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6864U - 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 - Google Patents
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716864U CN212716864U CN202021630525.0U CN202021630525U CN212716864U CN 212716864 U CN212716864 U CN 212716864U CN 202021630525 U CN202021630525 U CN 202021630525U CN 212716864 U CN212716864 U CN 2127168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w guide
- air
- cylinder body
- oil pan
-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包括风扇罩、缸体、环形导流筋以及带集成风扇的飞轮,所述风扇罩安装在缸体上并形成进风口,所述风扇罩和缸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沿进风口进风的方向所述带集成风扇的飞轮、环形导流筋依次安装在第一容纳空间中;所述缸体上设置有油底壳、第一缸体开口、第二缸体开口以及第三缸体开口,其中,所述第一缸体开口、第二缸体开口、第三缸体开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流筋、第二导流筋、第三导流筋,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多种导流筋有效避免了缸体和风扇罩之间的空气紊流现象,缩小了带集成风扇的飞轮的后表面与缸体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寄生气流并提高了冷却效率,增强了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风冷发动机是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的发动机。它在缸体及缸盖的外壁铸造出一些散热片,并用冷却风扇使空气高速吹过散热片表面,带走发动机散出的热量,使发动机冷却。风冷发动机是发动机的一种,具有维护使用方便、对气候变化适应性强、结构简单、质量轻等优点。
单缸或双缸的强制风冷发动机通常通过旋转风扇分配冷却空气,单缸或双缸配置的强制风冷发动机的冷却效率往往很差,很大一部分空气在旋转风扇后面的空间内再循环。旋转风扇通常集成到飞轮上,由离心力将空气推向风扇的外边缘,然后,空气被迫进入封闭通道,如图3、图4及图5所示。封闭通道通常处于风扇罩和缸体之间,在那里空气被分配到发动机需要冷却的区域,例如缸体、缸盖、油底壳等区域。但缸体和风扇罩之间的空气经常受到紊流的影响,并且由于大部分空气在带旋转风扇后面的舱室中循环流动,而缺少定向的空气流,只有一小部分空气被导流到用于冷却油底壳,对油底壳的冷却效果差,冷却区域的冷却效率低。
专利文献CN102094700B公开了一种风冷发动机。所述风冷发动机包括缸体和缸盖。所述缸体在气缸的外周具有能够传输冷却空气(Wi)的气缸冷却通道。所述缸盖具有能够传输冷却空气的气缸盖冷却通道。所述气缸冷却通道和气缸盖冷却通道沿垂直于气缸的轴线的方向延伸,并通过连接通道彼此连通,但该设计仍然不能解决部分冷却区域冷却效率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包括风扇罩、缸体、环形导流筋以及带集成风扇的飞轮;
所述风扇罩安装在缸体上并形成进风口,所述风扇罩和缸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沿进风口进风的方向所述带集成风扇的飞轮、环形导流筋依次安装在第一容纳空间中;
所述缸体上设置有油底壳、第一缸体开口、第二缸体开口以及第三缸体开口,其中,所述第一缸体开口、第二缸体开口、第三缸体开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流筋、第二导流筋、第三导流筋。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筋、第二导流筋、第三导流筋采用阶梯形导流筋。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筋、第二导流筋、第三导流筋的高度分别为H1、H2、H3,其中,H1<H2<H3。
优选地,沿所述第一缸体开口、第二缸体开口、第三缸体开口出风的方向上,所述油底壳上还设置有油底壳冷却导流筋。
优选地,所述油底壳冷却导流筋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油底壳冷却导流筋包括多个筋片,多个所述筋片在油底壳的出风口上等距均匀或非均匀布置。
优选地,所述油底壳冷却导流筋与油底壳一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筋、第二导流筋、第三导流筋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一缸体开口、第二缸体开口、第三缸体开口上。
优选地,所述环形导流筋采用螺接或卡扣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油底壳上。
优选地,所述带集成风扇的飞轮上沿进风口的方向上延伸出多个齿形的叶片,所述多个叶片呈环形均匀或非均匀布置在带集成风扇的飞轮上。
优选地,所述风扇罩从中心向外形成多个扇形进风区域;
