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13863U - 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13863U
CN212813863U CN202021235054.3U CN202021235054U CN212813863U CN 212813863 U CN212813863 U CN 212813863U CN 202021235054 U CN202021235054 U CN 202021235054U CN 212813863 U CN212813863 U CN 212813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plate
hot air
air
b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50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顺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mai Machinery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mag Equipment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mag Equipment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mag Equipment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350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13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13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13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包括上下间隔的上热风腔、下热风腔,其间隔内设置有烘焙输送腔,其端头共同安装送风管;送风管包括上下间隔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相对的内侧分别安装有隔板,构成与两个热风腔对应的两个腔室,单个隔板上均开有多个出风口,单个隔板上还安装有同时调整多个出风口开度的调节机构;顶板和底板两端端头共同对称安装有侧支撑板,构成口字型结构的送风管;外部热源将热风传递至送风管的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分别通过出风口将热风传递至对应的热风腔中,并通过调节机构调节出风风量,热风腔与烘焙输送腔换热完成烘焙;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便于调节风量以适用于烘焙不同阶段,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循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以流动的热空气作为热传递载体的加热热风循环系统,在加热烘干领域应用非常广泛。面包类烤焙时一般分为膨胀、定型、上色三个阶段,要求烤出的面包色泽均匀,含水量一致,因其工艺功能需求不同,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加热量需求,并且不同的食品材质有不同的热量(温度)要求,同时还要求相同区域的温度均匀性。
由于热风是作为热量传递的载体,故需要对热风循环中的送风量做相应的调节,通过调节送风量大小来满足烘焙食品的热量需求,并同步保证送风量调整的均匀性,以满足达到烘焙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从而实现风量的便捷调整,并且保证了风量调节的均匀性,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热风腔和下热风腔,上热风腔和下热风腔之间的间隔内设置有烘焙输送腔,所述上热风腔和下热风腔端头共同安装有送风管;
所述送风管的结构为:包括上下间隔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相对的内侧分别安装有隔板,构成与两个热风腔对应的两个腔室,单个隔板上均开有多个出风口,单个隔板上还安装有同时调整多个出风口开度的调节机构;所述顶板和底板两端端头共同对称安装有侧支撑板,构成口字型结构的送风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送风管通过口字型的内壁面同时套装于上热风腔和下热风腔端部的周向;所述送风管的两个腔室分别通过出风口与对应的热风腔贯通。
所述调节机构的结构为:包括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安装于隔板表面的多组U型块,单组U型块包括相对设置并位于出风口相对边外侧的两个U型块;多组U型块相对的内侧共同滑动安装有挡板,挡板上开有与出风口对应的调风孔;所述挡板端部固装有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推拉杆,推拉杆端头向外穿出侧支撑板。
所述侧支撑板上开有内外贯穿的通槽,通槽上通过紧固件锁装有对应的封板;所述推拉杆从内至外贯穿封板。
所述推拉杆的截面为矩形,封板上开有对应的矩形孔。
所述顶板和底板的截面均为U型结构,顶板和底板开口端分别安装有隔板,构成长方体结构的腔室;所述侧支撑板的截面为U型结构,两个侧支撑板相对设置并分别固装于顶板、底板两端头;所述底板两端相背向外延伸,底板端头将侧支撑板底端支承并包容;所述顶板上开有通孔。
