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0103U -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 - Google Patents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0103U
CN212770103U CN202020113607.1U CN202020113607U CN212770103U CN 212770103 U CN212770103 U CN 212770103U CN 202020113607 U CN202020113607 U CN 202020113607U CN 212770103 U CN212770103 U CN 212770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pening
channel
base
filt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36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继宗
褚振麟
胡霄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ao Yadong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yao Yado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yao Yado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yao Yado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US17/628,20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40033664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01738 priority patent/WO2021008504A1/zh
Priority to EP20840184.4A priority patent/EP4000708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01740 priority patent/WO2021008505A1/zh
Priority to US17/628,199 priority patent/US20220259067A1/en
Priority to EP20840788.2A priority patent/EP4000709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01742 priority patent/WO2021008506A1/zh
Priority to EP20841196.7A priority patent/EP4001219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01776 priority patent/WO2021008509A1/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1777 priority patent/WO202100851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0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0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7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4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 F16K27/044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slide valves with flat obturating members
    • F16K27/045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slide valves with flat obturating members with pivotal obturating mem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02F2201/005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其包括一个基底部、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的导通部、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的第一间隔部、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的第二间隔部和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的供水部,其中该基座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一个第二连通开口和一个第三连通开口,该导通部形成一个第一导通通道、一个第二导通通道、一个第三导通通道和一个净水供应通道,该第一间隔部围设形成一个第一水腔,该第一间隔部和该第二间隔部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二水腔,该供水部具有一个第一出水口,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与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和该第二水腔相连通,该第三导通通道分别与该第三连通开口和该第一水腔相连通,该净水供应通道与该第一出水口相连通。

Description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头净水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人们对生活用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另一方面,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不可避免将导致自来水的水源也受到或轻或重的影响。此外,自来水的水质还会受到外界环境及供水管道的影响。例如,自来水的水源含沙量升高,会导致自来水的水质变差。自来水供水管网长时间缺少清洗、管网老化等,也会影响到自来水的水质。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自来水并不适合直接饮用。为了解决自来水的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家用净水设备,如超滤净水器、RO膜净水器、龙头净水器等等,以对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在这些净水设备中,龙头净水器因其体积小、安装和拆卸方便、可在自来水水压下自动对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而无需电能等优点,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然而,现有的龙头净水器也存在不少缺陷。例如,现有绝大多数龙头净水器的功能较为单一,仅利用陶瓷滤芯、活性炭滤芯或超滤滤芯对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且在对自来水进行处理后,龙头净水器产生的净化水直接自龙头净水器的滤芯的出水端流出和被提供。这导致龙头净水器的功能较为单一,难以实现控制水流正向和/或反向冲洗龙头净水器等复杂功能。现有龙头净水器缺少用于冲洗滤芯的手段,将导致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杂质和微生物聚集在龙头净水器的滤芯,堵塞滤芯,甚至导致龙头净水器的滤芯在使用很短时间内就会发臭。而要对龙头净水器的滤芯进行冲洗,则需要对水流的复杂控制。
申请号为201811199228.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滤陶瓷、活性炭和超滤陶瓷对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的龙头净水器,其中该龙头净水器对自来水进行处理时,先利用微滤陶瓷对自来水进行微滤,然后再利用活性炭对该微滤陶瓷生成的净化水进行活性炭过滤,活性炭生成的净化水随后被超滤陶瓷进一步过滤和生成超滤净化水。然而,该发明专利公开的龙头净水器在对自来水进行过滤后得到的净化水直接自滤芯出水口流出。由于净化水直接自滤芯出水口流出,导致该龙头净水器无法控制水流正向和反向冲洗龙头净水器滤芯。该龙头净水器缺少用于冲洗超滤陶瓷的手段,将导致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杂质和微生物聚集在超滤陶瓷膜的表面,堵塞超滤陶瓷膜。甚至是,大量微生物的聚集导致该发明专利提供的龙头净水器在使用很短时间内就会发臭。
申请号为201220080023.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陶瓷和超滤滤芯对自来水进行两级净化处理的龙头净水器,其中该龙头净水器的该一级滤芯可对自来水进行初步的净化,其二级滤芯对一级滤芯生成的净化水进一步净化。然而,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提供的该龙头净水器在对自来水进行过滤后得到的净化水直接自滤芯出水口流出。由于净化水直接自滤芯出水口流出,导致该龙头净水器无法控制水流正向和反向冲洗龙头净水器滤芯。该龙头净水器也缺少能够对二级滤芯进行清洗(或冲洗)的手段,导致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提供的龙头净水器也很容易在使用很短时间内,微生物聚集在超滤陶瓷膜的表面和发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其中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形成至少一个连接端、至少一个供水端和至少一个控制端,其中该连接端被设置适于该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和二级滤芯(如果有的话)连接至该基座,该控制端适于与该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相连接,以使该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能够控制原水的流动和控制该龙头净水器对原水进行处理得到的净化水的流动,该供水端被设置用于向使用者提供净化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使龙头净水器更易于实现对水流的复杂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其中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的连接端便于该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和二级滤芯(如果有的话)集成安装在该连接端,该龙头净水器的该第一连通开口、该第二连通开口和该第三连通开口均集成在该基座的该控制端。相应地,该控制端适于与该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相连接,以使该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能够控制原水向该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流动和净化水自该过滤装置的流出。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进一步降低了该龙头净水器的水流控制的难度,并使该龙头净水器具有较小的体积。此外,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还使该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和二级滤芯(如果有的话)的安装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其中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的该连接端和该供水端被设置在该基座的不同位置。换句话说,该基座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水处理和净水供应相分开。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的该连接端、该供水端和该控制端被设置在该基座的不同位置,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水处理、净水供应和水流控制相分开。尤其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的该连接端、该供水端和该控制端使该龙头净水器的直饮水(一级滤芯或二级滤芯产生的超滤净化水)和非直饮水(一级滤芯产生的一级净化水和/或原水)在该龙头净水器的不同部位被提供,以避免该龙头净水器的提供的非直饮水影响到该龙头净水器产生的直饮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其中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使该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生成的净化水和二级滤芯生成的净化水通过不同的出水口被提供。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二级滤芯生成的净化水流经的通道完全独立于一级滤芯生成的净化水的流经通道。此外,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使该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生成的净化水和二级滤芯生成的净化水的提供方式更符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其中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进一步提供用于容纳该龙头净水器的终端滤芯的净化腔,以使该龙头净水器的二级滤芯(或一级滤芯)产生的超滤净化水被进一步过滤和改善口感。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使该龙头净水器的终端滤芯很容易地被设置在该二级滤芯的下游。优选地,该终端滤芯的滤材为碳纤维材料。可选地,该终端滤芯的滤材也可以是其他滤材代替,如活性炭。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一个第二连通开口、一个第三连通开口、一个第一出水口、一个第一导通通道、一个第二导通通道、一个第三导通通道、一个净水供应通道、一个第一水腔和一个第二水腔,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具有一个净水开口,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与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和该第二水腔相连通,该第三导通通道分别与该第三连通开口和该第一水腔相连通,该净水供应通道与该第一出水口相连通。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正视图。
图2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装配图。
图3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正视图。
图3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3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一级滤芯的立体图。
图3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二级滤芯的立体图。
图4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4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的剖视图。
图4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4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4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5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和终端滤芯的剖视图。
图5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终端滤芯的剖视图。
图5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终端滤芯的另一剖视图。
图6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和原水供应通道。
图6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和原水供应通道。
图6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阀体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四开口和第五开口。
图6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阀体的原水进口。
图6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阀体的第三开口和第六开口。
图6F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立体图。
图6G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该阀体的仰视图。
图7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该阀体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第二通道、第四通道、第二开口和第四开口。
图7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该阀体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第一通道、第五通道、第一开口和第五开口。
图7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该阀体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第三通道和第三开口。
图7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该阀体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原水供应通道、第六开口和原水进口。
图8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剖视图。
图8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该阀体的立体图,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导流板被设置在该平面阀的该阀体。
图8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导流板的立体图。
图8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导流板的另一立体图。
图9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9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剖视图,其中该固定装置被设置在该平面阀的该阀腔。
图9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固定部的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固定部的第一密封槽。
图9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固定部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固定部的第二密封槽。
图9E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该阀芯的该定阀片的该固定部,其中该定阀片的该高端部被设置在该固定部。
图9F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密封组件的第一密封件的立体图。
图9G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密封组件的第二密封件的立体图。
图9H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固定装置的固定支架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固定支架的限位槽。
图10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立体图。
图10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俯视图。
图10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仰视图。
图10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立体图。
图10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俯视图。
图10F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仰视图。
图11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龙头净水器处在第一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11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龙头净水器处在第二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11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龙头净水器处在第三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11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龙头净水器处在第四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11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龙头净水器处在第五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11F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所示的龙头净水器处在第六工作位,该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图12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该定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虚线所示为该动阀片的导通通道。
图13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在其第一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通道和该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和该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13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在其第二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13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在其第三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13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在其第四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13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在其第五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13F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在其第六工作位时,该平面阀的该动阀片的通道和定阀片的通道之间的连通示意图,其中该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该平面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互连通的通道。
图14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一种可选实施的正视图。
图14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剖视图。
图14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二级滤芯的立体图。
图14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二级滤芯的剖视图。
图15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15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剖视图。
图15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15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15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16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另一种可选实施的正视图。
图16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剖视图。
图16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二级滤芯的立体图。
图16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二级滤芯的剖视图。
图17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17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剖视图。
图17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17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17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18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另一种可选实施的正视图。
图18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剖视图。
图18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一级滤芯的立体图。
图18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一级滤芯的剖视图。
图19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19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剖视图。
图19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19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19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20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另一种可选实施的正视图。
图20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剖视图。
图20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一级滤芯的立体图。
图20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一级滤芯的剖视图。
图21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21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剖视图。
