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4193U - 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4193U
CN212744193U CN202021198635.4U CN202021198635U CN212744193U CN 212744193 U CN212744193 U CN 212744193U CN 202021198635 U CN202021198635 U CN 202021198635U CN 212744193 U CN212744193 U CN 212744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arc
shaped plate
outlet
fu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986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亚涛
牟永红
张亚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li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Kepac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Kepac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Kepac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986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4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4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4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油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主体,喷油器主体底部连接有圆锥筒(1),所述圆锥筒(1)的底部通过向上凸的第一弧形板(2)连接,第一弧形板(2)下方弹性连接有与第一弧形板(2)密封配合的第二弧形板(3),所述第一弧形板(2)的下表面设有第一磁铁(4),所述第二弧形板(3)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磁铁(5),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的正负极相对,所述喷油器主体内设有出油管(21),所述出油管(21)的下端依次贯穿喷油器主体的底部和第一弧形板(2),本实用新型能够阻止气缸燃烧后形成的颗粒物进入喷油器的油道,有效避免喷油器积碳,同时还能提高喷油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油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喷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
背景技术
喷油器是一种加工精度非常高的精密器件,要求其动态流量范围大,抗堵塞和抗污染能力强以及雾化性能好。喷油器接受ECU送来的喷油脉冲信号,精确的控制燃油喷射量。
喷油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混合气的质量,对发动机运行性能影响较大。喷油器积碳就是在喷油器喷口处形成了积碳层,积碳会引起喷油量减少,导致混合气过稀;积碳还会改变油束形状,容易造成偏射,导致混合气不均匀。喷油器积碳会引起发动机低速不稳、加速无力,如果发动机电脑能够检测到喷油器工作不良故障,会点亮发动机故障灯,由于喷油器堵塞的程度不同,堵塞的状况不同,发动机出现早起故障的症状也不同。理论上来讲,降低喷油器处的积碳一方面可以对喷油器进行冷却,降低燃油流经通道处的温度,减少在通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自氧化产生的胶质物;另一方面,尽量分隔喷油器控制阀与燃烧后的高温气体,从而减少未充分燃烧的燃油形成的碳颗粒物或胶质物在喷油器阀座处积累的积碳。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喷油器积碳影响发动机运行性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主体,喷油器主体底部连接有圆锥筒,圆锥筒的底部通过向上凸的第一弧形板连接,第一弧形板下方弹性连接有与第一弧形板密封配合的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正负极相对,所述喷油器主体内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下端依次贯穿喷油器主体的底部和第一弧形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板上沿第一弧形板的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圆柱筒,所述圆柱筒的下端与第一弧形板连通,所述圆柱筒内设有第一伸缩弹簧,第一伸缩弹簧的下端贯穿第一弧形板后与第二弧形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油器主体包括壳体,壳体顶部固定有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柱塞,柱塞外套设有柱塞腔,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油孔和回流孔,所述进油孔通过油管与柱塞腔连通,所述柱塞腔底部连通有换向组件。
