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3010U - Gxc型絮凝沉淀器 - Google Patents
Gxc型絮凝沉淀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713010U CN212713010U CN202020875352.2U CN202020875352U CN212713010U CN 212713010 U CN212713010 U CN 212713010U CN 202020875352 U CN202020875352 U CN 202020875352U CN 212713010 U CN212713010 U CN 2127130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d
- communicated
- pipe
- flocculation
- sludge dischar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GXC型絮凝沉淀器,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絮凝室、第二絮凝室;搅拌机构安装于第一絮凝室内;与配水室上端连通的出水堰槽连通出水斗,与配水室下端连通的泥斗内安装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环形的泥斗整体间隔成多个集泥斗;进水管一端与第一絮凝室连通,多个排泥管与多个集泥斗对应连通。沉降的絮凝颗粒被上端的水体压力从排泥管内快速排出,由于排泥管直接与集泥斗连通,解决了在排泥管开孔容易被堵住的问题;当一个集泥斗内的排泥管被硬度强絮凝大颗粒堵住,在隔板的作用下,硬度强絮凝大颗粒不能在环形泥斗内滚动,其它集泥斗内的排泥管依旧工作,解决了位于整环形泥斗内的排泥管被硬度强的絮凝大颗粒全部堵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GXC型絮凝沉淀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人们日常产生的污水量也在增加,为了加快污水的处理,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会在污水中加入絮凝剂,以加快水体中悬浮物形成大的颗粒,加速沉降实现水体的净化;目前本公司使用的絮凝沉淀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04565700),为实现对浮物颗粒的排出,与环形泥斗连通的排泥管上设置有孔,但是有时污水絮凝后会在集中出现多个硬度强的大颗粒,大颗粒会堵住排泥管上的孔,一旦相邻的排泥管之间被堵住,那么絮凝大颗粒会经环形泥斗滚动至下一个排泥管并堵住,最终所有的排泥管全部失去排絮凝颗粒的情况,需要对设备停机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GXC型絮凝沉淀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GXC型絮凝沉淀器,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絮凝室、第二絮凝室;
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安装于第一絮凝室内;
配水室、出水堰槽、泥斗、出水斗、隔板,与配水室上端连通的出水堰槽连通出水斗,与配水室下端连通的泥斗内安装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环形的泥斗整体间隔成多个集泥斗;
进水管、排泥管,进水管一端与第一絮凝室连通,多个排泥管与多个集泥斗对应连通。
所述排泥管连通两个相邻的集泥斗;提升进水管对集泥斗内絮凝颗粒的排出调节能力。
所述排泥管、集泥斗数量均为3~6个;为解决设备较小造成投资浪费以及设备过大造成排泥不均的问题。
还包括放空管,放空管与第一絮凝室连通,位于进水管对立面并上下错位;进水管排入液体,放空管对第一絮凝室排放液体,对第一絮凝室形成对流清洗。
所述多个隔板倾斜安装在泥斗内,在多个隔板的作用下将环形的泥斗整体间隔成多个倾斜的集泥斗;便于絮凝颗粒进入集泥斗内。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搅拌轴、固定盘、支承杆、桨叶,搅拌轴上下两端分别与电机的旋转输出端轴、固定盘,支承杆左右两端与固定盘、桨叶分别固定连接;还包括走道平台,走道平台与第一絮凝室两侧固定连接,电机固定机壳与走道平台固定连接;搅拌轴位于第一絮凝室内;电机带动搅拌轴旋转实现桨叶对第一絮凝室内的絮凝剂与污水水体的搅拌。
还包括走道护栏、电机雨罩,走道平台两侧设有为检修人员提供防护的走道护栏;位于电机两侧的走道护栏上固定安装有为电机提供防护的电机雨罩。
所述配水室还包括斜管沉淀区、设置于斜管沉淀区下部的配水区和设置于斜管沉淀区上部的清水区;斜管沉淀区可设置于配水室的中部;出水堰槽连通于清水区的上部;泥斗连通于配水区的下部。
还包括排泥助冲管,排泥助冲管一端与位于配水室外侧的排泥管连通,多个排泥助冲管另一端经环管相互连通后再连接动力水管。
