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89909U - 一种增稠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稠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789909U CN212789909U CN202021252048.9U CN202021252048U CN212789909U CN 212789909 U CN212789909 U CN 212789909U CN 202021252048 U CN202021252048 U CN 202021252048U CN 212789909 U CN212789909 U CN 2127899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body
- upper tank
- flow stabilizing
- stabilizing ring
- connec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稠器,包括上罐体以及与上罐体相连通的下罐体,上罐体呈圆柱形,上罐体的上部侧壁开设有溢流口;下罐体呈上宽下窄的圆锥形,下罐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与第一出料管道连通,上罐体和/或下罐体的侧壁设置有进料口,进料方向与上罐体和/或下罐体的侧壁相切于进料口。上述增稠器结构合理,减少搅动设备,降低能耗,提高增稠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晶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稠器。
背景技术
增稠器的主要作用是对来自结晶器内的含有盐晶的悬浊液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将含有盐晶的悬浊液从进料口输入增稠器后,利用增稠器进行沉降分离。经增稠后的浓缩液沉降到底部通过出料口排向离心机,清液则从清液出口排向结晶器继续加热浓缩。
现有技术中,悬浊液从增稠器的顶端输入增稠器内,需额外通过搅拌器给予悬浊液旋转动力,使悬浊液在增稠器内旋转,清液上升,浊液下降,达到增稠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增稠器能源消耗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增稠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增稠器,减少搅动设备,降低能耗,提高增稠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增稠器,包括上罐体以及与所述上罐体相连通的下罐体,所述上罐体呈圆柱形,所述上罐体的上部侧壁开设有溢流口;所述下罐体呈上宽下窄的圆锥形,所述下罐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第一出料管道连通,所述上罐体和/或下罐体的侧壁设置有进料口,进料方向与所述上罐体和/或下罐体的侧壁相切于所述进料口。通过这样的设计,利用输入悬浊液的推力,同时沿着上罐体和/或下罐体的切线方向输入,即可实现悬浊液在增稠器内旋转增稠的目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罐体的腔体内设置有与所述上罐体同轴的第一稳流环,所述第一稳流环的上缘周向设置为锯齿形,所述第一稳流环通过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上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为锥形环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缘为窄口与所述第一稳流环的下缘衔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缘为宽口与所述上罐体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通过这样的设计,清液通过第一稳流环,在锯齿的作用下,可消除旋转起来的涡流,流速均匀的通过溢流口。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罐体的腔体内设置有与所述上罐体同轴的第二稳流环,所述第二稳流环的上缘周向设置为锯齿形,所述第二稳流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稳流环的直径,所述第二稳流环位于所述第一稳流环的下方1-2cm位置;所述第二稳流环通过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上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为锥形环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缘为窄口与所述第二稳流环的下缘衔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缘为宽口与所述上罐体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达到二级稳流的作用,更加有益于清液通过溢流口时流速均匀。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上罐体连接处的上方。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最大程度的将增稠器内的清液引流出。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罐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方向与所述下罐体的侧壁相切于所述第一进料口。通过这样的设计,利用输入悬浊液的推力,同时沿着下罐体的切线方向输入,即可实现悬浊液在增稠器内旋转增稠的目的;同时清液旋转向上,在下罐体内随着罐体的空间变大使得旋转趋向平稳缓和,利于清液中的细小颗粒下沉,提高增稠效率。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罐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方向与所述上罐体的侧壁相切于所述第二进料口。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根据悬浊液的实际状况,选择从第一进料口或者第二进料口打入增稠器内。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出料管道上设置有冲洗口。