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37475U - 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 - Google Patents

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37475U
CN212737475U CN202021814182.3U CN202021814182U CN212737475U CN 212737475 U CN212737475 U CN 212737475U CN 202021814182 U CN202021814182 U CN 202021814182U CN 212737475 U CN212737475 U CN 212737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mpression cylinder
paper
air outlet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41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殿斌
何能杰
蒋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no Mv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no Mv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no Mv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no Mv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141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37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37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37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Installation And Extraction Of Printed Sheets Or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本公开提供的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包括:压印滚筒和展平装置,压印滚筒设置于外壳的内部;展平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与所述压印滚筒相对布置;其中,所述展平装置包括多个喷嘴,多个所述喷嘴沿所述压印滚筒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喷嘴用于形成朝向所述压印滚筒的扇形气流,各个所述喷嘴形成的所述扇形气流位于同一个平面,多个所述扇形气流在所述压印滚筒上形成连续的直线,所述直线平行于所述压印滚筒的轴线。

Description

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胶印印刷机在我国使用广泛,涉及到食品、药品、化妆品、烟包、电子包装等很多行业,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印刷业大国。
随着印刷机检行业的发展,在印刷机上加装在线检测系统实现对印刷过程的质量在线实时监控是机检行业发展的趋势。印刷机加装在线检测系统是通过线扫描相机成像系统实时对印刷过程中的每一张纸张进行图像采集,然后通过软件分析检测,图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是检测系统成败的关键。因此为保证每张图像采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控制纸张印刷运动过程中的平稳尤为重要,即行业中称为的纸张展平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吹风物理展平,由于滚筒是圆形的,存在曲率,所以在采图过程中要保证纸张始终紧贴滚筒,这样对风压的大小和稳定有很高要求。目前传统的方式为了保证足够的气压,都是采用大功率旋涡气泵进行憋压供气,随着电压波动和气泵极易老化(温升高),输出的气流存在窜动情况,不仅浪费能源,实际展平效果也波动较大,在要求不高的场合还能继续使用。
同一设备可以印刷纸张的薄厚程度由风量的大小调节,一般方式是采用变频器控制电机转速来实现。当纸张克重较大时,普通喷嘴喷出的气流还有足够的面积和打击力,基本能满足展平要求;当纸张克重较小时,尤其是低于70克的纸张,由于喷嘴不可能做到密度很大的排列,这时喷出的气流之间存在断点和扰动,纸张极易褶皱,造成图像大量变形误报,影响系统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
本公开提供的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包括:
压印滚筒,设置于外壳的内部;
展平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与所述压印滚筒相对布置;
其中,所述展平装置包括多个喷嘴,多个所述喷嘴沿所述压印滚筒的轴向间隔设置;
所述喷嘴用于形成朝向所述压印滚筒的扇形气流,各个所述喷嘴形成的所述扇形气流位于同一个平面,多个所述扇形气流在所述压印滚筒上形成连续的直线,所述直线平行于所述压印滚筒的轴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展平装置还包括:
吹风腔体,各个所述喷嘴均匀设置于所述吹风腔体上;
