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06527U - 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06527U
CN212806527U CN202021839042.1U CN202021839042U CN212806527U CN 212806527 U CN212806527 U CN 212806527U CN 202021839042 U CN202021839042 U CN 202021839042U CN 212806527 U CN212806527 U CN 212806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furnace
water
pipe
air
chamb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3904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延恒
高治江
曾鹤伶
欧小民
叶小明
徐郦清
邓纪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Tianshe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Tianshe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Tianshe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Tianshe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3904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06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06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06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侧底部固定有加热炉腔本体,所述加热炉腔本体外壁上安装有保温管,所述保温管贯穿所述外壳侧壁,所述外壳上贯穿设有外气管,所述外气管穿过所述加热炉腔本体外壁延伸至所述加热炉腔本体内,所述外气管上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外气管连接鼓风机,所述加热炉腔本体底部套设有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有益效果: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传给散热风扇和冷风机,散热风扇产生风能可以给工作者带来良好的工作环境,加热完成的工件取出可冷水冷却后放置在放置槽内,通过冷风机进行最后制冷降温,冷风机可也作为工作人员身体降温的工具。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炉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
背景技术
锻造加热炉是一种钢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加热设备,常见的锻造加热炉有火焰加热炉和电加热炉两种,火焰加热炉根据所用燃料不同,分为油炉、气炉和燃煤炉,而气炉有天然气锻造加热炉和煤气加热炉两种,其中燃煤炉由于燃煤成本低,维护成本低而被广泛使用。随着燃煤锻造加热炉的不断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下述问题,传统的燃煤锻造加热炉使用外部鼓风机,通过单风管为燃煤锻造加热炉内具有加热功能的炉腔提供氧气,导致氧气无法与燃煤充分接触,且传统的燃煤锻造加热炉无法对热量进行利用,存在能源浪费的情况。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侧底部固定有加热炉腔本体,所述加热炉腔本体外壁上安装有保温管,所述保温管贯穿所述外壳侧壁,所述外壳上贯穿设有外气管,所述外气管穿过所述加热炉腔本体外壁延伸至所述加热炉腔本体内,所述外气管上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外气管连接鼓风机,所述加热炉腔本体底部套设有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所述第一水腔和所述第二水腔上均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过所述外壳延伸至所述外壳外部,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手动控制阀,所述第一水腔和所述第二水腔外侧顶部均固定设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的出汽端均固定设有汽轮机,所述汽轮机输出轴与发电机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位于对应的所述汽轮机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水腔上的所述发电机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散热风扇相连接,所述第二水腔上的所述发电机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冷风机相连接,所述散热风扇和所述冷风机分别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冷风机的下方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端开设有与放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管材质为铜,且所述保温管为螺旋缠绕设置在所述加热炉腔本体上,所述保温管连接冷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外部套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和所述外壳之间设有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内填充有隔热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腔和所述第二水腔外壁与所述外壳内壁相贴合,且所述外壳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对应所述第一水腔和所述第二水腔。
进一步的,所述汽轮机和所述发电机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支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加热炉腔本体在正常工作时,内部燃煤燃烧,外气管所连的鼓风机为出气管供风,注意的是有出气管竖直方向设置,有的出气管可为倾斜式设置,出气管喷出的空气就能均匀覆盖更大的面积,为加热炉腔本体内的所有燃煤提供全覆盖式的供氧,令所有燃煤都能燃烧充分,通过加热炉腔本体热量可对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蒸发,水腔内的水加热时产生热蒸汽,热蒸汽通过蒸汽管进入汽轮机中,汽轮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传给散热风扇和冷风机,散热风扇产生风能可以给工作者带来良好的工作环境,加热完成的工件取出可冷水冷却后放置在放置槽内,通过冷风机进行最后制冷降温,冷风机可也作为工作人员身体降温的工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的缺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2、加热炉腔本体;3、保温管;4、外气管;5、出气管;6、第一水腔;7、第二水腔;8、进水管;9、手动控制阀;10、蒸汽管;11、汽轮机;12、发电机;13、散热风扇;14、冷风机;15、工作台;16、放置槽;17、保护罩;18、隔热棉;19、缺口;20、支杆;2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侧底部固定有加热炉腔本体2,所述加热炉腔本体2外壁上安装有保温管3,所述保温管3贯穿所述外壳1侧壁,所述外壳1上贯穿设有外气管4,所述外气管4穿过所述加热炉腔本体2外壁延伸至所述加热炉腔本体2内,所述外气管4上设有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外气管4连接鼓风机,所述加热炉腔本体2底部套设有第一水腔6和第二水腔7,所述第一水腔6和所述第二水腔7上均设有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穿过所述外壳1延伸至所述外壳1外部,所述进水管8上设有手动控制阀9,所述第一水腔6和所述第二水腔7外侧顶部均固定设有蒸汽管10,所述蒸汽管10的出汽端均固定设有汽轮机11,所述汽轮机11输出轴与发电机12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12位于对应的所述汽轮机1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水腔6上的所述发电机12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散热风扇13相连接,所述第二水腔7上的所述发电机12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冷风机14相连接,所述散热风扇13和所述冷风机14分别固定在支撑杆21上,所述冷风机14的下方设有工作台15,所述工作台15顶端开设有与放置槽16。