合件剖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BBR生化处理装置上盖合件轴侧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BBR生化处理装置上盖合件俯视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BBR生化处理装置曝气池轴侧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BBR生化处理装置曝气池正视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BBR生化处理装置曝气池左视图;图31为图29中A-A剖视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BBR生化处理装置曝气池俯视图;图33为图32的B-B剖视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沉淀池主视图;
图35为图34中A-A剖视图;
图36为本实用新型沉淀池俯视图;
图37为本实用新型沉淀池焊合件主视图;
图38为图37中A-A剖视图;
图39为图38中B-B剖视图;
图40为本实用新型搅拌轴合件主视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搅拌轴合件轴侧图;
图4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轴合件主视图;
图4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轴合件轴侧图;
图44为本实用新型混合槽主视图;
图45为本实用新型混合槽的A-A剖视图;
图46为本实用新型混合槽轴侧图;
图47为本实用新型混合槽俯视图;
图48为本实用新型清水池主视图;
图49为本实用新型清水池俯视图;
图50为本实用新型清水池右视图;
图51为本实用新型清水池轴侧图;
图52为本实用新型清水池焊合件主视图;
图53为本实用新型清水池焊合件俯视图;
图54为本实用新型清水池焊合件A-A剖视图;
图55为本实用新型清水池焊合件轴侧图;
图中,1.原水泵,2.混合槽搅拌器,3.污泥回流泵,4.曝气管路,5.工艺管路,6.曝气池搅拌器,7.曝气池,8.底座,9.电控系统,10.生化处理装置,11.鼓风机,12.流量计,13.混合槽,14.架体,15.清水池,16.沉淀池,17.刮泥装置,18.混合液回流泵,19.曝气盘,20.曝气管路,21.上平台,22.下平台,23.立柱,24.扶手,25.踏步,32.上盖翻转机构,33.上盖合件,34.水箱焊合件,35.上盖密封垫,36.旋转体总成,37.固定支座,38.带立式座球轴承,39.减速机力矩臂,40.第一减速机,301.挡板,302.平键,303.开口销,304.外连接盘,305.垫圈,306.连接盘,307.接触体,308.旋转体主轴总成,309.支承轴焊合件,310.内连接盘,311.主动轴头,312.支承套,313.支承盘,314.法兰盘,315.主轴套筒,316.从动轴头,321.进气管支架,322.进出水管,323.侧板角钢,324.前侧板,325.纵支撑,326.铰接链,327.底板,328.后侧板,329.轴承座支架,330.右支承槽钢,331.后横槽钢,332.左支承槽钢,333.前横槽钢,334.螺座,335.U形夹箍,336.固定板,337.螺母,341.上盖纵支撑,342.上盖侧下板,343.上盖侧板,344.上盖弧形板,345.透明上罩板,346.上盖横板,347.把手,348.抽芯铆钉,349.活动铰链座,350.螺座,41.曝气池焊合件,42.立式搅拌机,43.搅拌机支架,44.第一支架紧固螺栓组,45.第一排空口,46.螺帽,47.混合液回流管路,48.U形夹,49.曝气装置,410.第一吊耳,50.第一球阀,51.搅拌机紧固螺栓组,61.沉淀池焊合件,62.第二支架紧固螺栓组,63.泵支架,64.中心井焊合件,65.第二减速机,66.紧固螺母,67.中心井紧固螺栓组,68.搅拌轴合件,69.第二排空口,70.压板,71.螺栓,72.弹性垫圈,73.进水管合件,74.搅拌轴轴套,75.第一曝气池,76.第二曝气池,77.第三曝气池,78.第四曝气池,79.污泥回流口,710.出水堰,601.沉淀池加强环,602.溢流堰,603.螺纹管,604.沉淀池本体,605.支腿合件,606.下盖板焊合件,611.电机侧联轴节,612.紧定螺钉,613.第一螺栓组,616.第二螺栓组,614.搅拌轴焊合件,615.刮泥板压板,617.刮泥板,621.杆侧联轴节,622.搅拌轴,623.第三螺栓组,624.水平支撑板,625.加强筋,626.搅拌叶焊合件,627.刮泥板支撑板,628.搅拌轴下叶片,629.搅拌轴端,701.上角钢一,702.管架板,703.上角钢二,704.出水管路,705.竖加强筋,706.横加强筋,707.围板,708.底板,709.排空连接管,81.直角弯头,94.直角弯头,82.第一对丝,95.第二对丝,83.活节,84.直管,85.三通,86、第一软管接头,93.第二软管接头,87.清水池焊合件,88、PVC直管,92.PVC管,89、第一外螺纹接头,96.第二外螺纹接头,90.第二球阀,91.PVC三通,97.PVC曝气管,98.端盖,801.曝气管支架,802.第三对丝,803.内竖筋,804.横筋,805.竖筋,806.长角钢,807.第二吊耳,808.清水池隔板,809.隔板角钢,810.螺纹管,811.短角钢,812.围板,813.底板,814.出水口,815、过水口,816.进气口,817.进水口,818.第三排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5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集成装置,主要由底座8、架体14、混合槽13、BBR生化处理装置10、曝气池7、沉淀池16、清水池15、曝气搅拌系统、进出水系统、混合液回流系统、污泥回流系统、管路系统、电控系统9等组成。
