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4183U - 一种油管排管装置及其排管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管排管装置及其排管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4183U
CN212774183U CN202021103026.6U CN202021103026U CN212774183U CN 212774183 U CN212774183 U CN 212774183U CN 202021103026 U CN202021103026 U CN 202021103026U CN 212774183 U CN212774183 U CN 212774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oil
rack
tube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030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维友
张俊亮
荣学文
王会
侯晓霞
刘海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zhou Huahai Petroleum Machinery Co ltd
De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ezhou Huahai Petroleum Machinery Co ltd
De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zhou Huahai Petroleum Machinery Co ltd, De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ezhou Huahai Petroleum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030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4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4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4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油管排管装置及其排管架,该油管排管装置包括移管机构和排管架,所述排管架设置在所述移管机构一侧或对称设置在所述移管机构两侧,该排管架包括:油管架,包括支撑座和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的上支撑管,所述上支撑管的两端分别向上折弯,所述上支撑管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角度,且所述上支撑管相对于所述支撑座分别具有一排管位置和一上管位置;以及抬升机构,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一端,所述上支撑管的一端支撑在所述抬升机构上,所述抬升机构控制所述上支撑管在所述排管位置和上管位置之间变换。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井场和偏远井场作业,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实现了油管自动有序排放,且能循环使用,成本低,安全高效,方便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油管排管装置及其排管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修井装备,特别是一种修井用油管排管装置及其排管架。
背景技术
油田小修井作业时,油管需要按照先出后进的原则,有序提出和下入,现有技术的排管架一般为单层,占地面积大,且需要人工将油管依次推至起下管设备附近,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修井用油管排管装置及其排管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管架,其中,包括:
油管架,包括支撑座和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的上支撑管,所述上支撑管的两端分别向上折弯,所述上支撑管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角度,且所述上支撑管相对于所述支撑座分别具有一排管位置和一上管位置;以及
抬升机构,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一端,所述上支撑管的一端支撑在所述抬升机构上,所述抬升机构控制所述上支撑管在所述排管位置和上管位置之间变换。
上述的排管架,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横担,所述横担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销安装在所述上支撑管两端的折弯段上。
上述的排管架,其中,所述横担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定位销的 U型槽。
上述的排管架,其中,所述排管位置的所述上支撑管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2-4度,所述上管位置的所述上支撑管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负2-4度。
上述的排管架,其中,所述抬升机构为电动液压缸,所述电动液压缸底部设置有底板。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油管排管装置,包括移管机构和排管架,所述排管架设置在所述移管机构一侧或对称设置在所述移管机构两侧,其中,所述排管架为上述的排管架。
上述的油管排管装置,其中,所述移管机构包括:
安装架;
滑台,通过连杆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连杆机构与用于控制所述滑台起升的滑台液压缸连接;
移管导轨,安装在所述滑台上,所述移管导轨底部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移管导轨分别向一侧或两侧侧翻的移管液压缸;以及
多个送管钩,分别对应所述移管导轨的翻转位置均匀设置在所述滑台的一侧或两侧,所述送管钩靠近所述滑台的一端通过连接杆铰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送管钩的另一端设置有管钩,同侧的所述送管钩与送管液压缸连接。
