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0891U - 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0891U
CN212740891U CN202021498462.8U CN202021498462U CN212740891U CN 212740891 U CN212740891 U CN 212740891U CN 202021498462 U CN202021498462 U CN 202021498462U CN 212740891 U CN212740891 U CN 212740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metal cage
cage net
packing lay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984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翔
赖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984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0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0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0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包括挖设在地面上生态坑,生态坑内壁均固定铺设有防水层,生态坑包括第一生态池和第二生态池,第一生态池与第二生态池之间固定有第一滤水墙,第一滤水墙内插设有第一填料层,第二生态池内底壁上固定铺设有第二滤水墙,第二滤水墙上铺设有第二填料层,第二填料层上铺设有种植土层,种植土层上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第一填料层外包裹有第一金属笼网,第一金属笼网与第一滤水墙之间为滑移连接并将其截断,第二填料层由软网包裹生物填料制作而成,第二填料层外包裹有第二金属笼网,第二金属笼网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更换口,更换口上放置有封闭盖,本申请具有使得填料的更换更加方便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湿地处理系统以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地相类似的地面,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者协同作用以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此种湿地系统是存一定长宽比及底面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混合组成填料床,废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住床体表面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对废水进行处理。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568773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一级生态池和二级生态池,所述一级生态池内设置有能源转换组件和曝气装置,所述一级生态池和二级生态池之间设置有反应墙,反应墙和二级生态池之间固定有挡板,污水通过挡板潜流垂直流动,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清水池,所述二级生态池中的水通过抽水系统进入清水池。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填料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更换,但上述相关技术的填料更换十分不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填料更换十分不便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挖设在地面上生态坑,生态坑内壁均固定铺设有防水层,生态坑包括第一生态池和第二生态池,第一生态池与第二生态池之间固定有第一滤水墙,第一滤水墙内插设有第一填料层,第二生态池内底壁上固定铺设有第二滤水墙,第二滤水墙上铺设有第二填料层,第二填料层上铺设有种植土层,种植土层上种植有沉水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外包裹有第一金属笼网,第一金属笼网与第一滤水墙之间为滑移连接并将其截断,第二填料层由软网包裹生物填料制作而成,第二填料层外包裹有第二金属笼网,第二金属笼网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更换口,更换口上放置有封闭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填料更换时,可直接将第一金属笼网从滤水墙内取出即可更换第一填料层,将更换口上方的部分种植土层挖走,再将封闭盖打开使得更换口暴露于外界,即可将第二填料层从第二金属笼网内拽出进行更换,使得填料的更换十分方便。
优选的,所述种植土层上设有潜水泵,潜水泵连通有回水管,回水管远离潜水泵的一端伸入第一生态池内,回水管为软管,回水管与第一滤水墙位于第一生态池内的侧壁之间设有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潜水泵,使得第二生态池内的水回流到第一生态池内,能够再次经过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的过滤,使得水处理更加高效,将回水管收起后不会妨碍第一填料层的取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笼网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提拉环,回水管从提拉环内穿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拉环的设置能够对回水管进行初步的限位,有效防止回水管内通水后出现较大位移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箍和若干固定钉,卡箍与第一滤水墙抵接,回水管的端头位于卡箍与第一滤水墙之间,固定钉将卡箍的两端贯穿后钉紧在第一滤水墙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通过固定钉将卡箍初步固定到滤水墙上,再将回水管插入卡箍内,再将固定钉进一步的插入滤水墙内,实现对回水管端头的固定,有效防止了回水管端头脱离第一生态池。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笼网的外底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防水层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供定位块插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第一填料层的更换时,将第一金属笼网放置到滤水墙内后,定位块与定位槽的设置能够读第一金属笼网进行限位,进而使得第一填料层在放置后更加的稳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生态池背离第一生态池的一侧设有清水池,防水层还隔断在清水池与第二生态池之间,第二金属笼网内滑移连接有推板,推板位于更换口下方,推板靠近清水池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防水层、连接板与第二金属笼网均为滑移连接,连接板的顶端向上延伸至生态坑的顶部,连接板用于带动推板移动至第二金属笼网内远离更换口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更换第二填料层时,先将第二填料层的一端通过更换口放入第二金属笼网内,推动连接板,使得推板带动第二填料层的一端逐渐移动至第二金属笼网内远离更换口的一端,能够使得第二填料层更加方便的完全进入第二金属笼网。