架体14作为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的基体,所有的污水处理零部件、管道阀门、控制线路均安装其上,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及较高的耐腐蚀能力。
架体14采用SUS304不锈钢材质的槽钢、角钢等型材焊接而成,主要由上平台21、下平台22、立柱23、扶手24、踏步25组成。上平台21上主要安装混合槽13及BBR生化处理装置10,其余空间为巡检及工作平台。下平台22主要安装曝气池7、沉淀池16、清水池15、鼓风机11及电控系统9。上、下平台之间由数根立柱23连接,并在一侧设计了踏步25及扶手24,用于操作人员上、下上平台21之用。
BBR生化处理装置10作为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核心设备,用螺栓组安装到架体14的上平台上。为保证良好的防腐性能,结构件均采用SUS304不锈钢材质,主要由曝气管路20、上护罩翻转机构32、上护罩合件33、水箱焊合件34、上护罩密封垫35、旋转体总成36、固定支座37、带立式座球轴承38、减速机力矩臂39、第一减速机40等组成。
旋转体总成36通过一对带立式座球轴承38安装到水箱焊合件34上,带立式座球轴承38由一对螺栓组紧固,并在两侧设计有定位顶丝,以防止运转过程中发生松动。
旋转体总成36的主动端安装有第一减速机40,第一减速机40壳体上安装有减速机力矩臂39,减速机力矩臂39与固定支座37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
固定支座37由螺栓组固定到水箱焊合件34的底座上。
第一减速机40电机通电后,第一减速机工作,因减速机壳体被减速机力矩臂39限制运动,第一减速机40带动旋转体总成36匀速转动,转速可以通过变频调整,以达到理想转速。
上护罩合件33通过一侧铰接,另一侧固定的方式安装到水箱焊合件34,接触面之间安装有上护罩密封垫35,防止污水外溢。上护罩合件33通过上护罩翻转机构32进行翻转式开合,维修保养方便快捷。
上护罩合件33由不锈钢架体与透明有机玻璃组成,旋转体总成36的工作情况一目了然。
BBR生化处理装置10中还加装了曝气管路20,既保证了污水处理需氧量,又起到搅拌功能,保证箱体内污水始终处于悬浮状态。
所述旋转体总成36主要由挡板301、平键302、开口销303、外连接盘304、橡胶垫圈305、连接盘306、接触体307、旋转体主轴总成308、支承轴焊合件309、内连接盘310等组成。
所述旋转体主轴总成308主要由主轴焊合件、两个支承盘焊合件组成。每个支承盘有2组4个均分的安装孔,孔上焊有相应的不锈钢支承套,两个支承盘上的支承套为同心设计。
所述生物接触体307为半圆形立体网状体,在安装孔区域及外侧为热压成型的薄边,以保证生物接触体的强度及安装需要。
所述生物接触体分为2组相对独立的接触体组。按连接盘306、橡胶垫圈305、生物接触体307、橡胶垫圈305、连接盘306的安装顺序将数个生物接触体307连成整体接触体组。
所述连接盘306设计为一端内螺栓、一端外螺纹,可两两相接,端部凸缘与生物接触体307安装孔配合,起到定位作用。安装时连接盘逐级相互拧紧,保证了接触体组连接的可靠性。
所述内连接盘310为内螺纹单边连接盘,所述外连接盘304为外螺纹单边连接盘。此两种连接盘可由连接盘306改制加工而成,其总长可适当修配。
所述接触体组的外端连接盘为内连接盘310和外连接盘304,通过对内连接盘310和外连接盘304的外侧修配,可使接触体组根据转盘焊合件的实际安装尺寸进行配装,减小了对旋转体主轴总成308的加工装配精度要求。
所述支承轴焊合件309由不锈钢管在两端过渡配合压装一段不锈钢圆钢,在端部进行圆周焊接,在不锈钢管两端沿圆周均匀开有数个塞焊孔用以塞焊,以保证圆钢与钢管的连接强度。
所述支承轴焊合件309一端合适位置加工一径向通孔,用于支承轴焊合件309的轴向定位。
所述旋转体主轴总成308的支承盘焊合件的支承套上设计有两个开口销孔,内开口销孔用于固定支承轴焊合件309,外开口销孔用于内开口销孔连接失效后的仍能保证支承轴焊合件309不会窜出。
组装好的接触体组用2根支承轴焊合件309套装到旋转体主轴总成308中,支承轴焊合件309与外侧固定支承套上安装两个开口销303,内开口销303使支承轴焊合件309与支承套连接在一起,限制其轴向移动,外开口销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所述旋转体主轴总成308主要由主动轴头311、支承套312、支承盘313、法兰盘314、主轴套筒315、从动轴头316等组成。