上述的油管排管装置,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架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滑台底面铰接,所述滑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连接,所述滑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上述的油管排管装置,其中,所述移管导轨上还设置有多个过渡杆,所述过渡杆呈V型对称设置在所述移管导轨的两侧。
上述的油管排管装置,其中,所述送管液压缸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送管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同侧的多个所述送管钩之一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井场和偏远井场作业,减轻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实现了油管有序排放,且能循环使用,成本低,安全高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排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排管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I部放大图;
图6为图4的上支撑管端部视图;
图7为图3的A-A截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管机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移管机构
11 安装架
110 连接杆
120 地脚
12 滑台
13 移管导轨
131 过渡杆
14 送管钩
15 滑台液压缸
16 第一连杆
17 第二连杆
18 移管液压缸
19 送管液压缸
2 排管架
21 油管架
211 上支撑管
212 斜支撑管
213 底支撑管
214 下支撑管
22 电动液压缸
221 底板
23 上横担
231 U型槽
24 下横担
241 U型槽
25 上定位销
26 下定位销
3 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参见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排管装置结构示意图,图 2为图1的俯视图。本实用新型的油管排管装置,包括移管机构1和排管架2,所述排管架2设置在所述移管机构1一侧或对称设置在所述移管机构1两侧。该油管排管装置其他部件的组成、结构、相互位置关系、连接关系及其功用等,均为较成熟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下面仅对本实用新型的排管架2 予以详细说明。
参见图3-图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排管架2结构示意图,图4 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4的I部放大图,图6为图4的上支撑管211端部视图,图7为图4的A-A截面图。本实用新型的排管架2,包括:油管架21,包括支撑座和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的上支撑管211,该支撑座包括下支撑管 214、底支撑管213和斜支撑管212,底支撑管213连接两侧的下支撑管214,斜支撑管212一端与下支撑管214连接,另一端与上支撑管211连接,即该斜支撑管212与底支撑管213与上支撑管211与下支撑管214共同形成一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支架,所述上支撑管211的两端分别向上折弯,所述上支撑管211 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角度,且所述上支撑管211相对于所述支撑座分别具有一排管位置和一上管位置;以及抬升机构,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一端,所述上支撑管211的一端支撑在所述抬升机构上,所述抬升机构控制所述上支撑管211 在所述排管位置和上管位置之间变换。所述抬升机构优选为电动液压缸22,所述电动液压缸22底部设置有底板221,该电动液压缸22顶部与该上支撑管 211的一端抵接。
本实施例中,还可包括至少一个横担,所述横担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销安装在所述上支撑管211两端的折弯段上。其中,所述上支撑管211两端的折弯段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定位销的U型槽231。所述排管位置的所述上支撑管 21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2-4度,所述上管位置的所述上支撑管21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负2-4度。
参见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管机构1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所述移管机构1包括:安装架11安装架11滑台液压缸15;滑台12,通过连杆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1上,所述连杆机构与用于控制所述滑台12 起升的滑台液压缸15连接;移管导轨13,安装在所述滑台12上,所述移管导轨13底部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移管导轨13分别向一侧或两侧侧翻的移管液压缸18;以及多个送管钩14,分别对应所述移管导轨13的翻转位置均匀设置在所述滑台12的一侧或两侧,所述送管钩14靠近所述滑台12的一端通过连接杆110铰接在所述安装架11上,所述送管钩14的另一端设置有管钩,同侧的所述送管钩14与送管液压缸19连接。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 16和第二连杆17,所述第一连杆16和第二连杆17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架 11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6和第二连杆17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滑台12底面铰接,所述滑台液压缸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17的中部连接,所述滑台液压缸15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11连接。