优选的,所述封闭盖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一端的下表面与第二金属笼网上表面抵接,封闭盖和顶板上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的设置能够使得封闭盖将更换口封闭后的稳定性更高,透水孔的设置保证了从第二填料层下方渗上来的水能够通过封闭盖和顶板进入种植土层内,保证了水处理的效率稳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金属笼网上表面放置有盖板,盖板上表面与顶板上表面齐平,盖板一端与顶板一端抵接,透水孔还开设在盖板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的设置能够保持种植土层下表面的平整,同时有效防止大量泥土进入第二金属笼网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进行填料更换时,可直接将第一金属笼网从滤水墙内取出即可更换第一填料层,将更换口上方的部分种植土层挖走,再将封闭盖打开使得更换口暴露于外界,即可将第二填料层从第二金属笼网内拽出进行更换,使得填料的更换十分方便;
2.先通过固定钉将卡箍初步固定到滤水墙上,再将回水管插入卡箍内,再将固定钉进一步的插入滤水墙内,实现对回水管端头的固定,有效防止了回水管端头脱离第一生态池;
3.在更换第二填料层时,先将第二填料层的一端通过更换口放入第二金属笼网内,推动连接板,使得推板带动第二填料层的一端逐渐移动至第二金属笼网内远离更换口的一端,能够使得第二填料层更加方便的完全进入第二金属笼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为显示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为显示定位槽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为显示推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防水层;2、第一生态池;3、第二生态池;31、种植土层;4、清水池;5、第一滤水墙;51、第二滤水墙;6、第一填料层;61、第一金属笼网;62、定位块;63、定位槽;64、提拉环;7、第二填料层;71、第二金属笼网;711、推板;712、连接板;72、更换口;73、封闭盖;74、顶板;75、盖板;76、透水孔;8、潜水泵;81、回水管;82、排水管;9、固定组件;91、卡箍;92、固定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参考图1,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挖设在地面上的生态坑,生态坑内壁固定铺设有防水层1,本实施例中防水层1为玻璃钢材质,生态坑包括第一生态池2、第二生态池3和清水池4,第二生态池3位于第一生态池2和清水池4之间,第一生态池2与第二生态池3之间固定有将其隔断且为竖直设置的第一滤水墙5,第一生态池2内底壁和第二生态池3内底壁均固定铺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滤水墙51,第一滤水墙5内插设有将其截断的第一填料层6,位于第二生态池3内的第二滤水墙51上表面铺设有有第二填料层7,第二填料层7上表面铺设有种植土层31,种植土层31上种植有沉水植物;进入第一生态池2内的污水通过第一滤水墙5后,首先经过第一填料层6过滤后,再进入第二滤水墙51内经过第二填料层7过滤后,上升到第二生态池3内。
如图1和图2所示,种植土层31上表面设有两个潜水泵8,一个潜水泵8连通回水管81并伸入第一生态池2内,另一个潜水泵8连通排水管82并伸入清水池4内,回水管81为软管,回水管81与位于第一生态池2内的第一滤水墙5之间设有固定组件9,固定组件9包括卡箍91和若干固定钉92,卡箍91与滤水墙抵接,回水管81插在卡箍91与滤水墙之间,固定钉92将卡箍91贯穿后插入第一滤水墙5内;能够有效防止回水管81内通水时,回水管81出现脱离第一生态池2的现象。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填料层6外罩设有第一金属笼网61,第一金属笼网61与第一滤水墙5为滑移连接并将其隔断,第一金属笼网6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拉环64,回水管81从提拉环64内通过,第一金属笼网6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62,防水层1上表面开设有供定位块62插入的定位槽63;通过向上拉动提拉环64,可直接将第一金属笼网61从滤水墙内取出进行第一填料层6的更换,定位块62和定位槽63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填料层6放置后更加稳定。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填料层7由软网包裹生物填料制作而成,第二填料层7外罩设有第二金属笼网71,第二金属笼网71上表面靠近清水池4的一端开设有更换口72,更换口72上放置有将其封闭的封闭盖73,封闭盖7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顶板74,顶板74下表面与第二金属笼网71上表面抵接,第二金属笼网71上表面固定有盖板75,盖板75上表面与顶板74上表面齐平,盖板75一端与顶板74一端抵接,盖板75上表面、顶板74上表面均开设有透水孔76,顶板74上表面的透水孔76将封闭盖73贯穿;在需要更换第二填料层7时,将更换口72上方的种植土层31挖出,打开封闭盖73,即可将第二填料层7从更换口72处拽出进行更换,顶板74的设置能够使得封闭盖73将更换口72封闭的更加稳定,盖板75能够有效防止泥土进入第二金属笼网71内。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生态池3与清水池4之间通过防水层1隔开,第二金属笼网71内滑移连接有推板711,推板711在第二金属笼网71内底壁水平滑移,推板711高度为第二填料层7厚度的一半,推板711靠近清水池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12,连接板712贯穿防水层1后伸入清水池4内,连接板712与防水层1为滑移连接,连接板712背离第二生态池3的一端延伸至清水池4远离第二生态池3的侧壁上,并继续向上延伸;在将第二填料层7的一端通过更换口72放入第二金属笼网71内,推动连接板712,使得推板711带动第二填料层7的一端逐渐移动至第二金属笼网71内远离更换口72的一端,能够使得第二填料层7进入第二金属笼网71内更加轻松便捷。