供气装置,输气口与所述吹风腔体通过控制管路连通,所述控制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电磁阀和减压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喷嘴包括进气端、送气通道和出气端;
沿从进气端到出气端的方向,所述出气端设有以所述送气通道为顶点向所述出气端渐扩的“V”形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吹风腔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
所述控制管路包括进气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输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内截面的面积相同;
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内截面的面积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吹风腔体沿所述压印滚筒的轴线方向延伸;
沿垂直于所述压印滚筒轴线的方向,所述吹风腔体的内截面呈圆形,且各个所述内截面面积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图像采集机构,所述图像采集机构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图像采集机构的采集线朝向所述压印滚筒的轴线延伸,并在所述压印滚筒形成采集部;
所述喷嘴的吹气方向与所述图像采集线延伸方向的夹角α满足:0≤α≤2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沿纸张传递方向上,所述展平装置位于所述采集部的下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吹气方向与所述采集部的切线方向夹角β满足:70°≤β≤9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吹气方向的延伸线与所述压印滚筒的轴线相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中喷嘴可以形成朝向压印滚筒的扇形气流,各个喷嘴形成的扇形气流位于同一个平面,多个扇形气流在压印滚筒上形成连续的直线,直线平行于压印滚筒的轴线。当高压气流从喷嘴喷射出时,气流呈现“一”字扇形喷射角度,形成一道线型的风刀作用在纸张上,最大限度的对纸张进行展平。由于“一”字是连续的,且对纸张进行逆向大角度吹风,所以不论是薄纸还是厚纸,可对其向后有个均匀的作用力,减少纸张褶皱和卷曲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展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喷嘴喷出气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压印滚筒;
2-展平装置;
21-吹风腔体;
211-第一进风口;
212-第二进风口;
22-供气装置;
221-输气口;
23-喷嘴;
231-进气端;
232-送气通道;
233-出气端;
24-控制管路;
241-进气口;
242-第一出风口;
243-第二出风口;
245-减压阀;
246-电磁阀;
3-图像采集机构;
31-支架;
32-采集器件;
4-吹气方向;
5-采集线;
6-采集部;
7-纸张;
8-光源;
9-外壳;
91-印版滚筒;
92-链道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展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喷嘴喷出气流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的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包括:压印滚筒1和展平装置2,压印滚筒1和展平装置2均设置于外壳9的内部,外壳9是整个印刷机的主体结构,外壳9可以用于安装其他零部件,也可以对其内部安装的部分提供保护作用。压印滚筒1是用于实现印刷机的核心部件,即将印版上的图文信息转印至印刷纸上,而收纸滚筒则用于输出已经印刷完毕的印刷纸。
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还包括印版滚筒91和链道滚筒92,印版滚筒91上设有图文信息,并用于传墨,链道滚筒92用于纸张7的输出。
展平装置2与压印滚筒1相对布置,本实施例提供的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采用展平装置2实施纸张7展平操作,对安装使用空间要求低,安全性好,利于普及和推广。该展平装置2可以作用于压印滚筒1上的采集部6处,以保证纸张7在经过该区域时的纸张7平稳性。
一般地,沿纸张7传递的方向,压印滚筒1的周向的相对两侧可以形成入纸侧和出纸侧,纸张7从压印滚筒1的入纸侧进入,转印完成后由压印滚筒1的出纸侧输出。由于入纸侧和出纸侧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将展平装置2设置于入纸侧和出纸侧之间。
如图3所示,展平装置2还包括:吹风腔体21和供气装置22,各个喷嘴23均匀设置于吹风腔体21上,结构和施工简单,组装部件都采用标准件,可方便批量制作。供气装置22可以为集中供气装置22或工业空压机独立供气。供气装置22的输气口221与吹风腔体21通过控制管路24连通,控制管路24上依次设置有电磁阀246和减压阀245。
根据具体纸张7克重,可选用集中供气或工业空压机独立供气:当纸张7克重小于150g时,可优先选用集中供气,此时对气源的压力和流量要求较低,一般工厂内自用高压气可完全满足要求。当纸张7克重大于150g时,多为卡纸类,此时对气源的要求较高,如果工厂提供的集中供气气源不能满足要求,可选用足够功率的螺杆空压机进行独立供气。具体可以根据设备使用场合情况,可灵活选择气源方式。上述两种供气方式的合理选取,可共同完成40g-400g纸张7的气源问题,噪声低,能效比高,随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工作而工作,减少能源浪费。
