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142942A1 - 加热组件及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组件及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2142942A1
WO2022142942A1 PCT/CN2021/134007 CN2021134007W WO2022142942A1 WO 2022142942 A1 WO2022142942 A1 WO 2022142942A1 CN 2021134007 W CN2021134007 W CN 2021134007W WO 2022142942 A1 WO2022142942 A1 WO 2022142942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ing
water inlet
pipe
cup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1/1340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张世美
王丽
王明
Original Assignee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023338322.7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3984013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01162718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2682945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2142942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2142942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0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Abstract

一种加热组件及热水器,其中加热组件(1000)包括多个杯体(100),多个杯体(100)并联设置,杯体(100)内设有过水腔(110),相邻的杯体(100)之间设有连通管(500),以连通相邻的过水腔(110);进水管(300),与多个杯体(100)分别连接,进水管(300)开设有多个引流孔(310),每个过水腔(110)通过至少一个引流孔(310)与进水管(300)连通;出水口(400),与其中一个杯体(100)或连通管(500)连接,以排出过水腔(110)内的液体;多个发热元件(200),分别与多个杯体(100)对应连接,用于加热多个所述过水腔(110)内的液体。

Description

加热组件及热水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12月3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011627188.4、名称为“加热组件及热水器”,以及于2020年12月3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023338322.7、名称为“加热组件及热水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热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及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即热式热水器产品的加热组件一般采用多管道串联布置的发热杯形式,水流从一侧的发热杯进水,从另一侧的发热杯出水。即热式热水器产品的加热功率较高,以满足能够瞬间把常温水加热到洗浴需要的热水的要求,因此在产品设计上需要将发热杯的体积设计得小,发热管的功率设计得大。因为发热管有热滞后性,所以加热组件采用多管道串联布置的发热杯形式时,沿水流方向的最后一组发热杯会出现长期在高温工作的情况,使得发热管出现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公开提出一种加热组件,采用多管路并联布置的发热杯形式,使得发热元件的工作负载低,降低了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公开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加热组件的热水器。
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包括:多个杯体,多个所述杯体并联设置,所述杯体内设有过水腔,相邻的所述杯体之间设有连通管,以连通相邻的所述过水腔;进水管,与多个所述杯体分别连接,所述进水管开设有多个引流孔,每个所述过水腔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引流孔与所述进水管连通;出水口,与其中一个所述杯体或所述连通管连接,以排出所述过水腔内的液体;多个发热元件,分别与多个所述杯体对应连接,用于加热多个所述过水腔内的液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加热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多个并联设置的杯体,进水管与多个杯体分别连接并且开设有用于对过水腔进行注水的引流孔,发热元件用于加热过水腔的液体,多个引流孔使水流能够均匀流过多个杯体,减少了多个杯体之间的流量和压力的差异,加热更加均匀;连通管用于连通多个过水腔,出水管与杯体或连通管连接用于排出多个过水腔内的液体,使得液体能够分别通过多个过水腔完成换热后再一并通过出水管排出,增加了换热性能,提高了出水水量,且提高了出水温度的稳定性;而且多个发热元件分别对多个杯体进行加热升温,降低了发热元件的工作负载,使得发热元件的故障率低,延长了使用寿命。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管包括分流管段,多个所述引流孔设置于所述分流管段,多个所述杯体对应设置通孔,所述分流管段依次穿设于多个所述杯体的所述通孔上,以使多个所述引流孔分别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过水腔内。