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3477U - 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743477U CN212743477U CN202020869357.4U CN202020869357U CN212743477U CN 212743477 U CN212743477 U CN 212743477U CN 202020869357 U CN202020869357 U CN 202020869357U CN 212743477 U CN212743477 U CN 2127434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body
- steel plate
- plate strip
- wall
- bo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砌体结构墙体加固领域,具体是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包括横纵钢板带,所述横纵钢板带的横向钢板带和纵向钢板带是一体成型的,所述横纵钢板带相对的粘接于墙体两侧的原有抹灰层上,墙体两侧的横纵钢板带的横向钢板带和纵向钢板带的交汇处之间连接有贯穿墙体的对穿螺栓,位于横纵钢板带和对穿螺栓外的墙体上覆盖有新增抹灰层。本实用新型不用剔除原有抹灰层,避免导致原有墙体破损,减少施工费用,又能利用原有抹灰层的强度。横纵钢板带粘接后再次抹灰相对于现有钢筋网片再浇筑混凝土施工方法,增加的墙体厚度较小,增加了加固后的使用空间。此加固装置不需要像现有施工方法需要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支模,节省了人工费和材料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砌体结构墙体加固领域,具体是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十几年,上个世纪的老旧砌体住宅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原来建设时的抗震标准远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加固施工越来越普遍,加固的方法也逐渐成熟。
常见墙体加固的方法:首先把砌体两侧的抹灰开凿掉,清理干净,在两侧分别布置钢筋网片,沿墙体通体布置,然后支墙模,用混凝土进行浇筑。
优点是:经过这样加固的墙体,可以迅速提高承重墙的强度和抗震性能,达到当地的抗震设防标准。
缺点是:在加固墙体之前,需要先剔除原有抹灰,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对原有砌体造成损坏,在增加钢筋网片和混凝土支模浇筑后,施工的费用也普遍较高,施工周期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常见墙体加固方法存在的对原有砌体损坏以及施工费用增加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原有抹灰层保存较为完整,强度较好,进行抗震加固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包括横纵钢板带,所述横纵钢板带的横向钢板带和纵向钢板带是一体成型的,所述横纵钢板带相对的粘接于墙体两侧的原有抹灰层上,墙体两侧的横纵钢板带的横向钢板带和纵向钢板带的交汇处之间连接有贯穿墙体的对穿螺栓,位于横纵钢板带和对穿螺栓外的墙体上覆盖有新增抹灰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水平设于墙体与楼板交接处的角钢板,所述角钢板与横纵钢板带的纵向钢板带之间焊接连接,位于楼板上下表面的角钢板之间连接有贯穿楼板的竖直对穿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墙体包括内墙体和外墙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墙体两侧的角钢板之间连接有贯穿内墙体的第一水平对穿螺栓,所述新增抹灰层覆盖内墙体两侧的角钢板以及第一水平对穿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墙体内侧的角钢板与外墙体外侧的横纵钢板带的横向钢板带和纵向钢板带的交汇处之间连接有贯穿外墙体的第二水平对穿螺栓,所述外墙体外侧的新增抹灰层覆盖第二水平对穿螺栓,所述外墙体内侧的新增抹灰层覆盖角钢板和第二水平对穿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墙体内侧的角钢板与外墙体外侧的横纵钢板带的纵向钢板带之间连接有贯穿外墙体的第二水平对穿螺栓,所述外墙体外侧的新增抹灰层覆盖第二水平对穿螺栓,所述外墙体内侧的新增抹灰层覆盖角钢板和第二水平对穿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纵钢板带的纵向钢板带的宽度大于横向钢板带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不用剔除原有抹灰层,避免导致原有墙体破损。
2.不用剔除原有抹灰层,减少施工费用,又能利用原有抹灰层的强度。
3.横纵钢板带粘接后再次抹灰相对于现有钢筋网片再浇筑混凝土施工方法,增加的墙体厚度较小,增加了加固后的使用空间。
4.此加固装置不需要像现有施工方法需要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支模,节省了人工费和材料费。