还包括安装于排泥助冲管上的冲管阀门;冲管阀门控制排泥助冲管内流体的通断;由于长期未排絮凝泥造成污泥板结堵塞排泥管的排泥口,当排泥管被堵塞时,打开对应排泥管助冲管上的冲管阀门,通过外界的水体压力水反向将排泥管冲洗疏通,解决了污泥板结堵塞排泥管疏通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一絮凝室加入絮凝剂,搅拌机构进行搅拌,水体从第一絮凝室进入到第二絮凝室再到配水室内,当悬浮物在配水室絮凝后分别沉降于泥斗内的多个集泥斗内,清水从出水斗排出,沉降的絮凝颗粒被上端的水体压力从排泥管内快速排出,由于排泥管直接与集泥斗连通,解决了在排泥管开孔容易被堵住的问题;当一个集泥斗内的排泥管被硬度强絮凝大颗粒堵住,在隔板的作用下,硬度强絮凝大颗粒不能在环形泥斗内滚动,使得其它集泥斗内的排泥管依旧工作,解决了目前位于整环形泥斗内的排泥管容易被硬度强的絮凝大颗粒全部堵住的问题,达到了增加设备开机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面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第一絮凝室;2-第二絮凝室;3-出水堰槽;4-泥斗;5-出水斗;6-隔板;7-进水管7;8-排泥管;9-电机;10-搅拌轴;11-固定盘;12-支承杆;13-桨叶;14-走道平台;15-斜管沉淀区;16-配水区;17-清水区;18-排泥助冲管;19-冲管阀门;20-放空管;41-集泥斗;141-走道护栏;142-电机雨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参见图1至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GXC型絮凝沉淀器,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絮凝室1、第二絮凝室2;
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安装于第一絮凝室1内;
配水室、出水堰槽3、泥斗4、出水斗5、隔板6,与配水室上端连通的出水堰槽3连通出水斗5,与配水室下端连通的泥斗4内安装有多个隔板6,多个隔板6将环形的泥斗4整体间隔成多个集泥斗41;
进水管7、排泥管8,进水管7一端与第一絮凝室1连通,多个排泥管8与多个集泥斗41对应连通。
工作原理:在第一絮凝室1加入絮凝剂,搅拌机构进行搅拌,水体从第一絮凝室1进入到第二絮凝室2再到配水室内,当悬浮物在配水室絮凝后分别沉降于泥斗4内的多个集泥斗41内,清水从出水斗5排出,沉降的絮凝颗粒被上端的水体压力从排泥管8内快速排出,由于排泥管8直接与集泥斗41连通,解决了在排泥管8开孔容易被堵住的问题。
当一个集泥斗41内的排泥管8被硬度强絮凝大颗粒堵住,在隔板6的作用下,硬度强絮凝大颗粒不能在环形泥斗4内滚动,使得其它集泥斗41内的排泥管8依旧工作,解决了目前位于整环形泥斗内的排泥管容易被硬度强的絮凝大颗粒全部堵住的问题,达到了增加设备开机率的效果。
所述排泥管8连通两个相邻的集泥斗41;提升进水管7对集泥斗41内絮凝颗粒的排出调节能力。
所述排泥管8、集泥斗41数量均为3~6个;为解决设备较小造成投资浪费以及设备过大造成排泥不均的问题。
还包括放空管20,放空管20与第一絮凝室1连通,位于进水管7对立面并上下错位;进水管7排入液体,放空管20对第一絮凝室1排放液体,对第一絮凝室1形成对流清洗。
所述多个隔板6倾斜安装在泥斗4内,在多个隔板6的作用下将环形的泥斗4整体间隔成多个倾斜的集泥斗41;便于絮凝颗粒进入集泥斗41内。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9、搅拌轴10、固定盘11、支承杆12、桨叶13,搅拌轴10上下两端分别与电机9的旋转输出端轴、固定盘11,支承杆12左右两端与固定盘11、桨叶13分别固定连接;还包括走道平台14,走道平台14与第一絮凝室1两侧固定连接,电机9固定机壳与走道平台14固定连接;搅拌轴10位于第一絮凝室1内;电机9带动搅拌轴10旋转实现桨叶13对第一絮凝室1内的絮凝剂与污水水体的搅拌。
还包括走道护栏141、电机雨罩142,走道平台14两侧设有为检修人员提供防护的走道护栏141;位于电机9两侧的走道护栏141上固定安装有为电机9提供防护的电机雨罩142。
所述配水室还包括斜管沉淀区15、设置于斜管沉淀区15下部的配水区16和设置于斜管沉淀区15上部的清水区17;斜管沉淀区15可设置于配水室的中部;出水堰槽3连通于清水区17的上部;泥斗4连通于配水区16的下部。
还包括排泥助冲管18,排泥助冲管18一端与位于配水室外侧的排泥管8连通,多个排泥助冲管18另一端经环管相互连通后连接动力水管或与排泥管8上方的配水区16或清水区17连通。
还包括安装于排泥助冲管18上的冲管阀门19;冲管阀门19控制排泥助冲管18内流体的通断;由于长期未排絮凝泥造成污泥板结堵塞排泥管8的排泥口,当排泥管被堵塞时,打开应排泥管助冲管18上的冲管阀门19,通过上层或者外界的水体压力水反向将排泥管8冲洗疏通,解决了污泥板结堵塞排泥管8疏通不便的问题。
所述配水室外侧固定安装有旋转爬梯。
原水从进水管7进入第一絮凝室1中,电机9通电带动搅拌轴10旋转实现桨叶13对第一絮凝室1内的絮凝剂与污水水体的搅拌,搅拌好的水体从第一絮凝室1进入到第二絮凝室2再到配水室内,当悬浮物在配水室絮凝后分别沉降于泥斗4内的多个集泥斗41内,清水从出水斗5排出,沉降的絮凝颗粒被上端的水体压力从排泥管8内快速排出。
