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2470U - 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2470U
CN212742470U CN202021252937.5U CN202021252937U CN212742470U CN 212742470 U CN212742470 U CN 212742470U CN 202021252937 U CN202021252937 U CN 202021252937U CN 212742470 U CN212742470 U CN 212742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ip body
axis
secondary pollu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529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ong Yuan Aircraf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ong Yuan Aircraf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ong Yuan Aircraf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ong Yuan Aircraf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529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2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2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2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涉及水面清理设备领域,针对现有的航道清理装置存在的需要频繁返航,工作效率低,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柱远离船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第二转动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远离伸缩杆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打捞箱,且第一转动柱内嵌于打捞箱,所述打捞箱与船体转动连接,所述打捞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涡杆,且转动涡杆以打捞箱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且使用方便,降低废弃物的重量和体积,提高劳动效率,避免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清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导致航道内的水生植物肆意生长,影响航道运行,需要对水生植物进行打捞,特别是绿藻类植物,遮挡视线,易吸附在船体,长期吸附堆积会对船体造成腐蚀,减少使用寿命,由于水生植物的含水量高,使用传统的拖网式打捞方式进行打捞,水生植物质量大,船体难以承受,需要频繁返航,使工作效率降低,而且水生植物含水量高,易出现腐烂,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航道清理装置存在的需要频繁返航,工作效率低,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柱远离船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第二转动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远离伸缩杆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打捞箱,且第一转动柱内嵌于打捞箱,所述打捞箱与船体转动连接,所述打捞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涡杆,且转动涡杆以打捞箱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转动涡杆转动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远离转动涡杆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打捞板,且打捞板呈均匀分布在第一链条上,所述船体靠近打捞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涡轮,且转动涡轮与靠近船体一侧的转动涡杆匹配,所述船体内侧转动设置有传送带,且传送带呈倾斜设置,且传送带内嵌于船体,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内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船体靠近第一转动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轴,且第二转动轴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二链条,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烘干板,所述烘干板远离传送带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与船体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箱的顶端内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远离回收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缩板,且压缩板与回收箱匹配。
优选的,所述打捞箱、转动涡杆、第一链条、打捞板、第一转动柱、伸缩杆、第二转动柱、第一电机和转动涡轮均以船体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打捞箱、转动涡杆、第一链条、第一转动柱、伸缩杆、第二转动柱、第一电机和转动涡轮的中轴线均一致。
优选的,所述打捞箱靠近船体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回收口,且回收口以船体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以烘干板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所述船体靠近烘干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烘干发生器,所述烘干发生器远离传送带的一侧与回收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与回收口均匹配,且传送带呈镂空状,所述传送带的顶端与烘干板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伸缩杆伸缩改变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的距离,从而改变打捞箱与船体的角度,避免打捞箱过长影响船体移动,设置第一电机带动转动涡轮转动,转动涡轮带动转动涡杆转动,转动涡杆带动第一链条转动,第一链条转动使打捞板移动,打捞板移动将航道内的废弃物推送至船体内,使打捞自动化,降低劳动程度,提高工作效率,清洁效果更好。
2、通过设置传送带将废物传送到烘干板上,烘干板将烘干后的废弃物传送至回收箱内,伸缩柱带动压缩板伸缩,将废弃物进行压缩,避免二次污染,降低废弃物的重量和体积,扩大装置的承载量,避免频繁返航。
综上所述,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废弃物的重量和体积,提高劳动效率,避免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箱旋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船体;2、打捞箱;3、转动涡杆;4、第一链条;5、打捞板;6、回收口;7、第一转动柱;8、伸缩杆;9、第二转动柱;10、第一电机;11、转动涡轮;12、传送带;13、第一转动轴;14、第二电机;15、第二链条;16、第二转动轴;17、烘干板;18、烘干发生器;19、回收箱;20、伸缩柱;21、压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8,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柱9,所述第二转动柱9远离船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远离第二转动柱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柱7,所述第一转动柱7远离伸缩杆8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打捞箱2,且第一转动柱7内嵌于打捞箱2,所述打捞箱2与船体1转动连接,所述打捞箱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涡杆3,且转动涡杆3以打捞箱2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转动涡杆3转动连接有第一链条4,所述第一链条4远离转动涡杆3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打捞板5,且打捞板5呈均匀分布在第一链条4上,所述船体1靠近打捞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涡轮11,且转动涡轮11与靠近船体1一侧的转动涡杆3匹配,所述船体1内侧转动设置有传送带12,且传送带12呈倾斜设置,且传送带12内嵌于船体1,所述传送带12的两端内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轴13,所述船体1靠近第一转动轴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轴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3远离伸缩杆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6,且第二转动轴16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转动轴16与第一转动轴13转动连接有第二链条15,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16转动连接有烘干板17,所述烘干板17远离传送带12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回收箱19,所述回收箱19与船体1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箱19的顶端内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柱20,所述伸缩柱20远离回收箱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缩板21,且压缩板21与回收箱19匹配,所述打捞箱2、转动涡杆3、第一链条4、打捞板5、第一转动柱7、伸缩杆8、第二转动柱9、第一电机10和转动涡轮11均以船体1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所述打捞箱2、转动涡杆3、第一链条4、第一转动柱7、伸缩杆8、第二转动柱9、第一电机10和转动涡轮11的中轴线均一致,所述打捞箱2靠近船体1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回收口6,且回收口6以船体1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转动轴16以烘干板17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所述船体1靠近烘干板17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烘干发生器18,所述烘干发生器18远离传送带12的一侧与回收箱19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与回收口6均匹配,且传送带12呈镂空状,所述传送带12的顶端与烘干板17匹配。