所述主动轴头311为阶梯轴结构,其上加工有传动键槽及轴端螺纹孔,用于安装固定减速机。
所述从动轴头316为阶梯轴结构,其上加工有轴端螺纹孔,用于安装固定带式座球轴承。
所述主轴套筒315两端内孔进行精加工,用以与主、从动轴过渡配合形式安装。
所述主轴套筒315两端以过渡配合压装主、从动轴头,压装到位后,在主、从动轴头与主轴套筒315连接处进行圆周焊接,并在各塞焊孔进行塞焊。
所述支承盘313与法兰盘314用螺栓组连接成整体,然后按设计要求套装到主轴套筒315两端,用工装定位,保证两支承盘313上的支承套安装孔同心后,将法兰盘314与主轴套筒315焊接连接。
所述支承套312用工装焊接到支承盘313相应孔位,保证两侧支承套312同心。
所述旋转体主轴总成308上所有零部件均采用SUS304不锈钢材质,保证了良好的防腐性能。
所述水箱焊合件34做为旋转体总成36的支承体和水槽,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及超强的耐腐蚀能力主要由进气管支架321、进出水管322、侧板角钢323、前侧板324、纵支撑325、铰接链326、底板327、后侧板328、轴承座支架329、右支承槽钢330、后横槽钢331、左支承槽钢332、前横槽钢333、螺座334、U形夹箍335、固定板336、螺母337等组成。
所述前侧板324、底板327及后侧板328组成水箱焊合件34的主体水槽,为保证水槽的刚度,前侧板324和后侧板328上各焊接一条侧板角钢323,底板327上部两侧各焊接一道纵支撑325。
所述前侧板324和后侧板328下部设计有由右支承槽钢330、后横槽钢331、左支承槽钢332、前横槽钢333组成的框架式支架。
所述前侧板324和后侧板328上均设计有轴承座支架329,用以通过一对带立式座球轴承38安装旋转体总成36。
所述前侧板324和后侧板328上均设计有进出水管322,用以混合液进入水槽,经处理后流出水槽。
所述前侧板324和后侧板328上均设计有螺座334,用以安装上盖翻转机构32。
所述后横槽钢331上设计有安装孔,用以安装固定支座37。
所述右支承槽钢330和左支承槽钢332下部各设计有3个安装孔,用以安装BBR生化处理装置10整机。
所述水箱焊合件34相应部位上还设计了进气管支架321、U形夹箍335、固定板336、螺母337等,用以安装曝气管路20。
所述水箱焊合件34上部安装有上护罩合件33,上护罩合件33为不锈型材及钢板焊接结构,具有防止反应槽内污水被旋转体甩出,和防止雨水等外物落入反应槽的功能。
所述上护罩合件33主要由上盖纵支撑341、上盖侧下板342、上盖侧板343、上盖弧形板344、上罩板345、上盖横板346、把手347、抽芯铆钉348、活动铰链座349、螺座350等组成。
所述上护罩合件33为焊接组装结构,由上盖纵支撑341、上盖侧下板342、上盖侧板343、上盖弧形板344、上盖横板346通过焊接形成上盖合件的主体框架,所有材料均为具有高抗腐能力的不锈钢角钢或板材。
所述上罩板345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或亚克力板通过热加工成形,然后用抽芯铆钉348铆接到上盖合件的上盖弧形板344上,可以方便地观察到芽孢杆菌在生物回转体上的附着情况。
所述前、后上盖纵支撑341上各设计有把手347和一对活动铰链座349,上护罩合件33通过一对活动铰链座349与水箱焊合件34相连,需要打开时,可通过把手347提起翻开。为限定上护罩合件33的翻转角度,在两上盖侧板343上各设计有一个螺座350,用以安装上盖翻转机构32。
所述上盖翻转机构32即保证了上护罩合件33能够翻转到合适的工作角度,又保证了上护罩合件33翻转角度不致于过大,便于启闭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BBR生化处理装置10为附着型转盘式生物反应器,其特殊空间网状结构主要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主要附着在立体旋转网状接触体上,接触体浸入水中部分与水中有机物质充分接触吸附并降解部分有机物质;接触体旋转进入空气中时,与空气接触,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接触体表面生物膜形成并成熟后,由于微生物不断增殖,生物膜的厚度不断增加,在增厚到一定程度后,在氧不能透入的里侧深部即将转变为厌氧状态,形成厌氧性膜,外部与水及空气接触部分形成好氧性膜,有机物的降解主要是在好氧层内进行。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衍增殖。
BBR生化处理装置10的出水通过管道自流进入曝气池7,曝气池7属于悬浮生长式反应器,微生物在废水中始终处于悬浮状态,且与水中污染物质完全混合,在吸附的同时进行吸收及分解有机物质,从而降低废水中污染物质浓度,达到净化作用。在好氧池中,废水中好氧微生物起主要降解作用,好氧微生物能充分与水中的有机物质、溶解氧接触并利用其进行自身新陈代谢作用,而处于生命衰亡期的微生物随水流进入后续处理。在缺氧池中,主要以兼氧微生物为主。在本系统中优选的芽孢杆菌在好氧池中进行好氧消化,降解可生物降解的溶解性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生物物质,而不可生物降解的颗粒态有机物质不受好氧消化的影响,成为消化污泥的一部分;在缺氧池中,芽孢杆菌将一部分氨氮通过同化还原作用转变为有机氮供自身细胞体所需,另一部分氨氮转变为硝酸盐氮并通过异化还原作用转化为氮气排入空气中。
