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7648U - 挡圈及具有其的液压泵 - Google Patents

挡圈及具有其的液压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17648U
CN212717648U CN202021320438.5U CN202021320438U CN212717648U CN 212717648 U CN212717648 U CN 212717648U CN 202021320438 U CN202021320438 U CN 202021320438U CN 212717648 U CN212717648 U CN 212717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bearing
drainage
body part
retain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204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德颖
李长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204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17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17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17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圈及具有其的液压泵,包括:本体部,本体部上设置有引流部,引流部包括入流口、出流口以及与入流口和出流口均连通的流体通道;其中,本体部具有相对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入流口位于本体部的外侧面,出流口位于本体部的端部,以使本体部外侧的流体经流体通道流出至本体部的端部。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轴承润滑不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挡圈及具有其的液压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挡圈及具有其的液压泵。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压泵的转轴上一般设置有多个轴承,在多个轴承之间设置有挡圈。为了对多个轴承进行润滑,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润滑油飞溅的方式,通过使润滑油飞溅至多个轴承上从而对多个轴承进行润滑。
然而,采用飞溅方式时,润滑油的取油口的位置将受到限制,取油口必须要避开挡圈,同时,由取油口喷出的机油还必须喷到两个轴承之间。这样,不仅使得外部管路无法保持通用性,也会使得润滑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圈及具有其的液压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轴承润滑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挡圈,包括:本体部,本体部上设置有引流部,引流部包括入流口、出流口以及与入流口和出流口均连通的流体通道;其中,本体部具有相对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入流口位于本体部的外侧面,出流口位于本体部的端部,以使本体部外侧的流体经流体通道流出至本体部的端部。
进一步地,出流口包括第一出流口和第二出流口,第一出流口和第二出流口相对设置在本体部的两端。
进一步地,流体通道包括:主流路,主流路的一端与入流口连通;第一分支流路,与主流路呈第一预定角度设置,第一分支流路的一端与主流路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分支流路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流口连通;第二分支流路,与主流路呈第二预定角度设置,第二分支流路的一端与主流路的另一端连通,第二分支流路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流口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分支流路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分支流路的延伸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引流部还包括引流槽,引流槽设置在本体部的外侧面,入流口与引流槽连通,入流口位于引流槽的底部,以使引流槽内的流体经入流口流入至流体通道内。
进一步地,引流槽为弧形槽,引流槽沿本体部的周向延伸。
进一步地,引流部为多个,多个引流部沿本体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本体部包括:环形圈,入流口设置在环形圈的外圈;凸起部,凸起部凸出于环形圈的内圈设置,出流口设置在凸起部的端部。
进一步地,凸起部为多个,引流部为多个,多个引流部的出流口与多个凸起部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出流口设置在相应的凸起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压泵,液压泵包括挡圈,挡圈为上述提供的挡圈。
进一步地,液压泵还包括:泵座和转轴,转轴设置在泵座上;第一轴承,套设在转轴上,第一轴承位于泵座和转轴之间;第二轴承,套设在转轴上,第二轴承位于泵座和转轴之间,第二轴承与第一轴承间隔设置;挡圈,设置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的间隙处。
进一步地,泵座上设置第一流道,挡圈的外侧与泵座的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连通,以使第一流道内的流体经第二流道流入挡圈的入流口。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本体部上设置引流部,由于入流口位于本体部的外侧面,出流口位于本体部的端部,这样,能够便于使本体部外侧的流体经流体通道流出至本体部的端部,从而便于使润滑油经引流部对本体部端部的轴承进行润滑,提高了润滑效果。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轴承润滑不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挡圈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挡圈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挡圈的左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挡圈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液压泵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液压泵的左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液压泵的主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液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本体部;11、入流口;12、第一出流口;13、第二出流口;14、主流路;15、第一分支流路;16、第二分支流路;17、引流槽;18、环形圈;19、凸起部;20、泵座;21、第一流道;30、转轴;40、第一轴承;50、第二轴承;60、第二流道;70、圆柱滚子轴承挡圈;8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圈,该挡圈包括本体部10,本体部10上设置有引流部,引流部包括入流口11、出流口以及与入流口11和出流口均连通的流体通道。其中,本体部10具有相对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入流口11位于本体部10的外侧面,出流口位于本体部10的端部,以使本体部10外侧的流体经流体通道流出至本体部10的端部。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挡圈,由于入流口11位于本体部10的外侧面处,出流口位于本体部10的端部,这样,能够便于使本体部10外侧面出的润滑油经流体通道由本体部10端部的出流口流出,以便于对本体部10端部的轴承进行润滑,提高了润滑效果。