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9980U - 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9980U
CN212779980U CN202021731553.1U CN202021731553U CN212779980U CN 212779980 U CN212779980 U CN 212779980U CN 202021731553 U CN202021731553 U CN 202021731553U CN 212779980 U CN212779980 U CN 212779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motor
bracing piece
runner
support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315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agong Lint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agong Lint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agong Lint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agong Lint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315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9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9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9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包括抬升机构、支撑箱、支撑杆、推行机构、转轮电机、转轮,所述支撑箱能够滑动的连接在抬升机构顶端,所述支撑杆能够滑动的连接在支撑箱内部,所述支撑箱滑动方向与所述支撑杆滑动方向垂直,所述推行机构固定在支撑箱内,并位于支撑杆的一侧,推行机构的伸缩端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内部为空,所述转轮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杆内,所述转轮6与所述转轮电机连接,所述转轮的轮面与火车轮的轮面契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整个装置采用机器抬升,避免人工抬升的费时费力,抬升过程,能够保证抬升平稳、不倾斜;通过电机、转轮电机带动火车轮转动,转动速度均匀,使测量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轮对检测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的建设发展,客运专线网络逐步形成,既有铁路的货运能力得到释放,货物运输将向重载方向发展,运输组织呈现长交路、运转周期短、编组固定的特点。跟踪调查表明重载车辆车轮磨耗较普通车辆更为严重,大秦线C80型车辆在不到1个段修周期的运用时间内,因车轮圆周踏面磨耗、轮缘磨耗过限每年更换轮对3500条,磨耗速度远高于其他车型。重载车辆轮对磨耗具有磨耗速度快、偏磨比例较高的特点,轮对尺寸超限等轮对故障不但对铁路固定设施及车辆结构本身造成损害,而且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如10.17事故。
而火车轮对的重量非人力可以支撑起,所以需要借助机械力,而现行的轮对测量方法为使用千斤顶将轮对顶起至悬空可以自由转动状态,后以人力转动车轮,在使用测量工具对车轮进行检测,转动速度无法精确掌控,且两边轮对的抬升高度不同可能会对测量数据产生一定影响。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的火车抬升和支撑方式无法减小操作误差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包括抬升机构、支撑箱、支撑杆、推行机构、转轮电机、转轮,所述支撑箱能够滑动的连接在抬升机构顶端,所述支撑杆能够滑动的连接在支撑箱内部,所述支撑箱滑动方向与所述支撑杆滑动方向垂直,所述推行机构固定在支撑箱内,并位于支撑杆的一侧,推行机构的伸缩端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内部为空,所述转轮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杆内,所述转轮6与所述转轮电机连接,所述转轮的轮面与火车轮的轮面契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抬升机构实现整个抬升装置的上升和下降,支撑箱与抬升装置能够实现水平方向的水平方向运动,支撑杆在推行机构的推动和拉回下,可以实现支撑杆垂直于支撑箱运动方向上往复运动,转轮的轮面与火车轮面契合,能够对于火车轮进行卡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推动支撑箱,使转轮位于火车轮下方,操作推行机构,将转轮运与火车轮卡住,操作抬升装置上升,使将车轮抬起,并操作转轮电机使其转动,带动火车轮转动;整个装置采用机器抬升,避免人工抬升的费时费力,抬升过程,能够保证抬升平稳、不倾斜;通过电机、转轮电机带动火车轮转动,转动速度均匀,使测量准确。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两个,所述推行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对称布置,两个推行机构分别连接两个支撑杆,两个推行机构对称布置,两个所述转轮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火车轮直径的0.7。