具体地,所述曝气池7属于悬浮生长式反应器,主要由曝气池焊合件41、立式搅拌机42、搅拌机支架43、第一支架紧固螺栓组44、第一排空口45、螺帽46、混合液回流管路47、U形夹48、曝气装置49、球阀50、搅拌机紧固螺栓组51等组成。
所述曝气池焊合件41作为生化反应器主体,由不锈钢板及不锈钢角钢焊接而成,使其既有较高的强度,又有较好的防腐性能,根据污水处理工艺的需要,将其分成四格,作为曝气池的第一曝气池、第二曝气池、第三曝气池、第四曝气池,每个曝气池中都安装有曝气装置49,每组曝气装置都有单独的进气控制阀门,可以根据需要分别调整进气量,以控制各池体的溶解氧。BBR生化处理装置10的出水自流进入第一曝气池,然后通过重力流依次进入第二曝气池、第三曝气池、第四曝气池,每个池体间的出水口上装有第一球阀50,用以控制流量和通断。
所述曝气池焊合件41的第一曝气池、第四曝气池上还安装有立式搅拌机42,在需要降低本池体溶解氧时,可减小或关闭本池体曝气装置49的进气。
所述立式搅拌机42通过搅拌机紧固螺栓组51安装到搅拌机支架43上,搅拌机支架43通过第一支架紧固螺栓组44安装到曝气池焊合件41上。
所述曝气池焊合件41的第四曝气池中设计有混合液回流管路47,混合液回流管路47用U形夹48和螺帽46固定到池体支架上。
所述曝气池焊合件41的各池体底部设计有第一排空口45,用以设备长期停止工作时的排空。
所述沉淀池16在本小型污水处理装置中设计有2台,为并联结构,主要由沉淀池焊合件61、支架紧固螺栓组62、泵支架63、中心井焊合件64、减速机65、紧固螺母66、中心井紧固螺栓组67、搅拌轴合件68、第二排空口69、压板70、螺栓71、弹性垫圈72、进水管合件73、搅拌轴轴套74等组成。
所述沉淀池焊合件61为沉淀池16的主体,为一圆筒形焊接结构,均采用不锈钢钢板及型材焊接而成。其主要由沉淀池加强环601、溢流堰602、螺纹管603(进出水口)、沉淀池本体604、支腿合件605、下盖板焊合件606几大部分组成。
所述泵支架63为SUS304不锈钢型材焊接而成,通过支架紧固螺栓组62安装到沉淀池焊合件61上,主要用于安装减速机65及中心井焊合件64。
所述搅拌轴合件68为沉淀池16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要功用是将沉淀池中泥水分离后的污泥通过刮泥板617汇集到沉淀池底部,部分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3泵回到混合槽13,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泥浓度,另一部分多余污泥通过排空口定期排放处理。
所述搅拌轴合件68主要由电机侧联轴节611、紧定螺钉612、第一螺栓组613、第二螺栓组616、搅拌轴焊合件614、刮泥板压板615、刮泥板617组成。
所述刮泥板617通过第二螺栓组616固定在搅拌轴焊合件614上,在旋转过程中将沉淀的污泥刮离筒体并汇集到沉淀池底部。
所述搅拌轴焊合件614主要由杆侧联轴节621、搅拌轴622、第三螺栓组623、水平支撑板624、加强筋625、搅拌叶焊合件626、刮泥板支撑板627、搅拌轴下叶片628、搅拌轴端629等组成。
所述搅拌轴合件68上部通过压板70、螺栓71、弹性垫圈72将搅拌轴合件68与第二减速机65输出轴相联,下部插入搅拌轴轴套74中,保证了搅拌轴合件68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混合槽13为本污水处理装置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将原水、曝气池回流混合液及沉淀池回流污泥在槽内通过混合槽搅拌器2的搅拌充分混合后进入后续处理单元。
所述混合槽13主要由不锈钢型材上角钢一701、上角钢二703、竖加强筋705、横加强筋706、围板707、底板708通过焊接而成。并在其上部焊接管架板702,用于固定原水管及混合液、污泥回流管。
所述出水管路704用于混合完全的污水自流进入下一处理单元。
所述排空连接管709用于连接排空阀,在污水处理装置停止工作或维修保养时可能排空槽内污水。
所述清水池15为本污水处理装置的最终出水单元,其主要由清水池焊合件87、PVC曝气管97、第二球阀90及各种弯头、对丝、活节、三通、接头及PVC管组成。
所述清水池焊合件87由曝气管支架801、第三对丝802、内竖筋803、横筋804、竖筋805、长角钢806、第二吊耳807、清水池隔板808、隔板角钢809、螺纹管810、短角钢811、围板812、底板813焊接而成。清水池由清水池隔板808分为两个池体:每个池体下侧分别设计有第三对丝802做为进气口,设计有螺纹管810,用以设备停止工作或维修保养时的排空;每个池体底板813上设计有曝气管支架801用以支撑用以搅拌用PVC曝气管97。
所述清水池隔板808上设计有螺纹管810做为两个池体的过水口,第二个池体上设计有螺纹管810做为最终出水口。
所述外螺纹接头96、PVC曝气管97、端盖98等组成清水池的曝气搅拌系统,在需要混凝沉淀时可打开曝气搅拌系统阀门进行曝气搅拌。
所述清水池焊合件87的过水口815上依次安装外螺纹接头89、PVC管92、PVC三通91、PVC直管88,使第一池体的水平稳的自流到第二池体进一步澄清。