所述移管导轨13上还可设置有多个过渡杆131,所述过渡杆131呈V型对称设置在所述移管导轨13的两侧。所述送管液压缸19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1上,所述送管液压缸19的另一端与同侧的多个所述送管钩14之一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台12设于安装架11并可在安装架11上滑动,所述移管导轨13两端铰接于滑台12,且中间设有两组相对的移管液压缸18,分别控制移管导轨13向一侧或两侧侧翻,所述安装架11两端铰接有第一连杆16 和第二连杆17,所述第一连杆16和第二连杆17底端安装在安装架11上,所述第二连杆17的中部铰接滑台液压缸15,用于控制滑台12的起升,所述三组送管钩14尾部通过连接杆110设于安装架11,送管钩14的中部铰接有送管液压缸19,用于控制送管钩14的运动,所述基座11四个角上设有四个地脚120,用于调节移管机构1的水平状态。
工作时,可根据上下管设备位置,将多个(优选三个)油管架21平行摆放,两两间隔约3米,该间隔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油管架21右侧靠近上下管设备,每个油管架21左侧下部放置木质底板221,将三个电动液压缸22依次放置在油管架21左侧底部的底板211上,电动液压缸22顶部紧靠油管架 21上支撑管211。油管架21底部水平,上部右侧高于左侧,倾角保持在2-4 度范围内,以便于油管3利用重力从右侧滚落至左侧,同时不会因倾角过大油管3速度过快,冲出油管架21。油管架21上支撑管211两端折弯,一侧折弯部用于引导移管机构1将油管3导入到排管架2上,另一侧折弯部用于防止油管3滚落出排管架2。
排管过程:当将油管3底端送至移管导轨13后,液压吊卡开始向下降,此时油管3沿移管导轨13向下滑动,当油管3完全滑入移管导轨13后,液压吊卡松开油管3,然后移管机构1的滑台液压缸15收缩,将移管导轨13复位持平,然后移管液压缸18伸长,将移管导轨13向排管架2方向侧翻,将移管导轨13内的油管3翻入送管钩14,最后通过送管钩14滑入排管架2。第一根油管3从移管机构1进入排管架2后,油管3因重力作用自右侧滚落向左侧,到达油管架21最左侧时,油管架21上支撑管211左侧折弯部挡住油管3,使油管3排列在最左侧,第二根油管3从移管机构1进入排管架2后,滚落至左侧,被第一根油管3挡住,后续油管3在排管架2上依序不断排列,当第一层油管3排满后,可以在排管架2搭建第二层,将下横担24的U型槽241分别与下定位销26配合安装,U型槽241可使下横担24上下调节,以适应不同直径的油管3,使下横担24压在排列好的油管3上;移管机构1继续取下油管3 后,油管3有序排列在三个下横担24上形成第二层油管3排;当下横担24 上排满油管3后,再安装上横担23,将上横担23的U型槽231分别与上定位销25配合安装,油管3排列在上横担23上形成第三层油管3排。油管3排的层数可根据油管3数量确定,对此不作限制。
上管过程:根据最后提出的油管3最先下入油井的原则,同时启动排管架 2的三个电动液压缸22,电动液压缸22的支架上行,推动左侧油管架21升高,为防止推送过程中电动液压缸22受反作用力压入地面,液压缸底部可设置有木质底板221,油管架21靠近移管机构1一侧升高到相对于另一侧倾角为负2 度至负4度之间时,电动液压缸22停止推送,并保持压力恒定,此时油管3 滑动至排管架2靠近移管机构1一侧,油管架21上支撑管211右侧折弯部挡住最右侧油管3,防止油管3滚落出排管架2。移管液压缸18将移管导轨13 侧翻等待接管,然后送管液压缸19控制送管钩14将油管架21的油管3钩取至移管导轨13,移管机构1在完成取管后,滑台液压缸15收缩,将移管导轨 13摆正。移管导轨13摆正后,滑台液压缸15将移管导轨13推送至井口方向,等待液压吊卡接管。最上层油管3依次(最后取出的油管3最先被移管机构1 取出)经移管机构1进入上下管设备中,第一层其他油管3在重力作用下依次向右滚动经移管机构1进入上下管设备中;第一层油管3下入完毕后,取下上横担23,调整移管机构1的送管距离后,依次将第二层油管3送入上下管设备中;第二层油管3下入完毕后,再取下最后一层油管3上的下横担24,继续调整移管机构1的送管距离后,依次将最后一层油管3送入上下管设备,实现油管3的“先出后进”。
本实用新型针对油管3有序排放和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实现提出油管 3按照提出的先后顺序有序排放,并且,采用多层结构排管。油管3提出后,经起下管设备后,按照“先出后进”的原则,将油管3依次排列好,第一层排列完毕后,加入横担,再依次排列第二层,根据井深不同,油管3数量也不同,因此需要的层数也不同。油管3需要下入井口时,按照“后出先进”的原则,上层油管3按顺序由移管机构1送达指定位置,方便上管设备取管工作,上层油管3下入完毕后,取下横担24,下层油管3依次到达指定位置,直至全部油管3依次由移管机构1送达指定位置,下管工作完成。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排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管架,包括支撑座和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的上支撑管,所述上支撑管的两端分别向上折弯,所述上支撑管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角度,且所述上支撑管相对于所述支撑座分别具有一排管位置和一上管位置;以及
抬升机构,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一端,所述上支撑管的一端支撑在所述抬升机构上,所述抬升机构控制所述上支撑管在所述排管位置和上管位置之间变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管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横担,所述横担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销安装在所述上支撑管两端的折弯段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定位销的U型槽。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排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位置的所述上支撑管相对于水平面倾斜2-4度,所述上管位置的所述上支撑管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负2-4度。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排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为电动液压缸,所述电动液压缸底部设置有底板。