在气源出口处安装电磁阀246,即输气口221连接的控制管路24上安装电磁阀246,可在非生产阶段关闭气源输出,达到节能的目的。减压阀245安装有压力表,它的作用是调节输出气流的压力,通过实践,可对应不同克重的纸张7形成相对固定的压力参数,方便每次调整。通过引入电磁阀246的控制,可与机台生产绑定,达到节能目的;通过引入减压阀245的控制,可根据产品类型对应调整,达到最佳展平效果。
展平装置2包括多个喷嘴23,喷嘴23向纸张7吹风,给压印滚筒1上的纸张7施加压力,使得纸张7贴附在压印滚筒1表面进行展平。
多个喷嘴23沿压印滚筒1的轴向间隔设置,喷嘴23用于形成朝向压印滚筒1的扇形气流,各个喷嘴23形成的扇形气流位于同一个平面,使各个扇形气流形成连续的气流。多个扇形气流在压印滚筒1上形成连续的直线,直线平行于压印滚筒1的轴线,使多个扇形气流形成一道线型的风刀作用在纸张7上,最大限度的对纸张7进行展平。由于在压印滚筒1上的气流是连续的,因此,不论是薄纸还是厚纸,可对纸张7向后有个均匀的作用力,减少纸张7褶皱和卷曲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展平装置2与压印滚筒不接触,被印刷的纸张7可靠地贴住在压印滚筒1的外壁上进行展平,防止刮坏印刷纸张7。
如图5所示,当高压气流从喷嘴23喷射出时,呈现“一”字扇形喷射角度,通过工作距离的合理选取和喷嘴23密度的排布,可使“一”字重叠连接,最终形成一道线型的风刀作用在纸张7上,最大限度的对纸张7进行展平。由于“一”字是连续的,且对纸张7进行逆向大角度吹风,所以不论是薄纸还是厚纸,可对其向后有个均匀的作用力,减少纸张7褶皱和卷曲的可能性。当使用集中供气时,所有器件都属于免维护器件,可长期正常使用,当使用空压机时,需要遵循空压机的保养要求,大约半年一次进行内部机油的更换,以便设备正常工作,故障点少,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所以,通常情况下,机台使用人员只需要根据印刷产品的克重情况,适当的调节一下减压阀245的输出大小,就可保证整个在线检测系统的检测能力。
气流在压印滚筒1上的宽度大于压印滚筒1轴向的相对两侧的宽度,使展平装置2对纸张7宽度方向上均匀施加作用力,使展平效果更加显著。
可选的,多个喷嘴23沿压印滚筒1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以保证每个喷嘴23喷出气流的压力一致,对纸张7有个均匀向后的作用力,减少纸张7褶皱和卷曲的可能性。可选的,相邻两个喷嘴23之间间隔40mm~60mm,较佳的,相邻两个喷嘴23之间间隔60mm,以保证每个喷嘴23喷出气流的压力一致,减少纸张7褶皱和卷曲的可能性。
吹风腔体21上的喷嘴23的出气端233到纸张7的距离需与吹风量配合以达到最佳展平效果。可选的,喷嘴23的出气端233到纸张7的距离为40mm~60mm,以保证每个喷嘴23喷出气流的压力一致,对纸张7有个均匀向后的作用力,减少纸张7褶皱和卷曲的可能性。较佳的,喷嘴23的出气端233到纸张7的距离为50mm。通过工作距离的合理选取和喷嘴23密度的排布,可使气流呈“一”字重叠连接,最终形成一道线型的风刀作用在印刷品上,最大限度的对印刷品进行展平。
每个喷嘴23伸入吹风腔体21的长度一致,以保证吹风腔体21内气压稳定,使每个喷嘴23喷出气流的压力一致,减少纸张7褶皱和卷曲的可能性。
如图4所示,喷嘴23包括进气端231、送气通道232和出气端233,沿从进气端231到出气端233的方向,出气端233设有以送气通道232为顶点朝向出气端233渐扩的“V”形槽,使喷嘴23可以产生扇形的气流,该“V”形槽两边的夹角为20°~60°,可使多个扇形气流呈“一”字重叠连接,最终形成一道线型的风刀作用在印刷品上。送气通道232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孔段、第二孔端和第三孔段,第一孔段、第二孔端和第三孔段的孔径依次减小,可以对送气通道232内的气流进行加速。送气通道232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四孔段、第五孔段和第六孔段,第四孔段、第五孔段和第六孔段的孔径依次增大,出气端233成“V”形槽的顶端与第六孔段同轴设置且连通,使喷嘴23可以产生扇形的气流。
每个喷嘴23的出气端233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保证吹风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使扇形气流道压印滚筒上的作用力相同。各个喷嘴23结构相同,以保证风力的一致性,减少纸张7褶皱和卷曲的可能性。
如图3所示,吹风腔体2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二进风口212,吹风腔体21通过两端进气,可使气流比较均匀的分布在每个喷嘴23上,保证各个喷嘴23的压力一致,减少纸张7褶皱和卷曲的可能性。
控制管路24包括进气口241、第一出风口242和第二出风口243,进气口241与输气口221连通,第一出风口242与第一进风口211连通,第二出风口243与第二进风口212连通。控制管路24有一个进气口241,两个出风口第一出风口242和第二出风口243,通过第一出风口242与第一进风口211连通,第二出风口243与第二进风口212连通,实现吹风腔体21的两端进气,可以使气流比较均匀的分布在每个喷嘴23上,保证各个喷嘴23内的压力一致,使喷嘴23喷出的气体作用在压印滚筒上的力相同,减少纸张7褶皱和卷曲的可能性。
吹风腔体21的内截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有喷嘴23出气端233的总面积,以保证气流在吹风腔体21内部密度的均匀性以及风压的稳定性。
