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9631U - 一种热电偶及测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电偶及测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9631U
CN212779631U CN202021877025.7U CN202021877025U CN212779631U CN 212779631 U CN212779631 U CN 212779631U CN 202021877025 U CN202021877025 U CN 202021877025U CN 212779631 U CN212779631 U CN 212779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temperature measuring
metal part
thermocouple
body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7702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欣睿
沈雯
张临安
邓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I Cells Co Ltd
CSI Solar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SI Cel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I Cel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I Cel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7702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9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9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9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电偶及测温装置,其属于测试装置技术领域,该热电偶包括:测温金属部;测温金属部安装套,所述测温金属部安装于所述测温金属部安装套上;导热部,所述测温金属部安装套套设于所述导热部上且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导热部转动。测温装置包括上述的热电偶,还包括测温仪,所述测温仪与所述热电偶的导热部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对电池片表面温度进行测量时,无需弯折测温金属部,且能够避免划伤电池片。

Description

一种热电偶及测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电偶及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具有低成本、高产能的优势,是光伏行业的主流金属化技术。
丝网印刷采用浆料印刷电池片的栅线图形,并在烧结炉中进行浆料烧结。浆料烧结工艺需要在相对稳定的温度下进行,以保证电池片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对烧结炉的炉温进行定期监控。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金属丝作为热电偶,使金属丝与电池片同时经过烧结炉,通过测量电池片的温度来对烧结炉的炉温进行监控。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对电池片表面的多个点进行测温,因而需要较长的金属丝,并将金属丝的一端弯折以形成测温弯折部,另一端与测温仪连接,使得测温弯折部与硅片表面接触来对电池片的温度进行检测。
但是,现有技术中,需要对金属丝进行弯折处理,有可能会损坏内部线芯。当金属丝的内部线芯损坏后,便无法对硅片温度进行测量监控;由于金属丝长度较长,移动过程中金属丝容易发生扭曲变形,有可能刮伤电池片表面。
因此,亟需一种热电偶及测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电偶及测温装置,在对电池片表面温度进行测量时,无需弯折测温金属部,且能够避免划伤电池片。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电偶,包括:
测温金属部;
测温金属部安装套,所述测温金属部安装于所述测温金属部安装套上;
导热部,所述测温金属部安装套套设于所述导热部上且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导热部转动。
可选地,所述导热部包括:
第一主体部;
第二主体部,呈杆状并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所述测温金属部安装套套设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上且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绕所述第二主体部的轴线转动,所述测温金属部安装套能够沿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延伸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部呈圆环状,所述第二主体部沿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径向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内圆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主体部的至少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上,且所述第二主体部能够绕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圆心转动,且所述连接套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第一主体部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套,每一所述连接套均套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上。
可选地,所述导热部还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和所述连接体位于同一平面内。
可选地,所述导热部上设有测温仪接头。
可选地,所述导热部上设有若干个所述测温金属部安装套,每一所述测温金属部安装套上均设有一个所述测温金属部。
一种测温装置,包括上述的热电偶,还包括测温仪,所述测温仪与所述热电偶的导热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电偶,测温金属部安装于测温金属部安装套上;测温金属部安装套套设于导热部上且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导热部转动;对电池片表面测温时,将测温金属部转动至垂直于电池片的表面,无需对测温金属部进行弯折,进而能够避免损伤测温金属部。通过设置导热部和测温金属部安装套,使得测温金属部无需太长,移动导热部即可实现测温金属部在烧结炉内的自由移动;测温金属部较短,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扭曲变形,能够对电池片进行稳定测温,不会刮伤电池片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测温装置,通过测温仪和上述的热电偶测量烧结炉内电池片的表面温度,无需弯折测温金属部,且能够避免划伤电池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电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温金属部安装于测温金属部安装套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温金属部安装套安装于第二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测温金属部;