6.一种油管排管装置,包括移管机构和排管架,所述排管架设置在所述移管机构一侧或对称设置在所述移管机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架为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排管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管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管机构包括:
安装架;
滑台,通过连杆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连杆机构与用于控制所述滑台起升的滑台液压缸连接;
移管导轨,安装在所述滑台上,所述移管导轨底部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移管导轨分别向一侧或两侧侧翻的移管液压缸;以及
多个送管钩,分别对应所述移管导轨的翻转位置均匀设置在所述滑台的一侧或两侧,所述送管钩靠近所述滑台的一端通过连接杆铰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送管钩的另一端设置有管钩,同侧的所述送管钩与送管液压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管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架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滑台底面铰接,所述滑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连接,所述滑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管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管导轨上还设置有多个过渡杆,所述过渡杆呈V型对称设置在所述移管导轨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油管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管液压缸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送管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同侧的多个所述送管钩之一连接。
CN202021103026.6U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油管排管装置及其排管架 Active CN212774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3026.6U CN212774183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油管排管装置及其排管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3026.6U CN212774183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油管排管装置及其排管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4183U true CN212774183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72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03026.6U Active CN212774183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油管排管装置及其排管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41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35758B (zh) 一种2单根1立柱钻机管柱自动化处理方法
CN104722831B (zh) 一种矩形管自动上料装置
CN106194066B (zh) 一种自动化立体式钻杆库
US4051956A (en) Horizontal pipe handling apparatus
CN109178849B (zh) 一种铝棒低位上棒方法
CN105464604B (zh) 开式管柱储存与排放装置
CN203822203U (zh) 一种机械化修井作业地面自动排管装置
CN106401505B (zh) 一种修井作业油管杆自动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
CN103032036A (zh) 钻杆全自动排放输送装置
CN104588545B (zh) 一种棒材钢筋的自动取料接料装置
CN212774183U (zh) 一种油管排管装置及其排管架
US8888432B1 (en) Tubular delivery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4775771B (zh) 机械化修井作业地面排管的方法及装置
CN207876652U (zh) 一种推板上料机
CN109736729B (zh) 一种钻机模块式管子排放系统
CN209226033U (zh) 一种全自动物料输送线
CN105840121A (zh) 一种地质钻探钻杆输送装置
US10161202B2 (en) Drill rod store, drilling rig and method for downward drilling
CN114382426A (zh) 一种钻修井机及其连续起下钻方法
CN111231105A (zh) 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自动穿丝机构
CN214247246U (zh) 一种具有勾料功能的猫道支腿以及采用其的动力猫道
CN216381269U (zh) 一种直推式管柱输送系统
RU2170325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риема, складирования и выдачи скважинных труб и штанг при спуско-подъемных операциях
CN103032037A (zh) 钻杆全自动排送机
CN111038938A (zh) 一种单根管杆转移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