还包括框架结构的机架,所述下热风腔底面的两侧分别通过侧支板与机架间隔固装,下热风腔底面与机架之间构成输送回转腔;所述烘焙输送腔中设置有用于输送的链条机构,链条机构经输送回转腔回转。
所述烘焙输送腔为两端贯通的矩形管状结构,烘焙输送腔外顶面和外底面分别固装有截面为U型结构的上腔板和下腔板,所述上腔板和下腔板相对设置,上腔板和下腔板在烘焙输送腔顶部和底部分别构成上热风腔和下热风腔;所述烘焙输送腔端头的顶部边缘向上翻折延伸形成上翻边,上翻边与上腔板端头适配,上翻边将上热风腔端头封住;所述下腔板端头边缘向上翻折延伸形成下翻边,下翻边顶部与烘焙输送腔外底面贴合,下翻边将下热风腔端头封住。
所述上腔板上开有与送风管上部隔板出风口一一对应的上腔进风孔,上热风腔通过上腔进风孔与送风管上部腔室贯通;所述下腔板上开有与送风管下部隔板出风口一一对应的下腔进风孔,下热风腔通过下腔进风孔与送风管下部腔室贯通。
所述上腔板包括有沿着烘焙输送腔轴向依次相连的上腔板一和上腔板二,所述上腔进风孔开设于上腔板一端部;所述下腔板包括有沿着烘焙输送腔轴向依次相连的下腔板一和下腔板二,所述下腔进风孔开设于下腔板一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外部热源将热风传递至送风管的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分别通过出风口将热风传递至对应的热风腔中,热风腔与烘焙输送腔换热完成烘焙;在使用过程中,施力于推拉杆,使得挡板相对于隔板移动,从而经挡板上调风孔调整隔板上出风口的大小,进而调整由送风管腔室向热风腔中传递热风风量的大小,以满足于不同烘焙阶段风量、温度的需求,调整方便快捷,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优点:
出风口均匀间隔布置于隔板上,挡板与隔板贴合,挡板上开有与出风口对应的调风孔,当调风孔与对应出风口对齐时,由送风管向热风腔中输送风量最大;拉动推拉杆,挡板以U型块为导向相对于隔板移动时,调风孔位置与出风口逐渐错开,从而由送风管向热风腔中输送风量逐渐较小,直至调风孔与出风口完全错开时,输送风量为零,实现了出风口风量的一体式调节,调节方便,使用效果好;多个均匀布置的出风口,以及与其对应的多个调风孔的设置,使得送风管向热风腔中风量输送均匀,保证了烘焙输送腔中受热温度的均匀、稳定,保障了烘焙质量;
侧支撑板上通槽、封板的设置,便于调节机构的维护检修;将通槽上封板拆下,即可通过通槽将调节机构的挡板抽出,简单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送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输送回转腔;3、下热风腔;4、烘焙输送腔;5、上热风腔;6、送风管;21、侧支板;31、下腔板一;32、下腔板二;33、下腔进风孔;34、下翻边;41、上翻边;51、上腔板一;52、上腔板二;53、上腔进风孔;
61、底板;62、隔板;63、调节机构;64、顶板;65、侧支撑板;621、出风口;631、挡板;6313、调风孔;632、U型块;633、推拉杆;641、通孔;651、通槽;652、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热风腔5和下热风腔3,上热风腔5和下热风腔3之间的间隔内设置有烘焙输送腔4,上热风腔5和下热风腔3端头共同安装有送风管6;
如图3和图4所示,送风管6的结构为:包括上下间隔相对设置的顶板64和底板61,顶板64和底板61相对的内侧分别安装有隔板62,构成与两个热风腔对应的两个腔室,单个隔板62上均开有多个出风口621,单个隔板62上还安装有同时调整多个出风口621开度的调节机构63;顶板64和底板61两端端头共同对称安装有侧支撑板65,构成口字型结构的送风管6。
送风管6通过口字型的内壁面同时套装于上热风腔5和下热风腔3端部的周向;送风管6的两个腔室分别通过出风口621与对应的热风腔贯通。
如图5所示,调节机构63的结构为:包括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安装于隔板62表面的多组U型块632,单组U型块632包括相对设置并位于出风口621相对边外侧的两个U型块632;多组U型块632相对的内侧共同滑动安装有挡板631,挡板631上开有与出风口621对应的调风孔6313;挡板631端部固装有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推拉杆633,推拉杆633端头向外穿出侧支撑板65。
出风口621均匀间隔布置于隔板62上,挡板631与隔板62贴合,挡板631上开有与出风口621对应的调风孔6313,当调风孔6313与对应出风口621对齐时,由送风管6向热风腔中输送风量最大;拉动推拉杆633,挡板631以U型块632为导向相对于隔板62移动时,调风孔6313位置与出风口621逐渐错开,从而由送风管6向热风腔中输送风量逐渐较小,直至调风孔6313与出风口621完全错开时,输送风量为零,实现了出风口621风量的一体式调节,调节方便,使用效果好;多个均匀布置的出风口621,以及与其对应的多个调风孔6313的设置,使得送风管6向热风腔中风量输送均匀,保证了烘焙输送腔4中受热温度的均匀、稳定,保障了烘焙质量。
侧支撑板65上开有内外贯穿的通槽651,通槽651上通过紧固件锁装有对应的封板652;推拉杆633从内至外贯穿封板652;侧支撑板65上通槽651、封板652的设置,便于调节机构63的维护检修;将通槽651上封板652拆下,即可通过通槽651将调节机构63的挡板631抽出,简单方便快捷。
推拉杆633的截面为矩形,封板652上开有对应的矩形孔。
顶板64和底板61的截面均为U型结构,顶板64和底板61开口端分别安装有隔板62,构成长方体结构的腔室;侧支撑板65的截面为U型结构,两个侧支撑板65相对设置并分别固装于顶板64、底板61两端头;底板61两端相背向外延伸,底板61端头将侧支撑板65底端支承并包容;顶板64上开有通孔641;侧支撑板65的U型结构内部与送风管6的两个腔室贯通;外部热源通过通孔641、及侧支撑板65顶部向送风管6的两个腔室传递热风。