图21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21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21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13F,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龙头净水器被阐明,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包括一个控制阀10和一个过滤装置20,其中该控制阀10被设置用于控制水的流动,如控制原水(或自来水)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和控制该过滤装置20对原水进行处理生成或产生的净化水的提供。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包括一个外壳21、一个一级滤芯22和一个二级滤芯23,其中该外壳21形成一个第一容纳腔210,该一级滤芯22形成一个第二容纳腔220,其中该一级滤芯22被设置在该外壳21的该第一容纳腔210内,该二级滤芯23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的该第二容纳腔220内,且该外壳 21和该一级滤芯22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原水通道2101,该一级滤芯22和该二级滤芯 23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净水通道2201(该净水通道2201可以视为是该第二容纳腔220 的一部分),该二级滤芯23具有一个净水出口2301。相应地,由于该二级滤芯23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的该第二容纳腔220内,当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原水通道2101流入和被该一级滤芯22处理后,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二级滤芯23 和被该二级滤芯23处理和得到更洁净的二级净化水,二级净化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净水出口2301流出,以被提供。优选地,该一级滤芯22为陶瓷滤芯,该二级滤芯23为外压式超滤滤芯,其中该二级滤芯23的超滤膜丝231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的该第二容纳腔220内,从而使得该净水通道2201被形成在该二级滤芯23的该超滤膜丝231和该一级滤芯22之间。因此,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被该二级滤芯23进一步超滤处理,从而得到更洁净的净化水(或超滤过滤水)。可以理解,该一级滤芯也可以是由其它材料制成的滤芯,或由多种材料制成的复合滤芯,例如,由陶瓷、碳纤维、PP棉和活性碳颗粒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复合滤芯。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201、一个第二连通开口202和一个第三连通开口203,其中该过滤装置 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以使该控制阀10能够通过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将原水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与该净水通道2201相连通,以使该一级滤芯22对原水进行处理产生的净化水可在该控制阀10的控制下流向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一个第二出水口200和被提供给使用者,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与该二级滤芯23的该净水出口2301相连通,以使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能够通过该第三连通开口203流出,和在该控制阀10的控制下,通过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一个第一出水口100被提供给使用者。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二级滤芯23为外压式超滤滤芯。相应地,该二级滤芯23的每个超滤膜丝231形成一个膜丝通道2310,且该超滤膜丝231的该膜丝通道2310均与该二级滤芯23的该净水出口2301相连通,以使该二级滤芯23的每个超滤膜丝231产生的净化水均可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相应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被用于对原水进行处理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20 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经该一级滤芯22处理后,生成的净化水流向该净水通道2201,此时,如果该净水通道2201中的净化水在该控制阀10的控制下,能够通过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自由流动,而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无法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则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将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和被提供。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过滤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如果该净水通道2201中的净化水在该控制阀10的控制下,无法通过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自由流动,而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可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则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将在水压的作用下,被该二级滤芯23进一步净化处理,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将自该第三连通开口203流出和被提供。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超滤工作状态。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还具有一个原水供应工作状态,其中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状态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控制原水直接流向一个原水出口,以被提供,而不再经过该过滤装置20和被其净化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二级滤芯23为外压式超滤滤芯,且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自由流出时,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在通过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时,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将流经该二级滤芯23的该超滤膜丝231,从而使该二级滤芯23的该超滤膜丝231被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冲洗。换句话说,此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允许在提供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的同时,进一步利用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清洗该二级滤芯23的该超滤膜丝23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直接安装在自来水水龙头的龙头净水器因其所处使用空间的限制,体积较小。当龙头净水器利用超滤滤芯,尤其是以超滤膜丝为主要过滤元件的超滤滤芯时,超滤滤芯很容易因为其超滤膜丝的表面附着的自来水杂质,如微生物等杂质的聚集而发臭和无法继续使用。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允许在提供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的同时,进一步利用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清洗该二级滤芯23的该超滤膜丝231表面,从而防止自来水中的微生物等杂质聚集在该二级滤芯23和防止其发臭而无法继续使用。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通过其过滤装置20的巧妙结构设计解决了传统龙头净水器使用超滤滤芯(或超滤膜丝) 对水进行过滤时,容易产生杂质聚集无法及时排出而导致发臭的问题,从而使该二级滤芯23 的该超滤膜丝231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和延长该二级滤芯23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由于龙头净水器体积较小,以传统龙头净水器的结构,当其利用超滤滤芯处理自来水等原水时,在短时间内即会发生堵塞。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在利用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水时,对该二级滤芯23的该超滤膜丝231的冲洗作用,明显改善了传统龙头净水器使用超滤滤芯(或超滤膜丝)对水进行过滤时,杂质聚集无法及时排出的问题,从而使龙头净水器使用超滤滤芯对水进行过滤处理成为可能。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更大意义是可能使消费者摆脱体积大、价格贵的传统台式净水器。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一级滤芯22优选为陶瓷滤芯,其过滤产生的净化水尽管并不适合直饮,但也对原水进行了初步的过滤和净化处理,可用于洗菜、洗漱等等。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进一步包括一个基座24,其中该二级滤芯23被设置在该基座24,且该基座24形成一个第一水腔2401,其中该基座24的该第一水腔2401分别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 和该二级滤芯23的该净水出口2301相连通。换句话说,该二级滤芯23的该超滤膜丝231 的该膜丝通道2310通过该二级滤芯23的该净水出口2301与该基座24的该第一水腔2401 和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相连通,以使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二级净化水能够自该第三连通开口203流出。优选地,该第三连通开口203被设置在该基座24。更优选地,该二级滤芯23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且该第一水腔2401形成在该二级滤芯23和该基座24之间。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被设置在该基座24,且该基座24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二水腔2402,其中该基座 24的该第二水腔2402分别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净水通道2201相连通。换句话说,该过滤装置20的该净水通道2201通过该基座24的该第二水腔2402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以使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可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优选地,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被设置在该基座24。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以防止该原水通道2101中的原水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进一步地,该一级滤芯22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基座24,以使该一级滤芯22可被更换。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外壳21,以使原水仅能在该原水通道2101中流动。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外壳21。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被一体成型地设置在该基座24。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被一体成型地设置在该外壳21。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二级滤芯23进一步包括壳体232,其中该二级滤芯23的该超滤膜丝231被设置在该壳体232 内,且该壳体232具有至少一个进水口2320,其中该壳体232的该进水口2320连通该壳体 232的内外空间,从而使得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超滤工作状态时,该一级滤芯22 产生的净化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通过该壳体232的该进水口2320流向该超滤膜丝231。因此,该二级滤芯23的该壳体232的该进水口2320可被视为该过滤装置20的该净水通道2201 的一部分。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包括一个基底部241和一个第一间隔部242,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并自该基底部241延伸,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被设置在该第一水腔2401和该第二水腔2402之间,从而将该第一水腔2401和该第二水腔2402相隔开。优选地,该基座24 进一步包括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并自该基底部241延伸的第二间隔部243,其中该第二水腔2402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和该第二间隔部243之间,该第一间隔部242围设形成该第一水腔2401。更优选地,该第一间隔部242和该第二间隔部243均为环形,且该第二间隔部243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的外侧。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优选被设置在该基座24。可选地,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 被设置在该外壳21。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外壳21优选被设置在该基座24的边缘。优选地,该外壳21与该基座24相一体成形。
如附图之图5A至图5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进一步包括一个供水部245,其中该供水部245被设置自该基底部241延伸,其中该供水部245形成该第一出水口100。
如附图之图5A至图5C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进一步包括一个终端滤芯25,该基座24的该基底部241和该供水部245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净化腔2450,其中该终端滤芯25被设置在该净化腔2450内,其中该净化腔2450被设置分别与该控制阀10的一个第五开口1105和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从而使得该终端滤芯25能够在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经该第一出水口100被提供给使用者之前,对其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换句话说,该终端滤芯25被设置在该第一出水口100的上游和该控制阀10的该第五开口1105的下游,以对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进一步过滤后,再提供给使用者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终端滤芯25可由炭纤维或其他滤材制成,以用于改善水的口感。优选地,该供水部245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基座24的该基底部241,该终端滤芯25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净化腔2450,从而使得该终端滤芯25能够被更换。更优选地,该供水部245被可拆卸地螺接在该基座24的该基底部241。可选地,该供水部245被可拆卸地卡接在该基座24的该基底部241。
如附图之图3A至图4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24进一步具有一个自该基底部241延伸的导通部246,其中该导通部246形成一个第一导通通道2461、一个第二导通通道2462和一个第三导通通道2463,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二水腔2402相连通,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第一水腔2401相连通。进一步地,该导通部246形成一个净水供应通道2464,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净化装置20的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控制阀10 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出,和经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流向该第一出水口100。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被设置在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2101之间,该第二导通通道 2462被设置在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二水腔2402之间,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被设置在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第一水腔2401之间,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设置在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第一出水口100之间。更优选地,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净化腔2450相连通,从而使得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能够通过该净化腔2450与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出水口100包括多个出水孔。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净水通道2201、该基座24的该第二水腔2402、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形成一个一级净水水路,该二级滤芯23的该超滤膜丝231的该膜丝通道2310、该二级滤芯23的该净水出口2301、该基座24的该第一水腔2401、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和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形成一个二级净水水路。可以理解,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以防止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中的水相混合,换句话说,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以防止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混入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
如附图之图4A至图5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个用于龙头净水器,尤其是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24,其中该基座24具有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第三连通开口203、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该第一水腔2401和该第二水腔2402,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二水腔2402相连通,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第一水腔2401相连通。进一步地,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具有一个净水开口204,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设置与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并通过该净水开口204与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净化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和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控制阀10 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出,和经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流向该第一出水口100。换句话说,该第一连通开口201通过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与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该第二连通开口 202通过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与该第二水腔2402相连通,该第三连通开口203通过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与该第一水腔2401相连通,该第一出水口100通过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与该第五开口1105和相连通。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相应地,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和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被相互隔开。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和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相互隔开,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第三连通开口203 和该净水开口204被相互隔开,该第一水腔2401和该第二水腔2402被相互隔开。更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和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 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的内部,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第三连通开口 203和该净水开口204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的表面。
如附图之图4A至图5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进一步形成一个连接端247、一个供水端248和一个控制端249,其中该基座24的该连接端247 被设置用于安装该一级滤芯22和该二级滤芯23在该基座24,该供水端248被设置用于向使用者提供净化水,该控制端249适于与该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10相连接,其中该第一水腔2401和该第二水腔2402均被设置在该连接端247,该第一出水口100被设置在该供水端 248,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均被设置在该控制端249。优选地,该控制端249形成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
如附图之图4A至图5C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 24包括一个基底部241、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第一间隔部242、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第二间隔部243、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导通部246和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供水部245,其中该连接端247形成该第一间隔部242和该第二间隔部243,以便于安装该一级滤芯22和二级滤芯23在该连接端247,该供水部245形成该供水端248,该导通部246形成该控制端249,该供水部245形成该第一出水口100。相应地,该控制端249适于与该控制阀10相连接,以使该控制阀10能够控制原水向该过滤装置20的流动和净化水自该过滤装置20的流出。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进一步降低了该龙头净水器的水流控制的难度,从而使该龙头净水器具有更小的体积。此外,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还使该龙头净水器的该一级滤芯22和二级滤芯23(如果有的话)的安装更为方便。
如附图之图4A至图5C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 24的该第一间隔部242和该第二间隔部243均自该基底部241延伸,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 围设形成该第一水腔2401,该第二水腔2402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和该第二间隔部 243之间。优选地,该第二间隔部243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的外侧。相应地,该第一间隔部242被设置在该第一水腔2401和该第二水腔2402之间,从而将该第一水腔2401和该第二水腔2402相隔开。更优选地,该第一间隔部242和该第二间隔部243均为环形。
如附图之图4A至图5C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 24的该连接端247、该供水端248和该控制端249被形成在该基座24的不同位置。换句话说,该基座24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水处理和净水供应相分开。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的该连接端247、该供水端248和该控制端249被设置在该基座24的不同位置,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水处理、净水供应和水流控制相分开。尤其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的该连接端247、该供水端248和该控制端249 使该龙头净水器的直饮水(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超滤净化水)和非直饮水(原水)在该龙头净水器的不同部位被提供,以避免该龙头净水器的提供的非直饮水影响到该龙头净水器产生的直饮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的该连接端247和该供水端248 形成在该基座24的两个相对位置,该控制端249形成在该连接端247和该供水端248之间。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24的该连接端247形成在该基座24的顶部,该供水端248形成在该基座24的底部,该控制端249自该连接端247延伸至该基座24的侧部。
