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12400U - 机箱及防振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机箱及防振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12400U
CN212812400U CN202021948578.7U CN202021948578U CN212812400U CN 212812400 U CN212812400 U CN 212812400U CN 202021948578 U CN202021948578 U CN 202021948578U CN 212812400 U CN212812400 U CN 2128124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abutting surface
pressing member
support beam
supporting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485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丹
周博将
荣新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Ni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Ni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Ni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Ni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485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124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124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124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Components In General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箱及防振动结构。机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面包括抵持面;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梁与所述抵持面间隔相对设置;及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且所述压紧组件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持面。上述的机箱及防振动结构中,一方面,电子元器件可以通过螺栓与外壳进行固定,另一方面,电子元器件被抵持在抵持面与压紧组件之间,压紧组件能够将电子元器件压紧,提高电子元器件的稳定性,从而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电子元器件出现剧烈振动的现象,避免电子元器件被损坏,提高可靠性。

Description

机箱及防振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机箱及防振动结构。
背景技术
机箱是一种用于安装各种电子元器件的部件,各电子元器件集成在机箱中,有利于运输。在传统的机箱中,各电子元器件大多仅通过螺栓与机箱外壳固定,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振动,情况严重时,电子元器件甚至会因振动而破坏其原有结构,致使其无法正常工作,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机箱及防振动结构。
一种机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面包括抵持面;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梁与所述抵持面间隔相对设置;及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且所述压紧组件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持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件以及紧固件,所述压紧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且所述压紧件在所述紧固件的控制下具有固定状态以及自由状态;
当所述压紧件处于所述自由状态时,所述压紧件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持面;当所述压紧件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抵持面的距离被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上设有调节孔,所述支撑梁上设有与所述调节孔相对的装配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调节孔以及所述装配孔中,以使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支撑梁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孔为长条形,所述支撑梁与所述抵持面的间隔方向与所述调节孔的长度方向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包括调节部以及与所述调节部连接的压紧部,所述压紧部靠近所述抵持面的一侧与所述抵持面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包括外侧板,所述调节孔开设于所述外侧板,所述调节部与所述外侧板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设有限位口,所述压紧件穿过所述限位口,并与所述限位口的侧壁限位配合。
一种防振动结构,设置在具有抵持面的外壳内,所述防振动结构包括:
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用于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梁与所述抵持面间隔相对设置;及
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且所述压紧组件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持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件以及紧固件,所述压紧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且所述压紧件在所述紧固件的控制下具有固定状态以及自由状态;
当所述压紧件处于所述自由状态时,所述压紧件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持面;当所述压紧件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抵持面的距离被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上设有调节孔,所述支撑梁上设有与所述调节孔相对的装配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调节孔以及所述装配孔中,以使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支撑梁固定。
上述的机箱及防振动结构中,一方面,电子元器件可以通过螺栓与外壳进行固定,另一方面,电子元器件被抵持在抵持面与压紧组件之间,压紧组件能够将电子元器件压紧,提高电子元器件的稳定性,从而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电子元器件出现剧烈振动的现象,避免电子元器件被损坏,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图形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子元器件;100、外壳;110、第一侧板;120、第二侧板;130、第三侧板;131、抵持面;200、支撑梁;210、外侧板;211、装配孔;220、限位口;300、压紧组件;310、压紧件;311、调节部;3111、调节孔;312、压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机箱,包括外壳100、支撑梁200以及压紧组件300。