当一个集泥斗41内的排泥管8被硬度强絮凝大颗粒堵住,在隔板6的作用下,硬度强絮凝大颗粒不能在环形泥斗4内滚动,使得其它集泥斗41内的排泥管8依旧工作,保证整个设备实时开机对内部沉淀的絮凝颗粒的排出,达到了增加设备开机率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GXC型絮凝沉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絮凝室(1)、第二絮凝室(2);
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安装于第一絮凝室(1)内;
配水室、出水堰槽(3)、泥斗(4)、出水斗(5)、隔板(6),与配水室上端连通的出水堰槽(3)连通出水斗(5),与配水室下端连通的泥斗(4)内安装有多个隔板(6),多个隔板(6)将环形的泥斗(4)整体间隔成多个集泥斗(41);
进水管(7)、排泥管(8),进水管(7)一端与第一絮凝室(1)连通,多个排泥管(8)与多个集泥斗(41)对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XC型絮凝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8)连通两个相邻的集泥斗(4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GXC型絮凝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8)、集泥斗(41)数量均为3~6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XC型絮凝沉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空管(20),放空管(20)与第一絮凝室(1)连通,位于进水管(7)对立面并上下错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XC型絮凝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隔板(6)倾斜安装在泥斗(4)内,在多个隔板(6)的作用下将环形的泥斗(4)整体间隔成多个倾斜的集泥斗(4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XC型絮凝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9)、搅拌轴(10)、固定盘(11)、支承杆(12)、桨叶(13),搅拌轴(10)上下两端分别与电机(9)的旋转输出端轴、固定盘(11),支承杆(12)左右两端与固定盘(11)、桨叶(13)分别固定连接;还包括走道平台(14),走道平台(14)与第一絮凝室(1)两侧固定连接,电机(9)固定机壳与走道平台(14)固定连接;搅拌轴(10)位于第一絮凝室(1)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GXC型絮凝沉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走道护栏(141)、电机雨罩(142),走道平台(14)两侧设有走道护栏(141);位于电机(9)上方两侧的走道护栏(141)上固定安装有电机雨罩(14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XC型絮凝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室还包括斜管沉淀区(15)、设置于斜管沉淀区(15)下部的配水区(16)和设置于斜管沉淀区(15)上部的清水区(17);斜管沉淀区(15)可设置于配水室的中部;出水堰槽(3)连通于清水区(17)的上部;泥斗(4)连通于配水区(16)的下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XC型絮凝沉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泥助冲管(18),排泥助冲管(18)一端与位于配水室外侧的排泥管(8)连通,多个排泥助冲管(18)另一端经环管相互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GXC型絮凝沉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排泥助冲管(18)上的冲管阀门(19);冲管阀门(19)控制排泥助冲管(18)内流体的通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75352.2U CN212713010U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Gxc型絮凝沉淀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75352.2U CN212713010U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Gxc型絮凝沉淀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713010U true CN212713010U (zh) | 2021-03-16 |