12、测温金属部安装套;
13、导热部;131、第一主体部;132、第二主体部;1321、连接套;133、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电池片的浆料烧结工艺中,为了能够对烧结炉的炉温进行监控,保证电池片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测温装置,通过测量电池片的温度来对烧结炉的炉温进行监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测温装置包括热电偶和测温仪,测温仪与热电偶连接,热电偶与电池片接触并将电池片的温度传递至测温仪,操作人员通过对测温仪读数即可获得电池片的温度。
具体地,测温仪选用常见的测温仪即可。
参见图1-图3,热电偶包括测温金属部11、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和导热部13,测温仪与导热部13连接。
具体地,测温金属部11安装于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上;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套设于导热部13上且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导热部13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测温装置在使用时,将导热部13伸入到烧结炉中,将测温金属部11的自由端与电池片接触,由于测温仪与导热部13连接,电池片的温度能够通过测温金属部11、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传递至导热部13,进而将电池片的温度通过导热部13传递至测温仪,操作人员对测温仪进行定期读数即可对烧结炉的炉温进行定期监控。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热部13和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使得测温金属部11无需过长,仅需要移动导热部13即可实现测温金属部11在烧结炉内的自由移动;测温金属部11较短,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扭曲变形,能够对电池片进行稳定测温,不会刮伤电池片表面。且本实施例中,可将测温金属部11转动至垂直于电池片的表面,无需对测温金属部11进行弯折,进而能够避免损伤测温金属部11。
同时,由于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导热部13转动,当需要对电池片的上表面进行测温时,人力操作转动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将测温金属部11的自由端转至朝下,对电池片的上表面进行测温;当需要对电池片的下表面进行测温时,人力操作转动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将测温金属部11的自由端转至朝上,对电池片的下表面进行测温。
烧结炉对电池片进行烧结时,电池片设于烧结炉内且电池片与烧结炉的炉带之间的间隙较小,采用现有技术中弯折金属丝来测量电池片的下表面温度时,在移动金属丝的过程中,金属丝极易扭曲,既有可能刮伤电池片的下表面从而导致电池片的良品率降低,还有可能刮伤烧结炉的炉带,破坏烧结设备。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测温装置,导热部13能够对测温金属部11提供稳定依托,移动导热部13即可实现测温金属部11的移动,既不会刮伤电池片的下表面,也不会刮伤烧结炉的炉带,从而能够提高池片的良品率,保护烧结设备,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导热部13包括第一主体部131、第二主体部132和连接体133。
优选地,由于电池片的下表面与烧结炉的炉带之间的间隙较小,导热部13的移动空间受限,所以本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131、第二主体部132和连接体133位于同一平面内,减少导热部13自身所占的空间。
第二主体部132呈杆状并与第一主体部131连接,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套设于第二主体部132上且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绕第二主体部132的轴线转动,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能够沿第二主体部132的延伸方向移动。如此设置,当沿第二主体部132移动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时,测温金属部11随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移动,使得测温金属部11能够对电池片表面的不同采样点进行测温。
进一步地,第一主体部131呈圆环状,第二主体部132沿第一主体部131的径向设于第一主体部131的内圆内,将第二主体部132设于第一主体部131的内圆内,能够进一步减少热电偶的占用空间。
连接体133的一端与第一主体部131连接,测温仪与连接体133的另一端连接。
具体地,导热部13的连接体133上设有测温仪接头,测温仪与测温仪接头连接。
需要移动导热部13时,操作人员使用专用夹具夹持连接体133,通过移动连接体133实现导热部13的整体移动。
为了进一步增大测温金属部11对电池片表面的采样点的数量,本实施例中,第二主体部132的至少一端套设于第一主体部131上,且第二主体部132能够绕第一主体部131的圆心转动。通过转动第二主体部132,增多测温金属部11对电池片表面的采样点的数量。
优选地,为了保证热电偶的自身平衡性,本实施例中,第二主体部132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套1321,每一连接套1321均套设于第一主体部131上,且连接套1321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主体部131移动。
连接套1321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主体部131移动,两个连接套1321同时移动,从而带动第二主体部132绕第一主体部131的圆心转动,以进一步带动测温金属部11相对电池片表面的位置发生改变。
本实施例提供的测温装置,可以在导热部13的第二主体部132上套设一个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上设置有一个测温金属部11,以实现测温装置对电池片温度的单点采样。
可选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为:导热部13上设有若干个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每一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上均设有一个测温金属部11,以实现对电池片的整体测温。多个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间隔设于导热部13的第二主体部132上,同时采集电池片表面的多点温度。多个采样点的热量同时传递至导热部13,通过对测温仪进行读数,可以快速获得电池片的整体测温。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131的直径可以等于或小于电池片的尺寸,通过转动连接套1321转动第二主体部132,并沿第二主体部132移动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能够实现测温金属部11在第一主体部131的整个圆形投影面内对电池片的表面温度进行监控,便于获得不同位置的温度数据,以判断电池片表面的温度是否均匀。