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引流孔开设于所述分流管段的管壁上,所述引流孔朝向所述杯体的出水端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杯体一体成型,多个所述杯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为进水端,所述进水管分别与多个所述杯体的进水端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管还包括延伸管段,所述延伸管段的一端与所述分流管段连接,所述延伸管段的另一端向所述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管还包括折弯管段,所述折弯管段一端与所述延伸管段连接,所述折弯管段的另一端向远离于所述杯体的一侧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进水接头,所述折弯管段连接于所述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与所述杯体平行设置或者垂直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杯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口与其中一个所述杯体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管连接于所述杯体的下部,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杯体的上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通管连接于所述杯体的上部,所述连通管与多个所述杯体一体成型。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水口所在的水平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连通管所在的水平高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杯体一体成型,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或者出水接头。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元件包括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与所述杯体的上部密封连接,且位于所述过水腔内。
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热水器,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加热组件,所述热水器还包括控制器,多个所述发热元件并联设置,且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热水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通过设置多个并联设置的杯体,进水管与多个杯体分别连接并且开设有用于对过水腔进行注水的引流孔,发热元件用于加热过水腔的液体,多个引流孔使水流能够均匀流过多个杯体,减少了多个杯体之间的流量和压力的差异,加热更加均匀;连通管用于连通多个过水腔,出水管与杯体或连通管连接用于排出多个过水腔内的液体,使得液体能够分别通过多个过水腔完成换热后再一并通过出水管排出,增加了换热性能,提高了出水水量,且提高了出水温度的稳定性;而且多个发热元件并联设置,控制器分别连接多个发热元件以分别对多个杯体进行加热升温,降低了发热元件的工作负载,降低了热水器的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水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加热组件内置于所述外壳,所述进水管连接有进水接头,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和所述出水接头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外壳的两个侧壁。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底壳,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杯体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底壳。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水器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多个所述过水腔内的温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水器还包括可控硅,所述可控硅用于调节所述发热元件的加热功率,所述可控硅设置在所述进水管的延伸管段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进水管的进水流量和多个所述过水腔的进水温度分别控制对应的所述发热元件的加热功率。
本公开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发热元件被除去;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截面A-A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截面B-B的剖视图;
图7为本公开另一种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另一种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另一种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加热组件1000;
杯体100;过水腔110;温控器固定片120;
发热元件200;安装头210;引脚220;
进水管300;引流孔310;进水接头320;分流管段330;延伸管段340;折弯管段350;
出水口400;出水管410;出水接头420;
连通管500;
安装支架600;支撑板610;安装支耳620;
外壳700;底壳710;侧壁720;
温度传感器800;
控制器900;可控硅9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加热组件1000,应用于热水设备,特别是大功率即热式的热水设备,例如即热式热水器、即热式饮水机、智能马桶、卫浴设备等。其中,本公开实施例的加热组件1000包括多个杯体100和与多个杯体100连接的发热元件200,发热元件200设有多个,多个发热元件200分别与多个杯体100对应连接,用于加热多个杯体100内的液体。多个杯体100之间并联设置形成并联的发热杯结构,此处的并联设置可以理解为多个杯体100之间并排设置,多个杯体100的其中一端分别与进水管路连通,多个杯体100的另一端与出水管路连通形成的结构。每个杯体100内均设有过水腔110,水流在杯体100的过水腔110内流动,发热元件200能够对过水腔110的水流进行加热,从而使冷水通过过水腔110后加热成热水。并联的发热杯结构使得多个发热元件200均能够在正常负载下工作,并且通过多个发热杯同时工作,提供大流量的热水。