如附图之图4A至图5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的该基底部241和该供水部245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净化腔2450,其中该终端滤芯25被设置在该净化腔2450内,其中该净化腔2450被设置分别与该控制阀10的一个第五开口1105和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从而使得该终端滤芯25能够在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经该第一出水口100被提供给使用者之前,对其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换句话说,该终端滤芯25 被设置在该第一出水口100的上游和该控制阀10的该第五开口1105的下游,以对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进一步过滤后,再提供给使用者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终端滤芯25可由炭纤维或其他滤材制成,以用于改善水的口感。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包括一个阀体11和一个阀芯12,其中该阀体11形成一个阀腔110、一个第一开口1101、一个第二开口1102、一个第三开口1103、一个第四开口1104、一个第五开口1105和一个原水进口1107,其中该阀芯12被设置在该阀腔110,其中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 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第五开口1105适于与一个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适于与一个第二出水口200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7适于与原水水源(例如,自来水水龙头出水口)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具有一个第一工作位,其中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一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一个第一连通通道1001和一个第二连通通道1002,其中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原水进口1107相连通,该第二连通通道1002分别与该阀体11 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进一步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一工作位时,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三开口1103之间不连通。换句话说,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一工作位时,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三开口1103无法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一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7流入,通过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流向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 1101,从而进一步自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 2101,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的原水经该一级滤芯22过滤后,产生的净化水流入该净水通道 2201。进一步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一工作位时,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三开口1103无法连通,从而使该净水通道2201中的净化水在该控制阀10的控制下,无法通过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自由流动。因此,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将被该二级滤芯23进一步净化处理,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自该第三连通开口203流出,并依次流经该第四开口1104、该第二连通通道1002和该第五开口1105,从而使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可通过与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的该第一出水口100被提供。优选地,该二级滤芯23为超滤滤芯。相应地,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可直饮。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第一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超滤工作状态。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二工作位,其中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二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 形成一个第三连通通道1003和一个第四连通通道1004,其中该第三连通通道1003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原水进口1107相连通,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进一步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二工作位时,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第五开口1105之间不连通。换句话说,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二工作位时,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第五开口1105无法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二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控制阀10 的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7流入,通过该第三连通通道1003流向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进一步自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的原水经该一级滤芯22过滤后,产生的净化水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此时,由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三开口1103通过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相连通,因此,该一级滤芯22过滤产生的净化水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后,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并依次流经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和该第三开口1103,从而使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可通过与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的该第二出水口200被提供。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第二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过滤工作状态。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三工作位,其中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三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 形成一个第五连通通道1005和一个第六连通通道1006,其中该第五连通通道1005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原水进口1107相连通,该第六连通通道1006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进一步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三工作位时,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三开口1103之间不连通。换句话说,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三工作位时,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三开口1103无法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三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控制阀10 的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7流入,通过该第五连通通道1005流向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从而进一步自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的原水经该一级滤芯22过滤后,产生的净化水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进一步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三工作位时,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 和该第三开口1103无法连通,从而使该净水通道2201中的净化水在该控制阀10的控制下,无法通过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自由流动。因此,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将被该二级滤芯23进一步净化处理,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自该第三连通开口203 流出,并依次流经该第四开口1104、该第六连通通道1006和该第五开口1105,从而使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可通过与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的该第一出水口100被提供。优选地,该二级滤芯23为超滤滤芯。相应地,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可直饮。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第三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超滤工作状态。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进一步具有一个第四工作位,其中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四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 形成一个第七连通通道1007和一个第八连通通道1008,其中该第七连通通道1007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原水进口1107相连通,该第八连通通道1008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进一步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四工作位时,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第五开口1105之间不连通。换句话说,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四工作位时,该阀体11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第五开口1105无法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四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控制阀10 的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7流入,通过该第七连通通道1007流向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进一步自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的原水经该一级滤芯22过滤后,产生的净化水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此时,由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三开口1103通过该第八连通通道1008相连通,因此,该一级滤芯22过滤产生的净化水流入该净水通道2201后,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并依次流经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八连通通道1008和该第三开口1103,从而使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可通过与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的该第二出水口200被提供。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第四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过滤工作状态。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进一步具有一个第六开口1106,其中该控制阀10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五工作位,其中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五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一个第九连通通道1009,其中该第九连通通道1009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六开口1106和该原水进口1107相连通,从而使得来自水龙头的原水或自来水通过该第六开口1106被提供。进一步地,当该控制阀 10处于该第五工作位时,该原水进口1107与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三开口1103、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第五开口1105均不连通。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第五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原水供应工作状态。优选地,该控制阀10的该第六开口1106形成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原水出口。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进一步具有一个第六工作位,其中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六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 形成一个第十连通通道10010,其中该第十连通通道10010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六开口 1106和该原水进口1107相连通,从而使得来自水龙头的原水或自来水通过该第六开口1106 被提供。进一步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六工作位时,该原水进口1107与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三开口1103、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第五开口1105均不连通。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第六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原水供应工作状态。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是一个平面阀,其中该平面阀10的该阀芯12进一步包括一个定阀片121和一个动阀片122,其中该定阀片121具有一个第一流体控制面1210,该动阀片122具有一个第二流体控制面1220,其中该动阀片122和该定阀片121均被设置在该阀腔110,其中该动阀片122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220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1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10,且该动阀片122被设置能够相对该定阀片121转动。优选地,该原水进口1107与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具有一个第一通道101、一个第二通道102、一个第三通道103、一个第四通道104、一个第五通道105、一个第六通道106和一个第七通道107,其中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和该第五通道105分别设于该定阀片121并分别自该定阀片121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10延伸;该第六通道106和该第七通道107分别设于该动阀片122并分别自该动阀片122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220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101与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与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与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该第四通道104与该第四开口1104相连通,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与该原水进口1107相连通。优选地,该原水进口1107和该第七通道107分别与该阀腔110相连通,从而使得该第七通道107与该原水进口1107相连通。更优选地,该动阀片122的该第六通道106优选为导通盲孔。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通道102、该第四通道104、该第三通道103和该第五通道105以此顺序顺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121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10。可选地,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通道102、该第四通道104、该第三通道103和该第五通道105以此顺序逆时针地排布在该定阀片121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10。更优选地,该第一通道101被设置在该第四通道104和该第三通道103 的外侧,且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四通道104、该第三通道 103和该第五通道105被相互隔开地设置在该定阀片121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10。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22能够相对该定阀片121转动从而使得该平面阀10具有一个第一工作位和一个第二工作位,其中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一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从而形成分别与该原水进口1107和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的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该第六通道106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和该第五通道105相连通,从而形成分别与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的该第二连通通道1002;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二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从而形成分别与该原水进口1107和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的该第三连通通道1003,该第六通道106 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从而形成分别与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的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一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通道102 和该第三通道103均被该动阀片122阻塞(或封闭),从而使得该第二通道102中的水流无法自由流动。相应地,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一级净化水在水压的作用下,将向该二级滤芯 23流动,和被该二级滤芯23进一步净化处理后,通过该第四开口1104、该第二连通通道 1002和该第五开口1105被提供。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二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四通道104和该第五通道105均被该动阀片122阻塞(或封闭),从而使得该第四通道104中的水流无法自由流动。相应地,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一级净化水在水压的作用下,将向该第二开口1102流动,和经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和该第三开口1103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进一步具有一个第八通道108,该第一通道101具有一个第一连通部1011和一个自该第一连通部 1011延伸的第二连通部1012,其中该第八通道108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22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220并自该动阀片122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220延伸,其中该第八通道108与该原水进口1107相连通,其中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的该第一连通部1011被设置在该第四通道104的外侧,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的该第二连通部1012被设置在该第三通道103的外侧,其中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一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一通道101的该第一连通部1011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通道106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和该第五通道105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二连通通道1002;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二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 与该第一通道101的该第二连通部1012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三连通通道1003,该平面阀 10的该第六通道106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三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八通道108与该第一通道101的该第一连通部1011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五连通通道1005,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通道106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和该第五通道105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六连通通道 1006;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四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八通道108与该第一通道 101的该第二连通部1012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七连通通道1007,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通道106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从而形成该第八连通通道1008。优选地,该第八通道108与该阀腔110相连通,从而使得该第八通道108与该原水进口1107 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通道106具有一个第一导通部1061和一个自该第一导通部1061延伸的第二导通部1062,其中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106的该第一导通部1061的外侧,其中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一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通道106的该第一导通部1061与该第四通道104相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通道106的该第二导通部1062与该第五通道105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二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通道106的该第一导通部1061与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通道106的该第二导通部1062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八通道108被设置在该第六通道106的该第二导通部1062的外侧,且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一工作位和该第二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八通道108被该定阀片121阻塞(或堵塞)。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三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八通道108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从而形成分别与该原水进口1107和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的该第五连通通道1005,该第六通道106的该第一导通部1061与该第五通道105相连通,该第六通道106的该第二导通部1062与该第四通道104相连通,从而形成分别与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的该第六连通通道1006;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四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八通道108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从而形成分别与该原水进口1107 和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的该第七连通通道1007,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通道106的该第一导通部1061与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六通道106的该第二导通部 1062与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从而形成分别与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的该第八连通通道1008。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三工作位和该第四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八通道108与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 被该定阀片121阻塞(或堵塞)。