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对于保温管3来说,所述保温管3材质为铜,且所述保温管3为螺旋缠绕设置在所述加热炉腔本体2上,所述保温管3连接冷水泵。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通过保温管3所连的外部水泵,将冷水泵入保温管3内,冷水流经加热炉腔本体2外侧螺旋状的保温管3内时,保温管3将加热炉腔本体2散失的热量快速吸收传递给冷水,将冷水加热为热水,热水流出从保温管3中排出收集,进行回收利用。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对于外壳1来说,所述外壳1外部套设有保护罩17,所述保护罩17和所述外壳1之间设有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内填充有隔热棉18。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隔热腔内填充有隔热棉18,避免内部温度热量快速接触外界,热量散失过快。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2,对于第一水腔6来说,所述第一水腔6和所述第二水腔7外壁与所述外壳1内壁相贴合,且所述外壳1上设有缺口19,所述缺口19对应所述第一水腔6和所述第二水腔7。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通过缺口19可观察水腔内部水的存量,适当时加入新的水,注意的是水腔材质为透明材质。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1,对于汽轮机11来说,所述汽轮机11和所述发电机12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支杆20上。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加热炉腔本体2在正常工作时,内部燃煤燃烧,外气管4所连的鼓风机为出气管5供风,注意的是有出气管5竖直方向设置,有的出气管5可为倾斜式设置,出气管5喷出的空气就能均匀覆盖更大的面积,为加热炉腔本体2内的所有燃煤提供全覆盖式的供氧,令所有燃煤都能燃烧充分,通过加热炉腔本体2热量可对第一水腔6和第二水腔7内的水进行加热蒸发,水腔内的水加热时产生热蒸汽,热蒸汽通过蒸汽管10进入汽轮机11中,汽轮机11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发电机12进行发电,发电机12产生的电能传给散热风扇13和冷风机14,散热风扇13产生风能可以给工作者带来良好的工作环境,加热完成的工件取出可冷水冷却后放置在放置槽16内,通过冷风机14进行最后制冷降温,冷风机14可也作为工作人员身体降温的工具。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侧底部固定有加热炉腔本体(2),所述加热炉腔本体(2)外壁上安装有保温管(3),所述保温管(3)贯穿所述外壳(1)侧壁,所述外壳(1)上贯穿设有外气管(4),所述外气管(4)穿过所述加热炉腔本体(2)外壁延伸至所述加热炉腔本体(2)内,所述外气管(4)上设有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外气管(4)连接鼓风机,所述加热炉腔本体(2)底部套设有第一水腔(6)和第二水腔(7),所述第一水腔(6)和所述第二水腔(7)上均设有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穿过所述外壳(1)延伸至所述外壳(1)外部,所述进水管(8)上设有手动控制阀(9),所述第一水腔(6)和所述第二水腔(7)外侧顶部均固定设有蒸汽管(10),所述蒸汽管(10)的出汽端均固定设有汽轮机(11),所述汽轮机(11)输出轴与发电机(12)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12)位于对应的所述汽轮机(1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水腔(6)上的所述发电机(12)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散热风扇(13)相连接,所述第二水腔(7)上的所述发电机(12)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冷风机(14)相连接,所述散热风扇(13)和所述冷风机(14)分别固定在支撑杆(21)上,所述冷风机(14)的下方设有工作台(15),所述工作台(15)顶端开设有与放置槽(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3)材质为铜,且所述保温管(3)为螺旋缠绕设置在所述加热炉腔本体(2)上,所述保温管(3)连接冷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部套设有保护罩(17),所述保护罩(17)和所述外壳(1)之间设有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内填充有隔热棉(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腔(6)和所述第二水腔(7)外壁与所述外壳(1)内壁相贴合,且所述外壳(1)上设有缺口(19),所述缺口(19)对应所述第一水腔(6)和所述第二水腔(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11)和所述发电机(12)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支杆(20)上。
CN202021839042.1U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 Active CN212806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9042.1U CN212806527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9042.1U CN212806527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06527U true CN212806527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87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39042.1U Active CN212806527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065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35744U (zh) 燃气锅炉空气和补水循环预热系统
CN206145988U (zh) 一种电加热装置
CN212806527U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反应加热炉
CN207472005U (zh) 一种天然气燃烧加热自动循环烘干炉
ITPN940001U1 (it) Forno di cottura con generatore di vapore a bruciatore soffiato
CN206094536U (zh) 一种中高压单锅筒结构快装水管锅炉
CN206269163U (zh) 一种负压引燃换热预热装置
CN201914625U (zh) 油田储油罐原油利用发动机排气管废气加热装置
CN209295433U (zh) 一种燃油气热风炉
CN204829845U (zh) 一种节能锅炉
CN209341293U (zh) 一种锅炉预热装置
CN209689457U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站余热利用系统
CN210241531U (zh) 一种低氮立式冷凝蒸汽发生器
CN201434373Y (zh) 分体式燃气红外辐射加热装置
CN207813750U (zh) 一种天然气热电冷联供分布式能源发电系统
CN209706107U (zh) 一种锅炉废气管道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366777Y (zh) 一种高温蒸汽锅炉
CN105767061A (zh) 多段隧道式食品加工烘烤设备及方法
CN111449142A (zh) 反烧式常压过热蒸汽炉
CN205481103U (zh) 间接冷却塔暖风热利用系统
CN211215072U (zh) 一种导热油加热棒材装置
CN218820984U (zh) 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热风炉
CN219177970U (zh) 一种可快速供暖的低排量采暖热水炉
CN215951794U (zh) 一种节能采暖壁挂炉
CN213657116U (zh) 一种混合能源导热油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