通过火车轮两侧进行抬升,受力均匀,不倾斜。
优选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气缸、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固定在气缸顶端,所述支撑箱的外部底部具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气缸的抬升杆上刻有尺度。
可以在第一滑槽内均匀分布着直径相同的圆孔,与第一滑块底部的可按压凸起圆珠卡合,实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的简易定位,外力能够使第一滑槽的圆孔与第一滑块的圆珠卡合脱离。
其中气缸的推杆上印有刻度标识,可以便于观察和控制抬升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箱为内部为空、至少一侧开口的结构,所述支撑箱的内部底面具有第二滑槽,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具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行机构包括推行电机、螺纹杆、套筒、压块,所述推行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箱内部,所述推行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螺纹杆的一端,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与压块固定连接,所述压块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侧面。
通过螺纹杆与套筒的螺纹旋转,改变螺纹杆伸入套筒内部的长度,继而使支撑杆沿螺纹杆轴向方向运动,带动支撑杆内的电机以及转轮运动,从而将转轮与火车轮接触或脱离,螺纹连接,使调节精度高、可靠。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套筒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具有限位块。
限位块,保证螺纹杆与套筒之间不会脱离。
优选的,还包括推行电机驱动器,推行电机驱动器连接推行电机,并安装在支撑杆内部,并位于转轮电机后方。
优选的,所述转轮的轮面包括与火车轮踏面相契合的平面、与轮缘相契合的凹面以及凸缘,凸缘设置转轮的端部,凸缘与凹面相连。
平面与凹面与火车轮的轮面相契合,才能实现转轮的转动带动火车轮的转动,凸缘用于转轮与火车轮的卡住,能够保持转轮与火车轮卡住的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底箱,所述抬升机构安装在底箱内部,所述底箱底部具有万向轮。
优选的,还包括转轮电机驱动器、联轴器、驱动轴,转轮电机驱动器连接转轮电机,并安装在支撑杆内部,并位于转轮电机后方,所述联轴器的两端分别与转轮电机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的另一端与转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抬升机构实现整个抬升装置的上升和下降,支撑箱与抬升装置能够实现水平方向的水平方向运动,支撑杆在推行机构的推动和拉回下,可以实现支撑杆垂直于支撑箱运动方向上往复运动,转轮的轮面与火车轮面契合,能够对于火车轮进行卡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推动支撑箱,使转轮位于火车轮下方,操作推行机构,将转轮运与火车轮卡住,操作抬升装置上升,使将车轮抬起,并操作转轮电机使其转动,带动火车轮转动;整个装置采用机器抬升,避免人工抬升的费时费力,抬升过程,能够保证抬升平稳、不倾斜;通过电机、转轮电机带动火车轮转动,转动速度均匀,使测量准确;
(2)通过火车轮两侧进行抬升,受力均匀,不倾斜;
(3)通过螺纹杆与套筒的螺纹旋转,改变螺纹杆伸入套筒内部的长度,继而使支撑杆沿螺纹杆轴向方向运动,带动支撑杆内的电机以及转轮运动,从而将转轮与火车轮接触或脱离,螺纹连接,使调节精度高、可靠;
(4)限位块,保证螺纹杆与套筒之间不会脱离;
(5)平面与凹面与火车轮的轮面相契合,才能实现转轮的转动带动火车轮的转动,凸缘用于转轮与火车轮的卡住,能够保持转轮与火车轮卡住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的的俯视图;
图3是支撑箱与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抬升机构;11、气缸;12、第一滑槽;2、支撑箱;21、第一滑块;22、第二滑槽;3、支撑杆;31、第二滑块;4、推行机构;41、推行电机;42、螺纹杆;43、套筒;44、压块;45、推行电机驱动器;5、转轮电机;51、联轴器;52、驱动轴;53、转轮电机驱动器;6、转轮;61、平面;62、凹面;63、凸缘;7、底箱;8、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包括抬升机构1、支撑箱2、支撑杆3、推行机构4、转轮电机5、转轮6,所述支撑箱2能够滑动的连接在抬升机构1顶端,所述支撑杆3能够滑动的连接在支撑箱2内部,所述支撑箱2滑动方向与所述支撑3杆滑动方向垂直,所述推行机构4固定在支撑箱2内,并位于支撑杆3的一侧,推行机构4的伸缩端固定在支撑杆3上,所述支撑杆3内部为空,所述转轮电机5固定安装在支撑杆3内,所述转轮6与所述转轮电机5连接,所述转轮6的轮面与火车轮的轮面契合。
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箱2为至少侧面开口的箱体,侧面开口用于转轮6伸出,抬升机构1包括气缸11、第一滑槽12以及流速调节阀、电磁阀等配件,所述第一滑槽12固定在气缸11顶端,本实施例中,气缸11为两个,气缸11与流速调节阀、电磁阀连接,其中气缸的推杆上贴有刻度标尺,便于观察和控制抬升高度,两个气缸11的顶部设置一个水平的顶板13,第一滑槽12为凹型槽,凹型槽可以通过螺栓等固定在顶板13上,所述支撑箱2的外部底部具有第一滑块21,第一滑块21为凸型块,第一滑槽12设置方向与支撑杆3方向一致,与转轮电机5伸缩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滑块21与第一滑槽12滑动连接。(图3中仅显示一个支撑杆,也未显示推行机构4)
