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6094U - 智轨车辆基地 - Google Patents

智轨车辆基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16094U
CN212716094U CN202021854354.XU CN202021854354U CN212716094U CN 212716094 U CN212716094 U CN 212716094U CN 202021854354 U CN202021854354 U CN 202021854354U CN 212716094 U CN212716094 U CN 212716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side wall
track
line
lin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543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琼
周宇冠
孙春光
江智鹏
杨晓宇
张嘉峻
贺捷
王金
吴梦瑶
李永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New Rail Transi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New Rail Transi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New Rail Transi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543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16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16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16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智能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轨车辆基地,包括:车库,修建在施工的场地上,车库包括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正线轨道,设置在位于第一侧壁外侧的场地上;第二正线轨道,设置在位于第三侧壁外侧的场地上;出入线轨道,设置在车库内,出入线轨道的第一端从第一侧壁倾斜穿出,并通过第一连接线轨与第一正线轨道相连;出入线轨道的第二端从第三侧壁穿出,并通过第二连接线轨与第二正线轨道连接;其中,出入线轨道与第二侧壁或第四侧壁相平行。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智轨车辆基地占地面积小,可以适应在形状狭窄、不规整的地块上修建,满足了不同情况下的修建需求。

Description

智轨车辆基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轨车辆基地。
背景技术
智轨作为一种中低运量的地面轨道交通系统,可有效填补大运量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之间的运能和速度空白,成为国内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土地资源紧张,尤其是面积大,形状规整的土地越来越稀缺。而当前智轨的车辆基地布置形式,都是较为方正的库房,需要建设在形状规整的土地上。因此,当前的智轨车辆基地存在不能适应在形状狭窄、不规整的土地上建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轨车辆基地,以解决不能在形状狭窄、不规整的土地上建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轨车辆基地,包括:车库,修建在施工的场地上,所述车库用于供车辆驶入停放,所述车库包括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正线轨道,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并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外侧的所述场地上;第二正线轨道,与所述第三侧壁间隔,并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三侧壁外侧的所述场地上;出入线轨道,设置在所述车库内,所述出入线轨道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一侧壁倾斜穿出,并通过第一连接线轨与所述第一正线轨道相连;所述出入线轨道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三侧壁穿出,并通过第二连接线轨与所述第二正线轨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正线轨道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平行,所述第二正线轨道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平行,所述出入线轨道与所述第二侧壁或所述第四侧壁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智轨车辆基地还包括:第一咽喉区,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正线轨道之间,至少各所述第一连接线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咽喉区内;第二咽喉区,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正线轨道之间,至少各所述第二连接线轨设置在所述第二咽喉区内;其中,所述第一咽喉区和所述第二咽喉区的形状均为平行四边形,且分别与所述车库平行。
优选地,所述出入线轨道相互平行设置有多条,每条所述出入线轨道的第一端均分别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线轨与所述第一正线轨道相连,每条所述出入线轨道的第二端均分别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线轨与所述第二正线轨道相连。
优选地,各所述第一连接线轨均匀设置。
优选地,各所述第二连接线轨均匀设置。
优选地,各所述第一连接线轨和各所述第二连接线轨均弯曲为弧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正线轨道和所述第二正线轨道的延伸方向相反。
