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7473U - 折流板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折流板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7473U
CN212747473U CN202022115598.2U CN202022115598U CN212747473U CN 212747473 U CN212747473 U CN 212747473U CN 202022115598 U CN202022115598 U CN 202022115598U CN 212747473 U CN212747473 U CN 212747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baffle
block
set fo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155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爱国
康治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rimatsu Jiangsu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rimatsu Jiangsu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rimatsu Jiangsu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rimatsu Jiangsu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155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7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7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7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流板调节装置,其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主支撑组件、两个辅助支撑组件、X向调节组件及Z向调节组件,所述第一机架沿Y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所述X向调节组件包括X向驱动件及与所述X向驱动件活动连接的X向驱动轴,所述X向驱动轴与至少一所述辅助支撑组件连接,用于实现两个所述辅助支撑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Z向调节组件包括Z向驱动件及与所述Z向驱动件活动连接的Z向驱动轴,用于带动所述主支撑组件沿Z方向移动,如此设计,可实现调节折流板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上的位置,有效确保折流板的管孔与换热管对中心,工作原理简单、巧妙,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折流板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壳式热交换器管束组装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折流板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管壳式热交换器主要由壳体、管束、管板和管箱组成,管束部分主要由管板、换热管、折流板、拉杆和定距管组成。管壳式热交换器根据设备直径大小,换热管数量少至数十根,多至数万根。
传统安装方法中,管壳式热交换器管束组装过程根据其结构不同和制造顺序的需求,一般会先将管板、折流板等部件通过定距管和拉杆等部件连接成管束骨架,之后将换热管依次穿入各折流板对应管孔中,然后整体管束部件穿入壳程筒体,最后再组装另一端管板并将换热管引至该端管板的对应管孔中。在换热管穿入折流板管孔时,管孔位置容易发生偏移,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折流板调节装置,用于确保折流板的管孔与换热管对中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节折流板位置的折流板调节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流板调节装置,其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主支撑组件、两个辅助支撑组件、X向调节组件及Z向调节组件,所述第一机架沿Y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所述主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所述X向调节组件和所述Z向调节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两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在X方向上位于所述主支撑组件的两侧,所述辅助支撑组件高于所述主支撑组件,所述X向调节组件包括 X向驱动件及与所述X向驱动件活动连接的X向驱动轴,所述X向驱动轴与至少一所述辅助支撑组件连接,用于带动两个所述辅助支撑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Z向调节组件包括Z向驱动件及与所述Z向驱动件活动连接的Z 向驱动轴,所述Z向驱动轴与所述主支撑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主支撑组件沿Z方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支撑组件或/和所述辅助支撑组件设有用于支撑折流板的圆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支撑组件包括位于同一高度的至少两圆轮,用于支撑折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表面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Z 向驱动轴连接,所述圆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块设有凹槽,所述圆轮容纳于所述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支撑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第三固定块及固定于所述第三固定块的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圆轮活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圆轮带动折流板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机架设有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线轨,两所述辅助支撑组件设有与所述第一线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包括滑板、立板、支撑块及两圆轮,所述滑板沿X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所述立板固定于所述滑板上表面,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立板转动固定,两所述圆轮转动的固定于所述支撑块,并且在X方向上和Z方向上错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机架包括上板、底板、数个侧板及两桥接块,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板和所述底板,两所述桥接块沿X方向对称设置,所述桥接块包括水平部及从所述水平部内侧端向下延伸的直立部,所述水平部下表面设有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直立部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机架设有