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加热组件1000还包括进水管300和出水口400,进水管300与多个杯体100分别连接,进水管300可以依次连接于多个杯体100的外壁,也可以依次穿设于多个杯体100内,或者分成多个支路且每个支路分别穿设于多个杯体100中,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进水管300开设有多个引流孔310,每个过水腔110通过至少一个引流孔310与进水管300连通,即每个杯体100的过水腔110内可以设置个或多个引流孔310,在此不再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多个引流孔310分别与杯体100的过水腔110一一对应连通,引流孔310用于对过水腔110进行注水,而且引流孔310被构造为能够使进水管300的水流能够均匀地流过多个杯体100,减少了多个杯体100之间的流量和压力的差异,加热更加均匀,增加了加热组件1000的加热性能。
参照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相邻的杯体100之间设有连通管500,连通管500用于连通相邻的过水腔110,出水口400和进水管300沿杯体100的长度方向(即图4中上下方向)间隔设置,从而构造出并联设置的多个发热杯结构,例如出水口400可以设置在杯体100的中部或上部区域,进水管300设置在杯体100的下部区域。出水口400与其中一个杯体100连接,或与其中一个连通管500连接,出水口400用于将多个过水腔110内的热水排出杯体100外,使得液体能够分别通过多个过水腔110完成换热后再一并通过出水口400排出,增加了换热性能,提高了出水水量,且提高了出水温度的稳定性。而且,发热元件200分别对多个杯体100内的水进行加热升温,降低了发热元件200的工作负载,使得发热元件200的故障率低,延长了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加热组件1000相比于多个发热杯串联的结构,能够避免出现发热元件200使用寿命短,发热元件200出现烧丝、爆管,漏电等状况,而且避免了关水内胆温升高的情况,以及用户在正常使用中开始几秒时间内突然被过高水温烫伤的情况。
参照图4和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进水管300包括分流管段330,多个引流孔310设置于分流管段330,多个杯体100对应设置通孔(图中未示出),分流管段330依次穿设于多个杯体100的通孔上,以使多个引流孔310分别对应设置在多个过水腔110内。分流管段330穿设于杯体100的设计能够增加进水管300的结构强度,加强进水管300和杯体1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减少进水管300发生脱落或折弯的风险。而且,分流管段330和杯体100的外壁通过焊接形成稳定的连接结构,其加工更加方便。参照图6所示,分流管段330可以贯穿设于杯体100的中部位置,分流管段330的端部 可以位于穿设方向的最后一个杯体100内,也可以穿出于最后一个杯体100,在此不再具体限定。引流孔310设于过水腔110内,使水流能够直接注入至对应的过水腔110内,降低进水管300的漏水风险。
参照图4和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引流孔310开设于分流管段330的管壁上,每个杯体100内对应设置有引流孔310,引流孔310朝向杯体100的出水端设置。加热组件1000通过引流孔310对水流进行引导,使得水流在杯体100的内壁上形成旋涡,旋涡能够增大水与发热元件200表面接触面积,增大水与发热元件200表面的接触时间,快速带走发热元件200的热量,降低发热元件200工作时热密度,从而延长发热元件200的使用寿命和降低发热元件200故障率。通过在杯体100的下部贯通连接的分流管段330的方式,引流孔310能够设计不同的孔径,沿分流管段330的轴向方向上不同的位置,沿分流管段330的周向方向上不同的位置,以及不同的朝向等特征。而且根据加热组件1000的每个杯体100的结构和位置,分别对引流孔310进行单独的设计,从而可以调节对应的杯体100内单位时间的进水流量,从而控制单位时间内通过每个杯体100的水流量相同,使得每个杯体100的进水更加均匀,减少了多个杯体100之间的流量和压力的差异,加热更加均匀,水流均匀分布能够在加热组件1000的控制和安全上起到关键性作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加热组件1000,采用进水管300和多个杯体100的分体式装配结构,相对于传统的一体成型结构,本实施例可以方便地通过对分流管段330上的多个引流孔310的参数进行调节后,再插入穿设于杯体100内实现装配,从而实现每个杯体100的进水流量的单独调节,其调节更加方便,避免了传统的一体成型结构每次调节后都需要设计一套新模具的弊端,节省了模具成本,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参照图1和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杯体100一体成型,结构强度更高,减少了漏水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同时减少了安装工艺,提高了装配效率。可以理解的是,杯体100可以采用不锈钢、铜等金属材质制成,金属材质便于加工成型,结构稳定,耐用性好。多个杯体100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为进水端,进水管300分别与多个杯体100的进水端连接,使得进水管300的水流能够较为均匀地分配于每个杯体100,发热元件200对每个杯体100的水流进行加热,从而使冷水通过过水腔110后加热成热水,保证了出水口400处水温的稳定。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进水管300还包括延伸管段340,延伸管段340的一端与分流管段330连接,延伸管段340的另一端向杯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延伸管段340使得进水管300能够在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上调节其安装位置,便于进水管300的位置布置,使进水管300能够适应不同安装环境的需要。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进水管300还包括折弯管段350,折弯管一端与延伸管段340连接,折弯管段350的另一端向远离于杯体100的一侧延伸,折弯管段350使得进水管300能够改变其延伸方向,即能够在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上调节其安装位置,便于进水管300的位置布置,使进水管300能够适应更多不同安装环境的需要。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加热组件1000还包括进水接头320,折弯管段350连接于进水接头320,进水接头320可以与杯体100垂直设置(如图1所示),进水接头320也可以与杯体100平行设置(如图9所示),从而使进水接头320能够根据不同的安装环境选择不同的安装方向,使得加热组件1000的安装通用性更强。