值得注意的是,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一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的该第二连通通道1002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四开口 1104和该第五开口1105,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三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的该第六连通通道1006也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第五开口1105,且该第二连通通道1002和该第六连通通道1006均形成自该第六通道106分别与该第四通道104和该第五通道105的连通。因此,该第二连通通道1002和该第六连通通道1006可视为同一连通通道。进一步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二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的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三开口1103,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四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的该第八连通通道1008也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三开口1103,且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和该第八连通通道1008均形成自该第六通道106分别与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三通道103的连通。因此,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和该第八连通通道1008可视为同一连通通道。进一步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一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的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原水进口1107 和该第一开口1101,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二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的该第三连通通道1003也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原水进口1107和该第一开口1101,且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和该第三连通通道1003均形成自该第七通道107与该第一通道101的连通。因此,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和该第三连通通道1003 可视为同一连通通道。进一步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三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的该第五连通通道1005连通该平面阀10 的该原水进口1107和该第一开口1101,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 10处于该第四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的该第七连通通道1007也连通该平面阀10的该原水进口1107和该第一开口1101,且该第五连通通道1005和该第七连通通道 1007均形成自该第八通道108与该第一通道101的连通。因此,该第五连通通道1005和该第七连通通道1007可视为同一连通通道。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供应通道109,其中该原水供应通道109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1并自该定阀片 121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10延伸,其中该原水供应通道109与该第六开口1106相连通,其中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五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与该原水供应通道 109相连通,从而形成分别与该原水进口1107和该第六开口1106相连通的该第九连通通道 1009,以允许原水自该原水进口1107流入和进一步经该第七通道107、该原水供应通道109 和该第六开口1106被提供;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六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八通道108与该原水供应通道109相连通,从而形成分别与该原水进口1107和该第六开口1106相连通的该第十连通通道10010,以允许原水自该原水进口1107流入和进一步经该第八通道108、该原水供应通道109和该第六开口1106被提供。进一步地,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五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八通道108被该定阀片121阻塞,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和该第五通道105被该动阀片122阻塞;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六工作位时,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被该定阀片121阻塞,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和该第五通道105被该动阀片122阻塞。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三通道103两者相中心对称地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1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 1210,该平面阀10的该第四通道104和该第五通道105两者相中心对称地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1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10,该第六通道106呈中心对称地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22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220,从而使得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一工作位和该第三工作位时,该第六通道106均能与该第四通道104和该第五通道105相连通,当该平面阀10处于该第二工作位和该第四工作位时,该第六通道106均能与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三通道103相连通。换句话说,该平面阀10的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三通道103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1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10的部分相中心对称,该平面阀10的该第四通道104和该第五通道105 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1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10的部分相中心对称,该第六通道106自身呈中心对称。此外,优选地,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和该第八通道108分别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22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220,且该第七通道107和该第八通道108两者相中心对称地被设置在该动阀片122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220。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第五开口1105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 的该阀体11的同一侧,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第六开口1106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 11的另一同侧。
如附图之图8B至图8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进一步包括一个导流板30,其中该导流板30被设置在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和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之间,其中该导流板30具有一个第一导流通孔301、一个第二导流通孔302、一个第三导流通孔303,其中该第一导流通孔301具有一个第一导流口3011和一个第二导流口3012,该第二导流通孔302具有一个第三导流口3021和一个第四导流口3022,该第三导流通孔303具有一个第五导流口3031和一个第六导流口3032,其中该导流板30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侧面 31和一个第二侧面32,其中该第一导流口3011、该第三导流口3021和该第五导流口3031 被设置在该导流板30的该第一侧面31,该第二导流口3012、该第四导流口3022和该第六导流口3032被设置在该导流板30的该第二侧面32,其中该导流板30的该第一侧面31被设置朝向该阀体11,该第二侧面32被设置朝向该基座24。进一步地,该第一导流口3011 被设置适于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该第三导流口3021被设置适于与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该第五导流口3031被设置适于与该第四开口1104相连通,该第二导流口3012被设置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第四导流口3022 被设置适于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该第六导流口3032被设置适于与该第三连通开口203相连通。换句话说,该导流板30的该第一导流通孔301分别与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第二导流通孔302分别与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该第三导流通孔303分别与该第四开口1104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相连通。优选地,该导流板30由密封材料制成,以能够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 和该控制阀10之间,从而起到水密封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和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 11之间的连接的作用。
如附图之图8B至图8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24的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具有一个净水开口204,该导流板30具有一个净水通孔304,其中该净水通孔304具有一个第一净水口3041和一个第二净水口3042,其中该第一净水口3041被设置在该导流板30的该第一侧面31,该第二净水口3042被设置在该导流板30的该第二侧面 32,该净水开口204被设置在该基座24,其中该第一净水口3041被设置适于与该阀体11 的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该第二净水口3042被设置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的该净水开口204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6C和图8B至图8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导流板 30进一步具有一组定位凸起33,其中该定位凸起33优选被设置在该第一侧面31,其中该定位凸起33被设置能够分别与设置在该阀体11的定位槽34相啮合,从而帮助该导流板30被正确地设置在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和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之间。可以理解,当该导流板30的该定位凸起33正确地与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该定位槽34相啮合在一起时,该第一导流口3011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该第三导流口3021与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该第五导流口3031与该第四开口1104相连通,该第二导流口3012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第四导流口3022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该第六导流口3032与该第三连通开口203相连通。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导流板30将明显降低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的制造难度。如附图之图2和图8B至图8D所示,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四开口1104在该阀体11的分布和形状较不规则,导致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与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四开口1104相互配合和连通时,较为困难。此外,如果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与该阀体11直接相连通,则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四开口1104在该阀体11的分布和形状,决定了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在其基座 24上的分布和形状,这将导致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的制造难度明显增加。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采用的该导流板30的被设置在其第一侧面31的该第一导流口3011适于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该第三导流口3021适于与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该第五导流口3031适于与该第四开口1104相连通,被设置在其第二侧面32的该第二导流口3012 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第四导流口3022适于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该第六导流口3032适于与该第三连通开口203相连通的结构,方便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与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四开口1104相互配合和连通。此外,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采用的该导流板30的上述结构,也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和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可被分开制造,且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在该基座24的分布和形状不受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四开口1104在该阀体11的分布和形状的限制。这降低了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的制造难度。
如附图之图2和图8A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定阀片121包括一个高端部1211、一个低端部1212和一个被设置在该高端部1211 和该低端部1212之间的固定部1213,其中该高端部1211形成该定阀片121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10,该低端部1212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定阀片121的该低端部1212被一体成型地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的内壁。
如附图之图2和图8A至图9H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进一步包括一个固定装置40,其中该固定装置40包括一个固定支架41、一个第一卡接件42和一个第二卡接件43,其中该固定装置40的该固定支架41具有一个容纳室410和至少一个进水开口401,其中该进水开口401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7和该容纳室410相连通,其中该第一卡接件42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1的该固定部1213,该第二卡接件43被设置在该固定支架41,其中该第一卡接件42和该第二卡接件43被设置适于互相卡接在一起,从而使该定阀片121的该固定部1213能够通过该第一卡接件42和该第二卡接件43被固定在该固定支架41。进一步地,该固定支架41的该进水开口401和该原水进口1107均与该阀体11 的该阀腔110相连通,从而使得该固定支架41的该容纳室410通过该进水开口401、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7相连通,和使原水能够自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7流入该固定支架41的该容纳室410。如附图之图2和图8A至图9H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固定装置40的该固定支架41的该容纳室410被设置适于容纳该定阀片121的该高端部1211和该动阀片122于其内,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被设置与该固定支架41的该容纳室410相连通,从而使得原水能够通过该固定支架 41的该进水开口401、该容纳室410被提供给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换句话说,该平面阀10的该第七通道107通过该固定支架41的该容纳室410、该进水开口401、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7相连通。如附图之图2和图8A至图9H 所示,进一步地,该定阀片121的该高端部1211适于被可拆卸地卡接在该定阀片121的该固定部1213,该定阀片121的该固定部1213适于被可拆卸地卡接在该定阀片121的该低端部1212,从而使该定阀片121的该高端部1211不能相对该固定部1213转动,该定阀片121 的该固定部1213不能相对该低端部1212转动。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定阀片121的该高端部1211被可拆卸地卡接在该定阀片121的该固定部1213,该定阀片121的该固定部1213被可拆卸地卡接在该定阀片121的该低端部1212,且该定阀片121的该高端部1211 和该动阀片122被容纳在该固定支架41的该容纳室410内,从而使得该定阀片121的该高端部1211、该固定部1213和该动阀片122能够通过该固定装置40的该固定支架41、该第一卡接件42和该第二卡接件43集成在一起。尤其是,由于该定阀片121的该高端部1211 形成该定阀片121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10,且该定阀片121的该高端部1211被可拆卸地卡接在该定阀片121的该固定部1213,从而使得该高端部1211可被单独制造和该高端部 1211的朝向该动阀片122的侧面很容易被处理,如被打磨光滑,以形成该第一流体控制面 1210。然而,如果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平面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定阀片121被固定设置在该阀体11,或者该平面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定阀片121与该阀体11相一体成型,则该平面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定阀片121的该高端部1211的朝向该动阀片122的侧面很难进行处理和得到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10。
如附图之图2和图8A至图9H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固定装置 40的该第一卡接件42包括一组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1的该固定部1213的侧壁的挂钩421,该第二卡接件43具有一组卡接凹槽430,其中该第一卡接件42的该挂钩421适于与该第二卡接件43的该卡接凹槽430相啮合在一起,从而使该第一卡接件42和该第二卡接件43卡接在一起。可选地,该第一卡接件42具有一组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1的该固定部1213的侧壁的卡接凹槽430,该第二卡接件43具有一组被设置在该固定支架41的挂钩421,其中该第二卡接件43的该挂钩421适于与该第一卡接件42的该卡接凹槽430相啮合在一起。换句话说,该固定装置40的该挂钩421被设置在该固定支架41,该卡接凹槽430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1的该固定部1213的侧壁。进一步地,该固定装置40具有一组引导槽400和一组引导件45,其中该引导槽400分别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1的该固定部1213的侧壁,该引导件45被设置在该第二卡接件43,并自该第二卡接件43延伸,其中该引导件45被设置分别正对该卡接凹槽430,且该引导件45的宽度不大于该引导槽400的宽度,从而使得该第一卡件42和该第二卡接件43能够在该引导槽400和该引导件45的引导下,相互卡接在一起。
如附图之图2和图8A至图9H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进一步包括一个驱动组件6,其中该驱动组件6被设置用于驱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22相对该定阀片 121转动。如附图之图2和图8A至图9H所示,示例性地,该驱动组件6包括一个阀杆60,该固定支架41进一步具有一个操作开口402,其中该操作开口402与该固定支架41的该容纳室410相连通,其中该阀杆60具有一个驱动端61和一个自该驱动端61延伸的操作端62,其中该阀杆60的该驱动端61被设置在该固定支架41的该容纳室410内,该阀杆60的该操作端62自该驱动端61延伸和通过该固定支架41的该操作开口402穿出该固定支架41的该容纳室410。相应地,当该阀杆60的该操作端62被操作转动时,该驱动端62被驱动转动和进一步驱动该动阀片122转动,从而使该平面阀10被控制处于相应的工作位。相应地,该定阀片121的该高端部1211、该固定部1213、该动阀片122和该阀杆60能够通过该固定装置40的该固定支架41、该第一卡接件42和该第二卡接件43集成在一起,从而在降低该定阀片121的制造难度的同时,降低该定阀片121的该高端部1211、该固定部1213、该动阀片122和该阀杆60装配到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内时的难度。可以理解,这种通过该固定装置40的该固定支架41、该第一卡接件42和该第二卡接件43将该定阀片121的该高端部1211、该固定部1213、该动阀片122和该阀杆60集成在一起的方式,还使该定阀片 121的该高端部1211、该固定部1213、该动阀片122和该阀杆60更便于该平面阀10的自动化组装和生产。进一步地,该阀杆60的该驱动端61的外径小于该固定支架41的该容纳室410的内径和大于该固定支架41的该操作开口402的内径,该阀杆60的该操作端62的外径小于该固定支架41的该操作开口402的内径,从而使得该固定支架41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抵压在该阀杆60的该驱动端61,从而使该动阀片122能够在该阀杆60的该驱动端61 的作用下,抵压在该定阀片121的该高端部1211和使该动阀片122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220 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1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10。
可以理解,该驱动组件6可是任何能够用于驱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22相对该定阀片121转动的机构或部件。示例性地,该驱动组件6也可是用于驱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22相对该定阀片121转动的齿轮组,其中该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和设置在该动阀片122 的侧壁的从动齿,主动齿轮与动阀片122的从动齿相啮合,以使使用者或操作者能够通过转动该主动齿轮,驱动该动阀片122相对该定阀片121转动。示例性地,该驱动组件6也可包括被设置在该平面阀10的该动阀片122,且与该动阀片122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220相平行的驱动杆。使用者可通过该驱动组件6的该驱动杆,驱动该动阀片122相对该定阀片121转动。如附图之图2和图8A至图9H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固定装置40进一步包括一个固定件44,其中该固定件44被设置抵压在该固定支架41,且该固定件44被设置适于被固定在该平面阀10的该阀体11。相应地,该固定支架41通过该固定件 44被保持在该阀体11的该阀腔110内。
如附图之图2和图8A至图9H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进一步包括一个定位组件50,其中该定位组件50具有一个限位元件51和一个被设置在该限位元件51的复位元件52,一组被设置在该固定支架41的内壁的弧形限位槽501和一个被设置在该阀杆 60的该驱动端61的操作室502,其中该限位元件51和该复位元件52均被设置在该操作室502内,且该复位元件52被设置在该限位元件51和该驱动端61之间,从而使得当该阀杆 60的该驱动端61被转动时,且该限位元件51正对该限位槽501时,该限位元件51将在该复位元件52的复位力(或弹力)的作用下,移动进入该限位槽501;此时,当该阀杆60的该驱动端61被继续转动,以致该固定支架41压迫该限位元件51,从而使该限位元件51缩回该操作室502内时,该阀杆60的该驱动端61能够很容易地被转动和使该限位元件51在该固定支架41的压迫下,保持缩回在该操作室502。可以理解,该阀杆60的该驱动端61 被转动,以致该限位元件51正对该限位槽501,从而使该限位元件51移动进入该限位槽501 时,该平面阀10被保持在一个相应的工作位,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相应的工作状态。可以理解,该复位元件52是一个复位弹簧。可选地,该复位元件52是一个复位弹片。优选地,该限位元件51被设置能够与该限位槽501相啮合,以使该限位元件51在缺少适当外力驱动该阀杆60转动时,能够被稳稳地保持在该限位槽501内。
如附图之图2和图8A至图9H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进一步包括一个密封组件70,其中该密封组件70具有一个第一密封件71,其中该第一密封件71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1的该高端部1211和该固定部1213之间。进一步地,该第一密封件71具有多个第一密封条711,该定阀片121的该固定部1213具有一组第一密封槽12130,其中该第一密封槽12130被设置分别围绕该定阀片121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该第五通道105和该原水供应通道109,该第一密封件71的该第一密封条711依该固定部1213的该第一密封槽12130被设置,从而使该第一密封件71 的该第一密封条711能够啮合在该固定部1213的该第一密封槽12130和实现该定阀片121 的该高端部1211和该固定部1213之间的密封。可以理解,该第一密封槽12130形成在该固定部1213朝向该高端部1211的一侧。进一步地,该密封组件70具有一个第二密封件72,其中该第二密封件72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1的该固定部1213和该低端部1212之间。进一步地,该第二密封件72具有多个第二密封条721,该定阀片121的该固定部1213具有一组第二密封槽12131,其中该第二密封槽12131被设置分别围绕该定阀片121的该第一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该第五通道105和该原水供应通道109,该第二密封件72的该第二密封条721依该固定部1213的该第二密封槽12131被设置,从而使该第二密封件72的该第二密封条721能够啮合在该固定部1213的该第二密封槽12131 和实现该定阀片121的该低端部1212和该固定部1213之间的密封。可以理解,该第二密封槽12131形成在该固定部1213朝向该低端部1212的一侧。
如附图之图2和图8A至图9H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密封组件 7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密封圈73,其中该第一密封圈73被设置在该固定支架41的外表面,以实现该固定支架41和该阀体11的内壁之间的密封和防止原水自该固定支架41和该阀体11的内壁之间流出。进一步地,该密封组件7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密封圈74,其中该第二密封圈74被设置在该阀杆60和该固定支架41之间,以实现该阀杆60和该固定支架 41的内壁之间的密封和防止原水自该阀杆60和该固定支架41的内壁之间流出。
如附图之图2和图8A至图9H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进一步包括一个旋钮80,其中该旋钮80被设置在该阀杆60的该操作端62,以便于使用者旋转该阀杆60,从而转动该动阀片122和控制该平面阀10处于相应工作位。