所述扇形进风区域沿风扇罩径向向外的方向依次等距设置有多个弧形的进风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多种导流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避免了缸体和风扇罩之间的空气紊流现象,缩小了带集成风扇的飞轮的后表面与缸体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寄生气流并提高冷却效率,增强了冷却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流筋、第二导流筋采用阶梯形导流筋,能够将冷却空气通过缸体上的第一缸体开口、第二缸体开口引导到油底壳冷却导流筋,从而冷却油底壳及其中存储的机油,增强了油底壳的冷却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缸体的内部增加可拆卸部件实现冷却效果,结构简单,成本低,不影响发动机的整体体积,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油底壳冷却导流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风扇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带集成风扇的飞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面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第一导流筋、第二导流筋以及第三导流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冷却空气在第一缸体开口、油底壳冷却导流筋中流向示意图;
图8为冷却空气在第二缸体开口、油底壳冷却导流筋中流向示意图;
图9为冷却空气在第三缸体开口、油底壳冷却导流筋中流向示意图。
图中示出:
风扇罩1 第一缸体开口5 油底壳冷却导流筋9
缸体2 第一导流筋6 油底壳10
带集成风扇的飞轮3 第二缸体开口7 第三导流筋11
环形导流筋4 第二导流筋8 第三缸体开口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提高冷却效率,需要强制冷却空气顺利向带集成风扇的飞轮3的后方流动,使叶片和缸体2之间的寄生气流最小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风扇罩1、缸体2、环形导流筋4以及带集成风扇的飞轮3,所述风扇罩1安装在缸体2的前端并形成进风口,所述风扇罩1和缸体2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沿进风口进风的方向所述带集成风扇的飞轮3、环形导流筋4依次安装在第一容纳空间中;所述缸体2的下端设置有油底壳10、第一缸体开口5、第二缸体开口7以及第三缸体开口12,所述环形导流筋4用于阻止叶片与缸体2间的气流窜动,所述第一缸体开口5、第二缸体开口7、第三缸体开口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流筋6、第二导流筋8、第三导流筋11。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导流筋6、第二导流筋8、第三导流筋11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一缸体开口5、第二缸体开口7、第三缸体开口12上,例如卡扣连接,再例如螺接,方便拆卸清理内部污垢;所述风扇罩1可拆卸的安装在缸体2的前端,例如卡扣连接,再例如螺接,有利于拆卸清理且便于维修。
具体地,如图1、图2、图5所示,沿所述第一缸体开口5、第二缸体开口7、第三缸体开口12出风的方向上,所述油底壳10上还设置有油底壳冷却导流筋9,油底壳冷却导流筋9有利于机油的冷却,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油底壳冷却导流筋9的数量为多个且根据实际进行布置。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油底壳冷却导流筋9包括多个筋片,多个所述筋片在油底壳10的出风口上等距均匀布置;在一个变化例中,所述多个所述筋片在油底壳10的出风口上等距非均匀布置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导流筋6、第二导流筋8、第三导流筋11都采用阶梯形导流筋,能够将冷却空气通过缸体2上的第一缸体开口5、第二缸体开口7、第三缸体开口12,引导到油底壳冷却导流筋9,从而冷却油底壳10及其中存储的机油。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导流筋6、第二导流筋8、第三导流筋11的高度分别为H1、H2、H3,其中,H1<H2<H3;如图7-9所示,第一导流筋6、第二导流筋8、第三导流筋11采用不同高度的阶梯形导流筋以将冷却空气引导到缸体后表面各个缸体开口中,图中的箭头为冷却空气的流向。
本实用新型中的导流板系统既可以是缸体2的结构组成部分,也可以是其他钣金或塑料部件的结构形式,这些导流板能够缩小带集成风扇的飞轮3的后端与缸体2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了寄生气流并提高了冷却效率。
具体地,所述环形导流筋4采用螺接或卡扣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油底壳10上。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油底壳冷却导流筋9与油底壳10一体连接,
具体地,如图3、图4所示,所述带集成风扇的飞轮3上沿进风口的方向上延伸出多个齿形的叶片,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多个叶片呈环形均匀布置在带集成风扇的飞轮3上,所述风扇罩1从中心向外形成多个扇形进风区域,所述扇形进风区域沿风扇罩1径向向外的方向依次等距设置有多个弧形的进风通道。在一个变化例中,所述多个叶片呈环形非均匀布置在带集成风扇的飞轮3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导流板系统,缩小了带集成风扇的飞轮3飞轮的后表面与缸体2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寄生气流并提高冷却效率,该导流板系统可以设计成带有附加的径向阶梯式导流板,能够将冷却空气引导至所需区域,例如油底壳,增强冷却效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罩(1)、缸体(2)、环形导流筋(4)以及带集成风扇的飞轮(3);