可以在第一滑槽12内均匀分布着直径相同的圆孔,与第一滑块21底部的可按压凸起圆珠卡合,实现第一滑块21与第一滑槽12的简易定位,外力能够使第一滑槽12的圆孔与第一滑块21的圆珠卡合脱离。
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杆3为至少右侧开口的矩形箱式结构,所述支撑杆3为两个,所述推行机构4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3对称布置,两个推行机构4分别连接两个支撑杆3,两个推行机构4对称布置,两个推行机构4能够将两个支撑杆3同时向对称面靠拢和远离,当两个所述转轮6与火车轮接触后,两个转轮6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火车轮直径的0.7,通过火车轮两侧进行抬升,受力均匀,不倾斜。
所述支撑箱2的内部底面具有第二滑槽22,所述支撑杆3的底部具有第二滑块31,所述第二滑槽22与第二滑块31滑动连接。第二滑槽22为凹型槽,第二滑块31为凸型块。
如图2所示,所述推行机构4包括推行电机41、螺纹杆42、套筒43、压块44、推行电机驱动器45,推行电机驱动器45连接推行电机41,并安装在支撑杆3内部,并位于转轮电机5后方,所述推行电机41固定在所述支撑箱2内部,所述推行电机41的驱动端固定连接螺纹杆42的一端,所述螺纹杆42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筒43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套筒43的另一端与压块44固定连接,所述压块44固定连接在支撑杆3的侧面。
通过螺纹杆42与套筒43的螺纹旋转,改变螺纹杆42伸入套筒43内部的长度,继而使支撑杆3沿螺纹杆42轴向方向运动,带动支撑杆3内的转轮电机5以及转轮6运动,从而将转轮6与火车轮接触或脱离,螺纹连接,使调节精度高、可靠。
其中,所述螺纹杆42与套筒43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具有限位块,限位块,保证螺纹杆42与套筒43之间不会脱离。
如图2所示,与转轮电机5配合使用的还有转轮电机驱动器53、联轴器51、驱动轴52,转轮电机驱动器53连接转轮电机5,并安装在支撑杆3内部,并位于转轮电机5后方,所述联轴器51的两端分别与转轮电机5与驱动轴52连接,驱动轴52的另一端与转轮6连接。
本实施例使用过程:
首先将本设备恢复到初始状态,支撑杆3位于支撑箱2两侧边缘,支撑箱2沿第一滑槽12的滑行值为零,气缸11推杆抬升值为零;设备为初始状态后推行至需要应用点,并将本设备固定,稍用力推动支撑箱2,使其向前滑行至转轮6与车轮契合为止,若此时因为两转轮6横向距离太远导致无法接触到火车轮,可以按下电钮,控制推行电机41转动,通过螺纹杆42与套筒43螺纹啮合推动两支撑杆3相向运动,直至与火车轮接触并面面契合,此时火车轮仍与铁轨相接触,而两转轮6侧面接触火车轮下部接触铁轨;后控制电磁阀工作,气缸11推杆向上推顶,支撑箱2向上抬升,支撑箱2内部的支撑杆3在支撑箱2内相对静止,所以转轮6会随之对车轮产生向上的作用力,打开推行电机41,使两转轮6之间的间距减小,同时打开转轮电机5,使得转轮6挤入火车轮,因螺纹杆42与套筒43长度固定,所以转轮6位置固定,关闭推行电机41即可,自动将火车轮抬起,并使其转动,当车轮被抬起后,可观察气缸顶升杆的刻度标识,比较两车轮的高度,通过细调,使轮对的抬升高度一致;
调整完成后采用测量工具对车轮进行检测;
当需要撤掉设备时,开启推行电机41使其反转,转轮缓慢转出车轮底部,火车轮重新与铁轨接触,关闭转轮电机51,重复操作,恢复至初始状态。
本实施例中,整个装置采用机器抬升,避免人工抬升的费时费力,抬升过程,能够保证抬升平稳、不倾斜;通过电机、转轮电机带动火车轮转动,转动速度均匀,使测量准确。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转轮6的轮面包括与火车轮踏面相契合的平面61、与轮缘相契合的凹面62以及凸缘63,凸缘63设置转轮的端部,凸缘与凹面或/和平面相连。平面61与凹面62与火车轮的轮面相契合,才能实现转轮6的转动带动火车轮的转动,凸缘63用于转轮6与火车轮的卡住,能够保持转轮6与火车轮卡住的状态。
如图1所示,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还包括底箱7,所述抬升机构1安装在底箱7内部,所述底箱7底部具有有制动作用的万向轮8。
万向轮8用于将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实现移动与固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抬升机构、支撑箱、支撑杆、推行机构、转轮电机、转轮,所述支撑箱能够滑动的连接在抬升机构顶端,所述支撑杆能够滑动的连接在支撑箱内部,所述支撑箱滑动方向与所述支撑杆滑动方向垂直,所述推行机构固定在支撑箱内,并位于支撑杆的一侧,推行机构的伸缩端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内部为空,所述转轮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杆内,所述转轮与所述转轮电机连接,所述转轮的轮面与火车轮的轮面契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两个,所述推行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对称布置,两个推行机构分别连接两个支撑杆,两个推行机构对称布置,两个所述转轮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火车轮直径的