如附图之图1至图13F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龙头净水器平面阀的阀片组件,其包括一个定阀片121和一个动阀片122,其中该定阀片121 具有一个第一流体控制面1210,该动阀片122具有一个第二流体控制面1220,其中该动阀片122和该定阀片121均被设置在该阀腔110,其中该动阀片122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220被设置在该定阀片121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10,且该动阀片122被设置能够相对该定阀片121转动,其中该平面阀10具有一个第一通道101、一个第二通道102、一个第三通道 103、一个第四通道104、一个第五通道105、一个第六通道106和一个第七通道107,其中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三通道103、该第四通道104和该第五通道105分别设于该定阀片121并分别自该定阀片121的该第一流体控制面1210延伸;该第六通道106 和该第七通道107分别设于该动阀片122并分别自该动阀片122的该第二流体控制面1220 延伸,其中该第一通道101与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与该第二开口1102 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与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该第四通道104与该第四开口1104 相连通,该第五通道105与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该第七通道107与该原水进口1107 相连通。
附图之图14A至图15E所示的是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 的一种可选实施,其中该过滤装置20A包括一个外壳21、一个一级滤芯22和一个二级滤芯23A,其中该外壳21形成一个第一容纳腔210,该一级滤芯22形成一个第二容纳腔220,其中该一级滤芯22被设置在该外壳21的该第一容纳腔210内,该二级滤芯23A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的该第二容纳腔220内,且该外壳21和该一级滤芯22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原水通道2101,该一级滤芯22和该二级滤芯23A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净水通道 2201A(该净水通道2201A可以视为是该第二容纳腔220的一部分),该二级滤芯23A具有一个净水出口2301A。相应地,由于该二级滤芯23A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的该第二容纳腔220内,当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原水通道2101流入和被该一级滤芯22处理后,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二级滤芯23A和被该二级滤芯23A处理和得到更洁净的二级净化水,二级净化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净水出口2301A流出,以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14A至图15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A 的该二级滤芯23A包括一组超滤膜丝231A和一个集流管233A,其中该超滤膜丝231A和该集流管233A均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的该第二容纳腔220内,且该超滤膜丝231A被设置围绕该集流管233A,其中该集流管233A具有至少一个集水孔2330A和一个集流通道2331A,其中该集流通道2331A被设置分别与该集水孔2330A和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从而使得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通过该净水通道2201A流向该超滤膜丝231A,并通过该超滤膜丝231A之间的间隙流向该集流管233A,和通过该集流管233A的集水孔2330A被收集和经过该集流通道2331A流向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可以理解,当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经该净水通道2201A和该超滤膜丝231A之间的间隙流向该集流管233A时,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对该二级滤芯23A的该超滤膜丝231A产生一个冲洗作用,从而使该二级滤芯23A的该超滤膜丝231A 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和延长该二级滤芯23A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该二级滤芯23A的每个超滤膜丝231A形成一个膜丝通道2310A,其中该二级滤芯23A的该超滤膜丝231A的该膜丝通道2310A均与该二级滤芯23A的该净水出口2301A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4A至图15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A 进一步包括一个基座24A,其中该二级滤芯23A被设置在该基座24A,且该基座24A形成一个第一水腔2401A和一个第二水腔2402A,其中该基座24A的该第一水腔2401A分别与该二级滤芯23A的该净水出口2301A和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相连通,该第二水腔2402A分别与该二级滤芯23A的该集流管233A的该集流通道2331A和该过滤装置20 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换句话说,该二级滤芯23A的该超滤膜丝231A的该膜丝通道2310A通过该二级滤芯23A的该净水出口2301A、该基座24A的该第一水腔2401A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相连通,以使该二级滤芯23A产生的二级净化水能够自该第三连通开口203流出;该二级滤芯23A的该集流管233A的该集流通道2331A通过该基座24A的该第二水腔2402A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以使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相应地,该过滤装置20A的该二级滤芯23A为外压式超滤滤芯。优选地,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A。更优选地,该集流管233A和该二级滤芯23A分别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 24A,且该第一水腔2401A形成在该二级滤芯23A和该基座24A之间,该第二水腔2402A 形成在该集流管233A和该基座24A之间。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外壳21,该二级滤芯23A分别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A。
如附图之图14A至图15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A 的该基座24A包括一个基底部241、一个第一间隔部242A和一个第二间隔部243A,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A和该第二间隔部243A均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并自该基底部241延伸,其中该第一水腔2401A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A和该第二间隔部243A之间,该第二间隔部243A围设形成该第二水腔2402A。更优选地,该第一间隔部242A和该第二间隔部243A 均为环形,且该第一间隔部242A被设置在该第二间隔部243A的外侧。相应地,该第二间隔部243A被设置在该第一水腔2401A和该第二水腔2402A之间,从而将该第一水腔2401A 和该第二水腔2402A相隔开。
如附图之图14A至图15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A 的该二级滤芯23A进一步包括壳体232A,其中该二级滤芯23A的该超滤膜丝231A被设置在该壳体232A内,且该壳体232A具有至少一个进水口2320A,其中该壳体232A的该进水口2320A连通该壳体232A的内外空间,从而使得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超滤工作状态时,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通过该壳体232A的该进水口2320A 流向该超滤膜丝231A。因此,该二级滤芯23A的该壳体232A的该进水口2320A可被视为该过滤装置20A的该净水通道2201A的一部分。
如附图之图14A至图15E所示,相应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A被用于对原水进行处理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 20A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过滤装置20A的该原水通道2101,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经该一级滤芯22处理后,生成的净化水流向该净水通道2201A,此时,如果该净水通道2201A中的净化水在该控制阀10的控制下,能够通过该过滤装置20A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自由流动,而该二级滤芯23A产生的净化水无法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则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将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和被提供。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过滤工作状态,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将依次流过该集流管233A的该集水孔2330A、该集流通道2331A、该第二水腔2402A、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并被提供。另一方面,如果该净水通道2201A中的净化水在该控制阀10的控制下,无法通过该过滤装置20A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自由流动,而该二级滤芯23A产生的净化水可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则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将在水压的作用下,被该二级滤芯23A进一步净化处理,该二级滤芯23A产生的净化水将自该膜丝通道2310A流出,然后经该二级滤芯23A的该净水出口2301A、该第一水腔2401A、该第三连通开口203流出和被提供。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超滤工作状态。如附图之图14A至图15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还具有一个原水供应工作状态,其中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状态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控制原水直接流向一个原水出口,以被提供,而不再经过该过滤装置20A和被其净化处理。
如附图之图14A至图15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24A进一步具有一个自该基底部241延伸的导通部246,其中该导通部246形成一个第一导通通道 2461、一个第二导通通道2462和一个第三导通通道2463,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二水腔2402A相连通,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第一水腔2401A相连通。进一步地,该导通部246形成一个净水供应通道2464,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第一出水口100 相连通,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净化装置20的该二级滤芯23A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控制阀10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出,和经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流向该第一出水口100。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被设置在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2101之间,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被设置在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二水腔2402A之间,该第三导通通道 2463被设置在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第一水腔2401A之间,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设置在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第一出水口100之间。更优选地,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净化腔2450相连通,从而使得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能够通过该净化腔2450与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出水口100包括多个出水孔。
如附图之图14A至图15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A 的该净水通道2201A、该集水孔2330A、该集流通道2331A、该基座24A的该第二水腔2402A、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该过滤装置20A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形成一个一级净水水路,该二级滤芯23A的该超滤膜丝231A的该膜丝通道2310A、该二级滤芯23A的该净水出口2301A、该基座24A的该第一水腔2401A、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和该过滤装置20A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A形成一个二级净水水路。可以理解,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以防止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中的水相混合,换句话说,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以防止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混入该二级滤芯23A 产生的净化水。
如附图之图14A至图15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个用于龙头净水器,尤其是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24A,其中该基座24A形成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第三连通开口203、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该第一水腔2401A和该第二水腔2402A,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 2101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二水腔2402A 相连通,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第一水腔2401A相连通。进一步地,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具有一个净水开口204,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 被设置与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并通过该净水开口204与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净化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和二级滤芯23A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控制阀10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出,和经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流向该第一出水口 100。换句话说,该第一连通开口201通过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与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该第二连通开口202通过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与该第二水腔2402A相连通,该第三连通开口203通过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与该第一水腔2401A相连通,该第一出水口100通过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与该第五开口1105和相连通。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相应地,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和该第三导通通道 2463被相互隔开。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该第三导通通道 2463和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相互隔开,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净水开口204被相互隔开,该第一水腔2401A和该第二水腔2402A 被相互隔开。更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 和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A的内部,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净水开口204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A的表面。
如附图之图14A至图15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A进一步形成一个连接端247、一个供水端248和一个控制端249,其中该基座24A的该连接端247 被设置用于安装该一级滤芯22和该二级滤芯23A在该基座24A,该供水端248被设置用于向使用者提供净化水,该控制端249适于与该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10相连接,其中该第一水腔2401A和该第二水腔2402A均被设置在该连接端247,该第一出水口100被设置在该供水端248,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均被设置在该控制端249。优选地,该控制端249形成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
如附图之图16A至图17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A包括一个基底部241、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第一间隔部242A、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第二间隔部243A、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导通部246和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供水部245,其中该连接端247形成该第一间隔部242A和该第二间隔部243A,以便于安装该一级滤芯22和该二级滤芯23A在该连接端247,该供水部245形成该供水端248,该导通部246形成该控制端249,该供水部245形成该第一出水口100。相应地,该控制端249适于与该控制阀10相连接,以使该控制阀10能够控制原水向该过滤装置20A的流动和净化水自该过滤装置20A的流出。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A进一步降低了该龙头净水器的水流控制的难度,从而使该龙头净水器具有更小的体积。此外,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A还使该龙头净水器的该一级滤芯22和二级滤芯23A(如果有的话)的安装更为方便。
如附图之图14A至图15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A的该第一间隔部242A和该第二间隔部243A均自该基底部241延伸,其中该第一水腔2401A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A和该第二间隔部243A之间,该第二间隔部243A围设形成该第二水腔2402A。优选地,该第一间隔部242A被设置在该第二间隔部243A的外侧。相应地,该第二间隔部243A被设置在该第一水腔2401A和该第二水腔2402A之间,从而将该第一水腔2401A和该第二水腔2402A相隔开。更优选地,该第一间隔部242A和该第二间隔部243A均为环形。
如附图之图14A至图15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A的该连接端247、该供水端248和该控制端249被形成在该基座24A的不同位置。换句话说,该基座24A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水处理和净水供应相分开。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A的该连接端247、该供水端248和该控制端249被设置在该基座24A的不同位置,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水处理、净水供应和水流控制相分开。尤其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A的该连接端247、该供水端248和该控制端249使该龙头净水器的直饮水(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超滤净化水)和非直饮水(原水)在该龙头净水器的不同部位被提供,以避免该龙头净水器的提供的非直饮水影响到该龙头净水器产生的直饮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A的该连接端247和该供水端248形成在该基座24A的两个相对位置,该控制端249形成在该连接端247和该供水端248之间。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24A的该连接端247形成在该基座24A的顶部,该供水端248形成在该基座24A的底部,该控制端249自该连接端 247延伸至该基座24A的侧部。
如附图之图14A至图15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A的该基底部241和该供水部245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净化腔2450,其中该终端滤芯25被设置在该净化腔2450内,其中该净化腔2450被设置分别与该控制阀10的一个第五开口1105和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从而使得该终端滤芯25能够在该二级滤芯23A产生的净化水经该第一出水口100被提供给使用者之前,对其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换句话说,该终端滤芯 25被设置在该第一出水口100的上游和该控制阀10的该第五开口1105的下游,以对该二级滤芯23A产生的净化水进一步过滤后,再提供给使用者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终端滤芯25可由炭纤维或其他滤材制成,以用于改善水的口感。
附图之图16A至图17E所示的是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 的另一种可选实施,其中该过滤装置20B包括一个外壳21、一个一级滤芯22和一个二级滤芯23B,其中该外壳21形成一个第一容纳腔210,该一级滤芯22形成一个第二容纳腔220,其中该一级滤芯22被设置在该外壳21的该第一容纳腔210内,该二级滤芯23B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的该第二容纳腔220内,且该外壳21和该一级滤芯22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原水通道2101,该一级滤芯22和该二级滤芯23B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净水通道2201B(该净水通道2201B可以视为是该第二容纳腔220的一部分),该二级滤芯23B具有一个净水出口2301B。相应地,由于该二级滤芯23B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的该第二容纳腔220内,当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原水通道2101流入和被该一级滤芯22处理后,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二级滤芯23B和被该二级滤芯23B处理和得到更洁净的二级净化水,二级净化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净水出口2301B流出,以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16A至图1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B 的该二级滤芯23B包括一组超滤膜丝231B和一个集流管233B,其中该二级滤芯23B的该超滤膜丝231B和该集流管233B均被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的该第二容纳腔220内,且该超滤膜丝231B被设置围绕该集流管233B,其中每个该超滤膜丝231B形成一个膜丝通道2310B,该集流管233B具有至少一个集水孔2330B和一个集流通道2331B,其中该超滤膜丝231B 的该膜丝通道2310B的两端分别与该净水通道2201B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该集流通道2331B被设置分别与该集水孔2330B和该二级滤芯23B的该净水出口2301B相连通,从而使得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通过该净水通道2201B流向该超滤膜丝231B,并通过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膜丝通道2310B流向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应地,该二级滤芯23B的该净水出口2301B形成该集流通道2331B的水出口。可以理解,当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被阻塞时,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流入该二级滤芯23B的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膜丝通道2310B,并在水压的作用下,该二级滤芯23B的该超滤膜丝231B对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进一步过滤和产生二级净化水,该二级滤芯23B产生的净化水经该超滤膜丝231B之间的间隙流向该集流管233B,并通过该集流管233B的该集水孔2330B流入该集流管233B的该集流通道2331B,然后从该二级滤芯23B的该净水出口2301B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流出。此外,当该一级滤芯22 产生的净化水经该二级滤芯23B的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膜丝通道2310B流向该过滤装置 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时,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对该二级滤芯23B的该超滤膜丝 231B产生一个冲洗作用,从而能够使该二级滤芯23B的该超滤膜丝231B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和延长该二级滤芯23B的使用寿命。