工作原理:该清理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船体1移动至需要进行清理的航道内,并且调整至合适的位置,随即开启伸缩杆8,伸缩杆8伸长使打捞箱2上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柱7与转动安装在船体1上的第二转动柱9的距离变长,伸缩杆8持续伸长使打捞箱3与需要清理的航道水面接触,使打捞箱3上靠近伸缩杆8一侧的转动涡杆3与船体1上固定安装的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安装的转动涡轮11匹配,此时关闭伸缩杆8,使打捞箱2固定,随即开启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转动使与之固定连接的转动涡轮11转动,转动涡轮11转动使与之转动连接的转动涡杆3转动,转动涡杆3转动使第一链条4转动,第一链条4转动使与之固定连接的打捞板5移动,打捞板5移动将水面上需要清理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口6推送至船体1内部的传送带12上,开启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转动使第一转动轴13和第二链条15转动,第一转动轴13转动使传送带12转动,传送带12转动将废弃物移动至烘干板17上,烘干发生器18工作,通过烘干板17对废弃物进行烘干,第二链条15转动使第二转动轴16转动,第二转动轴16转动使烘干板17转动,烘干板17转动使废弃物移动,将废弃物移动至回收箱19内,当回收箱19的废弃物达到一定量后,伸缩柱20工作,伸缩柱20伸长使压缩板21与回收箱19底端内侧靠近,将回收箱19内的废弃物进行压缩,使用结束后,与开启顺序相反操作,关闭该清理装置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柱(9),所述第二转动柱(9)远离船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远离第二转动柱(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柱(7),所述第一转动柱(7)远离伸缩杆(8)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打捞箱(2),且第一转动柱(7)内嵌于打捞箱(2),所述打捞箱(2)与船体(1)转动连接,所述打捞箱(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涡杆(3),且转动涡杆(3)以打捞箱(2)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转动涡杆(3)转动连接有第一链条(4),所述第一链条(4)远离转动涡杆(3)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打捞板(5),且打捞板(5)呈均匀分布在第一链条(4)上,所述船体(1)靠近打捞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涡轮(11),且转动涡轮(11)与靠近船体(1)一侧的转动涡杆(3)匹配,所述船体(1)内侧转动设置有传送带(12),且传送带(12)呈倾斜设置,且传送带(12)内嵌于船体(1),所述传送带(12)的两端内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轴(13),所述船体(1)靠近第一转动轴(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轴(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3)远离伸缩杆(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6),且第二转动轴(16)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转动轴(16)与第一转动轴(13)转动连接有第二链条(15),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16)转动连接有烘干板(17),所述烘干板(17)远离传送带(12)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回收箱(19),所述回收箱(19)与船体(1)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箱(19)的顶端内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柱(20),所述伸缩柱(20)远离回收箱(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缩板(21),且压缩板(21)与回收箱(19)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箱(2)、转动涡杆(3)、第一链条(4)、打捞板(5)、第一转动柱(7)、伸缩杆(8)、第二转动柱(9)、第一电机(10)和转动涡轮(11)均以船体(1)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箱(2)、转动涡杆(3)、第一链条(4)、第一转动柱(7)、伸缩杆(8)、第二转动柱(9)、第一电机(10)和转动涡轮(11)的中轴线均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箱(2)靠近船体(1)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回收口(6),且回收口(6)以船体(1)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16)以烘干板(17)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所述船体(1)靠近烘干板(17)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烘干发生器(18),所述烘干发生器(18)远离传送带(12)的一侧与回收箱(19)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与回收口(6)均匹配,且传送带(12)呈镂空状,所述传送带(12)的顶端与烘干板(17)匹配。
CN202021252937.5U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 Active CN212742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2937.5U CN212742470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2937.5U CN212742470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2470U true CN212742470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11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52937.5U Active CN212742470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24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01842B (zh) 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
CN210592352U (zh) 一种浮筒式双体船
CN107972826A (zh) 一种柔性水面垃圾自主清理特种机器人系统
CN207000774U (zh) 一种小型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
CN106985978A (zh) 一种水上垃圾打捞船
CN110397012A (zh) 一种海洋表面漂浮垃圾清理无人船
CN110775207A (zh) 一种海洋设备桩体清洁船
CN111824346B (zh) 一种打捞船
CN208291438U (zh) 一种渔业用河面垃圾打捞装置
CN111498030A (zh) 一种海洋垃圾清理机器人
CN114108586B (zh) 一种自动巡航式智能漂浮垃圾收集器及收集方法
CN114075824B (zh) 一种浒苔打捞传送、压缩脱水、自动存储一体化设备
CN112030918A (zh) 一种海洋垃圾清理装置
CN212742470U (zh) 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船舶航道清理装置
WO2022198356A1 (zh) 一种海洋漂浮垃圾处理设备
CN106995041B (zh) 带全自动压缩打捆机的水域垃圾、水葫芦收集船
CN109944220A (zh) 漩涡式水上垃圾吸收装置
CN218027566U (zh) 一种水上漂浮垃圾清理无人船
CN210942159U (zh) 一种便于垃圾转运的清漂船
CN212125458U (zh) 一种海洋垃圾清理机器人
CN211494399U (zh) 一种海洋设备桩体清洁船
CN115450185A (zh) 基于水上漂浮物的收集设备及收集方法
CN113713930A (zh) 水上清洁机器人
CN114735144A (zh) 一种高效型水面垃圾清除处理装置
CN208559710U (zh) 一种水面垃圾及油渍收集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