因此,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挡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轴承润滑不足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出流口包括第一出流口12和第二出流口13,第一出流口12和第二出流口13相对设置在本体部10的两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对本体部10两端的不同的轴承结构进行润滑,进一步提高润滑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流体通道包括主流路14、第一分支流路15和第二分支流路16,主流路14的一端与入流口11连通。第一分支流路15与主流路14呈第一预定角度设置,第一分支流路15的一端与主流路14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分支流路15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流口12连通。第二分支流路16与主流路14呈第二预定角度设置,第二分支流路16的一端与主流路14的另一端连通,第二分支流路16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流口13连通。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使主流路14内的润滑油分别经第一分支流路15和第二分支流路16流向本体部10的两端,进而便于更好地对本体部10两端的不同的轴承结构进行润滑。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分支流路15的流通方向与主流路14的流通方向呈90°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分支流路16的流通方向的流通方向与主流路14的流通方向呈90°设置。
具体的,第一分支流路15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分支流路16的延伸方向相同。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第一分支流路15内的润滑油的流通方向与第二分支流路16内的润滑有的流通方向相反,以使第一分支流路15内的润滑油和第二分支流路16内的润滑油分别流至本体的两端。
在本实施例中,引流部还包括引流槽17,引流槽17设置在本体部10的外侧面,入流口11与引流槽17连通,入流口11位于引流槽17的底部,以使引流槽17内的流体经入流口11流入至流体通道内。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引流槽17内能够存放一定量的润滑油,也便于向底部的入流口11提供润滑油,从而便于更好地向流体通道内引入润滑油。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引流槽17为弧形槽,引流槽17沿本体部10的周向延伸。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提高引流槽17的容量,以便于通过引流槽17存放足够的润滑油,也便于向底部的入流口11提供润滑油。
在本实施例中,引流部为多个,多个引流部沿本体部10的周向间隔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均匀地向本体部10端部的轴承结构提供润滑油,提高润滑的均匀性,以提高润滑效果。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引流槽17也沿本体部10的周向间隔设置。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引流部为4个,4个引流部沿本体部10的周向均匀且间隔设置,从而便于更好地提高润滑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本体部10包括环形圈18和凸起部19,入流口11设置在环形圈18的外圈。凸起部19凸出于环形圈18的内圈设置,出流口设置在凸起部19的端部。具体的,凸起部19用于套设在转轴30上,凸起部19与转轴30直接接触。通过将出流口设置在凸起部19的端部,这样能够更加便于将润滑油引至本体部10两侧的轴承结构处,以更好地提高润滑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凸起部19为多个,引流部为多个,多个引流部的出流口与多个凸起部19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出流口设置在相应的凸起部19上。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9为4个,引流部也为4个。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更好地提高润滑的均匀性,以提高润滑效果。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液压泵,液压泵包括挡圈,挡圈为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挡圈。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液压泵还包括泵座20和转轴30、第一轴承40、第二轴承50和挡圈,转轴30设置在泵座20上,第一轴承40套设在转轴30上,第一轴承40位于泵座20和转轴30之间,第二轴承50套设在转轴30上,第二轴承50位于泵座20和转轴30之间,第二轴承50与第一轴承40间隔设置。挡圈设置在第一轴承40和第二轴承50之间的间隙处,以通过第一轴承40和第二轴承50对挡圈进行固定。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通过挡圈的引流部对位于本体部10两端的第一轴承40和第二轴承50进行润滑,从而提高了对轴承的润滑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挡圈能够阻挡第一轴承40和第二轴承50的轴向移动,泵座20能够将齿轮输出的扭矩传递至液压泵上。
在本实施例中,泵座20上设置第一流道21,挡圈的外侧与泵座20的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流道60,第二流道60与第一流道21连通,以使第一流道21内的流体经第二流道60流入挡圈的入流口11。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使润滑有经泵座20上的第一流道21流至第二流道60,并随后从第二流道60流入至挡圈的入流口11处,从而便于使润滑油最终由挡圈的两端流出,从而更好地便于对第一轴承40和第二轴承50进行润滑。采用上述流道连通结构,能够提高结构的紧凑性,不需要设置额外的供油管路,简化了结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液压泵还包括圆柱滚子轴承挡圈70和螺母80,圆柱滚子轴承挡圈70位于第二轴承50远离挡圈的一侧,螺母80设置在转轴30上。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泵座20上设置有卡接部,第一轴承40、挡圈、第二轴承50和圆柱滚子轴承挡圈70依次排列卡接在卡接部处,第二流道60位于卡接部处。螺母80锁紧在转轴30上,并通过螺母80对第一轴承40、挡圈、第二轴承50和圆柱滚子轴承挡圈70进行抵接,并使第二轴承50抵接在转轴30的定位台阶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承50为圆柱滚子轴承,第一轴承40为深沟球轴承。在具体安装时,将深沟球轴承压入泵做,然后将挡圈压入泵座20,再将圆柱滚子轴承压入泵座20,最后安装圆柱滚子轴承挡圈70。通过控制挡圈的宽度实现精确定位,防止深沟球轴承的轴向位移。
具体的,发动机在运行时,机油经第一油道流入第二油道,随后由入油口经流通通道从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喷出,以使润滑油直接喷射在深沟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的滚珠上。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提高液压泵座总成等结构内部出现轴承结构润滑不足的情况,可以在不加工挡圈槽的情况下限制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挡圈的轴向位移,提高对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润滑效果,提高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率;可最大程度保持外部管路的通用性,优化了液压泵的内部结构布置,同时减小了泵座的加工成本;不需要设置额外的结构对挡圈进行固定,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即可实现对挡圈的固定,简化了泵座的内部结构,也提高了润滑的均匀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挡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10),所述本体部(10)上设置有引流部,所述引流部包括入流口(11)、出流口以及与所述入流口(11)和所述出流口均连通的流体通道;