5.原有方法施工周期较长:剔除抹灰,清理面层,墙体预先钻孔,绑扎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模,再进行抹灰。而本实用新型只需要清理干净原有原有抹灰层,粘钢板带,现场钻孔,再抹灰,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所述横纵钢板带在墙体上的布局示意图。
图2为对穿螺栓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所述内墙体上角钢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所述外墙体上角钢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原有抹灰层,2-横纵钢板带,3-对穿螺栓,4-新增抹灰层,5-楼板,6-角钢板,7-竖直对穿螺栓,8-内墙体,9-外墙体,10-第一水平对穿螺栓,11-第二水平对穿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包括横纵钢板带2,所述横纵钢板带2的横向钢板带和纵向钢板带是一体成型的,所述横纵钢板带2相对的粘接于墙体两侧的原有抹灰层1上,墙体两侧的横纵钢板带2的横向钢板带和纵向钢板带的交汇处之间连接有贯穿墙体的对穿螺栓3,位于横纵钢板带2和对穿螺栓3外的墙体上覆盖有新增抹灰层4。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墙体状况,如图1所示,在墙体两侧的横纵钢板带2的横向钢板带和纵向钢板带的每个交汇处之间均设置对穿螺栓3。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对穿螺栓3在贯穿墙体之后,在对穿螺栓3的两端设有连接螺母。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其他螺栓在贯穿之后均在两端设有连接螺母,具体连接螺母的结构为本领域公知常识。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水平设于墙体与楼板5交接处的角钢板6,所述角钢板6与横纵钢板带2的纵向钢板带之间焊接连接,位于楼板5上下表面的角钢板6之间连接有贯穿楼板5的竖直对穿螺栓7。在粘接横纵钢板带2时,工人需要将横纵钢板带2的纵向钢板带与角钢板6对接,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墙体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钢板6为长条状。优选的角钢板6的长度与墙体宽度一致,竖直对穿螺栓7的数量和布局可根据实际状况安排。
具体的,所述墙体包括内墙体8和外墙体9。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墙体8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内墙体8两侧的角钢板6之间连接有贯穿内墙体8的第一水平对穿螺栓10,所述新增抹灰层4覆盖内墙体8两侧的角钢板6以及第一水平对穿螺栓10。在本实施例中,角钢板6的长度与内墙体8的宽度一致,而且第一水平对穿螺栓10的排布与横纵钢板带2上横向一排对穿螺栓3相对应,且数量一致。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墙体9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外墙体9内侧的角钢板6与外墙体9外侧的横纵钢板带2的横向钢板带和纵向钢板带的交汇处之间连接有贯穿外墙体9的第二水平对穿螺栓11,所述外墙体9外侧的新增抹灰层4覆盖第二水平对穿螺栓11,所述外墙体9内侧的新增抹灰层4覆盖角钢板6和第二水平对穿螺栓11。在本实施例中,角钢板6的长度与外墙体9内侧房间宽度一致。此时角钢板6与外墙体9外侧的横纵钢板带2的横向钢板带和纵向钢板带的交汇处相对,二者之间设置第二水平对穿螺栓1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墙体9的另外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外墙体9内侧的角钢板6与外墙体9外侧的横纵钢板带2的纵向钢板带之间连接有贯穿外墙体9的第二水平对穿螺栓11,所述外墙体9外侧的新增抹灰层4覆盖第二水平对穿螺栓11,所述外墙体9内侧的新增抹灰层4覆盖角钢板6和第二水平对穿螺栓11。当角钢板6恰好不与外墙体9外侧的横纵钢板带2的横向钢板带和纵向钢板带的交汇处相对时,此时可在角钢板6与外墙体9外侧的横纵钢板带2的纵向钢板带之间设置第二水平对穿螺栓11。
由于横纵钢板带2的纵向钢板带相对于横向钢板带所需承受的墙体变形力更大,因此如图1所示,所述横纵钢板带2的纵向钢板带的宽度大于横向钢板带的宽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包括横纵钢板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纵钢板带(2)的横向钢板带和纵向钢板带是一体成型的,所述横纵钢板带(2)相对的粘接于墙体两侧的原有抹灰层(1)上,墙体两侧的横纵钢板带(2)的横向钢板带和纵向钢板带的交汇处之间连接有贯穿墙体的对穿螺栓(3),位于横纵钢板带(2)和对穿螺栓(3)外的墙体上覆盖有新增抹灰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设于墙体与楼板(5)交接处的角钢板(6),所述角钢板(6)与横纵钢板带(2)的纵向钢板带之间焊接连接,位于楼板(5)上下表面的角钢板(6)之间连接有贯穿楼板(5)的竖直对穿螺栓(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内墙体(8)和外墙体(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体(8)两侧