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更换第一填料层6时,向上拉动提拉环64使得定位块62脱离定位槽63,即可将第二金属笼网71取出进行第一填料层6的更换,在进行更换第二填料层7时,将更换口72上方的种植土层31挖出,打开封闭盖73,即可将第二填料层7从更换口72处拽出进行更换,在放置新的第二填料层7时,先将第二填料层7的一端通过更换口72放入第二金属笼网71内,推动连接板712,使得推板711带动第二填料层7的一端逐渐移动至第二金属笼网71内远离更换口72的一端,能够使得第二填料层7进入第二金属笼网71内更加轻松便捷,最终达到了使得填料的更换更加方便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挖设在地面上生态坑,生态坑内壁均固定铺设有防水层(1),生态坑包括第一生态池(2)和第二生态池(3),第一生态池(2)与第二生态池(3)之间固定有第一滤水墙(5),第一滤水墙(5)内插设有第一填料层(6),第二生态池(3)内底壁上固定铺设有第二滤水墙(51),第二滤水墙(51)上铺设有第二填料层(7),第二填料层(7)上铺设有种植土层(31),种植土层(31)上种植有沉水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6)外包裹有第一金属笼网(61),第一金属笼网(61)与第一滤水墙(5)之间为滑移连接并将其截断,第二填料层(7)由软网包裹生物填料制作而成,第二填料层(7)外包裹有第二金属笼网(71),第二金属笼网(71)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更换口(72),更换口(72)上放置有封闭盖(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层(31)上设有潜水泵(8),潜水泵(8)连通有回水管(81),回水管(81)远离潜水泵(8)的一端伸入第一生态池(2)内,回水管(81)为软管,回水管(81)与第一滤水墙(5)位于第一生态池(2)内的侧壁之间设有固定组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笼网(6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提拉环(64),回水管(81)从提拉环(64)内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9)包括卡箍(91)和若干固定钉(92),卡箍(91)与第一滤水墙(5)抵接,回水管(81)的端头位于卡箍(91)与第一滤水墙(5)之间,固定钉(92)将卡箍(91)的两端贯穿后钉紧在第一滤水墙(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笼网(61)的外底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62),防水层(1)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63),定位槽(63)供定位块(62)插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态池(3)背离第一生态池(2)的一侧设有清水池(4),防水层(1)还隔断在清水池(4)与第二生态池(3)之间,第二金属笼网(71)内滑移连接有推板(711),推板(711)位于更换口(72)下方,推板(711)靠近清水池(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12),连接板(712)与防水层(1)、连接板(712)与第二金属笼网(71)均为滑移连接,连接板(712)的顶端向上延伸至生态坑的顶部,连接板(712)用于带动推板(711)移动至第二金属笼网(71)内远离更换口(72)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盖(7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74),顶板(74)一端的下表面与第二金属笼网(71)上表面抵接,封闭盖(73)和顶板(74)上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透水孔(7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笼网(71)上表面放置有盖板(75),盖板(75)上表面与顶板(74)上表面齐平,盖板(75)一端与顶板(74)一端抵接,透水孔(76)还开设在盖板(75)上表面。
CN202021498462.8U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Active CN212740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8462.8U CN212740891U (zh)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8462.8U CN212740891U (zh)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0891U true CN212740891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24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98462.8U Active CN212740891U (zh)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0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6719C (zh) 潜-表流复合型人工湿地
KR100375052B1 (ko) 인공습지를 이용한 자연정화 촉진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3011518B (zh) 咸化水库排咸处理系统及建造方法和咸化水处理方法
CN212740891U (zh) 一种强化型潜流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KR101404215B1 (ko) 빗물저장시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수생식물을 이용한 정화시스템
CN208949931U (zh) 一种别墅地下室内衬墙导流结构
CN204982832U (zh) 一种排放表层水体的装置
KR101648811B1 (ko) 수질정화 및 바이러스 살균시스템을 갖는 지하댐 구조물 및 그 시공 방법
WO2015016440A1 (ko) 비점오염제거를 위한 수생식물식재용 성장박스 시스템
CN203159383U (zh) 咸化水库排咸处理系统
CN107190832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口的改造方法
CN202638116U (zh) 水池过滤装置
JP2002262706A (ja) 海水等利用水槽
KR20150068885A (ko) 빗물저장시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수생식물을 이용한 정화시스템
CN214833341U (zh) 一种绿色地下调蓄池
CN115968826B (zh) 一种青蛤土池育苗箱
CN214528606U (zh) 一种应用于湿地的新型生态过滤塘
CN219834994U (zh) 一种植物根部收集蓄水系统及灌溉系统
CN214614445U (zh) 一种用于下凹绿地的排水结构
CN212655610U (zh) 一种景观用水处理装置
CN220745575U (zh) 用于净化水质的生态塘
CN219098898U (zh) 一种人造湿地的植物群落结构
CN217459146U (zh)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系统
KR100363589B1 (ko) 연못용 수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연못 시스템
CN218421546U (zh) 一种反渗透式排水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