外壳100为方形结构,外壳100的内部用于安装各电子元器件10。
具体地,外壳100包括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以及第三侧板130,第一侧板110与第二侧板120间隔且相对设置,第三侧板130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板110以及第二侧板120连接,第三侧板130的内侧面为抵持面131。
所述支撑梁200设置于所述外壳100内,并与所述外壳100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梁200与所述抵持面131间隔相对设置,
具体地,支撑梁2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110以及所述第二侧板120固定连接,支撑梁200与抵持面131间隔且相对设置。
所述压紧组件300设置于所述支撑梁200上,且所述压紧组件300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持面131,电子元器件10用于抵持在抵持面131与压紧组件30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电子元器件10抵持在抵持面131与压紧组件300之间,可以是指电子元器件10直接与抵持面131以及压紧组件300抵持,也可以指电子元器件10通过中间物与抵持面131和/或压紧组件300抵持。
上述的机箱中,一方面,电子元器件10可以通过螺栓与外壳100进行固定,另一方面,电子元器件10被抵持在抵持面131与压紧组件300之间,压紧组件300能够将电子元器件10压紧,提高电子元器件10的稳定性,从而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电子元器件10出现剧烈振动的现象,避免电子元器件10被损坏,提高可靠性。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组件300包括压紧件310以及紧固件(未示出),所述压紧件310设置于所述支撑梁200上,且所述压紧件310在所述紧固件的控制下具有固定状态以及自由状态;当所述压紧件310处于所述自由状态时,所述压紧件310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持面131;当所述压紧件310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压紧件310与所述抵持面131的距离被固定。
具体地,紧固件具有两个状态,其中一个是将压紧件310固定在支撑梁200上的状态,用于使压紧件310保持固定状态,另一个是与压紧件310分离的状态,用于使压紧件310处于自由状态。
当所述压紧件310处于所述自由状态时,所述压紧件310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持面131,从而改变压紧件310与抵持面131之间的距离,适应于不同尺寸的电子元器件10的防振,当压紧件310与抵持面131的距离调整完毕后,可以通过紧固件将压紧件310固定在支撑梁200上,以对电子元器件10进行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件310上设有调节孔3111,所述支撑梁200上设有与所述调节孔3111相对的装配孔211,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调节孔3111以及所述装配孔211中,以使所述压紧件310与所述支撑梁200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孔3111为长条形,所述支撑梁200与所述抵持面131的间隔方向与所述调节孔3111的长度方向一致。
具体地,紧固件为螺栓,装配孔211为通孔,在紧固件没有穿入调节孔3111以及装配孔211之前,压紧件310相对于支撑梁200可以朝向或背离抵持面131移动,当压紧件310的位置调整完毕后,可以将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调节孔3111以及所述装配孔中,以使所述压紧件310与所述支撑梁200固定在一起。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压紧件310包括调节部311以及与所述调节部311连接的压紧部312,所述压紧部312与所述调节部311呈直角设置,且所述压紧部312靠近所述抵持面131的一侧与所述抵持面131平行。
调节部311与压紧部312均呈板状,通过使得压紧部312靠近所述抵持面131的一侧与所述抵持面131平行,可以增加电子元器件10与压紧部312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电子元器件10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200包括外侧板210,所述调节孔3111开设于所述外侧板210,所述调节部311与所述外侧板210贴合。如此,在压紧件310被固定后,依靠调节部311与外侧板210的接触部分,可以提高压紧件310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200设有限位口220,所述压紧件310穿过所述限位口220,并与所述限位口220的侧壁限位配合。一方面,限位口220的侧壁能够为压紧件310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方便压紧件310按照准确方向靠近或远离抵持面131,另一方面,在压紧件310被紧固件固定后,压紧件310也能够在限位口220的作用下偏离原来的位置。
如图1-2所示,基于与上述机箱同样的发明构思,一实施例还涉及一种防振动结构,设置在具有抵持面131的外壳100内,防振动结构包括支撑梁200以及压紧组件3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200设置于所述外壳100内,并与所述外壳100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梁200与所述抵持面131间隔相对设置;所述压紧组件300设置于所述支撑梁200上,且所述压紧组件300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持面13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组件300包括压紧件310以及紧固件,所述压紧件310设置于所述支撑梁200上,且所述压紧件310在所述紧固件的控制下具有固定状态以及自由状态;当所述压紧件310处于所述自由状态时,所述压紧件310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持面131;当所述压紧件310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压紧件310与所述抵持面131的距离被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310上设有调节孔3111,所述支撑梁200上设有与所述调节孔3111相对的装配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调节孔3111以及所述装配孔中,以使所述压紧件310与所述支撑梁200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孔3111为长条形,所述支撑梁200与所述抵持面131的间隔方向与所述调节孔3111的长度方向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310包括调节部311以及与所述调节部311连接的压紧部312,所述压紧部312与所述调节部311呈直角设置,且所述压紧部312靠近所述抵持面131的一侧与所述抵持面131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200包括外侧板210,所述调节孔3111开设于所述外侧板210,所述调节部311与所述外侧板210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200设有限位口,所述压紧件310穿过所述限位口,并与所述限位口的侧壁限位配合。