如附图之图16A至图1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B 的该二级滤芯23B的该超滤膜丝231B包括一个第一端2311B、一个第二端2312B和一个延伸在该第一端2311B和该第二端2312B之间的超滤部2313B,其中该二级滤芯23B的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第一端2311B被设置朝向该一级滤芯22,该二级滤芯23B的该超滤膜丝 231B的该第二端2312B被设置朝向该过滤装置20B的基座24B。可以理解,该超滤膜丝231B 的该第一端2311B与该净水通道2201B相连通,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第二端2312B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6A至图1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B 的该二级滤芯23B进一步包括一个壳体232B、一个第一密封部234B和一个第二密封部235B,其中该壳体232B形成一个净水腔2320B和两个分别与该净水腔2320B相连通的开口2321B,该集流管233B进一步包括一个自该集流通道2331B延伸的开口部2332B,其中该净水出口 2301B被设置在该开口部2332B,其中该第一密封部234B和该第二密封部235B分别密封地设置在该壳体232B的两个开口2321B,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第一端2311B密封地设置在该第一密封部234B,该第二端2312B密封地设置在该第二密封部235B,该超滤部2313B 被设置在该壳体232B的该净水腔2320B内,该集流管233B的该集水孔2330B和该集流通道2331B被设置在该净水腔2320B内,该集流管233B的该开口部2332B被设置在该第二密封部235B,从而使得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第一端 2311B流入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膜丝通道2310B,经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超滤部2313B 过滤后,生成净化水并流入该净水腔2320B,然后,在水压的作用下,被该集流管233B的该集水孔2330B收集和经该集流通道2331B、该集流管233B的开口部2332B、该净水出口 2301B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换句话说,该二级滤芯23B的两个密封部234B、235B分别密封地设置在该壳体232B的两个开口端,该超滤膜丝231B的两端分别密封地设置在该二级滤芯23B的密封部234B、235B,以使该二级滤芯23B的该壳体232B、该密封部234B、 235B围设形成一个容纳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超滤部2313B、该集流管233B的该集水孔 2330B和该集流通道2331B于其内的该净水腔2320B,从而使得该一级滤芯22生成的净化水能够自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第一端2311B流入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膜丝通道2310B,经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超滤部2313B过滤后,生成净化水并流入该净水腔2320B,然后,在水压的作用下,被该集流管233B的该集水孔2330B收集和经该集流通道2331B、该集流管233B的开口部2332B、该净水出口2301B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可以理解,由于该二级滤芯23B的两个密封部234B、235B分别密封地设置在该壳体232B的两个开口端,该超滤膜丝231B的两端分别密封地设置在该二级滤芯23B的密封部234B、235B,该一级滤芯22的该第二容纳腔220内的该一级滤芯22生成的一级净化水无法进入该二级滤芯23B 的该净水腔2320B。相应地,该二级滤芯23B的两个密封部234B、235B和该壳体232B之间相水密封,该超滤膜丝231B和该二级滤芯23B的密封部234B、235B之间相水密封。
如附图之图16A至图1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B 进一步包括一个基座24B,其中该二级滤芯23B被设置在该基座24B,且该基座24B形成一个第一水腔2401B和一个第二水腔2402B,其中该基座24B的该第一水腔2401B分别与该二级滤芯23B的该净水出口2301B和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相连通,该第二水腔2402B分别与该二级滤芯23B的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膜丝通道2310B和该过滤装置 20B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换句话说,该二级滤芯23B的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膜丝通道2310B通过该基座24B的该第二水腔2402B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 相连通,以使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该二级滤芯23B 的该集流管233B的该集流通道2331B通过该二级滤芯23B的该净水出口2301B、该基座 24B的该第一水腔2401B与该过滤装置20B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相连通,以使该二级滤芯23B产生的二级净化水能够自该第三连通开口203流出。相应地,该二级滤芯23B为内压式滤芯。优选地,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B。更优选地,该集流管233B和该二级滤芯23B分别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B,且该第二水腔2402B形成在该二级滤芯23B和该基座24B之间,该第一水腔2401B形成在该集流管 233B和该基座24B之间。
如附图之图16A至图1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B 的该基座24B包括一个基底部241、一个第一间隔部242B和一个第二间隔部243B,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B和该第二间隔部243B均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并自该基底部241延伸,其中该第二水腔2402B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B和该第二间隔部243B之间,该第一间隔部242B围设形成该第一水腔2401B。更优选地,该第一间隔部242B和该第二间隔部243B 均为环形,且该第二间隔部243B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B的外侧。相应地,该第一间隔部242B被设置在该第一水腔2401B和该第二水腔2402B之间,从而将该第一水腔2401B 和该第二水腔2402B相隔开。
如附图之图16A至图17E所示,相应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B被用于对原水进行处理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 20B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过滤装置20B的该原水通道2101,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经该一级滤芯22处理后,生成的净化水流向该净水通道2201B,此时,如果该净水通道2201B中的净化水在该控制阀10的控制下,能够通过该过滤装置20B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自由流动,而该二级滤芯23B产生的净化水无法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则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将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第一端2311B流入,自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第二端2312B流出,随后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和被提供。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过滤工作状态,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将依次流过该净水通道2201B、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膜丝通道 2310B、该第二水腔2402B、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并被提供。另一方面,如果该净水通道 2201B中的净化水在该控制阀10的控制下,无法通过该过滤装置20B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 自由流动,而该二级滤芯23B产生的净化水可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则该一级滤芯 22产生的净化水将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超滤膜丝231B的该第一端2311B流入,并经该超滤膜丝231B的超滤处理后,经该集流管233B的该集水孔2330B和该集流通道2331B被收集,随后经该二级滤芯23B的该净水出口2301B、该第一水腔2401B、该第三连通开口203 流出和被提供。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超滤工作状态。如附图之图16A至图17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还具有一个原水供应工作状态,其中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状态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控制原水直接流向一个原水出口,以被提供,而不再经过该过滤装置20B和被其净化处理。
如附图之图16A至图1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24B进一步具有一个自该基底部241延伸的导通部246,其中该导通部246形成一个第一导通通道 2461、一个第二导通通道2462和一个第三导通通道2463,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二水腔2402B相连通,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第一水腔2401B相连通。进一步地,该导通部246形成一个净水供应通道2464,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第一出水口100 相连通,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净化装置20的该二级滤芯23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控制阀10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出,和经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流向该第一出水口100。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被设置在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2101之间,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被设置在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二水腔2402B之间,该第三导通通道 2463被设置在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第一水腔2401B之间,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设置在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第一出水口100之间。更优选地,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净化腔2450相连通,从而使得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能够通过该净化腔2450与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出水口100包括多个出水孔。
如附图之图16A至图1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B 的该净水通道2201B、该膜丝通道2310B、该基座24B的该第二水腔2402B、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和该过滤装置20B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B形成一个一级净水水路,该集水孔 2330B、该集流通道2331B、该二级滤芯23B的该净水出口2301B、该基座24B的该第一水腔2401B、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和该过滤装置20B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B形成一个二级净水水路。可以理解,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以防止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中的水相混合,换句话说,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以防止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混入该二级滤芯23B产生的净化水。
如附图之图16A至图1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个用于龙头净水器,尤其是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24B,其中该基座24B形成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第三连通开口203、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该第一水腔2401B和该第二水腔2402B,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 2101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二水腔2402B 相连通,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第一水腔2401B相连通。进一步地,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具有一个净水开口204,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 被设置与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并通过该净水开口204与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净化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和该二级滤芯23B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控制阀10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出,和经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流向该第一出水口100。换句话说,该第一连通开口201通过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与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该第二连通开口202通过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与该第二水腔2402B相连通,该第三连通开口203通过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与该第一水腔2401B相连通,该第一出水口100通过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与该第五开口1105和相连通。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一级净水水路和该二级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相应地,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和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被相互隔开。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和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相互隔开,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 202、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净水开口204被相互隔开,该第一水腔2401B和该第二水腔 2402B被相互隔开。更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和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B的内部,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净水开口204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B的表面。
如附图之图16A至图1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B进一步形成一个连接端247、一个供水端248和一个控制端249,其中该基座24B的该连接端247 被设置用于安装该一级滤芯22和该二级滤芯23B在该基座24B,该供水端248被设置用于向使用者提供净化水,该控制端249适于与该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10相连接,其中该第一水腔2401B和该第二水腔2402B均被设置在该连接端247,该第一出水口100被设置在该供水端248,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均被设置在该控制端249。优选地,该控制端249形成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
如附图之图16A至图17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B包括一个基底部241、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第一间隔部242B、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第二间隔部243B、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导通部246和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供水部245,其中该连接端247形成该第一间隔部242B和该第二间隔部243B,以便于安装该一级滤芯22和该二级滤芯23B在该连接端247,该供水部245形成该供水端248,该导通部246形成该控制端249,该供水部245形成该第一出水口100。相应地,该控制端249适于与该控制阀10相连接,以使该控制阀10能够控制原水向该过滤装置20B的流动和净化水自该过滤装置20B的流出。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B进一步降低了该龙头净水器的水流控制的难度,从而使该龙头净水器具有更小的体积。此外,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B还使该龙头净水器的该一级滤芯22和二级滤芯23B(如果有的话)的安装更为方便。
如附图之图16A至图17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B的该第一间隔部242B和该第二间隔部243B均自该基底部241延伸,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B围设形成该第一水腔2401B,该第二水腔2402B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B和该第二间隔部243B之间。优选地,该第二间隔部243B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B的外侧。相应地,该第一间隔部242B被设置在该第一水腔2401B和该第二水腔2402B之间,从而将该第一水腔2401B和该第二水腔2402B相隔开。更优选地,该第一间隔部242B和该第二间隔部243B均为环形。
如附图之图16A至图17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B的该连接端247、该供水端248和该控制端249被形成在该基座24B的不同位置。换句话说,该基座24B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水处理和净水供应相分开。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B的该连接端247、该供水端248和该控制端249被设置在该基座24B的不同位置,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水处理、净水供应和水流控制相分开。尤其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B的该连接端247、该供水端248和该控制端249使该龙头净水器的直饮水(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超滤净化水)和非直饮水(原水)在该龙头净水器的不同部位被提供,以避免该龙头净水器的提供的非直饮水影响到该龙头净水器产生的直饮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B的该连接端247和该供水端248形成在该基座24B的两个相对位置,该控制端249形成在该连接端247和该供水端248之间。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24B的该连接端247形成在该基座24B的顶部,该供水端248形成在该基座24B的底部,该控制端249自该连接端 247延伸至该基座24B的侧部。
如附图之图16A至图17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B的该基底部241和该供水部245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净化腔2450,其中该终端滤芯25被设置在该净化腔2450内,其中该净化腔2450被设置分别与该控制阀10的一个第五开口1105和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从而使得该终端滤芯25能够在该二级滤芯23B产生的净化水经该第一出水口100被提供给使用者之前,对其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换句话说,该终端滤芯 25被设置在该第一出水口100的上游和该控制阀10的该第五开口1105的下游,以对该二级滤芯23B产生的净化水进一步过滤后,再提供给使用者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终端滤芯25可由炭纤维或其他滤材制成,以用于改善水的口感。
附图之图18A至图19E所示的是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 的另一种可选实施,其中该过滤装置20C包括一个外壳21和一个一级滤芯22C,其中该外壳21形成一个第一容纳腔210,该一级滤芯22C被设置在该外壳21的该第一容纳腔210内,其中该外壳21和该一级滤芯22C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原水通道2101C(该原水通道2101C可以视为是该第一容纳腔210的一部分),该一级滤芯22C具有一个净水出口 2201C。相应地,当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C时,原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被该一级滤芯22C处理和得到净化水,该一级滤芯22C产生的净化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一级滤芯22C的该净水出口2201C流出,以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18A至图19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 的该一级滤芯22C包括一组超滤膜丝231C和一个集流管233C,其中该一级滤芯22C的该超滤膜丝231C和该集流管233C均被设置在该第一容纳腔210内,且该超滤膜丝231C被设置围绕该集流管233C,其中每个该超滤膜丝231C形成一个膜丝通道2310C,该集流管 233C具有至少一个集水孔2330C和一个集流通道2331C,其中该超滤膜丝231C的该膜丝通道2310C与该一级滤芯22C的该净水出口2201C相连通,该一级滤芯22C的该净水出口 2201C与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相连通,该集流通道2331C被设置分别与该集水孔2330C和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从而使得该原水通道2101C 中的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超滤膜丝231C,并通过该超滤膜丝231C之间的间隙流向该集流管233C,和通过该集流管233C的集水孔2330C被收集和经过该集流通道2331C流向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或使得该原水通道2101C中的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一级滤芯22C的该超滤膜丝231C,并经该超滤膜丝231C过滤处理,该一级滤芯22C的该超滤膜丝231C产生的净化水经该膜丝通道2310C流向该一级滤芯22C的该净水出口2201C和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可以理解,当原水经该原水通道 2101C和该超滤膜丝231C之间的间隙流向该集流管233C时,该原水对该一级滤芯22C的该超滤膜丝231C产生一个冲洗作用,从而使该一级滤芯22C的该超滤膜丝231C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和延长该一级滤芯22C的使用寿命。
如附图之图18A至图19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 进一步包括一个基座24C,其中该一级滤芯22C被设置在该基座24C,且该基座24C形成一个第一水腔2401C和一个第二水腔2402C,其中该基座24C的该第一水腔2401C分别与该一级滤芯22C的该净水出口2201C和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相连通,该第二水腔2402C分别与该一级滤芯22C的该集流管233C的该集流通道2331C和该过滤装置 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换句话说,该一级滤芯22C的该超滤膜丝231C的该膜丝通道2310C通过该一级滤芯22C的该净水出口2201C和该基座24C的该第一水腔2401C 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相连通,以使该一级滤芯22C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第三连通开口203流出;该一级滤芯22C的该集流管233C的该集流通道2331C通过该基座24C的该第二水腔2402C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以使原水能够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相应地,该过滤装置20C的该一级滤芯22C为外压式超滤滤芯。优选地,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C。更优选地,该集流管233C和该一级滤芯22C分别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C,且该第一水腔 2401C形成在该一级滤芯22C和该基座24C之间,该第二水腔2402C形成在该集流管233C 和该基座24C之间。
如附图之图18A至图19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 的该基座24C包括一个基底部241、一个第一间隔部242C和一个第二间隔部243C,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C和该第二间隔部243C均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并自该基底部241延伸,其中该第一水腔2401C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C和该第二间隔部243C之间,该第二间隔部243C围设形成该第二水腔2402C。更优选地,该第一间隔部242C和该第二间隔部243C 均为环形,且该第一间隔部242C被设置在该第二间隔部243C的外侧。相应地,该第二间隔部243C被设置在该第一水腔2401C和该第二水腔2402C之间,从而将该第一水腔2401C 和该第二水腔2402C相隔开。
如附图之图18A至图19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 的该一级滤芯22C进一步包括壳体232C,其中该一级滤芯22C的该超滤膜丝231C被设置在该壳体232C内,且该壳体232C具有至少一个进水口2320C,其中该壳体232C的该进水口2320C连通该壳体232C的内外空间,从而使得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超滤工作状态时,原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通过该壳体232C的该进水口2320C流向该超滤膜丝231C。因此,该一级滤芯22C的该壳体232C的该进水口2320C可被视为该过滤装置20C的该原水通道2101C的一部分。
