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2568U - 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2568U
CN212742568U CN202021466126.5U CN202021466126U CN212742568U CN 212742568 U CN212742568 U CN 212742568U CN 202021466126 U CN202021466126 U CN 202021466126U CN 212742568 U CN212742568 U CN 212742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ottom plate
block
fixedly connected
top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661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洋
黄碧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uya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uya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uya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uya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661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2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2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2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具体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包括防护板和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放置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限位槽、升降槽、活动块、卡合杆、限位齿轮、套筒、活动槽和卡块,在该装置对基坑进行防护时,可以通过先拉动卡块,使卡块与限位槽脱离后将卡块向上提拉,使卡合杆与限位齿轮脱离后,转动防护板,待防护板与基坑的角度可以贴合后,下拉卡块使卡合杆与限位齿轮卡合,将卡块与限位槽卡合,对卡合杆进行固定,实现了可以调节角度来贴合基坑。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保证地下施工时基坑周围的稳固安全,是对基坑进行临时的加固、支撑,基坑支护分为很多种,应用范围广泛,其中防护结构作为其中的一大项作用巨大,现有的大部分基坑支护的防护结构在应用时还存在很多的缺陷,需要一种实用性高的基坑支护的防护结构。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传统的基坑支护的防护结构,在应用时支撑力不够高,会有倒塌的危险;
(2)传统的基坑支护的防护结构,在应用时不能根据基坑的角度调节自身角度,应用有局限性;
(3)传统的基坑支护的防护结构,在支撑时底部固定不稳定,且方式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应用时支撑力不够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板和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端,所述放置槽的内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防护板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槽,所述第二铰接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与齿条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长度小于底板的长度,所述齿条的高度大于支杆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由限位槽、升降槽、活动块、卡合杆、限位齿轮、套筒、活动槽和卡块组成,所述升降槽设置在防护板的内部,所述活动槽设置在底板内部的一侧,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防护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齿轮固定连接在底板顶端的一侧,所述升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合杆,所述卡合杆贯穿防护板的底端和套筒的顶端与限位齿轮活动连接,所述卡合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限位槽镶嵌在防护板的一侧,所述限位槽与卡块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筒内部的直径大于限位齿轮的直径,所述活动块的直径小于升降槽内部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由第一铰接槽、折叠杆、空槽、固定桩、滑槽、升降块、螺纹轴和螺纹槽组成,所述固定桩固定连接在底板内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桩贯穿底板的底端并延伸至底板的底端,所述固定桩的内部设置有空槽,所述空槽的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桩两侧底端的对称位置处均活动铰接有折叠杆,所述空槽的内部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槽,所述第一铰接槽贯穿滑槽与折叠杆活动连接,所述升降块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螺纹轴,所述固定桩顶端的中间位置处镶嵌有螺纹槽,所述螺纹轴与螺纹槽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轴的直径小于空槽内部的直径,所述滑槽的高度小于固定桩的高度,所述螺纹轴的长度大于空槽内部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不仅实现了增加支撑力,实现了可调节角度,而且实现了便于固定;
(1)通过设置有齿条、放置槽、支杆和第二铰接槽,在该结构对基坑进行支撑防护时,将防护板贴合在基坑的待支撑处,拉动支杆活动,将防护板调整好角度后,将支杆与对应的齿条进行卡合,使支杆对防护板产生支撑力,实现了可以增加防护板的支撑力,防止倒塌;
(2)通过设置有限位槽、升降槽、活动块、卡合杆、限位齿轮、套筒、活动槽和卡块,在该装置对基坑进行防护时,可以通过先拉动卡块,使卡块与限位槽脱离后将卡块向上提拉,使卡合杆与限位齿轮脱离后,转动防护板,待防护板与基坑的角度可以贴合后,下拉卡块使卡合杆与限位齿轮卡合,将卡块与限位槽卡合,对卡合杆进行固定,实现了可以调节角度来贴合基坑;