所述清水池焊合件87的出水口814上依次安装直角弯头81、第一软管接头86,可根据现场情况接上合适软管将处理后的清水排出。
所述清水池焊合件87的第三排空口818上依次安装球阀90、第一对丝82、直角弯头81、活节83、直管84、三通85、第一软管接头86,组成清水池的排空系统。
所述电控系统9用螺栓组安装到架体14上,用以控制风机、搅拌器、旋转体总成的转速及原水泵、回流泵的流量,以达到工艺最佳要求,其中电控系统9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如PLC控制系统等。
所述底座8为由优质方木通过沉头螺栓组组装而成,即便于叉车转运,又能使设备放置平稳可靠,运输过程中易于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混合槽、BBR生化处理装置、曝气池、沉淀池和清水池;所述架体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上安装有所述混合槽及所述BBR生化处理装置,所述下平台安装有所述曝气池、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清水池;所述混合槽的进口连接有原水泵用于输入经过预处理的污水,所述混合槽的出口与所述BBR生化处理装置连接,所述BBR生化处理装置、所述曝气池、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清水池依次进行连通;所述曝气池的末部通过混合液回流泵与所述混合槽的进口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底部通过污泥回流泵与所述混合槽的进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采用SUS304不锈钢材质的型材焊接而成;所述上平台、下平台之间通过多根立柱进行连接,所述架体的一侧设置有踏步及扶手;所述架体的底部设置有木质底座,所述木质底座的底部均布有四条方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BR生化处理装置通过螺栓组固定于所述上平台上,所述BBR生化处理装置包括水箱焊合件和上护罩合件,所述上护罩合件的一侧与所述水箱焊合件的一侧铰接;所述水箱焊合件内安装有旋转体总成,所述旋转体总成转动安装于所述水箱焊合件内,所述旋转体总成的主动端安装有减速机;所述旋转体总成包括旋转体主轴总成和生物接触体;
所述水箱焊合件还连接有曝气管路,所述曝气管路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安装于所述下平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体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生物接触体分别安装于所述旋转体主轴总成的上下两侧,每组所述生物接触体均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所述生物接触体;所述生物接触体为半圆形立体网状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体的表面附着有芽孢杆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包括曝气池焊合件,所述曝气池焊合件内分为四格,分别为第一曝气池、第二曝气池、第三曝气池和第四曝气池,每个曝气池内均连接有曝气装置,所述第一曝气池以及所述第四曝气池内设置有立式搅拌机,所述第四曝气池通过所述混合液回流泵与所述混合槽的进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并联设置有两个,所述沉淀池包括沉淀池焊合件,所述沉淀池焊合件内设置有搅拌轴合件,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还设置有排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槽采用不锈钢型材焊接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包括清水池焊合件,所述清水池焊合件内设置有清水池隔板,用于将所述清水池焊合件分为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清水池隔板上设置有过水口,所述第二池体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均连接有PVC曝气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下平台上还安装有电控系统。