优选的,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换向筒,换向筒顶部与柱塞腔底部连通,换向筒底部固定有第二伸缩弹簧,第二伸缩弹簧的上端连接有移动块,所述换向筒侧壁开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位于第二出口上方,所述第一出口通过出油管与第一弧形板连通,所述第二出口通过回油管与回流孔连通,所述回油管侧壁通过连接管与柱塞腔连通,所述连接管内设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换向筒内壁设有上挡块和下挡块,上挡块和下挡块分别位于移动块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口开设于上挡块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出口开设于下挡块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轴下端与柱塞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油器连接有油箱,油箱内设有第一油泵,所述进油孔和回流孔之间通过油管连接,油管内设有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的输出端与进油孔连接,所述第二油泵的输入端分别与回流孔和第一油泵连通。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喷油时,燃油通过出油管达到第一弧形板处,通过第一弧形板后,燃油的压力克服第一伸缩弹簧的弹力和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之间的磁力推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分离,燃油从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分离后的缝隙喷射出去;当不需要喷油时,第二弧形板在第一伸缩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与第一弧形板紧密接触密封,阻止燃烧后的颗粒物进入到喷油器的油道中,从而防止在喷油器的油道里产生积碳,达到防止喷油器积碳,提高喷油器性能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弧形板的设置可以使喷油器喷射的燃油由束状喷出变为沿第二弧形板圆周方向的周向面状喷出,使燃油与周围空气混合能够充分混合,更好的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性能。
3、本实用新型中,当不需要喷油时,燃油通过回流口和回流管在喷油器内不断流动,对喷油器进行降温,减少燃油的受热分解,防止燃油在高温环境下自氧化产生的胶质物分解沉积在喷油器中形成积碳;同时,燃油的不断流动还可以防止燃油中的少量沉积物沉淀在喷油器内壁,达到保护喷油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显示为换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圆锥筒,2-第一弧形板,3-第二弧形板,4-第一磁铁,5-第二磁铁,6-圆柱筒,7-第一伸缩弹簧,8-壳体,9-控制器,10-柱塞,11-柱塞腔,12-进油孔,13-回流孔,14-换向筒,15-第二伸缩弹簧,16-移动块,17-第一出口,18-第二出口,19-上挡块,20-下挡块,21-出油管,22-回油管,23-油箱,24-第一油泵,25-第二油泵,26-连接管,27-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主体,喷油器主体底部连接有圆锥筒1,圆锥筒1的底部通过向上凸的第一弧形板2连接,第一弧形板2下方弹性连接有与第一弧形板2密封配合的第二弧形板3,所述第一弧形板2的下表面设有第一磁铁4,所述第二弧形板3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磁铁5,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的正负极相对,所述喷油器主体内设有出油管21,所述出油管21的下端依次贯穿喷油器主体的底部和第一弧形板2。
本实施例使用时,当需要喷油时,燃油通过喷油器主体内的出油管21流动至第一弧形板2处,随着出油管21内燃油压力的不断增加,从出油管21的出油口排出的燃油在压力作用下克服弹力及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之间的磁力推动第二弧形板3与第一弧形板2分离,燃油通过分离后的第一弧形板2和第二弧形板3之间的缝隙喷出后与空气混合。当不需要喷油时,出油管21的出油口处压力减小,第二弧形板3在弹力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一弧形板2的方向运动,使第一弧形板2和第二弧形板3紧密接触密封,阻断燃油的喷出路径,达到停止喷油的目的,同时,第一弧形板2和第二弧形板3紧密接触密封还可以阻止燃烧后的颗粒物进入到喷油器的油道中,从而防止在喷油器的油道里产生积碳,达到防止喷油器积碳,提高喷油器性能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板2和第二弧形板3之间的弹性连接可以保证喷油器喷油时喷油器的喷油口打开;喷油器在不喷油时喷油口能够密封,从而有效防止燃烧后的颗粒物进入到喷油器的油道中,从而防止在喷油器的油道里产生积碳,达到防止喷油器积碳,提高喷油器性能的目的。但是,弹性连接件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而使弹性连接件无法回到初始位置,即弹性连接件在长时间使用后会由于塑性变形导致不能带动第二弧形板3运动至与第一弧形板2紧密接触密封的位置,从而不能很好的对喷油器的喷油口起到密封效果,不能有效防止燃烧后的颗粒物进入到喷油器的油道中,从而不能起到防积碳的作用。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在第一弧形板2和第二弧形板3的相对面设置了正负极相对的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当弹性连接件发生塑性变形无法带动第二弧形板3与第一弧形板2紧密接触密封时,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之间的磁力带动第二弧形板3与第一弧形板2紧密接触密封,防止燃烧后的颗粒物进入到喷油器的油道中,起到防积碳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二弧形板3的设置可以使喷油器喷射的燃油由束状喷出变为沿第二弧形板3圆周方向的周向面状喷出,使燃油与周围空气能够充分混合,更好的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同时,第二弧形板3底部向上凸起还可以防止部分燃油沿第二弧形板3的底部流动汇聚后直接流入,避免燃油汇聚流入而不能与周围空气充分混合,影响发动机的工作。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弧形板2上沿第一弧形板2的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圆柱筒6,所述圆柱筒6的下端与第一弧形板2连通,所述圆柱筒6内设有第一伸缩弹簧7,第一伸缩弹簧7的下端贯穿第一弧形板2后与第二弧形板3连接。