可以理解的是,发热元件200可以采用发热管、发热丝、陶瓷加热器等结构,在此不再具体限定,具体根据产品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根据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加热功率、产品尺寸等参数进行选择。
参照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发热元件200包括发热管(图中未示出)。多个发热管分别位于对应的过水腔110内。进水管300与杯体100沿长度方向(即图2中的上下方向)的一端连接,出水口400与其中一个杯体100的另一端连接,进水管300和出水口400分别位于杯体10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例如进水管300位于杯体100的下部区域,出水口400位于杯体100的上部区域。该设计能够使并联设置的每个杯体100内的水流都能够流经整个过水腔110,并与发热管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后,再汇聚至杯体100的端部,最后通过出水口400排出,从而使通过加热组件1000的水流加热更加均匀,出水温度更加稳定,出水量更大。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进水管300连接于杯体100的下部,进水管300与过水腔110连通,出水口400连接于杯体100的上部,出水口400与过水腔110连通。水流通过杯体100的下部区域进入过水腔110,水流从下往上的方向流动,将发热管的热量带走,并通过杯体100的上部区域排出过水腔110,发热管对水流实现热对流加热,水温升高,杯体100的上部温度高,杯体100的下部温度低,加热后的热水上升,未加热的冷水还在杯体100的下部,水流能有效带走发热管表面的热量。另外,杯体100内可以设置导流水道结构,或者多个发热管并联的结构,实现在大功率、大流量的需求下,能够通过加大热对流的面积和热对流的时间,从而满足水流瞬间加热的要求,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进水管300和杯体100的连接处设置的引流孔310具有均匀分流的作用,在多个杯体100并联的结构下,水流的均匀分布可以在加热组件1000的控制和安全上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发热管采用热对流加热的情况,杯体100中下部水温较低,此时多个杯体100并联后热水在顶部混合后,可以有效降低水流温度突高的情况,使水温更加恒定、舒适,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参照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连通管500连接于杯体100的上部,连通管500与多个杯体100的过水腔110连通,连通管500使得多个杯体100的过水腔110内从下往上流动的热水在杯体100的上部进行汇聚,多个杯体100加热后热水进行混合,从而有效降低水流温度的差异,避免了出水口400处水流温度突高的情况,使得出水口400排出的热水温度更加恒定。需要说明的是,连通管500与多个杯体100一体成型,结构强度更高,减少了漏水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同时减少了安装工艺,提高了装配效率。
参照图1和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发热管位于过水腔110内,且发热管穿设于过水腔110的中心,用于对过水腔110内的水进行加热。发热管可以为U型结构,也可以为螺旋型结构,而且发热管的表面也可以设置翅片,具体发热管的形式在此不再具体限定。发热管上设置有安装头210,安装头210的一端与发热管连接,安装头210的另一端与杯体100的上部密封连接,并且伸出杯体100的外部,通过引脚220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实现对发热管的供电。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发热管与杯体100的上部密封连接,例如通过安装头210和杯体100的上开口进行螺纹固定连接的方式,避免杯体100发生漏水,提高加热组件1000的结构稳定性。另外,还便于杯体100和发热管之间实现装配,提高生产线的工作效率。
参照图4和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杯体100为长条柱状结构,发热管安装于杯体100内,减 少发热管在单位时间内需要加热的水的量,使得水与发热管在短时间的接触下,也能够满足瞬间将水加热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杯体100内壁上设有导流片(图中未示出),导流片沿杯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呈螺旋状。发热管设于杯体100的内部,用于加热进入到过水腔110的水,导流片围绕在发热管的外部,并与发热管之间形成螺旋状的导流水道(图中未示出)。其中,导流水道由杯体100的下部向杯体100的上部延伸设置,可以增加流经导流水道的水与发热管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得水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与发热管进行热交换。需要说明的是,进水管300与杯体100连接并与导流水道连通,进水管300用于将水输送到杯体100的内部下端的导流水道中。出水口400与过水腔110连通,出水口400设置在杯体100的上部,出水口400能够将由杯体100的下部流动到杯体100的上部的水输送到杯体100的外部。因此,进水管300注入的自来水经过进水管300持续流入到杯体100中,水从导流水道的下端螺旋向上流动到导流水道的上端,水流在上升过程中,发热管持续对流动中的水进行加热,充分地与发热管进行热交换,加热后的热水经出水口400排出杯体100,以供用户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配合螺旋状的导流水道,发热管采用螺旋状结构的加热管,可以进一步增加流经导流水道的水与发热管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得水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与发热管进行热交换,进而可以有效带走发热管表面的热量,降低发热管工作时的热密度,从而降低发热管的故障率,延长加强发热管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4和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出水口400所在的水平高度大于或等于连通管500所在的水平高度,能够使多个杯体100的过水腔110内的热水汇聚并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出水口400排出,从而使出水的稳定更加均衡、稳定,提升用户体验。