的角钢板(6)之间连接有贯穿内墙体(8)的第一水平对穿螺栓(10),所述新增抹灰层(4)覆盖内墙体(8)两侧的角钢板(6)以及第一水平对穿螺栓(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体(9)内侧的角钢板(6)与外墙体(9)外侧的横纵钢板带(2)的横向钢板带和纵向钢板带的交汇处之间连接有贯穿外墙体(9)的第二水平对穿螺栓(11),所述外墙体(9)外侧的新增抹灰层(4)覆盖第二水平对穿螺栓(11),所述外墙体(9)内侧的新增抹灰层(4)覆盖角钢板(6)和第二水平对穿螺栓(1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体(9)内侧的角钢板(6)与外墙体(9)外侧的横纵钢板带(2)的纵向钢板带之间连接有贯穿外墙体(9)的第二水平对穿螺栓(11),所述外墙体(9)外侧的新增抹灰层(4)覆盖第二水平对穿螺栓(11),所述外墙体(9)内侧的新增抹灰层(4)覆盖角钢板(6)和第二水平对穿螺栓(1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纵钢板带(2)的纵向钢板带的宽度大于横向钢板带的宽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69357.4U CN212743477U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69357.4U CN212743477U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743477U true CN212743477U (zh) | 2021-03-19 |
Family
ID=75005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869357.4U Active CN212743477U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743477U (zh) |
-
2020
- 2020-05-22 CN CN202020869357.4U patent/CN2127434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42196A (zh) | 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及制作方法 | |
CN207878747U (zh) | 一种叠合楼板预制板 | |
CN106703269A (zh) | 一种带钢桁架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及制作方法 | |
CN206784913U (zh) | 一种两段式叠合板接缝吊模工具 | |
CN107893477A (zh) | 叠合墙与水平构件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797638A (zh) | 基于复合底板的一体化装配式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589971A (zh) | 一种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连接节点及制作方法 | |
CN208441138U (zh) | 基于复合底板的一体化装配式管廊 | |
CN206352357U (zh) | 一种带钢桁架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
CN106760073A (zh) | 装配式混凝土内墙板构筑组件 | |
CN207863150U (zh) | 叠合墙与水平构件连接节点 | |
CN211690988U (zh) |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混凝土预制板 | |
CN206070792U (zh) | 一种装配式钢板条带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 |
CN212743477U (zh) | 一种有效利用原有砌体抹灰的墙体加固装置 | |
CN111075081B (zh) | 一种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952044B (zh) | 一种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结构及预应力装配方法 | |
CN208668274U (zh) | 一种钢混组合梁桥 | |
CN111608314A (zh) | 双向叠合板混凝土结构及其整体式接缝施工方法 | |
CN106836641A (zh) | 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 | |
CN207160359U (zh) | 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 | |
CN207878750U (zh) | 一种叠合楼板预制板 | |
CN216810535U (zh) | 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 | |
CN110067198A (zh) | 一种钢混组合梁桥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2641881U (zh) | 双向叠合板混凝土结构 | |
CN213449073U (zh) | 周边无出筋式钢筋混凝土整间预制叠合楼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