本实施例使用时,弹性连接件为第一伸缩弹簧7,需要喷油过程中,燃油克服第一伸缩弹簧7的弹力推动第二弧形板3移动。当不需要喷油时,第一伸缩弹簧7恢复原状过程中产生的弹力带动第二弧形板3向靠近第一弧形板2的方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圆柱筒6设置于第一弧形板2的上方既可以起到对第一伸缩弹簧7的固定与导向作用,又可以避免喷油过程中燃油进入到圆柱筒6内不能喷出造成燃油的浪费。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喷油器主体包括壳体8,壳体8顶部固定有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为液压缸,控制器9的输出端连接有柱塞10,柱塞10外套设有柱塞腔11,所述壳体8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油孔12和回流孔13,所述进油孔12通过油管与柱塞腔11连通,所述柱塞腔11底部连通有换向组件。
所述喷油器连接有油箱23,油箱23内设有第一油泵24,所述进油孔12和回流孔13之间通过油管连接,油管内设有第二油泵25,所述第二油泵25的输出端与进油孔12连接,所述第二油泵25的输入端分别与回流孔13和第一油泵24连通。
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换向筒14,换向筒14顶部与柱塞腔11底部连通,换向筒14底部固定有第二伸缩弹簧15,第二伸缩弹簧15的上端连接有移动块16,所述换向筒14侧壁开设有第一出口17和第二出口18,所述第一出口17位于第二出口18上方,所述第一出口17通过出油管21与第一弧形板2连通,所述第二出口18通过回油管22与回流孔13连通,所述回油管22侧壁通过连接管26与柱塞腔11连通,所述连接管26内设有单向阀27。
本实施例使用时,当需要喷油时,关闭单向阀27,启动液压缸和第一油泵24,第一油泵24使油箱内的燃油进入到油管中,燃油通过第二油泵25的二次加压后通过油管和进油孔12后进入到柱塞腔11内。同时,液压缸带动柱塞10向下运动,使燃油进入到换向筒14中,并在燃油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燃油带动移动块16向下移动,当移动块16与第一出口17分离,燃油通过第一出口17进入到出油管21中,并通过出油管21后喷出。喷油结束后,关闭第一油泵24,开启单向阀27,并启动液压缸带动柱塞10向上运动,移动块16在第二伸缩弹簧15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移动块16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与第二出口18分离并堵塞第一出口17,燃油通过第二出口18进入到回油管22中并通过回流孔13后在第二油泵25的作用下通过进油孔12进入到柱塞腔11内,进入到柱塞腔11内的燃油通过连接管26再次进入到回油管22中进行循环,燃油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对喷油器进行降温,减少燃油的受热分解,防止燃油在高温环境下自氧化产生的胶质物分解沉积在喷油器中形成积碳;同时,燃油的不断流动还可以防止燃油中的少量沉积物沉淀在喷油器内壁,达到保护喷油器的作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换向筒14内壁设有上挡块19和下挡块20,上挡块19和下挡块20分别位于移动块16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出口17开设于上挡块19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出口18开设于下挡块20的上表面。
本实施例使用时,上挡块19和下挡块20的设置可以对移动块16的的移动行程进行限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阻止气缸燃烧后形成的颗粒物进入喷油器的油道,有效避免喷油器积碳,同时还能提高喷油效率。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主体,喷油器主体底部连接有圆锥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筒(1)的底部通过向上凸的第一弧形板(2)连接,第一弧形板(2)下方弹性连接有与第一弧形板(2)密封配合的第二弧形板(3),所述第一弧形板(2)的下表面设有第一磁铁(4),所述第二弧形板(3)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磁铁(5),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5)的正负极相对,所述喷油器主体内设有出油管(21),所述出油管(21)的下端依次贯穿喷油器主体的底部和第一弧形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2)上沿第一弧形板(2)的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圆柱筒(6),所述圆柱筒(6)的下端与第一弧形板(2)连通,所述圆柱筒(6)内设有第一伸缩弹簧(7),第一伸缩弹簧(7)的下端贯穿第一弧形板(2)后与第二弧形板(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主体包括壳体(8),壳体(8)顶部固定有控制器(9),控制器(9)的输出端连接有柱塞(10),柱塞(10)外套设有柱塞腔(11),所述壳体(8)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油孔(12)和回流孔(13),所述进油孔(12)通过油管与柱塞腔(11)连通,所述柱塞腔(11)底部连通有换向