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气缸、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固定在气缸顶端,所述支撑箱的外部底部具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气缸的抬升杆上刻有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为内部为空、至少一侧开口的结构,所述支撑箱的内部底面具有第二滑槽,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具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行机构包括推行电机、螺纹杆、套筒、压块,所述推行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箱内部,所述推行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螺纹杆的一端,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与压块固定连接,所述压块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与套筒连接的一端的端部具有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行电机驱动器,推行电机驱动器连接推行电机,并安装在支撑杆内部,并位于转轮电机后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的轮面包括与火车轮踏面相契合的平面、与轮缘相契合的凹面以及凸缘,凸缘设置转轮的端部,凸缘与凹面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箱,所述抬升机构安装在底箱内部,所述底箱底部具有万向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轮电机驱动器、联轴器、驱动轴,转轮电机驱动器连接转轮电机,并安装在支撑杆内部,并位于转轮电机后方,所述联轴器的两端分别与转轮电机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的另一端与转轮连接。
CN202021731553.1U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 Active CN212779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1553.1U CN212779980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1553.1U CN212779980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9980U true CN212779980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53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31553.1U Active CN212779980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9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63784B2 (en) Measuring apparatus of sliding friction coefficient for vehicle running road surface
CN207114181U (zh) 轮对轴箱装置跑合试验台
CN109910970B (zh) 一种多自由度的安装运输车及采用其运输安装模型的方法
WO2012075787A1 (zh) 双侧半弹簧式托头带载横向调整机构
US6192736B1 (en) Tribometer for testing the efficiency of lubrication upon a railroad track surface
CN105865810A (zh) 一种驱动力测试装置
CN201257586Y (zh) 动车组列车双头油缸轮对压装机
CN212779980U (zh) 一种车轮检测自动抬升装置
CN211374082U (zh) 一种轮胎防滑性能测试装置
CN212410071U (zh) 机车抱轴箱轴承横动量检测辅助装置
CN108444729B (zh) 一种电动汽车多功能性能试验台架
CN209820373U (zh) 一种轮胎圆度检测仪
CN115962704B (zh) 一种高效测量电梯导轨直线度的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18329808U (zh) 一种三角托轮生产用圆度测量设备
CN203798825U (zh) 大吨位汽车车速表检测装置
CN114291123A (zh) 双人字连杆调节钢轨中心检测分体小车
CN111504670B (zh) 变轨距轮对综合性能试验台
CN109959554B (zh) 点阵式车窗玻璃力学性能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CN112697026A (zh) 适用于弧形闸门面板外缘曲率半径测量的装置及方法
CN115123337B (zh) 一种轨道探伤车的行走机构
CN219552300U (zh) 一种带有定位机构的轮对检测装置
CN206540654U (zh) 千斤顶手柄操作力测试系统
CN115194452B (zh) 一种轨道车辆轮对的制动盘退卸装置
JP2004512524A (ja)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ジオメトリーの測定を実行するための装置
CN218879317U (zh) 一种汽车托举式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