可选的,喷嘴23出气端233的总面积为35mm2~45mm2,较佳的,喷嘴23出气端233的总面积为40mm2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进风口211与第二进风口212内截面的面积相同,第一出风口242与第二出风口243内截面的面积相同,可以使吹风腔体21两端进气的压力或流速相同,以保证气流比较均匀的分布在每个喷嘴23上,保证各个喷嘴23内的压力一致,使喷嘴23喷出的气体作用在压印滚筒上的力相同,减少纸张7褶皱和卷曲的可能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吹风腔体21沿压印滚筒1的轴线方向延伸,长度变动灵活,可以根据压印滚筒1的长度设置吹风腔体21的长度,通用性强。沿垂直于压印滚筒1轴线的方向,吹风腔体21的内截面呈圆形,且各个内截面面积相同,可以使气流比较均匀的分布在每个喷嘴23上,保证各个喷嘴23的压力一致。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还包括图像采集机构3,图像采集机构3安装于外壳9,且图像采集机构3位于外壳9的内部空间以外。
图像采集机构3的采集线5朝向压印滚筒1的轴线延伸,并在压印滚筒1形成采集部6。具体地,压印滚筒1上的采集部6指的是,压印滚筒1的纸张7滚出侧上的区域,也就是说,该采集部6内存在已经转印完成的印刷纸,也就是存在需要采集的图像,图像采集机构3可以采集此区域内的图像信息。而图像采集机构3的采集线5指的是图像采集机构3发挥图像采集功能时,其内部的采集元件与压印滚筒1的采集区域之间的光路连线。另外,鉴于外壳9内通常比较暗,为了保证图像采集机构3的正常工作,前述图像采集机构3还包括光源8,该光源8将光线投射至压印滚筒1上的采集部6,以此照亮采集部6内的图像。
由于图像采集机构3安装于外壳9的内部空间以外,因此外壳9内部的灰尘等杂质就不容易污染图像采集机构3,使得图像采集机构3不需要进行频繁的维护。所以该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的维护频率较低。另外,此种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不需要在自身的内部安装图像采集机构3,也就不需要做较大的改动;同时,根据不同规格的印刷机,灵活更换不同的图像采集机构3即可。另外,该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是通过后期加装的方式设置图像采集机构3,也不会对操作人员的日常生产操作和维护产生影响。
图像采集机构3安装于外壳9的内部空间以外,而压印滚筒1上的采集部6则位于外壳9的内部空间中,因此图像采集机构3与压印滚筒1之间隔着外壳9的一部分结构。当外壳9整体采用透明材料时,即使外壳9的一部分结构阻隔于图像采集机构3与压印滚筒1之间,也基本不会影响图像采集机构3的图像采集工作,但是如果外壳9采用非透明材料,那么图像采集机构3的图像采集工作将会受到影响。在此种情况下,就可以在外壳9上开设通过孔,图像采集机构3的采集线5能够穿过该通过孔并延伸至压印滚筒1上的采集区域处。因此,开设通过孔后,外壳9的整体材质及结构就不受到限制,同时还能够保证图像采集机构3的图像采集质量。
图像采集机构3包括支架31、铰接于支架31上的采集器件32,
该采集器件32可以是相机。支架31与外壳9固定连接,采集器件32的采集线5在采集器件32的转动行程上形成调整面。即,在不同规格的印刷机上安装图像采集机构3时,可以转动采集器件32,使得采集器件32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压印滚筒1的位置,在调整过程中,采集器件32的采集线5不断变化,多个位置处的采集线5即可构成前述的调整面。此种结构可以根据印刷机的规格变化调整图像采集机构3的结构,使得单个图像采集机构3具有更好的通用性。
采集器件32的安装高度可以大于外壳9的最大高度。也就是说,采集器件32安装于外壳9上后将处于较高的位置,由于灰尘等杂质多数都集聚在较低的位置处,因此如此安装采集器件32就可以大幅度降低采集器件32周围的杂质数量,从而更好地防止采集器件32被周围环境所污染。
喷嘴23的吹气方向4与图像采集线5延伸方向的夹角α满足:0≤α≤20°,使气流作用在纸张7上的作用力更大,对气源要求降低,气流作用在纸张7上之后,可对纸张7向后有个均匀的作用力,减少纸张7褶皱和卷曲的可能性,使采集部6的纸张7展平效果更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沿纸张传递方向上,所述展平装置2位于所述采集部6的下游。也就是说,与图像采集机构3所对的采集部6的位置相比,展平装置2的位置位于纸张7传递方向的下游,使气流可以沿着纸张7运行的方向进行逆向导流,可对纸张7向后有个均匀的作用力,可以实现纸张7在压印滚筒1的表面进行展平,使采集部6的展平效果更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吹气方向4与采集部6的切线方向夹角β满足:70°≤β≤90°,气流沿着纸张7运行的方向进行逆向导流,使气流作用在纸张7上的作用力更大,对气源要求降低,气流作用在纸张7上之后,减少纸张7褶皱和卷曲的可能性,使采集部6的展平效果更好,提高检测效果。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吹气方向4的延伸线与压印滚筒1的轴线相交,气流作用在纸张7上之后由于气流方向朝向压印滚筒的轴线,使位于压印滚筒1上的纸张7更易于展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印滚筒(1),设置于外壳(9)的内部;
展平装置(2),设置于所述外壳(9)的内部,且与所述压印滚筒(1)相对布置;
其中,所述展平装置(2)包括多个喷嘴(23),多个所述喷嘴(23)沿所述压印滚筒(1)的轴向间隔设置;
所述喷嘴(23)用于形成朝向所述压印滚筒(1)的扇形气流,各个所述喷嘴(23)形成的所述扇形气流位于同一个平面,多个所述扇形气流在所述压印滚筒(1)上形成连续的直线,所述直线平行于所述压印滚筒(1)的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平装置(2)还包括:
吹风腔体(21),各个所述喷嘴(23)均匀设置于所述吹风腔体(21)上;
供气装置(22),输气口(221)与所述吹风腔体(21)通过控制管路(24)连通,所述控制管路(24)上依次设置有电磁阀(246)和减压阀(2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23)包括进气端(231)、送气通道(232)和出气端(233);