(3)通过设置有第一铰接槽、折叠杆、空槽、固定桩、滑槽、升降块、螺纹轴和螺纹槽,在需要将该防护结构固定在基坑底部进行防护时,将固定桩埋入地底后转动螺纹轴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升降块及升降块两侧的第一铰接槽向下运动,第一铰接槽再带动折叠杆形成折叠展开后,增大了受力体积,增强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槽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板;2、底板;3、调节结构;301、限位槽;302、升降槽;303、活动块;304、卡合杆;305、限位齿轮;306、套筒;307、活动槽;308、卡块;4、定位结构;401、第一铰接槽;402、折叠杆;403、空槽;404、固定桩;405、滑槽;406、升降块;407、螺纹轴;408、螺纹槽;5、齿条;6、放置槽;7、支杆;8、第二铰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板1和底板2,底板2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结构3,调节结构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底板2的内部设置有定位结构4,底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结构;
请参阅图1-4,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还包括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放置槽6,放置槽6固定连接在底板2的顶端,放置槽6的内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齿条5,防护板1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槽8,第二铰接槽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杆7,支杆7与齿条5活动连接;
放置槽6的长度小于底板2的长度,齿条5的高度大于支杆7的直径;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结构对基坑进行支撑防护时,将防护板1贴合在基坑的待支撑处,拉动支杆7活动,将防护板1调整好角度后,将支杆7与对应的齿条5进行卡合,使支杆7对防护板1产生支撑力,实现了可以增加防护板1的支撑力,防止倒塌。
实施例2:调节结构3由限位槽301、升降槽302、活动块303、卡合杆304、限位齿轮305、套筒306、活动槽307和卡块308组成,升降槽302设置在防护板1的内部,活动槽307设置在底板2内部的一侧,活动槽30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套筒306,套筒306与防护板1固定连接,限位齿轮305固定连接在底板2顶端的一侧,升降槽3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合杆304,卡合杆304贯穿防护板1的底端和套筒306的顶端与限位齿轮305活动连接,卡合杆304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块303,活动块3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308,限位槽301镶嵌在防护板1的一侧,限位槽301与卡块308活动连接;
套筒306内部的直径大于限位齿轮305的直径,活动块303的直径小于升降槽302内部的直径;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该装置对基坑进行防护时,可以通过先拉动卡块308,使卡块308与限位槽301脱离后将卡块308向上提拉,使卡合杆304与限位齿轮305脱离后,转动防护板1,待防护板1与基坑的角度可以贴合后,下拉卡块308使卡合杆304与限位齿轮305卡合,将卡块308与限位槽301卡合,对卡合杆304进行固定,实现了可以调节角度来贴合基坑。
实施例3:定位结构4由第一铰接槽401、折叠杆402、空槽403、固定桩404、滑槽405、升降块406、螺纹轴407和螺纹槽408组成,固定桩404固定连接在底板2内部的两侧,固定桩404贯穿底板2的底端并延伸至底板2的底端,固定桩404的内部设置有空槽403,空槽403的两侧设置有滑槽405,固定桩404两侧底端的对称位置处均活动铰接有折叠杆402,空槽403的内部设置有升降块406,升降块40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槽401,第一铰接槽401贯穿滑槽405与折叠杆402活动连接,升降块406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螺纹轴407,固定桩404顶端的中间位置处镶嵌有螺纹槽408,螺纹轴407与螺纹槽408活动连接;
螺纹轴407的直径小于空槽403内部的直径,滑槽405的高度小于固定桩404的高度,螺纹轴407的长度大于空槽403内部的高度;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需要将该防护结构固定在基坑底部进行防护时,将固定桩404埋入地底后转动螺纹轴407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升降块406及升降块406两侧的第一铰接槽401向下运动,第一铰接槽401再带动折叠杆402形成折叠展开后,增大了受力体积,增强了稳定性。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在该结构对基坑进行支撑防护时,将防护板1贴合在基坑的待支撑处,拉动支杆7活动,将防护板1调整好角度后,将支杆7与对应的齿条5进行卡合,使支杆7对防护板1产生支撑力,实现了可以增加防护板1的支撑力,防止倒塌。
之后,在该装置对基坑进行防护时,可以通过先拉动卡块308,使卡块308与限位槽301脱离后将卡块308向上提拉,使卡合杆304与限位齿轮305脱离后,转动防护板1,待防护板1与基坑的角度可以贴合后,下拉卡块308使卡合杆304与限位齿轮305卡合,将卡块308与限位槽301卡合,对卡合杆304进行固定,实现了可以调节角度来贴合基坑。