还包括框架结构的机架1,下热风腔3底面的两侧分别通过侧支板21与机架1间隔固装,下热风腔3底面与机架1之间构成输送回转腔2;烘焙输送腔4中设置有用于输送的链条机构,链条机构经输送回转腔2回转。
烘焙输送腔4为两端贯通的矩形管状结构,烘焙输送腔4外顶面和外底面分别固装有截面为U型结构的上腔板和下腔板,上腔板和下腔板相对设置,上腔板和下腔板在烘焙输送腔4顶部和底部分别构成上热风腔5和下热风腔3;烘焙输送腔4端头的顶部边缘向上翻折延伸形成上翻边41,上翻边41与上腔板端头适配,上翻边41将上热风腔5端头封住;下腔板端头边缘向上翻折延伸形成下翻边34,下翻边34顶部与烘焙输送腔4外底面贴合,下翻边34将下热风腔3端头封住。
上腔板上开有与送风管6上部隔板62出风口621一一对应的上腔进风孔53,上热风腔5通过上腔进风孔53与送风管6上部腔室贯通;下腔板上开有与送风管6下部隔板62出风口621一一对应的下腔进风孔33,下热风腔3通过下腔进风孔33与送风管6下部腔室贯通;上腔进风孔53、下腔进风孔33分别与送风管6上相应的出风口621一一对应。
上腔板包括有沿着烘焙输送腔4轴向依次相连的上腔板一51和上腔板二52,上腔进风孔53开设于上腔板一51端部;下腔板包括有沿着烘焙输送腔4轴向依次相连的下腔板一31和下腔板二32,下腔进风孔33开设于下腔板一31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外部热源将热风传递至送风管6的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分别通过出风口621将热风传递至对应的热风腔中,热风腔与烘焙输送腔4换热完成烘焙;
在使用过程中,施力于推拉杆633,使得挡板631相对于隔板62移动,从而经挡板631上调风孔6313调整隔板62上出风口621的大小,进而调整由送风管6腔室向热风腔中传递热风风量的大小;
送风管6上的两个腔室分别与上热风腔5、下热风腔3贯通,两个腔室的隔板62上分别安装有调节机构63;亦可以通过调节机构63调整单个腔室与对应热风腔之间传递风量的大小,从而实现上热风腔5、下热风腔3中温度的单独调节。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结构紧凑合理,实现了热风腔中风量的调节,助力于烘焙输送腔中温度的调节,并且保证了传递风量的均匀。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热风腔(5)和下热风腔(3),上热风腔(5)和下热风腔(3)之间的间隔内设置有烘焙输送腔(4),所述上热风腔(5)和下热风腔(3)端头共同安装有送风管(6);
所述送风管(6)的结构为:包括上下间隔相对设置的顶板(64)和底板(61),顶板(64)和底板(61)相对的内侧分别安装有隔板(62),构成与两个热风腔对应的两个腔室,单个隔板(62)上均开有多个出风口(621),单个隔板(62)上还安装有同时调整多个出风口(621)开度的调节机构(63);所述顶板(64)和底板(61)两端端头共同对称安装有侧支撑板(65),构成口字型结构的送风管(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6)通过口字型的内壁面同时套装于上热风腔(5)和下热风腔(3)端部的周向;所述送风管(6)的两个腔室分别通过出风口(621)与对应的热风腔贯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63)的结构为:包括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安装于隔板(62)表面的多组U型块(632),单组U型块(632)包括相对设置并位于出风口(621)相对边外侧的两个U型块(632);多组U型块(632)相对的内侧共同滑动安装有挡板(631),挡板(631)上开有与出风口(621)对应的调风孔(6313);所述挡板(631)端部固装有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推拉杆(633),推拉杆(633)端头向外穿出侧支撑板(6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板(65)上开有内外贯穿的通槽(651),通槽(651)上通过紧固件锁装有对应的封板(652);所述推拉杆(633)从内至外贯穿封板(65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633)的截面为矩形,封板(652)上开有对应的矩形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64)和底板(61)的截面均为U型结构,顶板(64)和底板(61)开口端分别安装有隔板(62),构成长方体结构的腔室;所述侧支撑板(65)的截面为U型结构,两个侧支撑板(65)相对设置并分别固装于顶板(64)、底板(61)两端头;所述底板(61)两端相背向外延伸,底板(61)端头将侧支撑板(65)底端支承并包容;所述顶板(64)上开有通孔(64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结构的机架(1),所述下热风腔(3)底面的两侧分别通过侧支板(21)与机架(1)间隔固装,下热风腔(3)底面与机架(1)之间构成输送回转腔(2);所述烘焙输送腔(4)中设置有用于输送的链条机构,链条机构经输送回转腔(2)回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焙输送腔(4)为两端贯通的矩形管状结构,烘焙输送腔(4)外顶面和外底面分别固装有截面为U型结构的上腔板和下腔板,所述上腔板和下腔板相对设置,上腔板和下腔板在烘焙输送腔(4)顶部和底部分别构成上热风腔(5)和下热风腔(3);所述烘焙输送腔(4)端头的顶部边缘向上翻折延伸形成上翻边(41),上翻边(41)与上腔板端头适配,上翻边(41)将上热风腔(5)端头封住;所述下腔板端头边缘向上翻折延伸形成下翻边(34),下翻边(34)顶部与烘焙输送腔(4)外底面贴合,下翻边(34)将下热风腔(3)端头封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板上开有与送风管(6)上部隔板(62)出风口(621)一一对应的上腔进风孔(53),上热风腔(5)通过上腔进风孔(53)与送风管(6)上部腔室贯通;所述下腔板上开有与送风管(6)下部隔板(62)出风口(621)一一对应的下腔进风孔(33),下热风腔(3)通过下腔进风孔(33)与送风管(6)下部腔室贯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板包括有沿着烘焙输送腔(4)轴向依次相连的上腔板一(51)和上腔板二(52),所述上腔进风孔(53)开设于上腔板一(51)端部;所述下腔板包括有沿着烘焙输送腔(4)轴向依次相连的下腔板一(31)和下腔板二(32),所述下腔进风孔(33)开设于下腔板一(31)端部。