如附图之图18A至图19E所示,相应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被用于对原水进行处理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 20C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此时,如果原水在该控制阀10的控制下,能够通过该过滤装置 20C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自由流动,而该一级滤芯22C产生的净化水无法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则原水将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和被提供。原水将依次流过该原水通道2101C、该进水口2320C、该集流管233C的该集水孔2330C、该集流通道2331C、该第二水腔2402C、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并被提供。另一方面,如果原水在该控制阀10的控制下,无法通过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自由流动,而该一级滤芯22C产生的净化水可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则原水将在水压的作用下,被该一级滤芯22C净化处理,该一级滤芯22C产生的净化水将自该膜丝通道2310C流出,然后经该一级滤芯22C的该净水出口2201C、该第一水腔2401C、该第三连通开口203流出和被提供。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超滤工作状态。
如附图之图18A至图19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24C进一步具有一个自该基底部241延伸的导通部246,其中该导通部246形成一个第一导通通道 2461、一个第二导通通道2462和一个第三导通通道2463,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二水腔2402C相连通,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第一水腔2401C相连通。进一步地,该导通部246形成一个净水供应通道2464,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第一出水口100 相连通,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净化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C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控制阀10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出,和经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流向该第一出水口100。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被设置在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2101之间,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被设置在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二水腔2402C之间,该第三导通通道 2463被设置在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第一水腔2401C之间,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设置在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第一出水口100之间。更优选地,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净化腔2450相连通,从而使得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能够通过该净化腔2450与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出水口100包括多个出水孔。
如附图之图18A至图19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 的该原水通道2101C、该一级滤芯22C的该集水孔2330C、该集流通道2331C、该基座24C的该第二水腔2402C、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和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形成一个原水水路,该一级滤芯22C的该膜丝通道2310C、该净水出口2201C、该基座24C 的该第一水腔2401C、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和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C形成一个净水水路。可以理解,该原水水路和该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以防止该原水水路和该净水水路中的水相混合,换句话说,该原水水路和该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以防止原水混入该一级滤芯22C产生的净化水。
如附图之图19A至图19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个用于龙头净水器,尤其是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24C,其中该基座24C形成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第三连通开口203、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该第一水腔2401C和该第二水腔2402C,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 2101C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二水腔2402C 相连通,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第一水腔2401C相连通。进一步地,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具有一个净水开口204,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 被设置与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并通过该净水开口204与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净化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C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控制阀10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出,和经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流向该第一出水口100。换句话说,该第一连通开口201通过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与该原水通道2101C相连通,该第二连通开口202通过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与该第二水腔2402C相连通,该第三连通开口203通过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与该第一水腔2401C相连通,该第一出水口100通过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与该第五开口1105和相连通。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原水水路和该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相应地,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和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被相互隔开。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和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相互隔开,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第三连通开口203 和该净水开口204被相互隔开,该第一水腔2401C和该第二水腔2402C被相互隔开。更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和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C的内部,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净水开口204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C的表面。
如附图之图19A至图19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C进一步形成一个连接端247、一个供水端248和一个控制端249,其中该基座24C的该连接端247 被设置用于安装该一级滤芯22C在该基座24C,该供水端248被设置用于向使用者提供净化水,该控制端249适于与该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10相连接,其中该第一水腔2401C和该第二水腔2402C均被设置在该连接端247,该第一出水口100被设置在该供水端248,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均被设置在该控制端249。优选地,该控制端249形成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
如附图之图19A至图19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C包括一个基底部241、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第一间隔部242C、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第二间隔部243C、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导通部246和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供水部245,其中该连接端247形成该第一间隔部242C和该第二间隔部243C,以便于安装该一级滤芯22C在该连接端247,该供水部245形成该供水端248,该导通部246形成该控制端249,该供水部245形成该第一出水口100。相应地,该控制端 249适于与该控制阀10相连接,以使该控制阀10能够控制原水向该过滤装置20C的流动和净化水自该过滤装置20C的流出。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C进一步降低了该龙头净水器的水流控制的难度,从而使该龙头净水器具有更小的体积。此外,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C还使该龙头净水器的该一级滤芯22C的安装更为方便。
如附图之图19A至图19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C的该第一间隔部242C和该第二间隔部243C均自该基底部241延伸,其中该第一水腔2401C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C和该第二间隔部243C之间,该第二间隔部243C围设形成该第二水腔2402C。优选地,该第一间隔部242C被设置在该第二间隔部243C的外侧。相应地,该第二间隔部243C被设置在该第一水腔2401C和该第二水腔2402C之间,从而将该第一水腔2401C和该第二水腔2402C相隔开。更优选地,该第一间隔部242C和该第二间隔部243C均为环形。
如附图之图19A至图19E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C的该连接端247、该供水端248和该控制端249被形成在该基座24C的不同位置。换句话说,该基座24C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水处理和净水供应相分开。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C的该连接端247、该供水端248和该控制端249被设置在该基座24C的不同位置,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水处理、净水供应和水流控制相分开。尤其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C的该连接端247、该供水端248和该控制端249使该龙头净水器的直饮水(该一级滤芯22C产生的超滤净化水)和非直饮水(原水)在该龙头净水器的不同部位被提供,以避免该龙头净水器的提供的非直饮水影响到该龙头净水器产生的直饮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C的该连接端247和该供水端248形成在该基座24C的两个相对位置,该控制端249形成在该连接端247和该供水端248之间。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24C的该连接端247形成在该基座24C的顶部,该供水端248形成在该基座24C的底部,该控制端249自该连接端247延伸至该基座24C的侧部。
如附图之图19A至图19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C的该基底部241和该供水部245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净化腔2450,其中该终端滤芯25被设置在该净化腔2450内,其中该净化腔2450被设置分别与该控制阀10的一个第五开口1105和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从而使得该终端滤芯25能够在该一级滤芯22C产生的净化水经该第一出水口100被提供给使用者之前,对其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换句话说,该终端滤芯 25被设置在该第一出水口100的上游和该控制阀10的该第五开口1105的下游,以对该一级滤芯22C产生的净化水进一步过滤后,再提供给使用者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终端滤芯25可由炭纤维或其他滤材制成,以用于改善水的口感。
附图之图20A至图21E所示的是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 的另一种可选实施,其中该过滤装置20D包括一个外壳21和一个一级滤芯22D,其中该外壳21形成一个第一容纳腔210,其中该一级滤芯22D被设置在该外壳21的该第一容纳腔210内,且该外壳21和该一级滤芯22D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原水通道2101D(该原水通道2101D可以视为是该第一容纳腔210的一部分),该一级滤芯22D具有一个净水出口 2201D。相应地,当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过滤装置20D的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D时,原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一级滤芯22D和被该一级滤芯22D处理和得到净化水,该一级滤芯22D产生的净化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一级滤芯22D的该净水出口2201D流出,以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20A至图21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D 的该一级滤芯22D包括一组超滤膜丝221D和一个集流管223D,其中该一级滤芯22D的该超滤膜丝221D和该集流管223D均被设置在该外壳21的该第一容纳腔210内,且该超滤膜丝221D被设置围绕该集流管223D,其中每个该超滤膜丝221D形成一个膜丝通道2210D,该集流管223D具有至少一个集水孔2230D和一个集流通道2231D,其中该超滤膜丝221D 的该膜丝通道2210D的两端分别与该原水通道2101D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该集流通道2231D被设置分别与该集水孔2230D和该一级滤芯22D的该净水出口2201D相连通,从而使得原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通过该原水通道2101D流向该超滤膜丝221D,并通过该超滤膜丝221D的该膜丝通道2210D流向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应地,该一级滤芯22D的该净水出口2201D形成该集流通道2231D的水出口。可以理解,当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被阻塞时,原水流入该一级滤芯22D的该超滤膜丝 221D的该膜丝通道2210D,在水压的作用下,该一级滤芯22D的该超滤膜丝221D对原水进行过滤和产生净化水,该一级滤芯22D产生的净化水经该超滤膜丝221D之间的间隙流向该集流管223D,并通过该集流管223D的该集水孔2230D流入该集流管223D的该集流通道2231D,随后从该一级滤芯22D的该净水出口2201D、该第三连通开口203流出。此外,当原水经该一级滤芯22D的该超滤膜丝221D的该膜丝通道2210D流向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时,原水对该一级滤芯22D的该超滤膜丝221D产生一个冲洗作用,从而能够使该一级滤芯22D的该超滤膜丝221D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和延长该一级滤芯22D的使用寿命。
如附图之图20A至图21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D 的该一级滤芯22D的该超滤膜丝221D包括一个第一端2211D、一个第二端2212D和一个延伸在该第一端2211D和该第二端2212D之间的超滤部2213D,其中该一级滤芯22D的该超滤膜丝221D的该第一端2211D被设置朝向该外壳21,该一级滤芯22D的该超滤膜丝221D 的该第二端2212D被设置朝向该过滤装置20D的基座24D。
如附图之图20A至图21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D 的该一级滤芯22D进一步包括一个壳体222D、一个第一密封部224D和一个第二密封部225D,其中该壳体222D形成一个净水腔2220D和两个分别与该净水腔2220D相连通的开口2221D,该集流管223D包括一个自该集流通道2231D延伸的开口部2232D,其中该净水出口2201D被设置在该开口部2232D,其中该第一密封部224D和该第二密封部225D分别密封地设置在该壳体222D的两个开口2221D,该超滤膜丝221D的该第一端2211D密封地设置在该第一密封部224D,该第二端2212D密封地设置在该第二密封部225D,该超滤部2213D被设置在该壳体222D的该净水腔2220D内,该集流管223D的该集水孔2230D 和该集流通道2231D被设置在该净水腔2220D内,该集流管223D的该开口部2232D被设置在该第二密封部225D,从而使得原水能够自该超滤膜丝221D的该第一端2211D流入该超滤膜丝221D的该膜丝通道2210D,经该超滤膜丝221D的该超滤部2213D过滤后,生成净化水并流入该净水腔2220D,然后,在水压的作用下,被该集流管223D的该集水孔2230D 收集和经该集流通道2231D、该集流管223D的开口部2232D、该净水出口2201D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换句话说,该一级滤芯22D的两个密封部224D、225D分别密封地设置在该壳体222D的两个开口端,该超滤膜丝221D的两端分别密封地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D 的密封部224D、225D,以使该一级滤芯22D的该壳体222D、该密封部224D、225D围设形成一个容纳该超滤膜丝221D的该超滤部2213D、该集水孔2230D和该集流通道2231D 于其内的该净水腔2220D,从而使得该原水通道2101D中的原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超滤膜丝221D的该第一端2211D流入该超滤膜丝221D的该膜丝通道2210D,经该超滤膜丝 221D的该超滤部2213D过滤后,生成净化水并流入该净水腔2220D,然后,在水压的作用下,被该集流管223D的该集水孔2230D收集和经该集流通道2231D、该集流管223D的开口部2232D、该净水出口2201D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可以理解,由于该一级滤芯22D 的两个密封部224D、225D分别密封地设置在该壳体222D的两个开口端,该超滤膜丝221D 的两端分别密封地设置在该一级滤芯22D的密封部224D、225D,原水通道2101D中的原水无法进入该一级滤芯22D的该净水腔2220D。相应地,该一级滤芯22D的两个密封部224D、 225D和该壳体222D之间相水密封,该超滤膜丝221D和该一级滤芯22D的密封部224D、225D之间相水密封。
如附图之图20A至图21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D 进一步包括一个基座24D,其中该一级滤芯22D被设置在该基座24D,且该基座24D形成一个第一水腔2401D和一个第二水腔2402D,其中该基座24D的该第一水腔2401D分别与该一级滤芯22D的该净水出口2201D和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相连通,该第二水腔2402D分别与该一级滤芯22D的该超滤膜丝221D的该膜丝通道2210D和该过滤装置20D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换句话说,该一级滤芯22D的该超滤膜丝221D的该膜丝通道2210D通过该基座24D的该第二水腔2402D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以使原水能够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该一级滤芯22D的该集流管223D 的该集流通道2231D通过该一级滤芯22D的该净水出口2201D、该基座24D的该第一水腔 2401D与该过滤装置20D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相连通,以使该一级滤芯22D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第三连通开口203流出。相应地,该一级滤芯22D为内压式滤芯。优选地,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D。更优选地,该集流管223D 和该一级滤芯22D分别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D,且该第二水腔2402形成在该一级滤芯22D和该基座24D之间,该第一水腔2401D形成在该集流管223D和该基座24D之间。
如附图之图20A至图21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D 的该基座24D包括一个基底部241、一个第一间隔部242D和一个第二间隔部243D,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D和该第二间隔部243D均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并自该基底部241延伸,其中该第二水腔2402D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D和该第二间隔部243D之间,该第一间隔部242D围设形成该第一水腔2401D。更优选地,该第一间隔部242D和该第二间隔部243D 均为环形,且该第二间隔部243D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D的外侧。相应地,该第一间隔部242D被设置在该第一水腔2401D和该第二水腔2402D之间,从而将该第一水腔2401D 和该第二水腔2402D相隔开。
如附图之图20A至图21E所示,相应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D被用于对原水进行处理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 20D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此时,如果原水在该控制阀10的控制下,能够通过该过滤装置 20D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自由流动,而该一级滤芯22D产生的净化水无法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则原水将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超滤膜丝221D的该第一端2211D流入,自该超滤膜丝221D的该第二端2212D流出,随后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和被提供。原水将依次流过该净水通道2201D、该超滤膜丝221D的该膜丝通道2210D、该第二水腔2402D、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并被提供。另一方面,如果原水在该控制阀10的控制下,无法通过该过滤装置20D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自由流动,而该一级滤芯22D产生的净化水可自由流向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则原水将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超滤膜丝221D的该第一端2211D 流入,并经该超滤膜丝221D的超滤处理后,经该集流管223D的该集水孔2230D和该集流通道2231D被收集,随后经该一级滤芯22D的该净水出口2201D、该第一水腔2401D、该第三连通开口203流出和被提供。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超滤工作状态。
如附图之图20A至图21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24D进一步具有一个自该基底部241延伸的导通部246,其中该导通部246形成一个第一导通通道 2461、一个第二导通通道2462和一个第三导通通道2463,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二水腔2402D相连通,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第一水腔2401D相连通。进一步地,该导通部246形成一个净水供应通道2464,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第一出水口100 相连通,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净化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D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控制阀10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出,和经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流向该第一出水口100。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被设置在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2101之间,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被设置在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二水腔2402D之间,该第三导通通道 2463被设置在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第一水腔2401D之间,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设置在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第一出水口100之间。更优选地,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五开口1105和该净化腔2450相连通,从而使得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能够通过该净化腔2450与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出水口100包括多个出水孔。
如附图之图20A至图21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D 的该原水通道2101D、该膜丝通道2210D、该基座24D的该第二水腔2402D、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和该过滤装置20D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D形成一个原水水路,该一级滤芯22D 的该集水孔2230D、该集流通道2231D、该净水出口2201D、该基座24D的该第一水腔2401D、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和该过滤装置20D的该第三连通开口203D形成一个净水水路。可以理解,该原水水路和该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以防止该原水水路和该净水水路中的水相混合。换句话说,该原水水路和该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以防止原水混入该一级滤芯22D产生的净化水。