CN202020892585.3U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Active CN212833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2585.3U CN212833061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2585.3U CN212833061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33061U true CN212833061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67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92585.3U Active CN212833061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330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12728U (zh)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
WO2020239141A1 (zh) 一种气动式生物转笼设备和高效生物脱氮的污水处理方法
CN110104809A (zh) 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自清洁式曝气池
CN112062426A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CN111762922A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2833061U (zh)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CN102633355A (zh) 生物盘片、生物转鼓及一体化转鼓式生活污水处理器
CN111943362A (zh)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CN103193359B (zh) 一种沉淀协同生物滤池组合式净水系统
CN214990979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111875061B (zh) 一种高硬度硝酸盐废水的回用装置与工艺
CN212292996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109437367B (zh) 一种基于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的高级氧化设备
CN218993037U (zh) 一种曝气盘与管道的连接组件
CN117105406B (zh) 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
CN220845749U (zh) 一种新型一体化废水处理试验装置
CN210656450U (zh) 一种用于生化出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CN219929661U (zh) 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净化的处理装置
CN113582331B (zh) 一种具有防震防灾功能的mbr膜水处理设备
CN219567696U (zh) 一种处理地下水中硝酸盐的装置
CN109502881A (zh) 一种城镇污水脱氮除磷处理装置
CN214032143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20597187U (zh) 自养脱氮填料的生物转盘结构
CN108358342A (zh) 纺织污水处理装置
CN216426869U (zh) 一种村镇污水用高强高集成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810007 No. 39-13, 15, building 1, No. 39, Jinqiao Road, Chengdo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ning City, Qingha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hai Jiesh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Dongchuan Industrial Park Branch of Qinghai Jiesh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10007 no.39-13, No.15, building 1, No.39 Jinqiao Road, Xi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ning City, Qingha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HAI JIESHEN ENVIRONMENT ENERGY INDUSTRY Co.,Ltd.

Patentee before: Dongchuan Industrial Park Branch of Qinghai Jieshen Environmental Energy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