参照图1和图9所示,出水口400与杯体100一体成型,结构强度更高,减少了漏水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同时减少了安装工艺,提高了装配效率。出水口400可以连接有出水接头420(如图1所示),出水口400也可以连接有出水管410(如图9所示),从而可以满足加热组件1000的结构布局和安装要求。
举例来说,参照图1所示,加热组件1000采用两个杯体100并联设置,加热组件1000安装于热水器上,热水器运行过程中,自来水通过进水管300进入加热组件1000,冷水通过进水管300的引流孔310分别注入到两个杯体100内形成两道水流,两道水流同时在两个杯体100流通,同时与发热元件200进行热交换,两个杯体100的水流温度从下往上一直升高,当到达出水口400处流出,完成对水流的换热过程,使水流的温度迅速升高。本公开实施例采用两个并联的杯体100形式,两个发热管分别位于两个杯体100内,两个发热管都各自分担大致相同的电功率,同时给流通的水进行加热升温。在相同的流量和发热管功率下,两个杯体100的顶部出水温度也基本相同,因此两个杯体100的发热管所负担的功率也相同,能够有效地对加热组件1000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两个杯体100的上部通过连通管500连接使得两个杯体100的过水腔110连通。出水口400与其中一个杯体100的上部连接,进水管300与两个杯体100的下部连接,便于加热组件1000的结构布局,有利于对进水管300和出水口400的位置进行布置,且便于进水管300和出水口400的进行接管。当然,根据产品需要进水管300和出水口400也可以同时连接于其中一个杯体100,或位于多个杯体100的同一侧,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举例来说,参照图8所示,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加热组件1000,杯体100也可以设有三个,三个杯体100并联设置,连通管500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其中两个杯体100的上部之间,从而是三个杯体100的过水腔110连通,进水管300从其中一侧的杯体100的下部进行穿装,出水口400设于沿进水管300穿设方向的最后一个杯体100的上部,出水口400和连通管500位于相同的水平高度上。根据功率和水量的要求,加热组件1000可以设置四个杯体100、五个杯体100,甚至更多个杯体100并联,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参照图10所示,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热水器,例如即热式热水器。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热水器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热组件1000,加热组件1000通过设置多个并联设置的杯体100,进水管300与多个杯体100分别连接并且开设有用于对过水腔110进行注水的引流孔310,发热元件200用于加热过水腔110的液体,多个引流孔310使水流能够均匀流过多个杯体100,减少了多个杯体100之间的流量和压力的差异,加热更加均匀;连通管500用于连通多个过水腔110,出水管410与杯体100或连通管500连接用于排出多个过水腔110内的液体,使得液体能够分别通过多个过水腔110完成换热后再一并通过出水管410排出,增加了换热性能,提高了出水水量,且提高了出水温度的稳定性;而且多个发热元件200并联设置,控制器900分别连接多个发热元件200以分别对多个杯体100进行加热升温,降低了发热元件200的工作负载,降低了热水器的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参照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实施例的热水器还包括控制器900,多个发热元件200并联设置,且分别与控制器900连接,控制器900对多个发热元件200进行控制,以实现对加热组件1000的出水温度和出水流量的控制,实现热水器的智能控制。
参照图1和图8所示,出水口400设有出水接头420,进水管300设有进水接头320,为了安装方便,出水接头420和进水接头320设置在相同水平高度上,例如同样设置在杯体100的上部。参照图9所示,出水接头420和进水接头320也可以同样设置在杯体100的下部。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出水接头420和进水接头320也可以同样设置在杯体100的中部。
参照图1和图10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热水器还包括外壳700,加热组件1000内置于外壳700,外壳700包裹于加热组件1000,用于保护加热组件1000,起到防尘防碰撞的效果。进水接头320和出水接头420分别对应设于外壳700的两个侧壁720,便于热水器分别与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安装连接,提升了安装的便利性。需要说明的是,外壳700的两个侧壁720上均开设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进水接头320和出水接头420分别固定于对应的侧壁720上,且部分通过安装孔伸出于外壳700之外,便于与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的快速安装,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参照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加热组件1000还包括安装支架600,安装支架600用于固定并联设置的多个杯体100,另外安装支架600还可以对进水管300或出水口400进行固定,从而使加热组件1000可以稳定地安装于热水器上。安装支架600包括支撑板610和安装支耳620,支撑板610与多个杯体100的至少部分外壁固定连接,从而对多个杯体100进行固定,安装支耳620位于支撑板610的两端,或者设置在支撑板610中间,通过安装支耳620可以把支撑板610和多个杯体100一起固定于热水器上,其结构简单、稳定。
参照图10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外壳700包括底壳710,安装支架600固定于底壳710上,从而将加热组件1000整体固定于外壳700形成稳定的结构,避免加热组件1000和外壳700发生脱离,使得热水器的整体稳定性更高,提高了仓储和运输的安全性。