如附图之图20A至图20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个用于龙头净水器,尤其是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24D,其中该基座24D形成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第三连通开口203、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该第一水腔2401D和该第二水腔2402D,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 2101D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二水腔2402D 相连通,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第一水腔2401D相连通。进一步地,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具有一个净水开口204,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 被设置与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并通过该净水开口204与该第五开口1105相连通,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净化装置20D的该一级滤芯22D产生的净化水能够自该控制阀10的该第五开口1105流出,和经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流向该第一出水口100。换句话说,该第一连通开口201通过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与该原水通道2101D相连通,该第二连通开口202通过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与该第二水腔2402D相连通,该第三连通开口203 通过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与该第一水腔2401D相连通,该第一出水口100通过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与该第五开口1105和相连通。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原水水路和该净水水路被相互隔开,相应地,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和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被相互隔开。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和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被相互隔开,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第三连通开口203 和该净水开口204被相互隔开,该第一水腔2401D和该第二水腔2402D被相互隔开。更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该第三导通通道2463和该净水供应通道2464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D的内部,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和该净水开口204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D的表面。
如附图之图20A至图20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D进一步形成一个连接端247、一个供水端248和一个控制端249,其中该基座24D的该连接端247被设置用于安装该一级滤芯22D在该基座24D,该供水端248被设置用于向使用者提供净化水,该控制端249适于与该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10相连接,其中该第一水腔2401D和该第二水腔2402D均被设置在该连接端247,该第一出水口100被设置在该供水端248,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均被设置在该控制端249。优选地,该控制端249形成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第三连通开口203。
如附图之图20A至图20D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D包括一个基底部241、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第一间隔部242D、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第二间隔部243D、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导通部246和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的供水部245,其中该连接端247形成该第一间隔部242D和该第二间隔部243D,以便于安装该一级滤芯22D在该连接端247,该供水部245形成该供水端248,该导通部246形成该控制端249,该供水部245形成该第一出水口100。相应地,该控制端 249适于与该控制阀10相连接,以使该控制阀10能够控制原水向该过滤装置20D的流动和净化水自该过滤装置20D的流出。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D进一步降低了该龙头净水器的水流控制的难度,从而使该龙头净水器具有更小的体积。此外,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D还使该龙头净水器的该一级滤芯22D的安装更为方便。
如附图之图20A至图20D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D的该第一间隔部242D和该第二间隔部243D均自该基底部241延伸,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D围设形成该第一水腔2401D,该第二水腔2402D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D和该第二间隔部243D之间。优选地,该第二间隔部243D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242D的外侧。相应地,该第一间隔部242D被设置在该第一水腔2401D和该第二水腔2402D之间,从而将该第一水腔2401D和该第二水腔2402D相隔开。更优选地,该第一间隔部242D和该第二间隔部243D均为环形。
如附图之图20A至图20D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D的该连接端247、该供水端248和该控制端249被形成在该基座24D的不同位置。换句话说,该基座24D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水处理和净水供应相分开。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D的该连接端247、该供水端248和该控制端249被设置在该基座24D的不同位置,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水处理、净水供应和水流控制相分开。尤其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D的该连接端247、该供水端248和该控制端249使该龙头净水器的直饮水(该一级滤芯22D产生的超滤净化水)和非直饮水(原水)在该龙头净水器的不同部位被提供,以避免该龙头净水器的提供的非直饮水影响到该龙头净水器产生的直饮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D的该连接端247和该供水端248形成在该基座24D的两个相对位置,该控制端249形成在该连接端247和该供水端248之间。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24D的该连接端247形成在该基座24D的顶部,该供水端248形成在该基座24D的底部,该控制端249自该连接端247延伸至该基座24D的侧部。
如附图之图20A至图20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24D的该基底部241和该供水部245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净化腔2450,其中该终端滤芯25被设置在该净化腔2450内,其中该净化腔2450被设置分别与该控制阀10的一个第五开口1105 和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从而使得该终端滤芯25能够在该一级滤芯22D产生的净化水经该第一出水口100被提供给使用者之前,对其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换句话说,该终端滤芯25被设置在该第一出水口100的上游和该控制阀10的该第五开口1105的下游,以对该一级滤芯22D产生的净化水进一步过滤后,再提供给使用者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终端滤芯25可由炭纤维或其他滤材制成,以用于改善水的口感。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采用外压式超滤滤芯。在其它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采用内压式超滤滤芯。由于在相同超滤滤芯体积下,可容纳的内压式超滤膜丝的膜表面积较小,导致内压式超滤滤芯产生的水流量相对较小,因此,当采用内压式超滤滤芯时,要求其超滤滤芯具有更大外径或更粗。这导致同样净化水流量的情况下,内压式超滤滤芯的体积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和/或第十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不同部件(或元件)的命名和使本实用新型的不同部件、元件和结构之间产生区分,其本身不具有次序或数目多少的含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5)

1.一种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一个第二连通开口、一个第三连通开口、一个第一出水口、一个第一导通通道、一个第二导通通道、一个第三导通通道、一个净水供应通道、一个第一水腔和一个第二水腔,其中该净水供应通道具有一个净水开口,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与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和该第二水腔相连通,该第三导通通道分别与该第三连通开口和该第一水腔相连通,该净水供应通道与该第一出水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通通道、该第二导通通道、该第三导通通道和该净水供应通道被相互隔开;该第一水腔和该第二水腔被相互隔开;该第一连通开口、该第二连通开口和该第三连通开口被相互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进一步形成一个连接端、一个供水端和一个控制端,其中该连接端被设置用于安装该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和二级滤芯在该基座,该供水端被设置用于向使用者提供净化水,该控制端适于与该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进一步形成一个连接端、一个供水端和一个控制端,其中该连接端被设置用于安装该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和二级滤芯在该基座,该供水端被设置用于向使用者提供净化水,该控制端适于与该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水腔和该第二水腔均被设置在该连接端,该第一出水口被设置在该供水端,该第一连通开口、该第二连通开口和该第三连通开口均被设置在该控制端。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端、该供水端和该控制端被形成在该基座的不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端和该供水端形成在该基座的两个相对位置,该控制端形成在该连接端和该供水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端形成在该基座的顶部,该供水端形成在该基座的底部,该控制端自该连接端延伸至该基座的侧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基底部、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的导通部、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的第一间隔部、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的第二间隔部和一个被设置在该基底部的供水部,其中该导通部形成该第一导通通道、该第二导通通道、该第三导通通道和该净水供应通道,该第一连通开口、该第二连通开口和该第三连通开口均被设置在该控制端,其中该连接端形成该第一间隔部和该第二间隔部,该供水部形成该供水端,该导通部形成该控制端,该供水部形成该第一出水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该基底部和该供水部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净化腔。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间隔部围设形成该第一水腔,该第二水腔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和该第二间隔部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间隔部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的外侧,该第一间隔部被设置在该第一水腔和该第二水腔之间,从而将该第一水腔和该第二水腔相隔开。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间隔部围设形成该第二水腔,该第一水腔被设置在该第一间隔部和该第二间隔部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间隔部被设置在该第二间隔部的外侧,该第二间隔部被设置在该第一水腔和该第二水腔之间,从而将该第一水腔和该第二水腔相隔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2、3、4、5、7、8、9、10、12或14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通通道、该第二导通通道、该第三导通通道和该净水供应通道均被设置在该基座的内部,该第一连通开口、该第二连通开口、该第三连通开口和该净水开口均被设置在该基座的表面。
CN202020113607.1U 2019-07-18 2020-01-17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 Active CN212770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840788.2A EP4000709A4 (en) 2019-07-18 2020-07-13 WATER PURIFIER FOR WATER TAP AND FILTERING DEVICE FOR WATER PURIFIER FOR WATER TAP
EP20840184.4A EP4000708A4 (en) 2019-07-18 2020-07-13 TAP WATER PURIFIER AND FILTER DEVICE FOR USE FOR TAP WATER PURIFIER
PCT/CN2020/101740 WO2021008505A1 (zh) 2019-07-18 2020-07-13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
US17/628,199 US20220259067A1 (en) 2019-07-18 2020-07-13 Faucet water purifier and filtering device for use in faucet water purifier
US17/628,200 US20240033664A1 (en) 2019-07-18 2020-07-13 Faucet water purifier and filtering device for faucet water purifier
PCT/CN2020/101742 WO2021008506A1 (zh) 2019-07-18 2020-07-13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
PCT/CN2020/101738 WO2021008504A1 (zh) 2019-07-18 2020-07-13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
EP20841196.7A EP4001219A4 (en) 2019-07-18 2020-07-14 WATER PURIFIERS AND CONTROL VALVE FOR USE IN WATER PURIFIERS
PCT/CN2020/101776 WO2021008509A1 (zh) 2019-07-18 2020-07-14 净水器及用于净水器的控制阀
PCT/CN2020/101777 WO2021008510A1 (zh) 2019-07-18 2020-07-14 净水器及用于净水器的控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11427 2019-07-18
CN201910651142 2019-07-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0103U true CN212770103U (zh) 2021-03-23

Family

ID=74068830

Family Applications (2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3607.1U Active CN212770103U (zh) 2019-07-18 2020-01-17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
CN202010052563.0A Active CN112239277B (zh) 2019-07-18 2020-01-17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
CN202020114173.7U Active CN212770104U (zh) 2019-07-18 2020-01-17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平面阀和阀片组件
CN202020113926.2U Active CN212559675U (zh) 2019-07-18 2020-01-17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过滤装置和阀片组件
CN202010053469.7A Pending CN112239278A (zh) 2019-07-18 2020-01-17 龙头净水器
CN202020113042.7U Active CN212356762U (zh) 2019-07-18 2020-01-17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
CN202020112904.4U Active CN212356761U (zh) 2019-07-18 2020-01-17 龙头净水器
CN202020113435.8U Active CN212770102U (zh) 2019-07-18 2020-01-17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
CN202020232169.0U Active CN212770105U (zh) 2019-07-18 2020-02-28 龙头净水器
CN202020487434.XU Active CN212334800U (zh) 2019-07-18 2020-04-03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和阀片组件
CN202020488867.7U Active CN213865620U (zh) 2019-07-18 2020-04-03 龙头净水器
CN202020484268.8U Active CN212334799U (zh) 2019-07-18 2020-04-03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和阀片组件
CN202020487448.1U Active CN212403691U (zh) 2019-07-18 2020-04-03 用于平面阀的阀组件
CN202020483754.8U Active CN212334798U (zh) 2019-07-18 2020-04-03 用于平面阀的阀组件
CN202020493318.9U Active CN213202550U (zh) 2019-07-18 2020-04-03 用于平面阀的阀组件
CN202020487506.0U Active CN212334801U (zh) 2019-07-18 2020-04-03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
CN202020488024.7U Active CN212609864U (zh) 2019-07-18 2020-04-03 用于平面阀的阀组件
CN202020484375.0U Active CN213865619U (zh) 2019-07-18 2020-04-03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和阀片组件
CN202020488737.3U Active CN213202549U (zh) 2019-07-18 2020-04-03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和阀片组件
CN202010660295.0A Pending CN112239279A (zh) 2019-07-18 2020-07-10 净水器
CN202021362678.1U Active CN212425649U (zh) 2019-07-18 2020-07-10 净水器及用于净水器的控制阀
CN202021362426.9U Active CN213012250U (zh) 2019-07-18 2020-07-10 净水器及用于净水器的控制阀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52563.0A Active CN112239277B (zh) 2019-07-18 2020-01-17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
CN202020114173.7U Active CN212770104U (zh) 2019-07-18 2020-01-17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平面阀和阀片组件
CN202020113926.2U Active CN212559675U (zh) 2019-07-18 2020-01-17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过滤装置和阀片组件
CN202010053469.7A Pending CN112239278A (zh) 2019-07-18 2020-01-17 龙头净水器
CN202020113042.7U Active CN212356762U (zh) 2019-07-18 2020-01-17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
CN202020112904.4U Active CN212356761U (zh) 2019-07-18 2020-01-17 龙头净水器
CN202020113435.8U Active CN212770102U (zh) 2019-07-18 2020-01-17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
CN202020232169.0U Active CN212770105U (zh) 2019-07-18 2020-02-28 龙头净水器
CN202020487434.XU Active CN212334800U (zh) 2019-07-18 2020-04-03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和阀片组件
CN202020488867.7U Active CN213865620U (zh) 2019-07-18 2020-04-03 龙头净水器
CN202020484268.8U Active CN212334799U (zh) 2019-07-18 2020-04-03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和阀片组件
CN202020487448.1U Active CN212403691U (zh) 2019-07-18 2020-04-03 用于平面阀的阀组件
CN202020483754.8U Active CN212334798U (zh) 2019-07-18 2020-04-03 用于平面阀的阀组件
CN202020493318.9U Active CN213202550U (zh) 2019-07-18 2020-04-03 用于平面阀的阀组件
CN202020487506.0U Active CN212334801U (zh) 2019-07-18 2020-04-03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
CN202020488024.7U Active CN212609864U (zh) 2019-07-18 2020-04-03 用于平面阀的阀组件
CN202020484375.0U Active CN213865619U (zh) 2019-07-18 2020-04-03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和阀片组件
CN202020488737.3U Active CN213202549U (zh) 2019-07-18 2020-04-03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和阀片组件
CN202010660295.0A Pending CN112239279A (zh) 2019-07-18 2020-07-10 净水器
CN202021362678.1U Active CN212425649U (zh) 2019-07-18 2020-07-10 净水器及用于净水器的控制阀
CN202021362426.9U Active CN213012250U (zh) 2019-07-18 2020-07-10 净水器及用于净水器的控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2) CN21277010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472379U (zh) * 2021-10-29 2022-05-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设备及净水系统
CN114517842A (zh) * 2022-03-14 2022-05-20 河南滨润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处理多功能过滤阀
CN219517974U (zh) * 2022-09-28 2023-08-15 余姚市亚东塑业有限公司 过滤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82044A5 (zh) * 1974-02-01 1976-11-30 Lacrex Brevetti Sa
US8353230B2 (en) * 2010-04-05 2013-01-15 Charles Austin Cole Wrench with wrench head having a planar overhang
CN103550982A (zh) * 2013-11-19 2014-02-05 深圳市奥力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水龙头净水器
CN107398180A (zh) * 2016-05-18 2017-11-28 余姚市亚东塑业有限公司 用于超滤净水器的滤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34798U (zh) 2021-01-12
CN213012250U (zh) 2021-04-20
CN212334801U (zh) 2021-01-12
CN112239279A (zh) 2021-01-19
CN112239277B (zh) 2023-11-07
CN112239277A (zh) 2021-01-19
CN213202549U (zh) 2021-05-14
CN213865620U (zh) 2021-08-03
CN212559675U (zh) 2021-02-19
CN212334799U (zh) 2021-01-12
CN112239278A (zh) 2021-01-19
CN212356761U (zh) 2021-01-15
CN213865619U (zh) 2021-08-03
CN212334800U (zh) 2021-01-12
CN213202550U (zh) 2021-05-14
CN212770105U (zh) 2021-03-23
CN212425649U (zh) 2021-01-29
CN212403691U (zh) 2021-01-26
CN212770104U (zh) 2021-03-23
CN212770102U (zh) 2021-03-23
CN212609864U (zh) 2021-02-26
CN212356762U (zh)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70103U (zh)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基座
WO2019228398A1 (zh) 水处理机及其机体
CN101143303B (zh) 一种家用全自动双膜自冲洗净水装置
WO2021008504A1 (zh)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
WO2021008509A1 (zh) 净水器及用于净水器的控制阀
CN214233100U (zh) 龙头净水器
CN210764689U (zh) 水处理机
CN109179576B (zh) 滤芯结构、水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3643364U (zh)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
CN217041641U (zh) 龙头净水器
CN215161475U (zh)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
CN114477374A (zh) 一种净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149246A (zh) 用于多功能水处理系统的水路控制器和水路控制装置
CN215559048U (zh)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
CN213433319U (zh) 龙头净水器
CN212609857U (zh) 用于多功能水处理系统的水路控制器和水路控制装置
CN214209694U (zh) 滤芯可更换且可清洗的水龙头净水设备
CN213171744U (zh) 一种可净水水龙头
US20240033664A1 (en) Faucet water purifier and filtering device for faucet water purifier
CN113154087A (zh) 用于多功能水处理系统的水路控制器及水路控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