CN202021235054.3U 2020-06-29 2020-06-29 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 Active CN212813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5054.3U CN212813863U (zh) 2020-06-29 2020-06-29 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5054.3U CN212813863U (zh) 2020-06-29 2020-06-29 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13863U true CN212813863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78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5054.3U Active CN212813863U (zh) 2020-06-29 2020-06-29 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138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8276A (zh) * 2021-10-28 2022-01-14 山东国通智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洗车机毛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8276A (zh) * 2021-10-28 2022-01-14 山东国通智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洗车机毛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28276B (zh) * 2021-10-28 2023-07-25 山东国通智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洗车机毛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82907U (zh) 一种生产漆包线的烘炉
CN212813863U (zh) 用于燃油隧道炉的换热装置
CN211626062U (zh) 一种辊道窑
CN209334130U (zh) 一种涂装喷漆烘干室
CN210585603U (zh) 一种公路波形梁护栏复合涂层的喷涂装置
CN111089478A (zh) 一种辊道窑
CN216573998U (zh) 一种气浮干燥箱
CN109382293A (zh) 一种涂装喷漆烘干室
CN215704956U (zh) 一种铝型材的真空木纹转印装置
CN112645717B (zh) 一种高强度抗菌日用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205741128U (zh) 一种立式连续式回火炉
CN206831993U (zh) 一种3d产品隧道式热风烘干设备
CN212596871U (zh) 一种铝型材喷涂烘干装置
CN110173983B (zh) 橡塑板热风加热炉
CN210449755U (zh) 一种热风循环式加温室
CN101973102B (zh) 一种橡塑管、板材连续发泡及成型定型设备
CN210399934U (zh) 橡塑板热风加热炉
CN217686462U (zh) 隧道式烘干线
CN208771798U (zh) 一种适用于涂装车间的烘干炉
CN213797551U (zh) 一种材料成型用热处理装置
CN211710353U (zh) 一种钢板印花层用固化烘干装置
CN110024818A (zh) 一种隧道炉
CN110588150B (zh) 一种悬挂式天然气触媒催化燃烧转印系统及方法
CN211626063U (zh) 辊道窑
CN208527197U (zh) 一种铝型材喷涂固化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4191 No. 312 youbei Road, Xi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xi, Jiangsu.

Patentee after: Xinmai Machinery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191 No. 312 youbei Road, Xi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xi,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SINMAG EQUIPMENT (CHINA)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