所述风扇罩(1)安装在缸体(2)上并形成进风口,所述风扇罩(1)和缸体(2)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沿进风口进风的方向所述带集成风扇的飞轮(3)、环形导流筋(4)依次安装在第一容纳空间中;
所述缸体(2)上设置有油底壳(10)、第一缸体开口(5)、第二缸体开口(7)以及第三缸体开口(12),其中,所述第一缸体开口(5)、第二缸体开口(7)、第三缸体开口(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流筋(6)、第二导流筋(8)、第三导流筋(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筋(6)、第二导流筋(8)、第三导流筋(11)采用阶梯形导流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筋(6)、第二导流筋(8)、第三导流筋(11)的高度分别为H1、H2、H3,其中,H1<H2<H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缸体开口(5)、第二缸体开口(7)、第三缸体开口(12)出风的方向上,所述油底壳(10)上还设置有油底壳冷却导流筋(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冷却导流筋(9)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油底壳冷却导流筋(9)包括多个筋片,多个所述筋片在油底壳(10)的出风口上等距均匀或非均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冷却导流筋(9)与油底壳(10)一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筋(6)、第二导流筋(8)、第三导流筋(11)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一缸体开口(5)、第二缸体开口(7)、第三缸体开口(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流筋(4)采用螺接或卡扣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油底壳(10)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集成风扇的飞轮(3)上沿进风口的方向上延伸出多个齿形的叶片,所述多个叶片呈环形均匀或非均匀布置在带集成风扇的飞轮(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罩(1)从中心向外形成多个扇形进风区域;
所述扇形进风区域沿风扇罩(1)径向向外的方向依次等距设置有多个弧形的进风通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30525.0U CN212716864U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30525.0U CN212716864U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716864U true CN212716864U (zh) | 2021-03-16 |
Family
ID=74912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30525.0U Active CN212716864U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716864U (zh) |
-
2020
- 2020-08-07 CN CN202021630525.0U patent/CN2127168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448451B2 (en) | Air-cooled refrigerator | |
CN112105222A (zh) | 液冷式散热装置及车辆 | |
CN212716864U (zh) | 风冷发动机高效导流结构 | |
CN1930759B (zh) | 用于机动车的交流发电机 | |
CN212115069U (zh) | 同步无感伺服驱控一体机 | |
CN112383174A (zh) | 一种发动机驱动式发电机及其发动机发电机单元 | |
CN219159138U (zh) | 一种无油压缩机冷却结构及无油压缩机 | |
CN215992618U (zh) | 带多重散热结构的冰淇淋机 | |
CN214755870U (zh) | 一种可自动循环降温的电机 | |
CN211429133U (zh) | 一种动力系统总成 | |
CN210169859U (zh) | 一种低噪音的食品加工机 | |
CN114499043A (zh) | 一种内燃机驱动的直流发电机组 | |
CN208778234U (zh) | 风冷螺杆真空泵外壳 | |
CN220336969U (zh) | 一种发动机复合式冷却系统 | |
CN217720962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 |
CN216665733U (zh) | 一种发动机防热风回流散热器 | |
JPH11324633A (ja) | 空冷エンジン | |
CN221783968U (zh) | 一种封闭式风冷电机机壳 | |
CN217532550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新能源汽车用散热器组件总成 | |
CN217414480U (zh) | 一种手持式搅拌机 | |
CN218387082U (zh) | 一种高效散热三相异步电机 | |
CN214549083U (zh) | 一种食品加工机 | |
CN218085990U (zh) | 一种电动舷外机的风冷结构 | |
CN218416167U (zh) | 变频器 | |
CN215979582U (zh) | 用于发动机的风扇罩、风扇组件及发动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