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88267U - 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88267U
CN212788267U CN202021322120.0U CN202021322120U CN212788267U CN 212788267 U CN212788267 U CN 212788267U CN 202021322120 U CN202021322120 U CN 202021322120U CN 212788267 U CN212788267 U CN 212788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water
water pipe
area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221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凯方
雷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Beibi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Beibi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Beibi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Beibi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221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88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88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88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包括水管、两第一熔接层及两加热件;所述水管的中部是加热区域,水管的两端部是出水或进水区域,水管的加热区域的形状呈方形;两所述第一熔接层对称设在加热区域的上下两侧外壁上或左右两侧外壁上;所述加热件固定在第一熔接层上并对称设置。其具有加热件对水管均匀加热,热效率高,加热时间短,节约能源等优点。

Description

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包括加热件及水管,加热件附装在水管上,水管的加热部分呈圆形,这样加热件对水管不能均匀的加热。使用时,由于加热件对水管不能均匀的加热,加热时间较长,热效率低,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加热件对水管均匀加热,热效率高,加热时间短,节约能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管;所述水管的中部是加热区域,水管的两端部是出水或进水区域,水管的加热区域的形状呈方形;
两第一熔接层;两所述第一熔接层对称设在加热区域的上下两侧外壁上或左右两侧外壁上;以及
两加热件;两所述加热件固定在第一熔接层上并对称设置,从而使加热件对加热区域中的水进行加热。
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固定板及螺钉;在所述加热区域没有第一熔接层的外壁上设有第二熔接层,所述固定板固定在第二熔接层上,所述螺钉安装在固定板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水或进水区域的水管形状呈方形或圆形。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熔接层的熔接材料是钎料,第二熔接层的熔接材料是钎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两加热件、水管及导热体;所述水管的中部是加热区域,所述水管的两端部是出水或进水区域;两所述加热件位于加热区域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并对称;两加热件及加热区域固定在导热体中使加热件的热量传递给加热区域。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体是铝铸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加热件对水管均匀加热,热效率高,加热时间短,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及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术语 “上”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及“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其是一种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包括:
水管;所述水管的中部是加热区域11,水管的两端部是出水或进水区域12,水管的加热区域11的形状呈方形;
两第一熔接层2;两所述第一熔接层2对称设在加热区域11的上下两侧外壁上或左右两侧外壁上;以及
两加热件3;两所述加热件3固定在第一熔接层2上并对称设置,从而使加热件3对加热区域11中的水进行加热。
使用时,加热件3产生热量通过第一熔接层2传到给水管的方形加热区域11上,方形加热区域11受热均匀,水管中的水快速升温,热效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板6及螺钉5;在所述加热区域11没有第一熔接层2的外壁上设有第二熔接层4,所述固定板6固定在第二熔接层4上,所述螺钉安装在固定板6上。使用时,水管通过固定板6及螺钉5能快速安装在饮水机的机身上,安装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或进水区域12的水管形状呈方形或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熔接层2的熔接材料是钎料,第二熔接层4的熔接材料是钎料。
实施例二
如图4及图5所示,一种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加热件3、水管及导热体7;所述水管的中部是加热区域11,所述水管的两端部是出水或进水区域12;两所述加热件3位于加热区域11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并对称;两加热件3及加热区域11固定在导热体7中使加热件3的热量传递给加热区域11。
使用时,导热体裹在加热件3及加热区域11上,加热件3产生热量通过导热体7传到给水管的加热区域11上,方形加热区域11受热均匀,水管中的水快速升温,热效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体7是铝铸件。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及变形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管;所述水管的中部是加热区域(11),水管的两端部是出水或进水区域(12),水管的加热区域(11)的形状呈方形;
两第一熔接层(2);两所述第一熔接层(2)对称设在加热区域(11)的上下两侧外壁上或左右两侧外壁上;以及
两加热件(3);两所述加热件(3)固定在第一熔接层(2)上并对称设置,从而使加热件(3)对加热区域(11)中的水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6)及螺钉(5);在所述加热区域(11)没有第一熔接层(2)的外壁上设有第二熔接层(4),所述固定板(6)固定在第二熔接层(4)上,所述螺钉安装在固定板(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或进水区域(12)的水管形状呈方形或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熔接层(2)的熔接材料是钎料,第二熔接层(4)的熔接材料是钎料。
5.一种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加热件(3)、水管及导热体(7);所述水管的中部是加热区域(11),所述水管的两端部是出水或进水区域(12);两所述加热件(3)位于加热区域(11)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并对称;两加热件(3)及加热区域(11)固定在导热体(7)中使加热件(3)的热量传递给加热区域(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7)是铝铸件。
CN202021322120.0U 2020-07-08 2020-07-08 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 Active CN212788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2120.0U CN212788267U (zh) 2020-07-08 2020-07-08 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2120.0U CN212788267U (zh) 2020-07-08 2020-07-08 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88267U true CN212788267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99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22120.0U Active CN212788267U (zh) 2020-07-08 2020-07-08 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882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53075B2 (ja) 熱交換器
US9194605B2 (en) Heat exchanger
KR100553969B1 (ko) 전기 유체 가열기
CN201014704Y (zh) 即热式水电加热器
CN212788267U (zh) 即热式饮水机烧水加热结构
JP2002005522A (ja) 立ち上がりの早い電気温水器
CN102261743B (zh) 用于即热热水器的一体化热压式加热器
CN204362329U (zh) 立式厚膜加热器
CN209131157U (zh) 一种用于火焰加热式取暖炉的换热装置
JP3078015U (ja) 簡易型液体加熱管の構造
CN208365638U (zh) 一种新型电光辐射供热器
CN205561226U (zh) 发热体组件
CN214426206U (zh) 电热水器
JP2000097499A (ja) 熱交換器ユニット
CN210740534U (zh) 具有自加热功能的暖气
JP3241659U (ja) スペーサー板を有する縦型電気温水器
WO2022142942A1 (zh) 加热组件及热水器
CN208160529U (zh) 一体式电加热器及装用一体式电加热器的电水壶
CN213043867U (zh) 一种压铸发热体
CN210485865U (zh) 一种电暖器
CN108072164A (zh) 燃气与电加热壁挂炉
CN210241675U (zh) 一种燃气炉散热设备
KR102157099B1 (ko) 할로겐히터를 이용한 보일러
JP3834431B2 (ja) 熱交換器
CN208635319U (zh) 一种高效通水型ptc加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