优选地,各所述第一连接线轨弯曲的方向朝向于所述第一正线轨道延伸的方向。
优选地,各所述第二连接线轨弯曲的方向朝向于所述第二正线轨道延伸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出入线轨道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夹角或所述出入线轨道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的夹角范围在25°~75°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轨车辆基地,包括平行四边形的车库以及设置在车库相对两侧的第一正线轨道和第二正线轨道,并采用在车库内设置有出入线轨道,同时将出入线轨道的第一端从第一侧壁倾斜穿出,再通过第一连接线轨与第一正线轨道相连;将出入线轨道的第二端从第三侧壁穿出,再通过第二连接线轨与第二正线轨道连接。采用上述设置,通过将车库设置成平行四边形,同时将出入线轨倾斜设置。这样,使得第一连接线轨和第二连接线轨的弯曲减少,进而车辆入库转弯的转角得到减少,而且,第一连接线轨和第二连接线轨的长度得到缩短,便能够降低设置第一连接线轨和第二连接线轨所需要的面积,进而降低了修建时所需要的施工场地,使得整个智轨车辆基地可以适应在形状狭窄、不规整的地块上修建,满足了不同情况下的修建需求,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轨车辆基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车库;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第三侧壁;114、第四侧壁;12、第一正线轨道;13、第二正线轨道;14、出入线轨道;15、第一连接线轨;16、第二连接线轨;17、第一咽喉区;18、第二咽喉区;19、车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轨车辆基地,主要用于车辆的停车列检与维修时的驶入停放。而智轨是一种以虚拟轨道作为走行线路,实现无人驾驶的中低运量轨道交通。该智轨车辆基地的结构包括车库11、第一正线轨道12、第二正线轨道13和出入线轨道14。车库11修建在施工的场地上,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车辆的驶入停放,进行如例检或维修等操作。该车库1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和第四侧壁114。由各侧壁所围合形成的内部区域便用于供车辆的停放。当然,还可在各侧壁的上方设置有顶盖,通过顶盖遮盖而与各侧壁共同构成容纳车辆停放的空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将车库11修建成为平行四边形的结构,便能够降低了车库11修建时对场地形状和面积的要求,使得车库11能够在面积狭窄、不规则的场地上进行修建,并且,还能够依据实际的场地情况进行形状的调整,设置方式灵活,可满足不同地形情况下的修建需求,较好地解决了在当下土地资源紧张,规整地块稀缺的环境下进行智轨车辆基地的需求。
如图1所示,第一正线轨道12和第二正线轨道13均用于供车辆由该轨道驶入到车库11内或供车库11内的车辆由该轨道而驶离车库11。出入线轨道14 设置在车库11内,并将出入线轨道14的第一端从第一侧壁111倾斜穿出,然后通过第一连接线轨15与第一正线轨道12相连。同时,将出入线轨道14的第二端从第三侧壁113穿出,再通过第二连接线轨16与第二正线轨道13连接。而且,第一正线轨道12与第一侧壁111相平行,第二正线轨道13与第三侧壁 113相平行,出入线轨道14与第二侧壁112或第四侧壁114相平行。具体地,该第一正线轨道12与第一侧壁111间隔,并设置在位于第一侧壁111外侧的场地上。第二正线轨道13则与第三侧壁113间隔,并设置在位于第三侧壁113外侧的场地上。出入线轨道14倾斜设置在车库11内,而且出入线轨道14的第一端向车库11外延伸,从第一侧壁111倾斜穿出与第一正线轨道1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轨15相连,出入线轨道14的第二端反向延伸,从第三侧壁113倾斜穿出车库11与第二正线轨道1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线轨16相连。这样设置,使第一正线轨道12和第二正线轨道13便分布在车库11相对的两侧,两者之间间隔有车库11,第一正线轨道12上的车辆能够经过第一连接线轨15驶入到车库11内,再经过第二连接线轨16驶离车库11,再驶入到第二正线轨道13上。或者是第二正线轨道13上的车辆能够经过第二连接线轨16驶入到车库11内,再经过第一连接线轨15驶离车库11,再驶入到第一正线轨道12上。当然,可以理解地,第一正线轨道12上的车辆经过第一连接线轨15驶入到车库11内,可以是再反向运行,原路返回而驶离车库11。同样,第二正线轨道13上的车辆经过第二连接线轨16驶入到车库11内,可以是再反向运行,原路返回而驶离车库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将出入线轨倾斜设置。这样,使得第一连接线轨15和第二连接线轨16的弯曲减少,进而车辆入库转弯的转角得到减少,使得智轨列车入库时,更方便轮迹跟随和入库。而且,第一连接线轨15 和第二连接线轨16的长度也得到了缩短,便能够降低设置第一连接线轨15和第二连接线轨16所需要的场地面积,进而降低了对修建的施工场地的要求,使得整个智轨车辆基地可以适应在形状狭窄、不规整的地块上修建。
如图1所示,智轨车辆基地还包括第一咽喉区17和第二咽喉区18。第一咽喉区17设置在第一侧壁111与第一正线轨道12之间,而且,至少各个第一连接线轨15设置在第一咽喉区17内。第二咽喉区18设置在第二侧壁112与第二正线轨道13之间,而且,至少各个第二连接线轨16设置在第二咽喉区18 内。并且,第一咽喉区17和第二咽喉区18的形状均设置为平行四边形,且分别与车库11平行。这样设置,第一咽喉区17和第二咽喉区18不仅能够满足对应的连接线轨的设置要求,而且,第一咽喉区17和第二咽喉区18的形状均为平行四边形,能够有效降低所占用的面积,使第一咽喉区17和第二咽喉区18 的面积得到了缩减,有利于在狭窄地块进行布置。具体设置中,优选将第一正线轨道12也设置在第一咽喉区17内,同时,也优选将第二正线轨道13也设置在第二咽喉区18内。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出入线轨道14相互平行设置有多条,每条出入线轨道14的第一端均分别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线轨15与第一正线轨道12相连,每条出入线轨道14的第二端均分别通过设置第二连接线轨16 与第二正线轨道13相连。这样,便实现了在车库11内设置有多条出入线轨,能够同时满足多辆车辆的停靠。