其中,所述本体部(10)具有相对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入流口(11)位于所述本体部(10)的外侧面,所述出流口位于所述本体部(10)的端部,以使所述本体部(10)外侧的流体经所述流体通道流出至所述本体部(10)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流口包括第一出流口(12)和第二出流口(13),所述第一出流口(12)和所述第二出流口(13)相对设置在所述本体部(10)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包括:
主流路(14),所述主流路(14)的一端与所述入流口(11)连通;
第一分支流路(15),与所述主流路(14)呈第一预定角度设置,所述第一分支流路(15)的一端与所述主流路(14)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分支流路(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流口(12)连通;
第二分支流路(16),与所述主流路(14)呈第二预定角度设置,所述第二分支流路(16)的一端与所述主流路(14)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分支流路(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流口(1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流路(15)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分支流路(16)的延伸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还包括引流槽(17),所述引流槽(17)设置在所述本体部(10)的外侧面,所述入流口(11)与所述引流槽(17)连通,所述入流口(11)位于所述引流槽(17)的底部,以使所述引流槽(17)内的流体经所述入流口(11)流入至所述流体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17)为弧形槽,所述引流槽(17)沿所述本体部(10)的周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引流部沿所述本体部(10)的周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0)包括:
环形圈(18),所述入流口(11)设置在所述环形圈(18)的外圈;
凸起部(19),所述凸起部(19)凸出于所述环形圈(18)的内圈设置,所述出流口设置在所述凸起部(19)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挡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9)为多个,所述引流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引流部的出流口与多个所述凸起部(19)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出流口设置在相应的所述凸起部(19)上。
10.一种液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包括挡圈,所述挡圈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挡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还包括:
泵座(20)和转轴(30),所述转轴(30)设置在所述泵座(20)上;
第一轴承(40),套设在所述转轴(30)上,所述第一轴承(40)位于所述泵座(20)和所述转轴(30)之间;
第二轴承(50),套设在所述转轴(30)上,所述第二轴承(50)位于所述泵座(20)和所述转轴(30)之间,所述第二轴承(50)与所述第一轴承(40)间隔设置;
挡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40)和所述第二轴承(50)之间的间隙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座(20)上设置第一流道(21),所述挡圈的外侧与所述泵座(20)的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流道(60),所述第二流道(60)与所述第一流道(21)连通,以使所述第一流道(21)内的流体经所述第二流道(60)流入所述挡圈的入流口(11)。
CN202021320438.5U 2020-07-07 2020-07-07 挡圈及具有其的液压泵 Active CN212717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0438.5U CN212717648U (zh) 2020-07-07 2020-07-07 挡圈及具有其的液压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0438.5U CN212717648U (zh) 2020-07-07 2020-07-07 挡圈及具有其的液压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17648U true CN212717648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65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20438.5U Active CN212717648U (zh) 2020-07-07 2020-07-07 挡圈及具有其的液压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176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83271B2 (en) Rolling bearing device and rotary apparatus
US6328478B1 (en) Roller bearing for bearing unit
KR20070029150A (ko) 윤활제 공급용 모세 공급 라인을 구비한 베어링 소자를포함하는 공작 기계용 스핀들
US20170045087A1 (en) Bearing assembly and bearing ring for rotatably supporting a first component with respect to a second component, and screw compressor including the bearing assembly or the bearing ring
CN111637156A (zh) 轴承
CN212717648U (zh) 挡圈及具有其的液压泵
JP5045411B2 (ja) 転がり軸受
US8105170B2 (en) Cross shaft joint
CN108825663B (zh) 泵体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JP2009138897A (ja) 転がり軸受およびその潤滑方法
EP1390631B1 (en) Package bearing with lubrication ports
JP4941134B2 (ja) 直動ねじ装置
EP3795829A1 (en) Liquid spraying ring and refrigerant lubricating bearing assembly
US20150176647A1 (en) Self lubricating robust centralizer bearing design and method of use
CN110725864B (zh) 机械组件和机械装置
CN114183469A (zh) 静压轴承
WO2014116162A1 (en) Arrangement for lubricating an axle gear differential
CN109210165B (zh) 可注油的花键装置
WO2015091886A1 (en) Self lubricating robust centralizer bearing design and method of use
CN216588752U (zh) 凸轮轴和摇臂轴安装结构、发动机及工程设备
JPH11311254A (ja) 潤滑機構付軸受装置
CN215333958U (zh) 一种矫直机用轴承
CN115194497B (zh) 具有润滑结构的工作台交换装置及加工中心
CN211117209U (zh) 用于液压泵座的花键润滑结构及液压泵
JPH0141998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