参照图10所示,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热水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800,参照图1和图6所示,杯体100的外壁还设有温控器固定片120,用于固定温度传感器800,温度传感器800用于对过水腔110内的温度参数进行收集,温度传感器800与控制器900连接,使控制器900可以根据过水腔110内的水温对加热组件1000的性能进行调节。
参照图10所示,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热水器还还包括可控硅910,可控硅910与控制器900和发热元件200连接,可控硅910和控制器900均安装于外壳700内,可控硅910用于调节发热元件200的加热功率,可控硅910设置在进水管300的延伸管段340上。需要说明的是,可控硅910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热,将可控硅910安装在延伸管段340,便于安装布置,能够利用进水管300的冷水冷却可控硅910,对可控硅910进行散热,提升可控硅910的性能。另外可控硅910还能够对进水管300的冷水进行升温,降低加热组件1000的能耗。
参照图10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进水管300上设置流量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900连接,控制器900能够根据进水管300的进水流量和多个过水腔110的进水温度,从而控制可控硅910分别调节对应的发热元件200的加热功率,从而实现对加热组件1000的出水温度的控制,便于对出水温度的调节,进一步提高了出水温度的稳定性,进而实现热水器的智能控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9)

  1. 加热组件,包括:
    多个杯体,多个所述杯体并联设置,所述杯体内设有过水腔,相邻的所述杯体之间设有连通管,以连通相邻的所述过水腔;
    进水管,与多个所述杯体分别连接,所述进水管开设有多个引流孔,每个所述过水腔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引流孔与所述进水管连通;
    出水口,与其中一个所述杯体或所述连通管连接,以排出所述过水腔内的液体;以及
    多个发热元件,分别与多个所述杯体对应连接,用于加热多个所述过水腔内的液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进水管包括分流管段,多个所述引流孔设置于所述分流管段,多个所述杯体对应设置通孔,所述分流管段依次穿设于多个所述杯体的所述通孔上,以使多个所述引流孔分别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过水腔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引流孔开设于所述分流管段的管壁上,所述引流孔朝向所述杯体的出水端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多个所述杯体一体成型,多个所述杯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为进水端,所述进水管分别与多个所述杯体的进水端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进水管还包括延伸管段,所述延伸管段的一端与所述分流管段连接,所述延伸管段的另一端向所述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进水管还包括折弯管段,所述折弯管段一端与所述延伸管段连接,所述折弯管段的另一端向远离于所述杯体的一侧延伸。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组件,还包括进水接头,所述折弯管段连接于所述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与所述杯体平行设置或者垂直设置。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杯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口与其中一个所述杯体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进水管连接于所述杯体的下部,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杯体的上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连通管连接于所述杯体的上部,所述连通管与多个所述杯体一体成型。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出水口所在的水平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连通管所在的水平高度。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杯体一体成型,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或者出水接头。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中,所述发热元件包括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与所述杯体的上部密封连接,且位于所述过水腔内。
  14. 热水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以及控制器,多个所述发热元件并联设置,且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水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加热组件内置于所述外壳,所述进水管 连接有进水接头,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和所述出水接头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外壳的两个侧壁。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水器,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底壳,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杯体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底壳。
  1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水器,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多个所述过水腔内的温度。
  18.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水器,还包括可控硅,所述可控硅用于调节所述发热元件的加热功率,所述可控硅设置在所述进水管的延伸管段上。