最后,在需要将该防护结构固定在基坑底部进行防护时,将固定桩404埋入地底后转动螺纹轴407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升降块406及升降块406两侧的第一铰接槽401向下运动,第一铰接槽401再带动折叠杆402形成折叠展开后,增大了受力体积,增强了稳定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板(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结构(3),所述调节结构(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所述底板(2)的内部设置有定位结构(4),所述底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放置槽(6),所述放置槽(6)固定连接在底板(2)的顶端,所述放置槽(6)的内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齿条(5),所述防护板(1)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槽(8),所述第二铰接槽(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杆(7),所述支杆(7)与齿条(5)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6)的长度小于底板(2)的长度,所述齿条(5)的高度大于支杆(7)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3)由限位槽(301)、升降槽(302)、活动块(303)、卡合杆(304)、限位齿轮(305)、套筒(306)、活动槽(307)和卡块(308)组成,所述升降槽(302)设置在防护板(1)的内部,所述活动槽(307)设置在底板(2)内部的一侧,所述活动槽(30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套筒(306),所述套筒(306)与防护板(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齿轮(305)固定连接在底板(2)顶端的一侧,所述升降槽(3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合杆(304),所述卡合杆(304)贯穿防护板(1)的底端和套筒(306)的顶端与限位齿轮(305)活动连接,所述卡合杆(304)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块(303),所述活动块(3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308),所述限位槽(301)镶嵌在防护板(1)的一侧,所述限位槽(301)与卡块(308)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06)内部的直径大于限位齿轮(305)的直径,所述活动块(303)的直径小于升降槽(302)内部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4)由第一铰接槽(401)、折叠杆(402)、空槽(403)、固定桩(404)、滑槽(405)、升降块(406)、螺纹轴(407)和螺纹槽(408)组成,所述固定桩(404)固定连接在底板(2)内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桩(404)贯穿底板(2)的底端并延伸至底板(2)的底端,所述固定桩(404)的内部设置有空槽(403),所述空槽(403)的两侧设置有滑槽(405),所述固定桩(404)两侧底端的对称位置处均活动铰接有折叠杆(402),所述空槽(403)的内部设置有升降块(406),所述升降块(40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槽(401),所述第一铰接槽(401)贯穿滑槽(405)与折叠杆(402)活动连接,所述升降块(406)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螺纹轴(407),所述固定桩(404)顶端的中间位置处镶嵌有螺纹槽(408),所述螺纹轴(407)与螺纹槽(408)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轴(407)的直径小于空槽(403)内部的直径,所述滑槽(405)的高度小于固定桩(404)的高度,所述螺纹轴(407)的长度大于空槽(403)内部的高度。
CN202021466126.5U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 Active CN212742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6126.5U CN212742568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6126.5U CN212742568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2568U true CN212742568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22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66126.5U Active CN212742568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2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38877B1 (ko) 말뚝 프레임 및 이의 사용설치방법
CN109441361B (zh) 一种桩架及其立桅方法
CN108118950A (zh) 一种标准化变电站台架双电杆架设装置
CN21274256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结构
CN114017034A (zh) 一种桩基工程旋挖成孔孔壁夯实装置及方法
CN218437096U (zh) 一种基坑安全防护机构
CN21559405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排桩基坑支护装置
CN113896101B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工具快速提升装置
CN208416095U (zh) 一种用于倾斜电杆快速校正工具
CN216866229U (zh) 一种自适应地形便携式安全防护装置
CN210013466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模板支撑架
CN214883718U (zh) 一种岩土工程可调矩形支护装置
CN214273211U (zh) 基坑围护装置
CN218204446U (zh) 一种岩土工程施工用支撑防护装置
CN213359616U (zh) 一种市政道路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CN220284827U (zh) 一种易于拆卸搬运的基坑支护
CN218542225U (zh) 一种工程勘察钻机安全遮阳装置
CN213805399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灌浆台车
CN218467295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安全围栏
CN215407837U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土建基坑防护结构
CN219525102U (zh) 定向穿管辅助支撑递送装置
CN219710322U (zh) 一种建筑基坑支护设备
CN219825307U (zh) 一种公路设计用边坡防护装置
CN219012123U (zh) 一种狭窄区域搁置式高耸带电体防护装置
CN218375747U (zh) 深基坑围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