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9)为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轴下端与柱塞(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换向筒(14),换向筒(14)顶部与柱塞腔(11)底部连通,换向筒(14)底部固定有第二伸缩弹簧(15),第二伸缩弹簧(15)的上端连接有移动块(16),所述换向筒(14)侧壁开设有第一出口(17)和第二出口(18),所述第一出口(17)位于第二出口(18)上方,所述第一出口(17)通过出油管(21)与第一弧形板(2)连通,所述第二出口(18)通过回油管(22)与回流孔(13)连通,所述回油管(22)的侧壁通过连接管(26)与柱塞腔(11)连通,所述连接管(26)内设有单向阀(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筒(14)内壁设有上挡块(19)和下挡块(20),上挡块(19)和下挡块(20)分别位于移动块(16)的上下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17)开设于上挡块(19)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出口(18)开设于下挡块(20)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主体连接有油箱(23),油箱(23)内设有第一油泵(24),所述进油孔(12)和回流孔(13)之间通过油管连接,油管内设有第二油泵(25),所述第二油泵(25)的输出端与进油孔(12)连接,所述第二油泵(25)的输入端分别与回流孔(13)和第一油泵(24)连通。
CN202021198635.4U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 Active CN212744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8635.4U CN212744193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8635.4U CN212744193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4193U true CN212744193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10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98635.4U Active CN212744193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4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16753A (en) Fuel air mixture supply system for use in fuel-injection-typ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8800895B2 (en) Piloted variable area fuel injector
JPS63147967A (ja) 燃料噴射システム
JPH02211267A (ja) 噴射弁
US20070204835A1 (en) Fuel Injection Nozzle
US4653694A (en) Intermittent type swirl injection nozzle
CN212744193U (zh) 一种挖掘机用喷油器
US6988680B1 (en) Injector of compact design for a common rail injection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5301879A (en) Fuel injection devic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GB1363740A (en) Fuel injection systems
JPS5854264B2 (ja) 定圧型燃料噴射弁
US4348997A (en) Fuel injection type carburetor
US10634126B2 (en) Constant-volume metering pump
CN109209710A (zh) 一种柱塞喷油器及内燃机
CN210686166U (zh) 一种电控喷油器
CN101457728B (zh) 一种球阀喷嘴
CN211819757U (zh) 一种燃油喷射单元
US4241704A (en) Intake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9067392U (zh) 一种柱塞喷油器及内燃机
US5329905A (en) Fuel injection typ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H11324868A (ja) 燃料噴射ノズル
JP3748116B2 (ja) 燃料噴射装置
CN205503333U (zh) 内置三角转齿的高效柴油机喷油嘴
CN208431391U (zh) 一种汽油喷油嘴阀座及汽油喷油嘴
CN215927626U (zh) 一种静态泄漏喷油器组件及喷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916, 9th Floor, Unit 4, Building 1, No. 99, Jirui 3rd Road, Chengdu High-tech Zone, China (Sichuan) Free Trade Pilot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Hanli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909, 9th floor, building 1, 530, middle section of Tianfu Avenue,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kepach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