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线轨,所述第二线轨与所述第二滑动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机架包括沿Y方向布置的第一内支架和第二内支架,所述第一内支架包括定位块、固定板及数个立柱,所述定位块包括水平板及从所述水平板沿X方向的两端向下延伸的两立板,所述水平板具有第一通孔及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外侧的数个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水平板下表面,所述立柱与所述固定板固定,并且向上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Z向驱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所述Z向驱动轴向上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主支撑组件连接,所述X向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内支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折流板调节装置第一机架沿Y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二机架,第一机架移动沿Y方向移动时,可实现调节折流板沿Y方向的位置;所述X向调节组件包括X向驱动件及与所述X向驱动件活动连接的 X向驱动轴,所述X向驱动轴与至少一所述辅助支撑组件连接,用于带动两个所述辅助支撑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可实现调节折流板沿X方向的位置;所述Z向调节组件包括Z向驱动件及与Z向驱动件活动连接的Z向驱动轴,所述Z向驱动轴与所述主支撑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主支撑组件沿Z方向移动,可实现调节折流板沿Z方向的位置,如此设计,有效确保折流板的管孔与换热管对中心,折流板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原理简单、巧妙,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折流板放置于本实用新型折流板调节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流板调节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流板调节装置的第一内支架、主支撑组件和Z向调节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流板调节装置的Z向调节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流板调节装置的立体图,未显示主支撑组件和Z 向调节组件。
图7是本实用新型折流板调节装置的辅助支撑组件和X向调节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流板调节装置100,用于调节折流板101在X方向、Y方向、Z方向上的位置及XZ方向所在平面的角度。折流板调节装置100包括第一机架10、两个第二机架20、主支撑组件30、两个辅助支撑组件40、X向调节组件50及Z向调节组件 60。
第一机架10包括两个上板11、底板12、数个侧板13、第一内支架 14、第二内支架15及两桥接块16,两个上板11沿X方向延伸,并且沿Y 方向间隔开,每一上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线轨110,辅助支撑组件40设有与第一线轨110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槽410,第一线轨110和第一滑动槽410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底板12位于上板11下方,并且相互平行,底板12具有沿X方向延伸超过上板11的末端120。侧板 13上端与上板11固定连接,下端与底板12固定连接。
第一内支架14和第二内支架15沿Y方向布置,第一内支架14包括呈“n”形的定位块141、固定板142及数个立柱143。定位块141包括水平板1411及从水平板1411沿X方向的两端向下延伸的两立板1412,水平板1411具有第一通孔1413及位于第一通孔1413外侧的数个第二通孔 1414,立板1412下端固定于底板12上。固定板142固定于水平板1411 下表面。立柱143与固定板142固定,并且向上穿过第二通孔1412。
第二内支架15也呈“n”形,其固定于底板12上,位于上板11与底板12之间,第二内支架15与第一内支架14沿Y方向间隔开。
两桥接块16沿X方向对称设置,并且位于上板11与侧板13的外侧,桥接块16包括水平部161及从水平部161内侧端向下延伸的直立部162,水平部161下表面设有沿Y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滑动槽163,直立部162 下端与底板12的末端120固定连接。
第二机架20上表面设有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线轨23,第二线轨23 与连接块16的第二滑动槽163配合,实现第一机架10与第二机架20滑动连接,便于调节折流板101在Y方向上的位置。
主支撑组件30包括第一固定块31、第二固定块32、第三固定块33、位于同一高度的至少两圆轮34及转动驱动件35,第二固定块32与第三固定块33间隔的固定于第一固定块31上表面,第二固定块32设有容纳圆轮34的凹槽320,两圆轮34沿X方向间隔开,并且与凹槽320的内侧壁转动连接,转动驱动件35采用电机,并且固定于第三固定块33上,转动驱动件35的驱动端与其中一圆轮34活动连接,用于驱动该圆轮34带动折流板101转动。
两辅助支撑组件40沿X方向位于主支撑组件30的两侧,并且相互对称,用于在X方向上夹持定位折流板101,主支撑组件30低于辅助支撑组件40。每一辅助支撑组件40包括滑板41、沿Y方向间隔开的两立板 42、L形支撑块43及两圆轮44,滑板41下表面设有第一滑动槽410,用于与第一机架10上的第一线轨110滑动连接,立板42固定于滑板41上表面,支撑块43与立板42转动固定,支撑块43的角度可调节。两圆轮 44转动的固定于支撑块43上,并且在X方向上和Z方向上错开设置。
X向调节组件50设置于第二内支架15上,其包括X向驱动件51、与X向驱动件51活动连接的X向驱动轴52及套筒53,套筒53固定于滑板41上,X向驱动轴52与套筒53螺纹连接。当X向驱动件51驱动X 向驱动轴52旋转时,X向驱动轴52带动套筒53连同滑板41沿X方向移动,实现两辅助支撑组件40相互靠近或远离,达到夹紧或释放折流板101 的功能,防止折流板101产生倾倒。
Z向调节组件60包括采用气缸的Z向驱动件61及与Z向驱动件61 活动连接的Z向驱动轴62,Z向驱动件61固定于第一内支架14的固定板 142下表面,Z向驱动轴62向上穿过水平板1411的第一通孔1413,与主支撑组件30的第一固定块31固定连接,用于驱动主支撑组件30沿Z方向移动,实现调节折流板101沿Z方向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折流板调节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折流板101支撑放置于主支撑组件30和辅助支撑组件40时,手动调节第一机架10相对于第二支架20沿Y方向移动,主支撑组件30和辅助支撑组件40带动折流板101跟随第一机架10移动,实现调节折流板101在Y方向上的位置; Z向调节组件60透过Z向驱动轴62带动主支撑组件30沿Z方向移动,实现调节折流板101在Z方向上的位置;X向调节组件50的X向驱动轴 52带动两辅助支撑组件40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调节折流板101在X方向上的位置;主支撑组件30的转动驱动件35驱动X向驱动轴52带动圆轮34转动,折流板101跟随圆轮34转动,实现调节折流板101在XZ向所在平面的角度,可有效确保折流板101的管孔与换热管对中心,提高换热管插入折流板管孔的效率与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折流板调节装置100可实现调节折流板101在 X方向、Y方向、Z方向的位置及XZ向所在平面的转动角度,有效确保折流板101的管孔与换热管对中心,折流板调节装置100结构简单,工作原理简单、巧妙,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生产成本低。