Family
ID=74946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875352.2U Active CN212713010U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Gxc型絮凝沉淀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71301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60455A (zh) * | 2021-11-09 | 2021-12-31 | 温华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耐腐蚀絮凝澄清设备 |
CN113860454A (zh) * | 2021-11-09 | 2021-12-31 | 温华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澄清设备 |
-
2020
- 2020-05-22 CN CN202020875352.2U patent/CN21271301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60455A (zh) * | 2021-11-09 | 2021-12-31 | 温华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耐腐蚀絮凝澄清设备 |
CN113860454A (zh) * | 2021-11-09 | 2021-12-31 | 温华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澄清设备 |
CN113860455B (zh) * | 2021-11-09 | 2024-02-02 | 温华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耐腐蚀絮凝澄清设备 |
CN113860454B (zh) * | 2021-11-09 | 2024-02-06 | 温华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澄清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45771B (zh) | 多相流装配式密闭聚结除油装置 | |
CN212713010U (zh) | Gxc型絮凝沉淀器 | |
CN107694156A (zh) | 一种船式污水沉淀处理装置 | |
CN106621491A (zh) | 悬挂式中心传动刮泥机 | |
CN207462730U (zh) | 一种船式污水沉淀处理装置 | |
CN206081768U (zh) | 一种污水沉淀池 | |
CN217264990U (zh) | 一种一体式絮凝斜板沉淀池 | |
CN206767817U (zh) | 生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4611880U (zh) | 一种前置细格栅集成混凝强化平流沉淀池 | |
CN214612315U (zh) | 一种石油开采用除砂器 | |
CN215798875U (zh) | 一种混凝土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1056948U (zh) | 一种双桶式集成化转筒浓缩机 | |
CN210313814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9790954U (zh) | 污水沉降处理装置 | |
CN112473241A (zh)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砂装置 | |
CN113577850A (zh) | 一种可采集污泥信号控制反冲洗成套三相分离装置 | |
CN217613137U (zh) | 一种新型水力旋流沉砂池 | |
CN214936565U (zh) | 一种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格栅沉砂池 | |
CN112028326A (zh) | 一种市政用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8755187U (zh) | 一种高效全自动净水器 | |
CN221191776U (zh) | 一种新型斜管沉淀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 |
CN114737899B (zh) | 泥浆净化分离结构 | |
CN222007434U (zh) | 一种井下矿井水处理装置 | |
CN212680166U (zh) | 一种砂水分离设备 | |
CN219341872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