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对第一出料管道内壁进行清洗;当浓缩液过于浓稠无法自流时,通过冲洗口打入一定的清水进行稀释,达到浓缩液可以自流的目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罐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通过第二出料管道与所述第一出料管道连通。通过这样的设计,从第一出料口排出较浓的浓缩液与从第二出料口排出较稀的浓缩液相混合,达到浓缩液浓稠度可调的目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出料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出料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选择从第一出料口或者第二出料口排出浓缩液,第一出料口排出的浓缩液较浓,第二出料口排出的浓缩液较稀,可以单独出料,也可以根据需要混合出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增稠器结构合理,通过将含盐晶体悬浊液沿下罐体的切线方向打入,在通过第一进料口的推力下使其自身旋转起来,减少了搅拌器与电机等组件,降低了生产能耗;
在第一稳流环的锯齿作用下,可以消除旋转起来的涡流,使清液流速均匀的通过溢流口,溢流不带晶体;
经增稠后的浓缩液固液比增加,使晶体成长到合适粒度,适合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提高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增稠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增稠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增稠器。
图中:1、上罐体;11、溢流口;12、第二进料口;2、下罐体;21、第一出料口;22、第一进料口;23、第二出料口;3、第一出料管道;31、冲洗口;32、第一控制阀;41、第一稳流环;42、第二稳流环;51、第一连接板;52、第二连接板;6、第二出料管道;61、第二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方”“上方”以增稠剂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增稠器,包括上罐体1以及与上罐体1相连通的下罐体2,上罐体1呈圆柱形,上罐体1的上部侧壁开设有溢流口11;下罐体2呈上宽下窄的圆锥形,下罐体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出料口21,第一出料口21与第一出料管道3连通,下罐体2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料口22,第一进料方向与下罐体2的侧壁相切于第一进料口22。
上罐体1的腔体内设置有与上罐体1同轴的第一稳流环41,第一稳流环41的上缘周向设置为锯齿形,第一稳流环41通过第一连接板51与上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51为锥形环板,第一连接板51的上缘为窄口与第一稳流环41的下缘衔接,第一连接板51的下缘为宽口与上罐体1的内壁密封焊接连接。利用第一稳流环41和第一连接板51将上罐体41隔离开,清液只能从第一稳流环41上缘溢出至溢流口11。
溢流口11位于第一连接板51与上罐体1连接处的上方。
上罐体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进料口12,第二进料方向与上罐体1的侧壁相切于第二进料口12。
第一出料管道3上设置有冲洗口31。
下罐体2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出料口23,第二出料口23通过第二出料管道6与第一出料管道3连通。
第一出料管道3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32,第二出料管道6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61。第一出料管道3出料端与第二出料管道6连通。
实施例1使用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择从第一进料口22或者第二进料口12打入含盐晶体的悬浊液,悬浊液在稠厚器内旋转起来;利用离心力,析出的含盐晶体沿管壁下沉,而清液上升,清液通过锯齿状的第一稳流环41,消除旋转起来的涡流,流速均匀的通过溢流口11;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打开或关闭第一控制阀32、第二控制阀61,使增稠后的浓缩液靠自流进入离心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上罐体1的腔体内设置有与上罐体1同轴的第二稳流环42,第二稳流环42的上缘周向设置为锯齿形,第二稳流环42的直径小于第一稳流环41的直径,第二稳流环42位于第一稳流环41的下方1-2cm位置;第二稳流环42通过第二连接板52与上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52为锥形环板,第二连接板52的上缘为窄口与第二稳流环42的下缘衔接,第二连接板52的下缘为宽口与上罐体1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工作区别在于,清液旋转上升后经过第二连接板52以及第二稳流环42,即可起到一定的消除涡流的作用,再经过第一稳流环41后,即可彻底消除旋转起来的涡流,使清液匀速通过溢流口11。如果不设计稳流环结构,料液在通过溢流口11时带有涡流,容易将晶体带出并且在溢流口11位置积垢堵塞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增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罐体(1)以及与所述上罐体(1)相连通的下罐体(2),所述上罐体(1)呈圆柱形,所述上罐体(1)的上部侧壁开设有溢流口(11);所述下罐体(2)呈上宽下窄的圆锥形,所述下罐体(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出料口(21),所述第一出料口(21)与第一出料管道(3)连通,所述上罐体(1)和/或下罐体(2)的侧壁设置有进料口,进料方向与所述上罐体(1)和/或下罐体(2)的侧壁相切于所述进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体(1)的腔体内设置有与所述上罐体(1)同轴的第一稳流环(41),所述第一稳流环(41)的上缘周向设置为锯齿形,所述第一稳流环(41)通过第一连接板(51)与所述上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1)为锥形环板,所述第一连接板(51)的上缘为窄口与所述第一稳流环(41