而通过这样设置,第一正线轨道12与各第一连接线轨15以及各位于第一咽喉区17内的部分出入线轨组合形成梳形,从而,第一正线轨道12上的车辆可按需选择相应的第一连接线轨15而驶入到车库11内,或者是各出入线轨上的车辆经过对应的第一连接线轨15而驶入到第一正线轨道12上。同样,第二正线轨道13与各第二连接线轨16以及各位于第二咽喉区18内的部分出入线轨组合形成梳形,从而,第二正线轨道13上的车辆可按需选择相应的第二连接线轨16而驶入到车库11内,或者是各出入线轨上的车辆经过对应的第二连接线轨16而驶入到第二正线轨道13上。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在车库11内,各出入线轨之间相间隔设置,可采用在相邻两个出入线轨之间设置有车位19。将车辆停靠在车位 19上,便于维修人员在该位置处对相邻两个出入线轨上的车辆进行例检或维修。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在每条出入线轨上布置有至少一个车位19。即出入线轨上从该车位19中穿过,而且,还可在每个出入线轨的长度方向上,可以按需设置有多个车位19。这样设置,每条出入线轨上至少具有一个独立的车位19,从而对每条上的车辆进行维修时互不干扰,操作方便性好,也有利于维修效率的提高。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将各第一连接线轨15均匀设置。这样,将各第一连接线轨15之间设置成间隔相等,并使相邻两条第一连接线轨15之间的间隔满足相邻两条第一连接线轨15上的车辆同时在转弯时互不干扰为宜,确保运行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样,优选采用将各第二连接线轨 16均匀设置。这样,将各第二连接线轨16之间设置成间隔相等,并使相邻两条第二连接线轨16之间的间隔满足相邻两条第二连接线轨16上的车辆同时在转弯时互不干扰为宜,确保运行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第一连接线轨15和各第二连接线轨16均弯曲为弧形。此种将各第一连接线轨15和各第二连接线轨16设置成为弧形,使车辆能够平顺转动转弯。具体地,优选将各出入线轨道14的第一端连接在对应的第一连接线轨15的切点处。优选将各出入线轨道14的第二端连接在对应的第二连接线轨16的切点处。同时,第一正线轨道12连接在各第一连接线轨15的切点处,第二正线轨道13连接在各第二连接线轨16道的切点处。这样设置,各连接处实现平滑连接,使车辆在运行时保持平稳、顺畅。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将第一正线轨道12和第二正线轨道13的延伸方向设置成相反。这样设置,能够满足在两个相反方向运行的列车驶入到车库11内的使用需求。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将各第一连接线轨15弯曲的方向设置成朝向于第一正线轨道12延伸的方向。将各第二连接线轨16弯曲的方向朝向于第二正线轨道13延伸的方向。即各第一连接线轨15弯曲的方向和各第二连接线轨16弯曲的方向相反。而这样设置,由各个线轨组合形成的智轨系统,很好地满足了实际的使用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根据实际的设置要求,可采用将出入线轨道14 与第一侧壁111之间的夹角或出入线轨道14与第三侧壁113之间的夹角范围设置在25°~75°之间。这样设置,使得出入线轨道14所倾斜的角度可以调整,进而能够根据实际的地块形状,对出入线轨道14所倾斜的角度进行按需设置,提高了布置的灵活性,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形状地块上的布置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智轨车辆基地,通过将智轨车辆基地倾斜设置,相较传统的车库11及咽喉区的布置,咽喉区面积仅为传统布置的2/3。具体地,以图1所示的布置方式为例进行说明,举例在车库 11中布置有15条出入线轨道14,每条出入线轨道14之间的间距在5m,并将出入线轨道14倾斜的角度(出入线轨道14与第一侧壁111之间的夹角或出入线轨道14与第三侧壁113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5°来计算,传统布置结构时,咽喉区面积为3248㎡,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智轨车辆基地的布置方式,咽喉区面积仅为2276㎡。而且,列车进出转角小,出入更加方便。且此种布置结构,可以适应更多地块形状,尤其是狭窄地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轨车辆基地,采用将车库11设置成平行四边形的车库11,并将车库11内的出入线轨道14倾斜设置。这样,使得第一连接线轨15和第二连接线轨16的弯曲减少,进而车辆入库转弯的转角得到减少,而且,第一连接线轨15和第二连接线轨16的长度得到缩短,便能够降低第一咽喉区17和第二咽喉区18的面积,进而降低了修建时所需要的施工场地,使得整个智轨车辆基地可以适应在形状狭窄、不规整的地块上修建,满足了不同情况下的修建需求,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轨车辆基地,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库,修建在施工的场地上,所述车库用于供车辆驶入停放,所述车库包括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
第一正线轨道,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并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外侧的所述场地上;
第二正线轨道,与所述第三侧壁间隔,并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三侧壁外侧的所述场地上;
出入线轨道,设置在所述车库内,所述出入线轨道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一侧壁倾斜穿出,并通过第一连接线轨与所述第一正线轨道相连;所述出入线轨道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三侧壁穿出,并通过第二连接线轨与所述第二正线轨道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正线轨道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平行,所述第二正线轨道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平行,所述出入线轨道与所述第二侧壁或所述第四侧壁相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轨车辆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轨车辆基地还包括:
第一咽喉区,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正线轨道之间,至少各所述第一连接线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咽喉区内;
第二咽喉区,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正线轨道之间,至少各所述第二连接线轨设置在所述第二咽喉区内;
其中,所述第一咽喉区和所述第二咽喉区的形状均为平行四边形,且分别与所述车库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轨车辆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线轨道相互平行设置有多条,每条所述出入线轨道的第一端均分别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线轨与所述第一正线轨道相连,每条所述出入线轨道的第二端均分别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线轨与所述第二正线轨道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轨车辆基地,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连接线轨均匀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轨车辆基地,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连接线轨均匀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轨车辆基地,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连接线轨和各所述第二连接线轨均弯曲为弧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轨车辆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线轨道和所述第二正线轨道的延伸方向相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轨车辆基地,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连接线轨弯曲的方向朝向于所述第一正线轨道延伸的方向。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轨车辆基地,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连接线轨弯曲的方向朝向于所述第二正线轨道延伸的方向。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轨车辆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线轨道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夹角或所述出入线轨道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的夹角范围在25°~75°之间。
CN202021854354.XU 2020-08-31 2020-08-31 智轨车辆基地 Active CN212716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4354.XU CN212716094U (zh) 2020-08-31 2020-08-31 智轨车辆基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4354.XU CN212716094U (zh) 2020-08-31 2020-08-31 智轨车辆基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16094U true CN212716094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24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54354.XU Active CN212716094U (zh) 2020-08-31 2020-08-31 智轨车辆基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16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9980A (zh) 集约化有轨列车停车场结构
CN113988371B (zh) 基于客流直达的城市轨道交通跨站停开行方案优化方法
CN209833610U (zh) 一种贯通式有轨电车车辆基地总体结构
CN203296425U (zh) 一种新型多交换区矩形智能立体车库
CN212716094U (zh) 智轨车辆基地
CN101205701A (zh) 带有立体储车场的过街天桥
CN207794771U (zh) 一种与地下综合管廊相结合的地下车库
CN212248363U (zh) 一种多孔隧道式地下行车及停车系统
CN107060390B (zh) 一种轨道车辆停靠站
CN206800088U (zh) 一种立体双螺旋车道系统
CN111894319A (zh) 智轨车辆基地
CN110936964B (zh) 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
CN107244323A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出入线区间站接轨布置结构
CN202574213U (zh) 集约化有轨列车停车场结构
CN211567926U (zh) 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
CN213892472U (zh) 一种有轨电车出入车场的配线结构
CN210396273U (zh) 多高层物流仓库模块化布局系统
CN214657224U (zh) 一种具有行车功能的地下车库
CN211395746U (zh) 一种轨行区上方一体化开发的城际铁路地下车站
CN101581159A (zh) 楼式通道
CN109131361A (zh) 一种灯泡式智轨折返线结构
CN107386721A (zh) 菱形树叶式停车场
CN210659444U (zh) 一种列车的智能停车维修的立体车库结构
CN210707371U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导向型系统
CN109159788B (zh) 一种智轨列车车辆基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