  19.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水器,其中,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进水管的进水流量和多个所述过水腔的进水温度分别控制对应的所述发热元件的加热功率。
PCT/CN2021/134007 2020-12-30 2021-11-29 加热组件及热水器 WO2022142942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8322.7U CN213984013U (zh) 2020-12-30 2020-12-30 加热组件及热水器
CN202011627188.4A CN112682945A (zh) 2020-12-30 2020-12-30 加热组件及热水器
CN202011627188.4 2020-12-30
CN202023338322.7 2020-12-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42942A1 true WO2022142942A1 (zh) 2022-07-07

Family

ID=82259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1/134007 WO2022142942A1 (zh) 2020-12-30 2021-11-29 加热组件及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WO (1) WO2022142942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44529U (zh) * 2010-09-30 2011-05-25 福州斯狄渢电热水器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杯独立控制的连体式即热式热水器
CN104034013A (zh) * 2013-03-06 2014-09-10 福州斯狄渢电热水器有限公司 多发热杯并联结构
CN204730440U (zh) * 2015-06-30 2015-10-28 厦门阿玛苏电子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多发热杯并联结构
CN108895653A (zh) * 2018-05-21 2018-11-27 广东汇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热膜加热管及包括它的加热部件和即热式饮水机
CN112682945A (zh) * 2020-12-30 2021-04-20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组件及热水器
CN213984013U (zh) * 2020-12-30 2021-08-17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组件及热水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44529U (zh) * 2010-09-30 2011-05-25 福州斯狄渢电热水器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杯独立控制的连体式即热式热水器
CN104034013A (zh) * 2013-03-06 2014-09-10 福州斯狄渢电热水器有限公司 多发热杯并联结构
CN204730440U (zh) * 2015-06-30 2015-10-28 厦门阿玛苏电子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多发热杯并联结构
CN108895653A (zh) * 2018-05-21 2018-11-27 广东汇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热膜加热管及包括它的加热部件和即热式饮水机
CN112682945A (zh) * 2020-12-30 2021-04-20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组件及热水器
CN213984013U (zh) * 2020-12-30 2021-08-17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组件及热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82421A (en) Dual compartment electric water heater
CN106091356B (zh) 燃气热水器
WO2006059208A1 (en) Heat exchanger for a combined boiler, and combined boiler using said heat exchanger
CN116686075B (zh) 一种在线加热器筒体结构
WO2022142942A1 (zh) 加热组件及热水器
CN213984013U (zh) 加热组件及热水器
KR100393917B1 (ko) 열매체유를 이용한 전기보일러
CN112682945A (zh) 加热组件及热水器
KR20050090031A (ko) 중형 전기보일러
US20140003801A1 (en) Water heating system
CN208671344U (zh) 电热水器
KR101091076B1 (ko) 비데 세정용 순간 온수장치
CZ213794A3 (en) Electric through-flow heat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reof
CN113432300A (zh) 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及其工作方法
KR100473082B1 (ko) 저탕식 보일러용 온수탱크 및 온수보일러
CN112344566A (zh) 恒温控制组件和热水器
CN213129154U (zh) 一种饮水机用加热体
JP3241659U (ja) スペーサー板を有する縦型電気温水器
CN219756674U (zh) 热水器结构
CN212720274U (zh) 一种高效电极热水锅炉加热管
CN209399472U (zh) 一种多级利用节能电磁采暖系统
CN215892768U (zh) 相变储热式燃气热水器
CN219607367U (zh) 一种相变预热器及燃气采暖热水炉
CN215951756U (zh) 自动恒温储水装置
CN215892791U (zh) 一种ptc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191368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191368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