)的下缘衔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1)的下缘为宽口与所述上罐体(1)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体(1)的腔体内设置有与所述上罐体(1)同轴的第二稳流环(42),所述第二稳流环(42)的上缘周向设置为锯齿形,所述第二稳流环(4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稳流环(41)的直径,所述第二稳流环(42)位于所述第一稳流环(41)的下方1-2cm位置;所述第二稳流环(42)通过第二连接板(52)与所述上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52)为锥形环板,所述第二连接板(52)的上缘为窄口与所述第二稳流环(42)的下缘衔接,所述第二连接板(52)的下缘为宽口与所述上罐体(1)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1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1)与所述上罐体(1)连接处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罐体(2)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料口(22),第一进料方向与所述下罐体(2)的侧壁相切于所述第一进料口(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体(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进料口(12),第二进料方向与所述上罐体(1)的侧壁相切于所述第二进料口(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管道(3)上设置有冲洗口(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罐体(2)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出料口(23),所述第二出料口(23)通过第二出料管道(6)与所述第一出料管道(3)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管道(3)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32),所述第二出料管道(6)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6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52048.9U CN212789909U (zh) | 2020-07-01 | 2020-07-01 | 一种增稠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52048.9U CN212789909U (zh) | 2020-07-01 | 2020-07-01 | 一种增稠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789909U true CN212789909U (zh) | 2021-03-26 |
Family
ID=75099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252048.9U Active CN212789909U (zh) | 2020-07-01 | 2020-07-01 | 一种增稠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78990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40717A (zh) * | 2022-11-30 | 2023-05-02 | 江阴市江中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mvr蒸发结晶器 |
-
2020
- 2020-07-01 CN CN202021252048.9U patent/CN21278990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40717A (zh) * | 2022-11-30 | 2023-05-02 | 江阴市江中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mvr蒸发结晶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44407B (zh) | 一种具有回旋式环形通道的无耙浓缩机 | |
US8889012B2 (en) | Thickener/clarifier feedwell assembly with infeed rotation | |
CN205886307U (zh) | 一种具有回旋式环形通道的无耙浓缩机 | |
CN212789909U (zh) | 一种增稠器 | |
CN108219135A (zh) | 一种聚苯硫醚树脂的连续洗涤装置 | |
CN209442836U (zh) | 一种能够防止污泥粘附转鼓的高效率污水脱水设备 | |
CN107213677A (zh) | 一种澄清槽药液快速混凝及导流反射布水装置 | |
CN116589163B (zh) | 一种盾构泥水破壁搅拌均匀布料高效浓密系统 | |
CN108392858A (zh) | 一种稠厚器 | |
CN107416934A (zh) | 振动式气浮池 | |
CN208200643U (zh) | 一种新型制盐母液分离装置 | |
CN215781707U (zh) | 一种高效浓缩机 | |
CN216972099U (zh) | 新型污水混凝沉淀处理装置 | |
CN109956587A (zh) | 混凝气浮共聚快速分离系统 | |
CN110025989A (zh) | 一种具有三段排料口的无耙浓缩机 | |
CN109368972A (zh) | 一种污泥脱水离心机 | |
CN210409580U (zh) | 一种多功能提取装置 | |
CN209567972U (zh) | 一种污泥脱水离心机 | |
CN207276288U (zh) | 膜生物反应器 | |
CN109368968A (zh) |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2954381U (zh) | 一种稳结晶防积盐装置 | |
CN201873602U (zh) | 一种混合容器 | |
CN221673497U (zh) | 一种锂云母溶液分离铝和锂沉淀装置 | |
CN215288343U (zh) | 一种从碱减量废水中回收对苯二甲酸的装置 | |
CN209442835U (zh) |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