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折流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主支撑组件、两个辅助支撑组件、X向调节组件及Z向调节组件,所述第一机架沿Y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所述主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所述X向调节组件和所述Z向调节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两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在X方向上位于所述主支撑组件的两侧,所述辅助支撑组件高于所述主支撑组件,所述X向调节组件包括X向驱动件及与所述X向驱动件活动连接的X向驱动轴,所述X向驱动轴与至少一所述辅助支撑组件连接,用于实现两个所述辅助支撑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Z向调节组件包括Z向驱动件及与所述Z向驱动件活动连接的Z向驱动轴,所述Z向驱动轴与所述主支撑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主支撑组件沿Z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组件或/和所述辅助支撑组件设有用于支撑折流板的圆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组件包括位于同一高度的至少两圆轮,用于支撑折流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流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表面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Z向驱动轴连接,所述圆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流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设有凹槽,所述圆轮容纳于所述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流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第三固定块及固定于所述第三固定块的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圆轮活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圆轮带动折流板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设有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线轨,两所述辅助支撑组件设有与所述第一线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包括滑板、立板、支撑块及两圆轮,所述滑板沿X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所述立板固定于所述滑板上表面,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立板转动固定,两所述圆轮转动的固定于所述支撑块,并且在X方向上和Z方向上错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包括上板、底板、数个侧板及两桥接块,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板和所述底板,两所述桥接块沿X方向对称设置,所述桥接块包括水平部及从所述水平部内侧端向下延伸的直立部,所述水平部下表面设有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直立部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机架设有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线轨,所述第二线轨与所述第二滑动槽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包括沿Y方向布置的第一内支架和第二内支架,所述第一内支架包括定位块、固定板及数个立柱,所述定位块包括水平板及从所述水平板沿X方向的两端向下延伸的两立板,所述水平板具有第一通孔及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外侧的数个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水平板下表面,所述立柱与所述固定板固定,并且向上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Z向驱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所述Z向驱动轴向上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主支撑组件连接,所述X向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内支架。
CN202022115598.2U 2020-09-23 2020-09-23 折流板调节装置 Active CN212747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5598.2U CN212747473U (zh) 2020-09-23 2020-09-23 折流板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5598.2U CN212747473U (zh) 2020-09-23 2020-09-23 折流板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7473U true CN212747473U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89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15598.2U Active CN212747473U (zh) 2020-09-23 2020-09-23 折流板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7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47473U (zh) 折流板调节装置
CN112539676A (zh) 折流板调节装置
CN112398293B (zh) 一种电机组装机及方法
CN211738519U (zh) 一种改进的超声检测仪支撑缓冲装置
CN109458001B (zh) 钢网架杆件装配式置换装置
CN216066222U (zh) 一种圆柱形金属制品生产用辅助焊接装置
CN214147309U (zh) 用于驾驶模拟器的多向可调节支架
CN212789688U (zh) 一种可调节双玻纤方管足球门
CN212215598U (zh) 一种新型临床检验科用试管架装置
CN209867854U (zh) 一种非龙门式扶梯上部导轨总成装配工装
CN208530747U (zh) 直立式自行车便捷停放装置
CN215973379U (zh) 一种倾斜式滑道的安装结构
CN215411135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摄像机云台支架
CN213889811U (zh) 一种可升降可调倾角的多功能电气装配台
CN214872108U (zh) 一种树脂浇筑体简易制备装置
CN218946794U (zh) 一种风机塔筒法兰焊接工装
CN211890577U (zh) 风机同轴装配工装
CN214103818U (zh) 一种卡槽式仓储货架
CN216743676U (zh) 一种可调节支架
CN217237666U (zh) 一种板式过滤器的测试装置
CN219945120U (zh) 一种轻钢骨架型材焊接装置
CN217478337U (zh) 一种通用型接料机构
CN218465426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包定位装置
CN220580582U (zh) 一种螺栓球网架组合式安装施工装置
CN108679569A (zh) 一种传导太阳光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