当然,在具体应用中,第一主体部131的直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131、第二主体部132和连接体133均采用不易变形且能够导热的硬质材料,如金属。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和连接套1321采用导热性良好的韧性材料,如硅胶。在保证能够传递热量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在无外力作用下,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不会相对第二主体部132转动和移动;在无外力作用下,连接套1321不会沿第一主体部131的周向相对第一主体部131发生移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测温金属部11选用较短的金属丝即可。在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上设置金属丝穿孔,金属丝的一端位于金属丝穿孔内,并通过一定的热处理工艺,使得金属丝穿孔周向的韧性材料与金属丝紧密贴合,避免金属丝从金属丝穿孔掉落。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热电偶,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温金属部(11);
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所述测温金属部(11)安装于所述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上;
导热部(13),所述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套设于所述导热部(13)上且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导热部(1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13)包括:
第一主体部(131);
第二主体部(132),呈杆状并与所述第一主体部(131)连接,所述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套设于所述第二主体部(132)上且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绕所述第二主体部(132)的轴线转动,所述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能够沿所述第二主体部(132)的延伸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31)呈圆环状,所述第二主体部(132)沿所述第一主体部(131)的径向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31)的内圆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132)的至少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31)上,且所述第二主体部(132)能够绕所述第一主体部(131)的圆心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132)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套(1321),每一所述连接套(1321)均套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31)上,且所述连接套(1321)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第一主体部(131)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13)还包括连接体(133),所述连接体(1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体部(13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31)、所述第二主体部(132)和所述连接体(133)位于同一平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13)上设有测温仪接头。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13)上设有若干个所述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每一所述测温金属部安装套(12)上均设有一个所述测温金属部(11)。
10.一种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热电偶,还包括测温仪,所述测温仪与所述热电偶的导热部(13)连接。
CN202021877025.7U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热电偶及测温装置 Active CN212779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7025.7U CN212779631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热电偶及测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7025.7U CN212779631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热电偶及测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9631U true CN212779631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57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77025.7U Active CN212779631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热电偶及测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9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84677B2 (ja) 半自動プローバ
JP5137573B2 (ja) パラメータ測定の歪みを小さく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173801B1 (en) High-temperature test fixture
CN212779631U (zh) 一种热电偶及测温装置
KR101446137B1 (ko) 스프링 탄성을 이용한 열전대 고정장치
CN215374251U (zh) 一种带温度监控的热电偶温度保护盒
CN110707035A (zh) 静电卡盘、半导体处理腔室及设备
CN111964798B (zh) 一种高温金属熔炉壁面温度检测装置
CN215493298U (zh) 高温电化学测试系统
US3294592A (en) Immersion thermocouple assembly
CN212539919U (zh) 液滴样品检测系统、加热装置及加热组件
JP6213382B2 (ja) 測定装置
JP4901317B2 (ja) プローバ及び平行度調整方法
CN113252213A (zh) 热电阻测试装置
CN202453104U (zh) 测温仪托架
CN214627402U (zh) 一种用于双轴力学试验机的微型局部加热装置
CN108801487B (zh) 一种金属试件测温装置及系统
CN216899351U (zh) 一种适用于金属外壳阵列式多点测温设备
CN220671594U (zh) 一种信号灯的高温耐受性测试设备
CN102539000A (zh) 测温仪托架
WO2022041539A1 (zh) 液滴样品检测系统、加热装置及加热组件
CN213749694U (zh) 一种换样便捷且耐高温的熔断电极
CN116026478B (zh) 一种燃气轮机冷效实验辐射测温标定装置及方法
CN105013767B (zh) 多点分布卤灯加热的球形朗缪尔探针表面污染物清洗装置
CN215986159U (zh) 一种卡接式的下位机检验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