上述的防振动结构中,一方面,电子元器件10可以通过螺栓与外壳100进行固定,另一方面,电子元器件10被抵持在抵持面131与压紧组件300之间,压紧组件300能够将电子元器件10压紧,提高电子元器件10的稳定性,从而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电子元器件10出现剧烈振动的现象,避免电子元器件10被损坏,提高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面包括抵持面;
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梁与所述抵持面间隔相对设置;及
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且所述压紧组件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件以及紧固件,所述压紧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且所述压紧件在所述紧固件的控制下具有固定状态以及自由状态;
当所述压紧件处于所述自由状态时,所述压紧件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持面;当所述压紧件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抵持面的距离被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上设有调节孔,所述支撑梁上设有与所述调节孔相对的装配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调节孔以及所述装配孔中,以使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支撑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为长条形,所述支撑梁与所述抵持面的间隔方向与所述调节孔的长度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包括调节部以及与所述调节部连接的压紧部,所述压紧部靠近所述抵持面的一侧与所述抵持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包括外侧板,所述调节孔开设于所述外侧板,所述调节部与所述外侧板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设有限位口,所述压紧件穿过所述限位口,并与所述限位口的侧壁限位配合。
8.一种防振动结构,设置在具有抵持面的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动结构包括:
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用于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梁与所述抵持面间隔相对设置;及
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且所述压紧组件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持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件以及紧固件,所述压紧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且所述压紧件在所述紧固件的控制下具有固定状态以及自由状态;
当所述压紧件处于所述自由状态时,所述压紧件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持面;当所述压紧件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抵持面的距离被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上设有调节孔,所述支撑梁上设有与所述调节孔相对的装配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调节孔以及所述装配孔中,以使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支撑梁固定。
CN202021948578.7U 2020-09-08 2020-09-08 机箱及防振动结构 Active CN2128124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8578.7U CN212812400U (zh) 2020-09-08 2020-09-08 机箱及防振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8578.7U CN212812400U (zh) 2020-09-08 2020-09-08 机箱及防振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12400U true CN212812400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89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48578.7U Active CN212812400U (zh) 2020-09-08 2020-09-08 机箱及防振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124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0125B2 (en) Storage device mounting apparatus
US8289693B2 (en) Disk drive assembly
US20090279733A1 (en) Speaker assembly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and method of mounting a speaker
US20220235846A1 (en) Vibration damping bracke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070076359A1 (en) Computer casing baffle plate device
CN212812400U (zh) 机箱及防振动结构
CN112154642A (zh) 振动发生组件的防振固定结构和包括其的电子设备
CN209787414U (zh) 音频设备
US7639511B2 (en) Adjustable attachment for electronic assemblies
US4557445A (en) Auto device mounting structure
US6341059B1 (en) Holding device for computer memory drive carriers
US2007010541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0266110A (ja) 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ー
US20080017778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KR100902736B1 (ko) 조립성이 향상된 차량의 엔진 마운트 구조
CN210461274U (zh) 机组围板与架体防震结构
CN211781853U (zh) 空调器蜗壳结构
CN216623134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板卡接结构
CN218670898U (zh) 一种连接稳固的多管抗震支架
CN210425584U (zh) 一种固定盒及具有其的热水器
CN217926941U (zh) 减震件和电子设备
CN110611728B (zh) 主板卡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20488492U (zh) 一种管道固定支架
JP4079071B2 (ja) 熱源ユニット
CN219459500U (zh) 一种省去压屏支架的显示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