沿从进气端(231)到出气端(233)的方向,所述出气端(233)设有以所述送气通道(232)为顶点向所述出气端(233)渐扩的“V”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腔体(2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二进风口(212);
所述控制管路(24)包括进气口(241)、第一出风口(242)和第二出风口(243),所述进气口(241)与所述输气口(221)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242)与所述第一进风口(211)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243)与所述第二进风口(21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211)与所述第二进风口(212)内截面的面积相同;
所述第一出风口(242)与所述第二出风口(243)内截面的面积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腔体(21)沿所述压印滚筒(1)的轴线方向延伸;
沿垂直于所述压印滚筒(1)轴线的方向,所述吹风腔体(21)的内截面呈圆形,且各个所述内截面面积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采集机构(3),所述图像采集机构(3)设置于所述外壳(9),所述图像采集机构(3)的采集线(5)朝向所述压印滚筒(1)的轴线延伸,并在所述压印滚筒(1)形成采集部(6);
所述喷嘴(23)的吹气方向(4)与所述图像采集线(5)延伸方向的夹角α满足:0≤α≤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沿纸张传递方向上,所述展平装置(2)位于所述采集部(6)的下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方向(4)与所述采集部(6)的切线方向夹角β满足:70°≤β≤9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方向(4)的延伸线与所述压印滚筒(1)的轴线相交。
CN202021814182.3U 2020-08-26 2020-08-26 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 Active CN212737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4182.3U CN212737475U (zh) 2020-08-26 2020-08-26 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4182.3U CN212737475U (zh) 2020-08-26 2020-08-26 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37475U true CN212737475U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91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4182.3U Active CN212737475U (zh) 2020-08-26 2020-08-26 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37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03429A (zh) 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
CN212737475U (zh) 印刷机纸张展平机构
CN113059909A (zh) 一种烘干除尘效果好的纸质印刷品的水性印刷装置
CN211222487U (zh) 一种具有压平功能的滚筒印刷机
CN202727529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丝网印刷机
CN105650295A (zh) 间歇给风式印刷纸张展平装置
CN114379212A (zh) 一种绿色环保型印刷设备及印刷方法
CN219312281U (zh) 一种绿色环保型印刷设备
CN214449469U (zh) 一种带有双面烘干装置的凹版印刷机
CN216373566U (zh) 一种全自动高速裱纸机
CN206186510U (zh) 一种热风吹干墨水的双色滚印机
CN215561280U (zh) 一种预缩机
CN201842533U (zh) 一种卷筒料翻转架装置
CN210946292U (zh) 一种预浸渍纸的冷却装置
CN220904375U (zh) 具有清洁烘干功能的冷转移印花单元
CN219789624U (zh) 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圆网印花机压辊
CN215041153U (zh) 一种胶印机输纸部防异物掉入结构
CN217917346U (zh) 一种黑白数字印刷机
CN220316693U (zh) 印刷纸张吹风展平装置
CN216610565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喷墨印刷机构
CN113879879B (zh) 一种包装袋彩印传送装置
CN213433432U (zh) 一种紧凑式高炉煤气干法除尘器
CN210486393U (zh) 一种烘干排风装置
CN213476013U (zh) 一种印刷印花辊去除冷凝水的装置
CN215397251U (zh) 一种纸箱生产的油皮纸表面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